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理论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组方结构
从脾胃虚寒夹滞立论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
消化性溃疡的疗教判断以胃镜疗效l 定标准为 判 主. 并参考 中医症候疔效标准及 H P疗效判定标准 综合 分析 。 中医症候 疗效判定 标 准参 照《 中药新 药治
疗 消化性 溃疡 的I 临床研究 指导 》 制定 临床 治愈 : 主
维普资讯
妻用l 医 中
药杂 志
。 R N L O F PR A CTI & CA
刍
。 嚣| 氩 鲞。 萧 E
) N .
从脾 胃虚寒 夹滞 立论 治 疗 消化 性溃 疡临 床研 究
摭 保 平 , 留 巧 ( . 南 中 医 学 院研 究 生 处 t 州 4 0 0 {. 南省 中 医 院 ) 张 1河 郑 508 2 河
治 疗 本 病 , 得 7蛊 著 效 果 , 介 绍 如 下 。 取 现 1 临 床 资 料 参 考 《 药 新 药 治 疗 消 化 性 溃 疡 的 临 床 研 究 指 中
中西 药 物 。 1 疗 程 结 束 后 评 价 疗 效 。 个
3 观 察 方 法
主 要 症 状 与 体 征 分 为 轻 、 、 三 度 . 疗 前 后 中 重 治 分 别 加 以 判 断 , 程 结 束 后 分 为 消 失 、 转 、 变 化 疗 好 无
Ei 中圄分类号] 躅 R 鱼儒1 [ 文献标识码] [ B Xlmq]04 21( 0 )—01—0 10— 842 23 00 2 0
消 化 性 溃 疡 是 一 种 常见 的 具 有 反 复 发 作 倾 向 的
0 5 / , 当于 生 药 2 O ) .g 粒 相 . g ,每 次 6粒 ,每 日 3次 ,
Io , .g 古铋 I0 g . 1r )每承 1 每 日4次, a 筑, 温开水送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理论探讨
・
学 术 探 讨
・
消化 性 溃 疡 脾 胃湿 热 证 的理论 探 讨
王洪京 , 赵 明
( 州 市 中 医 医院 , 东 滕 州 2 7 0 ) 滕 山 750
摘要 通 过 对 古 代 文 献 的复 习, 现 祖 国医 学 对 湿 热 胃痛 的 发 积 脾 胃, 伤 胃、 粘 膜 , 导 致 消 化 性 溃 疡 的 发 生。 因 此 , 损 肠 而 人体 形 盛体 实 、 湿 ( 湿 热 ) 阻 是 消 化 性 溃 疡 脾 胃 湿 热 痰 或 内 证 发 生 的 内 在 因 素 。脾 胃 湿 热 是 消 化 性 溃 疡 发 生 的 主 要 病机 。 关键词 : 溃疡 , 化 性/ 医病 机 消 中 中 图 分 类 号 :2 6 3 R 5 .2 脾 胃湿 热
究 [ ] 中华 中 医药 杂 志 ,0 6 2 ( ) 7 —5 J. 2 0 , 1 2 :37 .
[ ] 敏 . 血 体 质 的 研 究进 展 [ ] 光 明 中 医 ,0 7 2 ( ) 6王 瘀 J. 2 0 ,2 2 :
48- O. 5
痰 湿兼 瘀 血体 质 食 管癌 患者 如 失 于调 治 , 因痰 气 交阻 日久 , 象渐 现 。痰 阻使 血难行 , 瘀 血瘀则 痰难
维普资讯
・
6・
中医 研 究
20 0 8年 4月 第 2 1卷 第 4期
T M R s Api 2 0 o. 1N . C e . r 0 8 V 12 o 4 l
脉 外 津 液 之 间 可 以 互 生 互 化 ; 运 行 上 讲 , 血 同 从 津
消化性溃疡:胃痛、反酸、消瘦,中医两方加减治疗
消化性溃疡:胃痛、反酸、消瘦,中医两方加减治疗男性,58岁。
2周前胃镜示:“胃角溃疡(性质待病理),球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病理示:“急、慢性黏膜炎症,另见少许炎性渗出坏死物,幽门螺杆菌(HP)(-),符合溃疡性病变。
”现症胃脘痛时作,饥饿时痛甚,得食痛减,有时夜间胃痛,喜暖畏寒,平素情志不畅,心烦易怒,食欲一般,反酸时作,身倦乏力,消瘦,长期便溏,大便每日1~2行,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胃脘痛。
证属肝郁脾虚,不荣则痛。
治以健脾疏肝,和胃止痛。
以芪柴汤为主方加减。
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白芍30g,生甘草10g,柴胡10g,枳壳20g,白术10g,党参10g,黄连10g,吴茱萸5g,海螵蛸15g,茯苓20g,白芷10g,延胡索20g,川楝子10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诸证减轻,继服7剂后胃痛、反酸消失,情绪较前好转,进食增多,乏力好转,大便稍软,每日1行。
继用上方减延胡索、川楝子、白芷、黄连、吴茱萸,枳壳改为10g,黄芪、白芍改为各20g,加减调理1个月余。
医案出处:高金亮3个月后复查胃镜示胃角及十二指肠溃疡均已愈合。
于春、秋季服用珍芪冲剂1个月,至今未复发。
该病病机以脾胃虚损(虚寒)为本,气滞血瘀湿浊(湿热)为标,以致脾胃升降失常,气血阴阳失调,故证属肝郁脾虚、不荣则痛者。
肝郁宜行气解郁,脾胃虚损以温补,同时温补脾胃亦可斡旋气机,以解气郁,疏肝则亦可助脾胃气机正常运行,治疗以疏补并行。
以芪柴汤(生黄芪、桂枝、白芍、生甘草、柴胡、枳壳、黄芩、党参、白芷、浙贝母)为主方。
该方主要由黄芪建中汤、四逆散、小柴胡汤、贝甘散加减组成,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制酸疗疡。
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者,以增味丹百汤(丹参、白檀香、砂仁、百合、乌药、党参、茯苓、白芷、浙贝母、生甘草)为主方,该方为丹参饮、百合乌药散、四君子汤、贝甘散化裁而成,理气活血,兼以扶中制酸,止痛疗疡,使气血冲和,胃强痛止。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的破损,并伴有出血和炎症。
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与情志失常、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等多种手段。
