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让改变发生——北京十一学校考察学习体会
北京十一学校改革记心得
学习北京十一学校改革记心得体会赵戈小学张祥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始终震撼、学习、收获、思考着。
首先,北京十一所开放、大气的学校。
它好像没有“锁”的概念。
校史馆是不上锁的,外来学习人员和在校学生可以随意参观,没有人陪同,没有人讲解,但它巧妙的设计,科学的摆放,可以使人很快了解十一的历史,剖析十一的特点。
会议室是开放的,在学校食堂吃过午饭,参观之余,我们溜到了会议室,迷糊了十几分钟,并在开着的电脑上下载了几个课件和几段视频,人人像是捡到了很大很大的便宜。
十一的教室是开放的。
在十一的十几天中,我们可以随便去教室观摩、听课、拍照,老师和学生旁若无人,该传授传授,该学习学习,看来并没受到任何影响。
十一的资源是开放的。
十一的校长、老师们,把已经掌握的有关走班选课的方法、流程、技巧无私的传授给我们。
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
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说:要把十一的经验传授给乐于接受的学校,好在课改的路上有个伴。
十一的老师是敬业的,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科研高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
他们孜孜不倦、深入研究、爱岗敬业,每一个老师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这里,我们认识了知识渊博的国际部校长吴凤琴,认识了幽默豁达的“魅力秦爷”,认识了举重若轻,娓娓道来的侯敏华,认识了“四两拨千斤”的王春易,这样的老师太多太多,我们时时刻刻在被他们感染、震撼着!十一的学生是自由而有序的。
他们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在十一学校,如果简单地用“学生”这一概念来称呼这群孩子,那是简单而片面的。
走在校园里,你碰到的三三两两的学生,有的可能是校长助理,有的可能是学生会主席,有的可能是小记者,有的可能是出过两三本诗集的小诗人。
十一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己的定位,大多顶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光环。
这源于李希贵校长提出的“用有想法的教育培养有想法的学生”这一理念。
在这一理念指导之下,于是乎“学生管理学院”横空出世,学校团委把学生自我管理当做一门课程去研究、去开发。
2024年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4篇)
2024年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参观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参观学习,我们可以亲自去了解和感受学校的环境、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学习需求。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我市的一所著名高中——十一中学,下面我将就此次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首先,我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十一中学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设施。
在校园参观中,我看到了十一中学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图书馆、多功能的演讲厅等。
尤其是教室,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电子课件、听取讲解等方式更加深入地学习知识。
此外,学校还建有高标准的运动场和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锻炼的环境。
这些设施的完善,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业。
其次,我认识到十一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十一中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开设了多样化的课程,包括文科、理科、艺术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领域。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课外实践,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技能。
我认为,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具备竞争力。
再次,我了解到十一中学重视师生互动和交流。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学校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每个教室都设置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供学生与老师进行问答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与老师进行互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到社团和课外实践中,通过团队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最后,我认识到十一中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学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每个班级都设置了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024年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
2024年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019年时机会十一中学进行了一次参观学习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十一中学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文化,对于教育和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于这次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对于十一中学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为一所重点中学,十一中学坚持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参观中,我了解到十一中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们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平台和机会。
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其次,我对于十一中学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十一中学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学生们自觉地维护着校园的卫生和秩序。
同时,我还了解到十一中学推崇“上进、自律、积极、宽容”的校风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班风。
