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下《谈生命》导学案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谈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诵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获取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培养自觉探究意识,激发创新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2.理解文中最能表达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把握文章思路,领会文章主旨。
三、教学难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养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四、教学手段、方法:1、多媒体教学课件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强大感官冲击作用;2、尝试运用因特尔未来教育理念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或用多媒体投影出)“生命” 二字.学生:谈谈看到这两个字的感想2、导言: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并且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两万多天,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
我们不禁深深叹息:人生是如此短暂! 如此短暂的人生旅途,我们该如何完成我们的人生使命呢?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呢?让我们听听中国文坛女作家冰心是怎样诠释生命的。
基本问题:一、生命是什么二、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三、作者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基本问题:一、生命是什么二、生命的本质和规律三、作者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二)整体感知1、初步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也可随录音一起读(多媒体图片展示:创设情境,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直观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有助于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方法指导:听读要求:抓重点段、关键句、重点词; 总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谈生命》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生命的本质,培育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2、品析、探究含蓄肤浅的语言一.导入课文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中外文学史中,很多大师都曾为探究它的真谛历尽艰辛。
为捕获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李清照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浩歌;为了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画了一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旷世佳境。
而挚爱文学的冰心老人告知我们,生命是什么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谈生命》。
二.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思索:本文围绕生命谈了些什么内容?鼓舞学生大胆发表自己阅读后的熟悉与体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这篇文章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历程,提醒了生命的本质,表达了珍爱生命思想感情和奋勉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研读探究1.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分别经受了怎样的历程?这个历程有什么特点?提示一江春水的东流历程聚拢力气——欢乐英勇地流走——生气地奔腾和怒吼——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一声不响地流入、消融、归化特点:向前、曲折、简单、多变一棵小树的成长历程英勇欢乐地破壳——雨中吟唱风中跳舞——摆脱、直立——安静和怡悦——消融、归化、无乐无哀特点:发荣、滋长、繁盛、凋零小结: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他们都经受了渺小微弱到强强健大再到消亡的过程,其间顺当与曲折,欢乐与苦痛相伴相随。
2.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历程示意了什么样的人生历程呢?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受种种磨难,其间有苦痛也有幸福,苦痛也是一种幸福;生命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奋斗不息的过程;生命存在欲生长之中,生命的过程就是蓬勃生长的过程;个体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个体生命最终要回归到宇宙大生命的母体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应怎样对待我们的生命呢?在欢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苦痛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集体朗读文章第四小节3.争论:既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为什么又把它比做一棵小树?是不是简洁的重复?四.品尝语言美丽的语言如同一颗颗绚丽的珍宝,它使文章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1.示范:我最观赏的是这句话“他聚拢起很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陡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欢乐英勇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受的一切.“这段文字运用了一系列精确而又生动的词语:聚拢、奔注、穿过、冲倒、挟卷、欢乐、英勇、享受,形象地描绘了一江春水的历程,有力地突出了一江春水历程的简单,曲折,多变.2.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在书上做批注3.全班沟通五.小结冰心用形象的比方,生动的语言,将生命过程比方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受,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谈生命导学案
《谈生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初步体会文章的结构美、形象美与意境美。
2.品味、揣摩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意蕴美。
3.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和规律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课前热身,小试牛刀1.感悟生命,补充诗句生命,作为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许多文学大师都曾为探索它的真谛历尽艰辛。
为捕捉生命的踪迹,屈原发出了“”的悲壮誓言;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文天祥唱出“”的凛然浩歌;为描摹生命的姿容,泰戈尔勾勒了一幅“”的旷世佳境。
而挚爱文学的冰心女士对生命这个抽象的话题又有何感悟呢?2.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说《超人》等。
3.请同学们把预习中学到的生字展示给大家。
(注意字音、字形)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本文虽然只有一自然段, ,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一江春水”在东流入海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情形?这个过程与人的生命的过程有何相似之处?3.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小树”?小树一生的经历又与人的生命的过程有何相似之处?四、赏读课文,品味意蕴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把它推荐给大家。
(先朗读再从词语的生动运用、修辞的使用和意义的深刻去分析自己喜欢的理由)五、拓展延伸感悟生命练习仿句摹写生命例句:通过学习本文,我感受到生命因自强不息而美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既失聪又失明,但他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终于“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要求:通过学习本文,我感受到生命因_______而美丽,____ _,____________ _ 。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35第三单元 感悟生命内涵9《谈生命》教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35第三单元感悟生命内涵9《谈生命》教案一. 教材分析《谈生命》是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生命内涵。
