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两难困境及其由来
GWY
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出口
状况也不理想,所以,总需求就不足。我们驱动经济的办法就是扩
大需求,只要把需求扩大了,就能够把增长速度拉起来。
三驾马车的思路来自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发生不平衡
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就用扩需求的办法来解决。这是一个短期
再就是有利于或者是鼓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还有待建
立。30年来中国人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先进技
术的产业化进程步履维艰,有的技术还没有开始产业化就天折在
摇篮里。这就是制度环境不佳导致的结果。而现在技术发展非常
快,几个月丫一年,两年,你不能够做强,人家就超过去了。
、、更糟糕的是垄断,)干脆就把创新给扼杀了。因此,不仅要有
体制性障碍,只有推进改革才能建立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
社会基础。
、政府如何在转型中正确她发挥作用
要真正让政府发挥在推进转型中的作用,前提是要推进自身
改革。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在增长转型上的重要作用是提供公
共产品,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做什么?现在中央要求转变
分析的框架)采用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短期调节手段扩
大需求,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还是要靠
市场的综合调节。 、
短期问题其实受制于长期问题。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政策来赢得时间,从而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
调整,结果就是一定会或大或少地出现技术革命。在这种情况
下,中国既然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又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有
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在一些产业面临着革命性发展的时候就出现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三难抉择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三难抉择”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何帆:谈一点个人想法,谈到各个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
一、开放条件下的“三难选择”我们学习经济学的学生很快就会想到在教科书上,我们学过开放条件下的“三难选择”,意思就是说在开放的条件下,政府有三个主要的政策目标。
第一,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第二,汇率的稳定性。
第三,资本的自由流动。
最好的情况下,你只能得到两个目标,但是你必须要放弃第三个目标,所以经济学是讲trade off的,你必须要做出选择。
二、政府正面临的“三难选择”我借用开放条件下的三难选择来描述一下中国经济现在遇到的情况,就是我们现在也遇到一个三难选择,而且我们这个三难选择比教科书里面的三难选择要更加艰难,因为我们也有三个目标,但我们选择其中任何一个目标都会和其他两个目标出现冲突。
第一个目标,就是经济增长,保持一个相对比较高的经济增长对中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目标,充分就业,我们必须要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是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就业岗位,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
第三个目标,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也是远征(音)老师刚刚讲到的,就是金融的稳定性是越来越重要,局部性和系统性潜在的金融风险,是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的。
这三个目标都很重要,但是我们选择其中任何一个目标,都有可能和其他两个目标出现冲突,如果我们选择的目标是经济增长,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继续与政府来投资,投资到基础设施,投资到重化工业,投资到房地产,GDP的数字会变得很好看。
但是这些行业相对来说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所以它不可能产生很多的就业岗位,而且正像我们在2008年、2009年之后,我们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最后带来的一些后遗症,我们会看到它会带来银行体系中一些不良贷款会增加,会带来地方政府的债务增加,会影响到你潜在金融的稳定性。
如果我们认为最重要的目标是充分就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发展服务业,因为制造业是不能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原因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环境压力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遭受破坏。
尤其是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比如水和大气的污染,以及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结构性过剩产能由于过去快速的投资扩张,导致了部分行业存在着明显的过剩产能。
这种结构性过剩产能的存在,不仅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会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这些产能的过剩,也会给国民经济造成浪费,降低资源的利用率,并对相关的环境和社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失衡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失衡和不合理的一面。
财政政策中,存在着对地方债务的过度依赖,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过高,而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不足等问题。
货币政策中,存在着信贷投放不规范、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较大等问题。
这都对经济的稳定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我国的产业结构依然过于单一,依赖程度过高。
目前大部分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和重工业为主,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5.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技能结构不合理,大量的劳动者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岗位匹配,这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需失衡的现象;二是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大量的农村劳动者涌入城市,形成了农民工裙体,他们的待遇和就业条件相对较差。
这些都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也是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之一。
以上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原因。
针对这些困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挑战。
希望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的12个“两难”
内 需 和 收 入 分 配 体 制 改 革 的 中 国经 济 转 型 长 期 目标 相 悖 。
中央政府 却希 望城 市化进 程不 能过度
题有 可 能倒逼 新一 轮 的财权 事权 划分
的进入 。
术 减排 和结构 减排 )中,都 需要 一定 地方债务化解中的进与退 的冲突 决策部 门在 对地 方投 融 资平 台的 债务 进行 规 范的过 程 中,考虑 到这 些 地 方投 融资平 台已经展 开的相 当多的
