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_真气运行法幻灯片_-_副本

合集下载

《真气运行法课程》PPT课件

《真气运行法课程》PPT课件

58
精选ppt
59
精选ppt
60
精选ppt
61
精选ppt
62
精选ppt
63
精选ppt
64
精选ppt
65
精选ppt
66
精选ppt
67
精选ppt
68
精选ppt
69
精选ppt
70
精选ppt
71
精选ppt
72
精选ppt
73
精选ppt
74
精选ppt
75
精选ppt
76
精选ppt
精选ppt
21
精选ppt
22
精选ppt
23
精选ppt
24
精选ppt
25
精选ppt
26
精选ppt
27
精选ppt
28
精选ppt
29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精选ppt
35
精选ppt
36
精选ppt
37
精选ppt
38
精选ppt
精选ppt
1
精选ppt
2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精选ppt
5
精选ppt
6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大周天运行图:内视十二经络行气运行路线图

大周天运行图:内视十二经络行气运行路线图

⼤周天运⾏图:内视⼗⼆经络⾏⽓运⾏路线图⼗⼆经络是⼈体的⼀道隐秘机关,也是⼀道天然屏障,假如善于养护⼗⼆经络,必能对健康⼤有裨益。

了解⼈体经络-⽇当中循⾏⼯作规则,掌握⽣射中的每⼀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观察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经脉者,皆系于⽣⽓之原,⽓者⽣之本也,时者⽣之⽤也!想要了解⼤周天运⾏路线⾸先要懂⼗⼆经络,献上运⾏图,期望我们都能开启健康之门。

1⼿太阴肺经寅时(3点⾄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红精⽓⾜;“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液推陈出新以后,将新鲜⾎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

所以,⼈在清晨⾯⾊光润,精⼒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激烈,如剧咳或哮喘⽽醒。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痛苦、⽛疼、⽪肤反常、上脘反常等。

2.⼿阳明⼤肠经卯时(5点到7点)—⼤肠经旺。

卯时⼤肠蠕,排毒残余出;“肺与⼤肠相表⾥。

”肺将⾜够的新鲜⾎液布满全⾝,紧接着促进⼤肠进⼊振奋状况,完结吸收⾷物中的⽔分和养分、排出残余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佳排粪便。

实症:简单饿、胃弱、关节反常、⾷欲反常、⼝⼲、易便秘。

养⽣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然后奔进厕所把⼀天积累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许多⽼年⼈中风是因为这么导致的。

我们不如歇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脑筋再去。

主张饮⾷多挑选:茄⼦、菠菜、⾹蕉、蘑菇、⽊⽿、⽟⽶、扁⾖、豌⾖等。

3.⾜阳明胃经⾠时(7点到9点)—胃经旺。

⾠时吃早餐,养分⾝体安;⼈在此时段吃早餐最简单消化,吸收也最佳。

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物如稀粥、麦⽚、包点等。

过于燥热的⾷物简单导致胃⽕盛,出现嘴唇⼲裂、唇疮等疑问。

不吃早餐更简单导致多种疾病。

实症:脾胃⽋好,消化吸收⽋好、易腹胀⽓打嗝、头疼、疲倦乏⼒、膝关节反常、排便反常等。

养⽣之道:此时要吃早餐。

假如你不给它东西填饱,它就⼀直分泌胃酸。

饿久了,就会有胃溃疡、胃炎、⼗⼆指肠炎、胆囊炎等风险!饭后⼀⼩时后按揉胃经可调理胃肠功⽤。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

真气运行法五步功夫及详解----60f5ed0a-7162-11ec-986d-7cb59b590d7d真气运行法练功方法一.呼气,注意心窝1.方法。

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

(初学者都会有杂念,心不可能完全静下来,正常现象,没有关系。

发现有杂念了,就把思想拉回来想着心窝部,)(吸气的时候什么也不要想,实在做不到不想,就吸气想鼻尖。

呼气时想着心窝)2.时间。

如果你想按时完成练习的第一步,你必须及时做出一定的安排。

如果条件允许,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养成习惯将更有助于稳定你的思维。

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关系。

花点时间练习吧。

要求每天早晚练习三次,每次20分钟。

如果你仔细操作,你可以在大约一周内完成第一步。

(一天能练三次很好,但通常早上不自由,中午窒息。

只剩下一个晚上了。

如果你晚上能认真练习,效果也很好。

如果你晚上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多练习几次,练习几十分钟,休息一下,再练习十分钟。

