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新教育模式探索(1)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99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第 2 期2021 年 2 月 10 日文章编号:1672-5913(2021)02-0099-05中图分类号:G642新工科与课程建设0 引 言近年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变革,也引发了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和对卓越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国不失时机地推动了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行动。
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发展战略[1-2],推动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三部曲。
国务院发文明确提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3]。
“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进一步推动了新工科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等计划政策相继出台,各高校纷纷响应并迅速行动起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跨学科的研究院与新工科专业等新形态不断推出,一场“新工科运动”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正在形成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4]。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的探索与思考徐晓飞1, 2,沈 毅1,钟诗胜2(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9)摘 要:分析与总结我国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与新模式及其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介绍新工科建设方案与实践经验,并对我国深化新工科建设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教育模式;产学研融合;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新工科“Π型”方案第一作者简介:徐晓飞,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威海校区校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工作组成员,研究方向为软件服务工程、服务计算、企业智能计算、软件工程等,***************.cn。
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在教学中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旨在促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发展。
一、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
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时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注重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二、创新教育模式的意义创新教育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约束,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模式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创新中实践解决方案。
三、创新教育模式的具体实践方法1.项目制教学项目制教学是创新教育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方法。
项目制教学强调项目实践,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项目制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另一种具体实践方法。
合作学习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同时,合作学习也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是创新教育模式的又一种实践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让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或者平板电脑上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与多媒体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过程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领导的支持学校领导应该意识到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创新教育模式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模式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一、背景介绍二、创新教育模式的定义三、课程设计的创新思路四、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五、创新教育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六、成功案例分析七、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一、背景介绍在现今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鉴于此,创新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创新教育模式的定义创新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和跨学科学习。
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计的创新思路(1)跨学科融合:创新教育模式鼓励不同学科间的深度融合,通过跨学科的知识结合和交叉学习,激发学生对于综合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2)项目驱动学习: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实际项目,通过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优势和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领域和节奏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1)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3)个别辅导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创新教育模式的优势和挑战创新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但同时也面临教师培训和资源支持的不足、评价与考核体系的不完善等挑战。
六、成功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创新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如芬兰的“Phenomenon Teaching”和美国的“Project-Based Learning”,可以得出一些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的创新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创新教育模式实践研究
创新教育模式实践研究1. 概述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因此,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变得迫在眉睫。
2. 理解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创新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3. 创新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创新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包括: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实践探究,以及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4. 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途径创新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践,如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等。
这些实践途径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创新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实施创新教育模式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包括培养师资队伍、优化教学资源、改革评价方式等。
尤其需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教师,他们将成为创新教育模式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6. 创新教育模式的案例研究某某学校引入创新教育模式进行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校通过开设电子竞技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7. 创新教育模式中的角色转变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
而在创新教育模式中,教师角色需要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学生则扮演着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角色。
8. 创新教育模式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创新教育模式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其中包括教师培养成本高昂、评价体系不完善、学校资源分配不均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9. 创新教育模式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创新教育模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将成为培养未来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优秀的人才。
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创新模式
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引言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是指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设计和施工团队紧密协作,通过信息共享、决策协商和资源整合等方式,实现高效、协同、一体化的建设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设计和施工分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建设需求。
因此,建筑行业正积极探索并实践创新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模式,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创新模式的特点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倡导设计和施工团队共享资源,包括人力、物资、技术等,以优化整个项目的效益和效率。
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倡导设计和施工团队共享资源,包括人力、物资、技术等,以优化整个项目的效益和效率。
2. 协同设计:设计和施工团队在项目初期即开始紧密合作,通过信息共享、设计冲突解决等方式,共同制定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和施工无缝衔接。
协同设计:设计和施工团队在项目初期即开始紧密合作,通过信息共享、设计冲突解决等方式,共同制定设计方案,确保设计和施工无缝衔接。
3. 信息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设计和施工团队可以实时、便捷地共享设计图纸、施工计划等信息,有效沟通和协作。
信息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设计和施工团队可以实时、便捷地共享设计图纸、施工计划等信息,有效沟通和协作。
4. 技术创新:创新模式鼓励使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创新:创新模式鼓励使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5. 项目管理优化:通过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高效的项目管理流程,实现工期控制、成本控制等目标。
项目管理优化:通过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高效的项目管理流程,实现工期控制、成本控制等目标。
创新模式的优势建筑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带来了许多优势:1. 项目期限缩短:由于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紧密协作,项目的各个阶段可以同步进行,有效缩短了项目的总体工期。
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建筑与规划专业的创新教育
通过 一平台的 这
成嫂显若.