长 周 期 投 资 项 目的 可 持 续 问题 ,对 于 支 持 资 金 的 是 否 继 续 投 放 的 决 策 正 面 临进 退 失据 的尴尬 局 面。地 方债务 问
的 倾 向 , 种 压 力也 在 朝 向常 态化 发 展 。 这
也是很 多“ 两难 ” 问题 出现 的 重 要 背 景 。
投 资拉动与扩大就业的冲突
危 机 之 下 , 家在 传 统 的 “ 、 、 国 铁 公
基 ” 等 领 域 的投 资 虽然 拉 动 了经 济 的
节能减排与重化工业发展的冲突
源环境税 费和 资 源性产 品价格 改革 留 有 一定 空 间。所 以,能 源资源 价格 改 革 所 面临的宏 观 经济 背景 ,不是 简单 了,而是 变得更加复 杂了。
扩 大出 口与重塑经济增长 的冲突
扩 大 内需 实 现 经 济 增 长 模 式 转 型 是 一 个 长 期 的 过 程 ;出 口依 然 是要 途 径 , 防 止 更 大
幅度的暴 涨成为政府 维稳 的必然选择 。
但 考 虑 房 地 产 业 已 经 成 为 中 国 经 济 重
滞胀危机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
滞胀危机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内容摘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出现下滑。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应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是应对目前困境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危机宏观控制政策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失衡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人民币面临着不断升值预期;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人民币又面临对内贬值的压力。
面对经济内外失衡的两难困境,决策层和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
但政策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人民币仍然存在很强的升值预期,另一方面国内价格总水平依然产生波动。
在这种内外失衡的经济环境下,继续目前政策的后果如何?笔者认为,如果继续这种政策思路,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不可避免,“滞胀”将不期而至。
美国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的下滑2007年8月集中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使得美国经济滑向衰退,并波及欧洲、日本乃至全球经济,进一步造成欧盟、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
从英国到爱尔兰再到西班牙,房市开始降温,银行面临坏账激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已经有7000亿美国抵押贷款资金以投资方式流向国外,这将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加大全球信贷紧缩和经济下滑的风险。
(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采取减息、增加货币投放、加大对受次贷危机影响金融机构的援助等措施,以遏制可能出现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但效果并不如意,美国经济衰退已现端倪。
2008年7月在美国国会作证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改上月底货币政策会议声明中的乐观,转而承认经济增长面临“极大”的下行风险。
在向国会提交的半年度经济预测报告中,美联储表示: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认为,经济增长前景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未来的风险更偏于下行。
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继续下滑。
受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衰退,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销量锐减,2008 年1月现有住房和新建住房销量分别比2007年的高点(7月)减少51.2% 和21.6%。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内外双重失衡与对策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 内外双重失衡 与对策
张小燕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江苏 连云港 220 ) 2 06
摘要: 在开放条件 下 , 如何 同时 实现 经济的 内外平衡是政府 宏观调 控 面临的一 大难题 , 因为 内外平衡之 间总是 存在 一 定的矛盾 。本文分析 了我 国 当前经 济双重失衡 的原 因, 并指 出汇率制 度的 改革和经 济增长模 式的转 变是 解决 问题 的
高利率是对付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 但在美国连续降息的条
件下 , 国 内外 利率差过 大 , 导致更 多的外 资流 入 , 如果 会 加剧
现经济的外部平衡 。外部平衡包括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的 稳定, 同时也要考虑另外一些经济 目标 , 例如资本流动的稳
定性、 对外金融稳 定 和对 外经 济 部 门 的结 构 平 衡 。当然 , 最 关 键 的是 在保 证 汇率 稳 定 的基 础上 保 持 国际 收 支 的平 衡 ;经济增 长模 式 ;汇率制度 改革 ;资源性产 品价格 改革 在 开放 条件下 , 如何 同时实现经济 的 内外 平衡 是政府 宏
挑战。特别是 20 年初以来 , 07 我国C I P 指数从 22 . 一路攀
升至 20 年 2 份 的 8 7 , 08 月 . 国内通 货膨 胀压 力不 断加 大 。
观调控面临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进入 2 世纪以来 , 1 随着我 国出口的快速增长, 巨额外汇储备规模所带来的国内流动性 过剩造成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 使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
外 失衡 的困境 , 加上我 国今年接连 发生 的特大 自然灾 害和 再 全 球经济前 景 的不 确 定性 , 政 府 的宏 观 调 控 带 来 了 巨大 给
“紧不得”也“松不得”
“紧不得”也“松不得”作者:王明来源:《现代工商》2011年第09期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力度,松不得、紧不得,需要采取稳健的政策。
这里面有许多学问。
宏观调控面临两难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解决短期问题,更需要解决长期问题。
当前,阻碍改革的利益集团已经固化,改革需要很大努力。
“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的动力来自改革以及建立新的体制。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中国迎来了物价较快上涨、通胀预期加剧等多重经济难题。
解决“两难”困境的办法,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九五”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十二五”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口号已经喊了多年。
成效不明显的症结,还是在于体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不是像指令性计划那样非常具体,但是框架性的设计是必须要有的。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谈到改革时说,当前旧的体制还有很多遗留问题,用旧体制来推进转型,会出现类似“洋跃进”的局面,从而导致一些消极后果。
中国需要明白:通过改革,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系?根据过去的经验,制订一个好的规划没有解决所有问题,而怎么执行却是更重要。
经过30多年改革,中国已经从穷国变成一个经济大国,这证明了以往采取渐进的、先易后难的改革方式是正确的。
但这种改革方式并非永远正确。
继续推进改革,不是短期就能顺利完成,改革需要做很多努力。
至少不要有硬着陆政策趋紧,小企业和地方政府就会颇有怨言,这就需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保证开局之年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至少不至于硬着陆。
继续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进行海量贷款,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资产“泡沫”过度膨胀,就难免发生破裂,使经济发生严重困难,通胀率持续上升也会引起大众的不满。