)几十分钟。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你可以每晚练习三到四次。

)3.效果。

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

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

("心窝"就是“中丹田”,是以巨阙穴为中心的一片区域,不用太拘泥某一点。

沿胸前正中线,顺着硬硬的胸骨往下摸,骨头结束后再往下一两厘米就是巨阙穴,守这一片软乎乎的胃区就对了)如果第一步已经练习了一两周而没有感觉到,这是正常的。

安娜已经练习了三个月,但大多数人不想坚持这么久——你可以改变姿势,平躺在床上,自然放松全身,其他要求保持不变。

呼气时容易想到自己的心脏,吸气时更容易呼吸。

原来,仰卧不适合练武,因为仰卧会压迫总督的脉搏。

后来,当男人练习武术时,当他们的气通过下阴时,他们容易遗精。

然而,一开始,像这样练习几天,生气后稳定一两天,然后恢复坐姿是没有问题的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1.方法。

真气运行法精粹篇(整理)

真气运行法精粹篇(整理)
经多年在国内外推广,临床观察,科学实验,证明真气运行五步功法不仅能治普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能调治一些疑难病,还能及时调理未发生的疾病隐患,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疗效佳,适应症多。
2、真气运行学术创立者李少波的健康人生
著名中医、主任医师、养生学家李少波教授所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实践,以及以该实践方法为核心而构建的真气运行学术,在国内外已广为人知。但他本人平素的饮食起居、修为方法却鲜为人知。特别是他以96岁高龄,还奔走于国内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传播学术,培育学术接班人,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敬佩和好奇!怀着同样的心情,笔者于近日拜访了李少波教授。
那么,如何无病先防,防的方法又是什么?本人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无论是未病防范于未然,还是已病救其萌芽,关键取决于人体的真气运行。《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篇》:“卒然遇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上论述,道出了人体正邪盛衰而致病或不病的至简至易之理,《内经》所论再也明白不过了。本人所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法,其主导思想就是在于培养真气,扶正祛邪,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抗衰延年,是《内经》预防思想的实践方法。
第三,真气运行应是中医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亘古至今,人们为防病治病,保全自身的健康长寿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主要研究的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然而,由于《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卷的失传,《内经》博大精深的真理缺乏实践方法的证实,使人难以领会其精髓,所以长期以来,人们知医者多,而知道者则鲜。是故本人经多年探索研究,以为抱神以静,虚无生气,积精全神,行气摄生,以及恬忄詹虚无,真气从之,恬忄詹无为,乃能行气等论述,都说明在静定中真气运行,才是保健摄生的至真手段。据此,提出了真气运行学说,创编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经临床验证,科学实践,获得了理想的独特效果。该法从凝神调息入手,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有序化,对各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疑难病均有显着疗效,对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都可得到验证,尤其能充分体现中医预防医学的实质。

气血疏通中级班讲义

气血疏通中级班讲义

=气血疏通中级班讲义气血疏通》中级班笔记一一一足底循环疗法原理一文钢老师《气血疏通》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它属于中医的一部分,是李正坤先生深入研究几十年,其基础知识源自于道教理论,乃是以中庸之道为基础、阴阳经络和夹脊功能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取类比象,进行操作,从而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里指的一一“象”:就是类似中级班引入了经络的概念,经络通,则百病消,它与传统中医的十二经络的表里关系不同。

我们传统中医十二正经络的命名及表里关系:1.上肢经络手太阴肺经一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一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一手少阳三焦经2.下肢经络足太阴脾经一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一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一足少阳胆经3.任脉、督脉、奇经八脉这堂课要掌握的内容:1.气道口的定位2.画出脊椎定位3.画出循环通道气道口的定位一.气道口的概念1.阴阳气道口人体的病气是从上往下从足㡳排出,因此足底我们的是排毒通道,脚㡳中趾横线下中即为阴阳气道口,靠小趾侧是阳,靠大趾侧是阴。

2.十二条经络的气道口,从中趾横线下阴阳气道口两边,夫妻俩俩归一,从阴到阳平行排列,与传统经络组合不同,分别为:心和肾,肺与肝、脾与生殖,胃与三焦、大肠与胆、膀胱与小肠3.足底赤白肉际处气血循环通道:分为内循环气道口和外循环气道口气道口的精准定位,是不同疾病排除的关键,找准气道口进行操作,疾病只少可排除50%以上。

二.气道口的具体划分:1.阴阳气道口:我们把足底的足三趾,最后一节横纹线下缘0.1到0.2中点的位置,即为阴阳气道口。

2.内气道口:中趾靠近大趾一侧为阴,为内气道3.外气道口:中趾靠近小趾一侧为阳,为外气道在阴阳气道口的阴面和阳面并列有六个点,每一个点并列有二条经络,即十二条经络阴面是五脏加个生殖的气道口A.心、肾B.肺、肝C.脾、生殖系统阳面三个点,为六个腑的气道口A.胃、三焦B、大肠、胆C.膀胱、小肠内气道口的六条阴经:直接调动脏的能量,因此我们要疏通六条阴经;外气道口的六条阳经:直接排除身体毒素,调理身体病症。