这样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管理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再次,我对于十一中学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氛围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十一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他们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同时,十一中学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各种学术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我对于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从参观中我看到了十一中学学生们勤奋学习、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让我深受感动。
同时,我也看到了十一中学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他们乐于思考和探索,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平台。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勤奋努力,注重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对于十一中学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师资力量和学术氛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心得
今年的2月28日,教育部在北京十一学校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十一学校的办学经验为案例,提出高中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
上周的《中国教育报》,又以连续三天头版的力度,推介北京十一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高中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特色建设、转变考试招生制度的关键时刻,十一学校被赋予了多元化的意义。
我曾读过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撰写的多本著作,也曾几次到十一学校去现场考察,对这所学校的变革有不少直观的印象。
在高中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花点时间来研读李希贵先生的最新著作《面向个体的教育》,让我对十一学校的教育变革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创设学生选择机会纵观世界各国的高中课程改革,不难发现,“选择”是其最为基本的特征之一。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而自由的前提就是选择,学生正是在选择中人学会享受自由,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人格独立的。
信息社会,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不断选择”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而高中阶段又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独立作出明智选择,提升他们在社会上生活的技能,自然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的。
要让学生在校园里有更多的选择其实并不容易。
首先,选择需要时空。
如果我们每天的课表排的满满的,将学生所有的时候都给占用了,要让学生做出选择是不大可能的。
而这正是今天绝大多数高中学校的常态。
课程的着眼点,应该是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和经验的自我建构。
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课程观,在课程建设方面就会有新的思路。
十一学校尊重每一个特定孩子的需求和不一样的成长方式,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为他们创设帮助他们“奔跑”的“跑道”,努力让课程的价值在每一个不同的孩子身上显现的更加明显。
于是,原来铁板一块的国家基础型课程,现在被老师们开发出了不同层级,供学生来选择;原来大统一的班级课表,由每个学生一张独特的课表来替代;原来学生坐班,教师走班的教学形态,变换为教师固定在学科教室,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当大量的学习时空交由学生来进行选择的时候,教育的活力就迸发出来了。
走进北京十一学校 探寻名校改革启示录
学思悟语
走进பைடு நூலகம்京十一学校 探寻名校改革启示录
张晶侠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启示一
文化为重——脱去管理与制度的单薄外衣,以现 代管理理念和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走进十一学校之前,更多停留在 《新学校十讲》 等书籍的铅字印象,更多是为其规模宏大、生动具体 的“走班选课”所震撼。参加“年度发现活动”,通 过听报告、参观,也通过网络多元的报道,印象最深 的即是“文化”二字。我们发现与常态的教育模式不 同的是,十一学校更多地依赖文化引领而更少地依赖 制度约束:在李希贵校长看来,“当一个组织越来越 依赖制度的时候,管理也会越来越僵化”;“当管理过 度而领导不足的时候,管理就会让我们失去很多很 多。”所以,当制度与文化、成长与管理、管理与领 导发生冲撞的时候,十一学校更多地选择了文化推动 的力量,以文化催生着学校的成长。如召开全校大会 时教师都在台下批改作业,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大 会。如针对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差异,不想把教师置
与世界的对接搭建着多重平台。
启示三
崇尚选择——选择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题, 也成为导引学生未来生存的不二法则。
选择性是生命成长具有的特点之一,李希贵校长 有一句很经典而耐人寻思的话:“一切,看你如何选 择。”在北京十一学校,“选择”可谓是校园文化中的 重要词汇之一。无处不在的选择成为学生每天、甚至 每时必须做出的行动。
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
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心得体会昌乐外国语学校王小健近来,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课程,通过学习,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魅力以及时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的教育模式也十分的值得我们去借鉴、吸收、消化、应用。
现在,我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崇高事业,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关乎学生的命运,关乎民族的未来。
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改革,全面诠释了该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真谛,系统展示了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变革和活力,读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令人深思。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考试分数、学校升学率,衡量教师与学生仅有分数这把标尺,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讲,学生只是被动听,这种填鸭式教育教学方式不仅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心态浮躁、过分追逐功利化教育和过分强调分数的环境下,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独树一帜,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本质,具有独特的样本意义和示范作用,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十一学校提出,新时期学校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将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卓越的品牌,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
