知识分子精神
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定义?
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定义?知识分子是指具备一定社会地位,并基于专门学问掌握知识的人群。
这个定义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包括科学家、教师、文学家、艺术家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知识分子的定义,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知识分子的学术造诣知识分子的学术造诣是衡量其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
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不断地追求知识,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他们掌握着专门的学问,对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前沿动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无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文学艺术创作者,都需要有扎实的学术基础才能在自己的领域中脱颖而出。
1. 专业知识的积累知识分子在专业领域内不断积累知识,通过学习、研读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他们熟知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理解领域内的前沿理论与发展方向。
这种持续的学习与积累为其成为权威人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学术思维的培养知识分子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的能力,能够理性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对于全局和细节都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力。
通过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他们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传播知识、引领思潮、提出改革建议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变革。
同时,他们还有责任为社会提供学术支持,推动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
1. 知识的传播与教育知识分子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者,他们通过教学和科普等方式,将专业知识普及给更多人,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们主张传播正能量、正确的知识和价值观,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引导。
通过教育的工作,他们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专业素养,而且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引领思潮与社会变革作为社会中的精英,知识分子能够引领社会的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他们通过写作、演讲、参与公共事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
知识分子们关注社会问题,提出改革建议,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知识分子思想平台和精神问题
著名的法国思 想家福科分 析了作为 种权 力的知 . 故出理论 竭释酋话语 空间加以审理 ,在这些 学术空间中 ,一大批 虚假的 争论 识, 展示出 现代 社会中人所 受到 的压抑和 对这种 压抑 寿终正寝 ,而真 正的问题却激发 真正的 学者去 着手解 决 。布 迪厄在 《 班代 的反抗, 其是 揭示了来自人心 中的自 我压 力以及经 世界知识分 子的角色》中 认为:知沅分子是 在通过 克服 纯文化和世 俗 fZ 司 尤 / 过社会化而成为 了权力的运作 方式, 继承和 捍卫了知 的对立过程 中出现 甑 。 济对人文和科 学研究的控制 在学科中变得 日益 明显 = 经
种真理 话语的膨胀中 , 在一种 ra a is毫不犹 豫地声称 他 nd r ) n ]的技术 或经济一 一政冶 文化具有超越 传坑文 虚 构的思想理念 中,在 种看 似辉 煌的理 想城堡中 , 化,特韪是 文学和哲 学的优越f 以世俗 化的名义 下,传统文化发现 自 己被 生
知 识分子却被禁锢在 思 想牢狱 ”里 。只有使g 人 的 贬到 无用 、琐碎 、雌伏 的地位 上 。在 大众 传播的控 制下,有的知识分 子运用 U 思 想得到改塑的 同时也使自己的思 想得到 改塑 , 变 其权 威促成 了一种 普墒化 的不 负责任自 态度,使公 民 再 关心公 共事务 M 改 ! 自己的意识的同 时也 改变别人的意 识, 才是知源分 子 而垄 断了公 共领域 。传 统式的 知识分 子的预 言功 能被抛弃 了,知识分 子不必 的 当代 职责 。 在萨特 的 总体知漏分 子 ”和 福科自 特 殊知识分 子”之间. !“ 故出选择 ,M 而 而 当 代 法 国 社 会 思 想 家 皮 壤 尔 布 尔 坦 厄 丧失 了知 分子的 基本功 能 著 名思 想家哈 维尔 说法 更为激进 :当前最大 的问题是 ,知识分子 生活 以重新 阐释 ,认为对知识权 利的反思性关 注,是植根 在道德沦 丧甑环曩 中,我们都 是道德 上的病人 口不匝心 列我 们来说 已习以 于科学 实践 并面向社会 实践 的 。 知识分子 具有 反僵 化 为常 知识 分子 已学会不 信任何 东西, 目 不再 关心另人而只 顾自己 “ J 我们 全 体制性 ,既反对 种知识领 域自恋式 的惟 我主义 ,也 都已经 习惯 了、 B 适应 了这个 极权 制度 , 接受了这个 制度是不 可改变的事 实, M 4 科 学 中 国 人 20 02年第 2 期 ( r e Bo r iu . Pe r u de ) 同样从 新的角度 对知识分子加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知识分子五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知识分子五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知识分子五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发生的年代是在1915年到1921年。
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尖锐,国内外形势动荡不安,思想文化领域也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
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正在寻求一种新的思想观念,以颠覆封建文化的枷锁,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创造条件。
这就是新文化运动诞生的背景。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改革,推进“国家独立、民主自由、科学进步”等方面的进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古代封建文化进行了批判,要求建立现代文明,开创国家富强的新未来。
新文化运动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而且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文化事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精神是新文化运动中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它是中国现代青年气概的象征,是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发展。
五四精神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五四精神,是因为在1920年5月4日,一群学生们走上北京的街头,要求废除追随列强的条约,宣扬民主自由、光明理智的社会道德。
这个运动成为了抗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打压,对革命光荣传统的宣扬,对人民群众的动员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催化,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著名而重要的事件。
