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去产能”到底该由谁来买单?
各地打响“去产能”攻坚战
各地打响“去产能”攻坚战作者:侯沁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08期开栏的话:2016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有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更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从本期起,本报特推出“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栏,通过报道重点省市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做法、成果和教训,为全国各地提供决策参考。
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了重点部署,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改革任务中,中央将“去产能”放在首位,而处置“僵尸企业”更被视为是“去产能”的“牛鼻子”。
到今天,“去产能”已经率先从钢铁、煤炭行业入手了。
各省市积极响应,在近日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去产能”成为关注的焦点,各地纷纷将“去产能”作为今年工作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化解过剩产能的战役已经打响。
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去产能”的牛鼻子从各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各地对化解过剩产能,出清“僵尸企业”的态度都很坚决。
河北和广东明确了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牛鼻子。
广西计划抓紧制定实施企业重组、“僵尸企业”处置方案,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
天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山东将打响化工产业搬迁改造和结构调整攻坚战。
陕西为遏制生产和利润下滑势头,要全力打好“去产能”攻坚战。
各地明确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行业和具体数值。
吉林、四川、山东等将推动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
上海计划淘汰落后产能1000项左右。
宁夏明确淘汰落后产能120万吨。
钢铁大省河北预计年内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
在清理“僵尸企业”上鼓励兼并重组,实现市场出清。
四川明确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浙江将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乃至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
重庆计划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严控过剩产能。
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与去产能使用注意事项
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与去产能使用注意事项过剩产能是指一定时期、某一行业或者特定产品的产能严重超过市场需求的现象。
在经济发展中,产能过剩常常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因此有效处理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产能过剩的成因、影响以及去产能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产能过剩的成因1.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波动和不确定性是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例如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转型需求、国际市场波动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市场需求造成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2.投资决策失误:部分产能过剩问题是由于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判断失误所导致的。
投资决策过于乐观、盲目扩张和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等问题,容易导致产能过剩的发生。
3.技术进步引发的需求替代:技术进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产能的增长不仅仅取决于市场需求,还受到技术进步所引发的需求替代作用的影响。
当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导致原有产品的需求减少,就可能使得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
二、产能过剩的影响1.资源浪费:过剩产能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
这种资源浪费不仅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能过剩将导致市场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从而对整体经济形势产生压力。
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产能过剩问题的加剧容易加深经济下行压力。
3.企业盈利困难:过剩产能引发的供需失衡将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竞争加剧,从而使得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甚至出现盈利困难的状况。
三、去产能使用注意事项1.精准调控:针对产能过剩问题,政府应当通过精准的产能调控措施,对过剩的行业、企业进行研究分析,科学制定产能去化方案。
2.市场化去产能: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去产能工作,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适度配置。
政府可以采用经济刺激措施,引导投资者积极参与产能转换和结构优化。
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面临的困难与对策作者:陈文静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4期产能过剩已对经济增长造成了拖累,是近年来我国产业发展的痼疾。
去产能是“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首要任务,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2015年重点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精神,要求去产能过剩行业中首当其冲就是炼钢、煤炭等。
宁夏石嘴山市是典型的倚能重能工业城市,煤炭开采洗选业,是去产能的主要对象和任务执行者。
与此同时,去产能在金融、就业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面临困难和问题。
