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跨考点综合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网络构建1.鸦片战争之后,西学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不断加深,经历了从学科技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的过程,向西方学习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和阶段1.三大特征(1)探索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国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从学习物质层面到学习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3)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属于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
(2)从戊戌变法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要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其中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
(3)从1915至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4)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1.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
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错误的是()A. 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亡B. 对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C. 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的挡箭牌D. 创办者多为留学归来者解析:选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含义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抵御西方侵略。
以此作为创办新式学堂和学会的口号,主要为了减少创办新式学堂和学会的阻力,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课件:第14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十四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通史坐标]
•[备考指南]
最新考 纲
考向归纳
1.追求新思想成为 时尚
2.梁启超的“诗界 革命”
3.康有为抨击儒家 维新思 经典
想 4.康有为关于儒学 的认识
五年真题
关联考点
2017·全国卷 近代思想解放
维新
会潮流
Ⅱ·29 影响
毛泽东思想 和新时期的
五年未考
最新考 纲
考向归纳
五年真题
关联考点
从近5年全国卷试题来看,本单元的命题呈现如下特 征: 1.从考查方式看,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的高考对本专 题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 非选择题2015年全国卷 考情分 Ⅰ、2017年全国卷Ⅲ以40题、41题形式命题。 析 2.从材料形式看,以文献材料为主,考查学生解读材 料信息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从考查知识看,维新思想、三民主义一直是历年新 课标高考的重点。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毛
看
观
谢
谢
·28
思想
2015·全国卷 康有为的思想 Ⅱ·29
2015·全国卷 康梁维新思想
Ⅰ·40
最新考纲
考向归纳
五年真题
关联考点
新文化运动 和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
五年未考
三民主义
1.国民党“一大” 中的民族主义与法 国民族主义比较
2017·全国卷 新三民主义的 Ⅲ·41 民族主义
2.民主思想成为社 2014·全国卷 新三民主义的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八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考点47 新
考点47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b)(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b)(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李大钊指出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尊孔复古思潮就是反对复辟帝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①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批判的对象。
②陈独秀指出,“三纲五常”是“奴隶之道德”,与时代潮流、民主共和不相容。
③鲁迅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①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②陈独秀则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③“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
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d)(1)积极性:①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和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发起全面进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③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批判,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他们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而把一切西方新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
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
微点拨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辛亥革命是从政治上反封建,而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反封建。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b)(1)十月革命前①梁启超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称他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理论成果专题整合提升课件
2014年全国卷Ⅱ第29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虽然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近几年没有考查,但仍不可忽视。毛泽东思 想可能会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考查,邓小平理论可
第二板块
师生共研高考课——高考研究· 能力再提升
考纲
要求
考点归纳
真题举例
考点1 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2016· 全国卷丙,T29 考点2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传统儒 2015· 全国卷Ⅰ,T40
(1) 学的关联
清末 考点3 维新变法 的新 考点4 维新思潮与社会习俗
2015· 全国卷Ⅱ,T29
考点归纳
以“冲击—反应”
真题举例
2012· 新课标全
模式看近代中国历史
国卷,T41
2014· 全国卷Ⅱ,
民主义
考点
三民主义的影响
T29
考纲要求
考点归纳
真题举例
(5)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
近五年未考查
考情分析 (1)从考查内容看,维新思想在近几年考查较多,新文化运动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则涉及较少
2014· 全国卷Ⅰ,T29 2014· 全国卷Ⅱ,T28
思想 考点5 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
考点6 西学东渐 考点7 清末教育制度的转型
2016· 全国卷丙,T28
2010· 新课标全国卷,T30 2010· 新课标全国卷,T31
考纲要求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4)孙中山的三 考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案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课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概述毛泽东思想是主要内容,认识其岁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知识梳理】一、新旧三民主义的联系和区别答案提示:思想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春)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捍卫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简表答案提示: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表答案提示: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3、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样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本质在执政为民。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4、2002年党的十六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难点突破】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整体感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专题十三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单元总结课件人民版
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二者的主张相同;
联系 二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二者都具有爱国
和进步的意义
易混点二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1)不同点:
类别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斗争 对象
封建顽固势力
改良派
北洋军阀政府及 封建思想的核心
——儒家思想
领导 力量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易混点归纳]
易混点一 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
类别
早期维新思想
康梁维新思想
不仅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方
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一 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
区别
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 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
础和历史依据,使变法思想 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挽
动
救民族危亡相结合,迅速发
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人阶级政党
2.特点 (1)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的盲目 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再 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主动选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 动)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 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 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关联、思想启蒙与 救亡图存相关联,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3)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 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 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化。
[命题点研究] 命题点一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和特点
1.历程
时间
代表人物
代表 阶级
(浙江选考)近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考点48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考点48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考点48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考点48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的全部内容。
考点48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名称内容意义方式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涨价归公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社会革命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c)(1)内容①民族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
