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学习心理概述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2、学习心理学3、自然实验法4、四段教学法5、归纳演绎6、质性研究二、判断题:1、实验法是在消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

()2、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景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

()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4、世界上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877年,俄罗斯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5、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

()6、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各个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7、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定量研究。

()8、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

()9、个案研究法把个案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10、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三、选择题1、调查法的优点是:()A、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词不易确定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A、忠于职守B、团结协作精神C、人际交往能力D、良好的道德修养3、教学过程四阶段论,是由哪个教育学家提出的?()A、佩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杜威D、桑代克4、“实验教学运动”的倡导者是:()A、冯特B、莫依曼C、詹姆斯D、桑代克5、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不属于其中的是:()A、学生与老师B、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6、创立了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奠定了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使教育心理学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中分生出来的教育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赫尔C、斯金纳D、格恩里7、认为学习不是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于依靠主观的组织作用形成“完形”,主体在学习中也是主动的学派是:()A、联结派B、行为主义学派C、认知派D、联结-认知派8、下列表述说明教育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因材施教的是:()A、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9、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系并不是直接的、机械的,存在“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的中介环节的学派是:()A、行为学派B、人本学派C、联结-认知学派D、认知学派10、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是:()A.潘菽B.陈选善C.廖世承D.艾伟四、简答1、教育心理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2、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4、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5、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还存在那些问题?五、研究设计某研究机构研制出一种能提高5岁幼儿阅读能力的游戏产品,该产品能在使用三个月之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种游戏产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2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理论简明教程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2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理论简明教程PPT课件
(1)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需要具体形象的 支持。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 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3)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 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一)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 4.心理发展特点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一)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 4.心理发展特点 (2)少年期心理发展特点 ①闭锁性 ②动荡性 ③思维成熟的初期 ④危机性
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征
(二)青年期(相当于高中阶段)
1.定义
这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2.青年期总的特点
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上已接近成人; 智力接近成熟、出现辨证思维; 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 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 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理论
LOGO


案例1: 开学第一周,老师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他说: “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 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
案例2: 刘老师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 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 将不能参加野营活动。”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这 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 有完成。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 因为她的妈妈病了。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 么定的。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
1.划分依据 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 共同的; 典型的; 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

2024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课件

2024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课件

8
思维发展与创造性培养
批判性思维
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 分析问题。
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头脑风暴 等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问 题解决能力。
2024/1/30
创造性思维
鼓励大学生发挥想象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 力。
9
有效学习策略及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 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
实践沟通技巧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意见,避免使 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汇。
注意面部表情、肢体语言 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信号, 以增强沟通的效果。
通过模拟演练、小组讨论 等方式,不断练习和提升 沟通技巧。
2024/1/30
31
解决团队冲突,促进合作氛围形成
分析冲突原因
了解冲突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识别双方的分 歧和利益诉求。
0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学习心理的教育和训练,大学生可以逐渐培 养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未来的终身学习 打下基础。
03 促进身心健康
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有助于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 的心态,减轻学习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健康发 展。
2024/1/30
5
影响学习心理因素
01
智力因素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
通过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024/1/30
13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分析
社会认可
获得家人、老师、同学等的认可和尊重。
避免惩罚
避免因学习成绩不佳而受到批评或惩罚。
2024/1/30
14
目标设定与实现过程探讨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精品课件
• 5、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生的学习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
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
略。
• (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学
生才会是终生不忘的。
• (2)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 学习能得到自我满意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或 得到消极后果。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 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 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 就会削弱。
• (2)练习律
• 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 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 用,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少。
• (3)准备律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 一、学习的实质
• (一)学习的定义:
• 广义: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 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 变化。
• 狭义:指人类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
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
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
的过程。
精品课件
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 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 择倾向。
精品课件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学习结果的分类
一、智慧技能 1.辨别 2.具体概念 3.定义性概念 4.规则 5.高级规则(问题解决) 二、认知策略 三、言语信息 四、动作技能 五、态度
例子
辨别己、已和巳的区别 从不同颜色的立体图形中识别圆柱体 根据定义进行分类 解答例题,演示先乘除后加减 运用规则生成复杂问题的解法 采用复述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练习 陈述新中国成立的时间 手写(执行)26个字母 志愿(选择)参加公益活动

