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

合集下载

“周扒皮”的真实故事

“周扒皮”的真实故事

“周扒皮”的真实故事作者:来源:《农家参谋》2009年第09期黄店屯村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的复县(今瓦房店市),1947年,黄店屯村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村里的大户——老周家的户主周春富死了。

周春富靠精明置下家业和东北其他地方一样,复县长期地广人稀。

清初一些山东人来到这儿。

其中周春富的先祖就是“闯关东”后在这里定居下来的。

周家到了周春富这一辈,并不算富裕,按83岁的黄店屯农民阎振明的说法,周春富“继承了一些土地,但不多”。

于是,周春富这个勤俭、精明的农家子弟,开始一点点地攒钱、置地。

在周家做过多年长工的王义帧回忆说。

周春富“从不闲着”。

和长工一样干活,一大早就赶马车出去。

回来后胡子都挂霜了。

“我在他家要早起。

他家人养成了习惯,冬天天没亮就起床了。

家里人做饭的做饭。

喂牲口的喂牲口。

人家都起来了。

你伙计还能赖在被窝里吗?”在黄店屯,老周家的5个儿子也让人羡慕,“家里人手多,大儿子干农活,二儿子管家,三儿子赶车,几个儿子都有分工,个个勤快。

脑子也灵,都能挣钱。

”周家“挣钱了就买地,地多了就雇长工,从三五个到七八个的时候都有。

”长工王义帧对周春富买地的嗜好印象深刻:“老头把家,就愿意买地。

和人家在地头说话,末了就问,你卖不卖啊?”周春富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为周家积攒了一大份家业。

1947年,也就是土改队来到黄店屯的那一年。

周家的家业包括240亩土地和“四大坊”——油坊、磨房、染坊、粉坊以及一个杂货铺。

土改时被批斗周春富的命运因为一纸通知而发生了彻底改变。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改革会议。

之后发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辽宁各地党政领导决定“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打击地主。

消灭地主阶级的阶级路线”,“彻底解决平分土地问题。

”在黄店屯,拥有20多口人、200亩土地的周家最终被划为了地主。

人均十亩地,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农村,算不得突出。

但周家除了土地,还有几个坊铺,这在村里是被认为“很有钱”的象征。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

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

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漫谈山海关的历史文化

漫谈山海关的历史文化

漫谈山海关的历史文化漫谈山海关的历史文化万里长城似一条巨龙,自嘉峪关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绵延向东,便一头扎进渤海湾。

顺着“龙头”回首向后望去,一排排嵯峨的山峰连绵向北排列着,犹如巨龙的双角,因此山名也唤做“角山”。

闻名于世的古城山海关,便坐落于这“龙头”与“龙角”之间。

如果你到山海关游览,最好选择在重阳前后,那时蟹满菊黄,寻得一处古色古香的小酒店,煮熟一盆通红的海蟹,就着产自昌黎的红葡萄酒,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心中,便凭添出几许怀古的幽情。

在重温那一段段苍凉而悲壮的历史之余,使人对这座古城的文化背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文化摇篮——本土文化角山深谧之处有一座古朴雅致的寺庙,当地人称作“角山寺”,其实早在明清两代,这里汇聚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因此名为“栖贤寺”。

寺的周围栽种许多种古老的林木,每年秋季阔叶树的树叶纷纷落下,寺前满地的枯黄,显得落寞和凄凉。

关于栖贤寺的建筑年代已无丛查考,《临榆县志》上记载只说寺之由来盖已有年,但是最晚也是明代的建筑。

当时的栖贤寺巍峨壮观,香火旺盛,不但是山海关一处佛教寺庙和名胜古迹,更重要的它还是山海关文化的摇篮。

据不完全统计,从明代初至晚清,有大批读书人寄居于此著书立说,其中不乏颇有建树者,他们的著作被纳入四库全书,传述海内。

肖显,明代著名书法家,祖居山海关,青少年时期曾在栖贤寺读书,1742年中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佥事。

肖显致仕后在栖贤寺旁筑“围春山庄”读书自娱。

著名的“天下第一关”匾额相传就是当年肖显所书,肖显卒年不详,死后葬角山之阳,可见肖显对角山的厚爱。

在栖贤寺众多读书人当中,詹荣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人物。

他年少时在角山寺西跨院角山精舍内读书,后来中进士第任户部分司主事,郎中等官位,明嘉靖十三年,詹荣编写了山海关建关以来的第一部史志书——《山海关志》。

后来詹荣官至兵部左侍郎,詹荣晚年隐居角山寺,自称“角山先生”。

逝世后葬于南海大湾,志书载南海大湾间有詹荣书墓。

明清时期的栖贤寺人杰地灵,可惜后来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浓郁的文化氛围似乎也在那个时侯销声匿迹了,但仍然有大量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流传下来,至今被人们所传颂。