五四精神的基础在于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爱国思想、自由和民主的观念、奋斗精神、独立自主、科学先进等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青年,引导了他们加入了各种革命斗争,壮大了中国民主派的力量。
五四运动的纪念日也通过青年人的努力成为了“全国学生爱国运动日”,将革命传统和爱国精神传承至今。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精神的形成为当今社会奠定了伟大基础。
在当代的中国社会,我们已经进入了大发展的时代,知识分子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回溯历史,总结经验,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和精神,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积极投身于各种行业,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视野,创新创造,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知识分子精神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知识分子精神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其科技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的内涵、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读者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科技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是辉煌的,从夏、商、周等朝代开始,每一代的人们都在不断地创新和探索,从而推动了中国发展的历程。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尤其是在农业、水利等方面达到了独具匠心地创新。
中国发明了很多的器具,如磨盘、耕具、蒸锅、篮子等,这些器具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中国的水利工程也是举世瞩目的,如灌溉、引水、田间排水、水力工程等都是非常先进的。
此外,中国发明了火药,这也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发明,它对于国防和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
2. 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非常丰富的,如中国古代的建筑、绘画、书法等都是独具特色的。
中国的宫殿、园林、寺庙、墓葬等建筑在构造、装饰、雕刻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中国的绘画、书法也早已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3. 医学中国古代的医学也是十分发达的,凭借独特的中药疗法和针刺疗法,中国医学吸引了世界的眼球。
中国古代的书籍《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更被誉为世界医学的经典著作,它们为世界医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知识分子精神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精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社会文化风尚,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体现出了强烈的思想理性和文化自信。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主要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他们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儒家精神儒家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体现了儒学的思想体系和道德标准。
五四精神名词解释
五四精神名词解释篇一:五四精神是指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对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束缚的反抗精神。
这一精神倡导民主与科学,追求独立与自由,强调个人主义与人文精神。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思潮,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1. 爱国主义:五四精神强调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进步的一次伟大行动,对于中国人民来说,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2. 民主与科学:五四学生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他们主张民主政治、个人自由和平等权利,追求科学精神和知识的普及,反对迷信和封建迂腐。
3. 独立思考:五四精神强调个人主义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不盲从,不被束缚,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4. 人文精神:五四精神强调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中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命运,呼吁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五四精神在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觉醒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四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如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成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的教育、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篇二:五四精神是指中国五四运动期间爆发的一系列思想和精神风潮,主要表现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封建文化的思潮。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主要诉求的大规模示威运动,起因是对于《凡尔赛条约》中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抗议。
在这个运动中,广大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罢课等行动表达了对帝国主义的愤怒。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
爱国主义体现在对于国家利益的关注和对帝国主义的抵制,这种爱国主义不仅是对于国家的热爱,更是对于民族的自尊和尊严的捍卫。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现代的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
知识分子属于“中产阶级的一部分”。
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知识分子之为知识分子,固然与他们具有专业知识或技术分不开,但只具有专业知识或技术,还只是脑力劳动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之为知识分子,在于他不是以知识来谋求生存,而在于他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抱有深深的敬意,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还在于他对人生、对社会、对事业抱有一种使命感、正义感,具有批判意识。
西方自古就有两个世界的划分,古希腊哲学家们关注真理世界而忽视现实世界,中世纪教士们则崇拜信仰世界而鄙弃世俗世界,他们与现代知识分子都有着精神上的隔膜。
真正作为西方知识分子精神之源的是启蒙运动推动下的文化俗世化所体现的一种崭新的现代精神,和基督教的传统不同,他们的理想世界在人家而非天上;和希腊的哲学传统不同,他们所关怀的不但是如何“解释世界”,而且更是如何“改变世界”,从伏尔泰到马克思都是这一现代精神的体现。