(2)作用①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②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微点拨1.新三民主义的特点(1)内容新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共21张PPT)
(1)批判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2)借鉴和吸收外来先进文明; (3)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
二、中国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
1、主题: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2、方向:从学习西方“以英美为师” 到 “以俄为师”的转变; 3、内容: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 思想文化层面的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 4、过程:学习西方思想的过程是中国传统文 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过程,呈现 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1840 师夷 思想 顽固 派 以中 抗西 抵抗 派
1860 体用 思想 洋务 派
1895 维新 思想 维新 派
1901 共和 思想 革命 派
1911
1915 1919 民主 科学 激进派 取西 弃中 马~中 国化 中共 以中 化西 无产 阶级
以西 固中
以西 改中
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选择不 同原因:
维新 思想
共和 思想
民主 科学
马~中 国化
【探究一】将以下“时代的弄潮者”进行归类,并概括 其主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经过与特点
1.贯穿一个主题:救亡图存,独立富强(目的) 2.把握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么学? 3.包括三个阶段: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新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 器 抵: 地 物 洋: 洋务思想:中体西用 循 中国人向 序 思 西方学习 变法维新、君主立宪 维: 渐 制 的渐进深 想 进 化过程, 度 资 革: 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近 也是近代 不 中国人思 激:民主、科学思想 代 断 想不断解 思 深 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化 放的过程。 想 化
1840 师夷 思想:思想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学案中国近现代的思想理论成果
高三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的思想理论成果【考纲要求】1.孙中山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考点落实】一、孙中山三民主义1.基本内容(1)旧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民族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民族压迫,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新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民权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③民生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旧三民主义: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亥革命爆发,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成为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旗帜。
(2)新三民主义: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____________。
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④__________________理论;⑤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论2.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教学案一.孙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根本内容及历史作用1.根本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进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一一共和国。
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孙所主张的社会革命,详细方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一一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2.评价:进步性: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开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
局限: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新三民主义的根本内容及历史作用1.根本内容:民族主义: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那么。
还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2.作用:孙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一一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根本一致的,因此它成为第一次国一一共的政治根底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新旧三民主义比较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锋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那么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的;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如今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如今那么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方法,成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为此,孙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一一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新高考历史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必修Ⅲ第十七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知识整合
(3)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过程,近代前期的思想演进遵循这样的轨迹:“器物层 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 辛亥革命)―→“思想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人们的价值观 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发生变化)。
(4)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如三次思 想解放运动。
(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 想。
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 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而且他们 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也 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4.1930 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坚决反对把坚持无产阶级 的领导与发挥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对立起来的观点,重申如果 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势力,是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
泽东的论述旨在( ) A.全面总结国民大革命斗争经验 B.宣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价值 C.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解析:选 D。毛泽东的论述,阐述了农村革命的重要性,
观点三 “传统—近代”模式 历史学家陈君静认为:“传统—近代”模式是指西方近代 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万流归宗的“楷模”,因此中国近代史也 将按此模式,从“传统”社会演变为西方的“近代”社会。他 认为: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前停滞不前,只能在“传统”模式 中循环往复或产生些微小的变化,只有等待西方猛击一掌,然 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道路向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前进。 观点四 “帝国主义”模式 历史学家何平等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各种变化的 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解、民族灾难、无法发展前进 的祸根。这即是“帝国主义”模式。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近代以来中国先进思想与理论成果单元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提高专题一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1. 19 世纪 40~90 年月: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2)洋务派与固执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涉及封建制度。
2.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 由财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财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接踵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2)从学习日本走改进道路转变成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3.新文化运动先期: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锋芒直指保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评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加完全。
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趋流传。
(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2)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点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渐渐挣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推行“工农武装盘据”,获得民主革命的成功。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期间,渐渐挣脱“苏联模式”的约束。
深入理解近代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由思潮态度原由洋务中国传统文化是主体,不行摇动闭关锁国致使盲目自傲;保护封建统治思潮维新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相固执权力强盛,借孔子的名义论证变法思潮联合的合理性三民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建设新文化财产阶级救亡图存主义新文化批评传统文化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现财产阶运动级民主政治的需要专题二20 世纪以来重要思想理论成就的比较标记会议中心或精华解决的问题意义三民主义联盟会成立民权主义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指导辛亥革命,使中大会国人民醒过来毛泽东中共七大脚踏实地、民众民主革命道路、社指导革命和建设,使思想路线、独立自主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中共十五大解放思想、实事什么是社会主义、指导改革开放,使中理论求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人民富起来“三个代表”重要中共十六大脚踏实地、与时建设什么样的党、指导现代化建设,引俱进如何建设党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思想专题三比较欧洲启发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点欧洲启发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所处时代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始确即刻发生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靠近结尾时主要任务主假如为了反对封建压迫面对反帝反封建的两重担务不理论系统形成了完好的理论系统未形成完好的理论系统同详细影响呼唤了法国大革命呼唤了五四运动点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宽泛流传,中国深远影响推进了欧美财产阶级革命的成功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限制方面思想家的思想中混杂有必定的唯先期没有同民众运动相联合;在思心成分想文化方面存在形式上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认封建专制制度阻挡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思想文化监禁了人们背景的思想相内容二者都反对专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为共同的内容同性质都是财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点都极大地批评了封建思想,都为此后的革命确定了坚固的思想基础,作用当之无愧地起了思想启发的作用(2017 ·课标全国Ⅰ,41) 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Ⅲ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综合训练
