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1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单元5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相关史事》内容,观察《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甲骨文和青铜工艺。
【难点】甲骨文的简况介绍及文字的演变。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青铜器出现的时期是什么时候?有何用途?当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2、商朝出现的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主要有哪些?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些中国甲骨文文字,让学生写出对应的汉字,并说出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什么材料制造的工具?【合作探究】知识点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引导学生思考,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候?青铜器在商朝以后有什么发展呢?答案提示: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乃至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哪个?答案提示:司母戊鼎。
教师点拨:商朝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立人像,反映商代巴蜀文化。
知识点二甲骨文记事1、1.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答案提示: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
2、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答案提示:清末的王懿荣无意中看到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
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么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参考新人教版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标解读1. 内容标准内容要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造字特征。
认知提示:知道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
解读: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直接影响着其后的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青铜制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史上从传说走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夏商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了中国古代文明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相关史事》内容,观察《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2. 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学习三目内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第一目与第二、第三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青铜器与甲骨文;第二与第三目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三目内容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构成了本课的主干知识。
青铜制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
司母戊鼎是高超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代表。
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新人教版
设计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用途功能
一.青铜器—— 制作工艺
典型代表 司母戊鼎
二.甲骨文—- 定义、发现、影响、造字方法
教学
反思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题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时间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1.了解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能力。 2.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播放课件:猜猜“生肖甲骨文”
学生识别
阅读教材23-24页
个别学生展示
生自主学习后组内交流展示,有疑问的班内共同解决
学生欣赏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生独立完成
明确答案
学生交流
用途功能
1.青铜器—-制作工艺
典型代表 司母戊鼎
定义:
2.甲骨文--影响: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
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学生巩固记忆
2.完成教材习题
3.完成同步:开放性作业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何收获?
明确: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聪明才智,辛勤汗水铸就了我国古代文明的丰碑。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发扬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青铜器有什么用途 ?
(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如何?
(3)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
2016(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精品,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标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学习目标】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演变趋势,培养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
【学习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第二部分为“甲骨文记事”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看图片“青铜器”结合教材回答一组:1 2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2.图片1、2青铜器的名称各是什么?其中图片1有何历史地位?3.综合以上内容总结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主要用途是什么?二、甲骨文记事与造字特点1.甲骨文的含义是什么?2.甲骨文在当时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3.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什么地方?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4.甲骨文采用哪些造字方法?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骨文距今约3600 多年的历史。
那时候的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 年了, 目前出土数量在15 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
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 个, 已识2000 余字, 公认千余字。
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
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1)看下列图片是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中的部分文字,你可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写在横线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表格式教学设计
授课人:授课班级:初一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所在单元
第二单元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能力。
(3)司母戊鼎
二、甲骨文记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通过制作工艺感受先民的智慧,实现情感目标。
可链拉视频及图片来掌握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司母戊大方鼎。
读图直观感受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依据视文的造字特点,并猜字辨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的意义:
①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2)、军事:(兵器)刀剑
3)、贵族生活用具:(乐器、食器)身份地位
4)、极少用于农业生产
铜昂贵
只供贵族享用显示
其身份权威
2制作工艺
3、典型代表:司母戊鼎
看图归纳此时期的青铜器的特点
青铜文明时期的还有一个文明成果是什么?以前我们了解历史只是通过实物资料,这一文明成果出现后,我们了解历史又增加了一个途径,那是文字资料。
二.甲骨文
1、含义:商周时期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地点: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
3、内容: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4、影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有深远影响。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PPT展示,教材内容,提炼关键字,提炼甲骨文的主要记载内容。
PPT展示,归纳甲骨文的特点等内容,进而总结甲骨文发现的历史意义。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今天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有助于我们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明。回顾历史,让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自豪吧!
问题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是谁?
问题2:甲骨文造字有什么特点?
问题3:甲骨文主要记载哪些内容?
问题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历史意义?
PPT展示教材相关史事,结合教材总结甲骨文得名的原因,及甲骨文的发现过程与发现人。
PPT展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提炼总结过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造字方法已较为成熟
PPT展示利簋、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大型青铜器,引导学生思考青铜器事如何制作出来的?
