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础生态学-物质环境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第三版牛翠娟
《基础生态学》(第三版)名词解释绪论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尺度(Scale):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
3)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4)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科学。
(景观是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生态系统在景观中形成斑块(patch))5)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研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全球变化。
其主要理论为:地球表面温度和化学组成受地球所有生物总体的生命活动所主动调节,并保持动态平衡。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6)环境(environment):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7)生境或栖息地(habitat):指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所处的物理环境。
8)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9相互作用或交互作用(interaction):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0)反作用(counteraction):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表现在生物的影响改变了环境因子的状况。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the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况的营养物质的量。
即: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物,如果其中有一种营养物完全缺失,植物就不能生存。
如果该种营养物数量极微,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12)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叫限制因子。
基础生态学复习题
基础⽣态学复习题绪论⽣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 简述⽣态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层次。
四个组织层次,即个体、种群、群落和⽣态系统。
2. ⽣态学的研究⽅法主要有哪些?野外(⽥间)研究、实验研究、数学模型研究(理论)、模拟实验⽣态⽹络及综合分析3. 介绍⼏位著名的国内外⽣态学家。
①英国⽣态学家埃尔顿(Elton 1927)在《动物⽣态学》中,把⽣态学定义为“科学的⾃然历史”(Scientific Natural History)。
②前苏联的⽣态学家克什卡洛夫(Kaшкapoв1945)认为,⽣态学研究“⽣物的形态、⽣理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的⽣存⽃争学说的各种适应性。
③澳⼤利亚⽣态学家安德列沃斯(Andrewartha 1954)认为,⽣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他的著作“动物的分布与多度”。
④植物⽣态学家Warming(1909)提出植物⽣态学研究“影响植物⽣活的外在因⼦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
⑤法国的Braun-Blanquet(1932)则把植物⽣态学称为植物社会学,认为它是⼀门研究植物群落的科学。
⑥美国⽣态学家Odum(1953,1959,1971,1983)的定义是“研究⽣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⑦我国著名⽣态学家马世骏(1980)认为,⽣态学是“研究⽣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1 ⽣物与环境⼀、名词解释1.⽣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所有⽣态因⼦综合作⽤构成⽣物的⽣态环境。
2.⽣境(habitat):具体的⽣物个体或群体⽣活区域的⽣态环境与⽣物影响下的次⽣环境。
3.⽣态幅:⽣物对每⼀种⽣态因⼦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物对这种⽣态因⼦的耐受范围,称为⽣态幅或⽣态价。
4.限制因⼦:⽣物的⽣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态因⼦的综合作⽤,其中限制⽣物的⽣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康金林整理)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1.概念与术语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幅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
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基础生态学(第2章 有机体与环境 一)
2. 季节变化
海洋水温的季节变化特点为:( ) 海洋水温的季节变化特点为:(1)赤道和两极地带的海 :( 水温的年较差不超过5 ;(2) 洋,水温的年较差不超过 ℃ ;( )温带海洋水温的年 较差为10-15 ℃ ,有时可达 ℃ ;( )随深度的增加, 有时可达23 ;(3)随深度的增加, 较差为 年较差减少,最高,最低温的出现时间也逐渐后延; 年较差减少,最高,最低温的出现时间也逐渐后延;通常 140米深度以下无水温的季节变化. 米深度以下无水温的季节变化. 米深度以下无水温的季节变化 大陆气温季节变化幅度较大, 大陆气温季节变化幅度较大,一年内最热月与最冷月平 均温度的差值称为温度年较差,年较差受纬度, 均温度的差值称为温度年较差,年较差受纬度,海陆位置 及地形等多因素影响. 及地形等多因素影响.
耐受性定律的发展
a) 同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 同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 且耐受性还会因年龄,季节,栖息地等的不同而 且耐受性还会因年龄,季节, 有差异. 有差异. b) 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生态因子的耐受 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 限度不同. 限度不同. c) 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 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 d) 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时,对其他 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时, 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会下降. 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会下降.