多元化教师队伍 研究中心建立了 支多元化的教 师队 。全眼教师由柏互支撑的学术梯队构成 非 伍 香港中文大学、台 中国文化大 等 , 问救 湾 学 访 搜 来自 加拿大拉勖 吠 学 美国加州大学等 : 兼职教授来自深圳 规划 市 局 重庆 市规 划 捕 有
建筑6 0 0 余标 . 平均人均用地6 方米 平 总用地2 6 0 公顷 平 山 3 村处
七个一级学科。学院剖新性地以城市为 研究 对象 台 整 各学科协同发展 体现学科交叉
研究的优势 目前 这样大规模跨 科 学 的整 台 为国 内 唯一。 城市与景观设计研究中 2 0 年 . 07 城市与 招收具有建
另
的环节 在掌校导师
企业导师共 同 导下 指
学生选择毕业 论文 目 , 题 完成开题报
个实验的空间 成 为深 研究生院 圳
,
设计公司交 与台 流 作 采取 设 计谍 台数 改 善教 学方 的 样 本 式
学活动、 增强不同背景 建 立 参 与各
同时
广泛 学术交流 的
同 时 参 考 廨 省 理 工 学 院 . 工 作 坊 为期 三 圃
学院 咕佛大学、剑桥大学、香港大学 国际 等
定 出体 现 自 身 特 色
研究 中 心制 验的参与机会。
主 要包括 城市认
识、城市阅读
城市设计、论文写作四 大环 节.同时
城市设计工 作受到伊努肚 的胖 与香 港尢学国际 作坊 教学 作、参与 工 的 台 米 兰理 工 六 国际工 坊 经 过数年的 等 撞 作
目. 已经汪明了 有 为 所 有所不为 的发展思路的正确性。
2 建筑教育的E 新尝试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目标逐渐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孩子的全面素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并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以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
一、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模式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强调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和动力,难以实现全面发展。
而创新教育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实践和体验。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和成长。
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以下几种: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创造真实的环境来模拟学习条件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索。
2.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包括兴趣课程、项目式学习、个性化课程计划等教学方式,它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3.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建立起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听讲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实现特定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在项目中可以全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能学会如何整合资源来实现共同目标。
5.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可以在不同学科知识之间混合运用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和深入的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开展多元化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育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多元化教育活动:1.校内课外活动校内课外活动如兴趣小组、学校社团、校内竞赛等,可以让学生在兴趣和特长方面得到深入的发展。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篇一》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作的核心,是我一直关注的重点。
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决定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1.研究现有教育教学模式,了解其优点和不足,为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参考。
2.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结合学科特点,探索适合本学科的创新教学模式。
4.实践创新教学模式,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工作:1.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2.分析调研结果,确定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目标和方向。
3.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任务。
4.按照工作计划,逐步推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
5.及时总结和反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工作的设想:我希望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让他们具备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第一阶段: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预计时间为1个月。
第二阶段:分析调研结果,确定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目标和方向。
预计时间为半个月。
第三阶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任务。
预计时间为半个月。
第四阶段:按照工作计划,逐步推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
预计时间为3个月。
第五阶段:及时总结和反思,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预计时间为半个月。
1.在进行市场调研时,要全面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为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参考。
2.在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建筑设计中的创意与创新方法
建筑设计中的创意与创新方法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创意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推动着建筑师们不断寻求新的设计方法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创意与创新方法,并讨论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1. 创意的来源创意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
建筑师可以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灵感,如山水、植物或动物等。
此外,人文环境、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也是创意的重要来源。
建筑师可以通过观察、研究和体验这些元素来获得创意灵感。
2. 基于场所的创新设计根据不同场所的特点和需求,建筑师可以采用创新的设计方法。
例如,对于山区地形复杂的场所,建筑师可以采用悬挑结构或局部建筑,以适应地形变化。
对于城市中心的空地利用,建筑师可以设计多功能建筑,提供不同的社区服务。
3. 持续学习与专业发展建筑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通过参加研讨会、工作坊和展览等活动,建筑师可以了解最新的建筑设计趋势和技术应用。
此外,建筑师还应该保持对其他领域的开放性,如艺术、文化和科技等,以求得创意的碰撞与融合。
4. 利用可持续材料和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创新还包括对可持续材料和技术的应用。
建筑师可以选择使用可再生材料,如竹子和回收金属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利用节能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建筑的能源效率和舒适度的最优化。
5. 强调用户体验和功能性创新的建筑设计必须注重用户体验和功能性。
建筑师应该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在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的元素。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灵活的空间布局和流线型设计,以提高居住舒适度和便利性。
6. 融合艺术与科技将艺术和科技相结合是创意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建筑师可以运用数字化设计工具和技术,如虚拟现实和3D打印等,来实现复杂形态的建筑设计。
同时,在建筑中融入艺术元素,如雕塑和壁画等,可以增加建筑的美感和独特性。
7. 鼓励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创意和创新常常需要团队合作和跨学科交流。
建筑师应该与结构工程师、景观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等专业人士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创新的建筑设计项目。
教育建筑的探索之路
代 城 市研 究 ,0 4 1 ) 5 -7 2 0 ( :35 . 1
[ ] 万沐虎 . 6 城市道路横 断面规 划设计 方法及应 用研 究[ . D] 南
京: 东南大学 ,0 3 20 .