采取紧缩措施后,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开始下滑,“半拉子工程”大量出现,房地产市场受到很大压力。
中国的两难选择
中国的两难选择到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已经将近十年了。
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中国被动地引进了“全球秩序”,接纳了主要由美国制定的种种既有政策、规则和制度。
从当时的表现来看,中国很像是一个中小规模的经济体,只能努力适应现存的国际贸易条件。
如今,中国已经比肩于美国和欧盟,成了世界经济三巨头之一。
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出口国,还是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功臣。
与自身经济规模的增长相适应,中国政府希望能对商品价格和国际贸易条件施加一些影响。
不过,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中国政府就必须大幅度改变自身制订经济政策的方式。
然而,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始终不愿意做出这样的改变。
这就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与此同时,其他的经济巨头原本指望中国在全球经济事务当中扮演一个建设性的角色,值此也不免产生种种疑虑。
全球贸易问题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政策转变,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它政策上的两难处境。
跻身世贸组织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利用世贸组织的规范体系和争议解决程式,中国不仅化解了多方面的矛盾,也让自身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变得更加顺畅。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签下了一系列的双边或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它与东盟之间的协定即是一例。
然而,在旨在进一步消除全球贸易壁垒的多哈回合谈判(Doha Round)当中,中国仍然扮演着一个十分扎眼的边缘化被动角色。
它的默认立场仍然是消极应变,让其他的巨头采取主动。
此外,它签下的各种自由贸易协定通常都没有什么力度。
举例来说,韩国与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意味着几个经济巨头之间的贸易壁垒全面撤除,中国政府与东盟之间的同类协定却只起到了取消关税的作用,几乎是完全没有触动商品及服务贸易、投资、公共采购等领域的制度壁垒。
更有甚者,中国签署的另一些自由贸易协定连废除大部分关税的目的都没有达到,它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协定即是如此。
另一方面,大约从2006年开始,中国面向世界经济的历史性开放进程便陷于停顿。
流动性陷阱与两难的央行
流动性陷阱与两难的央行在经济学中,流动性陷阱指的是当市场利率下降,但货币政策无法有效刺激经济增长的情况。
也就是说,央行陷入了一种无法更进一步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的困境。
而央行在这种情况下所面临的两难选择便是:放弃货币政策的传统工具,向非常规货币政策靠拢,或者接受经济停滞并被迫减少货币刺激措施。
流动性陷阱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概念,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降低利率无法刺激经济增长。
我们需要探讨流动性陷阱给央行带来的困境以及两难选择。
我们需要讨论央行应对流动性陷阱的可能措施以及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让我们来探讨为什么降低利率无法刺激经济增长。
在一般情况下,央行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低利率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更多的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在流动性陷阱中,即使利率下降,企业和个人也不愿意增加投资和消费。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处于低迷状态,预期收益不高,因此对投资和消费的需求也较低。
银行也面临信贷风险增加的情况,对贷款审批更为谨慎,导致信贷需求下降。
降低利率无法刺激经济增长,央行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央行在流动性陷阱中面临的两难选择是:放弃传统货币政策,转向非常规货币政策,或者接受经济停滞并被迫减少货币刺激措施。
放弃传统货币政策,转向非常规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这包括购买国债、向银行提供长期贷款、实施量化宽松等措施。
通过这些手段,央行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金融市场动荡等。
央行在选择非常规货币政策时需要权衡各种风险和后果。
另一种选择是接受经济停滞并被迫减少货币刺激措施。
在流动性陷阱中,央行可能面临货币政策失效的困境,降低利率已经无法刺激经济增长,因此央行被迫接受经济停滞的局面。
此时,央行可能会选择减少货币刺激措施,避免出现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种选择也会导致经济停滞的进一步恶化,加剧经济问题。
流动性陷阱与两难的央行
流动性陷阱与两难的央行流动性陷阱与央行的两难选择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央行需要权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同时要应对短期内的流动性陷阱和长期的宏观经济调控。
本文将重点讨论流动性陷阱的概念、特征以及央行在此情况下面临的两难选择。
流动性陷阱指的是一种经济状态,即在利率降低到接近零的水平时,再次降低利率已无法刺激经济增长或促进投资。
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资金供应过剩,但企业和个人并不愿意或无法将这些资金用于投资或消费,而导致资金闲置。
传统的货币政策措施失效,央行往往会陷入被动的境地。
流动性陷阱的出现通常伴随着低通货膨胀甚至通货紧缩,同时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
流动性陷阱的特征大多发生在经济衰退期间,此时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高,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保守和风险规避,而非过度投资和消费。
在流动性陷阱的背景下,央行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央行需要应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传统的货币政策中,央行主要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以达到稳定通货膨胀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流动性陷阱的情况下,利率已经降至零附近,传统的货币政策已失效,央行面临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困境。
在面对流动性陷阱和两难选择的情况下,央行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央行可以通过非传统货币政策措施来刺激经济。
央行可以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购买政府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以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长期利率,刺激信贷和投资。
央行还可以通过直接的货币发行来增加市场信贷,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促进消费和投资。
央行还可以通过汇率政策和资产价格管理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这些非传统货币政策措施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
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货币超发和通胀风险,进而增加宏观经济不稳定性。
直接的货币发行可能降低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进而削弱央行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