学校的文化价值观是: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共和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从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改革入手,给学生多样选择,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课程目标是一切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合生命成长的课程。
4000多名学生,每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做值日、社团、游学、职业考察随处都有课程,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彰显。
课程选择已经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路标。
你要知道你现在在哪,要知道到哪里去,然后自己决定路线。
这就是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路。
在这里,课程价值不再是盯分数、做题,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注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探索精神、好奇心等的培养。
《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读后感
《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读后感近期读了《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这本书,受益很多,这本书中可谓字字珠玑,给我们在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上打开通行成功的一扇大门!于我启示颇多:启示之一,去功利化,追求分数以外更重要的东西。
把激发人的潜能和人的内在发展作为学校第一要务。
传统教育之所以学生不喜欢,是学生没有把“学习是自己的事情真正作为自己的事情”,其学习的动力都是来自外部。
本质上的追求分数的教育就是一种功利化气息特别严重的教育,分数高了,学校声誉可能就好,生源可能就会充足,校长、教师的奖金就高,但是最核心的问题使学生们并不喜欢这种看似成功的标准与教育方式。
而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发现人的真善美,让人的真善美的本性充分的展示,以及让这些最珍贵的真善美为自己和别人带来积极的暗示和影响。
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个人的学识品德以及责任意识都有良性的成长。
在书中不止一次的感受到十一学校对激发学生真善美的渴望,对学生是真正的的尊重,还有那些对学生充满耐心的等待、对学生充满智慧的引导的案例。
比如p7“咖啡厅董事长”,p8-9的“金思维奖学金”,p18“学生自由入会场”和“打扫教室卫生的课程机制”,p23“海洋星空基金会”等等,这些教育案例个人认为最成功的就是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这些方式又是最贴近社会和生活的,这些案例本身是学科成绩以外的东西,但却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东西,很显然我们诸多学校忽略了这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
这些也恰恰说明了十一学校注重教育本源以及本质、彰显了对学生个性、人性和生命的尊重。
这是该校教改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其改革呈显出一派生机的关键。
(此段引自《光明日报》的评论)启示之二,课程意识强。
在本书的七个章节中,从p36-116,总共80页的篇幅,都是在说课程。
在《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总结带建校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的历史经验,其中之一就是课程。
在战略改进领域提到“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读后感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读后感学校行动纲要是指学校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管理和发展,制定的一种行动指南。
它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措施。
通过对学校行动纲要的研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学校的发展状况,更加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规划学校的发展路径。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际,围绕学校行动纲要做一些读后感的阐述。
首先,学校行动纲要的出台标志着学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学校行动纲要不仅是学校管理者的行动指南,更是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方向。
只有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和优化,学校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阅读学校行动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发展的全面考量和深入思考。
在制定学校行动纲要的过程中,他们充分调研了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了学校的管理状况和教学状况,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最终形成了一份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富有前瞻性的行动指南。
这种全面性、深入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和规划,无疑将会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学校行动纲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学校行动纲要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发展措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
在阅读学校行动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这份行动指南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它既充分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考虑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需求,形成了一种既符合学校实际,又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
通过对学校行动纲要的研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更好地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学校行动纲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措施。
