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OA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引言: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已成为人才市场的热门需求。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套系统化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提出一套1200字以上的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中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

2.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运用自动化技术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自动化领域中的跨学科、跨行业的需求。

二、培养方案:1.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根据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应用领域的需求,制定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程。

必修课主要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电气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选修课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如智能控制、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和项目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课程主要以授课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课程主要以实验、实习和项目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室实验、工程实践和实习,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提供跨学科培养机会:自动化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为了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人才,可以提供跨学科培养机会。

例如,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专业进行交叉课程设置,让学生有机会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增强综合应用能力。

2020年(OA自动化)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现代自动化控制

2020年(OA自动化)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现代自动化控制

(OA自动化)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重点的现代自动化控制专业建设项目2电气自动化技术重点专业及现代自动化控制专业组群建设方案本建设方案是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带动现代自动化控制专业组群发展的建设规划。

现代自动化控制专业组群包括机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深化“双师型”和“双元型”教师队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水平;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扩大校外实训基地规模;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社会培训和服务能力,发挥好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等。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项目预算为91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600万元,地方财政支持200万元,争取行业企业支持和学院自筹117万元。

专业组群建设项目预算为282万元,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

电气自动化技术重点专业及专业组群建设项目总预算为1,199万元。

一、基础和优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是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品牌专业”之一,是学院第一批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课程实施方案引入高职层次办学的先行专业,也是在实践教学中最广泛采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关键能力的专业。

凭借该专业多年的办学成果和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中的影响力,2006年、2007年该专业的教学团队中两名教师被评为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6年教育部聘任学院吕景泉教授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果显著以该专业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的“积极探索努力实践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为依托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实践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与研究”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该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成果为背景的“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的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该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为背景,专业核心教学团队完成了“九五”、“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3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十一五”期间成功立项教育部重点课题“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级)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号检测技术、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电气传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运行、设备维护、研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以数理为主的理论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基础。

.具有扎实的以电工、电子、控制、计算机为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知识面宽广,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

.具有较强的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知识及一定的自动化系统设计、调试、运行、开发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从事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逻辑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能力。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知识及其在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信号检测和处理、自动化仪表的知识和一定的设计自动检测系统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三、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机原理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

四、主要实践性环节电工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与实践、单片机课程设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分析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电器与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过程控制技术实验。

六、标准学制四年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八、周次分配九、教案进程安排符号说明:—理论教案★入学教育~军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考试。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代码:081102)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实验技术,了解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面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研究方向01、光电检测技术;02、环境监测领域微信号处理;03、变流电源及控制技术;04、光电信号检测技术;05、自然交互、手写签名身份认证;06、智能检测技术三、招生对象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电子学、自动控制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四、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

五、课程设置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六、学位论文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

(论文研究工作成果应及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一责任人身份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一项)。

七、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代码:081104)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现代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技术,了解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从事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智能传感系统、智能信息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

二、研究方向01、人机接触交互;02、农业信息技术;03、智能机器人三、招生对象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电子学、自动控制、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培养方案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培养方案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一、学科简介该学科是现代检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光学工程和机械过程等学科互相交叉和融合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利用。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原名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于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0年被首批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

该学科已在红外辐射测温理论与技术、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系统建模和优化控制、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多相流检测技术与控制、工业生产过程层析成像理论与技术、智能检测技术与控制、复杂工业过程优化控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其特点为将光、声、机、电等新技术与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相结合,解决生产过程中难测参数的动态检测与控制难题。

目前,在钢水温度连续测量和高炉煤粉喷吹质量流量测量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该学科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项,以及多项省、市和国内几十家企业科技项目,经费总额达3000余万元。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首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际专利2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论文356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三大国际检索机构收录140余篇。

“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是国内成立的3个国际学术组织之一,由美、英、日、德等18个国家的著名专家组成,挂靠在本学科。

该学科涉及到各个领域,因此注重和鼓励相关专业,如自动化、计算机、钢铁冶金、材料、应用数学、物理、机械等方面的人才与本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利于技术创新。

二、培养目标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交叉学科的基本相关知识,具有专业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本学科领域内的研究和设计开发。

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的独立工作能力。

鼓励硕博连读,对于优秀的硕士研究生,鼓励提前开展博士生课题。

2020年(OA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20年(OA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OA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定单)MachineDesign&ManufacturingandTheirAutomation(门类:工学,二级类:机械类,专业代号:0803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一定的创新能力,面向工业生产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开发、设备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煤矿采煤、掘进、运输、支护、提升、通风、压气、排水、供电等专业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流体传动与控制、自动化基础、煤矿机械、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传动与控制、计算机基础、采掘机械、运输提升机械、流体机械。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第一部分培养方案一、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毕业和学位要求修满本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并符合《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要求的学生,可获得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毕业要求并达到《北京交通大学授予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要求的学生,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专业定位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级重点学科、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确保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一流水平,并不断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自动化专业有三个专业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向主要学习:智能控制、系统辨识基础、最优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先进控制技术导论等。

