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之我见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在小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过本人多年的实践,尝试了很多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下面有几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把教师放在指导位置一直以来国内的语文教学都没有跳出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课后老师要求学生背的老传统,而且在课堂上只有老师讲课,没有学生回应,“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课本加一张嘴巴”,课课一个样,堂堂一种腔,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
这种只重视“教”而不重视“学”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适合时代的要求。
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靠个体反复多次地训练,只有通过学生个体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提高阅读、写作和分析能力。
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善于思考,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在教师引导下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有一个吸引他们的开头我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尤其是现在的娱乐工具和娱乐项目五花八门,有一点小事都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拽走。
因此这就给课堂教学设置了不少障碍。
如何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都在你讲的课上呢?这就需要有好的开头,就像相声评书开头的定场诗那样,只要一说,观众就会知道,节目开始了。
例如学习课文《草原》,一开始就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
一段歌曲引起学生对草原的无限向往,从而让学生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情感来学习课文。
这种开头使得学生觉得很新鲜,同时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而且学生从开始就像磁石被磁铁所吸引,形成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活跃了氛围。
三、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我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些年头了,其中所经历的新课改,高效课堂等教学改革,感触很深的是: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他是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目的性很强,学以致用。
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既要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挥部,又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成。
新课程理念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素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讲求学生的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转变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古语云:“亲其师而信其道。
”即学生对教师有了好感、信任后,才愿意与教师亲近、交流。
我们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能再以教育者自居,要树立一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观念,走进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流,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加强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样学生才会对老师没有畏惧感和生疏感,面对教师的教学时才会没有心理障碍,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达成师生间的双边互动,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
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在我教《看云识天气时》,提前让学生观察天空中云的变化和天气的关系,并辅之以相片或者图片为证。
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空前高涨,观察,找资料,拍照,整理等,忙得不亦乐乎。
课前充分的准备及高昂的兴趣,让这堂语文课不仅生动,活泼,很富有个性,而且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了说明文的知识。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之我见
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效果之我见语文教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过程。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果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在我看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布置小组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交流能力。
语文教学还可以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比如通过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课业繁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放松和舒适。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轻松的话题和活动,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吸收知识。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比如通过谈论时事、阅读名人传记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
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高中语文内容繁杂,教学任务繁重,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教师需要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适当地引入一些扩展性的知识内容,比如朗诵名篇、解读古诗、分析经典小说等,让学生在深入学习语文知识的增加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积极拓展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综合素质。
强化实践性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要传授语言文字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需要强化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理想语文课堂之我见
开进一 步的交流和讨论 , 谈谈 这节课对 自己的启发 , 学到了哪些 更有价值 的东西。这时, 我们 只要充分引导学生 , 要求他们用 自 己的语 言表达 自己的观点或情感 ,学 生便会充分地挖掘 自己原 有的语 言知识和技能 , 结合本课的学 习体会 , 大胆地发表 自己的
