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
上 还 没 有 真 正 在 小 学 阶段 “ 登堂入 室” 。为 此 , 时 值 次 的实践 活动 。它 的活 动形式 灵 活多样 , 可 以穿插 在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 0 1 1 年版 ) 》 实施 , 结合 自 课内, 也可 以课 内外结合 , 使之常态化地落实于教学 己的 教学 实 际 对 这一 内容 进行 解 读 ,作 为一 线 教 师 活动 之 中 。 教学时的参考。
容 。 的 实施 中 ) ,而 是 明 确 指 向 了新 课 标 “ 综 合 与 实
பைடு நூலகம்
感受到数学在 日常生活 中特有 的价值 。教师教学时 可 以适 时 设 计 关 于 “ 万 以 内的 数 ” 的实 践 活 动 , 让 学
生体验运用“ 万以内的数” 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的过
程, 获 得初 步 的数 学活 动经 验 。
2 O 个1 平方分米 的方纸片 ) ,学生对完 在第一学段 中 ,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 让学生充分 的小正方形 , 课外实践 l 生 作业” 很感兴趣。 感受到数学在实 际生 活 中特有的价值及其作用 , 引 成这些“
识” 时, 学生 “ 能认 、 读、 写 万 以 内 的数 ” 后, 让 学 生走 进 生 活 就能 感受 到 “ 万 以 内 的数 ”在 生 活 中无 处不 在, 就能 感 受 到 “ 万 以 内 的数 ” 在 生活 中的作 用 , 进 而


1 . 经历观 察 、 操作 、 实 的应 用 意识 , 帮 助 学 生积 验、 调 查、 推 理 等 实 践 累基 本 活动 经验 。 实验稿 活动 ; 在 合 作 与 交流 的 2 . 期诩 讳 第2 条要求, 是为了 过程 中, 获得 良好 的 情 提高学生解 决 问题 的 能 力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664(2011年版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664(2011年版

解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总局数学兼职教研员九三局小的教师孙茜,首先感谢教育局搭建了这次与大家共同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还要感谢我校李燕校长对这次讲座的理论支持。

下面由我来和大家共同来学习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

今天和大家交流的也只是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希望这次讲座使各位老师对《新课标》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让我们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一、关于《课程标准》和大纲的再思考:“大纲”这个词似乎已经成为过去时了,在1998年以前,我们教学的依据还是教学大纲,1999年,我国完成了最后一个教学大纲的制定。

那么,大纲和课程标准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原来的大纲特别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是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是掌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考试自然也是围绕这两件事情进行的。

原来的大纲必然地产生了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就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指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

这一点我们国家做得非常好,2009年,上海5000余名中学生参加了以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能力为宗旨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在阅读、数学、科学三项指标中均名列第一,这一成绩让国外都很震惊。

不管怎么说,“双基”对中国数学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

大纲的教育理念是“知识为本”,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在本质上是结果性的教育。

我们教给学生了一些结果,我们没教学生智慧。

智慧不是结果,是在过程之中的东西。

而表现在过程中的东西必须通过过程来教育。

所以我们要注重过程中的教育,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智慧。

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

因为我们无法在学生读书的阶段就决定这个孩子未来从事什么职业,可能他将来从事的职业与数学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我们要帮助他养成一个数学的素养,这对他一生都是有好处的。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大纲》变成了《标准》。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标准》是以线性的要求规定了在学段内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最低标准;而《大纲》是规定了在学年内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一般标准。

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明:

