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低氧血症的护理
吸痰的护理
十一、吸痰的护理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不能有效的咳嗽、咳痰,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防止肺不张等并发症,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为湿化、吸痰。
吸痰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气体交换,并可留取痰标本进行试验室检查。
通过鼻腔吸痰时易引起疼痛、损伤鼻咽部黏膜,故吸痰时应动作轻柔,熟悉鼻咽部解剖,可于患者吸气时插入吸痰管,尽量减少损伤。
1·选择适合的吸痰管一般可用一次性吸痰管(塑料或防静电塑料吸痰管),也可用改制后的橡胶导尿管。
吸痰管硬度适中,过软易被负压吸扁而影响吸引,过硬则易损伤气管黏膜。
吸痰管的外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吸痰管远端除了直开口之外还应有侧孔,以防止负压过大损伤黏膜。
吸痰管长度为40~50cm,太短不利于气道深部痰液的引流。
2·正确判断吸痰时机,采用非定时吸痰技术。
3·吸痰时机的判断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掌握。
如见到痰液溢出或听到痰鸣音,或患者烦躁不安、脉率和呼吸频率加快,患者要求吸痰,或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加,出现咳嗽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吸痰。
当体位改变、雾化治疗、气管导管或套管护理、更换呼吸机管道、调节呼吸机参数时应判断是否需要吸痰。
临床上也应根据患者痰液的性质判断吸痰的时机,如痰液位置较浅、稀薄,痰量较多时,应适当缩短吸痰的间隔时间,而痰液位置较深,黏稠者应加强气道湿化。
采用非定时即适时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症,如黏膜损伤、气管痉挛等,减轻患者的痛苦。
4·吸痰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洗手,戴无菌手套。
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注意事项,如吸痰时会有憋气等非常短暂的不适感,向患者讲明吸痰时需咳嗽配合,以利于下呼吸道痰液的清除。
检查吸痰装置是否完好,吸引负压应不超过-50mmHg,以免负压过大损伤黏膜。
吸引前提高吸入氧浓度(FiO2)至100%并保持30s—3min;吸痰后继续高浓度吸氧1—5min,直至心率、血压或血氧饱和度恢复至吸痰水平。
吸痰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护理部
(一)低氧血症
• •
1.原因 (1)吸痰管过粗,吸痰时间过长,吸痰管插入过深,影响病人呼吸或吸入气体中氧气 不足,造成缺氧。
•
(2)在吸痰时中断机械通气或吸氧病人的供氧,时间过长,导致机体缺氧。
(3)
吸痰过程中的负压将肺内富氧气体吸出,而从吸痰管周围卷入的气体氧浓度较低,致 使病人缺氧。
• • • (3)根据病人情况及痰黏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 mmHg,儿童250~300 mmHg。 (4)每次吸痰的时间<15 s,不可过长时间吸痰和反复多次插管,造成黏膜损伤。 (5)发生呼吸道黏膜损伤时,如口鼻腔黏膜损伤,可外涂抗生素软膏;若气管黏膜损 伤,可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人。
•
(5)每根吸痰管只用1次。
•
(6)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内菌群在吸痰过程中带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避免发生呼吸道黏膜损伤,减少感染发生率。
(7)
•
(8)如发生感染,予以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全身感染时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 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一)低氧血症
• •
2.临床表现: 病人可出现发绀、呼吸困难,严重者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或烦躁不安,甚至意识丧 失。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气分析可见动脉氧分压下降。
(一)低氧血症
• •
3.预防和处理 (1)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型号,吸痰管的外径不可超过气管插管内径的次吸引间隔应至少1 min,连续吸引总时间不超过3min,让病 人有适当的时间通气和氧合。 • (3)吸痰管插入深度适宜,成人经口咽吸痰深度一般为15cm左右,经鼻咽吸痰深度约 为16 cm,经鼻气管内吸引插管深度一般为20cm。人工气道吸痰时插管遇到阻力或病 人咳嗽时,往外提出1 cm。避免吸痰管深入至支气管处,造成呼吸道阻塞。
护理吸痰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护理吸痰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吸痰是临床上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有效措施。
对于需要吸痰的患者而言,往往一口痰就可能要了他的命。
所以说,吸痰几乎是每个护士必备技能,操作的正确与否不仅是呼吸道护理的关键,更关乎病人的性命安危。
吸痰操作的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呼吸道黏膜损伤、感染、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等。
一、低氧血症发生原因1.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导致血氧或低氧血症。