学校行动纲要不仅对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更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措施。
在阅读学校行动纲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这份行动指南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既科学又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北京11学校学习有感
北京十一学校的戏剧课和“戏剧精神”————学习有感5月8日黄昏中的北京。
天不如青岛蓝、树不如青岛绿,让人不禁要想:这里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这里的房子怎么还是这么贵,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还在这里一口口的啜着灰蒙蒙的雾霾。
北京11学校几乎没有一个同学的课表是与别人相同的,他们开了好多选修课。
其中戏剧课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在戏剧课里同学们学会了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学会了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学会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何拒绝自己不喜欢的方式。
戏剧课上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几乎一切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
开设戏剧课可能与最多三年的高考成绩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11学校就开了这样的好多课,并且引以为豪、重点介绍。
我们不妨把这种做法或者思想叫做“戏剧精神”。
戏剧精神的存在反映的中国教育改革的成果正在逐步展现和深入。
做为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孩子家长是非常欣喜和热烈欢迎的。
我们国家有非常悠久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个人就非常喜欢这些传统和文化。
但是这些传统文化中并不是只有积极的方面。
比如为了体现公平,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植入中国人的骨子里,是个芝麻绿豆的官都把自己当成“青天大老爷”,别人如果不唯唯诺诺就都成了“刁民”。
这不得不让人无奈,没有诺贝尔奖什么的都是小事,传统的奴化教育、官本位教育已经极大的妨碍了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也妨碍了我们国家的各种发展。
结果是多了很多功利的人,少了很多心安理得的人。
我起个网名叫:临渊羡鱼。
友人戏称下一步老王要回家织网。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不想去织网,我要长鳞。
我的下一句是不如化鳞一游。
我羡慕的是鱼的自用自在。
我并不完全赞同李希贵校长和几位老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人”有什么追求,教育就应该有什么追求。
人活着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一句话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几乎无人不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中华民族的历史经历了太长时间的高压封建制度而几乎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缺乏自由民主法制精神是很正常的。
学习北京十一学校课改心得体会
学习北京十一学校课改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北京十一学校课堂改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今后我要活学活用,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堂45分钟的课,老师仅主讲5分钟,剩下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进行辩论,这样的课堂,难以想象,甚至令不少家长担忧。
然而,正是从这里走出一批竞赛尖子和学科苗子。
在北京十一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叫王春易,她教的生物课,令全年级的学生趋之若鹜,获得100%的满意度;她把课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只用很少的时间串讲疑难问题,学生的表现却比跟老师作笔记的传统课堂更加优异;她已是多项荣誉集于一身的模范教师,却从未自满,始终通过教学改革突破自我、实现超越……王春易教过的学生都说,王老师的讲解总是用“同学们,你们体会”作开头。
每当发现同学的课堂笔记和学习心得中的亮点,她就激动不已地展示给大家说:“你看!你看!真好!真好!”从不太理解到默契配合,从被动学习到享受学习,每一个从王春易的课堂中走出的学生都最终体会到,由自己主导的学习是多么快乐!而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对于他们的未来人生又是怎样的一笔财富!这就是北京十一学校王春易老师的生物课,也是当今很多学校争相效仿的课堂改革。
王春易——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
第一次了解他的事迹是校长组织全校的教师共同学习有关她教育改革的先进事迹,探路学习之后,我又在网上找了几篇有关对她的报道的文章继续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对于她的做法和理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扎实的教师基本功要想成为一代名师,就要有扎实的教师基本功。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备课、上课用的教案和课件几乎都能在网上搜索到,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上公开课前,不仅要对所上的课精挑细选,而且教案也大多是通过网络搜索打印出来对其进行效仿,对于自己上的课很少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结果,课堂上生搬硬套的现象比比皆是。
而王春义则不然,她专门讲那些别人认为不出彩的课,对于她来说,一节公开课写百页手稿是常事,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磨课,一轮又一轮的创新,王春易练就了一身好功夫,随便抽出其中一节课,她都可以讲出彩。
给一方肥田沃土,让生命自己成长——参观北京市十一中学有感
给一方肥田沃土,让生命自己成长——参观北京市十一中学有感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魏风小学 薛青霞【摘 要】 带着上期校长们考察后的欣慰与收获,4月8日,在盐湖区教科局宋百成副局长的带领下,在教育股、政教股、教研室的积极参与下,在进修校的精心组织下,第二批34名骨干教师满怀希望走进了北京市十一学校。
【关键词】 考察;激动;新颖;感悟听说这里是教育的伊甸园,尊重每个生命,回归教育本真,任凭学生海阔天空,校园,一派图画天然……我们怀着憧憬来了,激动,感慨,赞叹……一切欣欣然,如拨云见日,教育的春天在这里悄悄发芽,生长!今天是考察的第一天。
早上我们走进校园,仿佛进入一次梦境之旅,享受着视觉盛宴。
下午聆听了党委副书记张之俊《文化引领学校未来》的讲座,高瞻远瞩的行动纲要引领“思方行圆”的培育目标,是十一中学课程、课堂、教师、学生变化的高德地图。
这是一所关注了人、关注了人的未来的学校。
一、课程之多,课堂之新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课程变了,才会带来课堂的变化,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灵动的课程,奔跑的走班景象,平等的对话方式,批判式思维的形成,这些都基于课程的改变。
4173名学生就有4173张课表,不同课表呈现出不同学生的特质。
