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气传动控制》教案
《电气传动控制》教案
电气传动控制教案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主要介绍电气传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电气传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以及应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电气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电气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3. 研究电气传动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案例;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电气传动的概念和分类;
2. 电气传动的工作原理;
3. 电气传动的控制方法;
4. 电气传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5. 电气传动的实际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建立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的实际应用;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电气传动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作业练:布置相关作业和练,巩固学生对于电气传动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的记录和总结;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于电气传动的理论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参考
1. 教材:《电气传动控制教程》;
2. 参考书:《电气传动控制原理与应用》。
七、教学安排
本课程为期10周,每周2学时。
八、教学团队
本课程由电气工程系的教师执教,教师具有电气传动控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以上为《电气传动控制》教案的内容和安排,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09(1)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部门:一、课程设计题目: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和交流调速系建模与仿真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1.设计目的及要求《电气传动课程设计》是继“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之后开设的实践性环节课程。
由于“控制系统”课程本身是一门理论深、综合性强的专业课,单是学习理论而不进行实践将不利于知识的接受及综合应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设置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
它将起到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桥梁作用。
通过该环节训练,达到下述教学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充在交直流调速及相关课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直流或交流调速系统课题的基本设计工作,使学生熟悉设计过程,了解设计步骤,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查阅相关设计资料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工程绘画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系统作为实例,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掌握控制系统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基本内容、设计程序、设计规范、设计步骤方法及系统调试步骤。
并提高正确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的能力,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设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2.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应根据设计任务书以设计技术规程及规定进行。
1、根据设计课题的技术指标和给定条件,能独立而正确地进行方案论证和设计计算,要求概念清楚、方案合理、方法正确、步骤完整。
2、要求掌握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内容、方法、步骤和交流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3、学会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和手册,并能正确选择有关元器件和参数。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了解电气传动系统中常见的电机类型及其特性;3. 掌握电气传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 熟悉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气传动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设计简单的电气传动控制电路;3.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传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电气传动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设计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解释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能够列举并比较常见的电机类型及其特性;3. 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气传动控制电路,并分析其性能;4. 能够了解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备一定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5. 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课本,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电气传动系统概述:介绍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分类,使学生了解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 常见电机类型及其特性:讲解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常见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
