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苏科版学案4.1 从问题到方程(无答案)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1 从问题到方程》教案 (2)【精品】.doc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目标:1、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及方程与生活的应用教学难点:方程的概念及方程与生活的应用课时:1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一:(1)如图,天平右盘内的砝码质量为160g ,天平平衡时,你能说出食盐的质量吗?(2)已知右图中食盐的质量为160g ,在天平的右盘中共放几个20g 的砝码才可以使天平平衡呢? (3)已知右图中食盐的质量为160g ,在天平的右盘内有一个50g 的砝码,那么还需加多重的砝码才可以使天平平衡呢?(4)若在天平的左盘中有一个小球和一袋160g 的食盐,天平的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为200g ,当天平平衡时,你能求出这个小球的质量吗?(5)若在天平的左盘中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和一袋160g 的食盐,天平的右盘内有总质量为200g 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时,你能求出小球的质量吗?(学生一起讨论完成)问题二:某排球队参加排球联赛,得分规则: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1)若该队全胜,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2)若该队负了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 (3)若该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4)若得分规则改为: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该队赛了14场,负了5场,共得13分,问这个队胜了几场?二、新课讲解: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时对方程的理解,巩固方程的概念。
给出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代数式、不等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判断,辨别方程的真面貌。
总结出方程含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
练习:1、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A .23-xB .257=-yC .b a +D .5-3=22、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122+-x xB .x x 11+= C .43-=+x y D .132=-y y 『问题研讨』 已知m xm =+-63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试求代数式()20093-m 的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4.1从问题到方程教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4.1 从问题到方程 (2)学习目标:1.研究详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方程进行描绘,进而让学生初步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模型。
2.经过察看所列的方程的特点 ,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见解并可以熟练鉴识一元一次方程3.进一步培养学生察看、思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浸透建模的数学思想。
4.感觉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领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分析与确定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用方程来描绘和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
授课过程:一、创立情境,引入新课问题一: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 列车在甲乙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提高到 100 千米 / 时,运行时间缩短了 3 小时 . 甲、乙两城市间的行程是多少千米80 千米/时?変式 1: 甲、乙两列车都赶忙度是甲车速度的 2 倍少A 市驶向B 市,甲车用了 3 小时,乙车用了40 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 小时。
已知乙车的変式 2: 甲、乙两列车都从 A 市驶向 B 市,甲车用了 3 小时,乙车用了 2 小时。
已知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 2 倍少 40 千米, A、 B两城市间的行程是多少?二、合作思疑,研究新知问题二:小明用50元钱购置了面值为 1 元和 2 元的邮票共30张,他买了多少张面值为元的邮票?若是设面值为 1 元的邮票买了x 张 , 那么面值为 2 元的邮票买了 _______张 .买面值为 1 元的邮票的钱 +买面值为 2 元的邮票的钱 =50 元 .可得方程 ___________ _________1问题三:某通讯企业有两种手机话费付费方式:第一种方式不交月租费,每分钟付话费0.6 元;第二种方式每个月交月租费50 元,每分钟付话费0.2 元 . 一个月通话多少分钟时,两种付费方式花销相同?三、自主概括,形成方法1、学生自主概括:怎样从问题到方程?2、自主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四、坚固练习:依照实责问题的意义列出方程1.甲车的速度为 60km/h, 乙车的速度 80km/h, 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反向而行,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 280km?2 .小丽花 50 元的邮票少元钱买了面值为 1 元和 2 元的两种邮票,若是面值为5 张,那么,这两种面值的邮票各买了多少张?2 元的邮票比面值为13. 一个长方形足球场的周长是300m,它的长比宽多 30m,求这个足球场的长 .五、讲堂小结,感悟收获1、从实责问题到方程,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2、列方程的重点是什么?【课后作业】 一、选择:1.以下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x 2x 0 B.x y 0 C.y 2 0 D.1 1 0x2. 依照以下条件能列出方程的是()A.一个数的 1 与另一个数的1的和B.a 与 1 的差的 4 倍是 832C. a,b 和的 60%D.甲的 3 倍与乙的差的 2 倍3.七年 级二班共有学生48 人,已知男生比女生少 2 人,问七年级二班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设七年级二班男生有男生 x 人,则下 列方程中错误的选项是( )A. ( x2) x 48B.48 2 x 2 C. 48 2 2x D. x 2 x 484.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占全组人数的1 ,再加入 6 名女生后, 女生人数就占原来人数3的一半,课外兴趣小组原有多少人 ?若设原有 x 人,则以下方程正确的选项是()A.1 x 1 x B.1x 61x C.1 x 1x 6 D.1 ( 1 6) x3232322 3二、依照实责问题的意义列出方程5.依照“ x 的 5 倍比它的 35%少 28”列出方程为 ________ .6.一年三班 55 人,一年八班 29 人,因 植树需要从三班中抽出x 人到八班,使得两班人数相同,则依照题意可列方程为 _____________.7.一个足球场的周长为310 米,长和宽之差为 25 米, 这个足球场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8.甲、乙两队睁开足球抗衡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 3 分,平一场得 1 分,负一场得0 分。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1从问题到方程(1)
例2某班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捐款131元,比每人平均2 元还多35元,设这个班的学生有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如下标准收费:若每月每户用水不起过12吨,按每吨a元收费;若超过12吨,则超过部分按每吨2a 元收费,如果某居民五月份缴纳水费20a元,则该居民这个月实际用水_________吨。