陈 旧的教学观念使得我们 的课 堂往往 出现 “ 满堂灌 ”的现
象,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 学生 只是被动地 接受教师 的答案。随着
社会 的发展 , 教育 的形式也在发生着 巨大的改变 , 传输式的授课 观点。比如有的学生说 : 从驴的角度分析 ,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迟 模式根本不能满足每个学生对知识 和能力的需求 ,也不能使学 生得 到可持续性发展。因此 , 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 如果没有 学生
四、 学 以致 用
生活有多广 阔, 语文就有多广阔 , 语文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 系。然而 , 学生在课 堂上学到 的往往只是表面的 、 机械的东
西 ,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将语文 能力 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 中。 所以,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 学资源联 系生活实际, 在注重培养学生
的能力 的同时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这样既能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又能巩 固课堂所学 , 更体现了语文学 习的
≈ # #
≈
≈
#
■r
理想语 文课堂之我 见
江 苏省 海 门市常 乐初 级 中学 龚海 燕
我心 目中的理想课堂 ,应该具有和谐融洽的学 习氛围和 良 好的师生关 系 , 课 堂充满睿智与激情 , 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发
够解答的问题 , 可先让学生讨论交 流, 再由小组统一意见 。在学 生合作交流的过程 中, 既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 , 同时也培养 了他们 的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 紫藤萝瀑布》 时, 教师要求学 生说说对“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不幸 , 但是生命的长河是 无止境 的” 这句话 的理解 , 因为文章本身具有难度 , 很多学生表
初中语文课堂拓展之我见
于 济 南 冬 天 的那 种 情 怀 和 感 受 , 于是 在 课 堂 上 , 笔 者 设 计 以积 累 知 识 。
导学生通过想象 来补充 ,发展 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 陶渊 明 引导学生通过 各种方式 了解 民俗 民风 、民间文化 ,让学生
笔者在教 学冰心的 《 谈生命 》第三课时 ,将全班 同学分为 采 访 的形 式 , 了 解 人 文 知识 。 同 时 ,也 可 以 利 用 中 国特 有 主辩方和 反辩方 ,要求他们进 行关于生命 的辩 论。辩论开 的 节 E ,如 中 秋 、 端 午 等 节 日, 组 织 学 生 进 行 实 地 的 民风 t 始后 ,双方代 表开始发言 ,笔 者在辩论过程 中提 出一些重 民俗 探 索 活 动 。
一
( )立足学生,拓展语文教学 二
语 文 教 学 的对 象 是 学 生 ,在 不 同 的 区 域 、 不 同 的 学
初 中语文课 堂 的拓 展方式 的一些见解 , 旨在有效 提高初 中 校 、不 同的年级 ,学生对 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和 掌握 知识 的
情况都 不一样 ,因此 ,在进行语 文拓展教学 时,我 们应 当
备
育观 和教学形式 。语文 的活动教学是充 分发挥和锻炼 学生 观看 ,使学生在课 前对 《 出师表 》有一定 的了解 ,并且通 的听 、说、读、写 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 生的情感 、品行 以 过影视 资料进行读 诵,使学 生深 切地感受 到其 中的爱 国情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之我见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之我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树立民主平等意识,构建轻松和谐课堂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
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信念、动机和需要等。
我们教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
古人说:“亲其师而信其道。
”要让学生“亲”师,首先必须建立同学或朋友型的师生关系。
同学或朋友型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心理认同,获得心理自由,由此使学生产生心理的“向师力”。
如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讨论质疑中,我常对我的学生这样说“能让我也来发表一下想法吗?”“你们对我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吗?”“你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你提出的问题我现在不能回答你,我需要查一查有关资料,你也可以查一查,我们比一比,看谁查得快,好吗?”这种尊重学生的语言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形成创造了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
学生“活”了,课堂当然也“活”了。
所以,我们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自由度,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真正形成互动的对话平台,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才能活跃在教学过程中。
激活语文课堂之我见
激活语文课堂之我见“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如此,对文章进行讲解的语文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
课上得呆板,无起伏,从头到尾一个样,就会令人昏昏欲睡;上得灵活,有鲜明的节奏,就能引人入胜,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那如何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多年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我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巧妙导入犹如一部交响乐要有摄人心魄的序曲;一场戏要有别开生面的序幕;一篇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少不了一个好的导入。
或借助音乐,拨动学生心弦;或朗诵诗文,引起学生的共鸣;或提出问题,撞开学生的心扉;或利用影像资料,引发学生的联想;或讲述感人的故事,触动学生的心灵;或介绍作者生平,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方法可谓多矣!但是,具体到每一节课,就应该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甚至因“势”而异。
在讲老舍的《我的母亲》时,正值中秋节之前,绵绵的思乡之情已悄悄萦绕着这些在外求学的学生。
课前又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母爱的诗词,又平添了几分对母亲的思念。
上课时,请同学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于是感同生受,一种赞美母爱情绪弥漫整个课堂,进入课文也就顺理成章了。
又如在学习陈启佑的《永远的蝴蝶》一文时,借助“梁祝”音乐朗读全文,把学生带进作品的情境中,营造了一种凄清、伤感的氛围,学生很快就把握了全文的基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好的导语可以创设学生学习的“平台”,构筑各种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延伸,幻化成课堂中的意境。
二、适时点拨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学生求知欲的激发,学习兴趣的调动是需要培养的,有时甚至于需要小心的呵护。