3. 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分析电气传动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的设计。
4. 电气传动系统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介绍电气传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电气传动系统概述,熟悉课本第一章内容;第二周:常见电机类型及其特性,学习课本第二章内容;第三周: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学习课本第三章内容;第四周:电气传动控制电路设计实践,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第五周:电气传动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课本第四章相关案例。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论文)内容及其要求:1、设计内容为了适应各种加工工艺的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主电动机采用双速电动机,用于拖动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调速采用变速孔盘机构。
各进给部分的快速移动,采用一台快速移动电动机拖动。
设计要求:选用西门子7S-200系列的PLC对T68卧式镗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设计。
给定参数:主电动机7.5kW,1460/2880r/min,380V;快速移动电动机3kW,1430r/min,380V。
2、工作流程图法的设计步骤:2.1绘制工作流程图;2.2绘制电器主接线图和PLC端子接线图;2.3编制PLC控制程序(采用梯形图)。
3、设计要求:3.1选择电气传动方案和控制方式3.2设计电器控制原理图,确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拟定技术指标和要求3.3设计并绘制电器控制原理图(设计图符合国家规程规范),计算主要技术参数3.4选择电器元件,制定元器件目录清单,绘制电器主接线图和PLC端子接线图;3.5编制PLC控制程序;3.6 编写设计说明书(含中文摘要、正文、图纸(CAD A3号图)),说明书格式参照船山学院毕业设计要求。
3.7 dwg(CAD)图形文件及doc文档交指导老师。
4、时间安排:2014.12.18-2014.12.20:查阅文献,制定设计方案,设计电器控制原理框图2014.12.21-2014.12.27:设计电气主接线和PLC控制电路,选择电器元件,2014.12.28-2014.12.31: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答辩。
指导教师:徐祖华李劲松2014年12月16日。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的基本原理,理解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结构、原理及适用场合,如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
3. 让学生掌握电气传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如PID控制、变频调速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气传动系统问题的能力,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使用实验设备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传动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实际,认识到电气传动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实验操作规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气传动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安全意识。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气传动基本原理:介绍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在电气传动中的应用。
2. 不同类型电机原理与结构:详细讲解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等常见电机的原理、结构及特点,并对比各类电机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3.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介绍电气传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重点讲解PID控制、变频调速等常用控制方法。
4. 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进行电气传动系统的调试与优化,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1. 引入电气传动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课程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周)。
2. 讲解不同类型电机的原理与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第2-3周)。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报告人:王宗禹学号:1043031325班级:2010级34班指导教师:肖勇完成时间:2013年7月日同组人:王大松秦缘龚剑电气信息学院专业实验中心一.设计任务1.设计目标:(1)系统基本功能: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不可逆运行,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2)已知条件:(3)稳态/动态指标:静态:s% ≤ 5% D = 3动态:σi% ≤ 5% σn% ≤ 10%(4)期望调速性能示意说明:静差率小于5%,调速范围D=3.(5)系统电路结构示意图:2.客观条件:(1)使用设备列表清单及主要设备功能描述:二.系统建模(系统固有参数测定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1)变流电源内阻Rn的测定:a.电路示意图如下:可以等效如下:b.利用伏安法可以测出内阻R n的大小,方法是在电机静止,电枢回路外串限流电阻,固定控制信号 Uct 大小,0.5A≤Id ≤1A的条件下用伏安法测量Ud1,Id1和Ud2,Id2;利用公式可以求得Rn。