老电影谭嗣同观后感

老电影谭嗣同观后感

老电影谭嗣同观后感《老电影谭嗣同观后感》谭嗣同,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革命先驱,他在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一生中充满了坎坷和挫折,却也散发出无尽的热忱和拼搏精神。

近日,一部以谭嗣同为主角的老电影重拍上映,我有幸观看了这部作品,并深受触动。

这部老电影以谭嗣同的生平事迹为蓝本,通过重新演绎和再创造,展现了他的成长历程和为国家民族付出的一切。

首先,电影以闯关东运动为开端,展示了谭嗣同年轻时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使命感。

年轻的谭嗣同在外国租界中接触到了许多思想启蒙的书籍,逐渐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他看到了中国在那个时期的落后和弱小,认识到了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这一点对他的思想触动很大。

接下来,电影以谭嗣同参与南京保卫战为主线,展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英勇冲锋的场面。

南京保卫战是谭嗣同军事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他对于国家民族大义的最完美诠释。

他带领的部队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下奋力抵抗,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顽强。

电影以细腻而真实的战争场面,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战火中的痛苦与牺牲。

电影的另一条线索是谭嗣同与妻子的爱情故事,这一段情感线索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在动荡的年代里,谭嗣同和妻子的陪伴和支持帮助他度过了许多困难时刻。

他们彼此扶持,共同经历了生活中的波折和风雨。

这段爱情故事的呈现,既展现了他们深深的依存和信任,又给电影增添了一种温情和人性化的色彩。

回到电影,导演对于谭嗣同的塑造非常成功。

演员的演技精湛,能够真实地表现出谭嗣同那种强烈的意志力和为国家民族不懈奋斗的精神。

他的表演将观众置身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之中,感受到了谭嗣同那种真挚而深情的奉献。

此外,电影中的配乐也非常抓人。

音乐氛围恰到好处,既能凸显出时代的气息,又能突出人物的情感表达。

配乐的运用使整部电影更加完整和谐,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谭嗣同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部老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通过谭嗣同的人物形象和他所经历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历程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闯关东 结构分析

闯关东  结构分析

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表现从清朝末期至“九一八”事变前夕,由于自然灾害、土匪横行等原因,迫于生计的朱开山一家从山东历尽艰辛万苦闯荡东北的影视作品,真实再现了清末民初、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九一八”事变之前的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

作品将人情、人性、人生以及民俗、民心、民生融入剧情之中,重点塑造朱开山这一富有鲜明个性的平民英雄,描绘了一幅我们的先辈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哺育后代的艰苦奋斗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撼人心魄的人物命运,坚实厚重的文化意蕴,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有助于鼓舞当代社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这部电视剧堪称是近几年来少有的电视剧精品,给当前的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清风,这种成功得益于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指出了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电视剧艺术的向上之路。

所谓史诗, 是指能够全方位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历史命运的英雄故事, 包括神话、传说和历史演绎。

其实在笔者看来, 史诗就是诗史, 即诗化的历史, 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不断积淀,具有丰富的多义性和内涵的开放性。

“史”是“真”, 而且必须“真”; “诗”是“艺”, 是“美”。

“闯关东”是历史, 是一段真实的移民史。

通过电视剧《闯关东》大致可以看出上个世纪初中国历史的一个侧面: 军阀混战、外敌入侵、饿殍遍地、流民成群, 而相对稳定、富饶与开阔的关东, 便成了移民们流亡的目的地, 歇脚定居的桃花源。

白山黑水、深山老林, 退可守、进可攻, 理想的栖息地。

《闯关东》是诗, 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移民诗。

通过电视剧《闯关东》大致可以领略到那些“关东客”们的爱恨情仇, 那些被迫远离家园又时时回望家园, 再次重建家园的磨难艰辛。

那么, 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段才能呈现那一段历史, 那一脉精气神, 当是编导们认真思考的。

现实主义, 不错, 就是现实主义的再现。

《闯关东》的实践证明, 没有过时的主义和方法, 只有心灵的丰富深刻亦或浅薄粗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此即“闯关东”的由来。

