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课题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论文

中国移动论文

中国移动论文移动通讯论文篇1自动监控系统移动通信论文1、短消息与通信协议的设计1.1移动通信网络的自动监控系统通常监控系统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集中式和分布式。

集中式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但它的不足在于信号电缆的长度过长,信号易受到干扰,致使信号失去真实性,由于在采集数据时通道数太多以及数据储存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监测难度很大,这种通信方式只适合相对比较集中的场合;分布式的监控方式,易于扩展、可靠性高,比较适合监测点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大的场合。

从移动通信网络的分布特点来看,如果要想实现对任意点的通信质量进行监测,那么采用的监控系统就只能是分布式的,本文就主要针对分布式的监控系统进行分析和探索。

从体系结构来看,自动监控系统包括三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主要是对数据进行智能收集与上传;(2)网络通信层,主要是把采集终端收集的数据传输给检测中心;(3)监控中心层,管理人员最终实现管理与调度,由计算机集中完成监测任务。

1.2系统的结构终端监测仪具有离散性的分布特点可以对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分布式的监控,整个监测系统主要有通信网络、监控中心和终端监测仪组成,运用短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终端监测仪可以在任意测试点进行分布,对所要监测的内容进行监控,同时把收集到的数据以短消息的方式传输到监控中心,对于通信质量的相关参数也发送到监控中心,这主要是借助于单片机来实现传输工作的;在移动短消息服务中心,主要完成监控中心与终端监测仪之间的短消息互发功能;控制中心,通过数据的交换,来获取监测仪的工作参数,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控制。

2、终端监测仪的功能自动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完成监控和其他一些相关的任务,终端监测仪的功能主要有:(1)采集通信质量的相关参数,为了保证通信质量,移动通信网络对某一位置的通信质量的参数实施监控,通过代码来确定所监测的网络区域,对所在位置的掉话率与通话质量进行测试;(2)送达通信质量参数,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自动监控系统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送达通信质量参数,为了网络通信质量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来,并且要尽可能地减少系统的通信压力,系统使用的送达方式也不一样。

2024年我国移动通信发展论文

2024年我国移动通信发展论文

2024年我国移动通信发展论文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起,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变革。

从最初的模拟信号,到后来的数字信号,再到如今的4G、5G网络,每一步的跨越都标志着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巨大进步。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一)模拟移动通信时代我国的移动通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主要以大哥大为代表。

虽然此时的通信质量并不稳定,覆盖范围也有限,但它标志着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初步应用。

(二)数字移动通信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9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入数字移动通信时代。

这一时期的代表技术是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的引入,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和信号的稳定性,同时也扩大了覆盖范围。

(三)3G移动通信时代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迎来了3G时代。

3G技术相较于2G,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好的网络性能,使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

此时,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四)4G与5G移动通信时代近年来,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移动通信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4G技术提供了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进一步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

而5G技术的出现,更是为我国的移动通信带来了新的飞跃。

5G网络具有超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极低的延迟和广泛的连接能力,将为实现万物互联、智能化社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影响因素(一)政策推动政府在移动通信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我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频谱分配、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政府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推动。

(二)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优秀3篇)

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优秀3篇)