学习心理学第2章: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学习心理学第2章: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 ②扫描策略。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然后进行 检验的策略。
a) 同时性扫描策略。被试根据第一个正例的部分维度形成了多个部分假设, 把这些可能的假设都保持在记忆中,选取一个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 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
b) 继时性扫描策略。一次只检验一个假设,如果被试运用的假设被证实是 正确的,就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采取另一个假设再对其进行检验,直 到找到一个与所有实例都不矛盾的假设。
二、概念转变的促进
• 要实现概念转变,使学生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去解决他们已有 的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 积极主动的建构新概念的意义。
• 教学中促进错误概念转变有4种方法: a) 洞察学生原有概念。 b) 引发认知冲突。一旦有了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结构上的不
• (2)总括学习又称“上位学习”。对认知结构中已获得的若干概念进行抽象概 括,从而得到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或命题的过程。
• (3)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学习概念与原有概念不存在类属和总括关系, 而只具有一般并列关系,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并列关系将概念同化到原有的 认知结构中。(学习“变异”概念,将遗传进行类比。)
思维活动和长期实践的结果。(一些科学定律相关的概念。)
• 3、难定义概念和易定义概念。 • 难定义概念是事物的关键特征不明显,不容易揭示出所定义事
物的共同属性的概念。(智力、情感) • 易定义概念是事物的关键特征明显,容易揭示出所定义事物的
共同属性的概念。(三角形。) • 4、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 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
延都是由事物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国家民族。) • 人工概念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知识

10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个性对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 实进行反映。个性差异通常是指人们在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11
第二节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一、消费者的感性认识阶段(认识形成阶段) 消费者通过大脑对外部信息加以接收、整理、 加工、贮存,从而形成对商品和劳务的认知, 这一过程就是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消费者的认识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机 能的活动共同完成的。构成认识过程的心理机 能包括:感觉、知觉、错觉、注意、记忆、思 维、想象、联想等。
31
二、消费者的理性认识阶段(认识发展阶 段)) (一)注意 (二)记忆 (三)联想 (四)思维 (五)想象
32
(一)注意 1.注意: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
心理活动对某一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指 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注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 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它不仅伴随在感 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中, 而且是这些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条件。 因为只有注意着什么,才能感知、记忆、 思维着什么。感知、记忆、思维正因为 有了注意,才能更深刻。
8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注意、想象等。 情绪情感过程包括:喜、怒、哀、乐、爱、 憎、惧等。 意志过程是人确定目标,克服内外困难力 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
9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 心理特征。 (1)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 向,他决定着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认识 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主要包括:需求、动 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人 生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区别于他人,在不 同环境中表现出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 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性格。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生心理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生心理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七)关于维果斯基理论的现代观点 2、支架 理论家们考虑到了提供给学生完成挑战性任务和活动的各种帮 助。支架经常用来指成人或其他更有能力的人提供的某种形式的指 导或结构,以使儿童能够完成他们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为了更好 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来思考怎么在新建一幢大楼时应用支架。支 架是一个外部结构,用来为工人提供支撑(例如他们站立的地方), 直到大楼本身足够稳固地支撑他们。当大楼稳固以后,支架就不必 要了,并且要逐渐拆除。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三)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最近发展区,他定义为“实际的发展 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 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刺 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果斯基认为教 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 学可以带动发展。由于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有指导的情况下达到的水 平之间的差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需要在一个动态评估环境中测查最近发 展区。
能会同时表现出两个相邻阶段的特征。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指机体的 成长,特别是 神经系统和内 分泌系统的发 展。
练习和经验指 个体对物体发 出动作过程中 练习和习得的 经验。
平衡化是指心理的成长, 包括儿童智慧的发展, 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 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过 程,具有自我调节的意 义,是自我调节的平衡 机制。