对于语文学习,因为是母语学习,中专生一般不存在文字上的障碍,所以往往会或因语言质朴而被学生忽视;或因文章内涵较深,以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理解,而被一带而过……这往往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层层揭示问题,环环抓住学生心理,形成波澜起伏的教学结构,把学生的兴趣巧妙的引入“被忽视”或“被一带而过”之处,再起涟漪。
语文课堂导入之我见
语文课堂导入之我见【摘要】刻苦的结果常常是及格,兴趣的结果往往是出色。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智慧的源泉,所以课堂导入不仅要活跃课堂气氛,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充满趣味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碰撞灵感,启迪智慧,创新发现。
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在饶有兴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都会感到身心愉悦。
【关键词】实效性;针对性;新颖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导入,同样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而不必拘泥某种固定的模式。
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心智,培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导入毕竟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如果在导入设计时刻意追求时尚、过分追求完美、脱离学生实际、偏离教学内容,那就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
我以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实效,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力求新颖、有趣,努力让导入过程如行云流水,不留斧凿之痕。
一、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实效性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要把提高实效性作为首要目标,通常,课堂导入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如初中语文课堂上常见的激情导入、激趣导入,或者是音乐欣赏导入、图片视频导入,以及活动导入、故事导入等等,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把追求实效作为第一要务,不搞形式,不摆花架子。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课堂导入时,先给学生讲一个笑话,课堂气氛不可谓不热闹,但是所讲的笑话与课堂教学没有任何关系,笑话讲完了,还要生硬地引入新课,这种导入就存在过分“求乐”之嫌,变成了纯粹的花架子,甚至喧宾夺主,冲淡课堂教学要达成的主要任务。
二、针对性导入设计不管有多么精彩,终归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和任务,所以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恰当的导入形式。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环境之我见论文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环境之我见“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我们期待和谐的社会,我们也期待教育的和谐。
学生只有在和谐的课堂中,在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优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品味体会学习语文的美.要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是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环境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要以诚相待,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
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增强师生情感的交流。
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愿望,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
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信任,不要伤害其自尊心。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要及时地表扬、鼓励,哪怕是一次掌声,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对学生都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大大增强了学生荣誉感和自信心。
这样会引起学生的情绪高涨和探索欲望,触发学生内驱力,张扬学生个性,萌发创新灵感。
“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让学生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协调良好的生与生的关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手段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
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凭借教材和学生进行思想、知识和能力的交往;学生以学组为单位,先带着讨论题自我探索,小组伙伴之间互相鼓励、互相督促,小组讨论和组间交流时,学生独立学习的成果和遗留的问题得到老师和同学充分的关注和帮助;教师针对讨论题中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具体交流情况相应引导、适时点拨;最后以巩固性测试的形式来自查教学效果,并及时反馈矫正。
语文教学习心得体会:让小学语文课堂“动”起来
语文教学习心得体会:让小学语文课堂“动”起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活跃起来,我尝试了一些方法和策略,以下是我的一
些心得体会:
1. 创设情境:在语文课堂中,我经常设立一些情境,引入课文或话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投入。
例如,我在教授《小草》这篇课文时,会找
一些幼儿园的照片或小草的图片来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游戏化教学:我发现,将语文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诗歌鉴赏时,我会设计一些诗歌背诵比赛或是诗词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
戏中学习,并且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成绩。
3. 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也注重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
通过分组讨论、配对练
习等活动,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答案,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我还
会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相互学习和提升。
4. 多元评价:在语文课堂中,我尽量避免只使用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评价方式。
我注重
综合评价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
在评价中,我会给学
生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综上所述,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和多元评价等方式,可以使小学语
