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篇巩固提升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最新课标要求】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风成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定位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识别风成地貌的主要类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2.结合教材敦煌风成地貌案例,了解风成地貌的形成;(综合思维)3.结合风成地貌区的景观特点和气候特点,分析风成地貌区人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导引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知识点一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1.敦煌的有一个“魔鬼城”,其地貌形态:有的似古城,街道、广场井然有序;有的如飞禽走兽,姿态栩栩如生;有的如航行船队,看上去气势磅礴。

它们都属于风蚀地貌。

概念: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叫风蚀地貌。

2.敦煌风蚀地貌具有“、”的特点。

长条形的称为,孤立的石柱称为,“头大、身小”的称为,垄槽相间的称为风蚀雅丹。

有的形似城堡,并且在夜晚刮大风时会发出各种尖厉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所以被人们称为“”。

思维拓展风成地貌形成的过程知识点二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这里分布着多种形态的沙丘。

沙丘是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而成的。

顺风向呈延伸的沙丘 ,叫沙垄,形似的沙丘叫沙丘 ,形状类似新月的叫沙丘。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较,背风坡较。

技巧点拨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第二步·互动释疑解惑——启迪思维探究重点重点一风蚀地貌情境探究雅丹地貌是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貌,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雅丹地貌的主要形成过程为()①地壳抬升②风力侵蚀③流水堆积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②① D.③①②2.如图为平顶方山状雅丹地貌,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为()A.风力堆积 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 D.地壳抬升知能升华风力作用1.定义: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 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 高一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缓坡 风向
陡坡
缓坡 风向
陡坡
沙丘地形剖面图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沙丘等高线地形图
1、根据风成地貌判断风向 (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风向
思议展评
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 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故 在一次沉积过程中,颗粒大 的一侧为上风向,如左图所 示。
思考: 1、分析风成地貌形成条件? 风(动力条件) 沙(破碎的固体物质)
点。
地理要素的关系
重点:描述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态特征 难点:根据沙丘形态判断风向
实验器材: 自制透明玻璃箱子、不同大小颗粒的干沙源、障碍物、 吹风机(相同牌子的两个) 实验步骤: 1、在玻璃箱子的前方堆放两堆不同大小颗粒的干沙源 2、玻璃箱子尾端放置障碍物
3、打开吹风机(一个小风,另一个为大风),吹向玻 璃箱子前端的干沙源。 4、观察玻璃箱前端干沙源、障碍物处沙子的形态。
活动
欣赏一组桂林山水风景照,完成下列任务。
1.根揭所学的喀斯特地貌知识,判读照片中的喀斯特地 貌类型。 2.看看人民币武拾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说出是哪里 的山水风光,属于什么地貌类型。
课堂练习
在一些干涸的湖底,沉积物常常会裂开很大的缝隙,风
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
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沟槽,使地表变得支离破碎。
知识窗
喀斯特洞穴与古人类生活 周口店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震惊了世界,1987年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周口店猿人化石存在于喀斯特洞穴里,洞穴里还发 现了大量石器(猿人劳动的工具),动物造骨化石(猫物的 骨头)以及灰《用火的证据)。
这些发现说明北京体人曾经生活在洞穴里研究认为,喀 斯特洞穴冬暖夏凉,对于处于原始阶段的古人类来说, 是理想的居住场所。

高中地理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成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风力堆积D.冰川堆积2.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解析:第1题,在蒙古、中亚和我国西北一带的荒漠地区,气候干燥,温差很大,强劲的西北风将大量的黄土吹送到黄土高原的位置,经过二三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黄土高原。

第2题,埃及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强。

B正确。

答案:1.C 2.B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4.形成图③所示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溶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①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A错;图②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错;图③是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C错;图④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D对。

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③是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3.D 4.C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1)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2)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回答5~6题。

5.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6.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解析:第5题,湿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但“腰身”地势陡峭,难以形成土壤和生长植被,C正确。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探究
当堂检测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 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 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 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
探究
当堂检测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D.偏北风
探究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
当堂检测
(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完成2~3题。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2.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 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3.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解析:第2题,据图可知,石蘑菇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是由风力 侵蚀作用形成的。第3题,图中所示沙丘是由风速降低挟带物质沉 积形成,属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答案:2.A 3.C
探究
当堂检测
2.风化和风力作用下的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
风化作用
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 普遍(例如,花岗岩的 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 球状风化)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一、选择题在敦煌市以西200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分布着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呈水平状的浅红色泥质土层,被分割成形态多样、凹凸相间的雅丹地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读图,回答1~2题。