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优秀3篇)通信技术,又称通信工程(也作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那么这个专业的论文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美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信技术毕业论文题目篇一1、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2、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研制4、基于Android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5、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6、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7、基于DVB-S2的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研究8、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蓝牙配对模块的研发9、多点协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10、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11、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12、水声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13、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14、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15、通信网络恶意代码及其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16、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17、大气激光通信中光强闪烁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18、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19、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20、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21、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22、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工程应用研究23、可见光双层成像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24、基于可见光与电力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25、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研究26、室内高速可调光VLC通信技术研究27、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研究28、基于AMPSK调制的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研究29、车联网V2I通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研究30、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31、物联网节点隐匿通信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32、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3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MIMO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34、OQAM-OFDM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35、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36、CDMA扩频通信技术多用户检测器的应用37、基于GPRS的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38、近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39、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40、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铁道信号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二1、CTCS应答器信号与报文检测仪-控制主板软硬件设计2、基于AC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若干问题研究3、全电子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接收器的硬件研究与设计4、实时断轨检测系统中信号采集与通信子系统研究5、基于模型的轨旁仿真子系统验证及代码自动生成6、基于全相位FFT的铁道信号频率检测算法研究7、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8、铁路信号产品的电磁兼容分析与研究9、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10、铁道信号电子沙盘系统整体规划及设计11、基于Web的高职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铁道信号沙盘模拟显示系统研究13、联锁道岔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制14、基于ARM的故障监测诊断系统设计(前端采集和通信系统)15、客运专线列控车载设备维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16、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17、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动态检测的研究18、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9、铁道信号基础设备智能网络监测器设计20、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21、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在线监测方法研究22、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轨旁控制器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的研究23、基于故障树的京广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24、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计轴检查设备设计与实现25、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26、客运专线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27、铁路信号仿真实验室的硬件系统设计及其信号机程序测试28、基于C语言的离线电弧电磁干扰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底层控制的实现研究29、铁路综合演练系统的开发与实现30、大功率LED铁路信号灯光源的研究31、牵引供电系统不平衡牵引回流研究32、CBTC系统中区域控制器和外部联锁功能接口的设计33、城轨控制实验室仿真平台硬件接口研究34、ATP安全错误检测码与运算方法的研究与设计35、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在铁路信号中的应用36、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基于3-DES算法安全通信的研究与实现37、基于动态故障树和蒙特卡洛仿真的列控系统风险分析研究38、物联网环境下铁路控制安全传输研究与设计39、轨道交通信号事故再现与分析平台研究与设计40、铁路强电磁干扰对信号系统的影响41、基于LTE的列车无线定位方法研究42、列车定位系统安全性研究43、基于CBTC系统的联锁逻辑研究44、无线闭塞中心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45、职业技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46、光纤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数据前端设计47、LED大屏幕在铁路行车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48、基于微机监测的故障信号研究与应用49、语域视角下的人物介绍英译50、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设计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篇三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4、时间反转水声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5、散射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影响分析6、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7、数字通信前馈算法中的较大似然同步算法仿真8、沙尘暴对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影响分析9、测控通信系统中低延迟视频编码传输方法研究10、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前瞻11、城市通信灯杆基站建设分析12、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运用13、关于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14、城轨无线通信系统改造方案研究15、无线通信系统在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中的运用16、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17、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与新技术应用研究18、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机房监控系统设计19、短波天线在人防通信中的选型研究20、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21、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见解22、机载认知通信网络架构研究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24、论无线通信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25、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26、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功率和转发器增益联合优化算法27、HAP通信中环形波束的实现及优化28、扩频通信中FFT捕获算法的改进29、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思考30、关于数据通信及其应用的分析31、广播传输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应用实践略述32、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33、关于通信设备对接技术的研究分析34、光纤通信网络优化及运行维护研究35、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核心分析36、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37、探究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38、卫星语音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39、通信传输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发展40、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41、浅谈通信电源的技术发展42、关于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4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44、数能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4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同传输技术46、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47、实时网络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48、浅析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49、通信网络中的安全分层及关键技术论述50、电力通信光缆运行外力破坏与预防措施51、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设研究52、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空间信息采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53、长途光缆通信线路的防雷及防强电设计54、电网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及实例测试55、气象气球应急通信系统设计56、卫星量子通信的光子偏振误差影响与补偿研究57、基于信道加密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58、量子照明及其在安全通信上的应用59、一款用于4G通信的水平极化全向LTE天线60、面向无线通信的双频带平面缝隙天线设计。

移动通信论文--移动通信抗干扰技术

移动通信论文--移动通信抗干扰技术

移动通信论文--移动通信抗干扰技术移动通信抗干扰技术1、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内容1.4 研究意义2、移动通信系统概述2.1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2.2 移动通信标准2.3 移动通信信道特点3、电磁干扰与移动通信3.1 电磁干扰的分类3.2 电磁干扰对移动通信的影响3.3 移动通信系统的抗干扰需求4、移动通信抗干扰技术4.1 频域干扰抵消技术4.2 时域干扰抵消技术4.3 自适应滤波技术4.4 信号编码技术5、移动通信抗干扰方案研究5.1 算法设计5.2 仿真实验5.3 数据分析6、抗干扰技术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6.1 抗干扰技术在基站中的应用6.2 抗干扰技术在移动终端设备中的应用6.3 抗干扰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7、抗干扰技术的优化与改进7.1 技术效果评估与分析7.2 技术优化策略7.3 技术改进方向8、结论8.1 研究成果总结8.2 存在问题及展望附件:附件1:实验数据分析表格附件2:仿真实验代码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磁干扰 - 指电子设备之间或电磁场之间传递的电磁能量对设备正常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

2、频域干扰抵消技术 - 通过对信号在频域上的处理,抵消或减弱干扰对信号的干扰。

3、时域干扰抵消技术 - 通过对信号在时域上的处理,抵消或减弱干扰对信号的干扰。

4、自适应滤波技术 - 根据实时环境和干扰情况调整滤波器的参数,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5、信号编码技术 - 通过对信号进行编码,增加信号的容错能力,减少对干扰的敏感度。