在人类文明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都能找到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原型.如果根据西方的标准,有人用中国文化中的“士”来概括知识分子概念。
那么什么是中国古代士人?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识分子。
古代的读书人叫儒生、儒士,读书人做官就叫做士大夫。
知识分子必须是正直的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热心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书读得多却用于做坏事,那就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由于这样的标准,在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与归宿往往只有一条,就是投身政治,逐于仕途。
回顾历史,那些能够被我们所铭记于心的知识分子都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于是有了“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凌云壮志;即使是在和平的年代,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不管是教育家口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还是思想家笔下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都是这些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的强烈体现。
知识分子的定义
知识分子的定义
知识分子,是指拥有良好的素质、科学知识和文化修养的高智商的人。
其主要特征有:
①良好的道德修养:拥有聪明才智,心地善良、行动规矩,不贪心、
朴实勤奋,德高望重,有责任心,能够担负社会责任。
②智慧精深: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看清问题的实质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有系统的思维、科学的见解、高明的处理能力,能综合
运用理论和实践,深入分析各种复杂的问题,有能力推进社会发展。
③思想国际化: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不只是容纳国外的新思想,更要
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能够看待全球性的复杂问题,乐于同异观
者探讨、交流理念,更好地为国家站位。
④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有良
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异议的能力,有创新精神和原则,有宽广
的视野,思路开阔,避免依赖他人,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有
关问题,实现自己解决问题的目标。
⑤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色:知识分子要有勇气和精神面貌,有在社会压
力下坚持自我信念,坚守理想和使命的毅力,具备勇于探索、勇于思
考、勇于尝试的胆识,能够不畏惧失败,征服困难拓展路径。
⑥有足够的坚强意志和知识渊博:要学会积极的思考方式,有强烈的认知力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宽广的世间视野,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思考问题,能与抗争,不畏艰苦,勇于接受挑战,能够迅速地寻找问题的原因,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不因外行而跟着外行。
重道义 勇担当 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
重道义勇担当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征“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广大知识分子要对国家发展有信心,对民族振兴有信心,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走出象牙塔,走进基层群众,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点滴做起,用知识和学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
中国的知识分子应当心里装着国家和人民,自觉地把国家需要与专业理想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丛斌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质
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质
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质是多元而丰富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学识渊博:中国知识分子通常具有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知识储备,他们通过长期的学习和思考,对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见解。
2. 独立思考:中国知识分子注重独立思考,他们不会盲从于传统观念或权威的言论,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3. 批判精神:中国知识分子有着批判精神,他们会对社会现象、政治问题、文化现象等进行深入思考和批评,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4. 追求真理: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他们对于事实和真相有着强烈的追求欲望,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去揭示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5. 社会责任感: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质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独立思考、批判精神、追求真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解读《中国知识分子精神》
2012年第24期总第326期前沿Forward Position No.242012Sum No.326解读《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郭三黎(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双语教育系,四川阿坝州624000)[摘要]本文采用边述边评的方法,将读徐复观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一书的感想,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介绍:一是界定了知识分子的内涵,二是回顾了知识分子精神困境产生的原因,三是思考了如何重塑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关键词]精神义理;精神困境;人格重塑[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4-0165-02[作者简介]郭三黎(1969—),女,四川都江堰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双语教育与影视文学。
一、风骨、人格、独立精神: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义理该书选了徐先生的61篇文章,其中半数以上是怀人、忆旧和悼念之文;所忆所念的对象多数是徐先生的师友,个别未曾亲与过从的,徐先生也都从个人角度刻画印象和抒写感受,所以这些文章,读来篇篇都使人感到亲切有味,仿佛能触摸到具体。
或者可以说,这里有一册一个个知识分子的肖像合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就从这册合集里透露出来了。
那么,徐先生胸中笔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到底是怎样的呢?我想用这样几句话来表达我的理解: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是“修齐治平”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