例3某校一、二两班共有95人,体育锻炼的平均达标率(达到标准的百分率)是60%,如果一班达标率是40%,二班达标率是78%,求一、二两班的人数各是多少。
习题处理,见课本P115练一练1,2,3.学生说清每小题的等量关系式解析:本题的相等关系是捐款总数相等,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用学生人数、平均数与余数35元表示出捐款总数(2x+35)元。
解:设一班有x人,则二班有(95-x)人,依题意,得40%x+78%(95-x)=95×60%答案:2x+35=131展开积极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通过开放题的研究,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讨论本节学习内容,多位回答,趋于完善板书设计情境创设1、2、例1:………………例2:………………习题………………作业布置P117 1 2 3课后随笔1、本课只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是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模型的重要意义,建立方程思想.为第3单元作铺垫,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教学时,要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上下工夫。
3、建议补充一些能借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形积问题、商品销售问题等,介绍一些名词,为后面的学习作一铺垫,但一定要控制难度。
_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学案4.1 从问题到方程
《§4.1从问题到方程》学研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会将实际问题用方程进行描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具体问题抽象为方程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学前准备】: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2、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1)1+2=3;()(2)1+2x=4;()(3)x+1−3;()(4)x+2≥1;()(5)x+y=2;()(6)x2−1=0;()(7)x2−4=2;()(8)2x−1=0;()【导读指南】:(结合书本96页,完成以下问题)问题一:天平左侧放了两个相同的小球和一个1g的小球,右侧放了一个5g的砝码,可以用哪些方式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之间的相等关系?(1)用图像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等量关系.(2)用含有文字的等量关系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来:.(3)用方程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设两个相同小球的质量为x g,可列出方程:.问题二:篮球联赛规则规定: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1)该队负了2场,共得20分,问该队胜了多少场?(2)该队共赛了12场,共得20分,问该队胜了多少场?仿照问题一,尝试用含有文字的等量关系和方程两种方式来描述以上两个问题.等量关系:(1)(2)结论:实际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用描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最简明.试一试:(用方程描述下列问题中的等量关系)1、把50kg大米分别装在3个大小相同的袋子里,装满后还剩下5kg,如果设每个袋子可装大米x kg,那么可得方程.2、你今年(自己的实际年龄)岁,爸爸今年40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你的2倍?如果设x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你的2倍,那么可得方程.【课堂研讨】:例1、我国古代问题: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1 从问题到方程》word教案 (2)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目标:1、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及方程与生活的应用教学难点:方程的概念及方程与生活的应用课时:1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一:(1)如图,天平右盘内的砝码质量为160g ,天平平衡时,你能说出食盐的质量吗?(2)已知右图中食盐的质量为160g ,在天平的右盘中共放几个20g 的砝码才可以使天平平衡呢? (3)已知右图中食盐的质量为160g ,在天平的右盘内有一个50g 的砝码,那么还需加多重的砝码才可以使天平平衡呢?(4)若在天平的左盘中有一个小球和一袋160g 的食盐,天平的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和为200g ,当天平平衡时,你能求出这个小球的质量吗?(5)若在天平的左盘中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和一袋160g 的食盐,天平的右盘内有总质量为200g 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时,你能求出小球的质量吗?(学生一起讨论完成)问题二:某排球队参加排球联赛,得分规则: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1)若该队全胜,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2)若该队负了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 (3)若该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4)若得分规则改为: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该队赛了14场,负了5场,共得13分,问这个队胜了几场?二、新课讲解: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时对方程的理解,巩固方程的概念。
给出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代数式、不等式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判断,辨别方程的真面貌。
总结出方程含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含有未知数,(2)是等式。
练习:1、下列各式是方程的是( )10g100g 50gA .23-xB .257=-yC .b a +D .5-3=22、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122+-x xB .x x 11+= C .43-=+x y D .132=-y y 『问题研讨』 已知m x m =+-63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试求代数式()20093-m 的值。
4.1从问题到方程-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1 从问题到方程-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的思想过程。
2.掌握列出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问题到方程思想过程。
2.掌握列出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如何列出简单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新知
1.通过一个简单的题目引入新知:“一支笔加两个铅笔等于五支笔,铅笔减一只铅笔等于两只铅笔,求笔和铅笔各是几只?”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问题。
2.解决问题
1.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找出变量;
2.列出方程;
3.求解方程。
3.讲解新知
1.定义一元一次方程;
2.介绍解方程的过程。
4.练习
1.让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并帮助他们将这些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
2.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并求解。
5.总结