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国家课程通过测试进行分层,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最高学习效率来激发学生选课、上课的积极性。
200多个专业教师指导的社团课程,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
汽车设计室,孩子们为完成作品可以自己拉赞助商,设计成形的作品可以注册,可以和商家联系上市销售;白盒子教室,孩子们自己化妆,自编自导自演;服装设计室,从设计、选布到扎染、裁剪,一步一步都是学生创作。
这些立足于生存、立足于生活、立足于未来的课程设计,为孩子的职业规划打好了前战。
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孩子在爱好中萌芽,上大学时已经有充分的自我认知,在选择专业上一定会有所侧重,将来的职业幸福感必会很高,事业成功指数也定会很高。
——读《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有感
——读《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有感虞凤活到老,学到老,今年暑假校领导发给我们一些书进行暑假充电。
说真的,作为一名教师,平时很忙,难的暑假休息,让我去好好看书,真的很难。
坦白的说,最开始拿起这本书,我只是为了完成校长留的作业。
突然在那一堆书中我发现了这本《中国教育寻变》,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是作者经过长期蹲点北京十一这所学校,经过深邃的思考而产生的著作。
从充满疑惑到恍然大悟,最后是深深的反思和期待。
特别是这一段,关于“润泽的教室”的描述文中是这样写的,教育是否发生了改变,通过教室便可以窥见一斑,十一学校几年前的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排在第一位的是操场,其次是图书馆,而学生最不喜欢的地方是教室;如今,教室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
那么。
教室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据笔者观察,随着学科教室物理空间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讲台的消失,意味着教师知识霸权的地位开始动摇,讲台没有了,教师只能站在学生中间,于是,平等的对话交流成为常态。
”闫存林老师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黄娟老师发现:“当老师融入教室,成为这里的一员时,他不仅仅是一位管理者,还是倾听者、服务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导师。
”贺千红老师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佐藤学所追求的教室是: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认真相互倾听,从而将教室创建成为润泽的教室。
文中说到要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就要承认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发展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相同的教育供给来应对孩子们之间各不相同的差异和需求,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不同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十一学校从尊重孩子的差异、呵护孩子的天性出发,启动了这场艰难的转型。
学生的转变不容易。
原来什么事情都有老师们管着,自己到学校的任务就是上课,努力考出好成绩来,现在忽然要让自己来选择学什么、什么时候学了;原来有什么事情可以和班级里的同学商量,或者和班主任商量,现在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没有了,班主任也取消了……面对眼花缭乱的课程,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颇有主见地做出各种决定,很多孩子内心是慌乱的,就像还没有学会游泳就被丢进了游泳池,虽然拼命地在里面“扑腾”但却没有章法。
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2篇)
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在我上高中的三年里,我曾多次参观学习其他学校,其中之一就是参观了十一中学。
我参观学习的这天,久违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校园。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这座著名的中学,我将这次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首先,我对这所学校的环境印象深刻。
十一中学的校园设计简洁而有序,富有现代感。
整个校园的绿意盎然,校舍与草坪相衬托,给人一种宽敞舒适的感觉。
校园内铺设的柏油路和鹅卵石路非常整洁,清晰的标识和指示牌使人无需费力地找到想要去的地方。
此外,校园内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花草,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整个校园的环境非常宜人,让人心情愉悦,也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我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设施感到非常满意。
十一中学拥有一流的教室和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
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整齐摆放,黑板干净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教室内设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实验室内配备了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学生们可以进行各种实验和科学研究。
此外,学校还有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等设施,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活动空间。
这些优秀的教学设施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再次,我对这所学校的教学管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十一中学的教学管理非常严格,但也很人性化。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务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力范围,使教学工作更加有条不紊。
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制定了严格的学生行为规范,建立了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还设立了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这种科学、规范、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空间。
最后,我对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十一中学汇集了一批优秀的教育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
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4篇)
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我参观了十一中学,对这所学校有了深刻的了解,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十一中学对学生的关怀和培养。