2.吸痰过程反复,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使呼吸频率下降,引起缺氧。
3.患者原有缺氧性疾病,吸痰前未将氧气浓度提高,吸痰时可带走氧气,致使吸痰后患者缺氧。
4.吸痰时负压过高,时间过长,吸痰管外径过粗,置管过深等均可造成低氧血症。
5.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脱离呼吸机的时间太长。
临床表现1.轻度缺氧时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肢体协调动作差等。
2.中度缺氧时表现为疲劳,精细动作失调,注意力减退,反应迟钝,思维紊乱。
3.严重缺氧时表现为头痛、发绀、眼花、恶心、呕吐、耳鸣、全身发热,不能自主运动和说话,很快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抽搐、张口呼吸甚至呼吸停止,继而心脏停搏,甚至死亡。
预防及处理1.吸痰管口径的选择要适当,使其能够将痰液吸出,又不会阻塞气道。
2.吸痰过程中患者若有咳嗽,可暂停操作,让患者将深部痰液咳出后再继续吸痰。
3.刺激气管隆突处易引起患者咳嗽反射,不易反复刺激。
4.吸痰不易深入支气管处,否则易阻塞呼吸道。
5.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不宜使患者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过长,一般应少于15秒。
6.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可给予100%纯氧5分钟。
7.尽量避免护士工作繁忙而未及时给患者吸痰导致的严重后果。
8.吸痰时密切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动脉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9.已经发生低氧血症者,立即加大吸氧流量或给予面罩加压吸氧,酌情适时静脉注射阿托品、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
吸痰护理操作文字版
吸痰法(Aspiration of Sputum)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功能。
3.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
【适应证】1.老年体弱者。
2.昏迷、危重、麻醉未苏醒者。
3.各种原因所致的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呕吐物的患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窒息患者。
5.正常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1)出现明显痰鸣音或从人工气道观察到有痰液冒出(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3)患者机械通气时,呼吸机上(使用容量控制模式)显示气道峰压明显增加或(使用压力控制模式)潮气量明显下降。
(4)患者机械通气时,呼吸机波形图上显示,压力-时间或流速-时间曲线中的吸气相和呼气相同时出现锯齿图形。
【禁忌证】绝对禁忌证:对颅底骨折的患者禁忌经鼻吸痰。
【物品准备】中心负压装置或负压吸引器、治疗盘、合适型号的吸痰管2根、无菌棉签、纱布、无菌生理盐水及蒸馏水缸、手套、手消毒液、生活垃圾桶、医疗废物桶、(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操作步骤】1.携用物推车至患者床旁,操作前查对(核对患者床尾卡及腕带)2.自我介绍,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取得合作3.(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一般成人40.0-53.3kPa,儿童<40.0kPa)(2)中心负压装置,检查管路连接情况,调节负压(一般成人40.0-53.3kPa,儿童<40.0kPa)(3)若为呼吸机吸痰,应将呼吸机中智能吸痰键开启4.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面向操作者5.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口腔及鼻腔粘膜有无损伤(取下活动义齿)6.洗手,戴口罩7.(1)连接吸痰管,戴一次性手套,按无菌操作原则,手持吸痰管(2)若用镊子,应现将连接管与吸痰管相连,左手提起连接管,右手将吸痰管包装去掉,右手拿起镊子夹取吸痰管8.润滑冲洗吸痰管(呼吸机吸痰时,应将呼吸机连接管放于无菌纱布上,勿朝向患者面部)9.操作中查对10.一手关闭吸痰管末端负压出口,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插入咽部10-15cm,然后放松吸痰管末端负压(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11.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过程中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每次吸痰时间<15s12.(连接呼吸机连接管与气管插管)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冲洗吸痰管13. 脱去手套,弃去吸痰管(开启智能吸痰键)14.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气道通畅情况15. 清洁患者口鼻,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16. 交代注意事项17. 操作后查对18. 正确处理用物19. 洗手,摘口罩,记录【注意事项】1.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插管时要轻柔,敏捷。
使用呼吸机患者吸痰时发生低氧血症处理流程
使用呼吸机患者吸痰时发生低氧血症的处理流程【评估】1.操作前评估:(1)患者病情。
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等。
(2)呼吸道分泌物,如颜色、性状、量等。
(3)呼吸机的各项参数。
