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仪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流式细胞仪,大学课件
![流式细胞仪,大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4e4e59312b3169a451a49a.png)
细胞分选系统
样品分选原理
流式细胞仪的分选功能是由细胞分选器来完成的。总的过程是:由喷 嘴射出的液柱被分割成一连串的小水滴,根据选定的某个参数由逻辑 电路判明是否将被分选,而后由充电电路对选定细胞液滴充电,带电 液滴携带细胞通过静电场而发生偏转,落入收集器中;其它液体被当 作废液抽吸掉,某些类型的仪器也有采用捕获管来进行分选的。 稳定的小液滴是由流动室上的压电晶体在几十KHz的电信号作用下发 生振动而迫使液流均匀断裂而形成的。 一般液滴间距约距约数百μm。实验经验公式f = v / 4.5 d给出形成稳定 水滴的振荡信号频率。其中v是液流速度,d为喷孔直径。 使分选的含细胞液滴在静电场中的偏转是由充电电路和偏转板共同完 成的。充电电压一般选 150V,或-150V;偏转板间的电位差为数千伏。 充电电路中的充电脉冲发生器是由逻辑电路控制的,
可以引起发荧光的能量种类很多,由光激发所引起的荧光称为致荧光。
由化学应所引起的称为化学荧光,由X线或阴极射线引起的分别称为X线 荧光或阴极射线荧光。荧光免疫技术一般应用致荧光物质进行标记。
寿命为10-8 ~ 10 -11s。由于是相同多重态之间的跃迁,几率较大,速度大,
速率常数kf 为106~109s-1。
Laser 荧光 SSC
FSC
在流式细胞术测量中,常用的是两种散射方向的散射光测量
FSC
forward scatter light (“fsc”) or forward angle light scatter (“fals”).
小角散射又称前向角散射光光它反应细胞的相对大小和截面积 的大小,一般说来,前向角散射光的强度与细胞的大小有关,对同 种细胞群体随着细胞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对球形活细胞经实验 表明在小立体角范围内基本上和截面积大小成线性关系 ;
流式细胞仪培训(ppt42张)
![流式细胞仪培训(ppt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37e055d3f705cc1755270958.png)
PMT用于检测较弱的SSC信号和荧光信号 ,光电二
极管用于检测较强的FSC信号
阈值
阈值:信号放大过程会产生不需要的脉冲信号,通常
来自于碎片。通过设定某一信号的最低强度值,可将 不需要的脉冲信号去除,这一设定值称为阈值。
荧光补偿
采用合适的方法校正荧光染料之间叠加所造成的误差
荧光补偿
补偿调整的实验过程
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对象
藻类细胞
染色体
血细胞
原生动物细胞
任何存在于悬液中的直径为0.2-50微米的粒子或细胞都适用于流式分析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流式的基本组 成: 1.流动室和 液流系统 2.光路系统 3.电系统
流式细胞仪可提供的信息
物理信息:通过散射光信号反映
相对细胞大小 相对细胞颗粒密度和内部复杂度
流式细胞仪原理与应用
陈玉婵
提
要
流式细胞仪简介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流式实验流程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史
1930s~1950s:开始出现自动细胞分析技术(细 胞的计数,是通过光电仪记录流过一根毛细管 的细胞,用结合了荧光素的抗体去标记细胞内 的特定蛋白,应用分层鞘流原理,成功的设计 红细胞光学自动计数器。) 1960s晚期发展:荧光检测细胞计 、细胞分选 器检测细胞的荧光信号 、单克隆抗体技术 1973年,BD公司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研制 开发并生产了世界第一台商用流式细胞仪FACS I。
DNA含量分析-PI染色
细胞凋亡
细胞膜分析-PS外翻
PS(磷脂酰丝氨酸)正常暴露在胞膜的内表 面,凋亡时,PS外翻向细胞外表面。重组蛋白 Annexin-V可与PS结合
流式细胞仪ppt课件
![流式细胞仪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8cd6ada300a6c30d229f93.png)
DNA倍体
2N 2N 2N~4N 4N 4N
.
43
Normal Cell Cycle
M G2
G0
G1
s
C o u n t
DNA Analysis
G0G1
s G2M
0
200
400
600
800
1000
2N
4N
DNA content
.