文课堂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些方法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摘要:运用课堂艺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此为师者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十分必要。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艺术课堂艺术运用得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迅速获取反馈信息。
所以运用课堂艺术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现就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谈谈我的体会:一、导语短小精妙清代李渔曾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文章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新课导入时,亦应如此。
一段精彩而短小的导语,也会使一堂语文课精妙生动,锦上添花,效果倍增。
所以,为师者必须讲究导入技能。
我在教学实践及听课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导入的方法:1.故事导趣。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学中学生对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能结合课文谈及一些故事或典故,定能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授《白毛女》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白毛女”的故事。
2.问题带趣。
即以提问学生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开头。
这些提问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的天地,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如教学《陈涉世家》时可以在上课一开始提问:“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什么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这次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什么?”这种“串问”,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设疑诱导,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按照合理的思路编排好问题,步步深入,诱导学生步入自己预设的“陷阱”。
3.情境生趣。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当音乐声响起,在贝多芬激昂的乐曲声中,我就向学生介绍道:贝多芬在28岁时就有耳疾,自此至57岁逝世,其中就有二十余年处在聋疾状态,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
调动小学语文课堂气氛之我见
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有功能代偿作用,两半球既相对分工,又协同活动。
只有大脑左右两半球协同活动时,活动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幽默是一种艺术,教师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慧笔在学生的作业后批注书面幽默语言,可以在讲课必要时作一个妙趣横生的姿势,使大家哗然一笑之后学到知识,也可以在运用幽默艺术中培养学生的幽默意识,让大家来说来做。
幽默语言进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基础上,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接受语言信息,得到一个生动逼真的形象;使学生的大脑左右半球协同活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发展;可以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记忆得更牢固,在新的情境中顺利迁移,从而大大提高知识传授的数量和质量。
课堂教学是信息传递和转化的过程,幽默语言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幽默语言的运用能使沉闷的五年级语文课堂显现生机。
一、五年级语文教学幽默语言运用的原则1、民主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是有着独立人格与尊严的个体。
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合作、互助的基础上的,而幽默语言正是为创造这样一种情境服务的,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幽默语言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品质。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用自己的头脑认识世界和处理纷繁复杂的问题,为其今后的成长打好扎实的基础。
2、情境性原则不能把幽默语言认为是在语文教学的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必不可少的,而是概括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环境而定。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扬幽默素材、捕捉幽默时机,在课堂上要有分寸的幽默,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师生关系。
同时,教师要善于以独特的眼光去洞察,要以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儿童的幽默,因为幽默是师生共享的。
3、庄重与诙谐统一原则幽默语言是体现了教学内容的方向性、科学性和严肃性要求,以诙谐性、趣味性和形象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表达的,即庄重与诙谐的统一,没有庄重,幽默就会失去健康积极、进取的优美品质;而没有诙谐,庄重就会成为呆板枯燥的说教,幽默也就不复存在。
语文课堂激趣之我见
语文课堂激趣之我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
这样教学就会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所以说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优化导语,激起学习的兴趣。
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部电影,那么课前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序幕可以一下子吸引观众,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导语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切合课文内容,符合文体特点,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新课。
如教《竞选州长》时,我先讲了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马克.吐温发表了《竞选州长》一文后,一次在大街上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
霍夫曼对这位小说家极端仇视,对他说:“马克。
吐温,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硬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我防弹轿车的钢板是最坚硬的,我手枪里的子弹是最锐利的!”马克.吐温听了微微一笑:“先生,我了解得跟你不一样啊!我说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
你的脸皮那样厚,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刺破它长出来,还不锐利吗?”听完这则小故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明白了马克.吐温的语言特点。
我接着引导:“你们读了《竞选州长》这篇课文,就更能了解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了。
”这样学生学习《竞选州长》的兴趣更浓了。
如教《孔乙己》时,从大散文家余秋雨的名言入手。
“余秋雨说:‘名人成就地名,地名成就名人。