《中医五运六气课件》

《中医五运六气课件》


生成与消长

六气的变化随着季节和环境
六气代表了不同的气候和环
的变化而发生。
境条件。
3 对应季节
六气与不同季节的关联。
六气对应身体部位
1风
影响头部和上半身。
3湿
影响肌肤和消化系统。
2暑
影响肌肤和体表。
六气调节方法
1 风寒湿燥热的调理
通过饮食、运动、穴位按摩等方式调节六气的影响。
中医五运六气课件
中医五运六气课件旨在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和疗法,包括五行理论、六气理 论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应用。
中医五行理论
1 木、火、土、金、水
五行代表了五种基本元素和 相互作用的关系。
2 生克制化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通过相 互作用产生平衡和变化。
3 器官和疾病
五行与人体器官和疾病的对应关系。
五行对应草药
2 季节养生
根据不同季节的六气特点进行养生保健。
五行和六气的关系
平衡与调和
五行和六气之间的平衡关 系对健康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
根据五行和六气的关系选 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
预防疾病
了解五行和六气理论可以 帮助我们预防和调整身体 的不平衡。
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
1
治疗方法
2
中医采用草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
法来恢复身体的平衡。
3
诊断方法
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进行全 面的辨证施治。
中草药的功效分类
中草药根据五行和六气理论进行功效 分类。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喘证PPT课件
感外邪,诱致反复发作,往往喘甚而致汗脱,故难治。 若出现下虚上盛,阴阳离决,孤阳浮越,冲气上逆之危脱证
候,必须及时救治,慎重处理。
.
13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
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为特征。
2.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 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
麻黄汤宣肺平喘,散寒解表,用于咳喘,寒热身痛者; 华盖散功能宣肺化痰,用于喘咳胸闷,痰气不利者。两方比 较,前者解表散寒力强,后方降气化痰功著。
.
22
三、证治分类 (一)实喘
1.风寒壅肺证
常用药:
麻黄、紫苏温肺散寒。
半夏、橘红、杏仁、苏子、紫菀、白前化痰利气。
表证明显,寒热无汗,头身疼痛,加桂枝配麻黄解表散寒; 寒痰较重,痰白清稀,量多起沫,加细辛、干姜温肺化痰; 若咳喘重,胸满气逆者,加射于、前胡、厚朴、紫菀宣肺降 气化痰。
第四节 喘 证
.
1
【概述】
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 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 谓之喘证。
喘证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呼 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 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严重者,喘促持 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 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为喘脱。
为寒郁(表寒肺热证)。 或因风热犯肺,肺热气壅实,蒸液聚痰,痰热壅阻
肺气(痰热郁肺证)。 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为喘证。
.
6
【病因病机】
2.饮食不当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
上干,壅阻肺气(痰浊阻肺证)。 痰湿久郁化热,或肺火素盛,蒸液聚痰,痰热壅阻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中医五运六气(基础知识)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如甲乙属东方,东方为木位,应于春季,春气主生,万物萌发;甲乙为万物初生,破甲乙屈之象,故属木。

余可类推。

二、地支概念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地支或十二支,最早是用来纪月的。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李少波真气运行法

更新:2009-11-28V1 练功前后辅助事项:一、练功姿式: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

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

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练功过程中站、卧、坐、行等姿势可以交替变化,转变时动作要慢,以求舒适自然、气感强为最好,并默念“我现在转换为站姿”或“我现在转换为坐姿”。

建议练功法中的快速得气法,练功过程中,以先坐姿练20分钟然后再换站姿练20分钟再坐姿练20分钟,再换站姿练20分钟,依各人的舒适感自行选择变换的姿势和时间长段,气感好即可。

二、入静:意念:尊敬的灵魂(或潜意识),请帮助我入静,全身放松,感觉我的身体在慢慢的变轻,慢慢的漂在空气中,慢慢地,我在享受放松后舒适的感觉。

这过程约1-2分钟即可入定。

以后各步功法都可以采用这中方法做练功前的入定。

三、呼吸与意念: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

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

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真气运行法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

就是说:呼气后不要考虑吸气问题。

因为呼气时胸胁肌肉收缩,必待收缩力自然缓解,才能达到自然的吸气运动。

如果呼气未完就想吸气,必然有吸气困难的感觉。

因此,不注意吸气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有关呼吸:无论你现在采用的是什么呼吸,都不用在意;同样也不需要理会呼吸时的胸腹运动。

只要你采用顺其自然(就是平常所采用的)的呼吸方法,注意呼气、不管吸气就行,只要你照此做,即使现在不合适的呼吸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变得合适,呼吸逐渐变得顺畅。