知识分子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和历史时期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又有所差异。
中国《辞海》对知识分子的界定是“有一定文化的脑力劳动者”,当然,这种界定显得有些片面而且缺乏内涵。
在国外,知识分子主要指“中产阶级”群体,除了受过专门训练,靠知识谋生以外,还必须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
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当代作家阎真的长篇力作《曾在天涯》,是一部关于留学生的作品。
讲述了知识分子高力伟追随留学海外的妻子来到加拿大,却在生存压力的挤破下,离了婚,抛弃了情人,最后放弃绿卡回了国。
《曾在天涯》虽是一部关于留学生的作品,作者虽然把背景环境设在加拿大,但这仍然不失为一部典型的关于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之作,外部条件的设置只是对于高力伟这个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起到加速或一定的催化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对《曾在天涯》中知识分子高力伟形象的分析与解读,揭开知识分子在新时代的人生探索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境况和困境。
一、清高自傲却又自卑,坚忍不拔却又犹豫彷徨甚至逃避的精神状态使得高力伟这个知识分子在加拿大的生存之路显得异常艰辛与辛酸。
在“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下,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读书人出人头地,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就是当官,从商,被认为地位低下,挤进官府才是安身立命之道。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下,历代文人也都表现出清高自傲,高人一等的特质。
然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瞬息万变的复杂社会中的生存毕竟不容易,甚至是艰辛的,为了生存,知识分子很多时候虽然清高自傲,但也免不了要向现实妥协退让的时候,知识分子骨子里的那点傲气有时候又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这便是任何时代总有些知识分子都走不出的所谓的怪圈。
国内研究生毕业的高材生高力伟为追随妻子林思文来到加拿大,而接下来他将要面临的生存压力却是前所未有的。
初到加拿大,高力伟找工作便四处碰壁,迫于无奈,他以造假论文获取了留学生资格并以奖学金度日。
后来在确定了要结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读书生活后,高力伟的辛酸工作生涯也真正展开了。
“左边走过去,右边走过来,在风里雪里走了一中午,几条街都走遍了,问了十几家餐馆,还有加油站,一无所获,靴子里已经进了水,湿湿的,脚趾一动便觉着黏糊糊的。
”这还只是找工作,等到找到餐馆的工作后,文中这样描述着工作的艰辛:“每天跑两个地方工作十几个小时,路上还要两三个小时,晚上又睡不好,我整天头昏沉沉的,四肢骨头相接的地方像是塞了棉花”“有几次工作时太疲倦了,我就装作去解手,在抽水马桶上坐几分钟”,如此沉重的体力活,对于一个曾经五谷不分的知识分子来说该是何等的艰难啊,但高力伟坚持下来了,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坚忍的品质,当挣钱成为了唯一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唯一能使他感到高兴的时候,秀才也可以豁出命来大干一场。
做一个单纯善良真实的知识人
做一个单纯善良真实的知识人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现代的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
知识分子属于“中产阶级的一部分”。
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知识分子之为知识分子,固然与他们具有专业知识或技术分不开,但只具有专业知识或技术,还只是脑力劳动者,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当今的“知识分子”需要既能立足于专业,又可以自由的跨出专业的边界;既要有世界眼光,又要有战略性思维;既要有敏锐、超前的见解,乐于引领时代潮流,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启迪和助推社会进步。
如果人们重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现实的启示,那么就会知道,对“精神生产”的重要意义,无论怎样估价都不会过分。
精神文化生产,包括科学技术、思想理论、社会心理、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当代显得尤为重要,但只重视这一方面是不够的。
一个民族要走向现代化,实现文化心理状态的现代化是深层的要求。
这种文化心理状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
当今世界几大发达国家的腾飞无不同时依赖发达的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社会科学和现代管理)和奋进和民族精神。
转型期的中国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一方面也急需为价值失落中的人们找到有力的精神支撑。
知识分子凭借他们的知识而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知识分子号称是社会的良知,知识分子的良知是什么,就是学问扎实、说话公正。
知识分子的安身立命所在:对于民众,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开启民智,启蒙社会理性;对于执政者,提供清晰正确的策略分析,强调实现发展与追求效益的根本前提:为民谋利。
所以他的观点通常旗帜鲜明,他的立场总是民利为先,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清醒、中立与良知。
如果说国学的含义就是中国的学术,可那些东西又算是中国的学术呢。
比如被中国引进的学术思想,哪些算国学,哪些又不算呢。
这就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的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努力做出改变。
中国建国时期的知识分子
中国建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中国建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是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并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一群学者和知识精英。
他们具有高度学识和崇高理想,并以独立思考和实际行动引领时代潮流。
一、积极投身政治实践中国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纷纷选择了投身政治实践,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建设发挥自己的才能。
他们积极参与到党和国家机构的建设工作中,担任要职,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以邓小平为例,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缔造者之一,他在国家决策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献身教育事业知识分子在中国建国时期还积极从事教育工作,致力于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合格的人力资源。
他们建立了一大批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例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为中国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建国初期,中国科学院积极培养科学家和科研人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同样,各类大学、中小学的教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为培养优秀的人才付出了辛勤努力。