这篇课文通过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珍惜生命,追求生命的意义。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寓意深刻,适合学生思考和探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他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对生命的问题会有更多的疑惑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问题,帮助他们澄清观念,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问题,帮助他们澄清观念,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问题,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3.写作练习: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谈生命》的文本。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教学素材:与生命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与生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他们对生命问题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问题。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谈生命》导学案.doc
谈生命》导学案汾市中学:谭波【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主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主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法指导】本文以“生命”为主题,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了生命进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的规律,语言清丽典雅、深刻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正确地对待生命。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走近冰心:搜集作者的资料,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写在下面2. 初读课文,积累词语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惊骇()枭鸟()羞怯()绯红(• • • ・怡()悦荫庇()芳馨()• •②根据拼音写汉字。
ch dn 岩()云y 1()休q 1()骄sh < ) f。
叶)穿枝③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泻千里:枭鸟:荫庇:芳馨:3.再读课文,试着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
4.在文中标划出揭示生命本质的句子并摘抄在下面二、探究学习1 .在文中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写出批注。
组内交流批注并进行朗读比赛,推荐成员展示合作成果。
2.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给你以哪些人生的启迪?3本文开头第一句话中"生命是什么”和"生命像什么”有什么不同?4<生命和"一江春水----- 棵小树"有什么关系?5<如何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6感悟创新在冰心眼中,生命是一江滚滚东流的春水,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
你认为生命还像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
四.自我测试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口□ □悬崖峭壁,□口□层沙积土,□口□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在文中□□口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挟卷着冲倒了穿过了 B .冲倒了挟卷着穿过了C.穿过了冲倒了挟卷着 D .挟卷着穿过了冲倒了2.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谈生命》导学案
9 谈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骄奢、清吟、荫庇”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指导学生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3.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
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的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的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的“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的“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的“生命曲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的生命咏叹调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学生互读课文,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
3.选三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部分,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点评: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
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4.学生放声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
三、思读课文,把握文意1.理清行文思路。
提问:本文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
请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全文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仅一句话,“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这是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思路的起点,提示话题,引起下文,第二层:从“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
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
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和衰亡的状况。
【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 9《谈生命》教案3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下册 9《谈生命》教案3 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谈生命》是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品读这篇散文,如同饮一杯作家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
作者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为具体的物象,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生命的真谛。
本文说理的深刻与作者的人生感悟是分不开,正是凭着对生活的激情,对生命的思考,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用两个新颖的比喻,揭示出生命的真谛。
这真可谓“喻巧而理至”,这两个恰到好处的比喻,能于极小中独见其大,把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阐释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一江春水”东流入海本是自然现象,“一棵小树”的生长从植物学的角度看也很普通,但由于烙上作者的感情的印记,不断流动的“春水”、不断生长的“小树”就获得了生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活力。
文章用优美的语句描绘出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立体感很强的画面,更像是一首首生命的赞歌。
《谈生命》一文文字清新,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富有哲理,尤其是动词运用的准确而传神,于含蓄凝练之中透出酣畅和流利,耐人寻味,意趣无穷。
二、学情分析力图改变多年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偏见,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三、设计思路1、教学目标了解本文以感性化的语言塑造的一系列的生命形象及其所蕴涵的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联想和想像,并在揣摩、品味中进行哲理性思考。
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学习文章中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作者的思路,学习运用比喻的方法说明抽象的事物。
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投入生活。
难点:品味文中含哲理意义的语句,并在揣摩、联想中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3、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品味、感悟文本,并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4、学法指导品读法、感悟法、朗读法、评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3单元 9谈生命 导学案