教师 的 “ 组织” 作用 主要体 现在 两 个方 面: 第 一, 教师应 当准确把握教学 内容的数学实质 和 学生 的实 际情 况, 定合理 的教学 目标, 确 设 计 一个好 的教学方案; 二, 教学活动 中, 第 在 教 师要选择适 当的教 学方 式, 因势 利导 、适 时调 控 , 力 营造 师 生 互 动 、生 生 互 动 、生 动 活 泼 努 的课堂氛 围, 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122 1 年 版 课 标 明确 了教 师 在 教 学 活动 . 01 中的作 用
实验稿课标指 出: “ 教师应激发学生 的学 习 积 极 性,向学 生提 供充 分 从 事数 学 活动 的机 会, 帮助他们在 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 的过程 中 真 正 理 解 和 掌 握 基 本 的 数 学 知 识 与 技 能 、 数 学 思 想 和 方 法 , 得 广 泛 的 数 学 活 动 经 验 .学 获 生 是 数 学 学 习 的 主 人 ,教 师 是 数 学 学 习 的 组 织者 、引导者 与合作 者. 由于 实验稿课 标强 ” 调让学生 自主 学习, 因此有 的教 师在课堂上不 敢 开 口讲, 很忌 讳 “ , 了谈 “ 色 变 的程 讲” 到 讲” 度 . 是 乎 ,“ 讲” “ 讲” 为 不 少 教 师 平 于 少 或 不 成 时教 学 的 原 则 . 来 一 讲 就 明 的 问题 , 要 让 本 非 学生 “ 自主 ” 玩 “ , 捉迷 藏 ” .认 为 这 样 避 开 了 “ 灌 输” 填 鸭” 、“ 之嫌.有 的教师 还提 出学 习内容 由学生 自己提 , 习方 式 由学生 自己选, 习 学 学 伙 伴 由 自己 挑 想 与 谁 交 流 就 与 谁 交 流 等 等 . 这 是 典 型 的 “ 羊 式” 放 的学 习方 式 , 生 表 面 上 学 获得 了 自主的权利, 可实际上并没有做 到真 正 的 自主. 实际上 以学 生为本的教学过 程 中, 在 并 不意 味着教 师责任 的减轻 和教师 作用 的 降 低 , 反 对 教 师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随 时 要 调 相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 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 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下面我们就2011修订版与2001版课标 相比较所体现出的变化具体的进行解读。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和实施建议,并有附录。把其中的“内容标 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 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小学数学
关于修订工作的几点说明
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 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义务教 育20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按照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2003年开始组 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2011年3月,基本 完成了修订任务。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1.提纲挈领,领悟课标。 (1)理解课标理念 (2)明确“四基”要求 (3)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4)掌握四个领域内容调整 (5)提高“四个问题”能力( (6)领悟10个核心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
2.依据课标,找出差距。 (1)改变教学中的“十多十少“现象 ●课程理念知道多,理解落实比较少; ●关注教学情景多,创设有效情景少; ●关注教学形式多,关注教学实效少; ●操作实践活动多,有效探究活动少; ●师生互动废话多,启发引导语言少; ●课堂无效活动多,学生必要练习少; ●教学设计拼凑多,个性创新设计少; ●现代媒体运用多,优化整合运用少; ●关注表面知识多,领悟思想方法少; ●学生参与活动多,积累活动经验少。 (2)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四个满堂” ●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 (3)避免教学中的“四个虚假“ ●虚假地自主学习 ●虚假地合作交流 ●虚假地自主探究 ●虚假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变化中蕴涵六大特点——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研读体会

变化中蕴涵六大特点——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研读体会

教 育 教 学研 究 的 内 容 。 《 学课 标 ( 0 1年 版 ) 提 数 21 》
出 了与 内容 有 关 的 1 0个核 心概 念 :数 感 、 符号 意识 、 空 间 观 念 、 几何 直 观 、数 据 分 析观 念 、运 算 能 力 、 推 理 能 力 、模 型 思 想 、应 用 意 识 和 创 新 意 识 。 增 加 了 4 个 概 念 ,分 别是 几何 直 观 、运 算 能 力 、模 型 思 想 、创 新 意 识 ;修 改 了 2个 概 念 ,将 符 号 感 修 改 为 符 号 意
抽 象概 括 、 形 成 方 法 和 理 论 ,并 进 行 广 泛 应 用 的 过
识 ,统 计 观 念 修 改 为 数据 分析 观 念 :修 正 了 3 概 念 个
( 感 、 空 间观 念 、应 用 意 识 ) 的 内 涵 。 这 些 核 心概 数
程 ” 修 改 为 “ 学 是 研 究 数 量 关 系 和 空 间 形 式 的 科 数 学 ” 它充 分描 述 数 学 的研 究 内容 , 易于 师 生 理 解 及 , 准 确 把 握 。 其 次 ,将 6条基 本 理 念 整 合 为 5条 ,特 别
简 称 《 学 课 标 ( 01 数 2 1年 版 ) ) 与 实 验 稿 相 比 ,进 》

过 程 与 结 果 的 关 系 ,直 观 与 抽 象 的 关 系 ,直 接 经 验 与 间接经验的关系。
2明 晰 思路 , 引导 方 向 。 .
步 明确 了数 学 课 程 的 性质 和地 位 , 阐述 了数 学课 程
E 三塑 学
变化 中蕴涵六 大特点
对 《 务 教 育 数 学 课 程 标 准 义 ( 01 2 1年 版 ) 的 研 读 体 会 》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课标分析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