康有为、梁启超等
他们倡导变法维新,主张 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
孙中山等
他们主张推翻清朝封建专 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意义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激发了他们的民 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Ⅲ近代中国的先进思
想单元综合训练
汇报人:XX
20XX-01-28
•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概述 •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演变 •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主要内容 •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 单元综合训练
01
近代中国先进思想概述
时代背景与历史背景
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危机
近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这促使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 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先进思想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丰富 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对世界文明交流的贡献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01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为世界文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提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启示
02 先进思想所倡导的科学、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为
倡导民主共和
革命派积极倡导民主共和思想,主张人民主权、平等自由等原则。
局限性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和迷 信思想。
推动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提倡白话文、反 对文言文,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教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单元整合教案新人教版单元知识整合(一)宏观体系构建(二)专题知识总结1.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特点(1)历程(2)特点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②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3)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4)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2.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三)中外关联1.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不同2.中俄(苏)两国革命、建设道路的异同(1)革命道路(2)建设道路①相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重点发展重工业,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不同:a.在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我们虽然走俄国人的道路,但在某些方面也有创新。
如优先发展重工业中注重协调农业与工业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b.改革开放后,中国借鉴苏联等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的体现,而苏联虽然有改革,但始终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史学前沿百家争鸣1 对魏源思想的评价总体而言,魏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占有较突出的地位,他关于反对外敌、改革内政、学习西方三个方面的具体主张,代表了同时代的开明地主阶级革新的思想,并由他作了较全面的总结、阐发。
(1)魏源是在林则徐倡导下“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爱国的历史、地理学者。
其所著的《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较详尽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著作,他的爱国正义、开明世见、维新意向和务实避虚的思想与治学态度,对后世有积极影响。
(2)魏源又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所属立场决定了其改革建议和主张是有局限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跨考点综合
线索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
线索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加试
1.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1)“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2)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
(3)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4)民主共和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经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2.20世纪前后中国近代化的表现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出现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技术和人才,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
(2)思想上: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成了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文学革命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
③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及民主共和等思想,使救国道路的探索又前进了一步。
(3)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社会制度向民主化又迈进了一步。
(4)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更加文明、交通通讯及传媒更加近代化。
3.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
1.命题点家国情怀——近代思想解放贯穿爱国主义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
“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答案 B
解析题目要求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出现的原因。
A项是对学习内容的表述,属于表现,故A项错误;之所以出现三个层面的学习,根本上是由于近代社会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由抵御外来侵略到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再到提倡民主、科学,故B项正确;当时的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故C项错误;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力在近代没有出现强弱变化,故D项错误。
2.命题点唯物史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联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取决于(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的需要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答案 C
解析洋务运动处于19世纪60至9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现了中国对社会器物的变革要求。
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现了中国提倡社会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思想,故选C。
3.命题点史料理解——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历程
近代中国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等。
其中“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解析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学习西方的梦想的层次,从物质层次到制度层次,最后上升到思想层次。
由此可推知题干中的“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是指新文化运动。
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也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项。
4.命题点主干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97年来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也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大众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不包括( ) A.三民主义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科学发展观
答案 A
解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故选A。
5.命题点历史理解——邓小平理论
(2017·余杭选考测评)“邓小平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物质文化基础。
”下列相关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 )
A.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D.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述的核心问题,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D。
6.命题点史学素养——史料分类与认识
(加试题)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
这说明( )
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历史价值
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相
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
D.回忆录的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档案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反映了“历史人物的回忆录”与清朝历史档案的不同,史料应相互印证,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故C项正确。
7.命题点家国情怀——民族危机与思想解放
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
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
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的引导宣传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C.自然经济的解体D.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结合近代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可知,近代前期,清政府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的出现与政府的引导宣传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古代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
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说明时代的变迁是其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不能体现出时代变迁,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并未完全解体,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