三、提倡科学精神中国建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精神,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他们推崇实证主义,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例如,中国的核科学家裘仁显,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倡导科学原则,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中国的核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四、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建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以艰苦奋斗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在困难和艰险面前不屈不挠,为国家的发展默默奉献。
例如,中国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杂交水稻的研究,研究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超级杂交水稻。
他的杂交水稻使中国人民摆脱了粮食危机,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建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
产 品的生产者 。 同工人 、 民一起 , 农 为中华 民族 的振 兴建功立业……” 这 是时代赋予高校知识分子 的光荣而艰 巨的使命 。
一
、
科学发展观为高校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开辟 了广 阔的道路
改革开放 2 年来发展 的速度 ,中国一方面取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百 O 年才能完成 的成就 ; 一方 面又逐长 了政绩 出官和官出数字 、 数字 出官 的 虚假现象 ; 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跟不上 , 制约了经济的顺 利发展 , 还 带来 了官商勾结 、 钱交易 、 权 贪污腐败 的现象 ; 方面又 出现了贫富悬 一 殊、 分配不公 、 城乡差距扩大 、 就业难度加大 、 育乱 收费; 教 一方 面大学教 育 产业化和大跃进式的扩招 、 比加剧的硬件建设 , 评 官本位和机构的臃 肿 , 神、 精 物质 、 政治文明受挫 , 学术 和质量下降 , 高校 普遍欠债 , 毕业生 失业严重 ……曾经的一方净土 , 居然成为滋生腐败 的温床 。在令人愤恨 和惋惜 的同时 , 更希望传统 的“ 士节” 文人精神” 和“ 的回归 。因此 , 经济 、 文化 、 高校的道路必须科学发展 , 才能进人 良性循环的轨道 。 如何在现有 的体制下另辟蹊径 , 创新突破 陈规 , 高校知识分子必然会 自己先觉醒 、 后 回归 、 再接受新 时期的启蒙 , 然后 以科 学发展 观为武器 , 负起承 上启 担 下、 继往开来 、 与时俱进 的启蒙先锋。
教 育 时 空
C iaS in ea dTe h oo yR v w hn ce c n c n lg e i e高校知识分子 Nhomakorabea精神价值
韩珈 莲 ( 湖南文理学院学生工作部 湖南 常德 4 50 ) 100
[ 要] 摘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 分子始终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 生产力。因此 , 知识 知识 的社会作 用决定 了知识分子的社 会价值 , 而作 为民族灵魂和脊梁的高校知识分子, 思想的启 蒙作用更决定 了高校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 其 [ 关键词 ]高校 知识分子 精神 价值 中图分类号 : M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9 9 4 (0 9)0 aJ0 l_ 2 GI A 10 - 1x 2 0 1 ( 2 l 0 - 对于知识分子的界定 , 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与对待方式。如果根 据爱默生的哲学思想 , 人心与宇宙之 间有着对应关系, 每个人凭 内心体验 就可以认识 自 然和历史的真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 “ 宙, 每个人的天性 中都蕴藏着大 自 然赋予的创造力 ……” 如果根据每个人 的创造力也是唯一原理进一步推断 , 那对于知识分子的界定问题 , 可能 很 就是—个宇宙。 以, 所 据不完全统计 , 到底何谓知识分子 , 目前尚停留于“ 百 花齐放, 百家争鸣” 的状态。 为此 , 我们有充分 的理由相信 , 这是—个永久性 的话题 , 只要人类不终止 , 关于知识分子如何界定的话题就不会终止。 在 中国古代史 上 , 分子被称之为 “ 、 士大 夫” 这是 一个精 知识 士” “ , 英社会群体 , 既是 国家政治 的直接参 与者 , 同时又是 中国文化艺术的创 造者 、 传承者 。这一时期 的知识分子 , 以“ 他们 举世皆浊我独 清, 皆醉 众人 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 , 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胸襟 , 生当作人杰 , 以“ 死亦为鬼雄” 的气势 , 先 天下之忧而忧 , 以“ 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情 怀 , 驰 骋於历史的舞台 , 正义 , 民於水火 , 肩扛 救 济困扶危於倒悬 , 除霸於 当道 透过遥远的星河, 我们看到他们 犹如灿烂 的流星划过亘古孤 寂的天 空, 在那 “ 风雨如晦 , 呜不 已” 鸡 的岁 月里 凸现出凄美绝伦 、 人肺腑 的 感 “ 士魂 ” 。如今追寻往昔 , 令人叹扼。 在 中国近现代史上 , 鸦片战争后 , “ 千年来 未有之变局 ” “ 面对 数 和 数 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封建“ , 士大夫” 开始 了普遍 的民族意识 的觉醒 , 而且 逐步成为催生“ 士大夫 ” 思想蜕变 的动因。随着晚清王朝 的日益衰败 , 鸦 片的流行 , 的威胁 ,士大夫” 天下兴亡 , 战争 “ 的“ 匹夫有责 ” 的优 良传统在 中华 民族的危机时刻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扬和升华。 在探索挽救 中华 民族 危亡 的道路中,士大夫” “ 也经历 了由物质层面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的艰辛探求 和艰难跋涉。这一时期 的知识分子 , 具有强烈的反对外 国侵 略、 希望 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 , 他们 以文化创造 与传播为 自己的历 史使命 , 为挽救民族危 亡 , 振兴中华 , 开始 了学习西方的“ 师夷 长技 以制 夷”从 而产生 了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禁烟英 雄林 则徐 , , 收复新疆 的左 宗 棠, 抗法保 台建设台湾 的刘铭传 , 勇闯 日舰 牺牲的邓世昌 , 掀起 维新 运动 的康有为 、 梁启超 , 为变法流血的谭 嗣同……透过历 史的长河 , 我们看 到 他们 在一次又一次血 与火的洗礼中 , 不显示 出不畏权贵 、 无 仗义执 言、 弘 扬正道 、 高风亮 节 、 不为五 斗米 而折腰 、 不为趋炎 而附势 ……的优秀 品 质, 他们在点燃 中国新思想 的火种 的同时 , 也给后人 留下了理性的反思 和深刻 的思想启迪 , 并为人类树立 了真正意义上 的光辉典范。 中国的知识分子 , 特别是高校 的知识 分子 , 他们 曾创造过 “ 民主” 和 “ 科学”思想启蒙的 日出。从孙 中山创立三 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取得胜 利、 推翻帝制到五 四运动 , 高校知识 分子不仅奏响 了一 曲跌宕 起伏 的时 代乐章 , 而且还谱写了~ 首千秋万代的光辉诗篇。 , 如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 校长时 , 他坚持“ 兼容并包, 思想 自由” 的方针 , 使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 的发源地 ,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进一步提出“ 为 根本 改造中国” 的马克思主
申论范文欣赏:砥砺知识分子精神 铸就新时代国家脊梁
申论范文欣赏:砥砺知识分子精神铸就新时代国家脊梁1500字在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承担着引领国家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以砥砺自律、勤勉奋进的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新时代国家的脊梁。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先锋,他们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思想素养,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和方向。