中国移动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毕业论文

中国移动毕业论文中国移动毕业论文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先进的通信技术。

在中国移动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展现了中国通信行业的崛起,也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力量。

本文将从中国移动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移动的发展历程中国移动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电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成立初期,中国移动主要提供基础的移动通信服务,如语音通信和短信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移动逐渐扩大了业务范围,推出了更多的增值服务,如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

同时,中国移动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全球各地的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国际漫游和国际通信服务。

二、中国移动的技术创新作为一家领先的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中国移动推动了3G和4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用化。

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通信技术,中国移动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和优化,提高了用户的通信质量和体验。

其次,中国移动积极探索5G技术的应用,加快了5G网络的建设和商用进程。

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中国移动还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三、中国移动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移动将继续致力于推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和服务质量。

首先,中国移动将加快5G网络的建设和商用进程,推动5G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其次,中国移动将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推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打造更多的智能化服务和产品。

此外,中国移动还将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中国移动将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全球运营商的合作,提供更好的国际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从早期的模拟通信到如今的 5G 技术,移动通信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采用的是模拟信号传输,主要用于语音通话。

但由于其容量有限、通话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很快被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所取代。

2G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不仅提高了语音质量,还支持短信等简单的数据业务。

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应运而生。

3G 实现了更高速的数据传输,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可能。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浏览网页、下载文件、观看视频等。

然而,3G 的传输速度仍然不能满足一些高带宽需求的应用,如高清视频直播。

为了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的性能,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闪亮登场。

4G 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网络容量。

这使得在线游戏、高清视频通话等应用得以广泛普及。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高清视频会议,与远方的朋友进行流畅的交流,或者在移动设备上观看高清电影,享受优质的娱乐体验。

而如今,5G 技术正引领着移动通信的新潮流。

5G 不仅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在连接密度、时延、可靠性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5G 技术的超低时延使得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成为可能。

在远程医疗中,医生可以通过 5G 网络实时操控机械臂进行手术,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更精准的治疗。

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借助 5G 网络快速获取路况信息,做出更安全、更智能的决策。

5G 技术还推动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工厂中的设备可以通过 5G 网络实现高速、稳定的连接,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

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例如,频谱资源的有限性是制约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

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毕业论文4G移动通信技术也指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它是一种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

店铺整理了4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欢迎大家阅读!4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篇一:《试论4G移动通信技术》【摘要】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信息网络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随着人们对于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不断的加大,也促使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

目前,移动通信已经成为通信领域内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技术。

伴随着4G技术的问世,移动通信也发生了一次变革性的飞跃。

文章从移动通信4G技术的性能与结构、移动通信4G关键技术的研究、移动通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移动通信4G 技术的解决方案探讨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一步步地将4G技术介绍给人们。

通过对4G技术的不断探讨,为4G技术的完善献计献策,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微薄力量。

【关键词】4G移动通信技术4G技术也就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可以不依靠电缆从而直接建立起来的信息高速公路。

随着人们对于信息化的要求的增强,这种技术可以充分的满足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能够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和上网的快速性。

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掌握了最新的技术就获得了先机,从而不断的提高移动通信的市场占有率,进而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而加速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移动通信4G技术面临的性能与结构1.移动通信4G技术的性能。

随着4G移动技术的发展,它逐步的实现了三维图像的高端传输,尤其在速度方面相比3G网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无论是在信息传输的级数还是使用的频率都要比以前的移动通信要高很多,并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信号进行传输。

从而不断的在各地建立起信息化的高速公路。

除此之外它的性能还体现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通过4G移动系统中的高速移动无线信息的存取系统、移动平台技术以及安全密码技术等等,从而不断的保证移动通信4G技术的安全性能。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论文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高速的数据传输,从短信交流到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应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主要基于模拟信号,实现了基本的语音通话功能。

然而,由于其频谱利用率低、容量有限,很快就被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所取代。

2G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不仅提高了语音质量,还支持短信等简单的数据业务。

随着人们对数据传输需求的不断增长,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应运而生。

3G 网络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可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网页、下载文件、观看视频等。

它的数据传输速率有了显著提升,为移动多媒体应用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带来了更高速、更稳定的数据连接。

4G 网络能够支持高清视频流、在线游戏等高带宽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视频通话、观看高清电影、参与在线直播等。

如今,我们正步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时代。

5G 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特点,将为众多领域带来创新和变革。

在医疗领域,5G 支持远程手术、远程诊断等应用,使医疗资源能够更广泛地覆盖;在工业领域,5G 推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实现了工厂设备的智能化连接和控制;在交通领域,5G 助力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在于无线通信原理和网络架构。