小学教育心理学内容简介

小学教育心理学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介绍了学习动机、知识与技能学习、学习策略、创新教育和品德形成等学习心理学理论,阐述了教学心理、群体心理、差异心理和教师心理等理论知识。

在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列举了大量的小学教育、教学的案例和实验。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第四节: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学习心理的概述第一节:学习及其概念第二节: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节:学习与发展的关系第三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概述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第三节: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四章:小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第一节:知识的理解第二节:知识的巩固与转化第三节:知识应用第四节:技能的掌握第五节:学习迁移第五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第二节:几种常用的学习策略第三节: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第六章:小学生创新教育心理第一节:创新与创造第二节:创造的心理过程第三节:创新的心理基础第四节:小学生创新心理与教育第七章:品德心理的概述第一节:品德及其结构第二节: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第三节:关于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第八章: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与教育第二节: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与教育第三节: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与教育第四节: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与培养第九章: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第一节:群体心理的概述第二节: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第三节:有效的课堂管理第十章:小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差异概述第二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因材施教第三节:小学生智力类型、认知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第四节: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第十一章: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础分析与教学目标的制定第三节:教学策略的制定第四节: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第十二章:小学教师心理第一节:小学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小学教师的威信第三节:教师的主要心理特征第四节:师生关系主要参考书目。