9 谈生命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文章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成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渡和一般的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二)学法引导学习本文,要加强诵读,在多读的基础上着重理解、领悟文中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其次,要注意品味文章中的精美语言,记诵名言警句.(三)审美鉴赏积极向上的美好人生.这一篇短小的散文,是一篇文质兼备的美文.文章表现了丰富多彩而有复杂多变的感情,给人以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多重的启发、教益.文章描写一江春水时,一开始写它“愤激”“怒吼”“奔腾”,字里行间充满激情;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自己的心情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小树则有所不同:一开始充满喜悦,充满希望,继而“宁静和怡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没有快乐,没有悲哀.虽然复杂多变,但总的来说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借此文宣示了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美好人生.二、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清吟.yín枭.鸟xiāoB、荫.庇yìn芳馨.xīnC、怡.悦yí杜鹃啼.血tíD、惊骇.hái 休憩.qì2、对“不是每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3、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4、冰心将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一棵小树”,请你再写出两个比喻句,表现你对生命的理解.(1)(2)。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谈生命》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9《谈生命》课中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的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柯察金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测字词和诵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1.如何理解文中的“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2. 从结构上看,课文仅一段,一气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
说说你对文章思路的看法。
四、合作探究(一)分析“一江春水”部分:1、朗读课文并思考:“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2、“一江春水”奔流入海的过程与生命的过程有何相似?(二)分析“一棵小树”部分: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树的一生中有怎样的经历?2.在生命的历程中,小树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3.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的启示?4.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分展开,说说两个比喻各有什么侧重?(三)齐读最后一部分:思考:1.这位世纪老人的肺腑之言是什么?2.这两句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谛,说说你的理解。
3.最后一层中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五、课堂小结1. 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2. 纵观全文,作者意在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六、拓展延伸想象和联想:作者用形象的比喻,象征的手法,将生命过程比喻为一江春水的奔流历程、一棵小树的生长经历,用春水、小树来象征生命。
你呢?请你仿照这种方法,选取一个事物来比喻、象征生命。
七、作业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并找到一些富有着哲理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谈生命》优质导学案
《谈生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并积累字词2、品味精美语言,记诵名言警句3、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重点】品味精美语言,理解文章主旨【学习难点】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主预习案】第一课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巉岩()休憩()芳馨()清吟()荫庇()挟卷()云翳()骄奢()2、解释下列词语:巉岩:清吟:荫庇:芳馨:怡悦:一泻千里:3、了解作者:冰心,原名,她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创作的《》《》,集中体现了、、自然三大主题4、整体感知:(1)本文以“”和“”为喻,揭示了生命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2)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是哪几句?三、本文为一片作,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你能为文章划分层次吗?四、反复诵读课文,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短短的几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流星,转瞬即逝人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内涵,它是贝多芬在琴键上迸发出的铿锵的音符,它是凡高笔下绚烂的色彩,它是绿茵场上运动健儿分秒的搏击,它是孤灯下莘莘学子熬更守夜的苦读……尽管这些生命的形式各不相同,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都是相同的,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笔下的《谈生命》,倾听她对生命的诠释(板书课题,出示教学目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完成目标(一)读美文,感知形象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同时圈点勾画生字词)2.二读课文,读出感情(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诵读)3.三读课文,读出语调(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注意语调的变化:感情平静,语调深沉;感情激越,语调激昂,声音响亮;议论处,情调高昂,蕴含力量)(二)析美文,理清思路本文为一片作,但思路清晰,章法严整,你能为文章划分层次吗?1、分一分:根据自己的阅读感悟,将课文划分层次(可以有不同的见解)2、议一议:齐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思考下列问题(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2)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3、说一说:作家在文章中把“生命”这个词语概念形象化,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反复朗读课文相关内容,分别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为例或话题,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个快乐而痛苦的人生过程(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三)品美文,领会意蕴1、赏妙笔:读出你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说明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做归纳2、悟哲理:①品一品: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进一步理解文章主旨可先请学生找出富含哲理的语句,然后教师出示富含哲理的语句,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语句评析(1)她(大海)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2)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3)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4)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7)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8)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学生自由选句评析,集体交流②想一想: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③学一学:冰心认为生命像一江春水,又像一棵小树,那么你认为生命像什么呢?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讲练结合,让学生畅谈他们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奠定了把握作品感情和内涵的基础)三、联系实际,体验反思,深化目标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四、复习反馈,有效训练,巩固目标【拓展检测案】(一)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二)文中有一句作者读到的警句:“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仿照句式特点,再写一个句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谈生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1、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对生命过程和本质的认识。
2、培养在朗读中品味探究散文意蕴的能力。