二贤庄主所言“修真斋上清源子说:吸气开始时也守丹田”,可能我在修真斋上没有说清楚。

比如第三步要求凝神守丹田,正确的方法还是只注意呼气(当然如果因逐步入静自然忘记呼吸那是最好的),仍然不管吸气,但事实上无论是呼气阶段还是在吸气阶段都是在意守丹田。

真气运行法练功指导200问(二)

真气运行法练功指导200问(二)

真气运行法练功指导200问(二)80.练第四步功一段时间只感到头部发痒、出汗,丹田也不热了,是不是通关了?通关的情景因人而异,有的玉枕有“轰”的一声,有的像放炮一样,也有的如同蚁爬或感到一条线慢慢通过。

这只是力量大小的差异,只要有感觉,就是通关了。

通关后气流沿任督二脉运行,丹田的感觉就不明显了,头部微微出汗、发痒属正常现象,但不要追求,勿使大汗淋漓。

8I.下丹田跳动很厉害,是不是正常现象?下丹田跳动,是丹田真气充实的反应,是好现象。

82.气从两侧上头,面部也有麻木感,算不算通关?通关的标志是真气必须通过玉枕关,即真气从脊柱上行通过风府穴人脑。

面部有麻木感属“三阳荣于面”,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哪一经上头都有触动现象,但这不能说是通关了。

83.练功感觉气流从后背上来,上至夹脊、大椎处时浑身很难受,好象背了很重的东西,呼吸急促,全身发抖,之后气像电流一样,从头顶过去,全身顿感轻松,是否通关?这是通督的反应。

通督后就会感到舒畅轻松了。

84.练功有热流从尾间上冲,过夹脊,到玉枕处,只听有象小水泡破裂的声音,口唇发麻,舌尖跳动,算不算通关?这种情况就是通关的反应。

85:.练功感觉真气已达大椎和玉枕之间,心窝部很轻松,头顶没感觉,两眼发酸,有睁不开的感觉,是不是通关了?这种现象不能说是通督,但距通督已经很近了。

继续练功观察,如感觉气流通过了玉枕关,那就是通督无疑。

86.通关后练功,总觉得印堂穴好象有一种力量吸着,并有小虫爬的感觉,百会穴有气流微微往上冲,两手足也感有虫爬,涌泉穴象有一个泉眼,似觉泉水往上,从小腿、大腿、腹部、胸部和两手直至手背如甘露浇灌,舒适无比,这是否说明某条经络通了?通关后在练功过程中感觉到涌泉穴有股泉水,逐渐沿着两条腿到腹胸一直到头顶,这是足少阴肾经的路线。

气从下而上,是因为足少阴经是上行的,由足走胸腹。

这些都是通大周天过程中的一种感觉,很正常。

87.小周天还没有通,手足心都有气感,是否通了大周夭?这种情况并非是通大周天,而是通任脉的反应。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 - 副本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 - 副本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李少波真气运行西安推广中心徐耀东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真气运行进行吐纳的一种养生方法。

因功法操作的核心内容为呼吸,吸有一,呼有六,呼有六是呼气吐字(念诀),诀有六种不同的变化,故被称为“六字诀”或“六字气诀”。

六字诀用“嘘(属木应肝)、呵(属火应心)、呼(属土应脾)、呬(属金应肺)、吹(属水应肾)、嘻(应三焦)”。

六字分别与相应脏腑相应,某经有病即念相应之字治之,可防病于未然,治疗于方始,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明代太医龚延贤在其医书《寿世保元》中指出:“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字而自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万病不生,延年益寿。

”一、六字诀流传的悠久历史六字诀养生法在我国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道藏玉轴经》记载: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薰灼不和,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疾,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至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丧亡。

故太上悯之,“以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这就明确指六字诀为老子所创,庄子曾指出:“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可见从创编传承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

后名医华佗继承六字诀并传授给其弟子吴普,在授广陵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吐纳六气第二》中指出呬:呬主肺,肺连鼻,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

呵:呵主心,心连舌。

五脏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

呼:呼主脾,脾连唇,论云:脾温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

嘘:嘘主肝,肝连耳,论云,肝盛即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

吹:吹主肾,肾连耳,论云:肾虚即耳聋。

有疾作,吹,吐纳治之。

嘻: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据《宋史•艺文志》载《华佗老子五禽六字气诀》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钱超尘、温长路主编。

即在南北朝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有这样的描述:“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六字诀_真气运行吐纳法_副本

六字诀_真气运行吐纳法_副本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少波真气运行推广中心徐耀东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真气运行进行吐纳的一种养生方法。