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

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

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

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

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座山雕轶事

座山雕轶事
所谓 “大奸大恶之 人必有为祸 之术” , 我们就来 看看这座 山雕 “何德何能 ” ,会 成 为剿匪斗争中顽抗 到底 、冥顽不化 的典型 。
人 有 “三 绝 ”
就像 座山雕这个诡 异的绰号一样 ,为什 么人们对 老土匪又恨又 怕呢? 当然是座 山雕 能耐大 ,心 眼毒 。传说座山雕人有 “三绝 ”, 即枪 法绝 、眼神绝 、腿脚绝 。
首先 ,枪法绝 。座山雕这个人枪法精绝 , 善使 毛瑟手枪左 右开 弓,百发百 中。这也跟 当时东北 的大 环境有关 ,近代 以来 东北地 区 战乱 不断 ,流失 的枪 支极多 ,使得东 北土匪 的装 备水平要 远远超过关 内的 “同行 ” ,于 是土匪之 间也 不讲究什 么武艺 高强 ,而是拼 起 了枪 法 。
座 山雕 的祖籍是 山东潍县 (今潍坊市 ), 2岁 的时候 跟家 人 闯关东 来到 东北 ,原 来在 深 山老林 里 当伐木 的力 工 ,但是 15岁 就上 山当了土匪 。由于很有 干这一 行的 “天赋” , 18岁居然 就当上 了匪首 ,也 就是戏里说 的威 虎山大掌柜。
从真 实 的历史 来讲 ,威 虎 山这 一支 “绺 子 ”并不是 什么很 强大 的势 力 。当时的东北 正处 于乱 世 ,群 雄并起 ,土 匪胡子多 如牛毛 , 出现 了不少 绿林人 物 ,比如 后来洗 白当了官 军 ,最后 一统东 三省 的 “海 陆空军 大元帅 ” 张作 霖 ,出 身就 是 奉 天 省 的胡 子 头 目。在 座山雕盘踞 的黑龙 江地 区 ,国 民党委 任 的所
座 山雕 当然不是 这老土 匪的真名 ,而是 人 们根据 他秃头鹰 眼 、面色 阴鸷 的样貌 特征 给起 的一个 形象 的绰号 ,其大名 是张乐 山 。 了解他罪 恶的土匪 生涯 ,就先从 他那个 听起

历史上的走西口

历史上的走西口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历史上的走西口众所周知,明清以来,中国有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有人说,闯十趟关东不如走一回西口!可见走西口之艰难,非远离那个时代的人所能想象。

走西口是一曲挽歌,更是一曲壮歌!你可以说它很凄惨,也可以说它很浪漫。

它蕴含着多少悲欢离合,多少慷慨悲壮,多少无奈与凄凉,多少挚情与豪迈!最早提到“西口”两个字的,是明末清初的诗人、文学家顾炎武,他在晚年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叫作《从大同到西口》。

诗中提到了“盛乐”、“丰州”、“板升”等地名,这些地方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以及和林格尔一带,诗里边所描述的风光、风土人情也是当时这一带民间的真实写照。

但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这首诗的题目叫《边城杂诗》,《从大同到西口》这个题目是后改的,而且一定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后改的。

说西口,道西口,西口究竟在哪里呢?许多专家认为,西口特指山西右玉县晋蒙交界处的杀虎口,明朝时称“杀胡口”,清代改其名为杀虎口。

因为杀虎口位于长城的另一要塞张家口以西,所以就有了“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的说法。

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流民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大都走杀虎口这条路径,方位是由东往西,这也是杀虎口成为“西口”的一个重要依据。

当然,“西口”亦有广义的理解,它泛指通往塞外草原的长城诸关卡要隘,此种观点似乎更为民间所认同。

西口还有旱西口、水西口之分,杀虎口等长城关隘是旱西口,而地处晋陕蒙交汇处的山西河曲,是走西口的水路码头,故称水西口,河曲至今仍保留着“西口古渡”这一历史遗迹。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被称为“西口”的杀虎口,在今天的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城西北35公里处,坐落在古长城脚下,是山西与内蒙古两省三县的交界处,一过长城便是内蒙古境地,距凉城县30公里,经和林县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80公里。

杀虎口从地域上分杀虎关、杀虎堡和栅子外三部分,占地约4平方公里,东靠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外长城沿山岭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半月形把杀虎口围在其中。

闯关东

闯关东

简介
感想
朱开山一家是当时移民的典型代表。他们谦逊善良, 忠厚诚恳。遇到困难,他们敢于迎面而上,斗智斗 勇,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日本入侵时,他们举家与 日顽强抵抗,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这些优良品质 都值得我们学习。

背景
从清朝末年至解放前,迫于兵荒马乱、灾害连年 和官府的横征暴敛,一批又一批关外人为了生存和 发展,背井离乡,到地域辽阔的东北大地谋生,这 一持续三百年多年的移民运动规模浩大,影响深 远,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悲壮的一页!
这本书讲述的是从清 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 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 迫而背井离乡“闯关东” 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 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 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 开山的三个性格迥异、 命运不同的儿子在闯关 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 和考验,力求真实还原 那段悲怆、苍凉、恢弘、 悲壮的民族血泪史……

真实的座山雕有多厉害?