PPT展示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得出青铜器的制作方法及感受高超的技艺。进而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智慧而骄傲和自豪。
甲骨文
出示任务: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看完后讨论回答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
通过简短介绍及引用专家的评述语言,进而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提炼教材有效信息,及结合图片直观了解青铜器的用途及功能。
引导学生提炼教材有效信息,归纳总结能力。
引导学生提炼教材有效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观察、分析、总结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观察、对比、总结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提炼信息、总结归纳能力
2.阅读教材,概括归纳古代青铜器制造的高超技艺,认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阅读教材内容,探究问题,明确甲骨文得名的原因,了解甲骨文发现的经过;结合甲骨文的图片,归纳概括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提炼出甲骨文的主要记载内容,并总结甲骨文发现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主要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现、发展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独特魅力,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认识相对较浅。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西周的更迭等基础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现、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掌握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现、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2.难点:甲骨文的字形、结构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
3.讨论法:教师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4.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实例,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与青铜器和甲骨文相关的图片资料。
4.实物: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实物或模型。
5.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教案1 新人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主要成就;知道青铜器精品的代表并能识别其图片2、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3、通过学习,知道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西周高度发达的文明,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问题导入:同学们,谁知道我国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吗?我们今天一起学习预习,完成以下问题:1、青铜器的出现时期?2、青铜器的发展时期及特点?3、青铜器的用途、功能、代表及评价?4、青铜器的铸造方法?5、甲骨文名称的由来:记载内容、发现意义、造字方法以及与汉字的关系?1、青铜器的出现时期:原始社会后期2、青铜器的发展时期:商周时期(教师讲解)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3、青铜器的用途: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4、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泥X铸造法教师讲解: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X、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5、甲骨文名称的由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内容: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发现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的评价)。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教师讲解: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形声: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背一背:有关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点板书设计青铜器:出现时期发展时期及特点用途、功能代表及评价铸造方法甲骨文:名称的由来记载的内容发现的意义造字方法与汉字的关系(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甲骨文、青铜器和金文,这些是我国商周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并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2.过程与方法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进行展览、讲解、想象,以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通过对司母戊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象,由学生亲自尝试体会,由此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通过“质疑——解疑”的活动,增强学生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司母戊鼎;甲骨文。
教学难点:商朝的青铜器功能的变化、功能的多样;甲骨文。
【学情分析】本课是一节典型的文化课,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种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很高,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
如观看视频、辩论会、故事会等。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搜集资料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范例训练法。
【教具】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观看《司母戊鼎》视频,要注意视频中文物的名字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时期铸造的,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评导入新课:司母戊鼎体现了商朝时期青铜文明的最高水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
展示目标(学生齐读)1.商朝青铜器有哪些新的发展?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哪些?2.什么是甲骨文?它的历史地位如何?3.甲骨文有哪些基本的构字方法?有何意义?目的:通过观看视频,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课间的松散状态进入学习状态;齐读学习目标可使学生真正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整体设计(二)甲骨文记事1.展示图片:甲骨文十二属相图。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这是十二属相的哪一个属相?是依据什么来猜的呢?(图形、意思)讲述:我们刚才猜的十二属相并不是一般的图画,而是一种文字。
这种文字的产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勃兴。
2.提问: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
简介:甲骨文的发现。
清末的王懿荣无意中看到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
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么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
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
3.提问:参照现在的汉字,想象甲骨文中的“日”“月”“人”字分别应该怎样书写?从“甲骨文一汉字,汉字一甲骨文”的推理活动中,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讲述: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还是女呢?……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4.提问:由此得出什么结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引导: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j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那么甲骨文的造字有何特点?它对今天的汉字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让学生回顾历史知识,培养情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
A. 有了史官
B. 有了确切的纪年
C. 有了史书
D. 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11、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成熟的文字是(
)
A. 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B. 甲骨文
C有错误的一项是(
教学 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为庆祝联合国 50 华诞,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 纪宝鼎。你知道它的制作是以什么为范本吗?这一范本的制作在什么 时候达到鼎盛?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 25-28 页,用铅笔做好圈点勾画,并独立 完成以下自学思考题:( 8 分钟) 1、青铜器出现时间、发展、功能? 2、商周时期青铜器繁荣的表现?典型的代表? 3、简述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 4、甲骨文的定义?最早发现者是谁?它记述了哪些内容及发现 意义? 5、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哪些造字方法、评价? 温馨贴士:先自主阅读,后师友交流探究。 三、互助探究 识图题
作 业
第2 页
作业本和作业与测试习题
反 思 提 升
第3 页
( 1)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是汉
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阳(殷墟)。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的
聪明才智, 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也体现了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
3、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创造者 ( )
A. 奴隶主 B. 贵族