因功法操作的核心容为呼吸,吸有一,呼有六,呼有六是呼气吐字(念诀),诀有六种不同的变化,故被称为“六字诀”或“六字气诀”。

六字诀用“嘘(属木应肝)、呵(属火应心)、呼(属土应脾)、呬(属金应肺)、吹(属水应肾)、嘻(应三焦)”。

六字分别与相应脏腑相应,某经有病即念相应之字治之,可防病于未然,治疗于方始,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明代太医龚延贤在其医书《寿世保元》中指出:“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字而自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万病不生,延年益寿。

”一、六字诀流传的悠久历史六字诀养生法在我国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道藏玉轴经》记载: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薰灼不和,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疾,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至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丧亡。

故太上悯之,“以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这就明确指六字诀为老子所创,庄子曾指出:“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可见从创编传承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

后名医华佗继承六字诀并传授给其弟子吴普,在授广陵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吐纳六气第二》中指出呬:呬主肺,肺连鼻,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

呵:呵主心,心连舌。

五脏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

呼:呼主脾,脾连唇,论云:脾温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

嘘:嘘主肝,肝连耳,论云,肝盛即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

吹:吹主肾,肾连耳,论云:肾虚即耳聋。

有疾作,吹,吐纳治之。

嘻: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据《宋史•艺文志》载《华佗老子五禽六字气诀》中医古籍2007年版钱超尘、温长路主编。

即在南北朝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有这样的描述:“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真气运行-五步功

真气运行-五步功

真气运行法--初级五步功法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

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

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

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1.1基本知识精,气,神,人之三宝,凡人生于世,皆依耗精气维生,精气尽,则神去身亡亦。

故,修道者有云:“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

依此法,度万万世而不坏。

精者如水,气者如水蒸气,精可化气,气可化精。

故有练精化气一说。

精在人的身体里是极其重要的,身体中的所有器官,都是要依*精的滋润才可正常运行。

精的补充来源有:食物、空气、水、真气的转化。

在某种意义上,精就象另一种血液,是生命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精并非生理上的精液,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联系就如饥饿或新鲜空气于精之联系一样。

气,因其行于体内而无形,发于体外而无影,运走自如,可知觉而不可见,因故得名。

修行之气与呼吸之空气不同,空气在体内“始于鼻,止于肺”,真气之气则运行于经、络、脉之中。

中医有云:“痛则不通”,即言真气不通也。

修行之人既是以人力运走真气于经络,从而达到练精、练气的目的。

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认为即人之灵魂,精、气可加强之。

修炼之人最快三月即可知神为何物。

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性质,实际上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伤则精无所守。

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无气则亡。

精、气、神,三者一体,存则具存,亡则具亡。

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

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

关乎人之存亡,不可不知!经络,《内经》称为经隧,它是由组织间大小不同的隧道构成。

如肌肉、筋骨、神经、血管、腺体等。

这些组织之所以能活动,必须依赖经隧中源源不断的真气运行,赋予能量。

所谓经络是总称,经是指直行的较大的十二条通道,与脏腑有密切联系。

中医运气学1974年五运六气概况.pdf

中医运气学1974年五运六气概况.pdf

中医运⽓学1974年五运六⽓概况.pdf少少阳阳司司天天之之政政,,⽓⽓化化运运⾏⾏先先天天,,天天⽓⽓正正,,地地⽓⽓扰扰,,风风乃乃暴暴举举,,⽊⽊偃偃沙沙飞飞,,炎炎⽕⽕乃乃流流,,阴阴⾏⾏阳阳化化,,⾬⾬乃乃时时应应,,⽕⽕⽊⽊同同德德,,上上应应荧荧惑惑岁岁星星。

其其⾕⾕丹丹苍苍,,其其政政严严,,其其令令扰扰。

故故风风热热参参布布,,云云物物沸沸腾腾,,太太阴阴横横流流,,寒寒乃乃时时⾄⾄,,凉凉⾬⾬并并起起。

民民病病寒寒中中,,外外发发疮疮疡疡,,内内为为泄泄满满。

故故圣圣⼈⼈遇遇之之,,和和⽽⽽不不争争。

往往复复之之作作,,民民病病寒寒热热疟疟泄泄,,聋聋瞑瞑呕呕吐吐,,上上怫怫肿肿⾊⾊变变。

故故岁岁宜宜咸咸⾟⾟宜宜酸酸,,渗渗之之泄泄之之,,渍渍之之发发之之,,观观⽓⽓寒寒温温以以调调其其过过,,同同风风热热者者多多寒寒化化,,异异风风热热者者少少寒寒化化,,⽤⽤热热远远热热,,⽤⽤温温远远温温,,⽤⽤寒寒远远寒寒,,⽤⽤凉凉远远凉凉,,⾷⾷宜宜同同法法,,此此其其道道也也。