汇率政策和资产价格管理也容易引发外部经济压力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应对流动性陷阱和两难选择时,央行需要慎重权衡各种货币政策措施的利弊,并确保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宏观经济的两难选择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宏观经济的两难选择引言:在宏观经济领域中,经济决策者往往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两难选择。
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应过度增长,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而失业率则是指劳动力市场上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本文将讨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宏观经济中的两难选择。
一、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即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失业率较低时,劳动力市场紧张,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劳动力资源,会提高工资水平,进而推高物价,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劳动力供过于求,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不得不压缩工资,物价普遍较为稳定。
因此,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对于宏观经济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降低居民的购买力。
物价上涨意味着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货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导致人们感觉到生活成本的增加。
其次,通货膨胀也会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对借贷市场产生影响。
当通胀上升时,央行往往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以抑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发展,这会导致借贷成本上升,对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产生抑制作用。
最后,通货膨胀也会对社会分配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下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能够抵御通胀的冲击,而工资水平较低的群体则难以抵御通胀造成的生活成本上涨。
三、失业率的影响失业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首先,失业率的上升会导致生产率下降。
失业者无法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进而对整个经济的产出和生产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失业率高会导致社会安全问题的加剧。
失业者的经济困境会引发社会不平等、贫困和社会犯罪等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冲击。
此外,失业率的上升还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加,影响失业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和谐。
长期背景的变化与短期调控的“两难”——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展望
资水平上涨了近4 倍。劳动力短缺和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 成为未来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自19 年以来, 98 房地产为地方和国家贡献了丰厚的财政
收入和 G P增速, D 拉动了内需, 创造了就业, 带动钢铁建筑建
1 4
21 0 2年 第 1 0期 《 展 研 发
材等下游2 多个行业的高速发展。随着近年来房地产的价 0
与增 支 出” , 等 因此 , 我们 要有 清醒 的认识 与把握 。
[ 关键词 ] 经 济发展 背景 国际环 境 宏观调 控 经济 趋势预 测
中图分 类号 : 133 F2 .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0 7 (02 1 — 04— 1 3— 60 2 1 )0 01 3 0
21年的日 已经翻去大半 , 02 历 在过去的 8个月中, 世界 经济的惨淡走势使经济分析家们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 元气 大伤”欧洲在债务泥潭中苦苦挣扎, , 美国在复苏与衰退间反 复徘徊 ,t E 本依1步履维艰 , 日 金砖国家光环不再。而中国也正
面临“ 成长的烦恼” 虽然从横向对比来看 , , 中国的卷面成绩
比市场需求高出一倍以上, 产品价格大幅走低, 众多中小型企
业被迫关闭, 大型企业也面临严重财务危机。 3短期看,房地产经济” 、 “ 快速降温
“ 九五” 时期的 11%下降到了“ 。5 十一五” 时期 的仅 00%。 .7
“ 民工荒、 技工荒” 现象频现, 0 — 0 1 2 1 2 1 年间中国的平均工 0
宏 观 经
长期背景的变化与短期调控 的“ 两难 ”
21 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展望 03
●梁 勤 耿德 伟。 陈 强。 米建伟
宏观政策选择的三重困境
宏观政策选择的三重困境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近日撰文指出,2007年年底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适度从紧,是政策的第一次调整。
这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2008年6月的高层经济工作会议上消失。
2008年底,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正式转变为适度宽松,是政策的第二次调整。
到了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演变为绝对宽松。
2009年底,虽然货币政策名义上还是适度宽松,但在实践中已经转为适度从紧。
央行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宏观政策由保增长转为调结构,这是政策的第三次调整,但这种选择并没有持续。
在今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后,7月又一次发生政策的重大转向,调结构再次被保增长取代,这是政策的第四次调整。
在相对不长的时间周期里,宏观政策连续经历4次调整,这种大起大落加剧了经济本身面临的困难与困境,政策的选择也陷入了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艰难局面。
宏观政策选择面临的第一重困境是保增长与调结构的两难选择。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政绩GDP”使地方政府产生难以遏制的投资冲动,在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新的产业群背景下,大规模的投资拉动就必然是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经济发展正在不断吞噬无效增长的恶果,中国经济这辆高速列车已经无力承担如此之重的负荷。
宏观政策选择面临的第二重困境是保增长与保民生的两难选择。
2009年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启动,如北京2009年的GDP增长中有62%来源于房地产市场。
但由此产生的恶果就是房价暴涨,其上涨幅度与价格高度都已经全面越过了整个社会的承受能力与购买能力。
高房价已经扼住了中国经济的喉咙,遏制了中国经济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的进程。
保增长就压不住房价,压不住房价就保不了民生,增长与民生这一对本来是相互扶持的天然伴侣就在高房价下分道扬镳。
宏观政策选择面临的第三重困境是松货币与紧货币的两难选择。
紧货币就难保增长,松货币就难扼通胀。
宏观政策选择的困境彰显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中国经济拐点的出现已经势成必然。
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
浅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选择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中国经济形势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并探讨政府面对这些挑战所做出的政策选择。