一、石嘴山市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目标(一)产能过剩现状1.产能利用率低,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产能利用率是判断产能过剩的直接指标,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83%比较合理,低于75%即为严重过剩。
截至2015年末,石嘴山市原煤开采量为1081.65万吨,洗煤产量1483.82万吨,产能利用率为65%,低于全国平均产能利用率6个百分点。
同时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石嘴山市铁合金、煤机装备、电石等行业目前均处于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态,且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行业内部无序、恶性竞争加剧。
2.工业产品价格下跌,行业陷入全面亏损。
全市工业经济重点监测的15种工业产品价格,仍在低位运行,成本逐年上升,亏损企业居高不下。
如我市无烟煤平均售价450~500元/吨,炼焦煤平均售价400元/吨,仅为最高峰时的45%左右,煤炭价格断崖式下跌,全行业陷入全面亏损,煤炭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截止2015年末,石嘴山市减停产企业达159户,减停产面为65.4%。
从亏损企业数来看,由2014年亏损120户企业增加到2015年的149户,增长24.1%;从企业亏损额来看,全部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5.23亿元,增长1.21倍。
企业亏损额的不断扩大,导致企业无法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难以持续健康发展。
3.环保刚性政策约束,产业发展受限。
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化解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国家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旨在引导相关部门和企业按照一定的步骤实施化解产能过剩的措施,下面就分步骤阐述一下这一指导意见。
第一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指导意见》强调,要紧紧围绕中央的召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根据各自地区、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案。
第二步,分类施策、因地制宜。
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过程中,要实行分类施策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既要统筹兼顾全局,也要因地制宜、狠抓落实。
例如,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调整工业结构等方面的应对措施。
第三步,坚持市场导向,依法依规推进化解过剩产能。
将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作为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加快优胜劣汰,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管理原则。
例如,加强企业间的联动协作,推进优质产能的协作分配,实现一定程度的资源共享。
第四步,积极推进企业去产能。
通过采取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管理方式,推动企业加速去产能和转型升级。
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壮大优势企业、鼓励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增加补贴和补偿,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进程。
第五步,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对于化解产能过剩来说,单一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完善配套的措施和机制,包括财税、金融、劳动力等方面的支持。
这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共同努力,构建稳定逐步向好的经济发展格局。
总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全社会应通过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创新、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和措施,共同推动我国在这一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煤炭行业的去产能与转型升级
中国煤炭行业的去产能与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煤炭行业的地位逐渐受到质疑。
发展绿色化产业成为发展趋势,依赖传统煤炭行业的中国,也面临着去产能转型升级的压力。
一、去产能“去产能”作为中国近年来政府的重要口号,也成了煤炭行业的必由之路。
去产能,就是削减产业过剩产能的过程。
为什么要去产能呢?因为产业过剩会导致价格竞争激烈,生产效益不高,社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煤炭行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随着能源结构改革和环保压力加大,去产能也成为必然。
西部地区的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煤炭行业的主要产区,也是去产能的主要重点。
去产能主要分两种方式:市场化和政府引导。
市场化方式指通过价格机制让产能过剩的企业面临市场竞争,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发现产能过剩的企业;政府引导方式则是通过政府组织的产能置换和退出计划,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同时,政策也逐渐倾斜向环保行业,给绿色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扶持新型能源发展。
二、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去产能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转型。
是时候,中国煤炭行业开始转型升级。
在经历了去产能的冲击之后,整个行业面临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中国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是向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发展。
技术升级方面,主要是提升煤炭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可以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手段,提高采煤、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同时加大对核心技术、高端装备研发的投入,推动煤炭行业从传统燃煤发电向先进煤改氢、煤制气、煤制油方向发展。
向新能源与绿色产业转型方面,煤炭行业需要转变思路,加快生产和研发绿色能源,如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
这是煤炭行业向绿色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同时,也可以开发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资源,为能源结构调整作出贡献。
还可以发展煤炭深加工,开发新型产品,如煤炭化学品、高端制造业、建材产业等。
去产能 政府怎么做?
