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章末测验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地区人口最稀少的是()A.东欧平原B.恒河平原C.亚马孙平原D.密西西比平原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A.①B.②C.③D.④4.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A.从河北流往山东B.从湖南流往广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5.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A.资源的数量B.人均消费水平C.区域开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6.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B.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C.资源数量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9.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B.资源总量C.人均物质消费量D.人均精神消费量10.战争中,许多伊拉克人民惧怕战争前往其他国家,导致伊拉克人口数量减少,这种人口迁移属于A.经济因素的迁移 B.社会文化因素的迁移C.生态环境的迁移 D.政治因素的迁移11.读“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图”,关于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A.在美国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B.在美国X1年龄段人口的受经济因素影响从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C.在我国X1年龄段人口的迁移受到X2年龄段人口迁移影响较大D.在我国X2年龄段人口的迁移主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试卷第2页,总7页下图为2019年春运十大出发地和十大目的地统计图。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是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和人口消耗的资源量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B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是因为A.人口减少B.科技进步C.劳动力增加D.政策改变2.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人们生活质量提高B.人口老龄化严重C.生态环境恶化D.环境质量提高下图示意安徽省2012-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户籍常住比(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值)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期间安徽省()A.人口迁移以净迁入为主B.常住人口数量多于户籍人口数量C.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D.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缩小4.安徽省户籍常住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A.户籍制度调整B.生态环境改善C.生育政策改变D.就业机会增加下表为2019年北京市部分区人口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自然增加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5.表中()A.东城区由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多,常住人口密度最大B.海淀区自然增加人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门头沟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D.通州区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异大6.影响表中四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气候①水资源①经济水平①发展历史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2015年,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8.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我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测试试题(含答案)
(1)材料一中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集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美国退休的老年人,沿着图中箭头方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三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
5.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D.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6.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11.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B.增加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减小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D.加大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差异
读“木桶效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如右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气候资源B.矿产资源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6.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17.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30.(1)工业发达,大城市集中,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工作条件,吸引了大量人口在此集聚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章末复习
章末复习3步方案知识网络构建[知识清单]6个概念:①人口迁移②人口自然增长③人口机械增长④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净迁移率)⑤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⑥人口合理容量4个特点:①人口分布的特点②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③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3个影响因素: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③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热点问题聚焦热点聚焦一中国人口政策新动向【热点关注】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
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热点素材】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出现了持续的低生育率,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从1982年时的约34%下降到2020年时的17.95%。
与此同时,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营养的改善,带病生存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病苦长寿化”现象凸显。
“一老一少”两大问题夹击中国人口进程,并且引发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最突出的社会人口问题是养老难、劳动力短缺。
其一是养老难。
在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家庭结构核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已基本瓦解,双独家庭、单独家庭和非独家庭面临的养老压力各不相同,但都难以摆脱赡养脱离、老难所养、老难所依和老难善终的命运。
其二是用工难。
2003年前后,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感受到招工难的气氛,随后问题不断蔓延和深化。
时至今日,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早已超越“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第一次“人口红利”随着劳动力的老龄化而接近尾声。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课后练习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 - 1 -第二节人口迁移.......................................................................................................... - 6 -第三节人口容量........................................................................................................ - 12 -章末检测 ....................................................................................................................... - 19 -第一节人口分布基础巩固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B.气候湿热C.资源匮乏D.地处内陆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题,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
第2题,巴西高原东部处于热带,但由于地势高,气候凉爽,加之地形平坦,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因而开发较早,形成人口密集区。
2.D3.有关各大洲或地区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A.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B.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C.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D.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4.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目的是()A.以税养老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C.鼓励生育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3题,新增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通过计算,亚洲的新增人数最多,大洋洲的新增人数最少,C项符合实际,A项不符合实际;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自然增长率较低,B项符合实际;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2.8%,D项符合实际。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章末综合检测试卷(两套,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评(两套)第一套 (1)第二套 (13)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完成1~2题。
1.表中()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2.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答案:1.C 2.D解析:第1题,结合湖南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可判断出其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在五省级行政区中吉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低,湖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高,湖南省的死亡率最高。
第2题,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小于人口合理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其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
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4.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及图名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第4题,由图可知,④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最大。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人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