3. 耐受性定律
耐受性定律( 耐受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 )
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 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 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都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 能生存. 能生存. 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环境因子量的变化, 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环境因子量的变化,还 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 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同时该定律也允 许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许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2024版基础生态学教案完整版
01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原理Chapter生态学定义及研究对象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如生物种类、数量、空间配置)和功能结构(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原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生物多样性的定义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稳定、保存自然资源、推动科学研究以及提供美学、文化、经济等多重价值。
02自然环境中的生物群落Chapter群落概念及特征描述群落定义群落特征群落演替过程分析演替阶段演替概念通常包括先锋群落阶段、竞争平衡阶段、相对稳定阶段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物种组成和环境特征。
演替机制森林植被草原植被湿地植被030201典型植被类型介绍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自然保护区概念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而划定的特定区域,旨在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然保护区类型包括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保护对象和管理要求。
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包括划定边界、限制开发、监测巡护、宣传教育等,这些措施共同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03种群动态与调节机制Chapter种群概念及特征描述种群定义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模型解读J型增长模型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这种增长方式被称为J型增长。
其数学模型为:Nt=N0λt(N0为初始数量,λ为增长倍数,t为时间)。
S型增长模型在自然界中,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种群的增长往往呈现S型曲线。
其数学模型为:dN/dt=rN(K-N)/K(r为内禀增长率,K为环境容纳量)。
种间关系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种间关系类型影响因素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作用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被捕食者对捕食者的影响04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Chapter01020304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方法探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意愿调查法生态足迹法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污染生物资源过度开发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分析05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安全问题Chapter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干旱、热浪等频发,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生态学笔记整理
《基础生态学》绪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4个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学按组织层次划为:①个体生态学②种群生态学③群落生态学④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①综合作用;②主导因子作用;③阶段性作用;④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⑤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子称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注意看下这节P20)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①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菠菜,小麦,凤仙花等。
②短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牵牛等。
③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
④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如蒲公英,四季豆,黄瓜及番薯等。
2.动物的光周期现象:①繁殖的光周期现象:长日照动物(鼬,水貂,刺猬,田鼠,雉)短日照动物(羊,鹿,麝)②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如梨小食心虫。
(整理)基础生态学.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1、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最小因子定律的基本内容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后人的补充:(1)Liebig定律只在极严格的稳定条件下才能应用。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不能应用。
(2)各因子之间有替代作用。
如果有一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多或易于吸收,就会影响到数量少的那种物质的利用率。
耐受性定律:1913年美生态学家V.E.Shelford 认为: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后人补充:A每一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
B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是不同的。
C不同的生物种,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是不同的。
D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下时,对其他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下降。
2、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1)综合作用:各个生态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它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如光强变化→温度改变→湿度改变→蒸发、蒸腾改变。
(2)主导因子作用:组成环境的所有生态因子不是等价的,在一定条件下,其中必然有一个或两个是起着主导作用的,这种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就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的含义有二种:①从因子本身来说,当所有因子的质和量相等时,其中某个因子的变化,能引起生物全部生态关系发生变化。
如静风→暴风。
②由于某类因子的存在与否和数量变化,从而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的改变。
如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光周期中的日照长度等。
(3)阶段性作用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也即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需要是分阶段的。
如低温对某些作物的春化作用是必要的,但在后期是有害的。
基础生态学(第1章生物与环境)
WENKU DESIGN
种群数量与环境
种群数量受环境资源限制
01
种群数量增长受限于环境的资源供给,如食物、水源和栖息地
等。
环境容纳量
02
在一定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被称为环境容纳
量。
环境变化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03
环境变化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会对种群数量产生影响,
可能导致种群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正面影响
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恢复湿地和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多样性和稳定性。
负面影响
人类活动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过度开发、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THANKS
生理适应
生物的生理功能与环境相 适应,如沙漠植物的节水 适应、动物体温调节等。
行为适应
生物的行为特征与环境相 适应,如动物的迁移、捕 食等行为。
PART 0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气候与生物
温度和生物分布
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的温度范围, 因此气候温度影响生物的地理分
气候因子
包括温度、湿度、降水 等,影响生物的生长、
繁殖和分布。
土壤因子
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
包括土壤类型、pH值、 肥力等,影响植物的生 长和土壤动物的活动。
包括地形地貌、海拔等, 影响生物的栖息地和分
布。
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 系等,影响生物的生存
和竞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形态适应
生物的形态特征与环境相 适应,如骆驼的驼峰、鸟 类的翅膀等。
《基础生态学》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
• 食物网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紧 密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网
11.4 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
• 营养级(trophic level):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 生物种的总和
一个食物链的例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植物汁液
蝉 (初级消费者)
螳螂 (二级消费者)
黄雀 (三级消费者)
鹰 (四级消费者)
(顶极食肉动物)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哈!哈!