二、课标解读(一)经历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揭示分数意义的本质在分数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各种直观因素,让学生借助充分的感性材料,发现和归结一类事物的一般和本质特征,从而辅助其建构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首先,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表示,去除图形的形状、大小等因素,提炼出“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用表示”;接着应用范围从一个图形拓展到把若干个物体看成的一个整体,去除整体的个数、部分的个数等因素,提炼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最后,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通过整体(单位“1”)与部分(取得份数)不变,而等分的份数不同,分数大小相应在发生变化;或者通过整体不变,等分的份数以及取得份数不同,得到不同的分数等练习,以进一步揭示概括分数的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佚名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与实验稿相比,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有哪些新精神、新思想、新理念、新变化呢?如何来理解这些新精神、新思考、新理念、新变化呢?尤其是将“双基”扩展为“四基”后.我们的教材、教学应该作出哪些变化?
【总页数】1页(P6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其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 [J], 张丹;白永潇
2.整体实现课程目标,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解读 [J], 白永潇;张丹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综合与实践”部分对比分析与研究 [J], 徐莹;景敏
4.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及其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二) [J], 张丹;白永潇
5.新课标的核心概念及其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三) [J], 张丹;白永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之小学数学变化学习体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之小学数学变化学习体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之小学数学变化学习体会经过两个多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学习,相较之以前,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

正所谓不变是根本,变化是发展,现通过对变化的学习和体会,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方向。

一、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四基”“四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

把数学核心素养表述为:(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核心素养核心词由原来的10个变成现在的11个,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分析观念)、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措辞更加严谨、准确。

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

二、优化了数学课程内容结构(一)学段变化原小学到初中“六三”学制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现小学到初中“六三”学制确定划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二)课程内容结构变化1.四个内容领域不变︰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2.领域下设主题表述形式:内容要求即学习什么,学业要求即学习程度,教学提示即如何学习。

3.主题整合:(1)数与代数领域六个主题变为两个主题: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整合成为数与运算;探索规律、式、正比例整合为数量关系。

方程、反比例调整到初中;常见的量、负数划分到综合与实践领域;百分数移到统计与概率领域。

增加计数单位,是指个数与顺序的计数单位;加法模型:总量=分量+分量。

(2)图形与几何领域四个主题变为两个主题:图形的认识、测量整合成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整合成了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如下: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四、(1).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2)关于数学观的修改:原课标:●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这意味着2001年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随之而来的,就是教材的改革,数学课程改革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修订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也将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当前的头等大事。

经过几年来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跟踪研究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研读,我认为修订版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改进与完善,但又不乏创新之举,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明晰,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教学策略与手段的指导更明确,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更合理。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 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新)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最新)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中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准备与设计第1条认真学习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分为: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业质量,设施建议及案例分析,明确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第2条认真分析教材。

通读整章、整册、整套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思路,教材的知识体系及整体结构,本章内容在整套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精读本节、本课时教材中的课题引入、新知识生成、发展和例题的分析过程,明确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挖掘蕴涵的教育价值;仔细揣摩练习和作业中的每一道题体现的功能,体会其中用到的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及蕴涵的数学思想;注意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之间知识的生成点和生长点。

第3条全面了解学情。

通过课堂观察、交流、作业批改、检测评价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等状况;了解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所需的前期知识和存在的疑惑,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的情况。

第4条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在开学初制定出各年级或个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教学安排、检测计划、教学活动、教学研究及业务进修安排等。

第5条认真备课(包括教案、学案编写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备课是为课堂教学制订方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

应该做到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精选例题、练习和作业题;备课中要把握好教学起点,设计绝大多数学生现实的事例情境引入新课;精选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和解答的问题作为例题和练习题,作业布置上要有导向、性针对性、层次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最新资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最新资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个特色,安排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对这一内容并不太重视,甚至“跳过”这一教学进度(特别是第一学段),所以,“综合与实践”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在小学阶段“登堂入室”。

为此,时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这一内容进行解读,作为一线教师教学时的参考。

一、新旧课标内容对比二、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内容概要在第一学段中,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特有的价值及其作用,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积累相应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也增强了对所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与巩固。

本学段(其他学段也如此)“综合与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应当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针对性要强,但要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到二次的实践活动。

它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穿插在课内,也可以课内外结合,使之常态化地落实于教学活动之中。

三、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学片段),逐条解读 1.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本条目标提出的要求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方案不一定要独立设计,可以将它“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将其融合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数与代数”中“数的认识”时,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后,让学生走进生活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特有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最新资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最新资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个特色,安排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对这一内容并不太重视,甚至“跳过”这一教学进度(特别是第一学段),所以,“综合与实践”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在小学阶段“登堂入室”。

为此,时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这一内容进行解读,作为一线教师教学时的参考。

一、新旧课标内容对比二、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内容概要在第一学段中,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特有的价值及其作用,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积累相应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也增强了对所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与巩固。

本学段(其他学段也如此)“综合与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应当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针对性要强,但要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到二次的实践活动。

它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穿插在课内,也可以课内外结合,使之常态化地落实于教学活动之中。