(4)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5)病区环境是否适合护理操作。
2.发生低氧血症时评估:(1)患者病情。
如血氧饱和度、出现呛咳或喘憋的程度、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节律和深度)及意识状态等。
(2)初步分析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
【准备】护士: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物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用物应常规放置于床旁。
包括吸引器、电插板、治疗盘内盛:治疗巾、无菌持物钳、物品开封标签、气道湿化液(根据医嘱配置)、消毒弯盘、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数双、瓶装0.9%生理盐水一瓶(吸痰时润滑、冲管用)、安尔碘、棉签、快速手消液、餐巾纸、听诊器。
0.1%含氯消毒液(浸泡吸引器接头用)、医用垃圾桶。
环境:安静、舒适、整洁、明亮。
体位:吸痰时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方法】着装整齐,巡视病房→发现患者痰鸣音加重或呼吸困难→进行操作前评估,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操作目的及方法→核对床头卡、手腕带→消毒双手→调节呼吸机的氧浓度为100%,即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铺治疗巾→检查所有物品的有效期→按照无菌原则抽取湿化液→轻轻松开呼吸机接头→左手分离呼吸机接头,右手缓慢滴入湿化液2-3ml→连接呼吸机→将湿化液放入消毒弯盘→打开并检查吸引器,调节负压(成人为300-400mmHg或0.02-0.04MPa)→消毒双手→取出无菌小药杯置于治疗盘内→打开0.9%生理盐水瓶盖→倾倒0.9%生理盐水于无菌小药杯中→撕开吸痰管,置于治疗盘内→带无菌手套于右手→左手取吸痰管递于右手(缠绕于右手)→抽吸小药杯中的0.9%生理盐水润滑吸痰管→再次核对并解释→左手将呼吸机端分离并放于治疗巾上→右手将吸痰管在无负压状态下插入气道9cm左右→进行吸痰→患者突发呼吸困难,饱和度明显下降→立即停止吸痰→请家属或同事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立即连接呼吸机→调节呼吸机的氧浓度为100%→小药杯中0.9%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分离一次性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桶→吸引器端置于0.1%含氯消毒液中→消毒双手→①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回升→遵医嘱调节呼吸机氧浓度至合适范围→整理用物及床单元→解释及安慰患者→消毒双手→交代注意事项并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实训十七 吸氧吸痰
实训十七吸氧吸痰1. 引言吸氧吸痰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适用于呼吸困难、氧气饱和度降低、痰液潴留等情况。
通过吸氧吸痰操作,可促进患者呼吸、增加氧气供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等。
在实践中,正确的吸氧吸痰操作方法和步骤对于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本文将从吸氧吸痰的概念、适应症、操作步骤、护理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2. 吸氧吸痰的概念及适应症吸氧吸痰是指在临床护理操作中,使用专门的吸氧吸痰设备,将氧气和吸痰器连接,并通过适当的手法吸取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气管内分泌物等操作。
吸氧吸痰适用于下列情况:•呼吸困难:由于痰液潴留引起的呼吸困难,需通过吸氧吸痰清除痰液,改善呼吸道状况;•氧气饱和度降低:低氧血症患者,需要吸氧吸痰辅助呼吸,维持血氧稳定;•痰液潴留:长期卧床或长期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容易出现痰液潴留,需通过吸氧吸痰清除痰液。
3. 吸氧吸痰的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1.慎选吸氧吸痰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2.患者进行基础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并记录监测结果;3.安置好氧气面罩或鼻导管,调整好氧气流量;4.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3.2 吸痰操作1.洗手并戴上手套;2.调整好氧气流量;3.提醒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嘱咐患者深呼吸(可缓解过度刺激导致呼吸暂停等分泌物性质合并症);4.取出吸痰器,并洗手或用酒精消毒;5.空气吸入后,将吸痰器插入患者喉咙,吸取痰液;6.注意观察患者情况,每次抽吸时间不能超过10-15秒,防止缺氧;7.告知患者在进行吸氧吸痰操作时,可能会引起刺激感,需配合呼吸节奏。
3.3 操作后1.恢复正常通气,观察患者有无缺氧等异常;2.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3.洗手并记录吸痰时间和操作情况;4.随时观察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的变化情况。
4. 吸氧吸痰的护理要点1.在吸痰时,需要注意用力大小,不能过度刺激,以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不良症状;2.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0-15秒,防止患者缺氧;3.吸痰器的材质应采用柔软、不刺激的材质;4.在吸氧吸痰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或停止吸痰操作,防止不良症状出现。