食物网
• 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 为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食物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 链相联,形成了食物网
生物量金字塔
• 以相同单位面积上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生物量即生命物质 总量建立的金字塔。对陆地、浅水生态系统中比较典型,因 为生产者是大型的,所以塔基比较大,金字塔比较规则
生物量金字塔
• 湖泊和开旷海洋,第一性生产者主要为微型藻类,生活周期短, 繁殖迅速,大量被植食动物取食利用,在任何时间它的现存量很 低,导致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
碎屑食物链
• 动、植物的遗体被食 腐性生物(小型土壤动 物、真菌、细菌)取食, 然后到他们的捕食者 的食物链
• 植物残体-蚯蚓-线虫 类-节肢动物
寄生食物链
• 由宿主和寄生物构成 • 以大型动物为食物链的起点,继之以小型动物、微型动
物、细菌和病毒 • 后者细菌-病毒
• 11.3.2 食物网 (food web):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 个网状结构
食物链类型
• 捕食食物链 • 碎屑食物链 • 寄生食物链
学习内容提纲-应用生态学基础[2013年春].
《应用生态学》课程学习内容提纲及相关要求《基础生态学》(第二版,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7年12月出版绪论1、生态学定义(Haeckel,p1;马世骏,p2。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四个层次,p2。
[思考题1]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个体生态学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环境与生态因子的概念(p6-7。
2、生态因子的分类(4种,p7。
3、生态因子作用特征(5个,p7-8。
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原理(p8-10。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p10、贝莱克曼限制因子定律(p11、谢尔夫德耐受性定律(p11。
6、生态幅(或生态价、内稳态的概念(p12,p13。
[思考题1、2]第二章能量环境1、光质、光强、光周期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p17-21。
2、温度与动物类型(p23-24、温度系数(Q10定律(p24、有效积温法则(p25、驯化与气候驯化(p26、生物对低温的适应(贝格曼规律、阿伦规律,p26、生物对高温的适应(p30-31、生物对周期性变温的适应(p31-32、物种分布与环境温度(低温、高温,p32-33。
3、风对生物的作用(生长及形态、物种传播、破坏作用等,p33-34。
4、火对生物的作用(p36。
[思考题1-6]第三章物质环境1、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p43。
2、内温动物对高海拔低氧的适应(p52-54。
3、CO2与植物生长的关系(p55。
4、土壤矿质元素与生物生长(p59。
[思考题1、3-10]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第四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1、种群的概念(p66。
2、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p67。
3、种群的大小和密度(p67-68。
4、种群的内分布型及其成因和分类与检验指标(p69。
5、种群统计学指标有哪些(p70-71?6、年龄锥体的3种基本类型(p71。
7、生命表(动态、静态及其编制、存活曲线和种群增长率(p72-76。
8、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与“S”型曲线及其所表示的生物生态学意义(p77-80。
生态学基础知识
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
生物群落由各种生物物种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而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水、气候等,它们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环境基础。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
二、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资源。
太阳是能量的主要来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质。
其他生物则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方式从植物中获取能量。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一定的流动方向传递,高层级的消费者只能获得低层级消费者提供的能量。
三、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在生物群落中的循环和再利用过程。
其中,氮、碳、磷等元素的循环特别重要。
氮在大气中以氮气的形式存在,通过植物和细菌的共生作用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
碳则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继而经过动物的呼吸和分解作用释放出来。
生物体内的磷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磷酸盐,通过食物链传递和分解作用再次归还土壤。
四、生态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生态学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学家通过对生物群落的调查和研究,能够及时了解生态系统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比如,通过对湖泊和河流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通过研究森林的演替过程,可以制定合理的采伐和植树计划,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生态学还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生态农业、节能减排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都是依靠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
生态学家们还致力于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推动绿色发展。
总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
《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72004) 一、名词解释:1. 生态因子2. 限制因子3. 基础生态位4.阿伦(Allen)规律5. 趋异适应6. 生活型7. 主导因子8.种群增长类型9. 生态位10. 生活史对策11. 邻接效应12. 遗传漂变13. 密度14. 重要值15. 优势种16. 先锋植物17. 构件生物18. 存活曲线19. 集合种群20. 复合种群21. 群落最小面积22. 逆行演替23.群落交错区24. 中度干扰理论25. 物质循环26. 生态平衡27. 林德曼效率28. 流通率29. 氨化作用30. 生态承载力二、简答题1.20 世纪,生态学界出现了四大著名生态学派,请写出学派的名称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研究重点。