2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2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4.陶冶性格,扬长避短 森田疗法认为,性格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随着主观意志而改变的。无论 什么性格都有积极面和消极面。神经质性格特征亦如此。神经质性格有许多 长处,如反省强、做事认真、踏实、勤奋、责任感强;但也有许多不足,如 过于细心谨慎、自卑、夸大自己的弱点、追求完美等。应该通过积极的社会 生活磨炼,发挥性格中的优点,抑制性格中的缺点。
二、 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
(三)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特点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内容和现有咨询工作者 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心理咨询应以发展性咨询模式为主。 所谓发展性咨询模式,是指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 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圆满完成 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 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 善。
一、 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或称精神治疗,是以一定的理论体 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心理 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 及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 治疗目的。
医学上把心理治疗大致分为两类:一般心理 治疗和特殊心理治疗。一般心理治疗,不仅适用 于心理疾病,而且适用于医学临床各科病人。
三、高校心理咨询的原则及形式
高校心理咨询,可以因时间、地点和对象的不同而采用
不同的形式。
1.咨询对象人数 团体咨询
个别咨询
2.咨询内容
心理发展咨询 心理适应咨询 心理障碍咨询
3.咨询途径
门诊咨询 电话咨询 信件咨询 专栏咨询 现场咨询
四、高校心理咨询的程序
建立相互信赖的咨询关系 全面收集来访者信息 界定问题,仔细诊断 确立咨询目标 制定方案,帮助指导 检查反馈,巩固结束
声音特征 生理因素
且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特征,自觉运用声音的效果加 强自己所表述内容的意义及情感。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自学部分)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自学部分)
(2)晚期猿人时期,也称直立猿人时期:大约距今200或150万年到 30-40万年前,包括我国的北京猿人、印尼的爪哇猿人、德国的海德 堡猿人、非洲的毛里坦猿人等。北京猿人的脑量为1059毫升。特点: 已近似现代人完全直立行走;能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和骨器;会利用 和保存天然火,但尚不会制造火。
(3)早期智人(或古人)时期:大约距今20-30万年到 5万年前,包括我国发现的马坝人和欧洲各地发现的尼安 德特人。尼安德特人脑量为1555毫升,已达到现代人的水 平。但他们的脑子外形比较原始,近似于圆的馒头形而非 现代人的近似于球形。他们能制造更精细、更多样的石器; 能狩猎巨大的猛兽,能用兽皮做衣服;可能已经会取火。
低等脊椎动物的形状知觉还很不准确,只有哺乳动物才真正 具有形状知觉和深度知觉,并具有了相当发达的学习记忆能力。 如大白鼠经过训练能够辨别等边三角形和圆形,狗能在黑色背景 上学会辨别白色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虎、狼等捕食动物以 及鹿、兔等被捕食动物都有较发达的深度知觉,能够有效判断距 离。
灵长目中的类人猿,其脑在外形上和细微结构上都接近于人脑: 猩猩脑重300-400g,大猩猩脑重400-500g,黑猩猩脑重395-400g,它 们的脑重量几乎相当于人类的1/3。类人猿的大脑皮质有许多沟回, 皮质细胞分层排列,投射区也比较精确。类人猿的智能行为可以在多 方面表现,可以将单独学会的多个行为串联起来达到最后的目的(黑 猩猩灭火取香蕉);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习,但更多模仿的是动作本身 而非结果(黑猩猩扫地) ;能使用现成的“工具”,还能根据需要 对工具进行加工(黑猩猩用树枝吃白蚁、折下树枝攻击他人),但不 会保存工具;能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简单的概念和词。
2、人类心理的起源
人类心理是动物心理发展的延续,但与动物心理有着本 质的区别。动物及其心理的演化完全受生物学规律支配, 人类及其心理,一方面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更重要的是 受其它因素所决定,包括劳动和语言。恩格斯:“劳动创 造了人类本身”。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活动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是儿童与各种 活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不断内 化的结果,社会文化环境对发 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2、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 1)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由外向内发展
• 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 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
——发展过程:个体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开始 于外部环境。即先是外部的刺激作用于发 展个体,然后个体借助于中介工具将其内化, 使外部东西转化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 5、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 丰富的环境或增加适当的环境刺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儿童认知发 展的进程。
• 6、教育教学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实施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方法,如可采用游戏式教学、同伴影 响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和实验式教学等。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心理发展这 个连续过程由一些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
如心理学依据儿童在一定时期内所表现出
的共同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儿童的发 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3 岁)、幼儿期(3岁到6、7岁)、童年期 (6、7岁到11、12岁)、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到 20岁)。
• 教学的作用:
• (1)决定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阶 段(“唯一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
• (2)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可以走 在发展前面)
(一)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基本内容
•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心理发展指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 转化。
• 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 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 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完整word版)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完整word版)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第一节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引言大家可能想不到,其实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我们要听,我们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水等等。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理解.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但脑本身是不会产生心理的,脑的机能只是为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物质前提;脑只有在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下,才能产生心理。

一、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这是因为物质具有“反映"这一普遍属性。

所谓反映是指物质受到处界的影响,并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作出回答的过程。

也就是物质间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之间总是以各种形态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着,从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反映形式。

当地球上还未出现生物时,就有了无生命物质之间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形式。

如河水冲击石头,使石头变得圆滑;木材置于空气中会腐烂;摩擦生热、生电等等,都是无机物的反映形式。

随着有生命物质的出现,便产生了生物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形式叫感应性.所谓感应性是指生物体对与维持生存直接相关的外界影响的反映.它主要是保证生物体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与环境的平衡,维持其生存。

比如:植物的向光性、生物的同化和异化、生物体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防御反应,都是生物体为了生存所表现出来的反映形式,即感应性。

这种反映形式与无机物的反映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感应性表明生物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独立的、积极的反映能力,即生物体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按照环境变化因素和自身的生存关系来调整自己的活动的感应性是一切有机物都有的,然而,感应性还不是心理。

在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动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动物机体的结构和机能也在不断发展。

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开始出现了神经系统,动物机体不仅能对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还能对无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不仅能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能对一些刺激的信号作出反应,产生了心理的反映形式。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学考)2、学习的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学考)2、学习的概述