真实的座山雕有多厉害?

真实的座山雕有多厉害?看过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或者读过曲波小说《林海雪原》的人,一定会对里面的大反派、老土匪座山雕印象深刻,这个面色阴沉,有着两道浓眉和一个秃脑瓜顶的积年惯匪,阴险狡诈,凶残至极,给解放区造成了巨大破坏,最终在少剑波指挥的剿匪小分队和打入土匪内部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的里应外合下,被一举全歼,座山雕本人也被绳之以法,受到了人民政府的正义审判。

但是戏剧毕竟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剧中所讲与真实的林海雪原中的战斗有很大出入,那么座山雕这个新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土匪,又是怎样被抓获的呢?这一切,都要先从他的生平说起。

胡子大王东北地区的老百姓管土匪叫"胡子",据说这是取"胡作非为"之意,也有说是土匪在山寨日久,没机会下山理发刮胡子,所以老百姓见到的土匪都是头发胡子很长,一脸乱糟糟的形象,久而久之胡子也就成了区分土匪和良民的标志,这叫法也不胫而走。

胡子之间管自己的匪帮叫"绺子",一般绺子都是占山为王,推举出一个能耐大、能服众的土匪来做"掌柜的",也就是匪首,出名的匪首都会有一个叫得响的诨号,比如《林海雪原》里面的"许大马棒"、"老北风"等,当然也包括本文主角座山雕。

座山雕当然不是这老土匪的真名,而是人们根据他秃头鹰眼,面色阴鸷的样貌特征给起的一个形象的绰号,老土匪的大名是张乐山。

张乐山的祖籍是山东潍县,2岁的时候跟家人闯关东来到东北,原来是在深山老林里当一个伐木的力工,但是15岁就上山当了土匪,由于很有干这一行的犯罪"天赋",18岁居然就当上了匪首,也就是戏里说的威虎山大掌柜。

从真实的历史来讲,威虎山这一支"绺子"并不是什么很强大的势力,当时土匪胡子多如牛毛,经常出现一些绿林人物,比如后来洗白当了官军,最后一统东三省的"海陆空军大元帅"张作霖,出身就是奉天省的胡子头目。

闯关东:贫苦农民悲壮的迁移传奇

闯关东:贫苦农民悲壮的迁移传奇

闯关东:贫苦农民悲壮的迁移传奇作者:常诚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4年第11期山东人“闯关东”,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悲壮的一页。

从清初至民国,迫于兵荒马乱、灾害连年,一批山东人背井离乡“闯荡”到地域辽阔的东北大地谋生。

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数千万山东人一走就是几个世纪!常诚“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

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因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繁衍生息。

这种历史罕见、规模巨大的移民现象被称为“闯关东”,是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最大的一次迁徙活动。

从“流人”到“流民”几百年前,充满传奇色彩的“闯关东”就开始了,山东人则是这一移民大潮的主力军。

山东人移民东北由来已久,清初民族矛盾尖锐,清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地位,采取了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其中之一就是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

细数这些“流人”,有农民起义被镇压后的余众,有文字狱或科场狱案获罪人士,有刑事犯及其家属,有失职或犯罪官员、兵士等。

在关内生活惯了的人,到那绝塞荒山、冰天雪地、远离乡土、举目无亲的环境里生活,实为凄惨。

然而,此后不久,就是这样的荒野之地也没能阻挡大批山东人自发地来到,史称“流民”。

清朝初期,山东大地赤地千里,大片荒芜,人口已经下降到400万。

顺治十八年,社会恢复,招集流散,人口达到880 万。

在经过“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康乾盛世,山东人口更是在道光年间突破了3000 万,此后仍有增加,最高时为3778 万。