无线通信依靠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信号,而不同频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特性。

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合理分配频段资源,以避免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网络架构方面,从传统的蜂窝网络到现在的分布式网络架构,不断演进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在移动通信中,信号传输和接收是关键环节。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衰减、多径效应、干扰等。

5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5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范文

5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范文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目前最前沿的通信技术,是应2020年后通信技术发展需求而生的,店铺整理了5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范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5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范文篇一浅析5G移动通信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而通信技术方面的技术变革,更是站在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变革行列的前茅。

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目前最前沿的通信技术,是应2020年后通信技术发展需求而生的,目前该技术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本文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展开分析,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优点及发展趋势做简要介绍,希望能给当今移动技术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特点及优点发展趋势5G(fifth-generation)即第五代移动电话系统,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延伸。

目前尚未有任何一家标准制定组织或者电信公司的公开规格,也没有在任何官方文件中有所涉及,即该技术尚未有具体的标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技术领域的期望越来越高,5G移动通信技术,势必得到飞速的发展。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1G)通信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被提出,历经十年的发展问世,这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通过模拟传输,因此具有速度低、质量差、安全性差、没有加密、业务量小的特点及不足。

第二代(2G)通信技术的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该技术通过采用更密集的技术结构以及引用智能技术等,较1G技术有所进步,但依然不能真正满足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需求。

第三代(3G)通信技术的问世,通过应用智能信号等处理技术,已经能够提供前两代技术无法提供的移动宽带服务,但该技术中频谱利用效率还是比较低,依然有大量宝贵的频谱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3G技术同样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未来人们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

第四代(4G)通信技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其视频图像传输的效果可以媲美高清晰电视;拥有极高的下载速度及灵活的计费方式等,具有前三代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论文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早期的简单语音通话到如今的高速数据传输、多媒体应用和智能连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持续增长,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主要采用模拟信号传输,仅能支持语音通话。

20 世纪 90 年代,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引入了数字信号,不仅提高了语音质量,还支持短信等简单的数据服务。

21 世纪初,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出现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可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网页、下载文件等。

随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支持高清视频流、在线游戏等丰富的应用。

三、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目前,4G 移动通信技术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4G 网络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日常的通信和娱乐需求。

在应用方面,4G 技术使得移动支付、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随着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兴起,4G技术在某些方面逐渐显露出局限性。

例如,对于大规模物联网设备的连接,4G 网络的容量和能耗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对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高带宽、低延迟的应用,4G 网络的性能也有待提升。

四、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一)5G 技术的普及与应用5G 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等显著优势。

5G 网络的峰值速率可达 20Gbps,比 4G 网络快数十倍。

低延迟特性使得 5G 能够支持自动驾驶、远程手术等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应用。

大容量连接则为物联网的大规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5G 技术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在工业领域,5G 可以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交通领域,5G 助力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提升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在医疗领域,5G 推动远程医疗的发展,让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地区。

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移动通信技术毕业论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初的2G到如今的5G,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本文将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1G时代。

1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模拟信号的传输,通信质量较差,且容量有限。

然而,1G时代的出现为后续的移动通信技术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2G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数字通信的时代开始。

2G时代采用了数字信号传输,通信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同时,2G时代还引入了短信功能,为人们的日常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进入21世纪,3G时代的到来使得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

3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具备了更高的通信速度,还支持了更多的应用,如视频通话、移动互联网等。

3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4G时代的到来使得移动通信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4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具备了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使得高清视频、在线游戏等应用成为可能。

4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如今,5G时代已经来临。

5G技术的到来将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

5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将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

5G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首先是通信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传输等。

这种便利的通信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保持联系,极大地提高了沟通的效率。

其次是互联网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互联网成为现实。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资讯、购物、社交等。

5g移动网络技术论文范文

5g移动网络技术论文范文

5g移动网络技术论文范文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后4G时代的衍生产物,它的发展状况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5g网络技术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5g网络技术论文篇一:《试谈5G移动通信技术及发展》摘要: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后4G时代的衍生产物,成为面向2020年所推崇的新一代智能型移动通信系统,其发展状况备受社会公众的关注。

目前,以4G为典型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处于快速建设阶段,5G移动通信发展进入初级探究工序,相关技术要点、性能特征、网络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因此,明确5G移动通信系统的定位内容成为当下的实践要务,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持续发展具备积极影响。

基于此,本文结合5G移动通信技术,论述基本发展现状及其关键要点,为其提供几点优化意见,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5G移动通信;5G关键技术;无线网络;云计算;D2D通信引言自网络技术正式进入应用阶段后,移动通信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