2.什么是耐受性定律?3.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有哪些?4.简述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5.种群数理统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6.比较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的异同。
7.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8.阐述自然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
9.什么是植物种内竞争所表现的密度效应?10.种间竞争的实质是什么?写出Lotka-V olterra 的种间竞争模型,并说明各参数的生态学意义。
11.描述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12.高斯假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13.空间异质性是怎样影响群落结构的?14.简述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一般特点及其异同。
15.层片具有哪些特征?16.生物群落的数量特征有哪些?17.陆地上呈大面积分布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主要有哪几类?18.中国东北湿润区从南到北依次出现哪些植被?中国东部温带从东到西依次出现哪些植被?19.何谓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20.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三向地带性"?21.试说明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和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22.捕食作用具有哪些生态意义?23.为什么生态恢复时要考虑群落的演替因素?三、论述题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美国生态学家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4.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6.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8.春化作用: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这一现象就是春化作用。
9.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上才会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就不能发育,而这个温度就是发育阈温度。
10.贝格曼规律:高纬度恒温动物往往比来自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11. 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趋于缩短,有利于防止热量散失,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相对较长,有利于热量散失。
12.相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E)之比。
13.田间持水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
14.种群: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15.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生态学-物质环境
41
⑶湿生植物在潮湿环境中生长,根系不发达, 不能忍受较长时间的水分不足,根部通过通气 组织与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以保证根部的供 氧。
湿生植物 水稻根部 有通气组 织与茎部 相连。
42
水稻不定根电镜图
43
水芹不定根切片显微观察
44
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条件下形成的土壤, 分布在江南各省,大体 位于北纬 25 ~31 ℃ 之 间,适宜油茶、柑桔等 多种亚热带经济果木生 长。
78
㈡土壤的质地与结构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 叫做 土壤质地(或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质地分类: 根据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百分率进 行的土壤分类, 叫做土壤质地分类. (1)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按砂粒、粉粒、粘粒三 种粒级所占百分数划分为4类12种。
73
⒉ 土壤中形成固氮生物,有效地利用自然界的 中的氮元素。
大豆根瘤 中含有固 氮细菌
74
⒊ 内温动物低氧状态下的适应
低氧适应
增加呼吸深度(过度通气) 增加肺泡气体弥散能力 增加骨骼肌中的肌红蛋白浓度 增加红细胞的数量及血红蛋白的浓度
注:肌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远大于血红蛋白
75
§3 土壤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体内储藏丰富的脂肪 可产代谢水
血液中具有特殊的脂 肪和蛋白质,不易脱 水
排出固体尿酸或浓尿
58
驼峰中储藏丰富的 脂肪可产代谢水。
59
沙漠中的跳鼠食植物的种子和茎叶,一生中从不 饮水,它们没有汗腺,生理活动所产生的水,大 部分能重复利用。
60
§2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大气的组成 大气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生物对大气的适应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2.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3.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4.密度制约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密度;5.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成为限制因子;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限度,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7.狭温性动物:对温度的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与最适温度相近,只在较窄温度范围地带分布的生物广温性动物:对温度的生态幅较宽,能够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生活的生物8.协同进化:1一个物种在进化上的变化同时改变了该物种相关的其他物种所承受的选择压力,导致相关物种的改变,反过来又对该物种的变化施以影响的过程2两个或更多相互作用的物种,其各自的进化是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进化系统,这一机制成为协同进化;9.