(2)电枢内阻 Ra、平波电感内阻 Rd的测定:a.电路示意图如下:b.实验方法步骤:◆电机静止,电枢回路外串限流电阻◆固定控制信号Uct 大小,Id ≈1A(额定负载热效点)◆使电枢处于三个不同位置(如上图约120o对称)进行三次测量(Ura,Urd,Id),求 Ra ,Rd 的平均值.(3)电动机电势转速系数 Ce的测定:a.实验原理:由公式可以推导出Ce的测定公式:b.实验方法步骤:◆空载启动电机并稳定运行(I d0大小基本恒定)◆给定两个大小不同的控制信号Uct ,测量两组稳定运行时的Ud、n数据(4)整流电源放大系数 Ks的测定:a.实验原理:Ks可以根据公式Ud0=Ks*Uct可知Ks就是以Uct为横坐标Ud0为纵坐标的如下图曲线中线性段的斜率。
故可以通过公式测定Ks.b.实验方法步骤:◆分级调节控制信号U ct大小,并保持I d≤1A◆在U d0有效范围内,测量每一组U ct,U d,I d,数据应大于10 组以上,测量上限不低于最大理想空载整流输出电压U d0max◆按U d0 = U d+I d×R n 作出电源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用Excel生成)◆取线性段3段以上斜率,求其平均值得Ks(5)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 TL的测定:a.电路示意图:b.实验原理:可以根据公式L=Ld+La与TL=L/R∑求得TLc.实验方法步骤:◆断开电枢回路连线◆使用电感表测量电枢回路总电感量 L(6)电枢回路机电时间常数Tm的测定:a.实验原理:由下列公式可以推导出Tm的公式b.实验方法步骤:◆电机空载,突加给定,并使起动峰值电流达到系统设定最大电流I dm◆记录 id 波形,由下列公式计算Tm2.原始数据(1)Ud1 214V Id1 0.5AUd2 207V Id2 1.0AUrd Ura Id11.88V 20.68V 1A11.82V 20.59V 1A11,88V 20.65V 1A(3)Ud(V) n(r/min)78 537144 999(4)Ud(V) Id(A) Uct(V)286 0.80 4.585268 0.75 3.444251 0.70 2.825233 0.65 2.359213 0.60 1.991195 0.55 1.729178 0.50 1.521157 0.45 1.306138 0.40 1.141118 0.35 0.989102 0.30 0.87884 0.25 0.77367 0.20 0.656Ld La671mH 345mH(6)实验波形如下:3.数据处理(1)Rn=(Ud2-Ud1)/(Id1-Id2)=(207-214)/(0.5-1.0)Ω=14Ω(2)Rd=1/3*(11.88V/1A+11.82V/1A+11.88V/1A)=11.86ΩRa=1/3*(20.68V/1A+20.59V/1A+20.65V/1A)=20.64Ω(3)Ce=(Ud2-Ud1)/(n2-n1)=(144-78)/(999-537)V*min/r=0.1428 V*min/r(4)用Excel处理:可以用公式Ud0=Ud+Id*Rn直接生成Ud0这一列的结果,表格如下:Ud(V) Id(A) Ud0(V) Uct(V)286 0.80 297.2 4.585268 0.75 278.5 3.444251 0.70 260.8 2.825233 0.65 242.1 2.359213 0.60 221.4 1.991195 0.55 202.7 1.729178 0.50 185 1.521157 0.45 163.3 1.306138 0.40 143.6 1.141118 0.35 122.9 0.989102 0.30 106.20.87884 0.25 87.5 0.77367 0.20 69.8 0.656再用Excel插入散点图功能生成如下图形:取图中线性段四段求斜率如下:Ks1=(106.2-69.8)/(0.878-0.656)≈164Ks2=(143.6-106.2)/(1.141-0.878)≈142Ks3=(185-143.6)/(1.521-1.141)≈109Ks4=(221.4-185)/(1.991-1.521)≈77求得平均值:Ks=(164+142+109+77)/4=123(5)L=Ld+La=671mH+345mH=1016mHTL=L/R∑=L/(Rn+Ra+Rd)=1016mH/(14Ω+20.64Ω+11.86Ω)=21.8ms=0.0218s (6) 通过作图工具处理如下:可以知道s的面积是10.75*(1.4/8A)*50ms=94.0625A*ms由此可以计算出Tm=s/(Idm-Idz)=94.0625A*ms/[7*(1.4/8A)]≈0.0767s4.实验结果电动机电枢内阻 R a20.64Ω电势转速系数 Ce 0.1428 V*min/r整流电源等效内阻 R n14Ω放大系数 Ks 123平波电感直流内阻 R d11.86Ω电枢回路总电阻 R∑= R a+ R n+ R d46.5Ω电磁时间常数 T L0.0218s机电时间常数 T m0.0767s三.系统设计1.系统理论设计内容(系统传递函数结构图,设计步骤、PI参数计算及电路实现结果等)(1)系统设计理论: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动态性能指标总结:(1)跟随性能超调量 (%)反映系统的动态调节稳定性能上升时间 tr 反映系统的动态调节快速性能调节时间 ts 反映系统的动态调节过渡周期(2)抗扰性能动态降落比△C max% 反映系统扰动引起的最大动态误差恢复时间 tr 反映系统的动态抗扰调节快速性能上述指标对应的给定和扰动均为阶跃信号◆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在设计时,把实际系统校正或简化成典型系统,可以利用现成的公式和图表来进行参数计算,设计过程简便得多。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长春光华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编著:王金莉一、设计题目电气控制课程设计二、设计目的1.掌握PLC控制的基本原理、步进电机及驱动、直流电机、传感器等器件的原理及使用。
2.掌握位置控制技术、气动技术。
3.掌握气动方面的减压器、滤清、气压指示,掌握与各类气源之间的接线4.掌握机械传动原理及应用。
5.理解PLC的脉冲输出控制。
6.了解工业现场控制技术。
7.掌握位置控制技术。
8.掌握机械传动原理及应用。
9.熟悉PLC的I/O连接。
10.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模拟,熟练地掌握PLC的编程和程序调试方法。
三、设计内容题目一:机械手控制系统的模拟1.概述机械手实物教学模型的机械结构采用滚珠丝杆、滑杆、气缸、气夹等机械部件组成;电气方面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传感器、开关电源、电磁阀等电子器件组成;可编程控制器可采用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各类PLC,如西门子、三菱或欧姆龙等。
该模型是涵盖了PLC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气动技术有机结合成一体的教学仪器。
2.设计原理(1).步进电机采用二相八拍混合式步进电机,主要特点:体积小,具有较高的起动和运行频率,有定位转矩等优点。
本模型中采用串联型接法,其电气图如下图所示:(2).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驱动器主要有电源输入部分、信号输入部分、输出部分等。
驱动器参数如下列图表所示:⑤PLC控制器与步进电机驱动器连接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驱动器电源由面板上电源模块提供,注意正负极性,驱动器信号端采用+24V供电,需加1.5K限流电阻(见图中1.5K电阻)。