’浙江省文化名城绍兴是我国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故乡。
今天绍兴城里的咸亨酒店前,一个黑色的石像天天站在那里‘笑迎八方来客,招徕四方钱财’。
大家知道这人是谁吗?他就是鲁迅笔下的文学人物孔乙己。
中学语文课堂愉快教学之我见
好 的功 效 ,愉 快 的精 神 状 态能 使 中学 生
的 智力 活动 达 到顶 峰 。无数 的教 学 实践 也证 明 ,教 学 效 果 与学 习愉 悦 情 绪 呈 现 明显 的正 比。 语 文课 中有 了愉 悦感 , 在 中 学 生 听课 就会 精 力 十足 , 极 主 动 , 维 积 思 机 制运 转加 快 ,很难 理 解 的课 文 也 会 豁 然 开 朗 ,对 写 作 活 动也 会 抱有 一 种 积极 的态度 。愉快 教 学还 可 以激 发 中学 生对 语 文 的浓 厚兴 趣 ,从 而 使语 文教 学 卓 有
节 奏感 , 到 快 慢 适 度 , 密相 间 , 扬 做 疏 抑 顿挫 , 起伏 跌 宕 。 师还 要善 于借 助 教学 教 内容 的 节奏 来 调 节 整堂 课 的节 奏 。教 学 内 容的 节奏 指 上课 内容 的详 略 、 多寡 、 取
舍、 安排 等 。 讲 多少信 息 及含 量 和速度 该
与 学 习 的关 系非 常 密切 ,满 怀兴 趣 就 会
盛求 知 欲 的 , 是能 够 改正 错误 的 。 都
中 学语 文 实施 愉快 教 学 。要营 造 一 种 生动 活泼 的 课堂 气氛 首先 , 倡教 师 提 带 笑进 课 堂 。微 笑 是联 系师 生情 感 的纽
都应 考 虑学 生 的 承 受能 力 ,必须 富有 一
又 如 , 二 的 “ 近 中 国古 代 雕 塑 ” 初 走
鸣 , 中去 发现 美 、 从 体会 美 、 享受 美 。 现 在多 媒体 教 学 在各 个 学 校都 普 及
开 来 ,这 对 于美 术 教 师 上好 欣 赏课 起 到
和 “ 近外 国古 代 雕 塑 ” 两 个 欣 赏 课 , 走 这 都 可结 合 中外 的历 史来 学 习 。中 国古 代
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现象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现象之我见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配合老师,师生互动少,课堂显得“沉闷”。
勿庸置疑,这一现象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对问题不愿意回答或不能回答,不参与课堂教学,不与教师形成互动,造成课堂的“沉闷”。
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思考:一、以强化学习为突破点,增强课堂教学策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以学习促进专业发展,以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期改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1)学什么?应当是学习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沉闷”现象的。
(2)从哪里学?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网络上学,从远程教育资源上学,从教育教学杂志报刊上学,从教学光碟上学,从示范课中学等等,只要不断学习,就能找到一些解决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教学经验,从而改变课堂“沉闷”的现象。
二、以讲究课堂艺术为切入点,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问艺术为例。
提问,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
而提问的质量,提问的切入点,对学生的有效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提问也讲究艺术。
好的语文教师能合理而有效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而有的语文教师,提的问题过大,切入点没把握好,学生思维难以跟上,问题无法完成,致使学生无法回答和参与,就造成了课堂的沉闷。
如一位教师在上朱自春的《春》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提问:“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前一个问题学生易答,但后一个问题就没办法回答了。
这个问题太大,如果换成“这一段是概括地写,还是具体地写?”学生的思维就会跟上来。
三、以尊重学生为关键点,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一味地“居高临下”,以“强者”“权威”自居,而不是与学生以平等的态度面对,这就会导致学生不愿参与。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之我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之我见新课程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无疑应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入手,因为唯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良好氛围的营。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像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
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
如果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色彩斑斓,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
二、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
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提问:《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头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然后同学分成四人组,进行合作探究。
改变语文课堂教法之我见
改变语文课堂教法之我见【摘要】要让语文课堂生动有趣,就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多方引导学生发问,投入我们的情感,张扬学生的个性,进行合作探究,渲染课堂气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探求新的教学理念,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固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当作一种礼物领受呢?我认为最紧要的是改变语文课堂的教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服务课堂教学教学形式要受学生欢迎,这是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保证。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老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对象采取不同教学形式,而不拘泥于一种模式。
只要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张扬学生个性,对活跃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可以使用。
我在教《陋室铭》时,在学生掌握了重点字词、疏通文义后,向学生提出:本文作者用了九句话表达了个人高尚的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通的生活情趣。
结合自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对本文的深刻理解。
没想到学生竟然用小品的形式表达出了一书生热爱家园,安贫乐道的情趣。
有一学生也写出了个人安于贫苦、乐于学习的《苦乐铭》,让我禁不住与学生共同鼓起掌来。
我没有想到学生竟如此棒,学生上课的热情竟能如此高,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主旨,还切实与个人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了。
二、要多方引导学生发问,进行合作探究学生活起来是教学活动的前提。