在学校的导游老师的带领下,我参观了学校的学生宿舍区,宿舍整洁干净,生活设施齐全,让我感受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的关怀。
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如音乐社团、美术社团、科技创新社团等,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些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深感十一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水平,还注重学生的生活质量和思想素养。
其次,我对十一中学的教育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同。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十一中学实行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互相帮助。
我深感十一中学的教育教学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我对十一中学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质量感到非常赞赏。
在参观过程中,我注意到学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老师们精通各自的学科,教学经验丰富,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他们善于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校还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定期组织教师的教研活动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我认为这些都是十一中学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原因之一。
教师们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我深切体会到了十一中学严谨的管理和高效的组织。
学校对学生的各项管理非常严格,有规范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学生必须遵守。
2023年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23年十一中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参观不同学校是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日,我参观了位于某市的十一中学,对于该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对于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以下是对这次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对十一中学的教育理念深感佩服。
在校园里,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氛围。
学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例如学生课题研究、创客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认为,这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先进和可贵的,这也是我们其他学校可以借鉴的地方。
其次,我对十一中学的师资力量表示赞赏。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激情的教师队伍。
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上,我看到了教师们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尤其是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们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认为,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这也是我们其他学校需要重视和培养的地方。
另外,我对十一中学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学生在各类社团和课外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这不仅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我认为,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非学术能力和社交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我认为十一中学在教育管理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学校紧密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起到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心得范文]
[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心得范文]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
关于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心得有哪些呢下面整理了关于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心得,供你参考。
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心得篇一七月下旬,学校组织了我们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的培训活动。
为期五天的学习,我们收获良多。
我深刻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魅力以及时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的教育模式也十分值得我们去借鉴、吸收、消化、应用。
近几年来,北京市十一学校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升学的和谐发展之路,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并创造了优秀的办学业绩。
北京市十一学校成立于1952年,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
学校占地234亩,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是一所拥有初高中的完全优质中学。
20__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__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
20__年2月27日,教育部第一次在高中校园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国介绍和推广该校高中课程改革和创新育人模式的经验。
第一天的学习是从十一学校主管课程改革的副校长秦建云主讲《从问题出发构建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课程体系》开始的。
他从目前的教育现状的几点问题出发,谈及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他还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课堂教育形式、课堂教学环境等五方面讲述了具体变革的尺度和相应措施。
我的之前的教学理念受到了彻底的颠覆。