提醒学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加强练习。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教授如何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并通过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学生需要理解如何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并清晰呈现。
同时也需要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如何列方程和解方程,并独立解决问题。
整节课呈现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思维导向强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但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出错,需要老师提前准备好充分的例子,慢慢让学生感受到解题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4.1从问题到方程(1)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4.1从问题到方程(1)学习过程 感悟栏一.【预习指导】1.如何理解天平称物时所表达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2.你能用方程表示课本92页试一试中的相等关系吗?3.猜老师的年龄:用老师的年龄除以3再减去2就等于你们的年龄13岁,如何求老师的年龄?二.【效果检测】1.一头半岁的蓝鲸体重22吨,90天后体重为30.1吨,如果蓝鲸体重平均每天增加x 吨,那么可得方程为 _________.3.军军今年5岁,爸爸今年32岁,如果设x 年后军军爸爸的年龄是军军年龄的 4倍,那么可得方程为 。
三.【小组检查】四.【布置任务】师生互动探究 感悟栏问题1.(1)据资料,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现测得某山山脚学 习目 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到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
2、体会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模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重 点难 点 分析题意,找出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下的气温为15.2℃,山顶的气温为12.4℃,如果设这座山高为x米,那么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到文具店买了5本练习簿,给营业员5元,营业员找回1元钱,如果练习簿的单价是x元,那么可得方程为_________ .问题2. 水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为鼓励节约用水,某市制定了居民用水标准,标准依一户的人口数定的,超过标准部分加价收费.设三口之家用水标准内部分每立方米水费为1.3元,超过标准部分每立方米水费为2.9元.某三口之家某月用水12立方米,交水费22元,为求该市三口之家每月的标准用水量,请列出方程.五.【小组交流】学生展示1.请从本课出现的问题举例,谈谈“用方程表达实际问题的意义”与“用字母表示数”的异同。
2.用方程表达实际问题的意义的关键是什么?六.【课堂训练】拓展延伸问题3.把50kg的大米分装在3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装满后还剩余5kg.问每个袋子可装大米多少千克?拓展:感悟栏1.在国庆阅兵中,坦克方队共由18辆坦克组成,分成六排,第一排坦克的数量是第二排的一半,第三排坦克的数量比第二排多1辆,第四、五、六排数量相等,都是第二排的两倍,问每排各有多少辆坦克?请列出方程.2.某商场出售某种文具,每件可盈利2元,为了支援贫困山区,现在按原售价的7折出售给一山区学校,结果每件盈利0.2元(盈利=售价-进价),问该文具每件的进价是多少元?请列出方程.3.某学生从家到学校时,每小时行5千米;按原路返回家时,每小时行4千米,结果返回的时间比去学校的时间多花10分钟.问该学生从从学校回家需要多少时间?请列出方程.七.【课堂小结】八.【课堂反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1.设某数为x,它的4倍是它的3倍与7的差,则列出的方程质疑栏为______________.2. 买3支钢笔,5支圆珠笔共用了26.8元,一支钢笔是3.6元,请写出圆珠笔的价格x满足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_.3. 一种药物涨价25%的价格是50元,那么涨价前的价格x满足的方程是____________.4. 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行,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如果设还要租x辆客车,可列方程为()A.44x-328=64 B.44x+64=328C.328+44x=64 D.328+64=44x5.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扬州市政府准备对瘦西湖某水上工程进行改造,若请甲工程队单独做此工程需3个月完成,若请乙工程队单独做此工程需6个月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合作,你猜几个月能完成?你能列出方程吗?6. 学校排球队参加排球联赛,得分规则: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1)若该队负了2场,共得20分,请问该队胜了多少场?(2)若该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怎样求该队胜了多少场?(3)若得分规则改为: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该队赛了14场,负了5场,共得13分,你认为怎样求该队胜了多少场?。
七年级数学上册 4.1《从问题到方程》教案 苏科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4.1《从问题到方程》教案(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数学上册4.1《从问题到方程》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数学上册4.1《从问题到方程》教案(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2、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方程问题)的过程;2、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2、体验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引导发现式教学.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小游戏:用学生的年龄和老师的年龄编题。
【设计意图】1、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现师生互动。
2、使学生通过比较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优劣,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方程问题)的过程,初步感受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型.从而引入新课。
(二)激发探究,揭示新知.观察与思考:1、观看flash动画,如何称一个蓝色小球的质量?2、想一想:在图中平衡的天平上,蓝色小球重多少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1 从问题到方程 教案
一、教学内容:4.1 从问题到方程二、教学目标: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探索交流练一练:1. 把50Kg 大米分装在3 个同样大小的袋子里,装 满后还剩余5Kg.如果设每个袋 子可装大米xKg ,那 么可得方程__________ .2. 某班学生39人到公园去划船,共租用9艘船,每艘大船可坐5人,每艘小船可坐3人,每艘船都坐满。