2.智能交通系统方向的主要学习:现代交通控制系统,GPS技术及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等。

3.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主要学习:检测原理、检测技术实验、现代检测技术基础等。

五、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系统掌握自动控制、智能交通、自动检测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对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3.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专业文献;4.受到较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5.具备在自动控制、智能交通、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能力。

六、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表1 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七、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1.课程体系2.学分分配表2 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八、主干课程表3 专业主干课程九、辅修专业课程要求表4 辅修专业课程要求若辅修相似专业,必须补修其它的专业必修或专业限选课程,具体课程由所辅修专业选定。

2020年(OA自动化)XXXX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自动化

2020年(OA自动化)XXXX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自动化

(OA自动化)XXXX版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自动化自动化Automation一、统编序号:二、专业代码:080602三、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四、专业简介自动化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仪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

自动化包括了许多学科,其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

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该专业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自动化专业需要工科各方面的知识,其课程设置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电机工程甚至化学工程都有所交叉。

自动化是年轻的科学技术,近年来又有许多迅猛的发展,如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非线性系统及其控制等等。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

开设的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信息处理与系统分析、人工智能、优化与决策、经济与管理等。

毕业生适应范围:适用于在科研、设计院所及高等院校从事自动化领域理论研究及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设计、调试等工程实践。

适用于在各类企业、公司等相关部门从事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研制开发以及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适用于政府机关及企事业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

五、培养目标及专业范围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富有现代科学创新意识,能够从事工业企业、国防、高校和科研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工程、现代检测技术、信号处理与控制、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组织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六、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本专业采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年的课程学习、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控制理论、信息获取与处理、智能控制与优化、系统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技能与实践方法,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和了解本专业领域1~2个学科方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应用技术;在本专业领域具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2020年(OA自动化)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2020年(OA自动化)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OA自动化)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一、专业代码、名称080602,自动化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工业过程控制及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具有较扎实的控制理论知识;3.较好地掌握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四、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检测技术及仪表、过程控制工程、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系统辨识等。

六、学制及学分要求学制四年,最低毕业学分:178学分,其中:必修课111.5学分;选修课30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18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任选一个专业模块修满12学分,再在专业任选课或其他专业模块中修满6学分;自学辅导课6学分;实践环节30.5学分。

【管理信息OA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培养方案

【管理信息OA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培养方案

【OA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1102 名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7 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4 门共9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4 门共11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 5 门共12 学分
教学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共 2 学分四、专业课程设置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
考核方式)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谢谢阅读!!!。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专业培养方案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专业培养方案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1102)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相关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主要研究新型检测技术,并应用先进的控制理论和新兴的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与自动控制。

2、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主要研究获取与处理数字图像信号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3、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主要研究信号的获取、变换和处理。

包括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

4、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主要研究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仪器的开发。

5、网络化监控主要研究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控制网络的开发与应用。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3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时间不少于1年。

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1年。

在职研究生可延长2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课程说明硕士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2学分)。

课程分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12学分。

对同等学历和跨学科考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可减半登记学分,不占应学32学分的总学分。

学位课程说明:1、数值分析本课程介绍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有关理论。

自动化技术培训计划

自动化技术培训计划

自动化技术培训计划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市场对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特制定本自动化技术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主要目标是让学员全面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自动化项目开发和维护工作。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如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等。

2、熟悉常见的自动化控制算法和编程语言。

3、能够运用自动化软件进行系统设计和仿真。

4、学会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5、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以下人员:1、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希望提前了解和掌握自动化技术。

2、从事自动化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3、对自动化技术感兴趣,想要转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自动化技术基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传感器的类型、工作原理和应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执行器的种类和特点,如电机、气缸、液压阀等。

2、自动化控制算法PID 控制算法的原理和参数整定。

模糊控制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的简介。

3、编程语言和软件学习常见的自动化编程语言,如PLC 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C/C++、Python 等。

掌握自动化设计软件,如 MATLAB/Simulink、AutoCAD Electrical等的使用方法。

4、自动化设备与系统常见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和调试方法。

5、项目实践安排学员分组完成实际的自动化项目,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系统实现和调试。

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分享经验和教训。

四、培训方式1、课堂讲授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 PPT、视频等,让学员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原理。