的确学生是学出来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潜意识和暗藏能量,适宜学生个体需求让兴趣指引、增强责任、磨练意志,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一上午三个多小时的报告,秦校长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幽默风趣,深深地感染了所有学员,也使我们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作用和教学理念。
秦校长说,教育改革可以先从学校中容易、切实可行、学生最迫切的方面开始。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读后感
《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读后感《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读后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变世界,以教育的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变革启示录》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来十一学校,和我们一起改变世界,用教育的方式。
”北京十一中学招聘教师的标语所蕴含的底气和自信真非一般人能够拥有!李斌的采访报道刷新了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他的每个采访都能给从事教育的人深刻印象。
读完每篇报道就像聆听了一位教育专家的讲座,感受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感受到了十一学校的教育情怀、教育境界、教育艺术。
李希贵校长和他的团队面对时代变化,面对广大师生对教育改革的深切呼唤,肩负起了时代责任、勇敢地迈开脚步,以壮士断腕之决心,以滴雨穿石之毅力,努力推进教育改革,最大程度地释放学生活力、教师活力、教育活力。
想象不出20xx年暑假,十一学校100多位教师,夜以继日,团队合作,思维碰撞,攻坚克难,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被不断地拆分、调整,组合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服务型的管理、专家型的老师,让十一学校的学生养成了独特的品质:(1)主动性。
传统课堂里,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十一学校的学生能知己所长、知己所需,数百门、多层级课程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并完成学业,体现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
在这种新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更要注意引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凸现其主动性。
(2)独立性。
通过自我管理,在自己计划、自我指导、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过程中,十一学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并取得成功。
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自己是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是学习目标的选择者、是学习内容的探索者、是学习成果的发现者、是学习方式的创造者,具有独立性的一面。
十一学校感受
十一学校感受几天前,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三天十一学校,体验中学生活,这次参观后,对我造成的影响还是不小的。
我们体验了中学课堂感受中学的学习生活。
例如,吃午饭的问题。
十一学校有很多个食堂,饭菜的种类也算是琳琅满目。
教师与同学都在一起吃饭,一起为自己挑选午饭,老师方面就先不说了,光是同学,就足矣让我大吃一惊了。
他们都很合理的为自己搭配午餐,点的饭也恰到好处,一点也不浪费,而且,在花钱买午饭方面,也非常节约,不像我们似的大手大脚,无拘无束的花钱。
在吃完饭后,桌面上的非常干净,就想没有人来吃过一样,而且,就算有垃圾,也都被哥哥姐姐们打扮的规整,像一个个的小山包,方便清洁人员清理。
这真是一道十一学校独特的风景线啊。
而我们,真是与这些哥哥姐姐们相差甚远啊,不但没有节约的意识,而且,饭后桌面上还有一些汤汤水水,残渣剩饭,跟他们真是有着强烈对比啊,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很惭愧,我们这不就是给人大附小丢了脸吗!现在的我,也随之有了一点点变化,我真的不想再给人大附小,六年级丢脸了!记得在一天吃午饭的时候,我光顾着与同学聊天,没有专心吃饭,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就洒了很多汤汤水水在桌子上,而且,所有人都没怎么在意,之后,桌面上就变成一片狼藉,十分的不堪入目。
同学们都走的差不多了,还剩下几个同学,我也吃完了,刚起身准备离开,一下子瞥到了这桌面,想到了十一学校的哥哥姐姐,他们吃完饭后是怎么做的,而我又是怎么做的?一想到这里,我内心对人大附小的羞愧就从心底油然而生,我不能再一次的对不起她了!我向老师要了一块擦桌布,默默地收拾起了桌面,擦擦剩汤,拾起剩菜,我要像十一学校的同学们那样爱校,维护校园卫生,多为别人着想。
在我旁边的同学们也仿佛恍然大悟,明白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也效仿起了我,跟我一起收拾桌面,并对我投去赞赏的目光!这次十一之旅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也令我变化了许多,这次十一之旅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校 园里充 满 民主 、 平等, 让 老师 、 学生 在校 园里 自 由呼吸 ” ,从 而 “ 到 达 1 2 , 灵 之花 自由开放 的 生命 田
园”
那 些消失的曾经
让 行动 战 胜 应付
如 果 你 在 北 京 十 一 学 校 询 问一 位 高 二 学 生 “ 你
“ 行 动” 或 许 是 北 京 十 一 学 校 的课 改 区 别 于 其 它
和侵犯 !
而 北 京 十 一 学 校 的李 希 贵 校 长 却 不 这 么 想 . 他 实 实 在 在 地 把 他 在 国外 看 到 的精 彩 搬 到 了他 钟 爱 的 十一学校 . 生根 、 开花 . 而且在我 看来 , 已不 仅 仅 是 形 似, 应 该 已经 很 神 似 了 。 大 胆 而 有 智 慧 的行 动 ,让 十 一 学 校 成 功 跳 出 了 传 统 应 试 升 学模 式 的怪 圈 。学 生 和 教 师 , 已经 完 全 告 别 了 传 统 的学 校 管 理 和 教 学 体 制 。每 一 个 人 都 在 他 独 一 无 二 的 个 性 化 教 学 空 间 里 享 受 自 由 自在 的 呼
给 我 们 介 绍 学 校 情 况 的是 学 校 课 程 与 教 学 研 究 院副 院 长 沈 静 , 她是一名优 秀的语文 老师 , 谈 起 课 程 开发和研究 。 同样 也 如 数 家 珍 . 讲得头头是道 。 完 成 规 范 建设 的 课 程 。方 可 纳 入 学 校 的 选 课 体
物 2教 室 ” 等等 , 而这 间教 室 的内部 , 也 必定 充斥 着 这 门学科 的味道 , 你会看 到墙 上大 幅的“ 历史大事 年 表” 、书柜 中整 齐摆放 的 《 中 国通史 》 、 《 法 国大 革命
史》 , 或 者 让 人 眼 花 缭 乱 的各 种 生 物 标 本 、 仪器 、 药 品 或 人 体 模 型 在 教 学 楼 每 一 层 的 走 廊 两 侧 .都 有 一 排 整 齐 的 铁柜, 在那里 , 每个 学 生 都 有 一 个 属 有 了统 一课 表 , 没 有 了统 测 排 名 , 没 有 了班 主 任 , 学 生 不要 面对 自己
人
不擅长 的学科愁眉不展 ,教 师可 以根据 自己的专长和 学生实际 自主设计和安排课
程 。 在 北 京 十 一 学校 , “ 4 1 7 4名 学 生 , 4 1 7 4张课 程 表 ” 的 多元 化 、 选择性课程 , 打 破 传 统 固定 教 室, 以专 用教 室 为 场 所 的走 班 选课 模 式 , 以“ 大 小 学段 ” 为 学 生腾 出更 多 自主 学 习 时 间 的 灵 活 课 程 管理 机 制 , 颠 覆 了 当 下 国 内绝 大部 分 普 通 中 学 的 办 学 , 使 这 所 国 家 办 学 体 制 和 高 中特 色 发 展 改 革 试 点 单 位 成 为 我 国教 育 改 革 新 模 式 典 型 的 模 式 。
了, 但 回到 学校 , 却依然 故我 , 理 由是现 成 的—— 众
所 周 知 的 中 国 国情 : 人多、 班额大 、 软硬件跟不上 , 尤
教室 , 没有 自己的班主任 !