去产能政府怎么做?作者:来源:《财经界》2016年第07期政府主导投资的重点不是效率而是规模,所涉及的行业自然就是可以吸纳大量投资的重资产行业。
再加上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过度投资进而导致重资产行业产能过剩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当前,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给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挑战。
我们认为,当前产能过剩问题同时表现出周期性、体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政府应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应对当前阶段出现的产能过剩。
在此过程中,政府可以从建立产能检测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主要协调人的作用、设立专项职工安置基金等三方面,在稳定社会经济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
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的性质比较复杂,同时表现出周期性、体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首先,周期性特点体现为金融危机导致外需减弱,并引发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2008年后,全球经济处于深刻调整周期,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艰难复苏。
在此背景下,全球需求大幅减弱,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经历长期下跌,与此相关的行业因此受到较大冲击。
其中,以钢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行业最为典型。
由于周期性本质上是一种偶然性,因此有的观点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回暖,中国目前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会随之化解。
应该说,周期性原因不是导致产能过剩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不能一味指望通过外需恢复来化解产能过剩。
其次,体制性特点体现为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往往是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的直接后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两次产能过剩的出现有类似的宏观背景,即外部冲击导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经济下行使需求减少,供需矛盾变得尖锐,过剩产能规模增加。
除了相同的宏观背景,两次产能过剩爆发之前都曾经历过大规模的政府主导的投资。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掀起了一轮新的投资高潮。
地方去产能不积极
地方去产能不积极:要靠中央督查鞭子抽2016年08月22日06:13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陈姗姗陈益刊高歌为了更快更准时地“啃掉”去产能这块“硬骨头”,部际联席会议按照国务院要求组织了10个督查组,本周起将陆续赴各省区市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专项督查。
“不督查不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一些地方去产能不积极,要靠中央督查的‘鞭子’去抽它,才能推动。
”从数据来看,煤炭钢铁的去产能情况确实不尽如人意。
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退出煤炭产能9500多万吨,完成全年任务的38%,累计退出钢铁产能2100多万吨,完成全年任务量的47%。
在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赵辰昕看来,去产能进展缓慢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员工安置、资产处置、债权债务等难点,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畏难情绪也依然较重,担心去产能会影响经济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院主任牛犁向本报记者表示,近期煤炭、钢铁的价格出现反弹,相关企业的效益有所好转,一些被关停的企业又重新生产了,一些此前犹豫是否要关的企业又不再关了,这直接影响了地方上去产能的决心。
都想别人去产能自己享利润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求,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督查工作的督查方案已于8月17日印发,10个督查组将重点督查去产能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任务分解和进度落实情况、产能实际退出情况、奖补资金筹措使用情况、职工安置情况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尽管目前具体的督查省份名单尚未披露,但一些地区去产能滞后的情况已经披露。
国家发改委8月初发布的《关于煤炭去产能和专项执法行动开展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称,目前内蒙古、福建、广西、宁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去产能工作刚刚启动,还没有实现实质性产能退出;江西、四川、云南完成比例不到10%。
去产能的地域差距确实不小。
以钢铁业为例,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研究员徐莉颖告诉本报记者,到7月底,浙江等四个省份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去产能任务,但河北、辽宁等产钢大省的去产能成绩并不理想,仅完成了10%~35%,河北省上半年的粗钢产量甚至增产了100万吨。
制造业产能过剩与去产能的有效路径
制造业产能过剩与去产能的有效路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
过剩的产能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会加剧市场竞争,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寻找制造业去产能的有效路径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疲软。
经济发展不稳定、外部需求下降、内需不足等因素导致市场需求疲软,无法有效消化产能。
2.投资过度扩张。
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各地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和金融杠杆效应的作用,许多企业盲目扩大产能,导致产能过剩。
3.技术进步加快。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之前的产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4.非理性竞争。
企业为了追求市场份额而采取的低价竞争策略,导致产能过剩和利润下降。
二、去产能的有效路径针对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去产能。
1.推动企业结构调整。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加强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集中度提升。