基本经济情况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并且在许多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拥有优势。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放缓,并且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
此外,中国的贫困问题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威胁着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政策为了应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其他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政府实施了几个成功的政策。
首先,政府通过引进外国技术和投资成功推动了中国的制造业。
政府还保护了国内市场,并建立了一些国家垄断企业,使得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中拥有主导地位。
第二,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企业的政策措施,如减税和放宽规定,成功改善了商业环境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让企业更加有信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广高科技和绿色技术,以应对环境破坏的问题。
这些举措包括建立环保监测机构、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这些技术也使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政策选择的挑战虽然过去的政策措施为中国得到了一些成功,但是今天的中国经济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
这些问题涉及经济增长的速度、贫困、环境破坏和国家安全等方面。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使得经济发展不再像过去那样突飞猛进。
中国政府面临着如何保持经济增长并避免经济过热的问题。
其次,贫困和不平等的问题也困扰着政策制定者。
中国经济成就的背后,是庞大的贫困人口和失业率,并且不平等问题日益加剧。
政府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环境破坏也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质量已经不再优良,而且环境破坏已经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环境破坏。
《2023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当前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面临两个“两难困境”
《2023中国金融政策报告》当前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面临两个“两难困境”记者胡艳明发达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陡峭加息引发全球经济周期下行,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金融政策面临的形势几何?备受关注的《2023中国金融政策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5月20日亮相,详细阐述了当下的不确定性。
“当前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可以概括为两个‘两难困境’。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如此表示。
在5月20日举办的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丁志杰代表项目课题组发布《报告》。
从金融视角,如何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丁志杰介绍,第一个两难困境是发达国家再次面临着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两难选择。
2023年国际金融危机是系统性的金融稳定问题,但是没有物价稳定的问题。
而这一次,通胀的成因是复杂的,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因素,有需求过热的因素,有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素,也有地缘冲突的因素,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目前虽然已有回落,但欧美的通胀黏性仍然较为明显。
丁志杰进一步表示,欧美的应对政策是选择了类似八十年代的加息做法,欧美银行均在5月份持续加息,尤其是美联储已经自2023以来连续十次加息,共计500个基点。
加息政策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可能引发欧美银行业危机。
前不久硅谷银行破产,主要原因不是期限错配,也不是信用危机,而是市场风险。
欧洲大型银行深度参与美国金融市场,美国银行业危机对欧洲也形成风险外溢,近期银行业危机还在持续发酵中。
另一个两难困境,则是美欧中心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
丁志杰表示,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美国利率中枢的快速提高导致了本轮强势美元周期,处于外围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金融体系承压,部分亚洲货币汇率已经触及甚至弱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低点。
比如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菲律宾比索、印度卢比等大幅度贬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最差水平,部分货币甚至创出历史新低,包括日元在内的汇率也大幅贬值。
从央行的两难困境谈我国宏观经济治理
海外资本仍可以通过各种 渠道规避管 制 ,资本 管制提高 了资本进入门槛 ,却无法有效 杜绝投机 资本 的进 入 ,因 此 中国资本项 目实质上是处 于半开 放状 态。在货 币政 策
2O 年到 20 O6 O7年 4月 ,央行六 次提高存 款准备金率
共3 %,冻结了银行 体 系近 1 亿 的流动 性 ,但 以 目前 万
是筑坝拦洪 ,却不能疏导流动性 ,从而导致 了这一困境。
理流动性过剩 ,还是 治理信贷猛增 、经济过 热 的两 难困
境。
在蒙代 尔三角 形 中,固定汇率 、货 币政 策 独立 性 、 资本 自由流动三者不可兼得 ,央行 只能选 择三角形 的一 边 。中 国在 2O O5年 7 月汇率改革之前 ,选 择 的是 固定汇 率和货币政 策独 立性一边 ;汇率改 革之后 ,中 国逐 渐 由
2 中国经济 两难 困境 的本 质
该困境 的本 质是央 行货 币政 策 独立 性 的部分 丧 失,
失去了从 源头根治流 动性过剩 的能力 ;而流动 性一 旦泛
以降低税率 、放松管制等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
2 世纪初 ,中国经济 进入 了一个新 的两难 困境 :治 1
滥, 信贷激增 、资产 加速升值 将不可 避免 ,控 制信贷 只
维普资讯
第2 6卷
1 27 第1 O 年1 1期 O 月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o1 总 6 N1 0 1 第 . 2
19 6期
从 央行 的两 难 困境谈 我 国宏 观 经 济治 理
孙霄种
( 华大 学,北京 清
[ 摘
100 00 )
要】 流动性过剩和信贷激增 已经成为我 国宏观 经济 的两大难 题 ,而央行在 治理这 两大难题
两难困境中的增长路径转换和宏观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0)”国际高峰论坛会议综述
1 . % 、6 5 , 7 8 1 . % 出现 了经济增 长减速 , 而通 货膨 胀压 力加 大 的新态 势 。从 居 民消 费价格 月 同 比上涨 率来 看 , 在21 0 0年 1 月份 15 的基 础上升到 了 5月 份的 3 1 。这是 自2 0 .% .% 0 8年 以来 1 9个月 中的最 高点 。新 的形 势
形成 了新 的热点 , 中一 个 突 出 的热点 是 中国经 济是 否 出现 了滞 胀 的局 面 , 人 提 出 中 国经 济 是 否发 生 了 其 有
“ 型” 胀 。 V 滞
目前 的经济形势是一个 回升 的初期阶段 , 不能简单地采取应对经济过冷 或过热 的经济政策 , 特别 明显 的就是
资 产投 资 替代 固定 资 本形 成 总额 , 用存 货 来 替 代 存 货 增 加 , 用海 关 统计 的 贸 易 差 额 , 代 货 物 和服 务 净 出 替 口 。其 实 这些 指标 在 内涵 、 口径 和 范 围上 有 明显 的 区别 。在经 济 剧 烈 波 动 的 时 候 , 能 会 出现 完 全 相反 的 可
面对新 的经济形势 , 国家统计 局副局长 许宪春研 究 员针对 最近 国 内外一 些学者 对 G P核算 方法 的质疑 , D 做