本文将对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述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上,引起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胃液和胃蛋白酶酶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消化性溃疡被归为“痞满”、“积滞”、“实热”等病证范畴。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思路是调整身体内环境,改变体质,以达到消除病因,疏通经络的目的。
二、中医研究成果1. 调理饮食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首先会从饮食着手,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饱过饥,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
中医认为,饮食不当容易导致脾胃失调,加重溃疡的症状,调理饮食是中医治疗溃疡的关键一步。
2.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具体的用药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常用的药物包括升麻、甘草、白术、黄连、黄芩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和胃、抑制胃酸分泌等功效,能够有效地缓解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3. 针灸疗法中医认为,在胃经、脾经、肝经和胆经上有一些穴位与胃肠道的功能密切相关,针灸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常用的穴位主要包括足三里、中脘、太冲等。
通过针灸可以调畅气血,疏通经络,缓解胃脘痞满和疼痛等症状。
三、中医防治特点1. 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注重个体化,根据个人的脾胃虚寒还是热盛,痰浊的多少来进行辨证施治,因此中医治疗方案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解决患者的具体问题。
2. 兼顾病因病机中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注重从整体上进行调理,既要解决病因,也要调理病机。
不仅要缓解症状,更要根本治愈疾病,防止疾病反复。
3. 重视预防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往往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长期饮食习惯有关,中医治疗不仅注重治疗疾病本身,更注重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提倡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健脾和胃,调畅气机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机 理尚未完全阐明,一般 认为 与 胃酸分泌增加和 胃粘膜屏障被 损 害有密切关系 。根据其临床表现 ,其病应属 中医 “ 胃脘痛 ”
范畴。病 因多与外邪 、饮食 、情志有关 ,脾 胃纳化功能受到损 害 、气血运行受阻是其基本病机 。如果 不能采取有 效措施对 该 类 患者进 行对症治疗 ,则会对患者 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 本 次研 究中选取 6 5例 消化性溃疡 病例 ,应 用 自拟猪肚汤对其 进 行治疗的临床 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 资料 随机抽取 2 0 1 0年 6月 ̄2 0 1 2年 6月消化性 溃疡 患者病例 8 4例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 中男性 2 5例 ,女性 1 7 例 ,年龄最 小 2 1岁、最大 5 8岁、平均 4 2岁,患病时 间 1 ~5 年 ,平均 2 . 5年;治疗组 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 8例,年龄最小 2 O岁,最大 6 0岁,平 均 4 0岁 ,患病时 间 1 ~6年 ,平均 3年 。
C J C M 中医临床研 究 2 0 1 4年第 6卷 第 2期
. . 3 3 . .
健 脾 和 胃 ,调 畅 气 机 方 治 疗 消 化 性 溃 疡 的 临 床 疗 效
108奇效良方消化性溃疡12附方
108奇效良方消化性溃疡12附方108奇效良方消化性溃疡12附方消化性溃疡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脘腹胀闷,隐痛,泛酸嘈杂,嗳气,易怒。
海螵蛸20 柴胡浙贝母川楝子香附白芍陈皮各10 砂仁甘草各5。
2、消化性溃疡,胃脘疼痛,呕吐清水或酸水,喜温畏寒便溏,舌淡苔薄白。
海螵蛸20 山药陈皮吴茱萸各15 党参白术白芍浙贝母茯苓各10 甘草干姜砂仁各53、消化性溃疡,胃脘疼痛,连及胁背,嗳气泛酸。
海螵蛸20 柴胡香附元胡吴茱萸陈皮各15 党参白术茯苓浙贝母白芍各10 甘草5出血加白芨地榆。
4、消化溃疡,脾胃虚寒,上腹隐痛,喜暖喜按,畏寒乏力,面白舌谈。
茯苓白芍各20 炙甘草15 党参黄芪各12 干姜10。
5、消化性溃疡,胃阴不足,上腹灼痛,嘈杂吞酸,心烦口干,纳呆便干舌红。
白芍20 炙甘草生地各15 沙参麦冬当归各12。
6、消化性溃疡,气滞血瘀,上腹痛如针刺,固定不移,舌质紫黯。
白芍20 炙甘草丹参川芎各15 乳香没药10。
7、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上腹胀满疼痛,痛掣胸胁,嗳气,善太息。
白芍茯苓各20 炙甘草15 柴胡白术陈皮青皮各10。
9、消化性溃疡,气滞脘腹胀满,攻冲肋胁,嗳气反酸。
党参厚朴陈皮神曲枳实山楂半夏香附砂仁槟榔各15 木香肉桂各10 甘草5。
10、消化性溃疡,胃痛喜按,喜热饮,饥饿时疼痛加重,肢冷,吐清水。
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各20 玄参栀子各15 黄连1011、消化性溃疡。
金银花黄芪当归白芍各15 麦冬枸杞子甘草各12 沙参川楝子熟地各9。
12、消化性溃疡,气血虚弱。