1.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 )A.流水沉积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冰川沉积作用D.基岩风化作用2.塑造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断裂凹陷作用解析:第1题,敦煌雅丹地貌在敦煌市以西200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形成,故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A正确。

第2题,雅丹地貌泛指干旱区的风蚀地貌,C正确。

答案:1.A 2.C下图(线为等高线,单位:m)表示一种由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4.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解析:第3题,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背风坡往往较陡且向内凹,如图中P点所在一侧,而迎风坡往往坡度较缓,如向外伸出的舌头,如图中Q点左侧;对于等高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

由此判断,图示地区的风应从左侧向右侧吹,根据图上指向标所示方向可判定风向为西北风。

第4题,图中所示地貌是风积地貌(沙丘)。

该地貌主要集中于气候干旱、风力较大的地区。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为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所以此图所示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

答案:3.B 4.C某游客于2017年8月14日,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某地质公园进行考察,该地质公园约位于(90°E,40.5°N),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

公园中的特殊地貌,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质地坚硬,呈浅红色,与黑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学历案-高中地理鲁教19必修第一册

《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学历案-高中地理鲁教19必修第一册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学习主题为“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我们将围绕敦煌地区的独特自然景观——风成地貌,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索。

风成地貌是自然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敦煌地区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风成地貌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风成地貌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及主要类型;了解敦煌地区风成地貌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地图阅读和实地考察,学会识别和分析风成地貌的形态特征;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风成地貌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识别和分析风成地貌的能力。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期末测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效果。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敦煌风成地貌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新课讲解:介绍风成地貌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主要类型,重点讲解敦煌地区风成地貌的分布、特点和成因。

3. 地图阅读:提供敦煌地区地图和相关地理信息资料,指导学生阅读地图,识别和分析风成地貌的形态特征。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敦煌地区的风成地貌,收集相关资料和照片,撰写考察报告。

5.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地考察的经历和发现,展开课堂讨论,深化对风成地貌的理解。

6. 总结归纳: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强调风成地貌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风成地貌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实践操作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敦煌地区风成地貌的空间分析报告。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雅丹”原是维吾尔语,意为陡峭的土丘。

在敦煌市以西200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分布着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呈水平状的浅红色泥质土层,被分割成形态多样、凹凸相间的雅丹地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读图,完成1~2题。

1.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 )A.流水沉积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冰川沉积作用D.基岩风化作用2.塑造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断裂凹陷作用解析第1题,敦煌雅丹地貌是在敦煌市以西200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形成的,其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A正确。

第2题,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地貌。

C正确。

答案1.A 2.C3.读敦煌雅丹地貌景观图,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和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A.地壳上升运动温带季风气候B.风力侵蚀作用温带大陆性气候C.流水沉积作用温带季风气候D.冰川侵蚀作用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敦煌所属省份为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图片中显示岩石层理构造,是因为不同质地的岩石经受侵蚀能力不同所致,故选B。

答案B沙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

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5.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B.缓坡沙粒直径小于陡坡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解析第4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风力更大,主要表现为搬运作用,在陡坡受重力作用沉积下来,不断推动沙丘移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3. 图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D )
A.奇峰林立
B.山高谷深
C.千沟万壑
D.侧壁陡立
[解析] 图文信息显示,图示地貌是干旱地区发育的雅丹地貌,具有土墩和凹槽相间排
列的景观特征,土墩的侧壁陡立;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不具有奇峰林立、山高谷深、
千沟万壑特征。
4. 图中敦煌雅丹地貌中土墩(垄)的走向大致为( D )
10. 据图判断该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B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图示地貌为新月形沙丘,沙丘两翼延伸的方向指向下风向,根
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该地盛行西北风。
[2023·苏州期末]抛物线形沙丘是一种平面形态呈“V”形或“U”形的典型固定、半固 定沙丘,其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因平面图形像抛物线,故得名抛物线形沙丘。 植被的分布可控制抛物线形沙丘侵蚀和沉积,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下图示意新疆艾比湖流域某研究区抛物线形沙丘的形成过程,通过野外观测和对研究 区抛物线形沙丘形态特征和沙丘上植被特征的分析,初步可以断定研究区抛物线形沙 丘起源于风蚀洼地。据此回答11~13题。
18. 图中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是( D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海浪侵蚀
D.风力侵蚀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蘑菇状的地貌形态多为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风蚀蘑菇,D正
确;该地海拔高,海浪侵蚀的可能性小,C错误;图示的地质作用应为外力作用的表
现,与内力作用无关,排除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A、B错误。故选D。
似馒头状;经过10 000年的变化到现在,最低位置海拔变化不大,最高位置范围有所
缩小,变化最大的是1 002米。说明该地貌中部明显变细,类似于“蘑菇状”,C正确;