如果设大船租了x 艘,那么可用方程 描述这个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通过以上的一些例子和练习我们已经体会到了方程的价值,体会设元以后在思维上、列式上的直接的优点,从而产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欲望.议一议:下列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512=+x 、20-122=+)(x x 、)32(415x x +=+、5053=+x 、39)-935=+x x (, 像这样的方程,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次).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注意:(1)是整式方程;(2)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例3.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并说明理由.(1)4365=x ;(2)5-7x ; (3)017-32=+x x ;(4)1-2=y x ; (5)0=x ; (6)1-52x x =; (7)32-2=x ; (8)x x 32=-. 例4(1)若方程(m-1)x+2=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0 (B ) m ≠1 (C )m=-1 (D ) m=0(2)若方程7-8.043=++m x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 ______. 拓展思维:(1)如果621=-m x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值为_____(2) 如果ax-b=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3)如果方程x a x a )(1-1)1(2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 . 谈谈你在这节课的收获1、会判别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吗?2、会寻找相等关系并准确的列出方程吗?。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1 从问题到方程 教案
4.1 从问题到方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2、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会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方程问题)的过程;2、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2、在设计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四章的第一节《从问题到方程》,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来描述。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我们一起跟随小雪同学来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小雪的一天》【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二)激发探究,揭示新知1、活动一:天平实验8:00,小雪来到爸爸的实验室(家中的),看到爸爸正在称某种蓝色小球的质量.此时天平平衡.观察天平的左右两边,如果设每个蓝色小球为xg,则左边托盘小球总重量为(2x+1)g,右边为5g。
现在天平是属于平衡状态,请问可以用怎样的数学式子来表示。
(2x+1=5)揭示: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4.1从问题到方程若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放500g和320g的盐,请问天平平衡吗?怎样使之平衡?假设从左边托盘拿出x克盐放入右边托盘后天平平衡,此时左右托盘的盐的质量分别用怎样的代数式表示?左边:500-x;右边:320+x。
根据:左边托盘的盐=右边托盘的盐可用方程:500-x=320+x来描述。
2、活动二:经济问题:10:00,小雪与妈妈到超市购物她们来到了手机柜台前,妈妈为农村的爷爷购买了一部手机,在九折优惠的基础上实际支付了900元。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4.1从问题到方程教案新版苏科版7
4.1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体会方程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重难点】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难点:改变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习惯,学习如何从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图,天平的右盘中有一些砝码,左盘中有一袋食盐.怎样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学生思考问题:问题1.用什么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借助方程)?问题2.怎么列方程?设计思路: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用天平称食盐外还可用天平称硬币等.在情景创设中可以创设1~2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实际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用方程描述这种相等关系最简明.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出示以下问题: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教师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学生小组内讨论,看能否用算术方法解,然后考虑用方程如何解决,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总结:(方法一)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方法二)列方程法: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44x+64=328.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本问题的解决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算术法与方程法,去体会列方程过程中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针对以上方程,教师提问:像上边这样的方程,你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学生阅读教材,体验方程的明明方式,并说说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结合算术法,你能试着解出这个方程吗?得到的结果对所列的方程来说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得出所求的结果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特点,教师加以肯定,教师归纳总结有关方程的概念: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44x+64=328,44,64,328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教师: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找学生代表回答思路过程.教师归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活动三:例题讲解例1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已知数和未知数,说明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说明为什么.① 5-2x=1;② y2+2=4y-1;③ x-2y=6;④ 2x2+5x-8;⑤ 3×2=1;⑥(x-1)( x+2)( x+1) =0;⑦ 1+x=x+1;⑧|x|=-2. 解:①是一元一次方程,5,-2,1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②是方程,2,4,-1是已知数,y是未知数;③是方程,-2,6是已知数,x,y是未知数;④不是方程,因为不是等式;⑤不是方程,因为不含未知数;⑥是方程,-1,2,1,0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⑦是一元一次方程,1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⑧是方程,-2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处理方式:教师读题,学生代表回答.回答完毕,教师点评,加深印象.例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处理方式: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只要学生能谈出一两点体会,教师都应当加以鼓励.最后,教师给出总结:用算术方法解:未知数不参加列式,表示计算程序,根据题里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 用方程解:未知数用x 表示,x 参加列式,表示相等关系,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x 的等式.