2.加强创新驱动。
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引导产能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转移。
3.改善投资环境。
优化政府投资政策,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投资环境,引导企业进行合理投资。
4.加强质量监管。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标准,防止低质量产品滥竽充数。
5.加强市场调节机制。
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鼓励企业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引导产能向市场需求旺盛的领域转移。
6.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去产能。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去产能,通过兼并重组、资产置换、转型升级等形式,加快去产能步伐。
7.加强人才培养。
提升制造业人才培养水平,培养适应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8.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通过扩大国际市场,有效消化过剩产能。
三、去产能的重要意义去产能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
我国产能过剩现状及去产能政策建议一、我国工业产能利用总体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实力大幅增强。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目前,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表1 2014年中国主要工业品生产规模及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信部和各行业协会2014年,我国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约为78.7%,处于近4年来的较低水平,不少行业的产能利用情况令人担忧。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有19个制造业行业产能利用率都在79%以下,有7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在70%以下,属于严重过剩状态。
产能利用率过低的行业范围已经从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传统行业扩展到光伏、多晶硅、风电等新兴产业。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产能利用率超过90%为产能不足,79%-90%为正常水平,低于79%为产能过剩,低于75%为严重产能过剩。
据此判断,目前我国工业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状态,部分行业已经属于严重产能过剩。
二、主要产能过剩行业的状况(一)钢铁行业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大关,首次成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此后粗钢产量持续增加,国际钢铁协会数据显示,至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高达8.22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0.0%,是日本粗钢产量的7.4倍,美国的9.3倍,印度的9.9倍,俄罗斯的11.6倍,巴西的24倍。
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为8.038亿吨,下降2.3%,近3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从产能利用程度来看,粗钢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情况更严重,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7.0%,较2010年下降15个百分点,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约3个百分点,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状态。
表2 中国及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变化趋势(单位:%)数据来源:工信部、国际钢铁协会(二)煤炭行业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38.7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6.9%,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6%,均高居世界第一位。
锐观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矛盾叠出
锐观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矛盾叠出讲清楚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为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如果寄希望于能够找到一种经济体制同时实现这四大目标是幼稚的。
要充分就业,就很难不发生通货膨胀,从短期看,菲利普斯曲线已经揭示了失业率与通胀之间的此消彼涨关系;要经济增长,就很难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全球经济一体化,外需一萎缩,增长就乏力;另外,在价格水平基本稳定条件下要实现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经济政策制定者必须自问,是否有能力、有本事同时达成这四个目标,否则,就必须在这些目标中做取舍。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经济2016年的五个主要任务,它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同样道理,我认为,这些任务是不可能同时完成的。
一、去产能就降不了杠杆,因为要是没有钱进来,如何去转型、去调整经济结构以达到去产能的目的。
周小川在两会时说,去产能和降杠杆是可以同时实现的,他的理由是可以通过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来降杠杆,通过提高社会福利和全球协调来压缩产能。
前半句我听了个半懂,后半句我完全没听懂。
通过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来降杠杆,周行长的意思应该是提高直接融资中的股权融资比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降杠杆。
但事实上,这些企业产能过剩,基本上属于红海竞争领域,股权融资谈何容易,事实是,压减产能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整个过程非常艰难,涉及企业债务、职工安置、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年来,估计被周行长忘记了的企业直接融资中所包含的债权融资比重更大了,这岂不是在加杠杆?二、去库存就不可能去杠杆,现在各地正在发生的却是“加杠杆、去库存”,导致房价进一步飙升。
房地产要真正去库存,按道理来讲,东西多了就要降价,这虽然符合经济学逻辑但却不符合中国经济的逻辑,去库存的责任主体应当是地方政府,由于地方政府已经习惯了用“土地财政”获取政府利益、创造政绩,通过降价去库存根本就不能成为选项,因此,通过降首付甚至出现0首付的方式,不断出现在地方政府的政策选项中,这必须造成“加杠杆”的客观现实。
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解读