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共31张ppt)

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共31张ppt)
➢ 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沉积; ➢ 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沉积。
方法技巧
根据风成貌判断风向的方法
(1)根据流动沙丘坡度判读风向
方法技巧
根据风成地貌判断风向的方法
(2)利用沙丘的延伸确定风向: 新月形沙丘的两翼随风延伸,即向下风向延展。
方法技巧
根据风成地貌判断风向的方法
(3)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沉积物会随着风速减弱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 积,故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如图所示:
问题:1.[综合思维]推测平顶山状雅丹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
答案:
平顶山状雅丹顶部平坦是早 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问题:2.[综合思维]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存在高速大风的地 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
答案:
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蚀,导 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 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 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 较弱,因此坡度相对和缓。
鲁教版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2节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 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结合材料,识别常见风成地貌的类型。(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结合材料,分析风成地貌的形成与分布以及风成地貌分布区的环境特 征。(综合思维) 3.结合材料,理解风成地貌区的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填图 在风沙地貌示意图中填写风沙地貌名称。
提示 (自左向右)风蚀蘑菇 风蚀雅丹 新月形沙丘
判断
(1)风力侵蚀就是风化作用。( × ) (2)敦煌“魔鬼城”属于风蚀地貌。( √ ) (3)雅丹是一种风力堆积地貌。( × ) (4)风成地貌只分布在干旱地区。( × )

2022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提升训练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2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提升训练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基础过关练题组一风成地貌形成因素《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关于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为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其外围分布着沉积岩。

该处花岗岩岩体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侵蚀得薄如蛋壳。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形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B.风力堆积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2.形成花岗岩球状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A.流水B.冰川C.风力D.温度变化下图是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吉林B.新疆C.四川D.上海4.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侵蚀(2020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关于该地景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坚硬B.地表植被覆盖少C.季相变化明显D.形态独特6.与图示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B.土壤C.地形D.气候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图和沙丘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8.形成图中沙丘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风力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题组二风成地貌的分布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9.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A.海南岛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准噶尔盆地10.下列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分布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稀少D.冬季温暖湿润(2020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貌景观照片,照片中的骆驼向北而行。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02-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

02-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

且东北高,西南低,①剖面显示海拔最高处在
中部,不符合图示景观特点,A错误;西北—
东南走向的剖面不能直观反映图中地貌单体形
态,B错误;图示应为东北高,西南低,C错误; ④剖面能反映出陡面朝向东北方向,且东北高,西南低,D正确。
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
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
(如下图所示)。由于沙漠的推进,黄河在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必备知识解读
知识点1 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例1-1 [教材改编·第70页活动]下图为非洲某地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貌是( A )
A.风蚀蘑菇
B.风蚀柱
C.风蚀垄
D.风蚀雅丹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貌上部宽大、下部狭小,应为风蚀蘑菇,A正确。
A.东北—西南
B.南—北
C.西北—东南
D.东—西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垄槽沿西北—东南方向延伸,根据材料信息“在极
干旱地区,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
大而成为沟槽”可知,垄槽延伸方向与主导风风向一致,所以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
东南,C正确。
3.同学们考察雅丹地貌时,应规避的风险主要有( D )
A.海滩
B.冲积扇
C.溶洞
D.山谷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即
为雅丹地貌”和图示信息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相间,地势起伏较大,海滩、冲积扇地
势起伏较小,A、B错误;溶洞为洞状地貌,C错误;山谷与雅丹地貌特征类似,两
侧较高,中间较低,地势起伏较大,D正确。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一、敦煌概略1.地点、范围: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与青海、新疆的交界处,西面是荒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沙漠,与天山余脉相接。

2.自然地理特色敦煌天气干旱,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致使地表的物理风化激烈,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风成地貌。