44
.
45
DNA Analysis
300
225
150
Counts
75
.
18
3-D Histograms
.
19
免疫荧光分析
细胞表面的抗原(或细胞膜受体)与相关的 荧光抗体结合,形成带有荧光的抗原抗体复合 物。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荧光量,即可得到 细胞群的不同抗原位点表达情况。
.
20
.
21
免疫荧光分析的意义:
流式细胞术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可对细 胞表面和细胞内抗原、癌基因蛋白及膜受体 进行定量检测,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重要指 标。流式免疫荧光技术不仅能将表达不同抗 原位点的细胞群区分开来,而且还能进一步 区分各细胞亚群。对于造血系统疾病、免疫 功能障碍及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 估都起了重要作用。
.
3
FCM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标志着细胞生物 学、肿瘤学、免疫学等进入了细胞和分子水平 的研究。为从微观认识细胞及横向比较特征提 供了精密、准确的方法和仪器.
.
4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史
1930 年 Caspersson 和Thorell 开始致力于细胞的计数 1934 年 Moldaven 是世界上最早设想使细胞检测自动化的人他试图用光 电仪记录流过一根毛细管的细胞
流式细胞仪 ppt课件
![流式细胞仪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3447de4afe04a1b071deae.png)
ppt课件
9
常用荧光染料的特性
荧光染料 激发波长 (nm) 发射波长(nm) 用途
颜色
FITC
488
525
免疫荧光 绿色
PE(RD1) 488
575
免疫荧光 橙色
ECD
488
620
免疫荧光 橙红
PeCy5 488
675
免疫荧光 红
PI
488
620
DNA染色 橙红
PECy7 488
755
免疫荧光 深红
ppt课件
7
流式细胞检测样本的制备: 细胞样本的处理: 组织样本的处理 流式细胞仪检测的信号: 散射光信号:前向角散射光(Forward scatter, FSC) 与细胞大小有关;侧向角散射(Side scatter ,SSC,又 称90°角散射光)与细胞精细结构和颗粒性质有关,对 胞膜、胞质、核膜变化更敏感。 荧光信号:特异性荧光信号是指将荧光素分子耦联到特 异性抗体或分子上,当其与细胞表面或者胞浆中的抗原 结合后,被特定波长激发光激发而产生的信号; 自发荧光:个别的细胞有着他们各自特异性水平的自发 荧光(荧光信号产生于他们自身)。
流式细胞仪 FLOWபைடு நூலகம்CYTOMETER
基本概念和原理
ppt课件
1
2003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单激光五色的流式细 胞仪FC500/MCL,2005年升级为FC500/MPL
Cytomics FC500
ppt课件
2
流式细胞术的基本概念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是一种可 以快速、准确、客观,能够同时检测快速直线流 动状态中的单个细胞的多项物理及生物学特性, 加以分析定量的技术,并且可以对特定群体加以 分选。其中用到的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 )是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单克隆 抗体技术为一体的一种新型高科技仪器。在国外 又把流式细胞仪称为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器(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所 以目前大多数流式细胞仪机型都以FACS命名。
《流式细胞仪》幻灯片PPT
![《流式细胞仪》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5a9a6302d276a201292e4e.png)
这些荧光信号的强度代表了所测细胞膜外表抗原的强度或其核内物质的 浓度,经光电倍增管接收后可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器,将连续 的电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号。计算机把所测量到的各种信 号进展计算机处理,将分析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液可以打印出来, 还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以备日后的查询或进一步分析。