驱动器输入端为低电平有效,在使用不同厂家的PLC产品配套此模型使用时,要选择相应的输出方式,或者加入合适的电平转换板进行电平转换。
(3).传感器:①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有三根连接线(棕、兰、黑)棕色接电源的正极、蓝色接电源的负极、黑色为输出信号,当与档块接近时输出电平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
与PLC之间的接线图如下,当传感器动作时,输出端对地接通。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目的:1.1通过电气控制和PLC课程设计,学习、体会、熟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项目研究开发的完整过程:课题的提出与论证、调研、文献阅读、方案比较与选择、理论研究、电气设备选型、PLC 原理图绘制、程序设计调试、报告撰写、课题答辩。
1.2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1.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1.4通过课程设计及答辩全过程的训练,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的相互交流,互相渗透,培养勤奋、求实的良好学风。
2设计题目:见后附的6个题目和独立创新题目(限两组),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3设计任务与工作内容:3.1通过调研和文献阅读:简要了解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及历史。
3.2新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对课题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和学习。
(以上两步根据PPT学习)3.3掌握学习工具。
3.4方案设计:比较与选择,系统框图,功能实现步骤。
3.5参数计算:设备选型、对数据分析得出可行性结论。
3.6绘制电子线路图:主控电路、控制电路、程序框图、程序、模拟调试。
3.7实验平台实验测试3.8总结:写课程设计报告。
3.9答辩:准备答辩材料4要求:4.1要求同学们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高度的责任感从事课程设计工作;不得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提倡周密思考、大胆创新,反对生搬硬套、墨守陈规;提倡共同研究,反对相互抄袭。
4.2要求遵守作息时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设计顺利、高质量地完成。
5时间安排:本学期毕业设计共2周,10个工作日,具体安排如下:12.17-12.19明确设计任务,将任务内容进一步划分;根据任务收集相应的技术资料、参考文献、例子,绘图工具熟悉。
12.20-12.23:确确定设计方案、绘图编程。
12月24日、12月25日、12月26日、12月27日4天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晚上3小时,三班轮流实验,实验前提交详细的试验计划、实验时间。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方案1工艺112014-10-21-19-49-03
2012秋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控制PLC)专业《电气传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陈磊学号128120913上海电视大学信息与工程系2014年11月一、课程设计概述电气传动技术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述交、直流电动机原理及其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电气传动技术的课程设计,掌握在工厂设备中电动机的选择、校验和计算。
课程设计模拟工厂常用的生产流水线,设计一条电动机驱动的输送带,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在输送带上的工件大小和重量是变化的,输送的位置和距离根据不同的要求,有所变化,要求正确的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转速、工作制以及考虑生产现场的实际条件,需要采取的措施。
二、课程设计任务有一条生产流水线的输送带如下图所示,在装料点0,按生产节拍依次装上各种电动机的零配件:A转子、B定子、C前端盖、D后端盖、E底座。
分别要求送到工位1、工位2、工位3、工位4、工位5进行加工装配。
输送带采取带上无零配件的空载启动,在传送中,自动控制系统使输送带上始终只有一个零配件,而且两个零配件传送过程中无间隔、停顿。
各种零配件依次送完后,再重复循环传送,…。
传动系统设计参数:空载负载力矩T L0 = 1000N·M输送带的输送速度ν= 7.5米/分;输送带的加速度dv/dt = 0.05M/S2;电源供电电压3相380V、变压器容量13KV A电压波动安全系数0.75。
传动系统的减速装置第一级采用减速采用皮带轮,第二和第三级采用齿轮减速箱,参数见表1:工艺要求送料的次序和位置见表2:假设四极交流电动机转速1470 r/min、六极970 r/min,功率以0.1KW分档,Tst/T N=1.2,Tmax/T N=2。
(计算中保留两位小数点)三、课程设计要求根据输送机的启动和送料过程中给出的阻力矩和飞轮转矩,在保证启动过程和送料过程中系统要求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条件下,设计、计算所需的电动机力矩,然后分析负载特性,选择电动机的工作制,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转速,最后在车间供电条件下,以及可能出现的供电电压不稳的特殊情况下,选择电动机的类型、电压、启动方式。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中国民航大学Electric Drive Control System Course Design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老师:张健目录一、设计参数及要求 (2)二、调速的方案选择 (2)1、电动机供电方案 (2)2、系统的调速方法 (3)3、调节器的选择 (3)3、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 (4)三、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分析及稳态参数计算 (6)1、稳态结构图及静特性 (7)2、稳态参数计算 (7)四、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8)1、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 (8)2、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传递函数 (9)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 (10)五、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11)1、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及参数设计 (11)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及参数设计 (12)六、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13)1、利用MATLAB建立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13)2、利用仿真曲线分析系统启动过程 (15)3、利用仿真曲线验证系统性能指标 (16)七、参考文献 (16)一、设计参数及要求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全空整流电路供电,数据如下:直流电动机:V U N 48=,A I N 7.3=,min /200r n N =,Ω=5.6a R ,允许过载倍数2=λ; 晶闸管装置发达系数8.4=s K ;电枢回路总电阻Ω=8R ;电枢回路电磁时间常数ms T l 5=,机电时间常数s T m 2.0=;电源电压V U s 60=转速给定的最大电压为V U nm 10*=;转速调节器输出限幅值V U im 10*=;电流调节器输出限幅值V U cm 10=。