党参黄芪甘草各12 茯苓赤芍当归各9。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为例讨论中医方证对应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为例讨论中医方证对应【摘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立方,探讨中医方证对应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为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诊治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性溃疡;中医;方证对应;辨证立方消化性溃疡(泛指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peptic ulcer,PU)是一种多发病,我国各地胃镜检查报告中溃疡病检出率为16%~33%,南方较北方发病率高。
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胃脘痛”、“心胃气痛”、“痞证”等范畴。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文献,总结近年来本病不同辨证分型所占比例,及不同分型下的具体中药加减,探讨方证对应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1 临床辨证立方材料总结金亚星[1]用自拟方治疗本病29例。
基本方:生黄芪、党参、蒲公英、黄连、丹参、赤芍、半夏、白术、红藤各、败酱草、蛇草、甘草。
肝郁气滞加枳壳、香附、佛手各;脾胃虚寒,加桂枝、生姜。
结果有效率97.66%。
郭遂成[2]用自拟消幽除胀汤治疗本病112例,基本方:党参、黄芪、蛇草、法半夏、白芍、砂仁、甘松、乌贼骨、煅瓦楞子、黄连、延胡索、甘草。
结果有效率95.5%。
马存忠[3]等治疗本病32例。
基本方白芍、甘草、莪术。
肝胃不和加柴胡、枳实;肝胃郁热加栀子、丹皮、青陈皮;脾胃虚弱加黄芪、茯苓、白术;寒甚加良姜;反酸嘈杂加黄连、海螵蛸;气滞血瘀加丹参、三棱各;出血加海螵蛸、白及、三七(冲服);HP阳性加蒲公英。
结果有效率100%。
王捷虹等[4]采用自拟方治疗本病36例。
基本方:生黄芪、白术、锻瓦楞子、海缥峭、佛手、木香、延胡索、白及、黄连、炙甘草、吴茱英。
脾胃虚寒加党参;胃热偏盛加桅子、蒲公英;肝郁气滞加赤芍、柴胡;血癖者加丹参,三七;伴上消化道出血者加仙鹤草、茜草。
结果有效率88.89%。
秦松[5]以消溃汤治疗本病50例;基本方:黄芪、大贝母、丹参、大白芍、白及、白术、蒲公英、乌贼骨、黄连、甘草。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病,其机制错综复杂,愈合难而易于复发。
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多发于与胃酸接触部位如胃、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等处。
约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吞酸”等范畴。
从中医学观点来看,本病病理基础是脾胃虚弱,基本病变是胃络损伤。
生理上胃主纳、喜润恶燥,以降为顺: 脾主运、喜燥恶湿, 以升为宜, 其纳、运、升、降、润、燥概括了脾胃的生理特性和喜恶, 当脾胃纳、运、燥、湿失常时, 最终均可出现升降失常症状。
因此从脾胃的生理特点和喜恶出发, 来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特点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消化性溃疡病;中医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是临床常见病,约9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
两者发病率约为1∶3;男女之比为(3~4)∶1;年龄以20~50岁者多见,约占70%。
1 发病机制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出现的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相互失调。
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等。
防护因子包括黏膜屏障、黏膜血流、上皮再生等。
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攻击因子较强,胃溃疡多是保护因子较弱、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在劳累、饮食不节、不良情绪等诸多因素刺激下, 使消化道内消化液分泌失调,黏膜抵抗力下降,胃酸、胃蛋白酶等侵蚀黏膜引起溃疡发生。
一般愈合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坏死物的清除、基底部肉芽组织的生长、瘢痕组织及血管的生长。
那么愈合溃疡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①抗溃疡促愈合的分子调节因子(EGF)对溃疡病愈合起重要作用,药物中的硫糖铝在一定的pH值内能诱导和激活分子调节因子。
②选择具有保护胃黏膜及抗感染作用的药物,通过该药物及其类似物的治疗能改善溃疡面的状况,减少复发。
中医各科秘方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秘方
中医各科秘方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秘方16。
鹿茸益胃散石玉书(组成及用法) 炙黄芪20g 茯苓20g 木香15g 槟榔15g 干姜9g 焦白术20g 当归25g 砂仁18g 石斛20g 黄连9g 炙甘草9g 党参20g 炒杜仲15g 紫苏梗15g 青蒿15g 鹿茸9g 山药25g 草果15g 姜黄15g 藿梗15g 研为散剂,每服9g,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主治) 慢性虚寒型胃、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 此类消化性溃疡病程较长,患者体质多虚弱消瘦,夜间疼痛较甚,泛酸嗳气,或吐痰涎,喜温喜按,面色多晦滞或泛青,舌淡或紫,脉沉紧细弦或涩。