第二章学习的概述第一节学习的概念了解:心理学界对学习本质的研究过程41桑代克(试误说)动物学习实验——猫的迷笼实验,描述了动物学习的“尝试错误”过程,认为学习就是神经系统中情境刺激(S)与反应(R)之间联结的形成或改变,并提出了学习的三大定律和若干副律。

苛勒(顿悟说)以黑猩猩解决问题实验为基础。

他认为学习时个体对整个问题情境的知觉,并凭借先有知识经验的组织作用填补缺口,出现顿悟的过程,这个学说通常称为“顿悟说”。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把学习解释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S——R”,所以称为“刺激——反应联结说”,或称为“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不足:这些理论要么重视了研究的客观性,却忽略了心理在学习中的中介作用;要么看到了心理在学习中的能动的那个作用,却又将心理说成是先验的并赋予神秘主义色彩。

因此都不能彻底解释学习的实质。

识记: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之间的区别43人的学习乃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过程——掌握过程,跟动物的学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1、人类的学习是在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2、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交际的中介作用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

3、人类的学习是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

学习的自觉性、意识性才是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

广义的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积极主动地掌握个体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识记)学生学习的定义44: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作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

(理解)学生学习的特殊性:1、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3、学生的学习是为参与未来的生活实践作准备的第二节学习的过程关于人类学习过程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之一。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知 觉
三、种类:
1.依据知觉对象的性质: 空间知觉(距离、方向、位置) 时间知觉(延续性、顺序性) 运动知觉(位置移动) 2.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 视知觉 旅游者 听知觉 学生听课 触知觉 弹琴 3.根据知觉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把不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b.近几十年对大脑左右半球不同功能的研究 临床观察: a. 脑震荡后的顺行性遗忘 b. Broca 发现“运动性失语”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1)反映: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的痕迹,他是物质的普遍属性。
包括物理反映、化学反映和心理反映。 (2)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人的情感、兴趣、信念、 能力、性格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反映形式不同;人不仅 能对现实事物作出反映还能反映过去的事物,另外还能在头脑 中创造出自己没有经历或世界上不曾存在的东西的形象。
们的知觉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视 知觉中的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
表现:形状恒常性 及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其他恒常性{听觉(火车鸣笛声) 味觉(糖、醋) 嗅觉 正是由于人们知觉具有恒常性,才使我们客 观地,稳定地认识事物,从而更好地适应环 境。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普通心理学概述
心理活动
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过程 情绪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 意志过程:有目的的克服困难调节支配活动 心理 活动 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特征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等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3•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
四、论述题
试述大学新生军训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良 好意志品质的作用。
早节
题型
内容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2.简述学习的作用。
四、论述题
1.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
2.学习的人本理论。
3.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谈谈如何引导 大学生新生尽快完成中学与大学学习方 式的转变。
4.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心理健康如何维护。
早节
题型
内容
第三章
大学生的心
理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二、辨析题
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 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由 此,我们认为复习的次数越多,复习的效 果就越好。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三、简答题
1•简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2•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2•简述知识的结构。
3.学习策略的特点与要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
1.教材直观有哪几种?谈谈在实际教 学中他们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 面?
早节
题型
内容
第八章
大学生的问题解 决与创造力培养
一、名词解释
1.创造力2.创造性思维3定势.
二、辨析题
1.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 在创造能力和创 造意识方面明显不足, 这与缺乏创造的环境有 很大关系。
4•简述研究学习迁移的实践意义。
5•简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四、论述题
1.结合所教学科,谈一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 迁移的产生。
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 中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2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2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这个事件后,更多触目惊心的脑损伤病
例出现在报道里,它们或多或少地表达 了相同的观点:前额叶皮层看来与呼吸、 体温调节等基本生存功能或任何一种感 觉加工或运动协调并无任何关系,但与 我们头脑中最复杂的方面,即我们个性 的本质和我们如何作为个体对外部世界 作出反应等有关。
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
一、神经元(Neuron) 神经细胞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基本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
1.神经元的结构
胞体
信号的组织、加工 树突
神经元
突起
信号的传递 轴突
神经细胞结构图
轴突 神 经 末 梢 神经髓鞘 胞体细胞核 树突
“盖奇再也不是原来的盖奇了”.
菲尼亚斯· 盖奇
一次不幸的事故揭开了情商的秘密
他的大脑额叶受损,这使他不能感觉到
任何情感,他也因此而不能再做出任何 决定。
当时美国正在大规模地发展铁路。菲尼亚
斯· 盖奇(Phineas Gage)是一个铁路班组 的工头,他的工作是把甘油炸药注入孔中, 在铁轨铺设的沿途炸掉阻塞通道的所有障 碍物。 根1.2米长,最粗处达3厘米多的钢管。

