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特点。
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掌握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四、教学准备1.准备好教学PPT,包括图片、文字等;2.准备好教学工具,如投影仪、音响等;3.准备好教学素材,如书籍、文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讲解新课:通过PPT展示,讲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辉煌成就和特点。
同时,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背景、特点和文化内涵。
3.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着描述一些作品的特征和意义,加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4.作业设计: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观看视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或报告,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作品或时期。
5.课后反思: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3.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方法。
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和建筑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3.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与文化、信仰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与文化、信仰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Step 1:导入
1.让学生观看一些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图片,并让学生谈谈对这些作品的第一印象。
Step 2:讲解
1.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
2.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
3.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
4.分别介绍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如汉代玉雕、唐代陶瓷、宋代木雕、明清时期的建筑等。
Step 3:讨论
1.让学生就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与文化、信仰的关系展开讨论;
2.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一件古代艺术品进行分享。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讨论法;
3.分组讨论法。
五、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重新复述课堂内容;
2.学生能够根据课堂知识分析一件古代艺术品;
3.学生能够展开与同学的讨论。
六、教学拓展
1.给学生提供更多古代艺术品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国古代艺术品,发现其中的文化内涵;
2.以文化艺术课为主题,带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等场馆,感受更多的人类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教案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3.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及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4.了解中国古代工艺,欣赏古代工艺品。
教学重难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及园林建筑的主要特色。
2.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3.中国古代工艺的理解欣赏。
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直接入题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1、涵义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
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
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3、想一想:怎样欣赏雕塑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我国四大石窟简介古代建筑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美术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唐三彩、玫瑰紫釉花盆
(3)建筑代表
唐式建筑:包括魏晋和宋代早期。建筑本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下建筑,也就是陵墓。其代表有唐代的乾陵。二类是地面建筑分为砖石建筑,比如塔寺等,如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重建)和大雁塔等。宋代建筑代表有晋祠、保国寺、开元寺塔等。
设问:大家知道唐宋的审美观吗?两个朝代的审美观有所不同吗?是什么造成了两个朝代审美的差别?唐宋时期的艺术品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秦汉时期是中国艺术大发展时期,艺术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多样、细腻。大量优秀作品涌现,为后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过对历史的了解使几段时期的作品相比较,通过比较让学生找出不同,并通过作品的区别来诠释文明的进步,并通过文明的进步引出艺术在历史中的价值。
中国艺术鼎盛时期:唐宋时期
(1)雕塑代表
龙门石窟(唐石窟)、昭陵六骏、侍女彩雕
中国艺术的发展时期——夏商、先秦、两汉时期
(1)雕塑代表:
夏商时期作品:三星堆青铜面具、四羊方尊
秦汉时期作品:秦始皇兵马俑、汉代仕女俑
(2)工艺代表:错金银云纹青铜犀牛尊 ( 西汉)、击鼓说唱俑 (东汉)
(3)建筑代表:秦长城、阿房宫
夏商时期是中国的青铜时代。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石器渐渐被历史淘汰,青铜器的广泛使用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青铜器不光提高了人们的劳动效率,它的可溶性和塑造性也为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夏商的青铜时代打开了历史新的一页,诠释着人类文明的辉煌。
第二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教学目标
以雕塑、工艺、建筑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并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向学生展开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的辉煌画卷。让学生欣赏艺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及爱国热情。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精品课件
舞蹈纹彩陶盆 出土于新石器时代,鹰腹刻有八角星纹。
玉鹰(玉器)
新知讲解
青花海水龙纹瓷扁瓶(明代) 作品的器腹表现为青花绘成的汹涌海水
之间,腾跃着一条暗花的白龙。
四羊方尊(商代) 四隅的羊头以其美丽的形象丰富了由 弧线与直线结构而成的整体造型变化。
新知讲解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独特的形制和艺术风格,在世界建筑史 上自成体系。主要特点是:独特的木构架结构、组群布局和具 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形象。
震来临时,斗栱就像一个可松可紧的弹簧,可以吸收动能,保
护主体结构不受侵害。从下向上仰望,一
朵朵斗栱宛如一簇簇盛开的莲花,在塔身
上熠熠生辉,古人称之为——“百尺莲开”。
新知讲解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
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
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
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
积
莫
石
石
山
高
窟
窟
石
窟
窟
温柔亲切
文静慈祥
威严雄伟
崇敬庄严
新知讲解
世界遗产之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新知讲解
《 彩瓷 大母 瓶各 》种
釉
·
中国古代工艺
工艺美术的突出特点是物质 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 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装饰,不仅使日常用 具更美观,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情景。
中国古代建筑
新知讲解
《佛宫寺释迦塔》
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释迦塔塔高67.31
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
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 和建筑艺术
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欣赏分析,并进一步把握纹样的细节特征
了解建筑屋顶的不同样式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参与活动
回顾本课知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广开思路
有效的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教学
一方面总结课本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设置了一个综合性的开放型小课题,促进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