吸痰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吸痰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低氧血症、心律失常
1. 预防与处理:(1)熟练、准确掌握吸痰技术,吸痰前后给予100%氧气吸入,对能配合的患者可指导吸痰前深呼吸3~4次,吸痰后继续高浓度吸氧数分钟。
(2)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以达到有效吸引,每次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5秒。
(3)吸痰病人应使用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观察心率和氧饱和度,如有异常,及时停止吸痰,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二)气道黏膜损伤
1. 预防与处理:(1)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调节最佳吸痰负压(0.02-0.04MPa),插入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
(2)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避免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停留,不可反复提插吸痰管。
(3)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查找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4)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防止频繁吸痰而致黏膜损伤几率增加,要求医护人员加强观察和巡查,按需吸痰。
(三)感染
1. 预防与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积极控制原发病,合理使用抗菌素。
(3)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入、湿化痰液或祛痰剂的应用,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吸痰次数,避免损伤及感染。
吸痰的护理要点范文
吸痰的护理要点范文吸痰是指利用吸引器或手动方法从呼吸道中清除痰液的护理方法。
吸痰是呼吸系统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肺部感染,保护患者的呼吸功能。
以下是吸痰的护理要点:1.术前准备:吸痰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气道状况等。
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吸痰设备,如吸引器、吸引管、生理盐水、口罩、手套等。
2.个人防护:护士在进行吸痰操作时,应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以防止交叉感染。
此外,注意洗手和消毒工作,以确保整个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3.术中注意事项:首先,要保持患者的舒适,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在吸痰前,可先让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促进患者咳嗽排痰,尽量减少吸痰次数。
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可以事先告知操作过程,以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
在吸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确定患者的气道通畅,不要在气道堵塞的情况下进行吸痰操作。
-使用适当大小的吸引器和吸引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格选择合适的设备。
-使用合适的技术和力度进行吸痰操作,以免引起不适或伤害患者。
-吸痰时尽量避免过度吸引痰液,以免引起呼吸系统的刺激和损伤。
-在进入气道进行吸痰时,注意吸引管的方向和角度,以免误导入食道或声门,引起不必要的不适。
4.吸痰后护理:吸痰后,护士应及时清洁吸痰设备并进行消毒。
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吸痰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咳嗽、呕吐、低氧血症等,需要及时处理和护理。
此外,在吸痰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疼痛感。
注意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尽量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紧张。
总之,吸痰是一项复杂的护理操作,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无菌性,以避免交叉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护士还应注重患者的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低氧血症
处理流程:吸痰致患者低氧血症T立即停止吸痰T给予高流量吸氧一报告医生一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安抚患者及家属一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