电子系统负责光电转换和数据处理
1 散射光信号
侧向角散射光 〔SSC〕 Side Scatter:细胞粒度及细胞内相对复杂性
激
前向角散射光〔FSC〕
发 光
Forward Scatter:细胞相对大小及其外表积
光散射分析:从非均一的细胞群体中鉴别出某些亚群
流式细胞仪的信号分析
外周全血细胞散射光双参数点图 〔红细胞溶解后〕
新型流式细胞仪,特点:随着激光技术的
二、流式细胞仪的构造组成
Principles of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 液流系统 ➢ 光学系统 ➢ 电子系统 ➢ 分选系统
三、流式细胞仪的根本构造
液 流 系 统
液流系统的作用是依次传送待测样本中的细胞到激光照射区,其理想状态是 把细胞传送到激光束的中心。而且在特定时间内,应该只有一个细胞或粒子 通过激光束。
根据散射光信号 从人白细胞中鉴别出不同亚群:
白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粒细胞
流式细胞仪的信号分析
2荧光信号
利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做单/多色分析: 检测多种细胞外表标志,定量细胞抗原表达、细胞因子水平 为PCR、FISH 等分子技术分选出纯度高的特异细胞群
流式细胞仪的信号分析
荧光信号的分析
流式仪器一览
流式细胞仪一览
流式细胞仪原理ppt课件
![流式细胞仪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ae5160580216fc700afd8f.png)
300 nm 400 nm
500 nm
600 nm
700 nm
Excitation Emisson
流式细胞仪的组成
仪器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应用
大型机——FACSVantage SE
多激光多波长 八荧光参数 高速分选 单细胞点对点分选
台式机——FACSCalibur
双激光 488nm 635nm
鞘液、洗液、PMA等:清洁无颗粒杂质
单细胞悬液的处理
荧光标记抗体的染色:使用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单色分析:直接标记、间接标记 双色分析:SimulSET IMK、HLA-B27 多色分析:TriTEST、MultiTEST、ProCOUNT
溶血:FACS Lysing Solution 细胞打孔:FACS Perm2 固定:1%多聚甲醛
荧光素吸收激光能量 荧光素将吸收能量释放,转换为
振动能和热能 释放较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光量子
荧光素与特异抗体结合 荧光抗体与细胞抗原结合越多,产生的荧光信
号越强
荧光信号
FALS Sensor
Freq
Fluorescence detector (PMT3, PMT4 etc.)
Fluorescence
流式细胞仪的电子系统
进行信号检测和分析 当细胞携带荧光素标记物, 通过激光照射区时,
受到激发, 产生不同波长的、代表细胞内不同物 质的荧光信号 荧光信号由光电接收器接收,转变为电信号, 可分析电压脉冲的高度、面积和宽度 电脉冲信号经A/D转换成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传送到计算机,进行储存、 作图、 统计分析
荧光信号
激发光源与荧光标记物
流式细胞术样本来源
细胞悬液:
分离PBMC、PRP等:操作复杂,分离、离心步骤导 致细胞特定群体丢失,并可能引入某些误差
流式细胞仪培训ppt课件
![流式细胞仪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456024dd3383c4bb4cd2b7.png)
慢性活动性肝 炎、肝硬化
肿瘤
降低
降低 降低
正常或 增高 增高
降低 降低 降低 降低
.
用荧光标记抗体
抗体特异性地结合细 胞上对应的抗原
表达该抗原的细胞被 标记上荧光; 抗原表达多的细胞荧 光强度强
.
阳性细胞百分 比或浓度
靶蛋白浓度
淋巴细胞CD抗原的流式细胞检测
收集透镜
光信号收集
3
带通滤波片 光电倍增管
.
光信号
FSC SSC FL1 FL2 FL3
数据处理
电信号
对数 线性 线性 线性 对数
脉冲处理,模数转换 (面积,峰高,宽度)
记录数据,显示结果
.
流式细胞仪产生的信号 非荧光信号
颗粒度
细胞大小
.
荧光信号
FL1 – FITC,GFP…(PMT2) FL2 – PE (PMT3) FL3 – ECD,PI… (PMT4) FL4 – PC5,APC… (PMT5)
633nm空冷激光: APC、APC-CY7 、CY5
90-4水冷激光:UV(333-364nm) HOECHST 33342、DAPI …
.
三、流式细胞仪应用
.
流式细胞仪应用
Ø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Ø 干细胞研究 Ø 细胞增殖与凋亡检测 Ø 细胞周期及倍体分析 Ø 细胞活性分析 Ø 细胞分选 Ø ……
Focused laser beam
流 动 室
.