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解读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凸显,煤炭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过剩产能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去产能政策。
本文将对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一、背景与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长期以来,煤炭行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供需失衡、产能过剩和环境问题等因素,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去产能政策的实施旨在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行业结构,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这对于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二、去产能政策主要内容1. 淘汰落后产能:政府将通过限制新增产能、关停小型煤矿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措施,削减煤炭行业过剩产能。
同时,对于违规生产、严重污染的企业,政府将采取强制关闭等惩罚措施。
2. 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将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并引导煤炭企业向煤炭深加工、清洁能源等领域转型。
此外,政府还将提供相应支持,促进煤炭企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3. 生态环境保护:政府将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推动煤炭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环保设施建设。
对于未达到环保标准的企业,政府将采取严格的监督和处罚措施,确保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影响与挑战1. 行业整体发展: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将加速煤炭行业优胜劣汰的进程,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同时,政府将鼓励煤炭企业向清洁能源、煤炭深加工等领域转型,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附加值。
2. 就业岗位调整:煤炭去产能将导致部分煤矿关停,从而影响相关岗位的就业。
政府应加大就业转岗培训力度,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确保就业岗位的稳定性。
3. 市场供需平衡:去产能政策有助于改善煤炭供需矛盾。
通过减少产能过剩,促使市场供需关系更趋平衡,提高煤炭价格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4. 环境污染治理:煤炭行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与去产能
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与去产能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的产能问题逐渐凸显,过剩的产能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实行去产能成为当前重要的经济改革举措之一。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的产能过剩原因、影响以及去产能的实施方案。
一、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原因1. 市场需求不足:由于市场饱和和需求下滑,一些行业的产量超过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尤其是传统行业,如钢铁、煤炭等,数量庞大的国有企业在过去的投资扩张过程中未能合理预测市场需求,导致产能过剩。
2. 技术落后:一些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升级方面进展缓慢,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导致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无法提高,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问题。
3. 无序竞争: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充分,缺乏有效约束机制,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状况。
二、国有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1. 经济浪费:产能过剩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低下。
大量闲置的设备和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 环境压力:过剩产能行业的高排放和能源消耗给环境造成严重压力,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
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 就业问题:由于产能过剩,国有企业往往陷入裁员困境,给社会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失业问题可能导致社会稳定性的下降。
三、国有企业去产能的实施方案1. 优化产能布局:国有企业应该进行产能布局的优化,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扩张。
通过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淘汰落后产能:国有企业需要淘汰技术落后和效益低下的产能。
通过并购重组、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优胜劣汰,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3. 转型升级:国有企业应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发展。
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4. 健全政策措施:加强政府监管和引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国有企业去产能。
五大措施坚定不移去产能
龙源期刊网 五大措施坚定不移去产能作者: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2016年第04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去产能,按照中央对化解产能过剩提出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将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第一,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严禁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四个一批”,就是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途径,加快化解产能过剩。