在新时代,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而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在知识分子的引领下,中国逐渐从世界工厂迈向世界市场,从价格竞争迈向品质竞争,从跟跑追赶迈向并跑领跑。
他们深入研究国家战略,探索国家发展道路,为国家制定科技创新战略、产业优化调整方案等提供智力支持;他们关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问题,提出精准扶贫、青年就业等解决方案,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情操。
他们以砥砺自律的精神,注重自身修养和职业操守。
他们追求真理、追求卓越,不断锤炼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他们始终保持谦逊和谨慎的态度,勤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他们不以炫耀学识为荣,而是以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为己任。
正是有了这样的自律和追求,他们才能在众多学科领域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为国家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智力资源。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榜样,他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在新时代,知识分子骨子里流淌着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热血,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他们不惜艰辛,奋力投身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中,帮助农村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他们也关心弱势群体,通过教育、医疗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在灾害面前,知识分子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灾救援当中,用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赢得了宝贵的生命和财富。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实践,为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社会的楷模和典范。
论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淡化
论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淡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知识分子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社会的思想领袖和舆论引导者。
作为社会中高度受教育和高素质的群体,知识分子应该具备批判精神,为社会发展、人民福祉作出更好的贡献。
然而,在当今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却出现了淡化的现象,这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多隐患。
首先,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淡化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单一化和主流意识的垄断化。
在我们国家,由于历史和群众基础的原因,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都处于与政治权力接近的位置。
然而,一些知识分子往往因权力的“诱惑”而放弃了批判精神,很少对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
这就导致了思想的单一化和主流意识的垄断化,使得社会中的变革力量丧失了生命力和影响力。
这种单一化和垄断化的思想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非常不利。
其次,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淡化导致了人民群众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
在当今社会,人民群众仍然面临着诸多的不平等和不公,而知识分子的应当是扮演维权的角色。
但是,由于一些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淡化,他们往往选择沉默,或者即便有些批评,也只是外围地区的,对于核心问题的批判并不多。
这导致了人民群众无力维护自身的权益,形成了一种被动的局面。
这种被动状态不仅仅会使得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愈加严重,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和矛盾。
最后,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淡化导致了社会文化的单一化和传统文化的缺失。
在今天的社会,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的多元化和碎片化。
而知识分子应当发挥更多的作用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多样性的维护。
但是,由于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批判精神把握不够,他们往往无法真正对社会文化进行推动和创新。
这样就会导致文化的单一化和传统文化的缺失,影响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个性特征。
这也会给社会和文化的潜在危害。
总之,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淡化对于我们的社会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去发挥自己的作用,关注和反思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问题追本溯源,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士人风骨的理解
士人风骨的理解
“士人风骨”是指古代士人(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一种精神特质和道德风范。
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坚守道德准则**:士人通常注重道德修养,遵循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以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 **追求真理和知识**:他们对知识和学问有着执着的追求,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来提升自己的智慧。
3. **社会责任感**:士人关心社会的公平正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声。
4. **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挫折,士人展现出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轻易屈服于外界压力。
5. **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权威,对社会现象和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
6. **清高自持**:士人往往追求清高的品格,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操守。
总之,士人风骨代表了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它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在当今社会,士人风骨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它鼓励人们追求道德高尚、博学多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士人风骨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其核心价值观仍应得到传承和弘扬。