[ ] 葛宏伟 , 5 王
对 同类工程具有指 导意义。
关键 词 : 育建筑 , 院校 , , 教 军事 布局 功能
中图分类号 :U 4 . T 24 3 文献标识码 : A 的发展 也为教育建 筑提 供 了很好 的技术 支撑 。军事 院校 的场 所 精神是 在校 园学习 、 活和校园环境之 间不断互 动的过程 中形成 生
传统 教育模式 向院校 教育 与部 队需求 紧密 结合 的方 向发 展。探 位于 中心校 区教学 区域 的纵 轴线 上 ( 北方 向 ) 学 校环 境幽雅 , 南 , 索符 合 当代军事 院校教 学育 人环境 的教 育 之路成 为 了院校 的首 大树林立 , 草坪整洁 , 草种 类齐 全。主楼 用地南 面是学 校 大操 花 要选 择。该大学资源整合之后 , 教学设 施和教 学场地不 足 的现状 场 , 正北 面是 原有教学楼 , 图书馆 , 西邻 东面为 电磁脉 冲试验 场和 开始凸现 , 教学 主楼 就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孕 育而生的。 实验楼 , 院教 学楼 两侧 分 别 为东 、 工 西实 验楼 , 些 建 筑 均为 稳 这 重、 端庄 的现代建 筑。主楼用地位于 教学 区域 的 中心 , 因此 , 计 设
1 探 索
而且 要 以 自己为 新 时期院校教育需 要 营造什 么样 的学 习环 境和 怎样 的建 筑 时不仅 要 考虑 取得 与周 围环境 的和谐 与统一 , 主, 成为整个教学 区域 的中心建筑 J 。由于该地形位 于运动场 的 与之 匹配。对 这一 问题 的探 索 就 从 未停 止 过 。“ 教学 建 筑 而 就 北面, 与教学 区域 的主干道高差较大 , 如何组 织人 、 车流 线也成 了 言 , 为直接和最为重要 的影 响因素是教育模式 和建筑 发展 ” 。 最 设计需要 重点考虑的 问题之一 。 教育建筑 不同于一般的建筑工程 , 它是 牵涉到教 育学 、 生理 学 、 社
建筑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
中国建筑 从业 者创 新精神 缺失 的原 因
一
是历 史原 因 。中外教 育模式 差异很 大 。 中国的建 筑教 育一直 沿袭美 国巴
黎美术 学 院的教 育方 式 , 础训 练 的核 心是 渲 染 和 构 图 练 习 , 重 艺术 表 间 不甚 讲 究 。 “ 对建 它对 我 们 的 影 响要 比想像 的还 要 根
建 筑 创 新 教 育 模 式 探 索
王 少伶 , 隋杰礼
( 烟台大学 建筑系 , 山东 烟 台 24 0 6 05)
摘要 : 文章从 中国建 筑师创 新精 神 的现 实入 手 , 建 筑教 育的视 点 阐述 了发 展 创新 教 育 , 高 中 国建 筑师在 从 提
国际舞 台的 竞争 力的有效 途径 。
创 造思 维能力 的 开发 , 注重对 建筑 精英人 才 的培养 。 目前 , 不 图面表现 依然是 评 价 作 品高低 的一个 重要标 准 , 学校不 得不重 视 图面表 现技法 的训 练 。
三 是性格 原 因 。中国人大 都 比较 保 守 , 日本人 性 格 内敛 却走 着 与 中国完 全 不 同的道 路 。 日本人 具有 双重性 格 ,保守 而 又求 新 ” 。这种 性 格 使 日本人 既 “
高等建筑教育
1 2
21 00年第 1 卷第 3 9 期
JU N LO R HT C U A D C  ̄O NTT TO SO IH RLA NN Vo. 9 No 0 0 0 R A FA C IE T R LE U A NI ISIU IN FHG E E R IG N 1 1 .32 1
在加 强 启 蒙 教育 对 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之外 , 应 该 清 更
楚 地认 识到 大学 建筑 教育对 培 养 未来 建筑 人 才 的创 新 能力 起到 的决 定性 作用 。 () 1 始终抱 有积 极 主 动 的 改革 态 度 。要 正 视 已
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许多学校开始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1. 专业学科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不够重视。
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将专业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来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化教育,通过了解和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项目驱动学习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课堂讲解和考试评估,缺乏创意和实践性。
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采用项目驱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课程项目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跨学科融合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将学科划分得很清晰,缺乏学科之间的融合。
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鼓励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促进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入到教学中。
利用电子教具、网络课程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6. 社区参与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与社会脱离较远,缺乏社区的参与。
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注重与社区的互动,通过社区服务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7. 学生自主学习传统学校教育重视教师的灌输式授课,缺乏学生的主动性。
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8. 环境创新传统学校教育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学环境的创新。
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创造开放、舒适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
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效果创新教育模式是一种旨在通过改革教育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创新教育模式的优势及其在实践中的探索。
一、创新教育模式的优势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丰富,而且在品德、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教师指导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动手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在创新教育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身边事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
二、创新教育模式在实践中的探索1. 课程设置创新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置了大量实践课程,如项目实践、创新实验、社会实践等。
在课程设置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创新实践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通过课程设置,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模式下的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R&D设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
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创新教育模式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本文将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进行探讨。
一、创新教育模式的概念创新教育模式是指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教学活动,提倡学以致用、学以自主、学以创新。
二、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1. 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中,课程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特长,设计出更加实用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2. 教学方法创新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在线课程等方式,拓宽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 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需要学校组织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
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力。