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B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达B.自然条件优越C.城镇化水平高D.工业发展最早6.D处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却形成了一个人口孤岛,其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中部B.降水丰富,农业发达C.位于亚欧大陆中部D.位于日本群岛上答案:5.B 6.C解析:第5题,B为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中心之一,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悠久,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至二章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移民不属于推力导致人口移动的是()A.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当地居民外迁B.中国修建三峡工程,库区人口向外迁移C.西部大开发使我国很多人迁往西部地区D.中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一些人被迫迁移2020年7月11日是第31个世界人口日。
结合下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2.现在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国家主要分布在()A.亚洲B.北美洲C.大洋洲D.欧洲3.全球人口将在未来43年间增加25亿,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北美洲B.欧洲C.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4.目前下列国家中,人口机械增长率较高的可能是()A.中国、日本B.美国、德国C.尼日利亚、墨西哥D.埃及、印度尼西亚旅游承载力也称景区旅游容量,它是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能力,即满足游人最低游览要求,包括心理感应气氛以及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是旅游资源的物质和空间规模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决定景区旅游承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 )A.科技水平B.自然资源C.开放程度D.消费水平6.布达拉宫是西藏建筑的杰出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现在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条件不便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D.游客量不足下图中甲、乙、丙为我国三个不同的区域,图中箭头①~④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④能反映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文化教育B.经济差距C.环境质量D.工程建设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A.25万B.30万C.35万D.45万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4.下列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悲观派的观点的是
A、依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类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地球依然能承受
C、现在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人口容量
D、人类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
根据材料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2.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
(2)A—B一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其原因是:
B.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
C.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
D.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和“人口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图示时间内,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章末综合检测一含解析2
章末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1~2题.1.导致图中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地形D.河流2.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2019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给俄罗斯公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
下图为1990~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资料。
据此完成3~4题。
3.1990年至2010年,俄罗斯远东地区()A.生育率提高B.就业率提高C.净迁出率下降D.人口容量下降4.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A.经济矿产开发B.环境生态保护C.政策国土开发D.军事加强国防人口重心是人口分布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其演变反映了区域人口数量的空间变化过程,即由于地区人口增长和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拉动人口数量平衡点的变化。
如图为1984~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化图。
据此完成5~6题。
5.1984~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能反映出()A.能源资源开发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B.户籍制度变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缓慢C.地区经济差异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加快D.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重心移动减缓6.2010~2013年中国人口重心移动可能是因为()A.河南省人口出生率降低B.四川省农民工回流增多C.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加剧D.湖北省自然增长率降低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7~8题。
7.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8.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章末综合检测卷含解析必修2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下图中四大流域,人口分布最稀少的是()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
亚马孙河流域D。
密西西比河流域解析:亚马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高温潮湿,不利于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答案:C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数量多少。
读图,回答2~3题。
2。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C。
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D。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3.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影响因素是()A.地形B。
气候C。
矿产资源 D.交通解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于北半球0°~60°,即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第3题,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的生存,因而人口分布集中。
答案:2。
A 3.B读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4~5题.4.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特点为()A.沿海多,内陆少B。
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较多C.中部多,四周少D。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5.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人文原因为()①气候温暖湿润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历史悠久④开发时间较早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解析:第4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的人口密度较大,数量较多。
第5题,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水陆交通运输便利,殖民者到达时间较早,开发较早;气候温暖湿润属于自然条件,澳大利亚的历史并不悠久。
答案:4.B 5.B“胡焕庸线”指我国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划分我国东南、西北半壁及人口分布差异的界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
读下表,回答6~7题.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面积比例/%人口比例/%面积比例/%人口比例/%1953年43。
2494.80139.5156.76 5.205。
83 2000年43.2494。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与当前世界范围内人口迁移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气候B.自然资源C.经济D.教育2.下列现象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张教授到北京参加一周的学术研讨活动B.李老师暑假期间到桂林旅游C.刘同学北京大学毕业后到湖南工作、定居D.王先生今年五月到香港出差,为期一个月3.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①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
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⑤5.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⑤6.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⑤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
截至2017年9月中旬,全国共有480多万“城归”返乡创业。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城归”现象最明显的为( )A.四川B.山东C.浙江D.天津8.“城归”返乡对农村的影响是( )A.增大留守儿童比例B.降低环境人口容量C.提高创新活力D.彻底解决养老问题9.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因素B.战争因素C.气候因素D.土地因素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图中人口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为A.东北多,西北少 B.经济落后地区多,经济发达地区少C.东南多,西北少 D.东南少,西北多11.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资源D.矿产资源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 B.资源D C.对外开放程度.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2.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B.我国的人均可耕地和人均淡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并不算富余C.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值在16亿左右,目前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尚不突出D.尽管我国不断开发宜农荒地,但随着人口增加,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增长缓慢3.与上海相比,限制北京市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为()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消费水平 D.科技条件4.下列人口迁移现象中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的是( )A.图瓦卢举国移民到新西兰 B.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D.国家组织东部城市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建设C.美国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5.下列纬度地带中,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比例最高的是A.0°~20°S B.0°~20°N C.20°~40°S D.20°~40°N四川省攀枝花市位于金沙江上游河谷,年均温达20.3℃,年日照时数达2700小时,1月平均气温达13.6℃。
2013-2017年,从外地来攀枝花的老年人由3万人增加到了15万人。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大量老年人赶往攀枝花的主要目的是A.避寒 B.开矿 C.支教 D.经商7.外来老年人口不断迁入对攀枝花市的影响主要为A.促进健康医疗产业发展 B.增加大量廉价劳动力.加剧就业困难.加快钢铁工业发展DC总人口×100%。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迁入人口-迁出人口(人口迁移差额率=) ( 8.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是地地和D地 D.BCB.A地和C地.B地和C AA.地和B地) ( D9.导致地人口迁移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环境变迁.社会因素 D.政策因素BA.经济落后 C)箭头代表主要人口迁移方向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