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1离子反应—习题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知识与能力
1、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定义,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批注
新课导入:
引言:按照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按照化合物种类的划分,我们又可以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我们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
④BaSO4AgCl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Fra bibliotek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1.电解质的概念;
2.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教法
与
学法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视频、微观模型动画让学生自主总结电解质的定义,通过第电离方程式的联系书写,总结出酸、碱、盐的新定义。最后通过联系巩固新知识。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1离子反应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20171212193.doc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高一年级化学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第二节离子反应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概念;2.能够正确写出特定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应的离子方程式;3.能正确运用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方案。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 mol/L CuSO4溶液、0.5 mol/L NaCl溶液、0.5 mol/L Na2SO4溶液、0.5 mol/L BaCl2溶液、1 mol/L NaOH溶液、1 mol/L HCl溶液、0.5 mol/LNa2CO3溶液3.学生准备:2人为一组,用最优化组合配置。
4.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5、学生每人一份学案。
五、教学过程[分组探究实验][思考与交流]1.BaCl 2溶液能与CuSO 4溶液反应而NaCl 溶液却不能,试从下表分析原因。
2.在实验“2”的滤液中存在大量的Cl -和Cu 2+,能否用实验证明? 3.BaCl 2溶液与CuSO 4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表一: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探究实验1][学生归纳]条件之一——生成沉淀 [探究实验2][学生归纳]条件之二——放出气体 [探究实验3][学生归纳]条件之三——生成水附表1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步骤附表2不同酸、碱中和反应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附表3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区别板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2、电离方程式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复分解型)4、离子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步骤教学反思1、整堂课以实验为基础,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重点聚焦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分散系胶体二、知识网络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2)离子反应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
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
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
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高一化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过程与方法: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学习重点:酸碱盐的电离、溶解性表的记忆学习难点:酸碱盐的电离、溶解性表的记忆学习流程:Ⅰ、课前检测:一、复习检测:1、按要求给下列物质分类:⑴ Zn(OH)2⑵ AgNO3⑶ BaCl2⑷ BaCO3⑸ FeCl3⑹Mg(OH)2⑺ BaSO4⑻AgCl ⑼ MgCO3 ⑽ PbS⑾CaSO4 ⑿FeCO3⒀Ba(OH)2⒁Pb(NO3)2⒂Ag2CO3属于碱的是_______ ______ 属于硝酸盐的是____ ____属于碳酸盐的是____ ____ 属于硫酸盐的是____ ___属于盐酸盐的是 ____ ____ 属于硫化物的是 ____ ___属于钡盐的是_____ ______ 属于银盐的是______ _____2、以上题中的物质为例,填空。
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硝酸根离子________ 亚铁离子 _________ 氢氧根离子________硫酸根离子________钠离子_____ 镁离子 ______ 氢离子 ______Ⅱ、课堂新授:【学生活动】:下列物质的导电性如何?1.干燥的NaCl固体__ ___导电,熔化的NaCl_____导电, NaCl溶液_____导电.水_____导电.酒精_____导电.蔗糖固体____导电,蔗糖溶液_____导电.酒精溶液_____导电.(填写能不能)2. NaCl溶液和熔化的NaCl导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与处理在介绍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以前,需要先介绍电解质的概念以及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因此,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初中化学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在此基础上,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介绍氯化钠固体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地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本节内容主要特点是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过实验再现知识的获取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初中化学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
在此基础上,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知识进行再认识,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对知识的认知有了一个飞跃。
(三) 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尝试从电离的角度加深对酸、碱和盐的认识,加深对中和反应等知识的认识和综合运用。
(四)教学设计重点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提是在对教材和学生做了充分的解读和分析之后。
本节教学设计是在学生了解电解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五)教学基本思路本节课从实际出发,通过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景和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实验、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新知识,并着力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1.知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在让学生了解电解质概念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教案(1)
教案一:离子反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电离方程式的判断和书写以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反应的判断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概念引入:我们在初中观察过酸、碱、盐溶液在水溶液中的导电的实验现象。
不仅如此,如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它们也能导电。
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拓展: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能够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举例说明: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如图1),NaCl发生了电离。
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NaCl = Na+ + Cl-图1 NaCl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示意图(2)酸的概念引入:HCl、H2SO4和HNO3的电离也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HCl = H+ + Cl-H2SO4 = H+ + SO4-HNO3 = H+ + NO3-总结:HCl、H2SO4和HNO3都能电离出H+,因此,我们可以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酸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学物叫酸。
