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题纲)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一)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

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由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约占1/3)组成。

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

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细胞内液体液 血浆细胞外液 组织液(内环境) 淋巴1、血浆:A 、定义;血液中除血细胞外的液体。

B 、作用: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2、组织液:A 、定义: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又叫细胞间隙液。

B 、作用:为细胞组织提供营养物质,细胞的物质也通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3、淋巴:A 、定义: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

又叫淋巴液B 、作用: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协助机体抵御疾病,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4、不同细胞所处内环境:(二)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组成及关系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成分2、本质: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绝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淋巴或血浆含量 90% 7%-8% 1% 血液运送物质 物质 水 蛋白质 无机盐 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特点 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一)渗透压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成因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大小越多越大越大越少越小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决定,其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是由Na +和Cl-决定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二、体液(1)体液的组成及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备注:1、淋巴管一端开口2、血管内的血液包括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3、淋巴管内包括淋巴和各种淋巴细胞(2)判断:下列哪些物质或成分属于内环境?胃液、唾液、尿液、血液(×)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唾液淀粉酶等消化酶(×)ATP(×)抗体(√)神经递质(√)递质(3)判断:哪些代谢过程发生于内环境中ATP的水解(×)脂质的合成(×)淀粉的消化(×)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4)红细胞、肌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红细胞(血浆)、肌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5)毛细血管、淋巴管、胃、肺泡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管壁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被利用的跨膜层数:11糖类被消化吸收利用的跨膜层数:7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跨膜层数:9(6)血浆的成分:水(90%)、无机盐(Na+、Cl-等占1%)、蛋白质(7%-9%)、葡萄糖、脂质、气体、非蛋白氮(氨基酸、尿素等)、激素、维生素等区别于其它的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质(7)随血液流动方向:氧气、养料浓度逐渐降低(8)为什么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解释: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而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组织液,故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①血浆的渗透压=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②血浆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Na+、Cl-)和蛋白质(其它细胞外液的主要取决于无机盐Na+、Cl-)③渗透压高低比较:单位体积内的溶质数目(2)酸碱度①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②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取决于:酸碱缓冲对物质酸碱缓冲对物质: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酸碱缓冲对物质的作用机理:体内H+过多的时候(过酸,酸中毒),HCO3-和H+结合生成H2CO3从而产生CO2从肺排出和H2O,从而带走过多的H+,过少H+的时候(过碱,碱中毒),呼入的CO2溶于水生成H+和HCO3-,中和OH-。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书写性语言中枢Write→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peak→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觉性语言中枢Hear→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iew→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激素分泌部位
下丘脑 (蛋白质) 垂体(蛋白质) 甲状腺 胰岛(蛋白质)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 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 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靶器官)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 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 (胸 腺中成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溶菌酶 免疫类型:
睾丸
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 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 源)
+
血糖升高
+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B 细胞
+
+
胰岛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分泌
肾上腺激 素分泌
+
胰岛A 细胞
+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
肾上腺 髓质
+