三、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1. 教学理论研究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需要对教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育学家可以通过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总结出一些创新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效果评估研究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还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学生和教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反馈,分析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改进和优化创新教育模式提供依据。
3. 国际比较研究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还可以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探索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教育经验和模式。
通过对比和借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创新教育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革命。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教育的融合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传统建筑施工模式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工期长、人力资源浪费等。
因此,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的热点和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教育的融合与创新。
一、融合:装配式建筑技术进入教育体系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并现场拼装组合而成的一种现代化施工方法。
相比于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降低环境污染等优势。
为了培养具备这种新型施工技术的专业人才,教育领域应积极引入相关课程。
首先,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如装配式建筑工程专业、装配制造技术课程等。
这些课程应包含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理、构件设计与生产、工艺流程等内容,培养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能力和知识。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传统教育中,理论知识占据主导地位,而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实践操作经验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在校内或校外设置装配式建筑工厂模拟区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与现场工程师进行互动交流。
二、创新:提出新型的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建筑工程教育需要不断创新,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模式。
首先,需要关注装配式施工技术培养方案的研究和改进。
通过调研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在保证基础核心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增加装配式施工技术相关专业选修课程。
这将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岗位,并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注重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结合。
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个需要多方面技能配合的过程,包括设计、加工、运输、安装等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从课堂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参与相关项目或企业实习,亲身体验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并通过实践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融合和创新成为了任何领域发展的关键。
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实践和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创新教育为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呢?接下来,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创新教育,简单来说,就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和模式。
与传统的集中授课不同,创新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发掘、创新、探索,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主要注重发掘学生潜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鼓励多元化的思考和创造,以此来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和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创新教育也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不同的学科中获取信息和知识,在跨学科的教育中获得更加生动而具有启示性的学习体验。
二、创新教育的意义创新教育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创新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传统教育往往是一种被动的教育,教育模式单一,只强调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
而创新教育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在学习中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独立分析和判断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教育不仅注重个体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
学生在团队中可以相互合作,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未来的职场竞争力。
3. 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在创新教育中,学生需要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因此创新教育培养了一种勇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
在未来信息化和技术革新日益加速的时代,这种创新精神显得尤其重要。
4. 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创新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学生的科学知识,又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未来教育的新范式
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未来教育的新范式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化和创新。
创新教育模式成为了探索未来教育的新范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创新教育模式的意义、特点和应用情况。
一、创新教育模式的意义创新教育模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快速变化的需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
因此,创新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开放和多元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创新教育模式的特点1. 学习方式多样化:创新教育模式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也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策略。
3. 融合技术应用:创新教育模式借助技术手段,如智能教具、虚拟实境和在线教育平台等,提供更加丰富和互动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全球各地的知识和信息,并利用技术创新进行实践和应用。