教学反思一
教学反思二
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教学内容
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历史源流、形式和风格
能力目标: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情感目标;感悟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美感,激发对中国古代美术艺术的探究兴趣,
重点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比较故宫和颐和园同样是建筑,不同的建筑样式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度谈谈认识
将工艺美术作品中的纹样进行分类,重新组合设计,更好的为我们的现代生活服务
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做一本具有本地特色的古建筑图谱
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对教学做出总结,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讲解下节课任务
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
教学方法
引导、示范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
1课时
课型
欣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改意见
激情导入
欣赏分析讨论
深入欣赏
开展学习活动
总结评价
板书
中国古代的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极其丰富的艺术遗产
提问:古代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成就尤其突出,在美术史上竞放异彩,它们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分类。
3.熟悉中国古代工艺的发展和代表作品。
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
二、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分类。
2.中国古代工艺代表作品的介绍。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的介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30分钟)1.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分类讲解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和分类,包括佛教造像、人物雕塑、动物雕塑等等,同时关注它们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2.中国古代工艺代表作品的介绍介绍中国古代工艺代表作品,如景泰蓝、徽州建筑、葡萄花雕等等,同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的介绍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代表性建筑,如秦始皇陵、故宫、长城等等,同时讲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建筑设计和艺术风格。
3. 小组讨论(20分钟)让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就雕塑、工艺和建筑中的一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总结出它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同时准备展示PPT。
4. 展示和点评(20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PPT,其他同学针对展示进行点评和讨论,并在展示和点评过程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询问学生是否有疑问,以便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更多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介绍了古代雕塑的题材内容和技法特征;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制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发展概况以及艺术成就,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了解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和建筑的历史源流、形式和风格,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加深对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提高学生欣赏与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比较、了解我国古代美术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成就及其特色,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民族特色的造型美感,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艺术特点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加深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理解,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豪感,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分析、比较、讨论,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不同艺术风格的对比,增强对文化内涵的领悟。
教学具准备:范图视频参考资料课本搜集的素材和相关文献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请同学们观察中西方雕塑及工艺作品,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埃及图坦卡蒙黄金面具,中方敦煌莫高窟菩萨像、青花海水龙纹瓷瓶,提问:这些雕塑以及工艺作品有什么不同吗?你能分出来哪些是中方哪些是西方的作品吗?总结:我们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散发着东方的艺术魅力,我们今天就带着我们东方人特有的审美情趣来欣赏和了解我们的雕塑、工艺和建筑。
导入新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二、发展阶段板块一:中国古代雕塑(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解中国古代雕塑作品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在题材内容和技法上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
九年级美术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设计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以雕塑、工艺、建筑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
2、技能目标: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向学生展开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的辉煌画卷。
3、情感目标:让学生欣赏艺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及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不同朝代及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难点:对不同历史时期作品的背景、审美及艺术表达方式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出去旅游过吗?见到过一些文物古迹和艺术品吗?它们来自于哪个朝代?都有哪些特色?你知道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故事吗?学生进行思考,并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想法进行发言和讨论。
如果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介绍的相似可以进行补充或纠正。
先入为主的导入方式,抛出多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思考,并结合自己旅游的经历可以迅速使学生进入课程情境中,并有助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
二、课堂发展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过程:1、中国艺术的起源——新石器时期(距今6500年前)(1)雕塑代表:半山人首器盖、陶人头。
(2)工艺代表:玉鹰、舞蹈纹彩陶盆。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的播放向学生展示了远古文化的魅力。
学生通过欣赏来思考,在这些精美的作品有哪些艺术特点?作品的背后又反映了当时社会有怎样的文化?你能从这些作品背后能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审美吗?除了老师展示的作品之外,你还知道其他新石器时期的艺术品吗?他们的有哪些艺术特色?一个时期的艺术表现是这段时期历史背景发展的缩影,它浓缩了那个时代的经济、文化、信仰和审美。
但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在讲解作品时要从历史背景入手对作品进行剖析,然后再对艺术形式与特点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为了学生尽快的理解作品的含义。
并为学生对下一阶段作品的欣赏打下基础。
2、中国艺术的发展时期——夏商、先秦、两汉时期:(1)雕塑代表:夏商时期作品:三星堆青铜面具、四羊方尊。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介绍了古代雕塑的题材内容和技法特征,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制特点,从而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发展概况以及艺术成就,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欣赏雕塑、工艺、建筑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艺术。