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长效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第二,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的硬约束。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配合运用价格杠杆等经济手段,用市场的办法来推动化解产能过剩。
第三,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能主动退出。
要研究制定务实有效的激励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压减产能。
一是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主动退出过剩产能。
二是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退出部分产能。
三是城市钢厂实施转型转产或减量化环保搬迁。
四是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优势产能“走出去”。
第四,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规范政府行为,取消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和各种形式的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类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强化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依法解决兼并重组、产能退出的资产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等问题。
依法维护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企业职工等的合法权益。
完善社保政策,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中央将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进行奖补,这个奖补的资金主要用于人员的安置。
赵振华:辩证理解去产能
赵振华:辩证理解去产能作者:暂无来源:《经济》 2016年第13期文/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赵振华去产能是一个时期以来全世界都在讨论的话题,因为世界经济进入增长衰退期,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产能严重过剩也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做好去产能工作决定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决定了中国梦能否如期实现。
究竟如何认识去产能,去谁的产能,谁来去产能等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
缩小产能未必是坏事。
产能就是生产能力。
企业再生产无非存在3种情况,一种是扩大再生产,一种是简单再生产,一种是缩小再生产。
过去无论讲资本主义再生产还是讲社会主义再生产都习惯于将其与价值判断联系起来。
把扩大再生产与好联系起来,把简单再生产与坏联系起来,更不用说缩小再生产了。
其实再生产的扩大和缩小与价值判断的好和坏没有必然联系,关键看效益,看对环境有无影响。
能够提高效益或减少损失对企业而言就是好事。
如果产品卖得出去,有市场,有利润,扩大再生产当然是好事;相反,如果产品卖不出去,收不抵支,显然越扩大再生产就会赔得越多,自然就不是好事而是坏事。
去产能是要去严重过剩产能,一般的供大于求是正常现象;去产能不适用所有行业,因为并不是所有产能都过剩。
去产能的重点是去落后过剩产能。
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并不意味着全国所有行业所有地区所有企业的产能都过剩。
从产业来看,目前我国过剩产能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加工业。
一个时期以来,国产大豆、生猪、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精密机床、精密仪器、芯片,优质养老、优质医疗、优质教育等都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根本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从区域来看,有的地区存在过剩产能,有的地区不存在过剩产能。
从企业来看,有的企业产品过剩,有的企业产品仍然严重供不应求。
在全国相当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条件下,有的企业产能并不过剩,而是供不应求,不仅不能去产能,而是要乘势而上,扩大产能。
因此,去产能也是结构性的。
去产能不是要让所有企业都平均地降低产能,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去产能要用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
去产能要用好市场与政府“两只手”张能鲲近年来,我国钢铁、煤炭、冶金、建材、纺织品等许多行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致使整个行业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只有化解产能过剩,才能走出困境,化解行业发展的矛盾。
去产能政策的实施,推进了一些产业的发展,使产业利润增长。
然而,一旦产能过剩企业有了利润增长的势头,企业就可能失去继续去产能的积极性,导致去产能部署半途而废。
因此,有效地推进去产能战略,必须策略得宜,巧妙运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
当前我国去产能要同时运用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2016年,我国国内有很多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尤其表现在煤炭和钢铁行业上。
2016年的煤炭和钢铁两大行业,一方面在产量上提前完成了去产能任务,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局面仍未消解。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低迷,进一步影响了建材、水泥等相关行业,导致产能过剩的风险持续积累。
此外,中国的电解铝产能同样存在过剩现象,全行业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产能利用率一直在70%左右。
当前去产能过程中,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两种手段兼用已成通行做法。
去产能常用的一种手段是市场化去产能,通过市场自发地引导企业去产能,以平衡产品价格;另一种手段是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制度,也就是利用行政手段将产能控制在一定水平。
随着去产能任务的增加,为解决去产能的问题,我国通常兼用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
过去采取的措施往往并不能够使多年亏损的企业关停,这些企业成为“僵尸企业”,在市场的夹缝中艰难生存。
为了加快去产能进程,各级政府往往采用行政手段,根据相关的标准,如环保、能耗、安全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以市场化手段进行调控时,由于弹性的非对称供给价格的存在,当价格处于下跌周期中,供给呈刚性状态;当价格在恢复周期中,供给呈现极强的弹性状态,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恢复融资能力,呈现出周期性的扩张。
市场手段充分发挥了其优胜劣汰的效应,但周期性调控需要时间,见效慢。
去产能过程中也需要用行政手段,以便迅速完成去产能的目标,但是一旦政策或制度的实施有误,其带来的副作用较大。
国家发改委:去产能将在四个方面着力