本方似乎繁杂,其实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虚实并理。
方中鹿茸甘咸而温,生精补髓,养血益阳气,凡疮疡久溃不敛、疮肿内陷不起者,用之有内托升陷之功。
胃、十二指肠溃疡所以久溃难敛,乃因气虚血少,肾精匮乏,故肌肉难长,实同阴疽病理。
查古今诸多胃病方剂,皆无鹿茸;本方深研之处,当在此药。
17.三七乌及散袁家玑(组成及用法) 三七、乌贼骨、川贝、白及、甘草、黄连、元胡、佛手、川楝子各30g 广木香、砂仁各15g 生白芍45g 共研极细末,每日早、中、晚饭后各服3g。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 本方止血、化瘀、收敛、制酸、散结、消肿、消炎、缓急止痛、行气健胃,诸药合而能柔肝和胃、理气活血,又能制酸止痛。
若欲温中,可加上肉桂、党参、黄芪。
服用本方数日即可取效,然必当坚持服用3个月或半年以上,疗效始能巩固,此与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特点实有密切关系。
18.消化性溃疡方王聘贤(组成及用法] 马勃30g 玉米黑穗30g 鸡蛋壳60g 三七15g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开水吞服3g,日3服。
(主治] 消化性溃疡。
(解析] 三七止血活血,消肿定痛;余药收敛解毒,祛腐生肌制酸,对消化性溃疡有修复作用。
本方有治病求本之意,然服用量略增以能覆盖溃疡面,用6g上下为宜。
l9.程氏消化性溃疡方程云深(组成及用法) 射干9g 炒白芍9g 黄芩9g 牡丹皮 9g 连翘9g 山栀子9g 全当归9g 制乳香6g 制没药6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学海无涯:国医大师治胃溃疡的方子!平淡处,见真谛,经得起推敲
学海无涯:国医大师治胃溃疡的方子!平淡处,见真谛,经得起推敲(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胃溃疡。
这是一种常见消化内科病,困扰了很多现代人。
在这里,我想和你一起研究,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李振华前辈的一则治验。
李师,我个人认为,是中医脾胃病消化领域里,巍峨耸立的高峰。
他对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调治经验,在业界广为流传,是很多后世医家精神上的导师。
有一次,李师接待一个患者,很年轻,才33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胃溃疡。
其实,他的胃痛,已经持续六年了。
各种西药,交替使用,症状时好时坏。
什么时候加重呢?规律明显,就是因为各种事儿闹心、情绪不好的时候,以及饮酒和吃辛辣食物的时候。
对这个因素,他想避免,但很多时候力不从心。
此人经历过数次检查,结果均为胃溃疡。
等他慕名找李师求治的时候,胃部灼热疼痛,一按就疼,胃里头嘈杂反酸。
同时,疼痛连及两侧肋部,还嗳气、口干口苦。
平素,则心烦易怒、便干色黑。
看舌脉,属于脉象弦细、舌苔薄黄、舌质偏暗红。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李师给开了一张方子。
但见: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石斛10克,白芍15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知母12克,竹茹10克,甘松10克,刘寄奴12克,黄连5克,吴茱萸3克,白芨10克,甘草3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12剂以后,胃部的灼痛、口干、口苦、嗳气、心烦等感觉,明显减轻。
这个时候,原方去掉麦冬、黄连、吴茱萸,加山药2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健脾和胃。
这方子,又投15剂,患者服用后感觉大好。
此后,李师又稍作加减,后续调理。
患者最终诸症悉平。
配合钡餐检查,发现其胃溃疡愈合。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他最初刊载于2007年的《中医研究》上。
感兴趣的朋友,您不妨去认真翻阅、查找。
健脾益胃方对消化性溃疡疗效研究及机理探讨
内蒙古中医药
健 脾益 胃方 对 消化 性 溃疡 疗效 研 究及机 理探 讨
黄 波 贞 石 罗君 龙凤 艳 李树 标 黄 瑞 华 张 荣昶 黄 小 艺 刘 伟锋 摘 要: 目的 : 探 讨健脾 益 胃方治疗 消化 性 溃疡( P e p i f c U l c e r , P U) 的 疗效及 药物作 用机 理 。 方法 : 6 0 例P u 患者随机 分 为对 照组 , 观 察 组各 3 0 例 。对照组 : 给 予奥 美拉唑 抑酸 治疗 ; 观察组 : 在 奥 美拉 唑抑酸 治疗的基础 上给 予健 脾益 胃方治疗 。8 周后 , 观察 两组患者 临床 疗 效及 胃酸 、 胃泌素 、 生长抑 素的改 变情 况。 结果 : 治疗组 治疗后 临床 有效率达 9 0 %, 而治疗后 对照组有 效率仅达 6 6 . 6 %, 两组 具有显 著统计 学差异 ( P < 0 . 0 5 ) , 治疗后 治疗 组与 治疗前 治疗组相 比, 降低 胃酸 ( O H值 ) 、 减 少 胃泌 素分泌 、 促 进 生长抑 素分泌 具有统 计学差 异( P< O . O 5 ) ; 治疗后 治疗组 与治疗后 对照组相 比, 降低 胃酸( P H值 ) 、 减 少 胃泌素分 泌、 促 进 生长抑素分 泌具有统 计 学差异 ( P< 0 . 0 5 ) 。 结论 : 健脾 益 胃 方能 够改善 消化 性溃疡 患者临床症 状及其作 用机理 可能与抑 制消化性 溃疡 胃酸、 胃泌素 的过度 分泌和提 高生长抑 素分泌相 关 , 该 方药具