转速设计要求为:(1)稳态指标: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i σ,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超调量%10≤n σ。
(3)利用MATLAB 软件进行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仿真,要求有仿真曲线及分析结论。
电气传动的课程设计
直流调速系统引言早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均以模拟电路为基础,采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而且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
采用单片机构成控制系统,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可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起动、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系统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对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分析,对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并进行动态性能的分析,设计出了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最终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本次设计的直流调速体统主要包括:直流电机的确定,电动机供电方案的选择,系统的结构选择及直流调速系统的总体机构的结构确定。
总体结构主要包括主电路和控制回路。
主电路由晶闸管构成,控制回路主要由检测电路,驱动电路构成,检测电路又包括转速检测和电流检测等部分。
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要求。
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动态过程的电流或转矩。
12第一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方案选择 本次设计选用的电动机型号Z2-91型,其具体参数如下表1-1所示表1-1 Z2-91型电动机具体参数(一) 电动机供电方案的选择直流调速系统用的主要方法是变压器调速,调节电枢供电电压所需的可控制电源通常有旋转电流机组,静止可控整流器,直流斩波器和脉宽调制变换器。
旋转变流机组简称G-M 系统,适用于调速要求不高,要求可逆运行的系统,但其设备多、体积大、费用高、效率低、维护不便。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4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第一章 绪论
一、课程设计概述 1.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介于基本教学实验和实际科学实验之间的、具有对科 学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特点的教学实验, 课题和项目的内容必须根据实验室的具 体情况经过精心的挑选,使它具有综合性,典型性和探索性。同时,要考虑实验 者有可能在给定的教学时间内独立完成。 设计性教学实验的核心是设计,选择实验方案,并在实验中检验方案的正确 性和合理性。 设计时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根据研究的要求与实验准确度的要 求,确定应用原理;选择实验方法与测量方法;选择测量条件与配套仪器以及测 量数据的合理处理等。 开设设计性实验的目的,是想通过更灵活、更具独立思考的一些实验题目,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给定的实验任务、 要求和仪器, 学生应在课前认真进行准备,设计好实验线路,估算出线路参数,拟定出主要的 实验步骤,画好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在课上将实验方案跟教师进行讨论,经同 意后进行实验。 这次实验是以做过的一些电力电子实验和电磁控制元件实验为基 础的。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电气传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课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特别着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 养,包括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运用理论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科研实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和 实践性强、涉及面广,试验时不宜一人单独进行,须分组协同工作,它配合直流 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与继续, 而理论教学又是实验教学的基础, 实验中学生可灵活运用所学自动控制理论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知识, 学会分析和解 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验证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 的统一,实践—理论—再实践,可使认识不断提高、深化,进一步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 2.本课程的目的与作用 (1) 电气传动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一次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也是本专业的一次基本技能训练。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10电气1-3班地点:PLC实验室电气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任务及方法要完成好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任务,除掌握必要的电气设计基础知识外,还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深入生产现场,将不断积累的经验应用到设计中来。