你对“士人风骨”还有其他想要讨论的吗。
钱理群真的知识分子精神
南方都市报:你怎么处理政治与学术的关系? 钱理群:我找到一个方式,就是“精神界战士”这个概念,鲁迅也说
过,精神界战士的特点是“立意在反抗、指归在行动”。首先“立意 在反抗”,真正的知识阶级永远地不满足现状,是永远的批判者,因 为他怀有更高的彼岸的理想,对此岸是永远不满足的。“指归在行 动”,强调实践性,不仅坚守理想,而且身体力行。这是精神界战士 两个特点的含义。精神界战士关心的是人的精神问题,他反抗的是精 神奴役,从精神方面去改变精神奴役。精神界战士不同于一般的直接 参加社会实践或政治实践的战士,他的实践、行动主要是在思想文化 领域。这样的选择与学者有内在的统一。因为学者也关注精神现象。 但学者是学理的讨论,而精神界战士把学理的讨论转化为思想文化的 启蒙活动。这在某种活动上是把学术普及化。这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 补充、互相转化的,但同时也是互相矛盾的,用鲁迅的话说,一个学 者要冷,也要热,一个学者忽冷忽热,也很有冲突。所以我在这里讨 论我自己的感悟,一方面是坚持学术研究,同时参加一定的社会生活 实践。我出入于两者之间,用比较形象的说法是,我有两个精神基地, 一个是北大,一个是贵州。这是中心和边缘、高层和底层、学院和民 间、城市和农村、精英和草根的两极。这两者互相补充、互相吸收, 但又相互冲突和制约。这种出入两者间的选择也会带来很大的痛苦, 在我看来这是丰富的痛苦,是有一定张力的。
治学格言
如果真的爱北大,希望北大在实现中国的教育与 社会现代化的历程中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就应该 (也必然)像前辈那样,敢于。“反省”、“批 判”北大的种种“黑暗”(不足、失误),知羞、 知愧,以至知耻,并敢于公之于众(可以想见, 胡适当年以教务长的身份,公开承认北大“学术 上很少成绩”,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自信力!) 如果不是这样,“不知反省”,不以不足、失误 为羞耻,反过来掩盖确实存在的严重问题,以至 危机,甚至以“否定成绩,破坏安定团结”等等 借口,来压制对北大的任何反省,那么,无论怎 样信誓旦旦,都不是真的爱北大,至多不过是自 欺欺人的表演而已。 一百个北大人,就有一 百个北大。
新文化运动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新文化运动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次社会运动。
此次运动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中国近代文化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是胡适、陈独秀等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
在他们的感召下,许多年轻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地研究现代西方文化,并试图用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来推动中国的文化进步。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旗帜是“民主”、“科学”、“自由”、“平等”,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精神,希望通过改革传统的文化和思想体系,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认为中国的儒家思想、封建社会道德观念已经过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他们也主张自由思想和独立思考,倡导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
在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积极参与了政治和文化活动。
他们发起各种联谊会、读书会、发表自己的文章、创作文艺作品等,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了现代思想的传播。
同时,新文化运动也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名人,如鲁迅、周作人、茅盾等,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树立了自由、民主的精神,使他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文化、时代和社会前景。
同时,新文化运动也扩大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发展范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文化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也导致了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平衡,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文学、思想和文化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意义和启示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知识分子的代表——总是关系着、而且应该是社会里正在 进行的经验中的有机部分:代表着穷人、下层社会、没有 声音的的人、没有代表的人,无权无势的人。(95页) 但如果你的眼睛是望着主子,就不能像知识分子般去思考 ,而是只是门徒或追随者。内心深处则是必须取悦、不得 忤逆的念头。
• 对比之下,真正的知识分子是世俗之人。不管知识分子如 何假装他们所代表的是属于更崇高的事物或终级的价值, 道德都以他们在我们这个世俗世界的活动为起点——他们 活动于这个世界并服务于它的利益;道德来自他们的活动 如何连贯、普遍的伦理,如何区分权利和正义,以及这活 动所展现的一个人的选择和优先序列的品质。
•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流亡将意味着永远成为边缘人,而身 为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必须是自创的,因为不能跟随别人 规定的路线。如果在体验那个命运时,能不把它当做一种 损失或要哀叹的事物,而是当成一种自由的,一种以自己 模式来做事的发现过程,随着吸引你注意的各种兴趣、随 着自己决定的特定目标所指引,你就成为独一无二的乐趣 。
• 因为流亡者同时以抛在身后的事物以及此时此地 的实况这两种方式来看事情,所以有着双重视角 (double perspective),从不以孤立的方式来看事情 。新国都的一情一景必然因他联想到旧国度的一 情一景。就知识上而言,这意味着一种观念或经 验总是对照着另一种观念和经验,因而使得二者 有时以新颖、不可预测的方式出现:从这种并置 中,得到更好、甚至更普遍的有关如何思考的办 看法,例如借着比较两个不同的情境,去思考有 关人权的问题。
• 穿越当下具体经验之屏幕的这种内在需求,标示了每个社 会中知识分子的存在。一些奉为神圣的许多传统和价值现 在看来既虚假伪善,有一种族为基础。
• 根据范农的说法,当地知识分子的目标不能只是以当地警 察取代人民警察,而是要创造新灵魂(the invention of new souls)——此词是他借自赛沙尔的。换言之,虽然在民 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为了确保社群生存的所作所 为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但忠于团体的生存之战并不能因 而使得知识分子失去其批判意识或减低批判意识的必要性 ,因为这些都应该超越生存的问题,而到达政治解决的层 次,批判领导阶级,提供另类选择(这些另类选择在身边 的主要战事中,经常被视为无关而被边缘化或置之于不顾 )。
• 在黑暗时代,知识分子经常被同一民族的成员指望挺身代 表、陈诉、见证那个民族的苦难。这绝不意味失去历史的 特殊性(historical specificity),而是防止在一个地方所吸取 的受迫害的教训,可能在另一个地方或时间被遗忘或违犯 。
•
知识分子总是很容易且经常落入辩解和自以为是的模式 ,对以自己族裔或国家社群之名所犯下的罪行视而不见。 在紧急和危机的时候尤其如此,例如在福克兰战争( Falklands War ,也称作马岛战争,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 斯岛)或越战时要求团结起来支持国家,那是辩论战争是 否正当被认为形同叛国。
• 阿诺德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甚至说国家是民族 最好的自我,而民族文化所表达的是曾经说过或思考过的 最佳事物。阿诺德说:它们是“文化人”理应宣告和代表 的。它似乎意味着我所说的知识分子——哪些知识分子的 思考力与判断力使得他们适合代表最好的思考(即文化本 身),并使之广为流传。
• 民族性这个事实是否是的个体知识分子(个体知识分子是 我此处的重点所在)因为团结、与生俱来的忠诚、爱国主 义而委诸公众的情绪?或者能提出更有利于知识分子的说 法——此处的知识分子指的是有别于集体的异议者?