消化 性 溃 疡 ( p e p t i c u l c e r , P U ),主要 指 胃溃 疡 ( g a s t r i c u l c e r , G U ) 和十二指肠 溃疡 ( d u n d e n a l u l c e r , D U ), 其 发 病 机 制 较 为复 杂 , 概括为胃、 十二 指 肠 黏膜 攻 击 因子 和 黏膜 自身 防 御 一 修 复 因子 之 间 失衡 所致 i l l 。该 病 是全 球 最常 见 的 胃肠 道功 能 紊 乱 性 疾 病 之一 , 目前 的发 病 率约 为 1 0 %嘲 。研 究 表 明 , 幽 门螺 旋 杆 菌 产 生大 量 的尿 素酶 , 在 胃中生 成 氨, 从 而 改变 胃的生 理 环境 , 造 成 胃泌 素 和生 长 抑素 的分 泌紊 乱 : 它 会 使 胃黏 膜 的疏 水 性 下 降; 它还 直 接破 坏 上皮 细胞 , 释 放 炎性 介质 , 形 成 氧 自由基 等 , 引 发 胃黏 膜 局部 炎 症反 应 , 使 胃酸 分泌 过 多, 破 坏 正常 的 胃黏 膜 屏 障 , 从 而诱 发 胃 、 十 二 指肠 溃 疡 。笔 者 前 期 研 究表 明 , 健脾 益 胃方 能 够有 效 的 治 疗 消 化性 溃 疡 ,其 作 用 机制 与患 者 胃黏 膜 P G E 2 升 高相 关 , 但 其 作 用机 理 仍有 待 于进 一 步研 究 【 4 Ⅱ 。本课 题组 采 用健 脾 益 胃方 治疗 P U患 者 3 0 例, 并 进行 随 访 , 疗 效 满 意 。观察 并 比较 了健 脾益 胃方 治疗 前 后患 者 胃酸 、胃泌 素 、 生 长 抑素 的 改 变情 况 。现 报道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基 本 资料 : 2 0 1 2 年 7月 ~ 2 0 1 3 年 6月 在 防城 港 市 中 医 医 院 消 化 内科 门诊 就 诊符 合 标准 的 消化 性溃 疡 病 例患 者 6 0 例, 经 医 院伦理 委 员会 批 准 , 并 经 过 患者 本人 或 家属 签署 知 情 同意 书 , 按 照 随机 对 照 临床试 验 方法 ,按 就 诊先 后 顺序 将 所 观察 病 例 随机 分 为治 疗 组 和对 照组 ,两组 在 年龄 、 性别 、 病 情 严 重程 度 无 显著 性 统计 学 差异 , 具 有 可 比性 f | D > 0 . 0 5 ) , 见表 1 。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复方组配伍分析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复方组配伍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采用中药复方治疗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
采用中药复方治疗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用中药复方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通过辨证加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药复方;配伍分析;治疗效果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溃疡,主要病变部位是胃、十二指肠,还有很多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属于中医胃脘痛,患者有腹痛、呕吐等症状。
本次研究,选择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9年3月-2020年7月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140例开展研究,男性、女性分别为96例和44例,年龄段18-75岁,平均年龄(42.35±2.65)岁,全部患者使用胃镜检查获得确诊。
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治疗方法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研究组。
(1)西药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要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选择清淡的饮食,不能吃刺激性食物。
口服20mg奥美拉唑胶囊,每天服用两次,选择清晨、睡前服用。
每天服用三次硫糖铝,每次3片。
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配合使用1g阿莫西林,每天两次,口服250mg克拉霉素,每天两次餐后服用;针对反酸患者,增加10mg吗丁啉,每天三次,一个疗程治疗两周,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2)中药治疗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组方包括半夏l2g、黄连6g、黄芩10g、党参15g、干姜6g,陈皮以及炙甘草分别为10g、6g。
如果患者具有胃液反流,可以添加煅瓦楞子、乌贼骨;如果患者具有腹胀、气滞,添加枳壳、柴胡、木香等;如果患者具有血瘀,添加延胡索、三七粉、丹参;如果患者具有呃逆,添加竹茹、柿蒂;如果患者便秘,要增加火麻仁;便血者加白及、地榆。
胃溃疡验方理脾愈疡汤(李振华方)
胃溃疡验方理脾愈疡汤(李振华方)
[药物组成]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桂枝6g,白芍药12g,砂仁8g,木香6g,厚朴10g,甘松10g,刘寄奴15g,延胡索10g,海螵蛸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
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脾胃虚寒证。
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隐痛,痛处喜暖喜按,饥饿时痛甚,进食痛减,口淡食少,腹胀嗳气,泛吐清水,身倦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
[方义]治宜温中健脾,理气活血。
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桂枝、白芍药、生姜、大枣配炙甘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砂仁、厚朴、木香、甘松、刘寄奴、延胡索疏肝和胃,理气活血;海螵蛸生肌收敛,制酸止痛,共奏温中健脾、理气活血、生肌愈疡之效。
[加减应用]若大便色黑,状如柏油者,加白及10g,三七粉3g (分2次冲服),黑地榆12g;如语言无力,形寒畏冷,四肢欠温者,加黄芪30g,甚者加附子10g;如嗳气频作者,加丁香5g,柿蒂15g;如食少胀满者,加焦山楂12g,神曲12g,麦芽12g.