高中生物必修3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3会考复习提纲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3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 3/H 2CO 3 Na 2HPO 4/ NaH 2PO 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 体液 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①无感觉无效应②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不能传导)③无感觉无效应析)④有感觉无效应⑤有感觉无效应2、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4)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5)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的调节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中枢 书写中枢(W 区),若损伤→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 区),若损伤→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H 区),若损伤→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 区),若损伤→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 2等的调节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 低血糖症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非常全面清晰概念图知识网络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非常全面清晰概念图知识网络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非常全面清晰概念图知识网络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结构、功能、通透性等- 细胞质:细胞器的组成、功能、分布等- 细胞核:结构、功能、遗传物质等2. 细胞的功能与代谢- 细胞能量代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物质运输:扩散、渗透、主动运输等-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等3.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的控制、细胞周期等- 细胞分化:生命周期、分化发展等- 细胞凋亡:细胞自我调节与修复、老化、癌变等二、遗传与进化1. DNA与基因- DNA的结构、复制、修复、变异等- 基因的定义、作用、与表达等- 基因顺序、编码和蛋白质合成等2. 遗传与突变- 遗传现象:孟德尔遗传规律、自由组合、连锁互换等- 突变与变异:基因变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等3. 进化与自然选择-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类比等- 选择理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 进化和人类:人类起源、人类智力等三、生命系统与环境1.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态环境:生态位、生态因素等- 生态食物链:食物链、食物网、生物能量传递等- 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区域分布等2. 生态系统的生物间关系- 天然生态系统:生态行为、主要生态群落等- 人为生态系统:人类干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 生态危机:资源压力、环境卫生、全球环境问题等3. 营养代谢与健康- 营养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 营养需求:营养物质、生长发育、营养相关疾病等-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心理健康等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的总结提纲,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高二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花药离体培养 减数分裂秋水仙素处理 筛选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原理:染色体变异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备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的时期在有丝分裂前期特点:产生的多倍体茎干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2、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原理:基因突变物理诱变:X 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方法 化学诱变: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生物诱变:病毒等特点: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1、 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原理:染色体变异 方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特点:缩短育种年限,获得的后代能稳定遗传YyRr ----→ ----→单倍体 ------→ →YYrr考点5 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基因工程①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 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外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②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1)基因的操作工具与工具酶① 基因的剪刀:限制酶或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是切割DNA 分子) ② 基因的针线:DNA 连接酶(作用是连接DNA 分子)③ 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2)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① 提取目的基因 ②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 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安全的观点:转基因食品的构成与非转基因食品一样,都是由氨基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YR Yr y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yyRRyyrr成的,从理论上分析是安全的不安全的观点:在一个简陋的实验室里,就能把爱滋病毒和感冒病毒组装在一起,使爱滋病毒像感冒一样,大规模地传播,所以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不安全,要严格地控制。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一、植物的激素调节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生长素的发现拓展:①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什么部位合成?【胚芽鞘尖端】②生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不需要】③胚芽鞘中什么部位感受光的刺激?【胚芽鞘尖端】④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是什么部位?【胚芽鞘尖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⑤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什么部位?举例。

【相对集中能够分布在于植株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⑥胚芽鞘向光弯曲和生长的是什么部位?【靠近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⑦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吲哚乙酸】(2)如何通过实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胶小块作为供应块,放在切去顶端的燕麦胚芽鞘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胶块作为接受块,放在燕麦胚芽鞘切面的下端。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接受块的琼胶里含有生长素。

但是,如把这段胚芽鞘倒转过来放臵,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发现接受块不含生长素。

】(3)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拓展:①横向运输的发生在什么部位?【胚芽鞘尖端】②引起横向运输的原因是什么?【单侧光照、重力影响等单方向的刺激】(4)生长素有哪些生理作用?【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则抑制生长,浓度过高甚至会杀死细胞,即两重性。

如向光性和顶端优势】拓展:①植物为什么能显示出向光性呢?【①外界刺激:单侧光②单侧光引起横向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侧较多③背光侧细胞纵向伸长较快→弯向光源生长】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③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什么有关?【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3复习提纲

必修3复习提纲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淋巴(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还包括免疫调节)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二、体温调节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4、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骨骼肌、肝脏产热增加,另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减少: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散热增加: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三、水平衡的调节2、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3、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负反馈)小结: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五、血糖调节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②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 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血糖升高→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血糖降低→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6、糖尿病病因:胰岛B 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六、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 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非常全面清晰概念图知识网络3篇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非常全面清晰概念图知识网络3篇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非常全面清晰概念图知识网络【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一)】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概念、细胞分子组成、细胞大小与形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物质代谢物质的运输和代谢、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异养营养和自养营养。

3. 遗传与进化基因的概念和本质、从DNA到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基因的表达调控、遗传变异的原因和类型、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机制、DNA复制的过程和机制、遗传病的概念、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化论的发展历程、进化的驱动力、自然选择理论、人类的进化。

4.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二)】1. 生殖与发育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区别、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特点、受精过程和控制、胚胎发育的阶段和特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问题和疾病。

2. 免疫与免疫系统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原与抗体、免疫应答的过程和调节、免疫系统的异常与疾病。

3. 生物技术DNA技术的基本操作、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和工具酶、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应用、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和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

4.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和分布、生物多样性的评价和保护、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和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三)】1. 植物生长与发育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基本特点、植物内外地形的特点及其关系、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植物激素及其生理作用、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特点、植物细胞的分化和器官发育。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讲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必修)讲义

高中生物复习(三)生物必修 3 复习纲要(必修)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变换,而人体细胞一定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互换。

(2)内环境的构成: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淋巴(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互换,不停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停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加。

2、稳态( 1)观点: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理下,机领会对内环境的各样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浸透压、酸碱度及各样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固的状态,称为稳态。

( 2)意义:保持内环境在必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 3)调理体制——反应调理正反应:反应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同样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理。