• 而所谓的业余性就是,不为利益或奖赏所动,只是为了喜 爱和不可抹煞的兴趣,而这些喜爱与兴趣在与更远大的景 象,越过界线和障碍达成联系,拒绝被某个专长所束缚, 不顾一个行业的限制而喜好众多的观念和价值。
• 在意见与言论自由上毫不妥协,是世俗的知识分子的主要 堡垒:弃守此一堡垒或容忍其基础被破坏,事实上就是背 叛了知识分子的职守。
• 知识分子这么做时根据的是普遍的原则:再涉及自由和正义 时,全人类都有权期望从世间权势或国家中获得正当的行 为标准;必须勇敢的指证、对抗任何有意无意的违犯这些 标准的行为。纯属个人的知识分子(a private intellectual )是不存在的,因为一旦形诸文字并且发表,就已经进入 了公共世界。仅仅是公共知识分子(a private intellectual )——个人只是作为某个理念、运动或立场的傀儡、发言 人或象征——也是不存在的。总是存在这个人的变化和一 己的感性,而这些使得知识分子所说或所写的具有意义。 最不应该的就是知识分子讨好阅读大众;总括来说,知识 分子一定要令人尴尬,处于对立,甚至造成不快。
• 但权力的准则就是如此,而且恰好不合于知识分子的准则 ,因为知识分子的角色至少是把整个国际社会已经白纸黑 字、集体接受的相同标准和行为规范,一体适用于所有情 况。 辩解者、战略家和策划者的标准政策分析之所以前 后不一,是因为往往把其他人当成一个情景的对象而关注 ,却很少关注“我们的”涉入及其后果,更少把它与道德 的标准比较。
• 不光我们对于他这个人的感觉如何,《父与子》无法容纳 巴扎洛夫作为叙事里的角色;他的朋友基尔沙诺夫家族, 甚至他悲惨的年迈双亲,都继续过他们的生活,而身为知 识分子的巴扎洛夫的专横与不驯,使他脱离了这个故事— —它既不适合于这个故事,而且多少不适合被驯化。
• 奥威尔在《政治与英文》一文中提出了令人信服 的论点。他说:陈腔滥调,老旧的比喻,懒惰的 书写,都是“语言堕落”(the decay of language) 的事例。语言具有超级市场背景音乐的音效,当 语言冲洗人的意识,诱使他被动的接受未经检验 的观念和情绪时,结果便是心灵的麻木与被动。 他说:“下列说法以不同情况适用于从保守党到 无政府主义者的所有政党:政治语言是设计来是 谎言听起来像真话,谋杀像是正派行径,空气像 是固体。
• 阿多诺说:集体总是虚假的,他接着说,这种情况更增加 了下列事物的重要性:主观、个人意识、在全面受到掌理 的社会中无法严密管制的事物。我们可以依此判断,知识 分子由于按照不同的准则生活,所以并没有故事,有的只 是一种招致不安稳的效应(destabilizing effect);他掀天动地 ,震撼人们,却无法以他的背景或交友来完全解释清楚。
• 结果今天的知识分子很可能成为关在小房间里的文学教授 ,有着安稳的收入,却没有兴趣与课堂外的世界打交道。 贾克比声称,这些人的文笔深奥而又野蛮,主要是为了学 术的晋升,而不是促成社会的改变。
• 今天对于知识分子特别的威胁,不论在西方或非 西方世界,都不是来自学学院、郊区,也不是新 闻也和出版业惊人的商业化,而是我所说的专业 态度。我所说的“专业”意指把自己身为知识分 子的工作当成稻梁谋,朝九晚五,一眼盯着时钟 ,一眼留意什么才是适当、专业的行径——不破 坏团体,不逾越公认的范围或限制,促销自己, 尤其是是自己有市场性,因而是没有争议的、不 具政治性的、“客观的”。
知识分子精神与散文
• 班达的作品基本上很保守,但在他战斗性的修辞深处却能 找到这种知识分子的形象:特立独行的人,能向权势说真 话的人,耿直、雄辩、极为勇敢及愤怒的个人,对他而言 ,不管世间权势如何庞大、壮观,都是可以批评、直截了 当的责难的。
• 法国哲学家福柯也说,所谓普遍的知识分子(universal intellectual)——他心里想的也许是萨特——他们的地位已 经被“特殊的”知识分子(“specific” intellectual)所取 代,这些特殊的知识分子在一个行业中工作,但无论如何 都能运用他们的专长。
• 正如我在此处所尝试显示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公共领域 谁极端复杂的,包含了许多令人不适的特色,但要有效介 入哪个领域必须依赖知识分子对于正义与公平坚定不移的 信念,能容许国家之间几个人之间的歧异,而不委诸隐藏 的等级制度、偏好、评价。
• 知识分子不是专业人士,为了奉承、讨好既有缺憾的权利 而丧失天性;而是——具有另类的、更有原则立场的知识 分子,使得他们事实上能对权势说真话。
• 在(巴勒斯坦)这个议题中,害怕说出近代史上最不义之 事的恐惧心理,使得许多知道真相而且可以效力的人裹足 不前,充耳不闻,噤若寒蝉。然而,尽管任何直言支持巴 勒斯坦权力和自决的人换来的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骂和诋毁,无畏、悲悯 的知识分子仍应该诉说、代表真理。
• 我就是做不到这一点,宁愿保有局外人和怀疑者 的自主性,而不愿具有该信者与真正信仰者的热 心所传达出的模糊的宗教性质。(92页) 20世 纪的大作家热内就说过,在社会发表文章的那一 刻就已经进入了政治生活;所以如果不要涉及政 治,那就不要写文章或发表意见。1949年克罗斯 曼编了一本极著名的书,体现了知识分子在冷战 中很奇怪的善恶二元论观点,书名叫做《失败的 上帝》(The God That Failed)。
• 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出版社强大且具有影响力 ,但出版社和旗下的并未形成德布雷所说的那种法国的精 神家族。然而,德布雷的一般论点却是成立的:成群的知 识分子与社会公共机构结盟,并从哪些机构中得到权力和 权威。这些有机的知识分子随着机构的兴衰而兴衰——此 处“有机的知识分子”一词套用葛兰西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