解:小敏同学的方法是算术方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如下: 设x 年后学生的年龄是老师的三分之一,列方程:13+x (45+x ).【当堂反馈】1.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行,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用多少辆客车?如果设还要租x 辆客车,可列方程为().A .44x -328=64B .44x+64=328C .328+44x=64D .328+64=44x2.某学生从家到学校时,每小时行5千米;按原路返回家时,每小时行4千米,结果返回的时间比去学校的时间多花10分钟.设去学校所用时间为x 小时,则可列方程得().A .⎪⎭⎫ ⎝⎛-=6145x xB .⎪⎭⎫ ⎝⎛+=6145x xC. x x 4615=⎪⎭⎫ ⎝⎛- D .x x 4615=⎪⎭⎫ ⎝⎛+ 3.若关于x 的方程(k -1)x 2+x -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4.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①x =1, ②3x +2=8x -7,③x +2y =-13 ,④2x -1x=5, ⑤-2x -3=0.5.只列方程不解答.(1)小张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们:“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多少元?”这里如果设每本价格x 元,则列方程得什么?你能写出所列方程吗?(2)A ,B 两地相距5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比乙多行2千米,若两人同时出发,经过3小时相遇.如果设甲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可列怎。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4.1 从问题到方程(1) 教案
§4.1 从问题到方程(1)【教学内容】苏科版七(上)第四章第1节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探索较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进行描述。
2.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将各种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方程问题)的过程。
2.经历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尝试-探索-感悟”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类比能力及正迁移能力。
2.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探究,体会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变式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
4.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孝心,知礼仪,懂节约,善思考,感悟吸收再创新。
学情分析:学生总体情况较好,活泼可爱,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部分同学成绩突出,少数同学成绩较差。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较熟练地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难点: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相等关系的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国王,他在39岁时想考考他13岁的王子。
他对小王子说:“如果你能算出多少年后父王的年龄是你年龄的2倍,到那时你就继承王位!”聪明的小王子很快就算出了答案,后来国王也兑现了他的诺言。
设计意图:(1)通过设计这样一个有趣的年龄问题,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的境界。
此题有三种解决办法:一是枚举,但此法较繁;二是用小学学过的份数比,但把13改成14就不好做了;三是列方程。
(2)通过此题,让学生感悟到方程是“先进的武器”,由此引出课题。
二、探究活动1.左盘中的两个大球的质量相同,你知道每个大球的质量吗?2.如果设每一个大球的质量为x克,则可列出方程是。
3.你们知道数学中的“天平”是什么吗?设计意图:此处的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天平是方程”。
三、例题教学例1 排球队参加排球联赛,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孔镇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无答案)4.1从问题到方程
4.1 从问题到方程【学习目标】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式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习重点】方程的概念、如何根据题意列简单的方程【学习难点】方程的概念、如何根据题意列简单的方程【学习过程】〖情境创设〗1、如图,天平的左盘中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和一个质量为1g的小球,右盘中有一个5g的砝码.怎样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2、篮球联赛规则规定: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篮球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怎样描述其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探索活动〗〖想一想〗我国古代问题:以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试一试〗1、用火柴棒按以下方式搭n条小鱼需要火柴棒根火柴棒。
搭n条“小鱼”用了140根火柴棒,怎样用方程来描述其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2、今年小红5岁,爸爸32岁。
(1)用代数式分别表示x年后小红与爸爸的年龄(2)若x 年后小红年龄是爸爸年龄的41,怎样用方程来描述其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归纳总结:【例题讲解】用方程描述下列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某校七年级共有216名师生参加某次活动,用一辆面包车和若干辆客车接送,已知这一辆面包车只能坐16人,还需用多少辆40座的客车?变式训练一:用四辆轿车和若干辆客车接送,已知一辆轿车只能坐4人,还需用多少辆40座的客车?变式训练二:用轿车和客车共9辆车接送,已知一辆轿车只能坐4人,还需用多少辆轿车和多少辆40座的客车?〖课堂反馈〗1、已知下列方程:① x -2=x 2;② 0.3x =1;③2x = 5x -1;④x 2-4x=3; ⑤x=6;⑥x+2y=0⑦)521(412+=-x x )(.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2、用方程描述下列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1)一头半岁的蓝鲸体重22t ,90天后体重为30.1t 。
数学:4.1《从问题到方程》学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数学:4.1《从问题到方程》学案(苏科版七年级上)【教材突破区】【教材精讲】会根据已知条件,设未知数,正确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例1】(2010·綦江中考)2010年“地球停电一小时”活动的某地区烛光晚餐中,设座位有x 排,每排坐30人,则有8人无座位;每排坐31人,则空26个座位.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30x -8=31x +26B .30x +8=31x +26C .30x -8=31x -26D .30x+8=31x -26解析:选D ,以总人数为不变的量由题意的2631830-=+x x1、本节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2、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应注意:(1)若是一元一次方程,则分母不含有未知数。
如1226x x -=+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2)若是一元一次方程,则化简后未知数前面的系数不为0。