痛苦情绪: 主体处于沮丧、无力状态, 肌肉紧张度下降,显示为肌肉无力, 心率、脉搏缓慢,血糖分泌降低; 甚至在痛苦得悲哀时引起泪腺分泌和 肌肉颤抖。
4. 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
恐惧情绪: 外周血管收缩,表现为手脚发凉、 皮肤温度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 等,这些生理反应导致主体处于退 缩、压抑状态。 100年前维廉•詹姆士提出 : “情绪是机体变化的知觉”
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

2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2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2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指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学生在智力、情感、意志、道德等方面的心理变化和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以下是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概述。

一、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指学生在思维、记忆、注意力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在认知发展中经历了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推理的过程。

在早期的认知发展阶段,学生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获取知识,逐渐发展出操作思维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掌握抽象思维,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情感发展是指学生在情感认识、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的情感发展受到自身特质、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学生从幼儿时期的依赖和亲情需求,逐渐发展出对友情、爱情等复杂情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在情感发展中也面临各种情绪和情感困扰,如焦虑、抑郁等。

三、学生的意志发展学生的意志发展是指学生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的意志发展与其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密切相关。

学生在意志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目标、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意志发展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密切相关。

四、学生的道德发展学生的道德发展是指学生在道德思维、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的道德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环境的影响。

学生初期的道德发展主要依赖外部规范,逐渐发展出自我内化的道德准则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道德发展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个人行为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学生在社会交往、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与其身份认同、自我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紧密相关。

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4-学习心理概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4-学习心理概述

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04-学习心理概述[单选题]1.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江南博哥)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

A.实践B.反应C.反射D.学习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训练,使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才能称为学习。

因此,答案为D。

[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运用了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手段的是()。

A.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B.对成绩下降学生给予提醒C.对舞弊学生取消其成绩D.对犯错误学生因表观好而取消记过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正强化是通过给予愉快刺激而使个体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上升的过程,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刺激而使个体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上升的过程。

惩罚是通过撤销愉快刺激或给予不愉快刺激而使个体目标行为发生的概率下降的过程。

ABC三项属于惩罚。

D项属于撤销不愉快刺激(取消记过),使个体目标行为(表现好)发生的概率上升的负强化。

[单选题]3.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D.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因此,答案为C。

[单选题]4.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2 学习与心理发展

2 学习与心理发展

分类标准人物分类学习水平雷兹兰—进化水平反应性学习:最简单 习惯化与敏感化联结性:条件反射,抑制性、经典性、操作性综合性:感觉前条件作用、定型作用、推断学习象征性:思维水平,人类特有,言语三阶段(符号性、语义、逻辑)加涅—繁简水平八类信号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刺激-强化-反应刺激反应学习。