C. 奴隶 D. 平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案设计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了解汉字的演变,培养学生从点到线寻找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象,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像,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真实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高度智慧的”,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青铜器与甲骨文难点:从青铜器与甲骨文认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青铜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又具有怎样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的内容及其造字特定又是什么呢?(二)、讲授新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熔化后按照一定比例合成合铸而成的器具,颜色为青绿,故称“青铜”。
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用途:饮食,祭祀,军事2、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的阶段:(1)、出现:原始社会后期地点: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出现了铜器。
代表: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2)、发展——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礼器是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食器:乐器:兵器酒器生产工具繁荣丰富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新人教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相关史事”内容,识读《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刻有文字的甲骨》《甲骨文字形举例》等图表,了解史实,思考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
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吗?它就是我国商朝制作的司母戊鼎。
它高1.33米,长1.1米,重达832.84千克,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劳动,分工协作,由此可见商朝青铜铸造工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夏商西周的青铜器展示了怎样的高超工艺呢?同一时期的甲骨文又展现了怎样的文明呢?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答上面的疑问吧!【内容探究】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师:阅读课本第25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一段内容,概括出青铜器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生: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商朝以后数量增加,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
[多媒体展示《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众多青铜器的图片]师:结合课本第26页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一目中第二段内容归纳总结出青铜器制造业的特点。
学生讨论后总结回答: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
师:猜一猜图中两个青铜器的用途是什么?生:饮食、祭祀、军事等。
师: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比如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
师过渡: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显示了夏、商、西周时期人民的智慧,而同一时期灿烂文明的代表之一甲骨文更是影响深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含反思)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2.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利簋及铭文二、甲骨文记事(重点)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刻有文字的甲骨2.甲骨文的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有1500个以上。
3.甲骨文记载的内容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甲骨文发现的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难点)1.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字形举例【知识拓展】金文有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课标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知道青铜器精品的代表并能识别其图片。
2.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3.通过学习,知道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西周高度发达的文明,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
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青铜器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又具有怎样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的内容及其造字特点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探寻中国的早期文明成果。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 青铜器的发展历程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第一段,概括出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
(2)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
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1)课件展示各类青铜器的图片。
猜一猜,图中的青铜器的实用性是什么?鼎——烹饪器;觚——盛酒器;簋——盛饭器;甗——蒸饭器;盨——盛饭器;爵——饮酒器。
青铜不仅仅用于制造生活用具,还广泛用于礼器、乐器、兵器、农具等工具,分布于社会各方面。
从中可看出青铜制造业有哪些特点?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
(2)材料研读材料一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礼记?礼器》材料二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问: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历史信息?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讲商、周时期的文明成果:甲骨文、青铜器和金文。
教师主要是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这些文明成果,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甲骨文、青铜器和金文的历史价值。
2.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的演变趋势,通过做“想一想”和读“小资料”,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青铜器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时代的辉煌。
2.通过展示甲骨文字,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渊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甲骨文和青铜器成就。
2.了解甲骨文和金文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
1.甲骨文和金文的历史价值。
2.青铜文明。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自学式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商、周时期甲骨文、青铜器图片,甲骨文和青铜器的视频。
(二)素材准备
多媒体网络、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堂导入)
问题导入:同学们,谁知道我国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吗?我们今天一起学习:
第7课甲骨文和青铜器
(讲授新课)
(板书)一、甲骨文
播放《甲骨文》视频,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2.甲骨文有什么历史意义?
3.甲骨文的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平价,补充总结: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最初甲骨文是用来做占卜的,比如,当时的人们生育、筑城和征伐都要先进行占卜,包括生育和疾病这样的事情也要进行占卜。
记录占卜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称其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了当时商王朝和贵族活动的重要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是我们现在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教师展示甲骨文的相关图片,使学生了解发现的甲骨文的字数已有约4500个,现在能释读的有近2000个,并举例几个甲骨文文字,请学生识别甲骨文。
对比甲骨文和汉字。
(板书)二、青铜器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二部分“青铜器”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作答。
1.青铜器是用什么做成的?
2.青铜器有哪些的种类?
3.青铜器有哪些特点?(可以通过和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工具进行对比,总结归纳。
)
教师展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铜器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的特点,想象一下,司母戊鼎的大小,教师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的爱国和保护文物的热情。
感受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庞大宏伟和小巧细致,并谈谈自己的心得。
教师介绍“青铜器时代”和“青铜文明”的概念: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具体的是指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和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阶段,而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称作“青铜文明”。
(板书)三、金文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三部分“金文”的内容和“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金文?
2.迄今发现最长的金文是在什么器物上?
3.金文有什么历史价值?
教师展示刻有文字的青铜器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
比较金文和甲骨文的特点及历史价
值。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甲骨文、青铜器和金文,这些是我国商周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也是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商朝开始,我国才有了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西周的金文篇幅相对于甲骨文来说,篇幅更长,而且很多是有意识的历史记录,甲骨文和金文对于我们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有很高的价值。
●板书设计
第7课甲骨文和青铜器
一、甲骨文
二、青铜器
三、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