3、理解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反复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难点】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法指导】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美点寻踪。
【课时安排】2课时【自主预习案】一、走近作者1、作者介绍: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1999)。
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冰心在五四时期投入新文化运动,是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大师。
她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影响几代读者。
二、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挟.卷()骄奢.()羞怯.()清吟.()枭.鸟()荫庇.()芳馨.()云翳.()巉.岩()朔.风()2、解释词语巉岩:清吟:荫庇:芳馨:怡悦:一泻千里:三、至少读三、四遍课文,把不懂得部分画出来,在课堂是那个和大家交流。
【课内探究案】一、谈生命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范读录音,学生听读,校正字音,学习朗读。
2、学生齐读,注意语气、语调,把握情感。
提示: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划分课文层次①本文的主要的内容是什么?②本文全文只有一段组成,根据文意,可以把本文划分成几个层次?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的?3、“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哪几种生命状态?在这几个生命状态中“春水”“小树”表现了怎样的心理品质?4、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四、用心感悟,品味语言。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谈生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谈生命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4.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
第一课时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云翳.()巉.()岩羞怯.()惊骇.()休憩.()骄奢.()枭.()鸟荫.( )庇2、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①他起许多细流,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他曲折地了悬崖峭壁,了层沙积土,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②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了,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③他便伸出嫩叶来空气,日光,在雨中,在风中,他也许受着大树的,也许受着大树的,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了出来!④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出来。
3、作者链接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橘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二、合作与交流(一)整体感知1、课文思路清晰,章法严整,请你给课文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大意。
2、本文的主要的内容是什么?(二)文本探究1、“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2、“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3、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充分展开,请联系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三)主旨探究1、“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个生命状态?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态度?2、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做树、比做水?3、最能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的句子有哪几句?宣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第二课时一、预习与交流1、阅读课文,你觉得课文美在何处?2、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你还可以把生命和人生比作什么?写出两个形象的比喻句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谈生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谈生命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谈生命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谈生命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9谈生命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与写法。
2、反复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3、。
理解文章主旨,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记诵名言警句,体会文中一系列形象所蕴含的深义。
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初读题目《谈生命》你首先想到的这是怎样题材的文章?2、精读课文,你发现这篇文章真正的题材是什么?它的语言有什么特色?3、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作者概况及相关作品并掌握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4、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
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填空。
《谈生命》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初中阶段我们要求阅读她的名著是《繁星》《春水》.2、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心魄惊骇.(hài) 枭.鸟(xiāo) 荫庇..(yìn bì)芳馨.(xīn) 朔.风(shuò)云翳.(yì)3、解释下列词语.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羞怯:羞涩胆怯。
骄奢:骄横奢侈.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保护、照顾.绯红:鲜红。
怡悦:愉快;喜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谈生命》导学案(新版)
9 谈生命【导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本文中比喻修辞巧妙运用。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激发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形象,揣摩文中蕴含哲理。
4.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感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课时方案】2课时情景导入激发兴趣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
生命,犹如一只万花筒,它形态和色彩变幻多端,面对这一瑰丽世界,作为生命高级形式“人〞,我们必然会有说不尽、道不完“生命话题〞,观不尽、赏不完“生命花朵〞,弹不尽、唱不完“生命曲调〞。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曲韵律悠远生命咏叹调吧。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根底1.生难字词(1)字音骄奢(shē) 荫庇(yìn bì) 枭鸟(xiāo)芳馨(xīn) 怡(yí)悦云翳(yì)休憩(qì) 屏(bǐnɡ)息丛莽(mǎnɡ)惊骇(hài) 清吟(yín) 朔风(shuò)(2)词义一泻千里:形容江河水流迅速。
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恣肆,一泻千里....。
) 惊骇:惊慌恐惧。
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
多指客居他乡人终究要回到本乡。
骄奢:骄横奢侈。
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保护、照顾。
云翳:阴暗云,文中指丰富多样经历、体验。
怡悦:愉快。
芳馨:芳香。
2.作者名片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当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诗歌受到泰戈尔影响,写出了为文坛瞩目短诗集?繁星??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
在旅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特点。
这种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一)感知课文,把握大意(1)听配乐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正音,并勾画出自己喜欢语句。
(2)选三位同学范读课文,每人读一局部,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评点:朗读时要注意语调把握。
感情激越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谈生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主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1900年10月5日生于一个北洋水师的军官家庭,福建长乐人。