人口的增加使耕地相对减少,尽管“山峦海滩,开垦无遗”,但人均耕地还是在乾隆年间就降到了“温饱常数”之下。

于是,山东各地官吏同声呼吁:“户口渐增,百病以人多为首。

”清代山东历年水旱灾害频繁,几乎是无年不灾、无处不灾。

咸丰年间,“鲁捻”、长枪会军、文贤教军等起义烈火烧得山东“大半糜烂”,山东人的生存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到关东当“流民”就不足为奇了。

大马猴的故事

大马猴的故事

大马猴的故事大马猴不姓大,他姓马,他的真实名字叫马玉。

听说他是民国初年闯关东,从河北搬到塞北来的。

当地人之所以叫他大马猴,是因为他满脸连片胡子,胸前和手臂上长的毛较长,脸又紫红色。

村子里的孩子们见了他都害怕,因他的长相像个猴子。

后来有的孩子不听话时,大人们就吓唬孩子说:“你再不听话,大马猴来了。

”这一着还挺管用。

天长日久了,大马猴之名传出去了。

有些熟人和他开玩笑的就叫他大马猴,这马玉刚从外地搬来,性格开朗,也不计较,叫什么他都应着。

有时邻居家孩子哭了,他还故意装出猴子的相来逗孩子。

大马猴人缘不错,搬到村子没多久,就和村里的人混熟了。

他是新来的,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是一个本村姓姜的财主收留了他。

老东家见他体格强壮,想留下他当个长活,让他住进了场院屋。

他一开始给东家打点零工糊口。

事也凑巧,这年秋天,正赶上老东家的老伴去世了。

按当地习俗,高龄老人去世,有钱的人家都葬的非常风光。

除了选好木料做棺椁外,按照当地的习俗,还要扎一些纸人、纸牛、纸房、纸车等纸张陪葬。

少东家想去外地,请几个会扎纸张的能人来,给老母亲扎点纸张。

这时大马猴知道了,便去找到了少东家,毛遂自荐地说:“我在家乡学了几天扎纸活,你要是不嫌弃,我帮老夫人扎行吗?”少东家听后,心里怀疑他的手艺,迟疑了一会说:“好吧!你来打个下手。

”说完回屋取出笔墨,用毛笔写了一张单子,要扎什么一一列好,递给了大马猴说:“扎彩匠一会就到,你先去准备些材料吧!”大马猴接过了单子,按少东家的要求,没用半天的功夫就把料准备齐全了。

这时外地请来的几个扎彩匠也到了。

大家按照单子开始扎,纸人、牛、马、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车子、九莲灯等,好扎的都扎差不多了。

唯有少东家要求扎的的这个五花楼,把几个扎彩匠难住了。

几个扎彩匠都没扎过,谁也不敢动手。

这几个扎彩匠都是当地人,没有多少文化,又没出过远门,哪见过什么楼啊!大马猴见了说:“要不然,我扎吧!”几个扎彩匠听了,很鄙弃这个打杂的,心想:“我们几个师傅都扎不上,你会干个啥?但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既然东家要,那就让他试试吧,也好交差!”于是几个人说:“兄弟那就辛苦你了。

《闯关东》高满堂,孙建业著pdf

《闯关东》高满堂,孙建业著pdf

书名:闯关东作者:高满堂孙建业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定价:32.00 元【内容简介】由热播李幼斌领衔主演、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力求真实还原那段悲怆、苍凉、恢弘、悲壮的民族血泪史。