二、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1.观点:风力对岩石、堆积物侵害而形成的地貌。

2.特色:顶平、身陡。

3.种类种类特色风蚀垄长条形风蚀柱孤立的石柱风蚀蘑菇“头大”“身小”风蚀雅丹垄槽相间三、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1.观点:沙丘是干旱地域风力吹扬的松懈沙粒聚积而成的。

2.种类:纵向沙垄、金字塔形沙丘、新月形沙丘。

3.新月形沙丘的特色: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一、判断题1.风力侵害就是风化作用。

()2.敦煌“魔鬼城”属于风蚀地貌。

()3.全部沙丘的迎风坡都缓,背风坡都陡。

()4.雅丹是一种风力堆积地貌。

()5.风成地貌只散布在干旱地域。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比拉沙丘是欧洲最大的海岸沙丘,该沙丘全长2700m,宽500m,高114m,160年前只有35m高,此刻仍在不停扩大。

据图回答6~7题。

6.比拉沙丘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侵害B.风化作用C.地壳上涨D.风力堆积7.比拉沙丘不停扩大的主导力量是()A.中纬西风B.极地东风C.东北信风D.西南季风分析:第6题,沙丘是荒漠地域的基当地形单元,由风力堆积形成。

第7题,由图可知,比拉沙丘位于大陆西岸,受流行西风影响,西风不停把沙子吹登岸,使比拉沙丘不停扩大。

答案:6.D 7.A三、连线题将以下风成地貌种类与其特色连起来。

答案:风蚀地貌【情形导入诱思】作为“干旱王国”的新疆,风力对地貌的塑造拥有特别的意义。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为“峻峭的土丘”,因为大自然的风蚀作用,“小土丘”下部常常遭到较强的剥蚀作用,因此渐渐形成向内凹陷的形态。

2022_2023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pptx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2_2023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pptx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结合材料探究: (1)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的雅丹地貌属于什么地貌类型? 答案:风蚀地貌。 (2)这种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 答案: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
[方法突破]
1.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下图示意了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如下: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 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容易发生崩解和破裂,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 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图示风化过程主要受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 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
D.海蚀作用
解析: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波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 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固结成岩。 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风蚀作 用。故选B。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 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 高度不断增加。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2 题。
(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C )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解析:流水的侵蚀作用使黄土高原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
征。 (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B )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雅丹地貌)
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 运到他处的过程,称为风的搬运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雅丹”原是维吾尔语,意为陡峭的土丘。

在敦煌市以西200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分布着东西长约15千米,南北宽约2千米,呈水平状的浅红色泥质土层,被分割成形态多样、凹凸相间的雅丹地貌,与青色的戈壁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

读图,完成1~2题。

1.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 )A.流水沉积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C.冰川沉积作用D.基岩风化作用2.塑造敦煌雅丹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断裂凹陷作用1题,敦煌雅丹地貌是在敦煌市以西200多千米的疏勒河古河道中形成的,其主要物质成分来源于流水沉积作用,A正确。

第2题,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地貌。

C正确。

2.C3.读敦煌雅丹地貌景观图,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和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A.地壳上升运动温带季风气候B.风力侵蚀作用温带大陆性气候C.流水沉积作用温带季风气候D.冰川侵蚀作用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图片中显示岩石层理构造,是因为不同质地的岩石经受侵蚀能力不同所致,故选B。

沙丘是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

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5.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B.缓坡沙粒直径小于陡坡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4题,缓坡一侧为迎风坡,风力更大,主要表现为搬运作用,在陡坡受重力作用沉积下来,不断推动沙丘移动。

故选A。

第5题,风力越大,迎风坡沙丘坡度越缓;缓坡风力较大,细小的沙粒多被搬运到陡坡,所以缓坡沙粒直径大于陡坡;该沙丘所处具体地点不确定,因而不能确定是西北风。

故选C。

5.C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5~10米的垄脊,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称为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以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据此完成6~7题。

6.四种地貌类型中,为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是( )7.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①湖泊沉积地层②流水侵蚀③冰川搬运堆积④风力侵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6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中可知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沟槽和垄脊,符合图中条件的是B图。

A图是冰川侵蚀地貌,C图是风力侵蚀地貌。

D图是火山爆发。

故选B。

第7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风力侵蚀作用强,罗布泊以前是湖泊,该地远离冰川。

故选C。

7.C右图是某摄影爱好者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边拍摄的“佛掌沙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