了“ 准确理解 中国经济统计 ” 的主题 发言 。 有学 者对 2 0 0 9年一 季度 的 G P统计数 据 提 出质 疑 , 为从 支 出法 G P看 , D 认 D 社会 消费 品零 售 总额 实 际 增 长 1 . % 。全社会 固定 资产投 资实 际增长 3 . % , 59 0 1 就这两 项足 以使 经济 增长 1 % 以上 。而且 , 0 一季 度 贸易顺 差增 幅达到 5 % 以上 。但 国家统计局 公布 的经济增 长率 是 6 1 , 0 . % 存货增 加对 G P不可能 形成负 4个 百分 点 D
中国经济如何走出“两难”困境
中国经济如何走出“两难”困境7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长沙主持召开湖北,湖南,广东三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指出,国家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经济复苏的曲折性都超过了人们的预期,当前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
这些“两难”问题包括;经济刺激政策如何进退;房地产调控和经济增长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收入分配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矛盾;资源价改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压力;人民币汇率调整与出口企业之间如何协调;外贸出口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两难”。
事实上,市场已经普遍对下半年经济形势表示担忧。
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一改第一季度高位运行的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先后出现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减慢、贸易顺差下降、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下滑、采购经理人指数下降、资产价格减低。
此外,发电用电量,交通运输指标也开始徘徊不前。
针对今年下半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的国内外形势,尽快走出“两难”困境迫在眉睫。
一个基本的思路应该是在稳定经济增长中调整经济结构,在破解发展难题中转变发展方式、在风险最小化下求效益最大化,这就需要采取与中医医理相近的综合治理,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因为宏观经济就像一部机器,每一个零件都要发挥其作用才能有效,良好的运转。
具体而言,围绕当前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现状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须以“稳政策、调分配、拉两头、优中间、扩内需、促出口”的18字为导向来治理中国经济。
第一,稳政策。
中国经济总是陷于大起大落困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大起大落,其根源在于市场经济的体教育制。
机制还不完善。
保持政策相对稳定的核心就是要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强化长效的市场机制。
第二,调分配。
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社会财富投入的快速增长,但是国民财富分配格局的不合理程度却日收入益加深。
收入分配改革必须要谋划长远,久拖不决会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因此必须审时度势,尽快推出一些能够起到实效的具体措施。
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机选择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机选择问题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中,时机选择问题常常是决策者面临的挑战之一。
时机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政策的效果和实施的成功。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机选择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机选择,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经济指标、市场行情等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经济的当前状态和趋势。
例如,GDP增速、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可以帮助判断经济是否处于稳定增长、通胀或经济下行的状态。
此外,对于不同行业的经济状况也需要有所了解,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例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金融风险对全球经济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和风险。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机选择还需要考虑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各国纷纷采取刺激经济的政策,以应对经济衰退的影响。
而在经济复苏之后,则需要适时调整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胀和金融风险。
此外,国内政治、社会等因素也需要考虑。
例如,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受到选举、社会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时机选择。
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机选择还需要考虑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经济政策的过度依赖某一时期的情况,可能导致短期效果的好坏,但却忽视了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例如,过度依赖外贸出口的政策,在经济外部环境变化或国际贸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
因此,时机选择应综合考虑短期和长期效果,注重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机选择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为了选择合适的时机,决策者需要全面了解经济的运行状况,关注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考虑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政府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改变不确定的情况。
这种不确定性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其影响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原因1.经济周期的波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造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周期性的经济增长和衰退会导致政府不得不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改变。
然而,由于经济波动的不可预测性,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常常难以准确判断当前经济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增加了政策的不确定性。
2.政策制定的复杂性:经济政策的制定涉及到复杂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权衡。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到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财政平衡等多个目标,并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政策还需要考虑到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的需求和利益的平衡等因素,这些都增加了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3.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政策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金融市场的波动、自然灾害的发生等,这些都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需要。