2.让同学们学习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发展历程。
3.使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重难点中国不同朝代及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对不同历史时期作品的背景、审美及艺术表达方式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图片,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你见过哪些中国古代雕塑?是否能说出雕塑的名称和朝代?请说说:课本中介绍的中国古代雕塑分为哪两种?学生回答: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提问,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一)陵墓雕塑1.分别介绍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的含义。
2.陵墓雕塑(地上陵地下墓)3.介绍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秦始皇兵马俑陶俑:表现为秦始皇兵马俑(地下替代活人陪葬的偶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因为秦始皇时期是一种法家思想,以法治国,所以当时的人们非常严谨,艺术家们也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追求一种写实的手法,所以秦始皇兵马俑具有以下的艺术特点):崇尚写实,手法严禁;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各异;在总体布局上,陶俑面向东方,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了解兵马俑的种类,看图思考与讨论:(1)兵马俑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2)这些雕塑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3)请具体说明秦陵兵马俑雕塑群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体现在什么方面?4.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霍去病墓石雕塑群石刻造像:表现为霍去病墓雕刻(立于神道两侧的石刻)霍去病墓石刻即汉代石雕艺术的特点: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遵循一种道家思想,只要不偷不抢不杀人,什么都可以。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教案-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初三上册美术(人教版)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雕塑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一:分析中国古代雕塑《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答案:《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典型代表,具有以下艺术特点和意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⑤课堂展示与点评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⑥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实例介绍中国古代雕塑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③中国古代雕塑案例分析
-选择典型的中国古代雕塑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中国古代雕塑解决实际问题。
④学生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中国古代雕塑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a.利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进行创作,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风格。
b.图案多样,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几何图形等,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c.剪纸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灵活多样,可以用于窗花、灯笼、服饰等装饰品。
2)创意实践:
a.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剪纸图案,发挥创意,创作出独特的剪纸作品。
b.学生可以尝试将剪纸艺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作剪纸窗花,装饰家庭环境。
c.学生可以参加剪纸艺术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与他人交流学习。
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作业布置:回去思考一下,当你去旅游时应该怎么自觉保护好文物。
认真观看课件过欣赏了解我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历史源流、形式和风格,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美术。
2、创意实践: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3、审美感知:感悟民族特色的造型美感,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艺术特点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客家土楼
介绍: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撼人心。客家人原是中国黄河中下游的汉民族,1900多年前在战乱频繁的年代被迫南迁。在这漫长的历史动乱年代中,客家人为避免外来的冲击,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
4、北京故官太和殿及其广场
秦俑多,是指数量多,三个坑出土近八千件陶俑、陶马,在世界雕塑史上蔚为奇观。秦俑精,是指对每件陶俑大到身体结构,小到毫发,都精雕细刻、一系不苟。秦俑美,是指这些不同的陶俑中间有高大魁梧、气宇不凡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
介绍:统治阶级希望自己死后能够灵魂升天继续拥有权利并继续享受豪华生活,因而在陵墓前设置大量的石人石兽等雕刻群表
中还放置大量精美的做为陪葬的各种陶俑。这些属于陵墓雕塑。
2、宗教雕塑
介绍: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美术《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主要介绍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以及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古代中国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掌握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发展历程、代表作品以及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可能了解不深。
同时,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因此,本课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观察,通过互动和讨论来促进学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图片,例如《秦始皇兵马俑》、汉代陶瓷器、明代木构建筑等。
同时,教师可以放一段古代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营造出浓厚的古代艺术氛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例如:“你们对这些艺术品有什么看法?”“你们感受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学生:老师,这个陶瓷器看起来非常精美,我想知道它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教师:很好的问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工艺的制作过程和技艺。
2、呈现与讲解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展示PPT或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教师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时期的雕塑、工艺品和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同时,教师要强调古代艺术文化的特点和意义,例如崇尚自然、注重形式与意境的统一、注重工艺技艺等。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02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和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及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自主欣赏更丰富多彩的建筑。
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从网络等查找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培养学生从对具体内容的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
难点:从对故宫和中国园林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
教学设想依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老师点拨、分组讨论、探究性学习方式,本课采用网络探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技术准备网络教室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准备1、分组调查,收集整理材料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确立以下任务,教师总体设计教学流程。