李郑生,黄清.李振华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J]. 中医研究,2007, 20(5): 51-53。
治消化性溃疡单方验方
治消化性溃疡单方验方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
病程缠绵,根治颇难。
多因饮食失调;或忧思忿怒,肝郁化火,热灼胃阴,而致胃黏膜受损;或脾虚失运,湿邪凝聚,郁久化热,腐蚀胃体,日久不解,均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或由慢性胃炎转化而成。
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
或胀痛,或灼痛,或刺痛、隐痛,或伴有嘈杂、吞酸、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胃溃疡疼痛多在食后半小时发作,其压痛点多在正中或偏左侧;十二指肠溃疡,其痛多在食后2小时,压痛点多偏右侧。
拒按多实,喜按多虚。
喜冷多热,喜热多寒。
·加味芍甘汤·【组成】白芍30g,甘草15g,地榆30g,黄连6g。
【用法】水煎服(宜久煎)。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泻热和胃、缓急止痛。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
【附记】陈绮翔云:“屡用效佳。
若能辨证适当加减,对于治疗慢性胃炎也有较好的效果。
”·白及枳实汤·【组成】白及15g,枳实10g。
【用法】上药水煎两次,每次加水500ml煎至100ml。
两次药液混匀。
早、晚各服100ml。
每日1剂。
服药前半小时服呋喃唑酮(痢特灵)0.1g,日服2次,连服1周。
本方须连服半月至20天。
【功效】生肌止痛。
【主治】消化性溃疡。
【附记】用本方治疗43例。
其中胃溃疡13例,治愈8例,显效4例,无效1例;十二指肠溃疡30例,治愈19例,显效9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3%。
·溃疡散·【组成】儿茶150g,海螵蛸、枳壳、血竭、三七、白及、石膏各150g,黄连100g,白芍250g,延胡索120g,甘草140g。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
每次服20g,日服4次,于饭前30分钟用热水或蜂蜜调成糊状吞服。
25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观察疗效。
【功效】理气止痛、清热制酸、活血生肌。
【主治】消化性溃疡。
【附记】用本方治疗153例,经服药2~4个疗程后,痊愈141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型实用偏方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型实用偏方典型症状表现:胃痛或胸胃部胀闷,口干口苦,渴不欲饮。
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数。
一、药物治疗偏方偏方1【组成】蒲公英600克。
【功效】清热利湿。
适用于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大便黏腻不爽者。
【制法】将蒲公英用清水冲淋洗净晾干后,研成细末。
【服法】每日1次,每次20克,用开水浸泡30分钟,代茶频饮。
【疗程】连续饮用1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刺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来源】《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偏方2【组成】刺苋菜根鲜品250克(干品60克)。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适用于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者。
【制法】将上药洗净切片,加水8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至药液约300毫升,去渣取液。
【服法】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温服。
【疗程】连续饮用10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刺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来源】《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偏方3【组成】吴茱萸(去枝梗)、陈皮、炒黄芩各15克,苍术23克,黄连30克。
【功效】清热燥湿。
适用于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胸胃部胀闷,口干口苦者。
【制法】将上药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早晚各1次。
【疗程】连续服用7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刺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来源】《医学纲目》。
偏方4【组成】黄连30克,苍术23克,黄芩、陈皮、吴茱萸各38克。
【功效】清热燥湿。
适用于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口干口苦,大便不畅者。
【制法】将上药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液。
【服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早晚各1次。
【疗程】连续服用7剂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刺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来源】《简明医彀》。
二、食物治疗偏方偏方【组成】卷柏60克,猪肚100克。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适用于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者。
【制法】将卷柏用水冲淋洗净切碎,猪肚洗净,两者共炖煮熟备用。
治疗消化性溃疡:半夏泻心汤为主,芍药甘草汤与川楝子散为辅
