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8.2 麻叶洞天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直书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直书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直书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禀:承受B.如董狐之书法不隐.隐:隐瞒C.足以验世途之多隘.隘:险恶D.历代厚诬,一朝始雪.雪:澄清解析:A项,禀:遵循、秉持。

答案: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B.其叙述..当时,亦务在审实C.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D.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解析:D项,“烈士”在文中的意思是“有气节、有操守的男子”,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的人”。

答案:D3.下列加点的“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②不践君子之.迹③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④言之.若是,吁可畏乎⑤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⑥马迁之.述汉非⑦私存《嘿记》之.文⑧虽周身之.防有所不足A.①③④⑥/②⑤⑦⑧ B.①③⑥/④/②⑤⑦⑧C.①④⑧/③⑥/②⑤⑦ D.①④/③⑥/②⑦/⑤⑧解析:①③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代词,指“直书”这件事;②⑤⑦⑧助词,的。

答案:B4.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解析:D项,“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不代表“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答案:D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

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语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测评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测评 含解析

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收讫./迄.无音信拮据/奇货可居.堤.坝/提.心吊胆..B.赝.品/义愤填膺.栅.栏/春意阑珊.纤.毫/阡.陌纵横C.箴.言/缄.默无语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

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解析:A项,依次读qì/qì,jū/jū,dī/tí;B项,依次读yàn/yīnɡ,zhà/shān,xiān/qiān;C项,依次读zhēn/jiān;rú/rú,ɡuǎnɡ/kuànɡ;D项,依次读tuān/zhuì,huì/wěi,kān/kān。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

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性格外圆内方....D。

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D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此处用错对象.A项,“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语本《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B 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C项,“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综合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收讫./迄.无音信拮据../奇货可居.堤.坝/提.心吊胆B.赝.品/义愤填膺.栅.栏/春意阑珊.纤.毫/阡.陌纵横C.箴.言/缄.默无语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解析:A项,依次读qì/qì,jū/jū,dī/tí;B项,依次读yàn/yīnɡ,zhà/shān,xiān/qiān;C项,依次读zhēn/jiān;rú/rú,ɡuǎnɡ/kuànɡ;D项,依次读tuān/zhuì,huì/wěi,kān/kān。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B.他对市场发展趋势洞若观火....,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这与他曾在国企和外企工作、后来又自己创业的经历有关。

C.张先生在这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学问炉火纯青,性格外圆内方....,所以既受尊重,又有很多朋友。

D.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

D项,“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此处用错对象。

A项,“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语本《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B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C 项,“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高二中国经典文化研读试题

高二中国经典文化研读试题

2012级2014——2015学年上期语文学科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试题模块学分补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第一部分(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5分) A . 迤.逦(y ǐ) 稽.手(q ǐ) 芙蓉浦.(p ǔ) 黍.离之悲(sh ǔ) B . 奢靡. (m ǐ) 箪.食(d ān) 荠.麦(j ì) 鼎铛.玉石(chēng) C . 戚.然(q ī) 参差.(z ī) 怆.然(chu àng ) 羁.旅情怀(jī) D . 聒.噪(guō) 剽.掠(pi āo ) 窥.视(ku ì) 万乘.之国(sh è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5分) A .墨守陈规 拾人牙慧 披星带月 英雄辈出 B .班门弄斧 川流不息 一愁莫展 迫不及待 C .责无旁贷 草菅人命 和衷共济 首屈一指 D .贻笑大方 功亏一匮 脍炙人口 自顾不遐 3.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 .《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 .“二十四史”在编写的过程中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编年体例,由朝廷主持编纂并得到了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C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尊称为“亚圣”。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人都能做圣贤。

D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它以合手礼法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5分)①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_______“旱魔”,成为我区发展的重大课题。

这个沉甸甸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

【3份】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综合测评及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3份】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综合测评及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

【3份】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阶段综合测评及模块综合测评含答案目录阶段综合测评(一)(一~五单元) (1)阶段综合测评(二)(六~十单元) (11)模块综合测评 (21)阶段综合测评(一)(一~五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知者动.,仁者静动:活跃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克服C.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显露D.若住.此间,有人害汝住:停留B项,克:能够。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B.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C.见君子而后厌然.使之然.也D.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A项,介词,把/介词,因;B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项,连词,表转折。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及其..壮也,血气方刚B.不忘恭敬..,民之主也C.少私寡欲,绝学..无忧D.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A项,及其,古义:等到他;今义:连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后者和前者是从属关系。