内稳态: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恒定10.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11.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 12.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和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的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13.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14.生物学零度: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15.有效积温: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阈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为有效积温;16.驯化:由实验诱导的生物对温度耐受性限度改变的影响17.气候驯化:在自然界中产生的生物对温度耐受性限度的改变的现象,需要时间18.贝格曼定律: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这种现象称为贝格曼规律;19.阿仑定律: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是阿伦规律;20.湿生植物:通常是指一类生长于隐蔽潮湿环境中,抗旱能力弱的植物,这类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通气组织发达,以保证供氧21.中生植物:指一类具有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的植物,这类植物根系与疏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叶面有角质层;22.旱生植物:是指一类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带,抗旱能力极强的植物,叶片极度退化为针刺状,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23.腐殖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化合物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24.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25.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6.单体生物:每一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27.构建生物: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个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构件发育的形式和实践是不可预测的28.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互相作用29.世代时间: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代的平均时间30.生命表:用于简单而直观地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统计表;31.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32.集合种群动态:被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33.存活曲线:以相对年龄平均寿命百分比为横轴,存活数的对数为纵坐标而化成的曲线;34.内禀生长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材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最大瞬时生长率;35.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36.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37.局域种群:指的是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38.斑块:指的是局域种群所占的据的空间区域;39.哈温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让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40.多态现象: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41.适合度: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对环境适应的量化特征,以及在进化过程中继续往后代传递的能力的指标;42.遗传漂变: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的种群中更明显;43.遗传瓶颈:一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原因数量急剧下降44.建立者效应: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植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种群相分歧,而且由于两者所处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选择压力,使建立者种群与母种群差异越来越大45.生活史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46.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47.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的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48.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49.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50.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研究方面: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即相互动态;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即协同进化51.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52.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53.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54.盖度: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55.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6.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57.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58.