有有假假者者反反之之,,反反是是者者,,病病之之阶阶也也。

少少阳阳司司天天,,⽕⽕淫淫所所胜胜,,则则温温⽓⽓流流⾏⾏,,⾦⾦政政不不平平。

民民病病头头痛痛,,发发热热恶恶寒寒⽽⽽疟疟,,热热上上⽪⽪肤肤痛痛,,⾊⾊变变黄黄⾚⾚,,传传⽽⽽为为⽔⽔,,⾝⾝⾯⾯胕胕肿肿,,腹腹满满仰仰息息,,泄泄注注⾚⾚⽩⽩,,疮疮疡疡咳咳唾唾⾎⾎,,烦烦⼼⼼胸胸中中热热,,甚甚则则鼽鼽衄衄,,病病本本于于肺肺。

天天府府绝绝,,死死不不治治。

诸诸⽓⽓在在泉泉,,风风淫淫于于内内,,治治以以⾟⾟凉凉,,佐佐以以苦苦,,以以⽢⽢缓缓之之,,以以⾟⾟散散之之。

热热淫淫于于内内,,治治以以咸咸寒寒,,佐佐以以⽢⽢苦苦,,以以酸酸收收之之,,以以苦苦发发之之。

湿湿淫淫于于内内,,治治以以苦苦热热,,佐佐以以酸酸淡淡,,以以苦苦燥燥之之,,以以淡淡泄泄之之。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

五运六气(基础知识)绘图,军师府周庄狂鹤运气学说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素问》七篇大论构建了运气学说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带有浓厚数理哲学内涵的阴阳、五行、干支甲子等为工具,通过独特的运算方法总结一定周期内气候变化规律,再从气候与疾病相关的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及发展变化,对中医临床辨证治疗常见病、流行病及传染病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运六气学说基本内容运气学说主要由“五运”和“六气”组成,是运用阴阳、五运、六气等理论,并以天干、地支作为演绎工具符号,来推测气候变化、生物生化及其与疾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干支甲子、五运、六气和运气同化等方面。

《内经》主要见于《素问》的《六节藏象论》和《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之中。

干支甲子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甲子,是因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而得名。

古人用甲子来纪日纪月纪时纪年,并推算四时节气,而运气学说则是以甲子作为演绎工具,来推算运气盛衰和测知气候变化,所以中医运气学研究气运规律和发病规律,都离不开天干地支。

一、天干概念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称十天干或十干,最早是用来纪日的。

阴阳属性干支各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天干属阳,地支属阴。

然而在天干、地支中又可再分阴阳,其划分是以奇偶数为依据的,即: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又称阳干。

乙、丁、己、辛、癸属阴,又称阴干;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天干与五行的配属,是以五行之气的性质,结合五方五时生物生长收藏的规律为依据而确立的。

如甲乙属东方,东方为木位,应于春季,春气主生,万物萌发;甲乙为万物初生,破甲乙屈之象,故属木。

余可类推。

二、地支概念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十二地支或十二支,最早是用来纪月的。

调气炼外丹图(全)

调气炼外丹图(全)