课程设计正是为这一目的而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一项初步的工程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电气设计包含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任何一面,对于应用型人才更应重视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属于练习性质,不强调设计结果直接用于生产。
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装置的设计实践,了解一般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
通过设计也有助于复习、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电气设计必须满足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设计之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用途、结构、操作要求和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从事设计工作的整体观念。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在课程设计中,学生是主体,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其掌握完成设计内容的方法。
为保证顺利完成设计任务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
2)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出问题,以取得指导数师的帮助,同时要广泛讨论,依据充分。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
3) 所有电气图样的绘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包括线条、图型符号、项目代号、回路标号、技术要求、标题栏、元器件明细表以及图样的折叠和装订。
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电⽓传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录第1篇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录 (1)1 前⾔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总体结构设计和系统⽅案选择 (3)2.1总体结构设计 (3)2.2调速⽅案的选择 (3)3主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5)3.1整流变压器的设计 (5)3.2晶闸管元件的选择 (7)3.3晶闸管保护环节的计算 (8)3.4平波电抗器的计算 (9)3.5励磁电路元件的选择 (11)4 触发电路选择 (12)4.1 晶闸管触发⽅法 (12)5 双闭环的动态设计和校验 (15)5.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和校验 (15)5.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和校验 (16)6 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计算 (18)6.1 给定环节的选择 (18)6.2 控制电路的直流电源 (18)6.3 反馈电路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19)7 直流调速系统电⽓原理总图 (20)8 系统MATLAB仿真 (21)8.1 系统的建模与参数设置 (21)8.2 系统仿真结果的输出及结果分析 (22)第2篇交-交变频调速系统建模及仿真9 交-交变频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23)9.1 交-交变频调速原理 (23)9.2 逻辑切换装置DLC封装 (23)9.3 逻辑⽆环流单相交-交变频器的建模及仿真 (24)9.4 异步电动机交-交变频器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25)10 课程⼩结 (26)11 参考⽂献 (27)1湖北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摘要本⽂实现了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可以准确直观的观察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启动过程,可⽅便的设计各种不同的调节器参数及控制策略并分析其多系统性能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怎样处理好转速控制和电流控制之间的关系呢?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终于发现,如果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两者之间实⾏串联连接,即以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ACR的输⼊,再⽤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作为晶闸管触发装置的控制电压,那么这两种调节作⽤就能互相配合,相辅相成了。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任务书
淮阴工学院《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任务书2015年6月15日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根据设计题目要求并查阅参考资料,正确选择设计方案;2.确定电机及其拖动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任务书要求设计硬件电路并计算参数;3.根据设计硬件电路,验证设计方案,验证方法可采取仿真或测试;4.编写完整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小结;5.任务分工:学号尾数1和0(题目一),学号尾数2和7(题目二),学号尾数3和8(题目三),学号尾数4和9(题目四),学号尾数5(题目五),学号尾数6(题目六)。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1)拖动系统分析;2)电机选型设计;3)电机容量选择;4)相关参数校验;5)控制电路设计。
三、课程设计参考题目题目一:提升料车电机拖动系统设计【题目说明】拖动对象为一料车提升系统。
右图所示,料车在轨道下部装料,装完料后提升至上部料仓卸载。
装料时间为3分钟,卸载时间不计,提升及下放速度最大值不超过0.4米/秒,料仓距轨道底部15米,料车自重40公斤,每次装料100公斤,企业每天分三班工作,每班提升25次,提升为接班后即开始至提升25次结束。