层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是群落结构的基本单位之一59.趋同适应: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60.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过渡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61.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62.演替: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63.原生演替:在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的土壤的地段发生的演替;64.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上发生的演替;65.先锋种:再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能够耐受极端局部环境条件且具有较高传播力的物种;66.先锋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动能的群落67.演替顶级: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68.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所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群落;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69.演替系列: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当群落达到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群落演替渐变缓慢,最后的演替系列阶段称为演替顶级70.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71.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物质和能量,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72.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中的总和;73.生态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把通过个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以生物量或个体数目来表示,就得到生物量锥体和数量锥体;三类锥体合称生态锥体,即生态金字塔;74.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75.同化效率: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76.消费效率:指n+1营养级消费的能量占n营养级净生产能量的比例;77.生态危机: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78.稳态机制: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稳定的状态,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的状态,叫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两层含义:抵抗力:系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恢复力:系统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能力79.正反馈: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加速最开始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负反馈:、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反变化,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稳态;80.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是一种动态平衡;81.生物生产:指生物形成自己的体躯或者遗留给子孙的过程;82.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由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的过程;83.次级生产: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即异养生物的再生产过程;84.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的量85.净初级生产量:指植物可供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利用的能量,表现为植物的生长与生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气孔:植物失水主要是叶蒸腾通过气孔 完成,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 调节气孔开闭的能力。生活在潮湿、弱光环 境中的植物,一般吸水能力差,在轻微失水 时,就减少气孔开张度,甚至主动关闭气孔 以减少失水。阳生草本植物在干燥环境中, 气孔慢慢关闭。干旱地区有些植物气孔深陷 在叶内,或在夜晚进行气体交换。
16/76
②中生植物:
如大多数农作物,森林树种。由于环境 中水分减少,而逐步形成一套保持水分平 衡的结构与功能。根系与输导组织比湿生 植物发达,吸收、供应更多水分;叶片表 面有角质层,栅栏组织较整齐,防止蒸腾 能力比湿生植物高。
17/76
③旱生植物:
少浆液植物:体内含水量极少, 当失水50%时仍能生存。适应干旱环 境的特点: 叶面积缩小,叶片极度退 化成针刺状,或小鳞片状; 以绿色茎 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结构改变,气孔 多下陷;根系发达,可从深的地下吸 水;细胞内有大量亲水胶体物质,使 胞内渗透压高,能使根从含水量很少 的土壤中吸收水分。 刺叶石竹叶子变成刺
14/76
(3)叶子:叶子的外表覆盖有蜡质的、不易透水
的角质层,能降低叶表面的蒸腾量,生活在干燥
地区的植物尽量缩小叶面积以减少蒸腾量。
15/76
根据植物生活环境的湿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①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大多数生长在热带雨林下层潮湿环境 中,大气湿度大,植物蒸腾弱,容易保持水分, 因此其根系极不发达。抗旱能力弱,不能忍受长 时间缺水,但抗涝性很强,根部通过通气组织和 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接,以保证根的供氧。如秋 海棠、水稻、灯芯草等。
② 减少呼吸失水:
昆虫通过气孔的开放与关闭,可使失 水量相差数倍。图3-12,黄粉虫幼虫气孔 的开放后失水增加2-3倍。多数陆生动物 的呼吸系统采用逆流交换机制,减少呼吸 失水,对于恒温动物,如荒漠鸟兽的作用 尤其强大。骆驼可重吸收95%的水分。
36/76
③减少排泄和粪便失水 a. 哺乳动物肾脏的保水能力: 肾脏通过亨利氏袢 和集合管的吸水作用使尿浓缩。干旱环境的动物, 尿浓度高。 b.兽类大肠、鸟类与爬行类的大肠和泄殖腔、昆 虫的直肠腺具重吸收水的作用。 c. 排泄尿酸:鱼类排氨,排氨1克需水300—500 ml。两栖类、兽类排泄尿素,排1克尿素需水50 ml。 爬行类、鸟类及昆虫排尿酸。排1克尿酸需水10 ml。 d.行为适应:夜间活动、穴居、夏眠、滞育。