调气炼外丹图(全)调气炼外丹图,载于《调气炼外丹图式》。

此书为清代坦夫编,王寿传。

坦夫,一名自新,生平无所考。

王寿,字映山,号炼石居士。

十六岁时,王寿父母双亡,即外出谋生,曾主宿州漕政,后退归故里。

“谨嗜欲,节饮食,以摄生养气为事”,按照坦夫氏调气外丹图法緞炼,“颇有奇验”。

香茜序云:“此诚探天地奥义之夺书也。

调其气无暴其力,养其子以培其母,....气积则神全,神全则形驻,岂非长生之真诀战!”道光辛丑(1841)年,王氏将坦夫外丹图公布于众,名曰《调气陈外丹图式》。

该书介绍了三套调气功法,共二十二式,每式皆有彩绘图画和图说。

其书开始提出行功的注意事项、行功阶段以及练功的作用等,强调“凡行此功者,须于洁净处,面向东立,舌舐上腭,调其气息、任其出入。

首微仰,目微上视,通身不可用力。

一有用力,则气不贯至手拳矣。

每行一式,须默数七七四十九字。

毕,即接行下式,不可间断,断则气散矣。

每行一式,惟思手拳用力。

行第一套十二式,须数日方可行第二套五式,又五七日方可添行第三套五式。

速者半月全行;迟者二十方能尽用。

欲行此功,须戒房帐。

五十日方上顶上之力;百日之内,昼夜须行七次。

每日可食五顿。

百日后,弱者力可五百觔;壮者力可千觔。

若老弱不能习劳者,惟行头套,日食五顿,亦可强健益气。

”现据该书道光辛丑刊本所载图摹绘。

第一套第一式面向东立,头微仰,目微上视,两足与肩齐,脚站平不可前后参差,两臂垂下,两肘微曲,两掌下按,十指朝前,从一个数到四十九。

每数一个数,十指想往上跷,两掌往下按,数四十九个数,即四十九次跷按也。

跷,翘也(见图1)。

第二式接上式,即将八指收为拳,掌背向前,两拇指朝身,每数一个数,捏拳一紧,两拇指跷一跷,默数四十九个数,即紧晓四十九次。

(见图2)第三式接上式,将拇指叠在中指中节上为拳,趁势往下一拧,使微曲之肘伸直。

虎口朝前,每数一个数,拳加一紧。

(见图3)第四式接上式,将两臂平抬起,伸向前,拳心相对,相离尺许,拳与肩平,两肘微曲,默数四十九个数,拳加四十九紧。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病机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病机学说

1、气不足
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 下降的病理状态。
气的化生不足
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 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
气的消耗太多
如:过于劳倦、外感热病、 慢性消耗性疾病
精神萎顿、倦怠、神疲乏力、动辄气喘、四肢无 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
2、气机失调
(1)气滞
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或郁而不散,导致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 病理状态。
发病的基本原理 影响发病的因素 发病的途径 发病的形式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三)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1、正胜邪却则不病 2、邪胜正负则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一)气候变化 (二)地域特点 (三)生活、工作条件 (四)体质特点
复发
疾病少愈及复发
多见较重的外感
热病如湿温
休止与复发交替
如哮喘
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 期交替
如胆结石
基本类型
食复
重感致复
药复
劳复
自复 其他因素致复
复发
病后用药不当 疾病初愈,因形神过劳 或房室而致复发
疾病初愈,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
复发的因素
第二节:基本病机
一、邪正胜衰 (一)邪正盛衰与病邪出入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津停气阻、气随津脱、 津血两伤、津亏血瘀、血瘀水停
四、“内生五邪”病机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 谢异常所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热(火)五种外 邪致病特征的病理变化。由于病起于内,因此,又称作: “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 (内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呼吸注意心窝部 意息相随丹田趋 调息凝神守丹田 通督勿忘复勿助 元神蓄力育生机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6
特点
凝神调息 培养真气 贯通经络 调理阴阳气血
作用
还精补脑 延缓衰老 防病治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7
二、功法
㈠ 姿势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22
⒉ 时间 ⒊ 反应 ⒋ 效果
每天可酌情增加功次,每次时间也应延长至50~
60 分钟。大多数人经一周左右可通督脉,古称 “小周天”。 通督反应人各有异,有的片刻就通过了,有的须 经数小时或数天,有的行行住住,有的直冲而上。 项背强急,环头拘紧,这是通督脉必有的反应, 不必疑虑。 肾精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月经不调, 心慌气短,易急易怒,精神恍惚,性欲减退等症 可得到改善。
第十二节 真气运行法
李少波
一、概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丹术
真气运行法运用了内丹术的某些初步功法。
内丹术是道家功法的代表功法,流传最广,也最
具影响力。内丹功法是强调在思想内敛的基础上, 意气相依,让内气沿任督二脉循经路线周流运行。 因其有内气在任督二脉循经路线上周流运行的特 征,故也称周天功,又称内丹术、内丹功、丹鼎 术、河车搬运。 传统内丹术把内练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练精 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17
第三步 调息凝神守丹田
⒈ 调息凝神守丹田方法
当第二步功丹田发热后,即可把呼吸有 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要再注 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过大,耗损阴液, 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自然,意守丹田, 文火温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19
⒉ 时间 ⒊ 反应 ⒋ 效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4
内丹术的练功过程
传统内丹术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个阶


段。 内丹术的炼精化气阶段分为五个步骤,即炼己、调药、 产药、采药、炼药。 炼己:摆好姿势,驱除杂念,逐步令心神安宁,意念渐 渐内敛。 调药:然后,一念归中,凝神入气穴――下丹田。 产药:元精、元气集于下丹田,气逐步聚集、充盈。 采药:练功者要及时运用撮、抵、闭、吸四字诀,以意 下引过尾闾。 炼药:用武火引精气由尾闾关而上,过夹脊关、玉枕关, 上达泥丸上丹田。然后由泥丸而下,行文火温养,使气 复归于下丹田。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5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3
内丹术三要素--炉鼎、药物、火候
炉鼎:在内丹术中,炉鼎是指练功者的丹田。《周易》
中乾为首在上故为鼎;坤为腹在下为炉。 药物:在内丹术中,药物指精、气、神。传统内丹术中 强调练先天的元精、元气、元神,先天精气神和后天精 气神两者相互促进,后天的精气神充足旺盛时,可补益 先天精气神,先天精气神充足后,就可进一步修炼内丹。 火候:火指练功中的用意;候是指时间、步骤。在运用 火候过程中,要注意适当行文火或武火,文火是指用轻 微的呼吸与意念,使内气缓行升降,武火是指用强烈的 呼吸配合意念,使内气急行冲关。通周时间一般在子时、 冬至。
充盈之初期,可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浑身 常有似电流窜动,皮肤痒麻如蚁爬行,眉心、鼻 骨紧张,环头拘紧,身体有时温热,有时凉爽等 各种动触现象。 通督后,它对全身生理机能的调节就更好,真气 也更加充实。可使免疫功能增强,原有疾病也得 到改善或痊愈。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26
收功
收功