(二)呼吸道黏膜损伤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口鼻腔黏膜损伤症状T立即停止吸痰一通知医生、护士长一评估伤情一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鼻腔黏膜损伤,可外涂抗生素软膏;发生气管黏膜损伤,可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等)T安抚患者及家属一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一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感染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感染症状T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T安抚患者及家属T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
(四)心律失常
处理流程:一旦发生心跳骤停T立即停止吸痰,启动心肺复苏程序T报告医生、护士长T遵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T安抚患者及家属一床旁交接班。
(五)气道痉挛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气道痉挛症状T立即停止吸痰T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的措施(给β2受体兴奋剂吸入等)→安抚患者及家属一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T床旁交接班。
吸痰低氧血症处理措施
吸痰低氧血症处理措施引言吸痰低氧血症是指患者由于痰液潴留而引起呼吸道阻塞,从而导致血液中氧气供应不足。
在临床上,吸痰低氧血症往往发生在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身上,例如吸痰困难、支气管炎、肺痨等。
正确的处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吸痰低氧血症的处理措施,旨在提供实用指南以便医务人员处理这种常见的病情。
处理措施1.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在处理吸痰低氧血症之前,医务人员应及时收集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这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和症状表现,为随后的处理提供指导。
2. 定期吸痰吸痰是解决呼吸道梗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患者出现吸痰低氧血症的情况下,定期吸痰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防止痰液堵塞气道。
吸痰的频率和方法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3. 氧疗吸痰低氧血症导致了血液中氧气供应不足,因此,给予患者氧疗是治疗的必要手段之一。
氧疗可以通过管路或面罩的形式,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
在给予氧疗时,应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进行调整,以确保血氧水平提高到正常范围。
4.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被广泛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改善呼吸困难。
在处理吸痰低氧血症时,给予患者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帮助恢复正常的呼吸道通畅,减少痰液潴留。
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抗胆碱药物等。
5. 药物治疗除了支气管扩张剂外,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医生还可以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抗生素可用于防治继发感染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6. 合理的康复护理对于吸痰低氧血症的患者,合理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护理包括呼吸锻炼、物理治疗和饮食调理等。
呼吸锻炼可以通过肺活量训练和呼吸肌力锻炼等方式进行,以增强肺功能和呼吸肌力。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按摩、理疗和牵引等手段促进痰液排出。
饮食调理应遵循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吸痰护理操作指引
吸痰护理操作指引一、关键信息1、操作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2、适用人群: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呼吸困难等需要吸痰的患者。
3、操作准备:包括吸痰设备、无菌物品、防护用品等。
4、操作流程:评估患者、准备设备、连接管道、调节负压、插入吸痰管、吸痰、清洁处理等步骤。
5、注意事项:如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观察患者反应等。
6、应急预案:如遇到吸痰过程中患者出现缺氧、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处理方法。
二、操作目的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包括痰液、血液、脓液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预防和治疗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3、预防肺部感染,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的机会。
三、适用人群1、意识不清、无力咳嗽或咳嗽反射减弱的患者。
2、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的患者。
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