自动化技术培训计划

自动化技术培训计划

自动化技术培训计划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众多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关键手段。

为了满足市场对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特制定本自动化技术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旨在使学员全面了解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常见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调试和维护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动化系统设计和编程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解决自动化技术相关的问题。

二、培训对象1、从事工业生产、制造等相关领域,希望提升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一线操作人员。

2、机械、电气、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或应届毕业生。

3、企业中负责自动化技术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培训内容1、自动化技术基础自动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常见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和应用,检测信号的处理与转换。

2、电气控制技术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电机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和选型。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LC 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常用指令的应用,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3、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示教编程、离线编程,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与集成。

4、自动化生产线技术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布局和工作流程。

输送系统、装配系统、检测系统等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诊断与维护。

5、工业网络与通信技术工业网络的类型、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

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工业以太网的组建与配置。

6、自动化系统设计与仿真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自动化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四、培训方式1、理论授课由专业教师进行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地讲解自动化技术的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让学员亲自动手操作自动化设备,进行编程、调试和维护等实践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自动化培养方案

自动化培养方案

自动化培养方案
自动化培养方案是指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对生物样本进行自动化培养以加速实验进程和提高实验准确性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培养方案的优势和常用设备及其操作流程。

二、优势:
1. 提高实验效率:传统手工培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而自动化培养可以大幅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2. 减少误差:自动化培养的过程完全由机器控制,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

3. 方便操作:自动化培养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只需要设置好参数即可,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和时间。

4. 提高样本利用率:自动化培养可以对多个样本进行同时操作,大幅提高样本利用率。

三、常用设备:
1. 细胞培养箱:用于控制培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气体组成等参数。

2. 自动培养仪:可以对多个样本进行自动化培养,具有高通量和高效率的特点。

3. 活细胞成像系统:可以对细胞进行实时成像和监测,以便及时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液体处理系统:可对培养液进行精准控制和操作,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四、操作流程:
1. 样本处理:将生物样本进行处理,如细胞培养、细胞分离等。

2.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培养箱和自动培养仪的温度、湿度、气体组成等参数。

3. 装载样本:将样本装入自动培养仪中,设定好培养时间和要求。

4. 数据记录:利用活细胞成像系统对培养过程进行记录和监测。

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最终结论。

总之,自动化培养方案是一种高效、准确、方便的实验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为生物实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2020级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7.4

2020级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7.4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有比较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富于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珠三角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定位于面对经济社会及人类社会中的人造和自然系统,能够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特别着重于根据目标对系统行为进行干涉和控制。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设计、分析、仿真、控制、优化、决策的知识和技能,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传感器、系统设计及优化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应用、技术管理及技术创新。

自动化专业就业广泛,基本上是弱电控制,也可进行少量的强电操作,毕业生毕业可选择在电厂(包括各个公司,工厂的配电室)工作、进行软件开发(特别是单片机或EDA等)、PLC控制(大体是工控方向,搭建操作平台等)、各个矿山或金属冶炼场所(进行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操作等)、学校当老师、做销售工作(专门销售自己专业相关的产品)、公务员、各种什么研究所及产品硬件设计等行业。

二、培养要求三、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四、相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五、专业主干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程序设计基础、传感器与电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过程控制与仪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Matlab语言与系统仿真、电气控制与PLC六、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总学分、总学时及构成表八、毕业规定1. 至少取得165学分(其中必修课139学分,选修课26学分)。

选修课中人文社科、艺术及经管等三类通识课程至少各取得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取得20学分。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自动化培养方案

自动化培养方案

自动化培养方案
自动化培养方案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自动化技术时,能够系统地
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自动化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自动化培养方案: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
1. 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基础。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控
制方法,了解各种类型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 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
基本流程和处理技巧,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3. 学习机电传动基础。

了解传动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
传动系统的选型和设计方法。

4. 学习编程语言和编程技巧。

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
法和编程方法,了解常用的编程工具和环境。

二、实践能力的提高:
1. 参与项目实践。

参加自动化相关项目的设计、制作和调试,
全面掌握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和效果。

2. 进行仿真实验。

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自动化系统的仿真实验,
熟悉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类虚拟仪器的操作和数据解
析方法。

3. 进行实际操作。

参加实际的自动化设备调试和维护工作,了
解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以上是自动化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学生在进行自动化学习时,
应注重理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A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1102 名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7 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4 门共9 学分
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4 门共11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 5 门共12 学分
教学实践共 2 学分
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共 2 学分四、专业课程设置
五、实践环节(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
工作量、考核方式)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
考核方式)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