倡导高性能、高效率的通信系统,早已成为社会公众积极追求的实践要务。

4G移动通信最早起源于2000年的中后期,面对无线技术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难以全面适应数据速率理论需求,而5G通信系统因2012欧盟所启动的METIS项目备受关注。

当前,开展5G移动通信网络研究活动显得尤为关键,便于稳定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性能[1]。

5G移动通信系统整合以往通信机制的便利优势,杜绝单一化的无线接入技术,基本传输速率可达10Gb/s,自身覆盖率相比其他通信系统更具实际效益,成为实际可行的融合网络,值得应用于实践研究。

一、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在3G/4G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背景下,5G移动通信技术因其独特的研发特征,成为通信行业的新一代改革内容,也是后4G时代通信技术高效发展的关键要务。

目前,5G需求及其频谱、技术要点研究工作正在稳定运行。

以“2018年完成IMT-2020标准、2020年确定5G 标准”为设定方案,这与“中国863计划”所涵盖的技术研究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为5G通信技术的优化发展提供了一定辅助条件[2]。

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全文)

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全文)

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论文论文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展状况(一)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即1G,是thefirstgenertion的缩写)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纳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技术、有多种制式。

我国主要采纳TCS,其传输速率为2.4kbps,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漫游,只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弊端也日渐显露出来,如频谱利用率低、业务种类有限、无高速数据业务、制式太多且互不兼容、保密性差、易被盗听和盗号、设备成本高、体积大、重量大。

所以,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2O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产物已经完成了任务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即2G,是thesecondgenertion的缩写)移动通信系统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目前广泛使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纳的技术主要有时分多址(TDM)和码分多址(CDM)两种技术,它能够提供9.6-28.8kbps的传输速率。

全球主要采纳GSM和CDM两种制式,我国采纳主要是GSM这一标准,主要提供数字化的语音业务级低速数据化业务,克服了模拟系统的弱点。

和第一代模拟移动蜂窝移动系统相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保密性强,频谱利用率高,能提供丰富的业务,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可以进行省内外漫游。

但因为采纳的制式不同,移动标准还不统一,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还无法进行全球漫游,虽然第二代比第一代有更大的带宽,但带宽还是很有限,限制了数据的应用,还无法实现高速率的业务,如移动的多媒体业务。

(三)第三代——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随着通信业务的迅猛进展和通信量的激增,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不仅要有大的系统容量,还要能支持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有效传输。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根本不能满足这样的通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第三代(即3c,是thethirdgenertion的缩写)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

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3篇

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3篇

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3篇第一篇:4G移动通信技术安全缺陷分析在20世纪末期,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由美国ATQT公司研制成功,这在当时、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标志着移动通信时代的开始。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前进,移动通信技术也迅猛的发展,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的出现,给人们在生活上和工作上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第三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传输数据方面还不够成熟,接入速率有限,视频的应用不够理想,在这样的条件下,促使了第四代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

4G移动通信网络的研发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度,增强了可容性,扩大了信息量,更快、更清晰,还能够达到远程控制,实现卫星通信定位等功能,弥补了3G技术的缺陷。

14G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一般来讲,4G移动通信技术分为分布网络和广带接入两种,它不仅能将信息技术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传递,而且还可以对三维数据进行高质量快速的输出。

再有,4G移动通信技术,它有频带网络和无线网络等功能,不受时空地域限制,提供4G无线服务,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接入互联网,提供整理信息数据,方向定位与远程监控等各类功能。

另外,4G移动通信系统有一个高端的宽带平台,能够与固定和移动网络之间互相切换,这就体现了4G网络具有多功能的集成性。

24G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了蜂窝核心网、全数字、全IP技术,具有庞大的信息量,体现了它具有可容性,传输速度快,视频图像更加清晰,用户通过视频通话,集体通话,现场直播得到了优质的信号支持。

另外,可以通过卫星无地域限制无线网系统收集信息,远程控制等智能化服务。

核心网络能支持不同的接入方法,用户通过自身设备的识别码,通过分层结构,实现异构系统间的互操作。

让多种业务与核心网连接,确保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其中,采用多入多出技术手段,表现出通信服务质量提高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效率,同时4G移动通信还设置了较多的发射天线,这样就可以通过空间的复合使用以及分集增益来形成一个信息系统,这一信息系统可以支持信道服务。

通信论文(9篇)

通信论文(9篇)

通信技术论文篇一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通信系统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意义更加突出,已经成为国家科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对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这两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推动我国电子通信系统的深化发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通信系统论文随着电子通信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通信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中,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因此,本文针对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的分析可以分别从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这两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

1电子通信系统分析2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问题在电子通信系统的推动下,人们开始享受移动通信所提供的快捷、方面的服务,生活质量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例如,移动通信采用分布式天线使传统通信信号弱、易受干扰等不足得到有效的弥补。