要让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探究性学习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过程,表达过程和操作过程,是一种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摘要】语文是诸多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学好语文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好坏。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很多途径。
本文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体会语文是诸多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学好语文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好坏。
那么,怎样搞好语文教课堂学,把语文课上活,使学生乐于听,愿意学,敢于想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知之”,到“好之”,再到“乐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趣,会影响到学习的行为。
愉快喜悦的心情,会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痛苦、忧虑的心情,会对学习起阻碍作用。
所以,细心的教师,会非常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
总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上课时情绪高涨。
鼓励、表扬、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出来,主动配合教师上课,使课堂呈现和谐、活跃的氛围。
那么,课堂上鼓励学生,激发他们昂扬的学习情趣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呢?主要有两种:一是启发式提问;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恰当的评价。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由生疑到释疑的过程。
课堂上不断地质疑问难,并挑起争辩,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改变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有的那种松弛的、甚至是抑制的心理,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紧张活跃的状态,“迫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去探索你、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引导、诱导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教师可采取对课文做简明扼要的提示性解说,提出导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和钻研课文;也可以提出明确目标、启发引导、组织研讨;还可以注重示范和学生共同切磋琢磨等。
当全班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的时候,教师不能讽刺讥笑他们,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循循善诱,由浅入深逐一提示,让学生通过思考来理解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之我见
学生 学习 的积极 性和 思 维 的创 造 性 ,
而且在 学 生心 目的威 信 也大 打折 扣 。 学生有 疑而 问,质疑 问难 ,是用 心思 考 、 自主 学 习 ,主 动 探 究 的 可 贵 表 现 , 理 应 得 到 老 师 的热 情 鼓 励 和 赞
以前 ,对待 学 生 的这 类插 话 ,我 认为
是 “ 小聪 明 ” “出风头 ”,甚 至是 耍
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 ,在教学活动 中, 做到 “ 学做”合一 ,教师不仅要向学 教 生传授知识 ,更要 引导 学生养成 自觉地
寻 求 知 识 ,获 取 知 识 的 能 力 。 关键 词 :语 文教 学 主体 激 发 兴 趣
责 任感 和神 圣感 ,打 破 “ 师道 尊严 ”
的圣框 。学 生是 否发 挥学 习主 体作 用 与 教师 的态 度密 切相 关 。一般 学生 总 喜 欢 笑 口 常 开 、 和 蔼 可 亲 、 幽默 善 导 、宽 容赏 识 的 良师 ,而 心底 里拒 绝 神 情严 肃 、心胸 狭 隘、苛 刻责 备 、讽 刺 挖苦 的教 师 ,所 以教师 更新 理念 , 改 变角色非 常重要 。 新 时代提 出的素质 教 育 的核心 是 学 生在 积 极 学 习 的 过 程 中 , 开动 脑 筋 ,学 会学 习 。只有 让学 生真 正成 为 学 习 的主人 ,才 能逐 渐形 成 “ 自主 、 合 作 、探究 ” 的学 习方法 ,各 方面 素
格人 才 。 二 、激 发兴趣 ,培养信 心 “ 趣 是 学 习 之母 ” ,没 有 兴 兴 趣 是学 不好 语文 的 。因为 有兴 趣 ,学 生 就会产 生 积极 的情 绪 ;为满 足好 奇 心 ,学 生就 要看 要听 要想 要 问,思 维 也 被激 活 。教师精 心 设计 教学 ,就 是 要激 发 学生 学 习的兴趣 ,并在 成功 的 体 验 中使 学 生 的 兴 趣 受 到 保 护 和 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之我见
新的课程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要想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还应联系自身的教学实际。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心投入学习过程就需要变课堂为学堂,扣动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这样的课堂上起来才轻松,才会活跃。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的情感是前提
(一)教师上课的语言应充满激情
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抑扬顿挫充满活力的,如果再带有点诙谐,孩子们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孩子们爱听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课堂氛围就自然活跃起来了。
试想,假如老师上课时说话有气无力,平淡无奇,学生上课怎么会激情飞扬?怎么会活跃起来呢?回想一下,如果你对着高山大声地笑,它是不是也会回应你爽朗的笑声?假如你对着高山伤心地哭,回应你的也会是同样悲凄的哭声,对不对?高山亦如此,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呢?如果你满怀激情地走进教室,相信你的学生也会被你感染,满怀激情地上好这堂课的。
(二)教师要在课堂上要有赞美声
有些教师上课,习惯做“纠错”工作,课堂上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容易造成学生“无声”。
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
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
课堂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
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让课堂活跃起来,丰富的教学活动是主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的引导,因此是教学活动的关键。
而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是学生学。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学生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须有学生通过实践或其他形式去构建,因此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开展的。
(一)课堂引入环节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开始,教师如果用精炼,准确,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作为开场白,一定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发学生