北 京 十 一 学 校 的 学 科 教 师 同样 没 有 自 己 的办 公
其是无时无 处不在 的升学 压力 ! 因此 。 面对 自上而下强力推进 的深化课改 , 瞻前 顾 后 的校 长们 常 常 报之 以裹小 脚 老妪 般 的亦 步 亦 趋。因为 , 他们 2 1 . 目中教育的理想似乎仍是那样的遥
是高二几班 的”, 他或许会一脸 的茫然 , 然后告诉 你 ,
他不属于哪个班级 。 事实上 , 北 京 十 一 学 校 的所 有 学 生 都 没 有 自己 的 班 级 !他 们 当 然 也 没 有 自 己 固定 的
学校最合适 的词汇 。
去美 国、 去芬兰 , 看了, 感 叹了 , 也 对照 了 、 思 考
室, 他们 的“ 战场” 在教室 。走进教室我们 看到 , 教 室 里除 了按 方便小 组学 习的形 式安排 的三十几个学 生 座位外 。教室 的前后两个 角落各有一个 属于学科 教
师 的“ 办公吧 ” 。
/ 1 0 西四
彬: 三 丧 蛹 荔
每 间 教 室 的 门 口 。必 定 挂 着 一 块 与 教 室 内 办 公 教 师 所 教 学 科 相 关 的标 牌 。 诸如 “ 历 史 3教 室 ” 、 “ 生
行动起 来 , 让 改变 发 生
北京 十一学校考察学 习体会
任 雪 明
( 浙 江省教 育厅 教研 室, 浙江 杭州 3 1 0 0 1 2 )
北 京 十 一 学 校 的课 改 行 动 已 受 到 广 泛 关 注 。确 实, 在 中国 , 谈课 程改革 、 谈 教 育 理 想 的教 育 家 和 校
吸
自主发展放 在第一位 ,我们 的学校有没有 为学生提
供 适 合 他 们 发 展 的 教 育 。李 校 长 在 《 为 了 自由 呼吸 的
教育 》 一书 中说 , “ 教育 其实很 简单 : 一腔 真爱 , 一份 宽容 , 如此而 已。”“ 教育本来挺简单 , 只是我们人为
地把它搞复杂 了。 把 孩 子 们 当作 活 生 生 的人 来 看 待 ,
不可及 , 而他们 当下面 临的压力却真实而且无情 。于
是 ,他 们 只 能 死 守 他 们 一 直 信 守 不 疑 的底 线— — 千 改万改 , 高考 、 升 学 的奶 酪 不 能 受 到一 丝 一 毫 的 撼 动
长 比比皆是 ,但像 十一学校那样 真正把课改 理念搬
进学校 、 搬进课堂 , 并 且 如 此 彻 底 地 落 实 到 每 一 位 师 生 的 实 践 上 却 委 实 不 多 。说 到 底 还 是 十 一 学 校 李 希 贵 校 长 的一 句 话 .究 竟 我 们 的教 育 有 没 有 把 学 生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