据此完成8~9题。

8.该沙丘的成因是( )A.流水的堆积作用B.风力的堆积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D.人工堆积而成9.有关雅鲁藏布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丰水期在夏季B.无结冰期C.流程较短D.水位季节变化小8题,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强风口地段,每年冬春季节,大风经过的地区植被稀少,加上江面摩擦力小,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挟带沙洲和河漫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B正确。

第9题,雅鲁藏布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中下游地区能够受夏季风影响,降雨量大,主要是雨水补给。

水位季节变化大,A正确,D错误。

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有结冰期,B错误。

全长2000多千米,流程长,C错误。

9.A能力提升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

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下面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风力堆积B.流水堆积C.冰川堆积D.海浪堆积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A.印度洋海滩B.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D.塔克拉玛干沙漠3.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题,峡谷中多大风天气,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携带的江边或沙洲上的沙尘受到山的阻挡,在山坡下堆积,形成沙丘。

丹娘沙丘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成因主要是风力堆积,A 对。

流水堆积形成的沙丘应与河道连接,B错。

冰川堆积物没有分选性,不能形成沙丘,C错。

该地不临海,D错。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附近沙洲和河漫滩,C对。

该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印度洋海滩、青藏高原疏松的土壤、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不能吹到,A、B、D错。

第3题,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此时河流水位高,植被覆盖率高,裸露的沙源面积小,风吹起的沙尘少,B对。

其他季节江水的水位较低,植被覆盖率低,出露的沙丘、河漫滩面积大,沙源多,沉积多,沙丘增长速度较快,A、C、D错。

2.C3.B雅丹地貌,现泛指干旱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形成B.风力侵蚀残留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D.流水沉积作用5.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4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地貌,故本题选D。

第5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本题选B。

5.B福建平潭岛罕见地貌: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

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

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

据此完成6~8题。

6.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A.河流沉积出露河床B.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C.就地岩石风化D.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7.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B.流水搬运、堆积作用C.君山冰川堆积作用D.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8.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B.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C.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D.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6题,河流入海,泥沙沉积,如果此沙丘是河流沉积出露河床形成的也应该位于入海口附近;景观图和材料中提及此处是巨大沙丘,该沙丘地势较高,不可能是河流搬运形成的,A错误。

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应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沙丘上覆盖的黑色碎石风化也应形成黑沙,但景观图中却是黄沙为主,C错误。

台湾岛植被覆盖率高,风沙天气少,且距福建平潭岛遥远,风力搬运到此地的泥沙有限,D错误。

第7题,海水堆积应位于海岸线附近,与图示沙丘位置不符,A错误;此处的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而成,不是流水搬运堆积形成的,B错误;该地地处福建沿海,海拔低,气温高,不可能有冰川作用,C错误;该沙丘的形成主要是受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山地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

第8题,结合此地盛行北风和沙丘的位置,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迎风地带,A错;碎石起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较小,B错误;沙丘上的植被根系发达,能起到固沙作用,但是沙丘上植被稀疏,固沙作用较小,C错误。

7.D 8.D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巴丹吉林沙漠以奇峰、鸣沙、湖泊等闻名于世,该地年降水量40~80毫米,蒸发量超过3000毫米,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其中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5个,冬季不结冰。

该地沙丘广布,最高在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

图1为巴丹吉林沙漠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2为该地沙山示意图。

图1图2(1)分析该地高大沙丘的形成原因。

(2)依据图2,从沙山西北坡和东南坡任选一坡,推断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1)题,沙丘是随着风力的减弱风中的泥沙不断堆积形成。

从成因来看需要的条件是有大风、有沙源、有障碍物。

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风力大且大风天数多,西北地区以沙漠为主,沙源丰富。

同时题干中“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说明有障碍物使风力减弱,且使沙丘形成固定沙丘。

第(2)题,风力堆积地貌的特点是具有分选性,风中携带的沙粒,其颗粒大小与风速呈正相关。

风速大,堆积颗粒越大;风速小,堆积颗粒小。

在沙丘的西北方向是迎风坡,越往上风速越小,堆积的颗粒越小。

沙丘的东南坡是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该地位于西北内陆,附近沙源丰富,冬春多大风天气,风携带大量沙尘在此处堆积;沙山内部湿度较大,且顶部附近植物较多,形成固定沙丘,随着沙尘持续堆积,形成高大沙山。

(2)西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

原因:西北坡为迎风坡,随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或东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

原因:东南坡为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向坡底滑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