系统提升使用钢丝绳,钢丝绳轮的直径为0.4米。
工作现场只有三相四线制380v交流电源,电网最大电压波动 5%,通风良好,环境干燥,现场无防爆要求。
【设计任务及要求】1)要求电机拖动系统能够可靠工作,电机温升在允许范围内。
2)设三个手动操作按钮控制电机运转,即提升、下放、停止。
3)系统应能实现在提升到轨道顶部和下放到底部时自动停止。
【设计指导】为简化设计,提升系统钢丝绳重量及摩擦阻力均可不计。
设计时要先算出负载转矩,可根据提升速度、电机速度选择减速机。
选择电机时要先确定电机类型,确定电机容量,然后还要考虑是否需要校验起动转矩、电机温升等。
电气控制系统要设计为能够实现自锁功能。
对料车提升到轨道顶部和下放到底部时自动停止问题,建议选择行程开关,通过行程开关的常开或常闭触点来设计控制电路。
电气传动实训指导书
电气传动实训指导书梁慧冰莫慧芳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机电系二00八年九月目录实训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1实训二晶闸管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调试----------------------------3实训三开环调速系统和速度单闭环调速系统实训------------------------8 实训四速度、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实训--------------------------------11 实训五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实训---------------------------------15实训一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实训项目性质:普通实训 所属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系统 实训计划学时:4一、 实训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 实训內容和要求1、速度调节器ASR 的调试;2、电流调节器ACR 的调试。
三、 实训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LZC-1型直流调速系统实训装置;。
2、数字存储示波器、万用电表。
四、实训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速度调节器ASR 的调试(实训前巳调零)将LZC-1型直流调速系统实训装置G 单元中的*Un 与ASR 单元中的*Un 连接。
合上机外电源总开关,控制电源接通;主电路电源不合闸(不按下主电路按钮),有关指示灯亮。
1)调正、负限幅值:设置ASR 调节器为1:1的P 调节器, 比例电阻用R1(20K )。
输入电压分别为正负最大,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输出电压为V 8±。
2)测定ASR 输入输出特性:设置调节器为P 、PI 调节器逐渐向调节器加入正或负电压)(V V 8~0。
测量数据填入表格,绘出曲线。
3)观察PI 特性:改变面板上的比例电阻、积分电容,突加给定电压U n *。
用数字存储示波器观察、记录ASR 输出电压的变化波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11-17《电气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连轧机分部传动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一、连轧机原理冶金工业中,轧制过程是金属压力加工的一个主要工艺过程,而连轧则是一种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轧制质量的先进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被轧金属同时处于若干机架之中,并沿着同一方向进行轧制最终形成一定的断面形状。
其轧制原理和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连轧机的扎制原理和过程连续轧制的基本过程是物质流量的不变性,即S1v1=S2v2…=Snvn=常数,这里S1…Sn和v1…vn分别为被轧金属的横断面积和线速度。
而连轧机的电气传动则在保证物质流量恒定的前提下承受咬刚和轧制时的冲击性负载,不同机架采用不同电动机实行部分传动,各机架轧辊之间的速度则按物质流量恒定原理用速度链实现协调控制。
物质流量不变的要求应在稳态和过渡过程中都得到满足,因此,必须对过渡过程时间和超调量都提出相应的限制。
连轧机的完整控制包括许多方面,本课题只考虑轧辊拖动的基本控制即调速问题,并以十机架轧机为例,至于张力卷取问题等不涉及。
二﹑原始条件考虑到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本课题直接给出各部分电动机的额定参数作为设计条件,并做出若干假设,不再提及诸如轧制力,轧制转矩,轧辊直径等概念和参数,以便简化设计计算。
⒈电动机参数以十个机架为准,每个机架对应一台电动机,由此形成十个部分,各部分电动机参数集中列于表中,其中P n /kW 为额定功率﹑Un/V 为额定电压﹑In/A 为额 定电流﹑n n /(r/min)为额定转速﹑Ra/Ω 为电机内阻,GD a 2 / N.m 2为电动机飞轮力矩﹑P 为极对数﹑I fn /A 为额定励磁电流。
⒉若干假设①电枢回路总电阻为R ∑=2Ra,亦可按经验公式估算Ra=(21~32)2nnn n I P I U -。
②折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飞轮力矩取为2∑GD =2.52a GD 。
三﹑技术指标① 稳态指标:无静差。
② 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σi %≦5%;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σn %≦5%(按退饱和方式计算)。
四﹑设计要求① 要求以转速﹑电流双闭环形式作为系统的控制方案。
② 要求主电路采用三相全控桥整流形式。
③ 要求系统具有过流,过压,过载和缺相能力。
④要求触发脉冲有故障封锁能力。
⑤要求写设计报告,将设计过程详细说明,设计报告包括:对课题涉及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意义总结,写出文献综述;总体结构图,电路图;主电路设计计算;控制电路设计(双环设计过程);控制结果的仿真。
五﹑设计安排由于整个系统多达十个部分,建议将每班同学分为两组,并给每组同学下达一个部分拖动系统的设计任务,以便能让学生在计划时间内按时完成。
附录:课程设计相关参考资料1. 整流变压器的计算与选择在一般情况下,晶闸管装置所要求的交流供电电压与电网电压往往不一致;此外,为了尽量减小电网与晶闸管装置间的相互干扰,要求它们相互隔离,故通常均要配用整流变压器。
⑴ 整流变压器的电压 整流变压器的一次侧直接与电网相连,当一次侧绕组Y 接时,一次侧相电压U 1等于电网相电压;当一次绕组△接时,一次侧相电压U 1等于电网线电压。
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相电压U 2与整流电路形式、电动机额定电压U n 、晶闸管装置压降、最小控制角αmin及电网电压波动系数ε 有关,可按下式近似计算U 2 = ABU Knzε (1)式中K Z 为安全系数,一般取为1.05~1.10左右。