4. 强调实践和应用:创新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应用,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创新教育模式的应用情况目前,创新教育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世界各国纷纷推动教育改革,引入创新教育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创新教育模式案例:1. 芬兰的综合学习模式:芬兰教育以其独特的综合学习模式而闻名。
学生不仅学习学科知识,还进行跨学科的实践项目,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 美国的STEAM教育:STEAM教育模式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融合起来,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综合学习,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的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的教育模式导言在当今社会,创新被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教育作为培养和引导未来一代的主要途径,也应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学生。
创新教育模式的提出,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本文将探讨创新教育的教育模式,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一、创新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并强调学生在经历中学、在实践中探索的过程。
创新教育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创新教育则更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从中感知和获得知识。
其次,强调团队合作与创造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同时,创新教育也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新思路、新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最后,注重实践与应用。
创新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去,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
创新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1 .项目制学习方法项目制学习是创新教育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
它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一个综合性项目中来进行教学。
学生在项目中需要自主组织、规划和完成任务,并通过合作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潜力。
2 .探究式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教育趋势:创新教育模式的前沿探索
未来教育趋势:创新教育模式的前沿探索引言教育是社会的前进动力,它不仅培养未来人才,也塑造着社会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演进,呈现出新的趋势和模式。
本文将探讨未来教育的趋势,重点关注创新教育模式的前沿探索。
1. 技术的应用和变革1.1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随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们已经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体验到无法亲身经历的事物,比如历史事件、遥远的地方和太空探索。
而增强现实则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真实环境结合,提供更加丰富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1.2 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指导,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同时,AI还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提供教育政策的决策支持,以及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2. 个性化学习的兴起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刀切的传授知识,而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
通过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和个性。
3. 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未来的社会将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和跨学科的人才。
因此,跨学科教育将变得更加重要。
教育机构应该在课程设计上融入多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者也应该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综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
4. 学习社区和合作学习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强调学习社区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将不再是单独学习,而是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学习社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共同解决问题,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可视化和游戏化学习未来的教育也将更加注重可视化和游戏化的学习。
探索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性
探索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性简介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世界中,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为了培养创造力、解决问题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相关实践和案例。
1. 创新教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跨学科能力,这对个人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通过参与创新课程、项目和活动,学生可以获得以下益处: - 培养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新想法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增强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决策和承担责任的能力。
- 发展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项目,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 强化实践技能: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创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构建创新教育模式对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培养未来人才:创新教育可以为社会培养具备创造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繁荣。
- 推动经济增长: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驱动因素。
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竞争力提升。
- 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的能力,有助于解决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和健康等问题。
3. 构建创新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案例在世界各地已经涌现出许多成功的创新教育模式。
以下是一些具体实践和案例:1. 啄木鸟学校(Finland):这所学校强调自主学习和探索,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兴趣,并通过真实项目解决问题。
2. 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教育(USA):这个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设计思维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并强调跨学科合作。