流式细胞仪光路图
620BP FL3 (ECD)
575BP FL2 (PE)
525BP FL1 (FITC)
Air-cooled Argon Ion Las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5年,Kamentsky用紫外吸收和可见光散射 两个参数同时测量未染色细胞,给出细胞中 核酸的含量和细胞大小。奠定了多参数流式 细胞测量的基础。
罗敏
流式细胞仪
3
流 式 细 胞 仪--发展历史
1967年,Van Dilla和Los Alamos采用了层流流 动室和氩激光器,开发出了液流束、照明光 轴、检测系统三者相互垂直的流式细胞仪。 这成为目前各种流式细胞仪的基础。
流式细胞仪
1
流 式 细 胞 仪--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
流式细胞术是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悬浮液中的细 胞或细胞器进行快速测量和多参数检测的细胞 分析技术。同时依赖测量到的参数还可以用物 理的方法将一个群体中的细胞亚群分选出来, 即流式细胞分选术(cell sorting)。
罗敏
流式细胞仪
5
流 式 细 胞 仪--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流式细胞仪的数据采集、存 储、显示、分析日趋完善,随着样品制备方 法的增加,新的荧光染料和细胞标记物的出 现,使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20世纪90年代,与之配套的标本制备仪和自 动进样器的问世,以及适合临床应用的单克 隆抗体的增加,使流式细胞仪逐渐从科研单 位进入医院的中心实验室和检验科,成为现 代化的临床检验仪器的一部分。
罗敏
流式细胞仪
8
流式细胞仪--分类
流式细胞仪的分类
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临床型和综合型(科研型)。 根据有无细胞分选功能,可分为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仪和 流式细胞分析仪。 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一般流式细胞仪(零分辨率流式 细胞仪)和狭缝扫描流式细胞仪(高分辨率流式细胞 仪)。前者的激光光斑为椭圆形,光斑直径大于被检细 胞体积。后者激光光束为一条线状扁平光斑,直径在 3~5um。
罗敏
流式细胞仪
9
流 式 细 胞 仪--学习内容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 流式细胞仪的性能指标 流式细胞仪的使用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实例
罗敏
流式细胞仪
10
I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将悬浮分散的单细胞悬液,经特异性荧光染料染色 后,放 入样品管。
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悬浮在样品管中的单细胞悬液形成 样品流垂直进入流式细胞仪的流动室,流动室充满鞘液, 在鞘液的约束下,细胞排列成单列由流动室的喷嘴喷出, 成为细胞液柱,
含量等理化指标。
示意图
罗敏
流式细胞仪
11
I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细胞分选原理:
在压电晶体上加上频率为30kHz的信号,使之产生同频率的 机械振动,流动室也随之振动,这样通过测量区的液柱断 裂成一连串均匀的液滴。
在细胞形成液滴以前,各类细胞的特性已在测量区被测定 并储存。如果其特性与要分选的细胞相同时,仪器就在这 类细胞形成液滴时给该液滴充与指定的电荷,这样,当被 选定的细胞形成液滴时就带有特定的电荷,未被选定的细 胞形成的细胞液滴及不含细胞的空白液滴不被充电,也就 不带电荷。
流式细胞术综合应用了激光技术、流体力学、 细胞生物化学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单克隆抗 体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临床 医学等多门技术。
罗敏
流式细胞仪
2
流 式 细 胞 仪--发展历史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历史 1934年,Moldavan使悬浮的红细胞从一个毛 细玻璃管中流过,每个通过的细胞可被一个 光电装置记录下来。这就是流式细胞仪的雏 形。
液柱与水平方向的入射激光束垂直相交,相交点称为测量 区。通过测量区的细胞受激光照射后发出荧光,同时产生 光散射。这些信号分别被成90℃角方向放置的光电倍增荧 光检测器和前向角放置的光电二极管检测器接收,经过转 换器转换为电子信号。
电子信号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相应的软件
储存、计算、分析,就可以得到细胞的大小和活性、核酸