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1.企业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对未来的投资决策。
由于经济政策的改变可能导致生产成本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动等,企业往往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
这使得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面临较大的风险,从而影响其对投资的积极性和决策的稳定性。
2.消费者信心的动摇: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对消费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消费者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改变感到迷惑和不确定,就会对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未来的消费决策产生疑虑,进而减少消费支出,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
3.金融市场的波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金融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两难困境及其由来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从短期来看相当不错,2009年我们采取“扩需求、保增长”的政策取得了成效,成为危机后回升最早的国家,超额实现了保增长的任务。
与此同时,这样高强度的刺激政策,消极影响也不可小视。
一方面,资源和环境超支的恶果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货币超发,资产负债表的再杠杆化问题非常突出,导致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由此,产生了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的两难困境。
现在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刺激政策要不要退出?不退出,资产泡沫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严重,泡沫一破裂,国家经济就会出现困难。
中国明显存在这方面的危险。
去年年底,中国率先走出了困境,大家很乐观地认为没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但是今年头10个工作日银行贷款就放了1万亿,政府也觉得这样有问题;到了第二季度,开始采取紧缩措施,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明显下滑,房地产市场摇摇欲坠,加上地方财政问题,一旦严重化,银行的不良资产就可能增加。
也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既不能紧又不能松。
松了,则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问题加剧;但一紧,增长速度就会下来,而且“半拉子工程”会大量出现,银行不良资产会增加。
房地产业在我们经济增长中不正常地起了太大的作用,而它的一动一静又影响了整个宏观经济。
既不能松又不能紧,这就是两难困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困境?症结就在于过分倚重短期政策。
通常,人们用“三驾马车”的说法去分析我们经济的问题。
所谓三驾马车,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出口状况也不理想,所以总需求就不足。
我们驱动经济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只要能够把需求扩大了,它就能够把增长的速度拉起来。
三驾马车的思路来自凯恩斯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经济发生不平衡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因此,就用扩需求的办法来解决。
对凯恩斯来说,这是一个短期分析的框架,采用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短期调节手段扩大需求,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
但是,他从来没有说这种框架可以做经济的长期分析。
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还是要靠市场的综合调节。
所以,依靠单纯的短期政策来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如果依据是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那就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种误读。
短期问题其实是受制于长期问题。
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的政策来赢得时间,从而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其实,解决长期问题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有效的经济增长模式。
所谓有效经济增长模式,就是在各种生产要素中,技术和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经济增长就是生产的增长,它是主要生产要素在起作用,主要生产要素有四个:一是自然资源,二是技术,三是资本,四是劳动。
原来我们所依靠的是自然资源(土地)和资本的投入。
如果这两个要素占主要地位,要想增加消费就不太可能。
我们常常说,现在需要改变消费和储蓄结构,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但是怎么才能提高?往往就是希望依靠政策支持,因为消费结构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结构。
当生产主要靠资本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在整个收入分配中就会占很高的比重;当生产主要靠自然资源投入的时候,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在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比较大。
自然资源和资本主要是由谁来占有的?目前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价,差价主要由各级政府支配。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计算结果,这个差价在20-30万亿,还有人说是40万亿。
另外,资本的所有者主要是国家,然后是私企。
在收入结构上,一定是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收入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这些要素拥有者的消费倾向都是比较低的。
所以,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改变,或者经济发展方式不改变,要提高消费的比重是相当困难的。
当然有一种办法就是增加国家收税然后补贴给老百姓。
但这又会出现税收负担增加的问题,此涨彼消,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拉动消费的作用。
那么增加消费有什么办法?一个是增加就业,另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促进技术进步。
知识、技术的所有者是专业人士,如果他们的比重增加就会增加专业人员、所谓“白领”的收入,而白领边际消费倾向比资本所有者高得多。
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充分就业,提高技术、知识、信息在生产中的作用,才能够增加普通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收入,最终提高整个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
其实,最早对此做出分析的是150年前的马克思。
我们很多搞政治经济学的人有一个很悲哀的事情,就是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权威,但是完全忘了马克思是怎么分析的,只是记住了一个结论,并不断地重复结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要灭亡,因为在他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资本投入,结果就使得最终需求不断萎缩,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另外,劳动者收入相对地甚至绝对地下降,同时造成了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上述两个基本规律导致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敲响了”的结论。