这主要是通过在区域范围内安装多个无线信号处理单元,使其产生的传播距离相比载波波长距离更大,在每个无线信号处理单元对信号接收变频和预处理等方面的功能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对各基本单元信息进行初步预处理、收发和变频操作,以此保证核心处理单元处理功能的实现。

当信息处理单元接收到信息时,通过连接的光纤、同轴光缆使信息处理得以完成。

现阶段,分布式移动通信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来实现:①所有信息接收单元都发射可以与其他单元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而区域范围内安装的信号单元在接收信息并对接收单元进行处理时全部发射下行链路信号,核心接收单元在接收到信号的同时会完成信号处理。

这种实现的方式具有简单、实用性突出的优势,但由于其信号传输过程较复杂,容易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系统容量的增加,因此,应用的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增加信号接收系统的数量,实现同时处理、分析全部无线电信号。

这是将数据全程接收、处理和应用的一种方式,其相比上一种实现方式,复杂度明显提升,且对无线电信息接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依赖性很强。

通信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通信技术及实际应用…

通信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通信技术及实际应用…

通信技术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2、互联网通信技术及实际应用3、5G通信技术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4、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5、铁路通信技术在客运专线的价值全文总字数:17235 字篇一: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摘要:4G通信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生活的便利程度,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4G技术已经步入完善阶段,而无线通信的应用则有效的缩减了网络工程的成本,打破了过去网络应用的空间限制。

和过去的2G、3G相比较而言,4G通信技术显然具有更突出的性能,但同时其存在的一系列劣势也不容忽视,比如基于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4G通信技术;无线网络;安全0引言现阶段来看,网络技术正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都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一旦网络通信安全出现了问题,那么带来的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无线网络拥有传统网络技术所不具备的便捷性,让人们的通信变得更加快速和及时,可以说它代表了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但是因为技术水平、设计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基于4G通信技术的无线网络安全一直无法得到保证。

14G通信技术概述4G通信技术的出现,成功的打破了过去2G及3G通信技术的各种桎梏,使人们的通信速度变得更快、通信稳定性更有保障,其可以说是一种集多项先进技术于一体的、高质量高水准的通信服务,投入成本低廉同时保持着计费便捷的优势,客户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参考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服务方案。

另外,4G通信技术融合了OFDM-TDMA技术,解码速度非常快,拥有传统2G、3G技术所不具备的各项优势。

在今天,4G通信技术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在各个行业进行应用,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其背后的严重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的4G技术基本已经普及开来,用户数量非常多,各种私密信息都可能通过4G通信网络传播,如果发生信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移动通信小论文

移动通信小论文

移动通信小论文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影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90年代初,当时推出了第一代(1G)模拟蜂窝系统。

这项技术的问世极大地促进了通信的无线化和移动化,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通信。

然而,第1代移动通信技术存在容量低、数据传输速度慢等问题。

随后,第二代(2G)移动通信技术的问世引发了一场革命。

这项技术基于数字信号传输,提供了更高的容量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

同时,2G技术还推出了短信功能,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发送文字信息。

这一时期,移动通信开始普及,并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

在2G技术的基础上,第三代(3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出再次引发了一股变革。

3G技术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强大的网络容量,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高速互联网访问、视频通话等。

这一技术的问世,进一步加深了移动通信的普及和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第四代(4G)和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相继问世。

4G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支持更复杂的应用。

而5G技术更是以极快的速度、低延迟和高容量,为移动通信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

二、移动通信对社会的影响移动通信的普及和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

以前,人们需要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但现在通过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短信或社交媒体交流。

这种即时交流的便利性,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缩小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其次,移动通信的普及推动了社会和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例如,在移动支付方面,人们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现金,只需用手机扫码支付即可。

这不仅提高了支付的便利性,还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通信考查课程设计课程标题: 手机开机维持系统姓名:袁伟(软件)学号: 20097074专业班级: 09电信二班任课老师:谢铁强摘要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

手机媒体是迄今整合了最多传播元素形式及内容的传播媒介。

最初的手机实现了走路与说话同时进行。

随着短信的推广,书信这一古老媒介成为了手机媒介的新内容;此外,手机由于其沟通与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后的第五大媒体。

手机报就是整合了报纸与网络于一体的努力成果。

伴随着3G时代的来临,3G手机也将会实现数据、图像的实时传输,电视及电影最终也会被手机改造了。

因此,手机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够证明媒体融合趋势性特征的媒体。

随着众多新媒体的“粉墨登场”,对于日益细分、更加专业化的受众群体而言,手机媒体也需要逐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断增强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特别是未来3G的广泛应用,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