⑵整流变压器的电流 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相电流I 2和一次侧相电流I 1与整流电路的形式、负载性质和电动机额定电流I n 有关,可分别计算如下I 2 = K 2 I n (2)I 1 =UIU K 1221(3)⑶整流变压器的容量 整流变压器的二次侧容量S 2 、一次侧容量S 1 和平均计算容量S 可分别计算如下S 2 = m 2U 2I 2 (4)S 1 = m 1U 1I 1 (5) S =)(2121S S +(6)其中m 1 、 m 2分别为一次侧与二次侧绕组的相数。
2.整流元件的计算与选择正确选择晶闸管和整流管,能够使晶闸管装置在保证可靠运行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选择整流元件主要是合理选择它的额定电压U Kn 和额定电流(通态平均电流)I T ,它们与整流电路形式、负载性质、整流电压及整流电流平均值、控制角α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一般按α=0计算,且同一装置中的晶闸管和整流管的额定参数算法相同。
⑴整流元件的额定电压U Kn 整流元件的额定电压U Kn 与元件实际承受的最大峰值电压有关,即U Kn =(2~3)U m (7) 式中(2~3)为安全系数,要求可靠性高时取较大值。
U m =26U⑵整流元件的额定电流I T 整流元件的额定电流I T 最大负载电流I m 有关,即I T =(1.5~2.0)K fb I m (8)式中K fb 为计算参数,(1.5~2.0)为安全系数。
3.电抗器的计算与选择为了提高晶闸管装置对负载供电的性能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通常需在直流侧串联带有空气隙的铁心电抗器,其主要参数为额定电流I n 和电感量L K⑴. 用于限制输出电流脉动的临界电感L m /mH L m =32102⨯ni d u I S f U S π (9)式中 S 1—为电流脉动系数,取5%~20%; S u —为电压脉动系数;f d —为输出脉动电流的基波频率,单位为H Z. S u 与f d 与电路形式有关。
⑵用于保证输出电流连续的临界电感L 1/mH L 1=min21I U K (10)式中 I min —要求的最小负载电流平均值,A; K 1—为计算系数。
⑶直流电动机的漏电感L a /mHL a =3102⨯Nn p n D I n n U K (11)式中 K D 为计算系数,对于一般无补偿绕组电动机,K D =8~12;对于快速无补偿绕组电动机,K D =5~6。
其余参数均为电机额定值。
⑷折合到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每相漏电感L B /mHL B =nk B I u U K 100%2 (12)式中U K %—为变压器的短路比,一般取为5%; K B —为计算系数。
⑸实际应串入的平波电抗器L K / mHL K =max(L m ,L 1)-L a -2L B (13)式中max 表示取其中的最大值。
⑹电枢回路总电感L ∑= L K + L a +2 L B 4.电阻的计算⑴电动机电枢电阻 R a⑵整流变压器折合到二次侧的每相电阻R BR B =22max )1(92IS η- (14)式中max η为变压器的最大效率,一般取为95%。
⑶整流变压器漏抗引起的换向重叠压降所对应的电阻R hx对三相零式电路 R hx =3X B /2π (15)对三相桥式电路 R hx =3X B /π (16) 式中X B =2πf L B 。
⑷电枢回路总电阻R ∑= R a + R K + R hx +2R B (17) 式中, R K 为平波电抗器的电阻,可从电抗器产品手册中查得或实测。
5.时间常数的计算⑴电磁时间常数 T 1=L ∑/ R ∑ (18) ⑵机电时间常数 T m =me C C R GD 3752∑∑ (19)6. 保护元件的计算与选择⑴交流侧阻容过压保护① 交流侧过压保护电容(单位为F μ)的计算公式是 C ≥220%2US i (20)式中 S —整流变压器的平均计算容量,V ·A;i 0%—变压器励磁电流百分数,对于10~560kV ·A 的三相变压一般取i 0%=4~10。
电容C(单位为F μ)的交流耐压应大于或等于1.5U c ,U c 是阻容两端正常工作时的交流电压有效值。
② 交流侧过压保护电阻的计算公式是R ≥%%9.6022i u SU k (21)式中,u k %为变压器的短路比,对于10~1000kV ·A 的变压器,对应u k %=5~10。
电阻功率P 可在下式范围内选取(2~3)(2πf )2K 1(CR)CU 22<P R <(1~2)[(2πf )2K 1(CR)+ K 2]CU 22(22) 式中: R 和C —为上述阻容计算值;f 和U —电源频率(H Z )和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V );(2~3)和(1~2) —安全系数;K 1— 计算系数,对于单相K 1=1;对于三相K 1=3;K 2— 计算系数,对于单相K 2=200;对于三相半波:阻容△接法K 2=450;阻容Y 接法K 2=150; 对于三相桥式:阻容△接法K 2=900;阻容Y 接法K 2=300。
当CR <0.2ms 时,所选P R 值接近于上式之右方; 当CR >5 ms 时,所选P R 值接近于上式之左方;③不同接法下阻容的实际取值:⑵交流侧压敏电阻过压保护 单相电路用一只压敏电阻;三相电路用三只压敏电阻,可接成Y 形或△形。
① 压敏电阻的额定电阻 U 1mA U 1mA ≥9.08.0~mU ε (23)式中 U m —压敏电阻承受的额定电压峰值,V; ε—电网电压升高系数,取为1.05~1.10; 0.8~0.9—安全系数。
② 压敏电阻的通流容量I yI y ≥(20~50) I 2 (24)①③ 压敏电阻的残压(即限压值)U yU y ≥K y U 1mA (25)式中, K y 为残压比。
当I y ≤100A 时,K y =1.8~2;当I y ≥3kA 时,K y <3。
压敏电阻的残压U y 必须小于整流元件的耐压值。
⑶直流侧阻容和压敏电阻过压保护 可参照交流侧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⑷晶闸管元件过压保护①限制关断过电压的阻容RC 的经验公式C=(2~4) I T ×103- (26) R=10~30 (27) P R =RU m245.0 (28)式中C 的单位为μF ;R 的单位为Ω; P R 的单位为W. ② 阻容RC 的经验根据 ⑸晶闸管装置的过流保护① 直流侧快速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 IKRZ≤1.5I n(29)②交流侧快速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 IKRj ≤1.5I2(30)③晶闸管元件串联快速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 IK ≤ IKR≤1.57IT(31)④总电流快速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 IKRD ≤1.5I1(32)所有快速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均需大于其熔体额定电流;快速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均应大于线路正常工作电压的有效值。
⑤直流侧过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1.2In⑥交流侧过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1.1~1.2)I2。
交直流侧的过流继电器额定电流均应大于或等于其动作电流,额定电压≥正常工作电压。
⒎.控制元件的计算与选择⑴总电源自动开关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1.2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