如2x+(1-2x)=0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点二 一元一次方程(掌握) 知识点一 会列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初步掌握从现实生活问题到列出方程一般途径:关键是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有了方程后解决许多问题就更方便了,通过今后的学习,你会逐步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名师指津【例2】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A 、()232x x x x +-=+B 、()40x x +-=C 、1x y +=D 、10x y+= 【解析】选A 。
选项A 整理得:x+3=0是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反过来,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一定满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3】如果22340a x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请写出关于a 的表达式。
【解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未知数x 的指数应是1 ,即2a-2=1【典例导学台】类型一:会根据已知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例1】若2a 与1a -互为相反数,请写出a 的表达式。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4.1 从问题到方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从问题到方程 学习目标: 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设未知数,并会列出方程.3.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习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难点: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一、学前准备:1.根据题意列等式:(设某数为x )①某数的81是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数的31与7的差是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数的一半减去该数的51等于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某数比它的4倍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预习疑难摘要:.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 如右图所示:左边的托盘中有两个相同质量的小球以及一个质量为1 g 的砝码,右边的砝码重5 g ,现在天平处与平衡状态,如果设每个小球的质量是x g ,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天平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2.十运会中江苏女排参加排球比赛,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江苏女排共赛了12场,共得分21分,该队胜了多少场?如果设该队胜了x 场,那么该队负____________场,你能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用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这个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你今年______(填你自己的实际年龄)岁,爸爸今年40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你的2倍?你能将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方程可以将数量关系描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一练:1.用方程描述下列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①一头半岁的蓝鲸体重22t,90天后体重为30.1t ,如果设蓝鲸体重每天平均增加xt.那么可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据资料,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0C ,现测得某山山脚下的气温为15.2 0C ,山顶的气温是12.4 0C ,如果这座山高为x m ,那么可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把50㎏大米分装在3个大小相同的袋子里,装满后还剩下5㎏,如果设每个袋子可装大米x ㎏,那么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请你仔细观察你所列出的方程,你发现它们都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吗?你能根据你总结的特点在下面任意在写出几个与之相类似的方程吗?像方程2x+1=5 , 2x+〔(-1)(12-x)〕=20 , 0.6x=50+0.2x , 80x -100x =3等,它们都是方程,它们都只含有________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________次,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判断下列各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x+y=5 ( ) (2)x 2+2x+1=0 ( )(3) x+3 ( ) (4) x=5 ( ) (5) x+x1=1 ( ) (6) x+3>2 ( ) (7) 3x=-2 ( ) (8) 2x-x+3=5x+3-4x ( )例1 一古井,不知深,一绳三折而量余2尺,四折而量缺1尺,求井深和绳长.试一试:1. 3x n +7=-2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____;2. 已知(k-1)x m +9=48是一元一次方程, k____________ m___________.三、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3.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四、自我测试:一.填空1.某种商品现价为100元,比原价降低10%,原价为多少元?设原价为x 元,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2.若一个数的一半比这个数的相反数大7,设这个数为x ,可列方程为 .3.长方形的长比宽多3cm ,周长是18cm ,求它的宽。
苏科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1 从问题到方程》教案 (4)【精品】.doc
“从问题到方程”一般要经历的步骤
关键 是什么?
【新课导入】
1、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80 km/h提高到100km/h,运行时间缩短了3h,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是多少?
结合问题情景,思考: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题中涉及哪些量?这些量之间的关系如何?你能找出表示问题意义的相等关系吗?用方程怎样表达?
分析:.设提速前列车 从甲地到乙地的运 行时间为x小时,
相等关系:提速前的运行速度×பைடு நூலகம்行时间=提速后的运行速度×运行时间.
2:小明用50元钱购 买了面值为1元和2元的邮票共30张,他买了多少张面值为1元的邮票?(写出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不需解答)
3、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 队胜 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 ,负一场得0分.甲队与 乙队一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的记录,一共得了22分.求甲队胜了多少场?(写出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不需解答)
5、观察所列方程的特点,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它们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次),这样的方程叫做_____________.
再举出几个类似的方程.
举例:
6、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3x=1(2)8x-2<3x+1
(3)3x 2-7x+7=0(4) 2x-y=1
7提炼归纳:如何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 一次方程?