(3)碱的概念引入:NaOH和KOH电离也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NaOH = Na+ + OH-KOH= K+ + OH-总结:NaOH和KOH都能电离出OH-,因此,我们可以从电离的角度对碱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碱的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学物叫碱。
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离子反应的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
安徽省合肥市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合肥市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合肥市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过渡】 因电解质溶于水后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势必有离子的参加,有离子参加的反应我们称为离子反应。
【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师生共同探究】P31实验2-1【教师总结】实际上,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硫酸铜电离出来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与氯化钠电离出来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混合.氯化钡同样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
当硫酸铜和氯化钡混合时,铜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则相结合,生成难溶的硫酸钡沉淀。
【投影】【引导】由以上实验可知,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编号 Ⅰ Ⅱ操作步骤现象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蓝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为蓝色结论与解释 没有发生反应溶液中是Cu 2+、SO -24、Na +、Cl -等的混合 Ba 2++SO -24====BaSO 4↓,Cu 2+和Cl —没有参加反应。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案含答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会书写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正误判断。
3.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4.掌握一些常见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方法。
1.离子反应 (1)实验探究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Na +、SO 2-4 Na +、SO 2-4 +-2+-1.两易、两等、两查判断书写离子方程式(1)两易: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难电离的物质、难溶物、气体等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2)两等: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均应相等。
(3)两查:检查各项是否有公约数,若有必须约去,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2.一色、二性、三反应:(1)记住几种溶液颜色,如Cu 2+(蓝色)、Fe 2+(浅绿色)、Fe 3+(棕黄色)、MnO -4(紫红色)等。
(2)溶液酸性(如石蕊显红色、0.1 mol·L -1 H +、pH =2等)、碱性(如石蕊显蓝色、pH =12等)。
(3)能生成沉淀、气体、H 2O(难电离的物质)等符合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离子不能共存。
离子反应(2)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
(3)实质:反应物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2.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以Na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为例。
①写: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的形式:2Na++SO2-4+Ba2++2Cl-===BaSO4+2Na++2Cl-。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SO2-4+Ba2+===BaSO4。
④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意义:①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AgNO3+NaCl===AgCl↓+NaNO3如反应可表示为Ag++Cl-===AgCl↓。
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非氧化还原反应淀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村式书写方法拆:把易用于水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王'节一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意义: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分子反应二、重点难点重点: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分散系及其分类;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氧化反应与还一、知识框架 (一) 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 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 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和树状分类 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二) 分散系 '固态 分散质〈气态液态 分散系固态气态分散剂<液态(三)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 化学反应溶液(小于Inm ) -------- 稳定体系浊液(大于lOOnm ) ----- 不稳定体系 [介稳性胶体(介于Inm--lOOnm )隹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反应物'氧化剂(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J ? ------------- , ------- J ------- J ---------- J 同时存在数目相等 数目相等 同时存在 同时产生还原剂(有还原性)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生成物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粒子参加离子反应原反应的关系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关系;氧化剂、还原剂;合理利 用氧化还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学生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的思想
10
1、 小考卷上作答。 检 查 学 生 2、 给 出 标 准 答 案 同桌互批。 对本课所 学知识的
5
随堂测试小卷 检 测 3、 评 价 学 生 作 答结果。 3、 独立订正答案。 掌握情况。
让学生 6布 明确下 置下 完成练习册大本 22 页离子共存。A 组识记不共存的原因, B 组识记不共存的 节课 类型(要求有痕迹) 。 自主 的放矢 学习 进行自 任务 主学 习。 学,有 节课所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课题 教学 重点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说出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 义 2.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 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 难点 一、 知识目标 1 离子反应含义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习 目标 教具 教学 环节 1. 课 前 3 分钟 课代表组织考离子方 程式方程式 1 巡视学生书写情 况 2 板书本节重 点 默写离子方程式 1. 熟 悉 本 节课内 容 2. 重 点 知 识强化 一高频考点回顾 2.承 接 结 果 1 离子反应的实质 2 离子方程式书写 3 不拆成离子的 4 常见有色离子 5 不共存 就板书的本节内 容灵活提问 1、 通 过 回 答 问 题 学生展示预习 1、验收学 生自主学 7 分钟 3 分钟 二、 能力目标 运用离子方程式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理由: 依 据 会 考、高考 考纲得出 离子方程式书写 依据:离子方程式书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课时 1 课型 习题课
7. 板 书
一高频考点回顾 1 离子反应的实质 2 离子方程式书写 3 不拆成离子的 4 常见有色离子 5 不共存 二习题分析 三总结提升
8. 课 后 反 思
依据:考纲 掌握离子反应的含义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内容完成情况。 习 的 结 果 2、 学生互相补充、 2 、 解 决 自 评价。 3、 质疑、解答。 主学习遇 到的问题。
3. 做 议 讲 评
练习册上基础题 3、5 题书写离子方程 式的问题, 突出记忆扎 实 6.7.8 离子方程式的 反向考察, 突出概念准 确性
1 在具体问 题中探究 概念的使 用。 2 加深对书 写离子方 程式的理 解。 10
4. 总 结 提 升 5. 目 标
本节知识 一、 离子方程式书写步 骤 1.写 2.拆 3.删 4.查 二、拆的类型
教师针对 1 学生提出的问题 2 本节重点难点 3 易错点、拓展讲 解、知识整合 1、 巡 视 学 生 作 答情况。 2、 公布答案。 1 提出疑问 2 讨论思考 3 提出的问题 4 总结并记录
1、巡视学生的完 成情况。 2、对学生的展示 和评价要给予及 时的反馈。 3、要对学生不同 的解题过程和答 案给出准确的评 价,总结。
1、 学 生 先 独 立 完 来自教辅例题, 然 后以小组为单 位统一答案。 2、 派 代 表 说 出 答 案。 3、 其 他 组 给 予 评 价(主要是找 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