C项,绝学,古义:抛弃学问;今义:失传的或高明独到的学问。

D项,烈士,古义:刚烈之士;今义:为正义的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况史.之为务A.所以事.君也B.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C.提弥明死.之D.而身处尧舜之安.史:名词作动词,写史。

A项,事:名词作动词,侍奉。

B项,诚:使动用法,使,,诚。

C项,死,为动用法,为,,死。

D项,安,形容词作名词,安稳的地位。

【答案】 A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以知其然也A.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B.天下莫柔弱于水C.唤慧能堂内D.何适而无有道邪D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臵句。

人教版选修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7单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选修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7单元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选修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6-7单元检测语文试卷选择题1.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公害而莫或除之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B.穷得多少义理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D.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2. 下列语句,从句式特点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此便是无克己工夫②其炎更烈于煤③亦必邻于理想故也④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⑤最迟者后于清明⑥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⑦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⑧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⑨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⑩而不为古人所束缚( )A.①②⑥/③⑤/④⑧⑩/⑦⑨B.①⑥/②③⑤/④⑧⑩/⑦⑨C.①⑥/②⑤/④⑧⑩/③⑦⑨D.①④⑥/②⑤/⑧⑩/③⑦⑨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是中人之资质,须大段著力大段:仔细。

B.圣贤教人,都提切己说话切己:切身。

C.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丑:厌恶,憎恨。

D.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自文:自己写文章。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主若自贤,臣不匡正②樵者腰镰③后蛇伏以进④皆笔而书之⑤臣亦不能独全其家⑥便即护短不纳⑦曰明道也⑧自西而东 ( )A.①⑤⑦/②④⑧/③/⑥B.①/②③④⑧/⑤⑦/⑥C.①/②④⑧/③/⑤⑦/⑥D.①⑥/②④⑧/③/⑤⑦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新机制运行一年多来,我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经历了11涨13跌12次搁浅共计36轮。

B.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1 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项目占总数的34.9%。

C.目前京津冀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都在加速推进,作为基础设施、公路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D.没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没有好文化的与时俱进,没有正确对待历史和现实关系的观念方法,都会影响到年轻人的人生观。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二单元相关读物+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检测:第二单元相关读物+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曷尝不法圣人哉C.罔罟之所布D.阖四竟之内解析:A项,“匮”同“柜”;C项,“罔”同“网”;D项,“竟”同“境”。

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曷尝不法.圣人哉法:效法B.为之权.衡以称之权:秤锤C.则是重.利盗跖也重:重视D.削.曾、史之行削:减除解析:C项,重:增益。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盗亦有道乎.B.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是乃圣人之过也.C.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D.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殚残天下之.圣法解析:B项,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肯定和判断语气。

A项,“乎”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C项,“矣”均为助词,表陈述语气;D项,“之”均为助词,的。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答案:D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何以知其然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答案:彼窃钩者诛 窃国者为诸侯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既然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的人,不正是替大盗积聚财物的人吗?(2)所以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二Word版含解析.doc1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二Word版含解析.doc1

单元测评二(第五~七单元)(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阅读题(43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

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根底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附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

②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开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

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

孔子以“六经〞为根底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开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完毕〞。

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

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开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

③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

“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开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

④“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开展。

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当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

2015-2016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中庸》节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5-2016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中庸》节选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四单元修齐治平《中庸》节选《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统一全国后不久。

唐代愈、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程颢、程颐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作《中庸集注》,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为中国古代士人必读的经典,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系统而完整地阐发了儒家“中庸”的思想,其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与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

它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和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

它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做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书中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的精神。

这些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注音中庸.________ 须臾.________忌惮.________ 笃.行________二、解释词义率⎩⎪⎨⎪⎧率.性之谓道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莫⎩⎪⎨⎪⎧莫.见乎隐人莫.知其子之恶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天下莫.柔弱于水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至莫.夜月明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微⎩⎪⎨⎪⎧莫显乎微.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恨晨光之熹微.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体⎩⎪⎨⎪⎧体.群臣也轻暖不足于体.与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即冈峦之体.势明⎩⎪⎨⎪⎧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明.辨之,笃行之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非所以明.天下也 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三、古今异义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古义________ 今义________四、指出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________ 君子而时.中 ________ 小人而无忌惮..也 ________ 道之不明.也 ________ 力.行近乎仁 ________ 尊贤也,亲.亲也 ________ 子.庶民,则百姓劝 ________ 来.百工 ________ 柔.远人 ________ 怀.诸侯 ________ 五、辨句式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________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________恐惧乎其所不闻 ________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________诚者,天之道也 ________六、积累名句好学近乎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训练::8.2 麻叶洞天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训练::8.2 麻叶洞天