3. 新加坡创新中心(Singapore):该中心提供创新培训和项目以促进创意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4. 挪威“孵化器”式教育项目(Norway):该项目通过提供实践经验、导师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具体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建筑教育 2010年第19卷第3期
JO URNAL OF ARCH I TECTURAL EDUCATI ON I N I NSTI TUTI ONS OFH I G HER LEARN I NG Vol 19No .32010
收稿日期:2010-03-22
作者简介:王少伶(1970-),女,烟台大学建筑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以及民居研究,
(E -ma il )su@i yt .cn 。
建筑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王少伶,隋杰礼
(烟台大学建筑系,山东烟台 264005)
摘要:文章从中国建筑师创新精神的现实入手,从建筑教育的视点阐述了发展创新教育,提高中国建筑师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教育;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TU -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 2909(2010)03 0012 02
当今,开放的国际市场和学术环境,使得中国建筑师必须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从国内的建筑竞标结果来看,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水平与国外建筑师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创新精神不足。
而创新精神并不是生来就具备的,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因此,建筑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影响建筑师的质量,影响竞争能力。
清华大学张冀博士曾说 建筑师失去创新只会成为工匠 。
一、中国建筑从业者创新精神缺失的原因
一是历史原因。
中外教育模式差异很大。
中国的建筑教育一直沿袭美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教育方式,基础训练的核心是渲染和构图练习,注重艺术表现训练,对建筑的造型和内部空间不甚讲究。
它对我们的影响要比想像的还要根深蒂固。
设计课题以建筑的类型来排列,先简单后复杂,面积规模不断扩大。
每个设计的程序,先是根据某种既定的功能关系图解来凑 平面 ,等功能关系合理后再把建筑立起来,根据不同的杂志上抄来的形式给建筑套上一件外衣,最后选一个最佳的角度画一幅表现图
[1]。
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打开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学生只能象机器一样机械的完成建筑作品。
二是社会原因。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建筑行业急速膨胀,造成建筑专业人才紧缺,导致各院校纷纷增设建筑学专业。
这些院校建筑教育体制不完善,单纯满足于向社会输出建筑技术人员,以满足社会需求,其教育过程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开发,不注重对建筑精英人才的培养。
目前,图面表现依然是评价作品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校不得不重视图面表现技法的训练。
三是性格原因。
中国人大都比较保守,日本人性格内敛却走着与中国完全不同的道路。
日本人具有双重性格, 保守而又求新 [2]。
这种性格使日本人既能很好的保持传统,又能积极地接受、学习外来文化,且能不断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这种求新精神也为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基础。
12
王少伶,隋杰礼 建筑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二、措施与对策
90年代建筑界人士已经普遍认识到建筑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个薄弱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已得到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反思。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尝试,中国的建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
青年时期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在加强启蒙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之外,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建筑教育对培养未来建筑人才的创新能力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1)始终抱有积极主动的改革态度。
要正视已经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抛弃已落后于时代的陈腐教育形式,不断融合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建筑教育运行机制。
教师要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积极献计献策。
(2)加强人文历史的教育。
随着世界交流日趋增加,原来的那种 万能建筑 将丧失其吸引力。
中国各地的民间文化孕育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只有深刻了解这些相异性,才能创造出既有鲜明地方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新建筑。
创新思维的开发必须根植于坚实的传统建筑文化基础上,才更具有生命力。
因此,我们的建筑教育应更加注重对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的分析研究。
(3)合理安排设计专业课程。
当今建筑教育几十年教授内容不变的现状依然存在。
世界交流日益扩大,课程内容也应打破常规,不断更新。
在安排课程时要以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宗旨,开设充足的课程,学生可根据需要自主安排本学期课程,发挥其能动性。
(4)改善教授方式。
教育鼻祖孔子早在2500年前就总结出了切实有效的教授方法。
他组织教学的方式有集体讲授式、个别教导式和小组漫谈式等 [4]3种形式,将这3种形式有机结合将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灵感。
小组漫谈式教学也就是讨论式教学,对建筑学专业特别重要。
建筑设计本质上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使方案趋于完善的过程。
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自由的讨论可以发现问题,得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作用。
为了配合这种方式,学校在硬件设施也相应有所改变。
例如,建筑系馆应设有可供不同年级共同交流的公共空间(图1)。
设置讨论式教室,教师的讲台设置中央,学生坐席三面围合或学生教师围坐桌旁,便于
展开讨论。
图1 日本某大学建筑系馆共享大厅
(5)强化教师责任感。
教师对学生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多给学生一些肯定,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再次,教师要重视自我提升,要广泛与高层次的国内外建筑界进行教育学术交流,使自己的创新思维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结语
随着世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只有改善我们的建筑教育体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才能创造出与人心灵相通的伟大的建筑作品,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属于中国的世界级建筑大师。
参考文献:
[1]顾大庆.中国的 鲍扎 建筑教育之历史沿革 移植、
本土化和抵抗[J].建筑师,2007(2):45-70
[2]鲁思 本尼迪克特.菜花与刀[M].吕万和,熊达云,王智
新,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
[3]栗洪武.谈孔子组织教育的五种方式[J].陕西师大学
报,1994,(1):18-21
Innovation model for architecture education
WANG Shao ling,SU I Jie li
(Schoo l o f A rch itecture,Yantai Un iversit y,264005,P.R.China)
A bstract:W e d iscussed t h e situation of architects i n novation spirit in P.R.Ch i n a,and studied effective w ays i n the v ie w of arch itecture education to deve l o p innovati o n education for pro m oting t h e co m petitiveness o f Ch i n ese architects.
K eywords:architect u re educati o n;i n novati o n m ode l
(编辑 梁远华)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