4、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积聚,需要进行呼吸道清理的患者。
四、操作准备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情况、痰液的量和性质等。
11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
2、准备好吸痰设备,包括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装置、连接管、吸痰管等。
21 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调节负压至合适范围(成人一般为400 533kPa,儿童一般为<400kPa)。
3、准备无菌治疗盘,内放置无菌手套、生理盐水、纱布、弯盘等。
4、护士应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五、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2、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
3、连接吸引器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4、打开生理盐水瓶,倒少许生理盐水于弯盘内,浸湿吸痰管前端。
5、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6、轻轻插入吸痰管,插入深度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和病情而定。
61 经鼻腔吸痰时,插入深度约为 20 25cm;经口腔吸痰时,插入深度约为 14 16cm;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时,插入深度以达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末端为宜。
ICU护士为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
在ICU 病房⼯作中, 需经常护理机械通⽓的危重患者, 吸痰是护理技术之⼀, 常规是2h 吸痰1 次, 如吸痰操作不当及过于频繁可致许多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管痉挛、⼼律失常、⽓道损伤、颅内压增⾼、⾎流动⼒学异常改变及感染等。
为了探讨吸痰的正确⽅法, 保证患者安全,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
1 护 理
1.1 必要时才吸痰[1]
1.2 吸痰前后予以⾼浓度吸氧各2min , 可有效地预防缺氧和低氧⾎症。
1.3 有的护⼠认为吸痰时在⽓管内滴⼊⽣理盐⽔, 可稀释分泌物便于吸出,这⼀操作会影响氧合作⽤, 增加感染的危险性。
1.4 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
1.5 吸痰时掌握吸⼒
1.6 严格执⾏⽆菌操作规程
1.7 吸痰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率、⼼律、动脉压和⾎氧饱和度的变化。
吸痰的护理【范本模板】
吸痰的护理一.吸痰的目的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不能有效的咳嗽,咳痰.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防止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为吸痰。
二.吸痰的定义吸痰是借助机械装置的负压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气体交换;并可留取痰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
完整的吸痰应包括吸除人工气道及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
三.正确判断吸痰时机,采用非定时吸痰技术吸痰时机的判断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掌握.如果见到痰液溢出或听到痰鸣音,或患者烦躁不安,脉率和呼吸频率加快,患者要求吸痰,或呼吸机的吸气蜂压增加,出现咳嗽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吸痰。
当体位改变,雾化治疗,气管导管或套管护理,更换呼吸机管道,调节呼吸机参数时应判断是否需要吸痰.临床上也应根据患者痰液的性质,判断吸痰时机。
如痰液位置较浅,稀薄,痰量较多时,应适当缩短吸痰间隔时间,而痰液位置较深,粘稠者应适当加强气道湿化。
采用非定时即适时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症,如黏膜损伤,气管痉挛等,减轻患者的痛苦。
四.吸痰操作1.用物准备托盘,一次性吸痰管,无菌吸痰碗2个(一个吸气管放在左边,一个吸口鼻腔放在右边)无菌生理盐水1瓶,20ml空针,10ml空针,安而碘1瓶,无菌棉签。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洗手戴口罩,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注意事项,如吸痰时会有憋气等非常短暂的不适感,向患者讲明吸痰时需咳嗽配合,以利于下呼吸道痰液的清除.检查吸痰装置是否完好,吸引负压应不超过50mmHg,以免负压过大损伤黏膜。
3.吸引前吸入纯氧2分钟,待病人氧饱合升至95%以上,心率,呼吸,血压平稳方可吸痰.4.将托盘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打开吸痰碗的盖子,口朝上放在旁边。
检查无菌生理盐水是否过期.打开胶塞,标签朝手心方向握住盐水瓶,冲一下瓶口,将无菌生理盐水分别倒入两个无菌吸痰碗中适量.用安而碘棉签自下而上旋转消毒胶塞。
5.脱开呼吸机,用一只一次性手套包住呼吸机接头.检查吸痰管包装是否过期,是否有漏气打开包装,戴无菌手套。
减轻吸痰时病人缺氧的护理措施
在采取上述紧急处理措施后,应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在吸痰前,给予病人吸氧,以提高血氧浓度,增加病人机体 的氧储备。根据病人的缺氧程度,可选择低流量吸氧或高流 量吸氧。低流量吸氧可以改善低氧血症,而高流量吸氧可以 迅速缓解病人的缺氧症状。
调整吸痰时间间隔