立 坐

其中以坐式为主,其他姿势为辅。要求 头顶如悬,闭目内视,耳听呼吸,练哪一步 功就内视哪一部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9
㈡ 呼吸
鼻吸鼻呼 吸气任其自然 注意呼气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10
㈢ 意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呼吸注意心窝部 意息相随丹田趋 调息凝神守丹田 通督勿忘复勿助 元神蓄力育生机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30
内丹术强调百日筑基
小周天阶段古人又称“百日筑基”。所说筑
基,是就整个内丹功法而言;以小周天本功 法来说,炼己为筑基功,而炼己前尚有许多 动静功夫亦是筑基功夫。 在练功过程中必须注意循序渐进,不能刻意 追求,追求早日通关;更必须避免外动不已、 走火人魔等的偏差出现。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31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23
第五步 元神蓄力育生机
⒈ 元神蓄力育生机方法
原则上仍是意守下丹田。通督之后,各 条经络相继通开,如头顶出现活动力量,也 可意守上丹田。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25
⒉ 时间 ⒊ 反应 ⒋ 效果
每日3次,每次l小时左右。
在通督后10天内,经络通畅,内呼吸旺盛,真气
每日 3 次,每次 30 ~ 40 分钟,或更长些。需 40 天
左右方可充实有力。 小腹发热明显,再经10数日形成气丘,随功夫增 长,气丘也越来越大。待小腹充实,有足够的力 量,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发痒,会阴跳动,或 四肢、腰部发热等,这些感觉可因人而异。 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 似及内脏功能协调,故阳痿、月经不调、大小便 异常等病症可有明显好转。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20
第四步 通督勿忘复勿助
⒈ 通督勿忘复勿助方法
经第三步功丹田充实后,真气即经过会 阴沿督脉上行,上行时意气相随,勿分散注 意力(勿忘)。若行至某处停下,也不可强行 导引(勿助)。上行的快慢是由丹田中积蓄的 真气的力量决定的。着实力不足,急于“通 关”,强加导引,便会犯 “拔苗助长”的 错误,应顺其自然。如果上行至玉枕关通不 过,内视头顶便可通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13
⒉ 时间 ⒊ 反应 ⒋ 效果
每日3次,每次20分钟。10天左右即可完成第
一步功。 练功3~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 心窝部有温热感,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为 第二步气沉丹田打好基础。 心火下降,振奋脾阳。凡脾胃虚寒、食欲不 振者,可收增加食欲之效。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11
第一步 呼吸注意心窝部
⒈ 呼吸注意心窝部方法
练功条件准备好,即缩小视野,注意鼻 尖少时,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气,勿使 闻声,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吸气时顺其 自然。再呼仍如前法。练习一定时日,真气 即在心窝部集中,这也是排除杂念的好方法。 如果还是杂念纷扰,可用数息法,直至杂念 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
练功结束时,先将意念放松,两手掌相 对摩擦,如浴面之状,使精神复常,然后慢 慢起立活动即可。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28
三、应用
应用
本功法适用于各种慢性病症的治疗,经 近年临床验证,取得一定疗效的病证有:慢 性鼻炎、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食管炎、 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结肠炎、肠粘 连、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胃肠神经官能 症、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神 经衰弱,失眠、健忘、癔病、焦虑、肾炎、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性欲低下、 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无病修练本法 可养生保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14
第二步 意息相随丹田趋
⒈ 意息相随丹田趋方法
当第一步功法做到呼气心窝部发热时, 即可意息相随,呼气向下延伸,一步一步自 然地向小腹(丹田)推进。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院 陶晓雁
16
⒉ 时间 ⒊ 反应 ⒋ 效果
每日3次,每次25分钟或半小时 。10天左右
即可气沉丹田。 每次呼气都感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汩汩 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增多,这是胃肠功 能增强的表现。 脾胃功能增强,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都有改 善,一般可使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好 转,对慢性结肠炎有良好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