书中将再现当年闯关东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矿等大场面,场景横跨半高孙个中国。

而在细节上,作者延续了其擅满建长的在平淡人生中贯串人性关怀的思堂业路,亲情、爱情与故土情的纠结深入人著心,对国事、家事、家乡事的担当感人至深。

内容提要闯关东第一部传文就等这句话呢,忙高兴地答应着,扯着鲜儿的手就进了里屋,顺手掩上门,笑嘻嘻地说:“鲜儿,你这双手俺娘都摸了,俺也想摸摸。

”鲜儿一听把手背到背后:“那可不行,你是男人,没过门俺不让你摸,摸过就不值钱了!”传文涎着脸:“谁说的?早晚你不都是俺的人?摸摸,” “说就摸一下。

鲜儿把手伸过来:好了,就摸一下。

”传文摸着鲜儿的手问:“鲜儿,你的手真小,能干力气活?”鲜儿说:“怎么不能?到时候咱俩比比,俺除了不会扶犁,哪样活都不会叫你落下。

” 闯关东第二部朱开山说:“这就不易了,人家是大户出身,能在咱家待住就不错了。

”文他娘说:“光说是大户人家,到底大到哪儿?”朱开山说:“管那些干什么?要紧的是她现在是咱家的媳妇。

”文他娘忧虑起来说:“说心里的话,俺还是稀罕鲜儿,可命里没这媳妇呀,也不知她跑哪儿去了。

这闺女,我看她是跑野蹄子了。

”朱开山安慰老伴儿说:“跑就跑吧,她这一跑传文断了念想,小两口日子过得也安生了,也是好事。

” 闯关东第三部镇三江和鲜儿走下山坡,鲜儿说:“粮台(负责后勤的)说了,咱可没多少银子了。

”镇三江说:“是啊,粮草该买了,弟兄们也得往家里送钱了。

”鲜儿说:“不砸个窑这日子就吃紧了。

东北真的是好地方吗(真实的东北到底什么样)

东北真的是好地方吗(真实的东北到底什么样)

东北真的是好地方吗(真实的东北到底什么样)充斥着「刻板印象」的东北真的亟需被打破单一的地域叙事,今天地理君就带大家重新认识这片丰富多样且充满魅力的「立体东北」。

01基础篇:如果这都能误会的话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哪是哪?在大众眼中,东北的「文化个性之突出,地域色彩之鲜明,存在感之强」是拔类超群的。

不过,我们常说的“东北”通常是在说“东北三省”,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而“东北地区”除了东北三省之外,还有海南(不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

图源:标准地图服务系统依据国家发展和委员会《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东北地区范围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

虽然很多人说起来东北的特产、方言、小品、明星嘎嘎厉害,但你要问具体这些人/物都是具体哪个省的,他们还真不一定能说出来。

比如,10秒内请回答!现在东北三省的省会是哪三个?A.哈尔滨大连吉林B.哈尔滨沈阳大连C.哈尔滨长春沈阳D.长春吉林沈阳答案:C东北三省在外地人眼中除了存在感强,一体感也很强。

与之带来的困境在于:很多人说不上来东北三省的省会到底是哪三个城市,知道了哪三个城市又不知道分别对应的是哪个省。

这其中最容易被忽略就数吉林省的省会,长春市(地理君想对「知道吉林省还有吉林市」的朋友们说:你们已经很不错了,但吉林省的省会真不是吉林市!)虽然很多人一时之间难说出东北三省的省会,但是这三个城市各有千秋:沈水之北谓之「沈阳」,被历史学家称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有大都风范;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多重名片数「长春」,说起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一汽,一波接一波回忆杀给长春加了层如梦似梦的滤镜;「哈尔滨」,俄式艺术风格浓缩在中央大街的建筑群,中外艺术家的旋律与歌声萦绕其中,这是站在交叉路口的浪漫主义。

啊对了,齐齐哈尔不在内蒙古,佳木斯也不在新疆,它们也都是黑龙江的城市哦~佳木斯市抚远东极广场日出东北,不止冰雪东北地域辽阔,就知道一个冰雪大世界是真的有点“屯”了。

【清朝历史】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清朝康熙年间已开始!

【清朝历史】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清朝康熙年间已开始!

【清朝历史】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清朝康熙年间已开始!300多年以前,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条腿开拓出一条充满血泪的“闯关东”之路。

一个“闯”字,沸腾了他们的生活,也造就了他们的性格。

300多年以前,一股“闯关东”的浪潮席卷山东。

齐鲁大地上的农民们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用两条腿开拓出一条充满血泪的“闯关东”之路。

一个“闯”字,沸腾了他们的生活,也造就了他们的性格。

当时光渐渐冲淡这段历史时,一部电视剧《闯关东》,将人们尘封的记忆重新唤醒。

主人公朱开山,似乎就是他们的时代背影。

“闯关东”人群的后代如今生活怎样?是否真的如朱开山般智、勇、忠、义?……记者沿着当年“闯关东”的线路,走进了这个群体。

无论是200多年前的周氏兄弟,还是近50年前的殷敬海、寇前塘,他们像一群驰骋在东北三省茫茫雪原上的“西部牛仔”,挎枪、骑马、闯天下;他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气冲天,又充满民族正义感;他们那段辛酸而又激扬的历史,正是一代代山东人的英雄本色。

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再现了当年的移民浪潮。

从两兄弟到千人村当年,相当一部分人闯关东选择了水路,从山东出海,漂到大连,再从现在的旅顺、金州海岸上岸,然后北上寻找肥沃的土地。

因此,在“闯关东”过程中,大连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有一个叫周家崴子的村庄。

村里人绝大多数都姓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周成文。

经过几代繁衍,周成文的后人们,把这个原本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子,变成了一个有两千多人的大村。