上海化工第43卷国家发改委:去产能将在四个方面着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首场记者会上。
国家发改委喆副主任宁吉回应记者去产能相关提问时表示,在去产能的过程当中,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原则。
2018年去产能将在“破、调、改、安”四个方面着力。
喆宁吉说,近两年来,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力度加大、成效明显,相关行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市场竞争秩序得到有效规范。
喆宁吉表示,在市场化去产能方面,探索建立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制度筹集资金,用好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等,取得了不错效果。
在法治化去产能方面,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持续地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治理违法违规和联合执法的专项行动,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在规范化去产能方面,如果有地方出现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一旦发现,坚决纠正,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责任。
关于2018年的去产能工作,喆宁吉介绍,将在“破、调、改、安”四个方面着力。
“破”是继续破除无效供给,压减低端落后产能。
“调”是要调整优化行业结构,统筹做好化解过剩、优化结构、保障供给等工作,逐步实现从总量性去产能为主向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为主的转变。
同时要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促进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
“改”是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的力度,引导扭亏无望的企业主动退出。
“安”是要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发挥各方的积极性。
喆宁吉说:“去产能并不是由政府部门来提出指标,而是由行业协会、企业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按照市场供求的关系,按照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企业改革的要求,有序地推进。
去产能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处置好债务,及时发现并化解处置风险隐患,进一步落实‘有扶有控’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
”(钟华雯)燃料乙醇前景看好2020年将突破千万吨大关从发改委、工信部获悉,国家将重点扶持燃料乙醇发展,到2020年市场需求将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300万t。
基层反映:关于在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安置职工的对策及建议
基层反映:关于在去产能过程中如何安置职工的对策及建议近年来,我国在去产能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然而,随着产能过剩问题的加剧,很多企业面临着关闭或减少产能的压力。
这导致了大量的职工面临失业或转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有必要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以帮助那些受影响的企业安置职工。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社保政策,提高失业救济金的发放标准,从而减轻职工失业后的经济困境。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就业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帮助职工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转型,以增加就业机会。
其次,企业也应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积极安置职工。
对于要关闭或减少产能的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转移职工岗位。
例如,通过与就业需求较大的企业进行合作,将职工转岗到相关行业,确保职工的就业稳定。
企业还可以提供技能培训机会,帮助职工提升技能水平,提高再就业能力。
此外,企业应当根据职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赔偿和福利,以减轻职工压力并提高其福利待遇。
第三,职工个体也要主动适应和调整自身。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职工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能力提升,关注市场需求,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同时,职工可以主动寻找转岗机会,开展创业或自主创业等就业方式,以减少对企业的依赖。
要善于利用社会网络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个人人脉,增加就业机会。
对于基层反映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完善安置职工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其次,政府可以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引导、调拨产能,减少企业关停和失业压力。
最后,政府可以建立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机制,通过职业培训、技能认证等方式,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和就业质量。
总而言之,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克服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的问题。
去产能的大逻辑
去产能的大逻辑作者:暂无来源:《党政论坛》 2016年第16期2015年12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议报告中指出,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产能已达到峰值,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45个月下跌。
苗圩表示,“亏损面达80%,利薄如纸,目前还看不到缓解迹象。
”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结果,但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产能过剩背后,则是深刻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去产能并非单纯的“治标”之策,亦是“治本”的一个重要抓手。
去产能的现实语境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挤占了宝贵的经济社会资源,由此挤压了新兴产业的生存空间,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首先,“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产能过剩行业表现明显。