三、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学片段),逐条解读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本条目标提出的要求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方案不一定要独立设计,可以将它“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将其融合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数与代数”中“数的认识”时,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后,让学生走进生活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特有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主讲内容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三、修订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四、几点建议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1)•2002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实验版(蓝皮本)•2005年开始修改数学课程标准•2007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7修改稿(已经有很好的修订过程的内容变化批注)•2011年完善数学课程标准修改•2011年九月推出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十月开始课程标准培训•2012年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黄皮本)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2)1.进行广泛深入的实施状况调查研究(12个省,问卷3768份)2. 组织全面认真的修改研讨(12次修改研讨会3. 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2006年6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征求意见。

2007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征求意见稿发放全国10个省教研室、10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以及40名专家征求意见。

此外,还通过不同形式,向项武义教授、张奠宙教授,以及部分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征求意见。

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坚持体现国家利益,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以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为基础,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各方面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力求《标准》更加完善:使《标准》表述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使《标准》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更适合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习评价。

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四是关注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正如“数与代数”一样,“图形与几何”代表了第一、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侧重点:在第一、二学段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直观、整体认识图形及其某些特征,并通过操作等加以确认;第三学段,则主要是从数学上细致刻画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并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也就是“几何”,过去提的“空间与图形”的名称没有体现这一点。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马云鹏??东北师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10 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一些材料中,曾把这些称之为核心概念,但严格意义上讲,称这些词为“概念”并不合适,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

本文把这10 个词称之为数学的核心素养,并结合小学阶段(第一、二学段)的数学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

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

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般认为,“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数学素养是指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公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力,作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

”可见,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能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数学问题,而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读《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有感

读《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有感

读(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有感通过研读,使我受启发最大的有以下几点:1. 如何在平常的备课中把握教材的科学性和整体性?2. 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领悟数学思想?3. 什么是数学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我个人觉得在备课过程中关于教材的挖掘和整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意义深远。

而在教学和教研过程中,我发觉一线教师普遍对教材的挖掘欠缺,课堂上就课本教课本的现象比拟严峻。

大多数教师缺少对知识解构、变构的意识,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浮于外表,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打折扣。

尤其通过最近几次教学专家评委的经历,让我更加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学会科学的、合理的使用教材。

作为学区数学教研组长,近一年来我们数学教研组调整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致力于每一位数学教师能看懂教材、会整合教材、敢用教材,进而提高自身课堂的有效性。

备课之前读教材,可以分为几个步骤:首先读前思考,想(标准)的要求和重点;接着边读边想,教材为什么这么编;然后读完思考,我将本节课的知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最后研读教参,比照自己的思考与教参的区别,取长补短,择选最优的教学方案。

按照这个方法,我们的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已初见成效。

教师只有理清了每一节课的问题串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立足数学根源,挖掘并渗透数学思想,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发生、开展以及形成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凸显数学思想,最终形成数学思维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让学生小组合作,动起来,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一节课不合作两三次这节课就没有表达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长此以往,导致课堂活动多数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那如何才能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三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制造性。

不管是学生的独立活动还是小组活动,整个活动中要让学生有数学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如下: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2001年版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

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根据几年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组形成了的《标准》(修改稿)。

标准(修改稿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体例与结构做了适当调整本次修改,在保持原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在结构上有两处调整。

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

在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

明确了《标准》应以《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依据。

明确了《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在前言中指出,“《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同时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2、修改和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个别表述的方式进行了修改。

如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理清了《标准》的设计思路《标准》中设计思路表述的不够清晰,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

主要是对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做了明确的阐述。

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

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七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较清晰的描述。

4、对学生培养目标做了修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表述方式更加合理对于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

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增加了一些论证的要求;对“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增强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为了削弱形式化,明确指出,几何证明不限于“综合证明法”。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修改中适当减少的一些知识点。

如“图形与几何”中减少10个左右的知识点;在“数与代数”中删去了“一元不等式组的应用”等。

具体修改情况如下:数与代数第一学段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第二学段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4、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图形与几何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标准(实验稿)》的“空间与图形”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与变换;(4)图形与位置。

《标准(修改稿)》的“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其中,第(1)部分大体整合了《标准(实验稿)》的第(1)、(4)部分的内容,以利于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的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标准(修改稿)》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第(2)部分除了《标准(实验稿)》第(2)部分的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相似外,还包括了图形的投影。

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3)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坐标与图形的运动,比《标准(实验稿)》的第(3)部分内容有所增加,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

2、主要内容的修改第一学段(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3)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第二学段(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统计与概率1.统计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三个学段统计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

主要变化如下:(1)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

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3)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标准修改稿》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以及案例21、案例43、案例73中也可以看到。

(4)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2.概率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的主要变化如下:(1)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2)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在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3)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综合与实践在标准的修改中,根据课程实验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主要变化为:一、把三个学段的名称作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和内涵:“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

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三、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

第一学段:内容安排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参与,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