当手机的供电模块检测到电源开关键被按下后,会将手机电池的电压转换为适合手机电路各部分使用的电压值,供应给相应的电源模块,当时钟电路得到供电电压后产生震荡信号送入逻辑电路,CPU在得到电压和时钟信号后会执行开机程序,首先从ROM中读出引导码,执行逻辑系统的自检。

并且使所有的复位信号置高,如果自检通过,则CPU给出看门狗(Watchdog)信号给各模块,然后电源模块在看门狗(Watchdog)信号的作用下,维持开机状态。

手机要正常持续开机,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电源IC正常;二是逻辑电路工作正常;三是软件运行正常。

本文主要研究了手机的开机过程并且应用单片机做了一个开机维持系统,对手机的开机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运用单片机做了一个一个开机维持的模拟。

关键词:单片机手机开机原理信号维持看门狗目录第一章前言 (4)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4)1.2 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4)1.2.1课题研究目标 (4)1.2.2课题研究内容 (4)1.3 论文结构 (5)1.4 手机开机条件 (5)第二章设计方案 (6)2.1 单元作用 (6)2.2 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 (6)2.3 硬件电路设计 (7)2.4 软件设计 (9)2.5 电路总图 (11)2.6 总结 (12)第三章附录3.1 源程序1(汇编版) (13)3.2 源程序2(C语言版)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第一章前言1.1研究背景与意义移动终端不但体积很小,而且总是处于移动状态,这使得设备对操作系统有较高的期望值。

首先操作系统应具备优良的电源管理能力,能够保证在尽量长的时间正常工作;同时,它不能占用过多的资源,支持低功率处理器和有限的存储空间。

与其他操作系统不同,移动操作系统不是通过多线程操作来实现多任务处理的,它采用了事件驱动信息传送的方式,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必须严格控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在整个系统内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服务器控制系统资源,非特权代码要作为服务器的客户端才能访问系统资源。

而操作系统应最大限度地支持代码的重复利用,这是一个经常提出但很少能实现的目标。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

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

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的质量和体积越来越小,现代的手机已经越来越像一把多功能的瑞士军刀了。

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新型的手机还可以用来收发邮件和短消息,可以上网、玩游戏、拍照,甚至可以看电影!这是最初的手机发明者所始料不及的。

在通讯技术方面,现代手机也有着明显的进步。

当库帕打世界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以使用任意的电磁频段。

事实上,第一代模拟手机就是靠频率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用户的不同手机。

第二代手机———/01系统则是靠极其微小的时差来区分用户。

到了今天,频率资源已明显不足,手机用户也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

于是,更新的、靠编码的不同来区别不同的手机的231*技术应运而生。

应用这种技术的手机不但通话质量和保密性更好,还能减少辐射可称得上是“绿色手机”。

1.2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1.2.1课题研究目标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是自己更加系统地掌握移动通信终端(手机)的开关机原理,以及开关机的条件和过程。

通过此次的设计加强对通信系统的深入了解,使自己对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加以融会贯通。

融入了单片机,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的知识,并且对自己的变成能力进行一次极大的提高。

1.2.1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手机开机的流程和原理,手机电源系统的分析。

开关机维持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设计。

设计开关机维持系统的硬件电路并且根据硬件电路编写出相应的程序,使用51系列单片机进行逻辑控制。

撰写一篇论文对研究的结果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并且能够在在开发板上利用发光二级管进行仿真。

论文中应包含如下内容:单元作用,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总图,源程序等。

对于用到的芯片进行详细的了解,明确芯片间耦合关系,学习系统设计的思想,加强团队意识,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1.3 论文结构摘要:阐述手机的基本概况,简单地对系统进行描述研究背景与意义课题研究目标前言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手机开机条件课题研究内容单元作用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设计方案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总图总结附录1.4 手机开机条件手机要正常持续开机,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电源IC工作正常;二是逻辑电路工作正常;三是软件运行正常。

其中,前两点说明的是硬件工作正常,第三点说明的是软件正常。

下面具体分析:一.电源IC工作正常(1)电源IC供电正常。

电源IC要正常工作,须有工作电压,这个电压一般就是电池电压或外接电源电压。

(2)有开机触发信号。

目前生产的手机,既有高电平触发,又有低电平触发,无论怎样触发,开机触发信号都要加到电源IC上,在按下开机键(电源开关)时,开机触发信号要有电平的变化(即高变低或低变高)。