五四运动爆发时,满腔热情地投入青年爱国运动,并以写“问题小说”而引人注目,作品多涉及教育.男女平等.报国.婚姻家庭等问题。
在此同时,还写了许多清新隽美的小诗,其诗集《繁星》.《春水》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作。
其文笔隽逸,艺术精巧。
冰心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还是散文,其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独成一体,被当时读者誉为“冰心体”。
冰心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合集《超人》.《往事》,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桔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等。
2.时代背景本文原发表于《京沪周刊》1947年第1卷第27期,是一篇带有哲理寓意的“生命体验”散文。
这位世纪老人在《霞》一文中提及:40年代初期,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时,看到英文《读者文摘》上一个使她惊心的句子“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也一样。
【学法指津】本文以“生命”为主题,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了生命进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的规律,语言清丽典雅、深刻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学习本文首先要通读全文,疏通文中的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赏析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然后背读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生命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正确地对待生命。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巉.岩()休憩.()芳馨.()清吟.()荫.庇()挟.卷()云翳.()骄奢.()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1、生命如“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春水”和“小树”在成长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有怎样的特点?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状态?由此你想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2、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3、怎样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释疑解惑】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惑没有解决,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研讨。
【拓展创新】冰心认为生命像一江春水,又像一棵小树,那么你认为生命像什么呢?请用一个比喻句诠释你对生命的理解【自测提升】一、积累运用(6分)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3、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2分)A.原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都有责任监管和查处瘦肉精。
改句:农业局、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谁没有监管和查处瘦肉精的责任呢?B.原句:日本福岛核电站已经好久没给我们带来好消息了。
改句:日本福岛核电站给我们带来的一直是坏消息。
C.原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健儿把五块金牌全部收入囊中。
改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五块金牌全部被中国健儿收入囊中。
D.原句:一个人如果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常常会把人看错。
改句:一个人常常会把人看错,是因为他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人。
二、课内阅读(11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4.在文中□□□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挟卷着冲倒了穿过了 B.冲倒了挟卷着穿过了C.穿过了冲倒了挟卷着 D.挟卷着穿过了冲倒了5.画线句“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指什么?(2分)6.对本段的写作意图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阐述生命的内涵并指出应该如何对待生命B.解释生命是什么并说明生命的历程是怎样的C.阐明生命发展过程中快乐与痛苦相生相成D.要求人们珍惜并感谢充满了快乐与痛苦的生命7.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联系作者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分)答:8.下面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一棵小树,以此揭示生命生长.壮大和衰老的历程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表现了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的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但却有几分惆怅和虚无C.“破壳出来”“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消融了,归化了”这些语句喻示了人的生命历程D.选段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三、课外阅读(13分)阅读欧阳斌《生命的暗示》一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暗示①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躁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
在这秋虫唧唧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
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②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③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他深谙生命的短暂,而必须高密度的显示自己的存在吗?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吗?④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⑤惟有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
它那周而复始的热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
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一部分一部分的丧失了。
⑥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
⑦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
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肆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和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的时候。
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再伟大的巨大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
⑧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
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
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却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很多的。
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生命的时候。
那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以死明志._______________.这样,死亡反而变的令人仰止,生命就会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
⑨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
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
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
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为微不足道。
⑩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
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超脱了。
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变化。
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
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难找到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
更悲惨的结局则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是南辕北辙。
所谓天下,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