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到现在,“垂而不死”,原因就是在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的。
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中产阶级”的出现和壮大。
所谓的中产阶级就是白领,其人数、地位、收入水平都大幅提高,使得西方国家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社会虽然有很多动荡,但是不像19世纪那样风雨飘摇了。
我们要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根本问题在于想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点就在于提高技术、知识、信息这些生产要素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我在“十一五”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叫《中国增长模式抉择》,这里面总结了一下。
比照西方国家的增长模式转换的历程做了一个表:我们现在所谓的经济发展方式或者是经济增长方式,或者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在这个表的第二和第三、四之间完成。
西方国家早期的增长模式就是主要靠资本积累,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但是在19世纪的60、70年代,造成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使得资本主义面临危机。
然而,就在1883年马克思去世前后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此后西方国家的增长模式转入到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不再依靠资本投入来驱动,而主要是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推动。
到了50年代以后,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主要又是靠信息技术。
作为一个后起的国家,我们可以迎头而上,但面临的任务是从早期靠投资来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向靠技术进步、信息化带动的增长模式转变。
现在看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应该达成了一个共识。
2月3日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胡总书记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讲话,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个讲话里他50次提出了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可见,党中央已经看到了问题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刻不容缓。
在十七大以后,把转变增长方式的口号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党代会的决议,而不是像“九五”计划、“十一五”规划是作为政府来抓、来实施的事情。
但是,当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以后,很多地方列出10条以上的转变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太清楚到底要转变什么、到底要抓什么。
我认为,核心还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也就是在各个生产要素中降低对资金、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性,要靠技术进步、知识、信息带动经济发展。
这里顺带说一下出口问题。
出口是由投资派生出来的。
出口导向是东亚国家的发明。
东亚国家都要提早实现工业化,所以在高速增长时期都是靠投资推动的,但是很快就会发现问题,投资驱动的结果是或迟或早会出现金融危机。
东亚国家很巧妙地利用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储蓄不足的情况,用出口导向的政策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这就维持了东亚国家几十年的高速增长。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也是这样,特别是在1994年外汇改革以后,出口导向政策用得很成功。
但是正如日本后来发生的问题一样,其他采用出口导向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要避免东亚国家出现的问题,就要转变增长模式,要转向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是需要把握住的核心点。
那么,转变发展方式要从哪入手?第一,对于主要靠加工工业的发展来支撑高速增长的大部分沿海地区,要转变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依托现有制造业的产业链尽量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发展服务业,即产业服务化。
但不是说所有企业一下子就延伸到头了,甚至还需要有做代工的企业。
比较典型的有两个:一个是富士康,它转型以后还是做代工;另一个是台积电,它不做设计,只做芯片加工。
但是,前后两种代工并不一样。
最近很多报刊发表文章说中国还是需要简单加工业,这是对富士康的误解。
富士康和台积电都是台湾掌握专利授权和专有技术最多的企业。
第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和前面一条不是绝然分开的。
在传统产业里面,只要在一个技术上突破就很快会从旧的加工业中脱颖而出。
我本来对于我们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也没有强烈的意向和信心,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到各个地方去调研,发现我们接近世界前沿的技术很多。
做了一些研究后发现,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因为外国人早就发现,虽然我们教育质量还是有问题,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数量最多;根据欧盟的报告,从2004年开始我们的研发费用也超过日本,列世界第二位,加上改革使得我们的体制机制得到进步,把生产力解放出来了以后,这种新技术使我们不断地进步。
但是让我们感觉很失望的是,这种新技术往往在产业化过程中比较艰难,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很好地利用。
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别是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以后。
根据经验,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市场经济都会有很大的调整,大调整的一个结果就是一定会或大或少地出现技术革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既然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又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在一些产业面临着革命性发展的时候就出现一些机会,就是能够构建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我们最近调研发现,有几个产业是有希望的,一个是信息通信产业,再就是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
现在转变发展方式的情况怎么样呢?中央号召以后,各省、市、县都做了部署,采取了新的措施,但是效果差别很大。
我接触到的一些地方,苏州、无锡、常州“十一五”早期就开始行动了。
但是他们首先就遇到一个问题:当地大多是外资企业,而且研发机构都在境外。
当然,技术的溢出效应是不可阻挡的,可是它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没有承接的项目。
而本土企业利用三年时间的发展,逐步进入了研发创新过程,使得产品变得有技术含量、有知识含量。
所以,这三个地方在这一次金融危机情况下与别的地方比更具有生机。
还有广东。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九五”计划以后做的,已经出现了初步成效。
广东定了几个发展重点,一个是先进的信息通信产业,一个是电动汽车,一个是LED照明(半导体照明)。
就先进的信息通信产业而言,他们觉得自己有两个短板,一个短板是核心芯片没有,另外一个就是液晶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