FCM与其他细胞分析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
高速度:每秒可检测1 000~5 000个细胞。 高灵敏度:每个细胞只要带有1 000~3 000个荧光分子就 能检出,两个细胞之间有5%的差别就可区分出来,光散 射的灵敏度为0.3um。 高精度:在细胞悬液中测量细胞,比其他分析技术的变 异系数更小,分辨率高。 高纯度:分选细胞的纯度可大于99%以上。 多参数:可同时定量检测单个细胞的DNA等多个参数。 在适当的条件,可对活细胞进行无害性分析和分选。
1969年,Fulwyler利用静电墨水喷射液滴偏转 技术,建立了流式细胞分选术。 Ehrlich和Wheeless利用飞点扫描技术和缝扫描 技术使零分辨率的流式细胞仪变成了低分辨 率的流式细胞仪。
史
20世纪70年代,随着Kohler和Milstein成功提 出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为特 异研究和分析细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3年,美国BD公司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 研制开发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流式细 胞仪FACS I。
罗敏
流式细胞仪
6
流 式 细 胞 仪--发展历史
目前,流式细胞仪同时朝着更加专业化和更加 普及化的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更加专业化是指仪器更精密、更灵敏地进行更 多参数的分析和更快、更纯地进行细胞分选。 更加普及化是指仪器更易于使用,使之成为实 验室里更常用的仪器。
罗敏
流式细胞仪
7
流式细胞仪--特点
带有电荷的液滴向下落入偏转板间的静电场时,依据所带 电荷符号向左或向右偏转,落入指定的收集器内,不带电 荷的液滴不发生偏转,垂直落入废液槽中排出,从而实现 细胞的分类。
罗敏
流式细胞仪
12
I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荧光染色原理
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抗原分子与相应的荧 光素标记McAb作用一定时间后形成带有荧光素的抗原抗 体复合物,经激光激发后发出特定的荧光,其荧光强度与 被测定抗原分子含量呈比例关系,由此可求得被测细胞与 标记McAb相对应抗原的表达量和阳性细胞百分比。常用 的荧光染料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藻红蛋白 (PE)、别藻青蛋白(APC)和Perdinin叶绿素(PerCP) 等,经488nm激光激发后其发射荧光光谱有差别,因而可 将其用于标记不同的McAb进行单色或多色免疫荧光染色。 目前,流式细胞术有单色、双色、三色、四色、五色荧光 分析,对细胞的分析更加精密、深入。
罗敏
流式细胞仪
3
流 式 细 胞 仪--发展历史
1967年,Van Dilla和Los Alamos采用了层流流 动室和氩激光器,开发出了液流束、照明光 轴、检测系统三者相互垂直的流式细胞仪。 这成为目前各种流式细胞仪的基础。
流式细胞仪
1
流 式 细 胞 仪--流式细胞术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
流式细胞术是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悬浮液中的细 胞或细胞器进行快速测量和多参数检测的细胞 分析技术。同时依赖测量到的参数还可以用物 理的方法将一个群体中的细胞亚群分选出来, 即流式细胞分选术(cell sorting)。
罗敏
流式细胞仪
5
流 式 细 胞 仪--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流式细胞仪的数据采集、存 储、显示、分析日趋完善,随着样品制备方 法的增加,新的荧光染料和细胞标记物的出 现,使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20世纪90年代,与之配套的标本制备仪和自 动进样器的问世,以及适合临床应用的单克 隆抗体的增加,使流式细胞仪逐渐从科研单 位进入医院的中心实验室和检验科,成为现 代化的临床检验仪器的一部分。
罗敏
流式细胞仪
8
流式细胞仪--分类
流式细胞仪的分类
根据功能不同,可分为临床型和综合型(科研型)。 根据有无细胞分选功能,可分为流式细胞分析分选仪和 流式细胞分析仪。 根据结构不同,可分为一般流式细胞仪(零分辨率流式 细胞仪)和狭缝扫描流式细胞仪(高分辨率流式细胞 仪)。前者的激光光斑为椭圆形,光斑直径大于被检细 胞体积。后者激光光束为一条线状扁平光斑,直径在 3~5um。
罗敏
流式细胞仪
9
流 式 细 胞 仪--学习内容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 流式细胞仪的性能指标 流式细胞仪的使用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流式细胞仪实例
罗敏
流式细胞仪
10