治疗消化性溃疡:半夏泻心汤为主,芍药甘草汤与川楝子散为辅溃疡病属常见多发病,临床上以胃脘疼痛、痛连两胁、嘈杂吐酸为主证。
将其归结到“胃脘痛”“肝胃气痛”的范围。
基本处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0g,炙甘草10g,炮姜10g,白芍20g,木香10g,白芷12g,陈皮10g,川楝子12g,延胡索12g,煅瓦楞子20g,海螵蛸15g,枳实10g,槟榔10g。
本方以半夏泻心汤为主,芍药甘草汤与川楝子散为辅,又随症加减,用以治疗溃疡病,收效也十分理想。
其机制主要是方中半夏辛能散郁开结,以除胃脘满闷、嗳气呃逆;炮姜(于氏用治本病常以炮姜易干姜)配半夏辛开散寒以和阴,黄芩伍黄连苦降清热以和阳,夏、姜、芩、连苦寒合用以燮理升降、平调寒热;党参、炙甘草益气补中以扶正气。
芍药甘草汤和血补中、解痉止痛,并调中去滞、行气止痛的木香与入阳明经、行气和血止痛的白芷,具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的功效,是治疗一切脘腹疼痛的必用组药。
川楝子散疏肝清热、活血止痛,合擅治胃肠诸痛的白芷,具疏肝清热和胃、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胃脘胀痛、痛引胁肋、中脘嘈杂、嗳气频作、口苦诸证的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瓦楞子、海螵蛸两者均含大量的碳酸盐,能中和胃酸,故有制酸止痛的作用。
枳实、槟榔通腑降气,与方中他药配伍,可增强解郁降气之功。
全方共奏平调寒热、疏肝解郁、止痛止酸之功,故溃疡病患者服之有效。
常见加减:胃脘痛较甚者加细辛10g,花椒10g,三七3g,以温中散寒、活血定痛;中脘嘈杂者加黄连3g,竹茹10g,以清胃降逆;胃脘痞闷、呃逆嗳气者加赭石20g,莱菔子15g,以降胃、除痞、止噫;大便稀软或泄泻者加焦山楂15g,以温中健胃、散寒止泻;呕血、便血者加白及12g,浙贝母12g或三七3g,以涩血止血。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中医药调理肠胃溃疡
中医药调理肠胃溃疡肠胃溃疡是指胃粘膜或十二指肠粘膜受到破坏,形成溃疡的疾病。
中医药调理肠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药调理肠胃溃疡的原理和方法。
I. 肠胃溃疡的中医理论解释肠胃溃疡在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痞满”、“脘痞”等病症。
中医认为,肠胃溃疡的发生主要与脾胃失调、气滞血瘀、郁火等不良体质有关。
因此,中医药调理的目标是恢复脾胃健运和调理气血,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
II. 中医药调理肠胃溃疡的方剂1. 枳实导滞汤组成:枳实10g,黄柏10g,黄芩10g,黄连10g,半夏10g,生姜10g,甘草6g,大枣10g。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导滞停痛。
服用方法:煎煮以上草药,分两次空腹温服,每日2剂。
2. 胃窦痛舒颗粒组成:制何首乌10g,生地20g,白芍20g,茯苓20g,白术20g,陈皮10g,藿香10g,厚朴10g,山楂10g,决明子10g,厚朴10g,郁金10g,当归10g,三七粉10g,甘草10g。
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胃气,止痛祛痰,和胃养阴。
服用方法:将以上草药加工为颗粒,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每次10-15g。
III. 中医药调理肠胃溃疡的穴位按摩1.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胫骨前缘外侧的肌肉之间。
用拇指按压或旋转按摩此穴位,有助于改善脾胃气滞的症状。
2.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部正中,自胸骨下端垂直往下紧贴脐腹中线处。
用拇指按压或环摩中脘穴,可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IV. 中医药调理肠胃溃疡的饮食注意1. 避免辛辣刺激辛辣食物会加重胃黏膜损害,因此患者应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姜、蒜、胡椒等。
2. 忌烟酒烟酒会刺激胃黏膜,促进溃疡的发生和恶化。
患者应戒烟限酒,远离二手烟。
3. 注意饮食营养肠胃溃疡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米饭、面条、豆腐、鸡肉、鱼类等。
V. 中医药调理肠胃溃疡的生活习惯1.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促进肠胃溃疡的康复。
建中理气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建中理气汤治疗消化性溃疡
【经验方组成】炙黄芪15克,党参10克,木香10克,白芍15 克,桂枝6克,陈皮6克,延胡索15克,乌贼骨15克,炙甘草3克。
【组方用意】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以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多见,患者多在空腹时胃脘隐痛,进食后缓解,或有进食后痛甚者,但也多喜按喜温。
余认为本病以虚为本,中阳不振,胃失温煦,气机不畅,而作痛矣。
中虚不运,又可造成湿浊、痰饮或食积等病理变化,而导致本病本虚标实之证。
本经验方属于补虚温中理气之剂。
炙黄芪、党参补元气健脾胃,为君药;木香、陈皮、桂枝,辛温与甘温合用,符合“寒者热之”的原则,起到理气温中作用,为本方臣药;白芍苦甘酸微寒,缓急止痛,且能牵制木香、桂枝之辛热。
元胡协助白芍止痛,乌贼骨制酸,促使溃疡愈合,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同为佐使药。
本经验方是从汉张仲景小建中汤化裁而来,药性甘温与辛温相结合,更加适合近代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的需求。
【加减法】
1•胃脘胀病明显者,加青皮6克,枳壳10克,郁金10克,醋柴胡6克。
2.嘈杂吐酸明显者,加瓦楞子15克,娑罗子10克,白及10克。
3•胃脘冷痛,苔白者,加干姜10克,制附片6克。
4•胃中停饮,泛吐清水冷涎,胃部有水声者,去党参,加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
5•湿热结法,口苦,苔黄者,去党参,加黄连3克,黄芩10克,