如今,村民们已脱离了祖宗们的农耕生活。

在这里,记者找到了该村的族谱修订负责人周纯官。

周纯官住在一栋三层小楼里,小楼的建筑风格类似欧式别墅。

周纯官笑称:“村里现在以加工业为主,开了不少工厂,村民们的腰包都鼓鼓的。

跟老祖宗那时候比,俺们现在都是有钱人。

”周纯官点燃了一根香烟,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他沉思着,打开了一段尘封两百多年的记忆??公元1715年,也就是大清王朝的康熙五十四年,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及其周边地区)门楼村的周德新、周德纯兄弟,由于生活贫困潦倒,无奈之下,决定离家“闯关东”。

初探谭振山民间文化故事中的能动性创作内涵陈幸钰

初探谭振山民间文化故事中的能动性创作内涵陈幸钰

初探谭振山民间文化故事中的能动性创作内涵陈幸钰发布时间:2021-11-05T08:09:48.153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2期作者:陈幸钰张月杨潇涵韩丞焜石广航潘晓玲(通讯作者)[导读] 谭振山是一位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家,“谭振山的口头文学”在2006年作为唯一的个人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他是辽宁地区农耕文化精神的传承者和歌颂者,他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当地特色民俗民风,有着独特的研究内涵。

陈幸钰张月杨潇涵韩丞焜石广航潘晓玲(通讯作者)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 116034摘要:谭振山是一位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家,“谭振山的口头文学”在2006年作为唯一的个人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

他是辽宁地区农耕文化精神的传承者和歌颂者,他所讲的故事充满了当地特色民俗民风,有着独特的研究内涵。

关键词:谭振山;民间故事;辽东文化;民俗民风一.谭振山故事主要来源介绍谭振山的故事来自于他的祖祖辈辈,他们各有的故事类型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是谭振山的祖母孙氏。

她是谭振山的启蒙老师,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乡间故事家。

祖母为了哄孩子,讲了许多传统故事,炕头故事,但是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鬼狐故事”。

然后,第二位是谭振山的继祖父赵国宝,他主要讲授精怪故事和各种人物传说。

其中有关“胡子”的故事,反映当时20世纪初社会动荡的现实,给年幼的谭振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位是谭福臣,他是谭振山的三伯父。

他讲述的故事有关民间巫卜和乡野奇闻,因为他的职业是给乡亲们看住宅风水,所以走街串巷听到的故事都是隐秘又带有当地民风的真实故事,具有很强的文化特色。

第四位是沈斗山,他被村里人称为“瞎话匠”,他的故事为了体现他读书人的身份,都是些表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

但是因为他怀才不遇,也常常讲一些讥讽读书人的故事来消遣。

第五位是谭振山的前辈,教书先生国生武。

他的故事以教人行善的生活故事为主。

以上五位老故事家对谭振山的影响深刻,正是因为他们的故事真实又有趣,给谭振山在之后的故事讲授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历史上的“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带5人活捉座山雕的20多人

历史上的“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带5人活捉座山雕的20多人

历史上的“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带5人活捉座山雕的20多人杨子荣和座山雕先介绍一下本文的两大主人公:杨子荣和座山雕。

这两人有名到连?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都记载了他们的生平。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13岁时随父母闯关东,先后在鸭绿江受骗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因此对东北的三教九流、风俗人情、行帮黑话等都有所理解。

1943年春,因对抗日本工头,被迫跑回山东老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同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被编入牡丹江军区第2团某部炊事班当战士,不久调到战斗班当班长。

1946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由于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荣立特等功,并被团里评为战斗英雄,后提升为侦察排排长。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

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

当年,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

日本投降后,他承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

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剧照原来座山雕手下只有20多人关于“威虎山之战〞的规模,徐克的电影将其演绎成20多人的解放军小分队全歼座山雕千人匪帮的“抗匪神剧〞,剧烈到连坦克这样的重武器都用上了;小说?林海雪原?的规模略有下降,座山雕手下大约有两百人左右;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杨子荣只不过带了5个人,座山雕手下更不过仅在20人左右。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是如此记载的:1947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

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

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样子像是伐木工人。

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助牵线,投奔个山头。

开场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容许领他们去一个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
从两兄弟到千人村
当年,相当一部分人闯关东选择了水路,从山东出海,漂到大连,再从现在的旅顺、金州海岸上岸,然后北上寻找肥沃的土地。