操作条件反射:刺激-反应-强化连锁学习。

系列刺激-反应言语联想学习。

由言语联结的系列刺激-反应辨别学习。

识别各种刺激的异同并作出相应反应概念学习。

同类刺激,相同反应第二章学习与心理发展【5单+1多】1. 学习的含义与作用(1) 学习的含义【08多、09单】学习指由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1. 经验——后天2. 改变是行为或思维上,但都是持久的3. 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行为变化不是学习4. 人类和动物都有5. 个体对环境的心理适应——本质(2) 学习的作用1.有机体为了生存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影响成熟,大脑智力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3.激发人脑潜力,促进个体心理发展2. 学习的分类规则学习。

两个以上概念间关系,学习概念间联合解决问题学习。

应用规则或规则组合解决问题六类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学习性质奥苏贝尔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互不依赖,彼此独立学习性质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学习结果加涅【08单】【09单】【12单】言语信息。

是什么,言语的形式智力技能。

怎么做,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解决实际问题认知策略。

调节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如画表格、框架。

智力技能的控制过程。

态度。

内部状态。

家庭和社会关系、活动、品德动作技能。

一般动作技能、特殊技能我国知识。

技能。

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社会规范。

3. 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一)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1.依存性。

心理发展是新学习的基础。

2.促进性。

学习可以促进发展。

学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工具 学习对越高等的动物,作用范围越大 学习可以促进成熟 学习能促进心理发展

学习能促进成熟与心理发展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特点
三、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维果斯基


了解过去的伟大思想家和科学家的一些发现、发明和理论观 点(继承性经验) 了解一些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和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积累经验,使环境适应自己
(AD) A. 老鼠打洞 B. 知道了数学中的平方和公式 C. 养成爱清洁的习惯 D. 骑自行车上班
E. 学习打字
你还能举出哪些属于学习行为的例子?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特点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学习由经验的获得并引起相应的行为变化而体现

直接观察
间接判断
相对持久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特点
例行的研究 或智慧的“生产”
分布于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之间 的学习举例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
二、西方的学习分类法

奥苏贝尔的分类法

学习方式:接受、发现 新旧知识的关系:机械、意义

前苏联的分类法

反射的学习
认知的学习
第三节 学习理论概述
联结派
试误学习理论(桑代克) 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华生等)
(ABCE)
A.学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B.学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C.学习是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D.物种越低级,学习在其生命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越大 E.个体由于成熟等因素发生的行为变化不属于学 习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特点
三、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认知派
完形学习理论(柯勒等)
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 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
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思考题
1、什么是学习? 2、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有什么区别? 3、学生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4、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5、试述人类学习的一般过程。 6、如何对学习进行分类?
第二节 学习的Leabharlann 类 一、我国传统的学习分类法

知识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 智力技能的学习 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
二、西方的学习分类法

加涅的分类法


从学习水平(复杂程度)分: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 连锁学习、语言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 问题解决 从学习结果来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 运动技能 技能和知识的学习 概念学习 态度的学习

林格伦的分类法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
二、西方的学习分类法 奥苏贝尔的分类法


学习方式:接受、发现 新旧知识的关系:机械、意义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
有意义 学 习 弄清概念 之间的关系 听讲演 或看材料 学校实验 室实验 机 械 学 习 接受学习 记乘法表 运用公式 解题 有指导的 发现学习 尝试与错误 “迷宫”问题解决 独立的 发现学习 听导师精心 设计的指导 科学研究
第二章 学习心理概述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冷英
课程大纲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和特点 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特点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下列哪些行为是学习? ①小孩喊“妈妈”; ②打字 ③懂得了怎样做衣服 ④改变了懒惰的习惯 ⑤树立了为集体利益服务的价值观
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不属于学习现象的行 为是
二、学习的定义

广义的学习:


定义: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 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理解: 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
②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
③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特点
二、学习的定义

狭义的学习:



定义: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 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①内容 :间接经验为主 ②方式 :以语言为中介 ③性质: 有目的、积极主动 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 ①掌握间接经验 ②在教师指导下 ③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