4.1从问题到方程(2)
教学内容
年级学科
七年级数学
教学课时
共2课时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用方程描述
2、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苏科七年级上数学4.1从问题到方程教学案设计和练习无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数学从问题到方程〔2〕教学案设计和练习〔无答案〕初一数学自主学习卡班级姓名日期主备人编号课题:从问题到方程〔2〕目标:1、通过对具体实际生活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习目标2、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人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重难点:方程的概念、如何根据题意列简单的方程。
一、看课本93页试一试以上内容答复以下问题1、列车在甲、乙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提高到。
运行时间缩短了。
2、如果设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 x千米,那么列车在两城市间提速前的运行时间为h,提速后的运行时间为h。
3、在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为:- =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得方程。
4、如果设提速后所用的时间为yh,那么提速前所用时间为h,此时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自所列方程为。
学二、看课本93页试一试的内容答复以下问题提1、如果设面值为1元的邮票买了x张,那么面值为2元的邮票买纲了张,根据等量关系得方程。
2、如果设买面值为1元的邮票用了y元,那么买面值为2元的邮票用了元,此时1元的邮票买了张,2元的邮票买了张。
可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1/6所列方程为。
三、思考:观察上面所列的4个方程,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含有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指数是,三、看课本94页练一练上面的内容答复以下问题1、只含有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这样的方程叫做。
2、请你写出三个一元一次方程、、。
请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点:知识结构质疑学习评价例题讲解:1、用方程描述以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1〕七年级某班为希望工程捐款159元,比平均每人3元多24元。
这个班的学生有多少?〔2〕在学校举行的“向四川灾区献爱心〞募捐活动中,七年级(1)班与七年2/6级(2)班共捐款492元,七年级(1)班平均每人捐5元,七年级(2)班平均每人捐6元,七年级(1)班比七年级(2)班多6人,那么七年级(1)班有多少人?2、方程〔3-n〕x=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n须满足什么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从问题到方程
一、情景引入
1.如图,天平的左盘中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和一个质量为1g 的小球,右盘中有一个5g 的砝码.怎样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2.篮球联赛规则规定: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篮球队赛了12场,共得20分.怎样描述其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总结:实际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用方程描述这种相等关系最简明. 练一练: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有 ( )个.
(1)2x +3 (2)2+5=7 (3)-2x =3x +2(4)-3+0.4y =8 (5)x +1>3 A .2 B .3 C .4 D .5
2.设某数为x ,根据下列条件列方程.
(1)某数的65%与-2的差等于它的一半; (2)某数的1
2 与5的差等于它的相反数.
二、想一想 我国古代问题:以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意思是:用绳子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四尺;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绳一尺.绳长、井深各几尺?
三、数学运用
例1 用方程描述下列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1)军军今年5岁,爸爸今年32岁,如果设x 年以后军军的年龄是爸爸的年龄的四分之一,那么怎样用方程来描述这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A 、B 两地相距5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比乙多行2千米,若两人同时出发,经过3小时相遇.如果设甲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
怎样用方程来描述这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3)有一根铁丝,第一次用了它的一半少1米,第二次用去了剩余的一半多1米,结果还剩2.5米,问这根铁丝原有多长?(只列方程不解答.)
例2 用方程描述下列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某校七年级共有216名师生参加某次活动,用一辆面包车和若干辆客车接送,已知这一辆面包车只能坐16人,还需用多少辆40座的客车?
变式训练一:用四辆轿车和若干辆客车接送,已知一辆轿车只能坐4人,还需用多少辆40座的客车?
变式训练二:用轿车和客车共9辆车接送,已知一辆轿车只能坐4人,还需用多少辆轿车和多少辆40座的客车?
方程2x +1=5、2x +(12-x )=20、13x -4=14x -1、8+6(n -1)=140、5+x =1
4(32+x )等,
它们 ,并且 .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
一次方程.
四、思考:如何判断一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练一练:
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①x =1, ②3x +2=8x -7,③x +2y =-13 , ④2x -1
x =5, ⑤-2x -3=0.
2.若关于x 的方程(k -1)x 2+x -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 .
课堂巩固
(1)小张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们:“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
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多少元?”这里如果设每本价格x 元,则列方程得
(2)某种新鲜蔬菜经过脱水处理后,质量减少70%,为了得到这种脱水蔬菜100kg ,需要这种新鲜蔬菜多少千克?
(2)某学生从家到学校时,每小时走5千米;按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走4千米,结果返回的时间比去学校的时间多花10分钟,则他去学校所用时间为多少小时?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1)
一、情境引入
怎样求一元一次方程2x +1=5,2x +(12-x )=20,13 x -4=1
4
x -1,8+6(n -1)=140,
5+x =1
4 (32+x )中未知数的值呢?