因此,在“闯关东”过程中,大连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有一个叫周家崴子的村庄。

村里人绝大多数都姓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周成文。

经过几代繁衍,周成文的后人们,把这个原本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子,变成了一个有两千多人的大村。

如今,村民们已脱离了祖宗们的农耕生活。

在这里,记者找到了该村的族谱修订负责人周纯官。

周纯官住在一栋三层小楼里,小楼的建筑风格类似欧式别墅。

周纯官笑称:“村里现在以加工业为主,开了不少工厂,村民们的腰包都鼓鼓的。

跟老祖宗那时候比,俺们现在都是有钱人。


周纯官点燃了一根香烟,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他沉思着,打开了一段尘封两百多年的记忆——
公元1715年,也就是大清王朝的康熙五十四年,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及其周边地区)门楼村的周德新、周德纯兄弟,由于生活贫困潦倒,无奈之下,决定离家“闯关东”。

“关外有黄金、有沃土、有人参、有貂皮。

”这话让周氏兄弟听着,实在诱惑。

于是,两人凑了一笔路费,找到了一条小渔船,准备从海路前往关外。

那个时候,没有任何机械化船只,没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没有雷达,
没有探照灯,甚至没有可以休息的船舱,有的只是小舢板,还有船老
大多年的航海经验。

出海前,周家兄弟并不知道面临的将是一场生死冒险——根据有关资
料显示,自清朝入关起,有不少乘船“闯关东”的人,由于海风的变化,漂流到了朝鲜、日本等地;至于覆舟于海上者,更是难以计数。

大海是无情的,海浪随时可以把船掀翻在海里,甚至只是一次普通的
季风变换,也可能让周氏兄弟永远无法回到老家。

但他们已经抱定了
必去的信念,几次乞求船老大,“即便死也值了,只要把我们送到关外。

”船老大被感动了,在一个夜深风高的黑夜,他们悄悄地驶离了
登州府码头。

命大的周氏兄弟,平安抵达了大海的北面——旅顺口。

当周家兄弟饥
寒交迫地踏上旅顺口的沙滩时,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海南
丢”(在山东省的胶东一带,人们把坐船去关外谋生的叫做“上海北”;而在大连,人们把通过海路“闯关东”的人称为“海南丢”)。

周氏兄弟随后就落户在了旅顺口的夏家村,娶妻生子,男耕女织,到
老含饴弄孙。

如果按照这样的生活轨迹来看,也许周家兄弟的“闯关东”之路过于平淡。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周氏兄弟的冒险天性,在
他们的孙子周成文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公元1776年,周成文带着妻子曲氏,来到了周家崴子。

那时的周家崴子,甚至算不上一个村落,只有一家蔡姓居民住在那里。

于是,周成
文就与妻子在这里定居下来,开荒、种地、生孩子。

一直到嘉庆十四
年(公元1809年),周成文有了5个儿子和10多个孙子,一个大户人家就这样形成了。

周纯官保存了一份当年的分家书,上面写道:“周成文,因家口甚多,居住不便,情愿各人分居,周光中分到二间草房……嘉庆十四年十月廿二日”。

当年周成文仅用短短两百多字,就把一个大家族分开了。

然而,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次分家,居然造就了周家崴子村的百年辉煌。

周成文的孩子们分别开始创建自己的家族。

于是,这里渐渐繁荣起来,不断有新的生命诞生,不断有新的土地被开垦,同时也不断有人再次加入其中。

从周家兄弟“闯关东”到旅顺,到周纯官这一代,周家已经繁衍了12代人。

1971年,村里拆除坟地,把周家的坟茔全部拆掉了,年轻的周纯官忽然有了一种担忧:“把我们老周家的坟茔拆了,子孙们今后到哪里找祖宗呢?”
从那天起,看着祖上留下的“分家书”,周纯官寻根的念头一天比一天强烈,“我要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来自哪里,更重要的是我要了解和继承老祖宗的性格、精神。


周纯官开始了寻根之旅。

在日记里,他详细记录了当年走过的寻根路线:曲阜、蓬莱、青岛……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询问当地的人们——“这里是否有登州府门楼村?”结果令他失望,没有任何线索。

1984年,已经是万元户的周纯官,依然没有放弃寻根,“那时,叫我‘烧包’的,说我傻的,什么都有”,但周纯官不在乎。

1989年,他终于找到了一位叫周可玉的山东人,看到了一份保存多年的族谱。

他激动地翻开那本发黄的册子,在上面找到了一行让他激动万分的字迹——“康熙五十四年,周德纯周德新兄弟,渡海北上,定居旅顺双岛
夏家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