负反应:反应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理。

二、体温调理1、体温的观点:指人身体内部的均匀温度。

2、体温的丈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 、体温相对恒定的原由: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理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向均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假如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4、体温调理过程:( 1)寒冷环境→ 冷觉感觉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理中枢→皮肤血管缩短、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添(增添产热)→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 2)酷热环境→ 温觉感觉器(皮肤中)→ 下丘脑体温调理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增添散热)→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经过对酶的活性的调理表现三、水均衡的调理1、人体内水分的动向均衡是靠水分的摄取和排出的动向均衡实现的2、人体内水的主要根源是饮食、还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三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结构1-1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后者又分为、和三部分。

这三部分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因此又叫细胞的。

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红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毛细血管壁的上皮细胞的内环境是指和。

2.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和,以及。

3.、和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

4.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5.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有关。

6.所谓渗透压是指。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与溶液的浓度成关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和。

7.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21.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状态叫做稳态。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结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是指在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变化作出的。

其结构基础是,通常由、、、和效应器(指和它所支配的或等)组成。

2.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 由状态变为状态的过程。

3.兴奋是以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

4.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状态,这时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分布为。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电位发生变化,由变为。

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为。

这时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流。

5.突触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和。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通过作用于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

由于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然后作用于上,所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向的。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由信号→信号→信号。

7.脊椎动物和人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

其中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

8.功能是人脑特有的功能,它是由大脑皮层的区控制。

当其中的S区受伤时,患者叫症。

2-21.对血糖调节起重要作用的两种激素是胰岛A细胞分泌的和胰岛B细胞分泌,它们通过作用实现对血糖的精确调节。

激素调节的特点:、、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和功能。

2.特异性免疫包括和。

前者主要是细胞分泌起作用;后者主要是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

3.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次接受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其特点是:、、;一般破坏组织细胞。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结构3-1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部位运到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2.生长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即,简称,除生长素之外,植物激素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3.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分是、和,合成生长素的原料是。

4.生长素只能从运输到,即只能进行单方向运输,称为,属于细胞的运输。

3-2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既能促进,也能抑制:既能促进,也能抑制;既能防止,也能。

2.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时促进生长;在浓度时会抑制生长,甚至。

3.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敏感,的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迟钝。

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分别是。

1.植物体内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解。

2.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具有、、等优点,在生长中得到广泛使用。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结构1.在一定自然区内,生物的个体形成种群。

2.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常用的取样方法是法和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种群数量直接影响影响数量变动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决定大小4-2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方法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 根据_________,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______或_______2.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J型曲线(1)模型假设:在_________________充裕,______适宜,没有_____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2)建立模型数学方程式:t年后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_4.S型曲线(1)模型假设:自然界的______和____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_就会加剧,______ __的数量也会增加,就会使种群的________降低,________增高。

当死亡率和出生率_____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就会_____在一定的水平。

5.在自然界中,种群一般呈型增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又称K值。

4-3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

2.群落的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群落物种的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3.在垂直方向上,群落种植物具有明显的现象,例:森林植物的分层对_____的利用有关,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森林中动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______因素有关。

在水平方向上,植物生长呈分布。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

2.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尼上的演替属于演替。

裸岩演替成森林的几个阶段:裸岩阶段_____阶段_________阶段_________阶段_________阶段森林阶段3.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演替。

4.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5.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退牧还草,还颁布了。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结构1.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 )食物、氧气、栖息地生产者消费者传粉、受精、种子传播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________,把____能转化成_____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从而被生物利用。

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______。

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对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等具有重要意义。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________。

4.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

5.许多食物链彼此互相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

6.一般认为,食物网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5-21.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能量流动是的,不可的,也不能;二是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能量在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3.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在实践中的意义有: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合理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_______________。

4.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

5.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数值,由到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叫做。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也就越。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个营养级。

5-31.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到,又从到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_____________3.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同于能量流动,物质可被生物群落,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是不循环的。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和,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使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5-41.生态系统的信息可分为信息、信息和信息。

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

信息还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5-5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结果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稳定性。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成越,食物网越,其自动调节能力就,抵抗力稳定性就。

5.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其恢复力稳定性越。

6.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6-11.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消耗;另一方面,加剧了,增加了。

6-2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和等。

2.生物圈内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拥有的以及各种各样的,共同构成。

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概括为三个方面:、、。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可以概括为和两大类。

5.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