生慧及仁15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用药注意湿毒蒸变 、炎症存在 ,治宜祛湿解毒 胃酸分泌增多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 ,临
床常 表现 为吞 酸 ,此 乃湿热郁 蒸所致 。《医 学心悟 ·吞酸 》 曰 :“脾气不运而酸者 ,是怫郁之极 ,湿热蒸变 ,如酒 缸太热 则酸也 。”可见酸是郁蒸的 产物 ,酸滞 胃中 ,随胃 气上 泛则 吞酸 ,侵蚀黏膜则发为溃疡 ,刺激溃疡面则见上腹疼痛 ,侵 蚀血脉 ,血溢脉外则见 呕血或 便血 。故酸与 痰饮 、瘀 血一 样 ,既是一种病理产物 ,又 是致病 之邪 气 ,湿 毒蒸 变 ,酸邪 内生 ,侵蚀黏膜是形成溃疡的主要病机 。吞酸是酸甚 的临 床表 现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PU 的发生 与胃酸 、胃蛋 白酶 的消化 、侵蚀密切相关 ,制酸是防止 PU 发生的首要方法 。
近年 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PU 的 发生与幽门 螺杆 菌 ( Hp) 有密切关系 ,其 中 72 %以 上的 PU 患 者胃 内有 Hp 定植[2 ] 。关于 Hp 的属性 ,国内 文献报 道 [3~5] Hp 感 染与湿 热症关 系密切 ,提 示 Hp 感 染与炎 症程 度有一 定关 系 ,反 映邪盛时多有活动性炎症及糜烂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 ,认 为 Hp 是六淫中湿毒 之邪 ,湿毒是 PU 的启动因 子 。Hp 在 胃内定植 ,可产生尿素酶 、空泡毒素 、黏附素等定植致 病因 子 ,胃上皮细胞接受相应致病因子刺激后宿主可出现 胃泌 素和 (或) 生长 抑素分泌 紊乱 ,胃酸分 泌增高 ,炎 性介 质释 放 ,氧自 由基形 成 , 而致溃疡 的发生 [1] 。Hp 阳性 的 PU 患 者溃疡的年复发率为 72 % ,根除 Hp 后溃疡年 复发率 可降 至 < 3 %[6 ] ,因此清除 Hp (湿毒之邪) 不仅可 以减少胃 酸分 泌 ,而且可降低溃疡的 复发率 。针对 本病湿 毒蒸 变 ,酸邪 侵蚀的病理特点 ,施以祛湿解毒 、中和胃酸之品 ,既可 绝酸 邪之源 ( Hp) ,又可挫 酸邪之势 ,可 谓标本兼 顾 。常用 的药 有黄 连 、蒲公英 、大 黄 、茵陈 、苦参 、吴 茱萸等 ,功 能是 清热 (或祛寒) 燥湿 、解毒 。药理研究 证明 ,此 类药物 既能 清除 胃黏膜炎症 ,又有抑 制 Hp 的作用 [1 ] 。常用的中 和胃 酸药 有煅瓦楞子 、珍珠粉 、海螵 蛸等 ,此类 药物为 碱性 药物 ,富 含钙剂 ,可中和胃酸 ,直折 酸邪之 势 。其 中煅瓦 楞子 是制 酸之 品中 姣姣 者《, 医宗必 读》云 “: 消 老痰至 效 ,破血 癖殊 灵 。”不 仅 能 制 酸 止 痛 ,且 能 化 痰 散 瘀 、软 坚 ,用 量 应 在 15~30 g之间 ,既针对酸 邪侵蚀 ,又消 除溃疡 之瘀 血之变 , 还降胃气 ,改善胃的通降功能 ,可谓一物多用 。珍珠粉 、海 螵蛸并有生肌之效 ,更有止呕之意 ,止血之功 ,可促进 溃疡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PU) 按中医理论研究 ,属多病 因多病机表现 ,是一个极易复发的身心疾病 。其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 ,因 此探 讨消 化性溃 疡的用 药规律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 。根据 PU 的发病 特点 、 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改变 ,我 们认 为消 化性 溃疡 的主 要病因 可概括为脾胃虚弱 ,湿毒壅滞于中 ,气血失和 ,出血瘀血并 存 。因此 ,PU 的治疗 用药 应以健 脾和 胃 、祛湿 解毒 、化 瘀 止血药为基本组成 。现分析如下 。 1 组方针对本虚 ,治宜扶正益气健脾
脾胃虚弱是 PU 的病理基础 ,不论是精神刺激 ,还是饮 食失调或脏腑 传变 ,脾 胃不 虚则 邪 无可 乘 ,所 谓“正 气存 内 ,邪不 可干 ”“,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脾胃虚弱 ,气血化 源不足 ,不能濡养滋润胃黏膜 ,湿热瘀毒乘虚而入 ,损伤黏 膜形成溃疡面 。同时情志 不畅 ,肝 失疏泄 ,横 逆犯 胃致胃 腑升降失调 ,胃气不舒 ,胃脘胀闷疼痛 ,日久入络损膜造成 黏膜损伤形成溃疡 。胃痛的反复发作必暗耗气血 ,内伤脾 胃 ,纳谷日减 ,化源匮乏 ,形成 气血 更虚之 恶性 循环 ,外不 能御邪外出 ,内不能促肌肉生长 ,创面修复 ,致溃疡迁延难 愈 。病情加重时虽然疼痛较剧或伴见胃脘胀满 、恶心呕吐 等似实证的表现 ,但其根本 在于脾 胃虚弱 ,且 每因饮 食失 调 ,情志 不遂 ,冷暖失宜而发 。虽因实而发 ,但 详细诊之则 不难发现本虚 。消化性 溃疡病 情危重 时 ,虽应 急则治 标 , 以求尽快缓解症状 ,但也不忽视本虚这一根本原因 。在症 状得以缓解后或治疗 标病的 同时 ,即着重 补益 中气 ,调理 脾胃以治本 。药物 可 用黄 芪 、白 术 、党参 、山药 、甘草 等 。 《本 草备 要》谓黄芪能“温三 焦 ,壮脾胃 ,生 血 ,生肌 ,排脓内 托”。素 有“疮痈要药 ”、“疮家要 药”之美 称 。现代 药理研 究证实 ,黄芪 能增 强特异性 和非特 异性免 疫功 能 ,能 降低 胃液 、胃酸的分泌量[1 ] 。故应首选黄芪补元 气 ,益中 气 ,托 疮生肌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营养胃壁黏膜 ,促进溃疡 愈合 。
河北中医 2007 年 9 月第 29 卷第 9 期 Hebei J TCM , September 2007 ,Vol 29 ,No. 9
829
Hale Waihona Puke 学术探讨从脾胃理论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组方结构
宋春辉 李 桂1 贾凤新1 武大勇1 (河北省乐亭县福平医院内科 河北 乐亭 063600)
【关键 词】 消化性溃疡 ;脾胃理论 ;组方结构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 255 ;R 242; R 331.21; R 333.2; R 573. 105.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619(2007)09- 82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