相关读物麻叶洞天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涧捣.其西,而枣核之支捣:捣毁。

B.妇之炊者停爂.爂:烧火做饭。

C.见余辈皆顶额..称异顶额: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D.前久候以为必堕异吻..异吻:怪物之口。

解析:A项,捣,冲击。

答案: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B.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C.北转而.东D.阔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解析:D项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其余为连词,表顺承。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大岭东转,束涧下流..B.予以为大师..C.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横亘..D.其中..洁净干燥解析:A项,古义:向下流动。

今义:①下游;②卑鄙龌龊。

B项,古义:大法师。

今义: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C项,古义:贯通。

今义:(桥梁、山脉等)横跨;横卧。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必前.通洞外B.大岭东.转,束涧下.流C.樵者腰.镰,耕者荷锄D.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解析:C项,腰,名词活用作动词,腰里别着。

其他三项属于名词作状语。

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课内文本,完成第5~8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北有穴,低仅一尺直:只有。

B.初觅炬倩.导倩:请或央求。

C.可以侧身矫.首矫:抬起。

D.时余所赍.火炬已去其七赍:持,持有。

解析:A项,直,正对着。

答案:A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第干燥无水第不知昔何以涌流B.经崖前入于大涧 水穷于下窍启于上C.童子之牧者已转入隘关之内矣D.烦诸君久伫何以致之 不知土人何以畏入乃尔解析:A项,连词,但,但是。

B项,①介词,到;②介词,在。

C项,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的。

D项,①怎么,②为什么。

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作者说“得麻叶洞”,从“得”字不难看出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一(第二~四单元)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练习:单元测评一(第二~四单元)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测评一(第二~四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4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

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8《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2015-2016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8《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铸成”与“锻成”的区别,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冶金方面西学知识的熟
悉,具有开阔的视野。
3.《天工开物》在语言上和行文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在语言上,《天工开物》有“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每章文字,
先概括说明主要议题,提出一般原理,作诠释或下定义性质的描述;然后
再就具体事例,或按操作次序,或按工艺流程展开叙述,逐次延伸,并对
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他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就
到北京的各个大图书馆去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各 个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也就是说在经过满清将近三百年的
统治之后,这本书已经几乎在中国绝迹,连知道这本书的人几乎都没有!
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 图书馆去查,发现这本书居然在英国,俄国,德国,日本,法国都有翻译
骂人的话(原话见《天工开物·乃粒》),著《天工开物》,并把农业冠于
全书之首,表现了他关注国计民生的可贵精神。
2.《治铁》是宋应星论述冶金工艺的重要篇章,这篇文章是 怎样有条理地说明当时的“治铁”工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刻书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测试题

⑧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⑨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
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
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⑩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
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②遂
扶以下
C .①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②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
D .①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②问其故,而
患之
7、下列内容可以反映赵盾是“古之良大夫”项是(

(1)盛服将朝
( 2)宣子骤谏
( 3)见灵辄饿,问
其病
(4)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A.( 1)( 2)( 3) B.(2)( 3)( 4) C.( 1)( 2)(3)(4)
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⑦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
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
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
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患之,使锄麑贼之
贼:刺杀
B .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
强烈
C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

D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
饮:给……喝
6、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3《晋灵公不君》(人教版)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3《晋灵公不君》(人教版)

经典原文3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通“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鲜:很少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B.①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速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C.①弃君之命,不信.信:诚信②晋候饮.赵盾酒饮:给……喝D.①今近焉,请以遗.之遗:留下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亡:逃跑解析:A项,入:被采纳;B项,骤:多次,假:非正式的;D项,遗:送给。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C.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解析:A项,“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B项,“贼”,名词活用为动词,刺杀;C项,“朝”,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朝;D项,“饮”是动词,读“yìn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厚敛以.雕墙②使妇人载以.过朝③遂扶以.下④今近焉,请以.遗之⑤寘诸橐以.与之⑥倒戟以.御公徒⑦以.示于朝A.①⑥/②③/④⑦/⑤ B.①②⑥/③⑤/④⑦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⑥/②④/③⑦/⑤解析:①⑥连词,表目的,用来;②③连词,表修饰;④⑦介词,把;⑤连词,顺承。