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为教师在后面的讲课起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好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得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
例如,我在讲《我们多快乐》一课时,我先问学生:“你们下课都做了些什么?”有的孩子说玩贴人,有的孩子说玩跳绳,有的说几个人一起看那书、、、、、、由于问题贴近他们的生活,所以孩子们发言很踊跃,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这时我对他们说“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就是描写同学们课间活动的,想不想读一读?”很自然就把学生带进了课文。
设计精巧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他的态度,触发他们的好奇心,赢得他们对课文的好感,这无疑对教读该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二)课堂学习环节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语文课一直给学生的感觉是枯燥、古板的,使学生学之无味。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创设出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的课堂环境,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变得宽松自然、愉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主动地与教师、同学、教材的意义交往,全新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如在教学“金黄的太阳”一段时,我先请喜欢这一段课文的学生读完此段后,让学生说说“到了秋天,小画家为什么把太阳画成了金黄色?”有的说:“树叶黄了。
”有的说:“梨子成熟了,变黄了。
”还有的说:“田野里稻子黄了。
”……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潜在的想象力。
接着指导朗读“果园里,果子熟了。
”指名学生读,对于读得好的学生我随机作了这样的朗读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红红的苹果熟了”;“哦,黄黄的梨也熟了”;“啊,你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串串紫葡萄挂满了整个葡萄架”……通过这样的评价语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为后面的互动表演做好了铺垫。
然后用课件演示了“秋日果园硕果累累,落叶飘飘”的景象,请学生上台和老师一起即兴想象表演“落叶邀请小伙伴品尝水果”的情景,当我说道:“落叶妹妹,你好!我是小鱼姐姐,听说果园里有许多果子成熟了,你能向我介绍一下吗?”学生马上如数家珍:“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有一串串的紫葡萄。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感到了课堂上教师评价语运用得恰当有着一举两得的作用。
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在美的情境中采到金色的落叶,闻到水果的香甜、从而达到让课堂活跃的目的。
(三)课堂总结环节
课堂总结往往是在教学行将结束之时。
教师要把握那个特殊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精心进行预设,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回顾在本节课中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获得情感与态度的升华,使课堂总结取得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美丽的小路》一课中,我在课的开头部分用了小路、鲜花引入,在课的结尾部分仍请出了小路,鲜花。
我由“美丽”二字引起同学们对环境的关注,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这是知识上的提升;让学生由“美丽”字联想到环境美和人的心美,联想到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主动创造美,这样自然地实现了情感上的升华。
从而达到让课堂活跃的目的。
三、要使课堂活跃起来,就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不同的学习方式
语文知识各部分有难有易,对于简单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或相互之间学习讨论,对于稍难的内容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讲解。
有些内容,要几个学生相互协作,这样可以分小组进行教学。
课堂上,自学,相互之间学习和协作,教师讲解等学习方式交替进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通过表演来渲染课堂气氛
我在教学《你寄过贺卡吗?》中,有一些学生的活动,如果你是那位小朋友,你会怎样诉说自己的产品呢?,一下子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做起了贺卡。
接着,我就让学生解释“自己的贺卡”。
其实在课堂中许多活动课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表演和活动中找到答案,这样一来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平台,让学生来表现,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习的疲劳,在乐中掌握知识。
(二)自己动手找答案
新课标强调自主学习,“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教材,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动手找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我在教《科里亚的木匣》这一课时,我要求同学们自己先读,然后自己想,同桌互相讨论,接着我就提问“谁愿意给大家示范一下?”当同学们合作找出答案后找出答案后,就说”“你们俩的合作挺默契嘛!”我这么一说,同学们纷纷举手要合作找另一种方法,是课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四、以读为本,产生情感共鸣,是课堂活跃起来的兴奋剂
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灵性的活动,学生的阅读赋予作品生命和活力,因此,阅读是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的兴奋剂。
在朗读体味中语言情感。
朗读的方式很多,有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学生齐读、分
角色朗读。
教师要视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的文体灵活掌握朗读的方式。
通过反复朗读,学生也会被激动而进入角色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再仔细朗读,品味文章的妙词佳句,欣赏文章的语言情境,使学生的语感在读书中不断加强、巩固。
《春雨的色彩》一文中这样写道: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像这样的段落,我想唯独让学生们在充分地朗读后才能领略到它的美。
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仔细品味,既可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又可训练学生的语感,提高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表现见解的机会,多关注“学生会怎么想”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的创新能力才得以充分挖掘
参考文献:
[1]王祝春.《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10期
[2]刘宇.《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2期
[3]申宣成.《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12期
[4]李平霞.《教育艺术》.2008年.第3期
[5]叶陈苗.《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15期
学生签名:季晓宁
2011年10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