I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将悬浮分散的单细胞悬液,经特异性荧光染料染色 后,放 入样品管。
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悬浮在样品管中的单细胞悬液形成 样品流垂直进入流式细胞仪的流动室,流动室充满鞘液, 在鞘液的约束下,细胞排列成单列由流动室的喷嘴喷出, 成为细胞液柱,
含量等理化指标。
示意图
罗敏
流式细胞仪
11
I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细胞分选原理:
在压电晶体上加上频率为30kHz的信号,使之产生同频率的 机械振动,流动室也随之振动,这样通过测量区的液柱断 裂成一连串均匀的液滴。
在细胞形成液滴以前,各类细胞的特性已在测量区被测定 并储存。如果其特性与要分选的细胞相同时,仪器就在这 类细胞形成液滴时给该液滴充与指定的电荷,这样,当被 选定的细胞形成液滴时就带有特定的电荷,未被选定的细 胞形成的细胞液滴及不含细胞的空白液滴不被充电,也就 不带电荷。
流式细胞术综合应用了激光技术、流体力学、 细胞生物化学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单克隆抗 体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临床 医学等多门技术。
罗敏
流式细胞仪
2
流 式 细 胞 仪--发展历史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历史 1934年,Moldavan使悬浮的红细胞从一个毛 细玻璃管中流过,每个通过的细胞可被一个 光电装置记录下来。这就是流式细胞仪的雏 形。
液柱与水平方向的入射激光束垂直相交,相交点称为测量 区。通过测量区的细胞受激光照射后发出荧光,同时产生 光散射。这些信号分别被成90℃角方向放置的光电倍增荧 光检测器和前向角放置的光电二极管检测器接收,经过转 换器转换为电子信号。
电子信号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计算机通过相应的软件
储存、计算、分析,就可以得到细胞的大小和活性、核酸
FCM与其他细胞分析技术相比,有如下特点:
高速度:每秒可检测1 000~5 000个细胞。 高灵敏度:每个细胞只要带有1 000~3 000个荧光分子就 能检出,两个细胞之间有5%的差别就可区分出来,光散 射的灵敏度为0.3um。 高精度:在细胞悬液中测量细胞,比其他分析技术的变 异系数更小,分辨率高。 高纯度:分选细胞的纯度可大于99%以上。 多参数:可同时定量检测单个细胞的DNA等多个参数。 在适当的条件,可对活细胞进行无害性分析和分选。
1969年,Fulwyler利用静电墨水喷射液滴偏转 技术,建立了流式细胞分选术。 Ehrlich和Wheeless利用飞点扫描技术和缝扫描 技术使零分辨率的流式细胞仪变成了低分辨 率的流式细胞仪。
史
20世纪70年代,随着Kohler和Milstein成功提 出了单克隆抗体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为特 异研究和分析细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3年,美国BD公司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 研制开发并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流式细 胞仪FACS I。
罗敏
流式细胞仪
6
流 式 细 胞 仪--发展历史
目前,流式细胞仪同时朝着更加专业化和更加 普及化的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更加专业化是指仪器更精密、更灵敏地进行更 多参数的分析和更快、更纯地进行细胞分选。 更加普及化是指仪器更易于使用,使之成为实 验室里更常用的仪器。
罗敏
流式细胞仪
7
流式细胞仪--特点
带有电荷的液滴向下落入偏转板间的静电场时,依据所带 电荷符号向左或向右偏转,落入指定的收集器内,不带电 荷的液滴不发生偏转,垂直落入废液槽中排出,从而实现 细胞的分类。
罗敏
流式细胞仪
12
I 流式细胞仪的基本原理
荧光染色原理
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抗原分子与相应的荧 光素标记McAb作用一定时间后形成带有荧光素的抗原抗 体复合物,经激光激发后发出特定的荧光,其荧光强度与 被测定抗原分子含量呈比例关系,由此可求得被测细胞与 标记McAb相对应抗原的表达量和阳性细胞百分比。常用 的荧光染料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藻红蛋白 (PE)、别藻青蛋白(APC)和Perdinin叶绿素(PerCP) 等,经488nm激光激发后其发射荧光光谱有差别,因而可 将其用于标记不同的McAb进行单色或多色免疫荧光染色。 目前,流式细胞术有单色、双色、三色、四色、五色荧光 分析,对细胞的分析更加精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