答案:A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高二中国经典文化研读试题

高二中国经典文化研读试题

高二第二学期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试题第一部分(3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迤.逦(yǐ)稽.手(qǐ) 芙蓉浦.(pǔ) 黍.离之悲(shǔ)B.奢靡. (mǐ) 箪.食(dān) 荠.麦(jì) 鼎铛.玉石(chēng)C.戚.然(qī) 参差.(zī) 怆.然(chuàng)羁.旅情怀(jī)D.聒.噪(guō)剽.掠(piāo)窥.视(kuì)万乘.之国(shè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守陈规拾人牙慧披星带月英雄辈出B.班门弄斧川流不息一愁莫展迫不及待C.责无旁贷草菅人命和衷共济首屈一指D.贻笑大方功亏一匮脍炙人口自顾不遐3.下列选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的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二十四史”在编写的过程中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编年体例,由朝廷主持编纂并得到了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C.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尊称为“亚圣”。

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人都能做圣贤。

D.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它以合手礼法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曲笔的一面。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_______“旱魔”,成为我区发展的重大课题。

这个沉甸甸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

②一位的士司机遭到了3名自称是“城管的”男子的殴打。

事后,虽有警方到场________并将打人者控制,但得知此事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

③当下有些人对茶的重视很不够,________形成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普通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测试卷及答案(12)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同步测试卷及答案(12)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二)阶段性综合检测(B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守德”如何不再难?最近,社会道德领域的一些现象给人“冰火两重天”之感。

吉林长春一家小馄饨馆的店主,收下乞讨老人捡的游戏币和圆铁片,照样送上热腾腾的馄饨;河南郑州卖馒头的老太7年“无人售馍”,顾客自觉“天下无贼”,使人感到暖流涌动。

而一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救助的场景、佛山“小悦悦”事件的伤痛,又让人颇觉寒意袭来。

其实,在“冰火两重天”的表象背后,是更令人纠结的“道德两难”问题。

当道德面临现实风险,我们能否为道德买单?如果见义勇为可能付出被诬陷的司法代价,老人倒下了扶还是不扶?如果救助伤者可能因救助不当被告上法庭,孩子被撞救还是不救?当经济快速攀升,社会急剧变迁,各种出人意料的道德事件像炸弹一样轰击传统道德理念,我们又该如何坚守道德底线,重构道德世界?这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破解的钥匙。

一方面,馄饨店主、售馍老太同样面临道德风险,却用信任、爱心等朴素的情怀避免了“两难”处境,带来了良性的道德循环,这说明人们并不乏道德良知与勇气,个体的善行也能激发出令人敬佩的道德能量。

另一方面,一系列负面道德事件也在警醒我们,如果好人屡屡受到诬陷讹诈,如果法律在关键时刻不能站在善良这一边,如果社会心理一再被暗示行善的恶果,那么人们即使在情感上渴望扶危济困,在生活中也很可能选择独善其身。

“道德两难”由此向社会现实提出了迫切的问题:营造道德践行的社会环境,解除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让道德不再为难,降低行善所要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破解“道德两难”的现实路径,也是描绘社会道德图景的基础工程。

正反的事例告诉我们,道德不仅是个人的良知与修养,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8《天工开物两则》(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8《天工开物两则》(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8《天工开物两则》(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8《天工开物两则》(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8《天工开物两则》(人教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经典原文8 《天工开物》两则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俟.其生芽,撒于田中俟:等到B.秧过期老.而长节老:变老C.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绝:断绝D.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幻:想象解析:D项,幻:变化,培养.答案:D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早者七十日即收获..B.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C.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D.大焊则竭力..挥锤而强合之解析:C项,“十七”“十三”不同于现代汉语,在文中的意思分别是“十分之七”和“十分之三”。

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错误!B。

错误!C。

错误!D.错误!解析:A项,“为”,都是动词,制造。

B项,“之”,①助词,的;②代词,指代铁器.C 项,“其”,①代词,那些;②代词,它的。

D项,“以",①介词,用;②连词,用来。

答案:A4.下列都是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功,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B.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高中语文 修齐治平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