二、做一做: 填表:
当x =_____时,方程2x +1=5两边相等.
三、试一试:
分别把0、1、2、3、4代入下列方程,哪一个值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1)2x -1=5; (2)3x -2=4x -3.
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练一练:
(1)在1、3、-2、0中,方程2x -1=-5的解为 .
(2)在1、3、-2、0中,方程x -12
=1的解为
.
根据等式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 ,所得结果仍为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乖或除以 ,所得结果仍为等式。
三、数学运用: 根据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1 解下列方程:
(1)x +5=2; (2)-2x =4. 3x -2=5x-3 .
练一练:解方程 4x -5=-10 2x=5 x -21 3x+6=―4x+8
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 =a 的形式 四、课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1)x +2=-6; (2)-3x =3-4x ; (3)1
2 x =3;
(4)-6x =2. (5)6x=3x -12 (6)2y ―
21=2
1
y ―3
(7)-2x=-3x+8 (8)56=3x+32-2x (9)3x ―7+6x=4x ―8
(10)3x+6=―4x ―8 (11)18-5x=7x+12
4.2 解一元一次方程(2)
一、问题引入
解方程:(1)4x -15=9; (2)3x =10-2x .
二、小结:
练一练:
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
(1)5+x =10移项得x =10+5; (2)3x =2x +8移项得3x +2x =-8 ;
(3)-2x +5=4-3x 移项得-2x +3x =4+5 .
三、数学运用
例1 解方程:(1)4x -13=23 (2)2x =5x -21
例2 解方程:
(1)x -3=4-12 x (2)13 x -1=3x +1
3
例3 x 为何值时,代数式4x +3与-5x +6的值. (1)相等? (2)互为相反数? (3)和为3?
课堂巩固
1.如果代数式5x -7与4x +9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等于( ).
A .92
B .-92
C .29
D .-29
2.如果3ab 2n -
1与ab n +
1是同类项,则n 是( ). A .2 B .1 C .-1 D .0 3.解方程:
(1)3x -2=5x+3 (2)21-2x=36+3x
(3)4x+23=2x -43 (4)53-3x=3
2
+6x
(5)3x+6=―4x ―8 (6)18-5x=7x+12
(7)6x =3x +15; (8)23 x -1=1
2 x +3;
(9)3x -7+6x =4x -8; (10)138 x -0.6=9
8
x +0.5.
4.2解一元一次方程(3)
复习引入
1.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括号前是“-”号,.
2.将(3x+2)-2(2x-1)去括号正确的是()
A.3x+2-2x+1 B.3x+2-4x+1
C.3x+2-4x-2 D.3x+2-4x+2
3.小明说:“我姐姐今年的年龄是我去年的年龄的2倍少6”,已知姐姐今年20岁,问小明今年几岁?
4、如何解方程2(x-1)-6=20,学生展开讨论,寻求解法.
学运用
例1解方程:
(1)-3(x+1)=9;(2)2(2x+1)=1-5(x-2).
练一练:(1)-3(x-1)=-5;(2)-2(2x+1)=3+3(x-2).
例2当y取何值时,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
课堂巩固
1.解方程:(1)2(x-1)=6 (2)4-x=3(2-x)
(3)5(x+1)=3(3x+1)(4)2(x-2)=3(4x-1)+9
(5)2(31)4(1)
x x
-=+;(6)、2(2x+1)-(10x+1)=1
(7))
3
5(
2
)
5
7(
15x
x
x-
+
=
-
-; (8))
20
(7
5
)
20
(3
4x
x
x
x-
-
=
-
-
(9))2
(3
1
)1
2(4+
-
=
-x
x; (10) 、3x-2=-5(x-2) (11)、 1-3(8-x)=-2(15-2x); (12)、 3(5x-2)=2(7x+3)+2 2.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3(2-x)和2(3+x)的值相等?
复习引入
解方程:(1)4x 3 -8
3 =4; (2)4x -8=12.
1)比较结果和形式,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它们是通过怎样变形得到的?
(3)从这两个方程的变形中,你发现了什么?
数学运用
例1 解方程:(1)x +12 =43 x +1; (2)13 (2x -5)=14 (x -3)-1
12 .
练一练:(1)5a -18 =74 ; (2)x -14 -1=2x +1
6 .
例2 解方程:
(1)x -20.2 -x +10.5 =3; (2)2x 0.3 -1.6x -3x 0.6 =31x +83 .
课堂巩固
1.解方程:(1)
516x -=73; (2)1
2
x -=x+3;
(3)13(x+1)=17(2x+3) (4)12(x-1)=2-1
5(x+2)
(5)12 (x -1)-15 (x +2)=1
3 x +1; (6) x +40.2 -x -30.5
=2.
2、当x 取何值时,
22x +比1
3
x -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