(3)电源IC正常。

电源IC内一般集成有多组受控和非受控稳压电路,当有开机触发信号时,电源工C的稳压输出端应有电压输出。

(4)有开机维持信号(看门狗信号)。

开机维持信号来自于CPU,电源IC 只有得到开机维持信号后才能输出持续的电压,否则,手机将不能持续开机。

二.逻辑电路工作正常1 有正常的工作电源。

按下开机键后,电源IC输出稳定的供电电压要为逻辑电路供电,包括CPU、码片、字库和暂存器。

2 有正常的系统时钟。

时钟是CPU按节拍处理数据的基础,手机中时钟电路分两种,一种是时钟VCO模块,内含振荡电路的元件及晶体,当电源正常接通后,可自行振荡,形成13MHz信号输出;另一种是由中频集成电路与晶体组成,中频IC得到电源后内部振荡电路供晶体起振,由中频块放大输出;13MHz时钟一般经过电容、电阻或放大电路供给CPU,另外也供给射频锁相环电路作为基本时钟信号。

3 有正常的复位信号。

CPU刚供上电源时,其内部各寄存器处于随机状态,不能正常运行程序,因此,CPU必须有复位信号进行复位。

手机中的CPU的复位端一般是低电平复位,即在一定时钟周期后使CPU内部各种寄存器清0,而后此处电压再升为高电平,从而使CPU从头开始运行程序。

4 逻辑电路本身正常。

逻辑电路主要包括CPU、字库(FLASH)、码片(EEPROM)、暂存器(SRAM),有些机型可能将码片、字库和暂存器合成一块或两块集成电路,此部分线路多,相对来说,维修时,此处较难处理。

当CPU经过具备电源、时钟和复位三个条件后,通过片选信号CE与FLASH、SRAM、EEPROM联系,这些芯片会返回输出许可信号OE,SRAM还会用到写许可信号WE,然后经过数据总线DATABUS与地址总线ADDBUS相互传送数据。

片选信号是判断CPU开始工作的基本条件。

三.软件运行正常软件是CPU控制手机开机与各种功能的程序。

开机的程序与设置主要存放与FLASH与EEPROM内,有些手机软件资料可以向下兼容,所以这些手机可以改版和升级;有些手机由于软件加密,即使同型号手机的都不兼容。

因此,若软件出错或软件不对手机就可能造成手机不开机,当然,软件不正常还可能造成不入网、不显示、功能错乱、死机等许多故障。

开机流程:当手机的供电模块检测到电源开关键被按下后,会将手机电池的电压转换为适合手机电路各部分使用的电压值,供应给相应的电源模块,当时钟电路得到供电电压后产生震荡信号,送入逻辑电路,CPU在得到电压和时钟信号后会执行开机程序,首先从ROM中读出引导码,执行逻辑系统的自检。

并且使所有的复位信号置高,如果自检通过,则CPU给出看门狗(Watchdog)信号给各模块,然后电源模块在看门狗(Watchdog)信号的作用下,维持开机状态。

第二章设计方案2.1单元作用稳压电路:5脚稳压管为手机提供电源输入。

单片机控制部分:51单片机提供使能信号控制5脚稳压管的使能端。

晶振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基准。

维持电路:为51单片机提供维持电源,为单片机工作状态提供指示。

维持电路电源:为维持电路提供5V电压。

2.2 系统工作原理及流程本系统通过51单片机控制为手机提供电源的5脚稳压管的使能端,开机按键设置在维持电路中。

维持电路主要通过维持51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从而间接控制手机的开机维持。

维持电路通过两个三极管的导通和断开,与单片机构成一个闭环系统,从而实现电压维持功能。

单片机正常工作时(手机开机维持),发光二极管亮。

系统工作流程:2.3 硬件电路设计一.单片机晶振电路二.维持电路供电模块电路51单片机维持电路模块维持电路供电模块手机供电模块(5脚稳压管)手机Q1PNP R110KR310K R210KR410KR64K7Q2NPN D24148D14148VCC+5V D3LEDS1SW-PBC10.1μFR510K K_OUTK_IN三.单片机复位电路四.维持部分电路图接单片机Vin CENC Vout GND 5脚稳压管5脚稳压管电路分析:1.控制流程,按下按键,Q1导通.单片机通电复位,进入工作.2.检测 K-IN 是否低电平,否 不处理.是 单片机输出 K-OUT 为高电平,Q2导通,相当于按键长按.LED 指示灯亮.3.放开按键,K-IN 经过上拉电阻,为高电平.单片机可以正常工作.4.本维持电路用于维持单片机的电源,从而间接维持手机的开机。

五.手机供电模块(5脚稳压管)2.4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总流程如右图:关于流程图的说明:1.进入主程序后先判断P1.0是否为低电平,也即是判断K-IN 是否为低 电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