高中语文 修齐治平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修齐治平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目标预览(1)积累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能熟练地诵读文本并背诵文中出现的名句名段。

(2)理解“三纲”“八目”的含义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正确认识这些思想的文化价值和作用。

(3)了解《大学》《中庸》对中国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影响,探讨这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单元综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可谓深远。

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四书”。

“四书”中《论语》《孟子》,在前面的章节已经有了广泛的接触,本单元则集中学习《大学》与《中庸》。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思想的精髓。

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读物麻叶洞天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涧捣.其西,而枣核之支捣:捣毁。

B.妇之炊者停爂.爂:烧火做饭。

C.见余辈皆顶额..称异顶额:以手加额,表示庆幸。

D.前久候以为必堕异吻..异吻:怪物之口。

解析:A项,捣,冲击。

答案:A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B.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C.北转而.东D.阔亦如之,然其下甚燥而.平解析:D项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其余为连词,表顺承。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大岭东转,束涧下流..B.予以为大师..C.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横亘..D.其中..洁净干燥解析:A项,古义:向下流动。

今义:①下游;②卑鄙龌龊。

B项,古义:大法师。

今义: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C项,古义:贯通。

今义:(桥梁、山脉等)横跨;横卧。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必前.通洞外B.大岭东.转,束涧下.流C.樵者腰.镰,耕者荷锄D.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解析:C项,腰,名词活用作动词,腰里别着。

其他三项属于名词作状语。

答案:C二、阅读鉴赏(一)阅读课内文本,完成第5~8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北有穴,低仅一尺直:只有。

B.初觅炬倩.导倩:请或央求。

C.可以侧身矫.首矫:抬起。

D.时余所赍.火炬已去其七赍:持,持有。

解析:A项,直,正对着。

答案:A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第干燥无水②第不知昔何以涌流B.①经崖前入于大涧②水穷于下,窍启于上C.①童子之牧者②已转入隘关之内矣D.①烦诸君久伫,何以致之②不知土人何以畏入乃尔解析:A项,连词,但,但是。

B项,①介词,到;②介词,在。

C项,①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的。

D项,①怎么,②为什么。

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作者说“得麻叶洞”,从“得”字不难看出其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B.第一段简述麻叶洞周边的地理形势、山脉走向、水流方向等,在群山之中,准确标志出洞之所在。

C.第三、四两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按照行程依次记述游洞经过,描述所见所感所思。

D.最后一段作者照录土人的话——他们的担心忧虑,他们的心理活动,以及信仰神灵毫不动摇的执着,表现了当地百姓的迷信思想。

解析:“表现了当地百姓的迷信思想”,应为“表现了当地民风的朴厚诚实”。

答案:D8.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横亘,然亦无入处。

(2)第干燥无水,不特免揭厉,且免沾污也。

参考答案:(1)它那里面的裂缝已高了,东西也贯通了,然而也没有进去的地方。

(2)但干燥没水,不只是避免涉水而过,而且避免了弄脏衣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游庐山记[清]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檥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

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沉沉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振钥顿.文会堂顿:停驻。

B.由三峡涧陟.欢喜亭陟:升、登。

C.大笑,排.闼入排:排列。

D.以诒.后之好事者焉诒:赠给,送给。

解析:C项,排,推。

答案:C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敬以事绝宫亭不知土人何以畏入乃尔B.势且雨臣死且不避C.因西瞻青玉峡或因寄所托D.石大于屋经崖前入于大涧解析:A项,均为介词,因为。

B项,副词,将要;副词,尚且。

C项,连词,于是;介词,依,随着。

D项,介词,比;介词,引出介词所涉及的对象。

答案:A11.下列句子看似闲笔,却能烘托出欢乐气氛的一项是()①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②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③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④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⑤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⑥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A.②④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①③⑤解析:①概括的是庐山的地理位置,不是闲笔。

③⑥两句,游记的描述重点是云气和瀑布,而这两句的描写跟这两种景物有关,因此也不是闲笔。

答案: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游记以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情随境迁,抒发了作者陶醉其中的怡然心境。

B.作者月夜游后山,描写千万树干相并而成“一桁”,不仅写出了视野的开阔,而且写出了月光之下景物的朦胧意态,充溢着诗情画意。

C.“求太白读书堂”“观右军墨池”等虽不是文章记叙的重点,却丰富了游记内容,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D.这篇游记以描写开头,用抒情结尾,重点描绘变幻多端的云气和瀑布,新奇诱人。