2、学生自由选择组成学习小组。
第一组:收集宫殿建筑尤其是故宫的图片,主要从布局、结构、雕刻、绘画等表现手段入手。
第二组:收集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像资料。
第三组:收集整理各种具有特点的佛塔建筑图片。
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1、播放教师和学生收集的部分建筑图片。
2、向同学提问,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种类。
三、讲授新课1、请第一组同学展示他们的材料,并在讲台前向同学们出示图片,简介故宫。
请学生概括总结(1)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木结构体系(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庭院式组群布局(3)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2、请第二组同学展示介绍园林特别是江南园林的录像资料,简单介绍心得体会。
【配套K12】2017秋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教案新人教版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3.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及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4.了解中国古代工艺,欣赏古代工艺品。
教学重难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及园林建筑的主要特色。
2.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3.中国古代工艺的理解欣赏。
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直接入题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1、涵义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
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
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3、想一想:怎样欣赏雕塑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我国四大石窟简介古代建筑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鲁教版(五四制)美术八年级上册《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教案
《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欣赏中国古代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爱国情绪,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准确评述优秀的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
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美术作品,你想了解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吗。
二、教师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识点。
1、艺术作品的种类:教师出示各种美术作品,学生归类。
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2、雕塑:
雕塑的材料:石膏、木头、泥土等等。
特点:浮雕、圆雕;功能:美化、标志等。
师生活动:(展示古代雕塑图片),同学们见过这些雕塑吗?这些雕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的材料:传统、新型;特点:创意、设计;功能:实用、美观。
教师提问:再来看还有哪些形式的美术作品。
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剪纸、木偶、玉雕、服装。
出示瓷器工艺作品,学生交流讨论艺术特点。
4、建筑:建筑的材料:木头、钢筋、混凝土等等。
特点:造型、结构;功能:居住、标志等。
出示不同材质建筑作品,学生交流讨论其艺术特点。
四、练习评价。
搜集一张你熟悉或喜爱的艺术作品,可以是雕塑、工艺、建筑等,任选其一,对作品进行赏析。
推荐九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教案新人教版
《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雕塑、工艺和建筑》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3.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及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4.了解中国古代工艺,欣赏古代工艺品。
教学重难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及园林建筑的主要特色。
2.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3.中国古代工艺的理解欣赏。
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直接入题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1、涵义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
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
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3、想一想:怎样欣赏雕塑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我国四大石窟简介古代建筑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第2课 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鲁教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2课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鲁教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育素养;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掌握中国古代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常见技法和表现手法;3.欣赏并辨析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雕塑艺术介绍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塑风格和主题:•新石器时代的石雕文化;•商代青铜器上的浮雕;•汉代的石刻技术和佛教雕塑;•唐宋时期的陶瓷和木雕;•明清时期的石雕和牙雕。
分析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比如商代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和汉代石刻墓志铭上的人物形象,探究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 工艺美术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品种类和表现手法:•古代玉器的加工技术和象征意义;•中国古代陶瓷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唐宋时期的织锦技术;•明清时期的漆器和瓷器。
分析不同风格的工艺品作品,比如唐代的织锦和明代的漆器,探究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3. 建筑艺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风格:•商代的宫殿建筑;•古代园林的建筑艺术;•北方壁画的艺术魅力;•南方建筑的特点与文化内涵。
分析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比如古代宫殿和园林,探究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欣赏和分析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品,并思考这些艺术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和展示中,学习和借鉴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观点;•必要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和实践活动,加深对古代艺术的认识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欣赏中国古代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爱国情绪,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准确评述优秀的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
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美术作品,你想了解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吗。
二、教师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识点。
1、艺术作品的种类:教师出示各种美术作品,学生归类。
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2、雕塑:
雕塑的材料:石膏、木头、泥土等等。
特点:浮雕、圆雕;功能:美化、标志等。
师生活动:(展示古代雕塑图片),同学们见过这些雕塑吗?这些雕塑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3、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的材料:传统、新型;特点:创意、设计;功能:实用、美观。
教师提问:再来看还有哪些形式的美术作品。
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剪纸、木偶、玉雕、服装。
出示瓷器工艺作品,学生交流讨论艺术特点。
4、建筑:建筑的材料:木头、钢筋、混凝土等等。
特点:造型、结构;功能:居住、标志等。
出示不同材质建筑作品,学生交流讨论其艺术特点。
四、练习评价。
搜集一张你熟悉或喜爱的艺术作品,可以是雕塑、工艺、建筑等,任选其一,对作品进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