总结词
合理调整吸痰时间间隔可以减轻病人缺氧症状。
详细描述
在临床护理中,应根据病人的咳嗽反射、气道分泌物多少、病人的耐受程度 以及机械通气模式等因素来决定吸痰的频率和时间间隔。如果病人出现缺氧 症状,可以通过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来减轻缺氧。
过度吸痰
过度吸痰可能导致肺部的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引发缺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吸痰对病人缺氧的严重性
缺氧对病人的危害
缺氧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头晕、胸闷、心悸等,严重时甚至可能 导致心脏骤停或死亡。
吸痰时缺氧的危害
吸痰时缺氧,不仅会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人的病情,甚至导 致医疗事故。
吸痰时缺氧的危害
03
一旦发现病人出现缺氧症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如加大吸氧
流量等。
做好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在吸痰结束后,密切观察病人 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
呼吸道情况等。
清洁口腔
使用生理盐水为病人清洁口腔, 保持口腔清洁。
健康教育
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 吸痰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提高病 人的依从性。
04
吸痰时病人缺氧的紧急处理
病人缺氧时的表现
病人缺氧时,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应术后24h内严密观察气切口有无出血,若有出血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5年前夏季笔者在对一患者更换气管纱布垫时,闻到有异臭味,及时汇报医生,发现切口处填塞凡士林纱条已2d未拔出。
医生及时拔出凡士林纱条,并严格检查伤口给予利凡诺纱布垫换药等对症处理后,伤口未感染。
故切口处用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术后24h无出血现象应及时拔出凡士林纱条,同时换气管纱布垫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要轻柔、敏捷,防止切口出血。
2.2 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注意吸痰时痰管在气道内停留不超过15~20s,防止损伤气道上皮和引起炎症反应〔1〕。
吸引时负压不超过2.45kPa,严重缺氧时吸痰前增加氧浓度。
痰液性状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吸痰管,如对稀薄痰液,用较细多孔的硅胶软管并用低负压吸引,较短时间可吸尽痰液,且多孔结构可减轻气管黏膜的机械刺激和损伤;对较黏稠痰液选择较粗的硅胶软管,直接置入痰液中,边吸边提旋转吸引,避免在气道内反复上下提插。
痰液黏稠也可用雾化液注入气管或雾化吸入(每天2~6次),待痰液稀释后再吸引。
严格无菌吸痰法,吸尽气管内分泌物再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吸痰用具应保持清洁无菌,避免呼吸道感染。
留置管期间,应2~4h放松气囊1次,以免气道局部长期受压、缺血、坏死,每次放松时间为10~15min。
注意放松气囊前应先吸尽口腔分泌物,以防分泌物下漏误吸。
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每1~2h翻身拍背1次,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各管道通畅,防止脱落、扭曲。
拍背时要空心手从下往上依次拍背,促进痰液松动,以利吸出,预防肺部感染及皮肤并发症发生。
消毒并更换不锈钢内套管每日4次,每日更换气管纱布垫4次或更多,保持切口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湿疹等。
另外,还要注意观察更换下气管纱布垫上痰液的性状。
8年前笔者在工作中,对更换下的气管纱布垫上的痰液进行观察,发现有脓绿色痰,及时汇报医生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其结果为绿脓杆菌感染。
对其换药、吸痰用具专人专用,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敷料初步消毒处理后焚烧。
经调整药物治疗后治愈。
随着医学的发展,预防护理的提高,感染病例已逐年下降。
2.3 呼吸道继发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气管切开后,鼻腔不能发挥过滤气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加之反复吸痰和湿化,如无菌观念淡薄,不重视无菌操作,可导致病人呼吸道继发感染。
应加强病房环境清洁和消毒,提倡湿化卫生打扫。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空气用灭菌灯消毒,每日2次,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加强口腔护理。
气管切口、鼻、口应覆盖湿纱布。
湿纱布干后或被痰液污染应随时更换清洁湿纱布,这样可防止空气中尘埃及细菌的进入,也可起到湿化作用。
2.4 窒息的预防及护理干燥结痂的痰液具有吸水性,湿化后易软化膨胀,可堵塞气管、支气管引起窒息,故应严格掌握和逐步增加湿化量,正确有效地吸痰,及时清除痰块,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和肺部听诊。
2.5 肺水肿的预防及护理对心、肺、肾功能不全、水纳潴留等病人做雾化吸入时,要严格控制雾化量,避免短期内超过支气管和肺泡的清除能力而发生肺水肿。
此外,在预防以上并发症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各项护理,这对提高临床救治的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