10/76
降雨量与植被
11/76
3.2.1.1陆地植物
由于植物光合作用所需CO2仅占大气的 0.03%,所以需要获得足够的CO2需要大量 的气体交换,叶蒸腾的水量大约是植物体利
用水量的100倍。当然,叶蒸腾失水不只是
光合作用的需要,也发挥着运送营养物质和 代谢废物的作用。陆地植物在得水(根吸水) 和失水(叶蒸腾)之间保持平衡,才能维持 其正常生活。
①沉水植物:整株植物沉没在水下。根退化或消失。 植物具有封闭式的通气组织系统,如金鱼藻能储存 呼吸产生的CO2 和光合作用产生的O2 。叶绿体大而 多,适应水中弱光。 ②浮水植物:叶片飘浮水面,气孔分布在叶上面, 机械组织不发达,不扎根(浮萍)或扎根(睡莲、 眼子菜),植物体内存在大量通气组织,使植物体 重减轻,增加了漂浮能力。 根茎叶内形成一套相互 连接的通气系统,如荷花。 ③挺水植物:植物体大部分挺出水面,如芦苇等。 沼泽地中的丝柏树,地下侧根向地面上长出出水通 气根,为地下根提供空气,帮助固定树。
淡水的盐度在0.02-0.50‰之间,淡水硬骨鱼 血液渗透压(△-0.70℃)高于水的渗透压(△0.02℃),属于高渗性,其本身处于低渗环境。 水通过鳃流入体内,不调节会涨死。 渗透压调节机制:肾脏发育完善,有发达的 肾小球,滤过率高,一般没有膀胱,或膀胱很小, 肾脏排出大量低浓度尿。丢失的溶质可从食物中 得到,而鳃能主动从周围稀浓度溶液中摄取盐离 子,保证了体内盐离子的平衡。
2/76
3.1.1 水的特性与存在形式 (1)水分子具有极性。是生物成分的最好溶 剂,保证了营养物质的转运。 (2) 高热容量。1kcal(4.1868kJ)/℃/L; 空气的仅为0.24kcal(1.01kJ)/℃/L;保证了水 温的相对稳定。
(3)密度高、特殊的密度变化。水体浮力大, 但粘滞性也大。
③海洋软骨鱼:
血液渗透压为△-1.95℃,与海水渗透压△1.85℃基本相等。 海洋软骨鱼体液中的无机盐浓度比海洋硬骨鱼 略高,其高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液中储存大量 尿素和氧化三甲胺( 2:1 )。代谢废物尿素被作为 有用物质利用,氧化三甲胺正好抵消了尿素对酶的 抑制作用。
海洋软骨鱼有很强的离子调节,如血液中Na+ 大约为海水的一半。排出体内多余Na+,主要靠直 肠腺,其次是肾脏。
(1) 降雨量:地球上降雨量随纬度变化。 纬度0-20°降雨量最大。纬度20°- 40°地带,降 雨量减少, 在 南 北 半 球 40°60°地带,南北暖 冷气团相交形成 气旋雨,成为中 纬度湿润带。极 地地区降水很少。
5/76
陆地上降雨量的多少还受到海陆位置、 地形及季节的影响。离海洋越远降雨越少; 山脉的迎风坡降雨多,背风坡降雨少;夏 季降雨多,冬季降雨少。 年降雨的均衡性对生物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热带稀树草原湿度高,降雨集中,长期 干旱。
23/76
3.2.2.1 水生动物
(1) 渗透压调节
当水生生物体内溶质浓度高于环境中的时候,
水将从环境中进入机体,溶质将从机体内出来进
入水中,动物会‘涨死’;当体内溶质浓度低于环境 中时,水将从机体进入环境,盐将从环境进入机 体,动物会出现‘缺水’。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是靠 渗透调节。
24/76
① 淡水鱼类:
多浆液旱生植物:根、茎、 叶薄壁组织逐渐变为储水组织, 成为肉质性器官。能在极端干 旱的荒漠地带长的很高大;多 失去叶片,由绿色茎代行光合 作用;白天气孔关闭以减少蒸 腾量,夜间气孔张开,CO2进入 细胞内被有机酸固定,到白天 光照下,CO2被分解出来进行光 合作用。
图3-6 荒漠植物—树形仙人掌
3/76
(4)水含氧量低。水生生物呼吸耗能大。 水:含量7mlO2/L,获得1gO2,需100Kg的水 完全交换。 陆地:含量210mlO2/L,获得 1gO2,需5g的空气进行交换。
(5) 相变。水有三种形态,在气态、液态和
固态间相互转换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热量的释
放和吸收。
4/76
3.1.2 陆地上水的分布
第一部分 有机体与环境
1 生物与环境
2 能量环境
► 3 物质环境 3.1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 3.2 生物对水的适应
3.3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3.4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3.5 营养物质与生物的关系
9/76
3.2. 1 植物与水
植物生产力和降雨量相关。水既是植物细胞的组 成要素,又是光合作用的底物。在干燥地区,初级生 产力随降雨量的增加近直线增长。在比较潮湿的森林 气候中,生产力上升到平稳阶段后不再升高。 植物每生产1克干物质,一般需300-600克水,但 不同植物类型需水量不同,具有光合效率高的C4 植 物(如玉米、狗尾草)比C3 植物(如小麦、油菜) 需水量少。有些植物潜在的蒸腾量远大于降水量,可 见,干旱是造成这些植物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28/76
图3-10 海洋硬骨鱼与海洋软骨鱼渗透压比较
④洄游性鱼类:
具有淡水硬骨鱼与海水硬骨鱼的渗透压调节
特征。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 水中排尿量少,在海水中大量吞水,以补充水; 靠鳃调节盐的代谢,鳃在海水中排出盐,在淡水 中摄取盐。
⑤其他海洋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是渗透压顺应者。海龟、海 鸟具盐腺。海洋兽类(鲸)排高浓度的尿。
26/7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② 海洋硬骨鱼类:
水的盐度在32-38‰之间(平均35),渗透压
为△-1.85℃。海洋硬骨鱼的渗透压为△-0.80℃,
处于高渗环境中,其体内水分不断通过鳃外流。
渗透压调节机制:经常吞海水,补充水分;
肾小球退化,排出极少的低渗尿,主要是二价离
子Mg2+, SO42-;鳃主动向外排盐。
27/76
第一部分 有机体与环境
1 生物与环境
2 能量环境
► 3 物质环境
► 3.1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3.2 生物对水的适应 3.3 大气组成及其生态作用 3.4 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3.5 营养物质与生物的关系
1/76
3 物质环境
3.1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地球上和环绕地球大气圈中各类型的水,统 称水圈。水是所有生物体的内部介质,生物新陈 代谢及各种物质的输送都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 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水作为外部介质, 是水生生物获得资源和栖息地场所,水影响陆生 生物的生长与分布,陆生生物保水是第一性的。
低氧驯化的鱼类可增加血氧容量和血氧亲和 力,从而增强对低氧的耐受能力。部分鱼类能忍 受缺氧,靠厌氧代谢提供能量。
33/76
3.2.2.2 陆生动物 (1) 水平衡 陆生动物失水的途径主要是皮肤蒸发失水、呼吸 失水与排泄失水。得水途径主要为饮水、食物和代 谢水,少数动物通过体表可以从大气中吸水。自然界 的某些环境中动物难以得到水。陆生动物失水过多会 因体液渗透压不平衡导致死亡,因而,陆生动物保水 十分重要。
21/76
图3-8 丝柏树(Taxodium distichum)的出水通气根从侧根上长出水面来
3.2.2 动物对水的适应
动物与植物一样,必须保持体内的水平衡 才能维持生存。
水生动物保持体内的水平衡是依赖于水的 渗透调节作用。 陆生动物则依靠水分的摄入与排出的动态 平衡,从而形成了行为、生理、形态上的适应。
12/76
陆地植物对水的适应性:
(1)根系:在潮湿土 壤中植物根系不发达, 有的植物根缺乏根毛。 在干燥土壤中,植物具 有发达的深根系。主根 可长达几米或十几米, 侧根扩展范围很广,有 的植物根毛发达,充分 增加吸水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