解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议论的形式。

答案:D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2)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

参考答案:(1)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它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

而江和湖的水,吞吐进出,平稳宽阔,与海水不一样。

(2)所以我对于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都只大体上记述一下,而唯独对于云,特地记下它的变幻奇巧。

参考译文: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

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它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

而江和湖的水,吞吐进出,平稳宽阔,与海水不一样。

所以靠海的山岭大多显得雄壮深沉,而庐山具有清逸动人的景致。

嘉庆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我因有事渡过鄱阳湖,泊船左蠡。

十三日,船停靠在星子境内,于是便前去游览。

这一天前往白鹿洞,眺望五老峰,穿过小三峡,停驻于独对亭,打开锁,在文会堂止息。

那里有一棵桃树,桃花正开;右边有一株芭蕉,蕉叶才刚刚抽出。

月出以后,沿着贯道溪,经过钓台石、眠鹿场,转向右走到后山。

成千上万棵松树和杉树像屋上的桁梁那样,横贯在五老峰的山脚处。

十四日,经由三峡涧,登上欢喜亭。

亭子已经残坏,道路非常危险。

寻求李氏山房的遗址,没有能够找到。

登上含鄱岭,大风在岭后面呼啸着,沿着通道吹来。

风停后,爬上太乙峰。

向东南方遥望南昌城,斜北远眺彭泽县,都隔着鄱阳湖,湖水清亮亮地闪烁着波光。

过了一会儿,地面就像收卷席子那样,由远而近渐次隐没;再过一会儿,暗影已移到湖面中央;再过一会儿,延伸到湖岸,然后连山脚都看不清了。

这才知道是云朵遮蔽了天空,由远而来。

这时候四周围的山峰都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而大块的浮云不计其数,成群结队,从山岭后涌起,互相奔驰追逐,布满空中,看样子将要下雨。

这样就没到五老峰而改行下山。

观看玉渊潭,在栖贤寺小歇。

回头望五老峰,只见夕阳透过云层的空隙照射下来,像是跟峰峦互相依靠着似的。

回来,在文会堂住宿过夜。

十五日,走过万杉寺,在三分池喝茶。

离秀峰寺还有一里路左右,就望见瀑布悬挂在半空中间。

等进了寺门,于是朝西面瞻望青玉峡,仔细地观望香炉峰,在龙井洗手。

寻求李白的读书堂,未能找见。

返回,在秀峰寺内过夜。

十六日,去瞻云峰,迂回取道绕行过白鹤观。

随即到了归宗寺,观赏了王羲之的墨池。

再往西去,探访栗里的陶渊明卧醉石,卧醉石比屋子还高大,正对着涧水。

途中寻访简寂观,但没有前去。

返回,住宿在秀峰寺,遇见了一微头陀。

十七日,吴兰雪带着廖雪鹭和小和尚朗圆来,大声喧笑着,推门直入。

于是大家一起上黄岩峰,侧身踮着脚步越过文殊台,俯身欣赏瀑布飞流直下,一直望到看不见为止。

登门求访黄岩寺,踩着乱石去探寻瀑布的源头,迎着汉阳峰向上,到路行不通了才停下脚步。

重又返回宿于秀峰寺。

吴兰雪去瞻云峰,而一微头陀去九江。

这天夜里下起了大雨。

算来在山中已经五天了。

十八日,早晨望瀑布,比下雨之前大了一倍。

出山五里左右,到了神林浦,望瀑布更为清楚。

山深沉沉的,一派浓郁的深青色,岩谷像用刀削过一般平直。

不一会儿,香炉峰下一缕白云袅袅上升,于是成团的白云互相衔接着出现;又一会儿,满山都见团团的云朵;再一会儿,云团互相汇合成为一体。

山的半腰都被云围封住了,而山腰以上和以下仍然是一色浓重的深青:这是我生平所从未见到过的。

云,是水的象征,是山的灵气外泄的结果。

所以我对于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都只大体上记述一下,而唯独对于云,特地记下它的变幻奇巧,足以悦人心性,以留给以后的感兴趣者。

三、语言表达14.“松”“竹”“梅”是岁寒三友,具有君子品格。

请任选一个为描述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体现该对象的特点,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答案示例: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花。

她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不因错过美丽春天而懊恼,不因没有蝴蝶伴舞而沮丧,不因缺少同伴而失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