因整个行业产品供过于求,产品价格回落,好企业的效益也难以保障,企业发展创新后劲不足,最终不景气波及到整个行业。
其次,过剩行业企业占用了大量的资源,使得有限的资源没法用到代表经济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中去,而且还可能带来信用风险,并传导到其他领域。
从深层次看,长时期的产能过剩不是经济周期性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矛盾。
在此轮去产能的大潮下,一个似乎早已为人忘却的年份被多次提及,那就是1998年。
那一年我们也面临外需低迷、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当时顶住压力,纺织业实行大规模限产压锭,才有了后来经济的强劲增长,才有了今天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因此,多位经济主管官员和专家评论道,从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1998年中国经济所经历的,正是一场彻彻底底的供给侧改革。
当时间推进到15年后,从2013年以来,会发现在政治经济领域,一系列新词汇、新概念的背后,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首先是“三期叠加”明确了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紧接着的“新常态”对“三期叠加”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而最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去产能的风险与机遇
去产能的风险与机遇
任泽平
【期刊名称】《股市动态分析》
【年(卷),期】2016(0)7
【摘要】中国经济的出路在于供给侧改革。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以供给侧改革为主,提出五大任务: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其中,去产能位列首要任务。
去产能的紧迫感产能过剩就是总供给不正常的超过总需求,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使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小调压力,所以要淘汰僵尸企业,加大产业重组。
【总页数】2页(P18-19)
【关键词】僵尸企业;经济增长;集中度;资源浪费;现代煤化工;产业重组;信用政策;规模效应;现金流状况;线性回归方法
【作者】任泽平
【作者单位】国泰君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51
【相关文献】
1.借雄安新区建设机遇推京津冀水泥去产能 [J], 李琛
2.钢铁行业“去产能”考验与机遇并存 [J], 孙宏鹏;
3.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挑战、应对、风险与机遇 [J], 任泽平;张庆昌
4.钢铁产业去产能新机遇 [J], 朱泰
5.去产能的失业风险究竟有多大--兼论两次去产能周期的比较 [J], 丁守海;沈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发改委回应“去产能如何兼顾职工安置”
国家发改委回应“去产能如何兼顾职工安置”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
【年(卷),期】2017(43)3
【摘要】国务院最近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把职工安置摆在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突出位置。
2017年,除了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还会扩大范围,要求也会更高。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就去产能涉及的大量职工安排工作情况进行回应。
【总页数】1页(P151-151)
【关键词】国家发改委;职工安置;产能;煤炭行业;规划;国务院;就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1
【相关文献】
1.去产能企业困难职工再就业安置中思想政治作用发挥研究——对河北省去产能企业的调研与思考 [J], 蔡元元;杜鹃
2.不能“去”掉职工饭碗——邢台市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纪实 [J], 寒雨;
3.不能“去”掉职工饭碗——邢台市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纪实 [J], 寒雨
4.市场经济背景下国有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困境——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探讨[J], 高丽雅
5.去产能不砸“饭碗” 盼政策找准“痛点”——与山西煤炭过剩产能安置职工面对面 [J], 吕梦琦;魏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去产能”到底该由谁来买单?
英国《金融时报》韩碧如北京报道
2016年03月11日14:17 PM
有人用一句俗语来解释中国政府不透明的内部运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此次中国全国人大年度会议就暴露出这种现象。
中央政府计划要解决工业产能过剩,却因谁来买单的问题而遭到一致抱怨。
过去两周,北京方面已承认解决这个问题将引发失业。
据部分人估计,失业人数将达600万。
北京方面提出中央政府应成立1000亿元人民币(合150亿美元)专项奖补资金,用于职工的再培训,但规定地方政府及企业必须承担部分费用。
作为回报,银行预计会提供新的贷款。
中国财政部在年度报告中表示:“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省级政府对本地区化解过剩产能负总责。
”
这种成本分摊方案的问题在于,在那些依赖煤炭、石油或钢铁行业的地区,随着本地龙头企业相继破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将受到冲击。
地方代表们虽貌似支持中国总理李克强的计划,但一直在利用全国人大会议暗示中央政府应担起更多责任。
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就是其中一员。
毗邻西伯利亚的黑龙江省是个资源依赖型省份。
过去两年,该省频发抗议活动,抗议者有被欠薪的教师,还有国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愤怒的退休员工。
去年10月,拥有24.8万名员工的国企龙煤(Longmay)宣布将被迫裁员10万人。
陆昊在全国人大黑龙江省代表团会议期间指出,龙煤一年的工资总额相当于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
他表示,油价下降导致本级财政减收100亿元人民币,同时中央政府规定的最低粮食价格,导致该省1165亿元人民币的预算收入减收120亿元人民币。
其他依赖煤炭的省份更加直言不讳。
陕西省工作报告口头上支持李克强对于清理实际已经破产的“僵尸企业”的想法,而其解决方案却是“争取中央专项奖补资金”。
财政改革本应增加地方政府税收份额,但关闭负债累累的生产线、正式承认被欠薪数月的
工人为失业的计划,将加大地方财政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张杰表示,部分地方政府收入基础不断缩小,可能
没有资金实施去产能计划。
他表示:“针对这些特定地区的去产能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巨大地方利益阻力以及现实存在的经济发展挑战,有必要由中央政府直接出台……专项基金。
”
同时,国企游说力量较弱的地区则不愿为国有企业纾困。
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谢超英表示:“没有必要再拿大量的资金把人家的设备拆掉,又补钱给他……政府的责任是对于在去产能过程中出现的待岗工人,怎么有效地服务,能够转行的进行培训,失业的有失业保险,再不行还有最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