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齐云山道茶与养生

合集下载

当年齐云山

当年齐云山

当年齐云山作者:倪国华来源:《安徽文学》2011年第05期齐云山是一座道教山,文化山。

这“一部伟大的金石志”确实值得细细品味。

或许由于道教的式微,或许由于一座比它更高大的山耸立其旁,遮住了它往日的光辉。

当年齐云山可了不得。

皇帝没生儿子,派张天师来齐云山为他建醮求子,结果嘉靖皇帝就生得龙子。

这还了得,嘉靖皇帝一高兴,就把这座原本叫作白岳的山改成了齐云山,还下旨敕建了“玄天太素宫”,齐云山从此声名远播。

鼎盛时期,朝山的香客和游人每日有两三千之众,而诸多名人的齐云山之旅更给它罩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芒。

早在南宋,大儒朱熹就曾三次回徽州老家扫墓访宗,每次都要登临齐云山。

云岩湖畔的晞阳书院就是他最爱去的地方。

他在那里课徒讲学,传播儒教,江浙皖一带的理学信徒受其影响至深。

天桥岩壁上存留的宋至明清的摩崖石刻,与这位大儒也有干系。

理性是人的智慧,但愉悦山水更是人的天性,大儒也不例外。

“山行何逍遥,林深气萧爽。

天门夜不关,池水时常满。

日照香炉峰,霭霭烟飞暖。

”朱熹的诗句轻松疏朗,温暖可亲,一点没有板着面孔教训人的意思。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曾为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奠基进“九字策”的休宁人朱升,与齐云山有着更深的关联。

他生于斯,卒于斯,吐纳于斯,回归于斯,59岁时遭遇朱元璋才开始步入人生的辉煌,71岁以年迈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

他是个淡泊的人,他力荐刘伯温,却没有刘伯温的名气大。

他是个内心向道的人,家乡的齐云山是他的精神家园。

你看他携童拄杖而来,赋诗《云岩》,心情是多么的恬淡、愉快和超脱。

“呼童扶杖履,特向此中游。

福地红尘远,函关紫气浮。

闲云归洞口,晓日出山头。

试弄查伊笛,凉风碧树秋。

”大境界是需要时间养成的,大境界也是需要时间展开的。

六百年后,伟大领袖毛主席慧眼识珠,将他的“九字策”演绎出新九字方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朱升的名字石破天惊,响彻海内外,而给他人生诸多营养的齐云山却仍然默默地在他身后隐着,或许这正是齐云山“道”的定力。

“养生之都”话养生——记为建设“中国养生之都——休宁”献一策活动启动仪式

“养生之都”话养生——记为建设“中国养生之都——休宁”献一策活动启动仪式


市 地方 志 学会 秘书 长 陈政 :一 是 养生国际化。如休宁黄村 ,很多美国游 客喜欢去 ,和 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 动 ,这种 从 西方 环境 到 徽州 环境 的转 变 ,对他们而 言其 实就 是一 种养 生的体 验 。二是 养生人 才。要考虑道 文化 、新 安医药等养 生专业 人才的引进和培 养。 三是 养生载体和展 示。考虑建设 一些养 生馆之类的场所 。 黄山故园徽州文化促进会会长 、黄 山学院徽文化研究所兼职研 究员许琦 : 四川 的阆 中之于休 宁有学 习借鉴之处 , 万 安镇 是 罗盘 之 乡 ,可兴 建 万安 风水 馆 ,集养生 、休闲 、住宿为一体 ;齐云 山脚下建一个 国学馆 ,与万安风水馆互 为辉映 、串点成线 。 市旅 游文化 学 会 会长 、巅峰 旅 游 研 究中心主任盛学峰 :很赞同 “ 中国养 生之都 ”这一定位 ,这既是基于休宁文 化 背景 、民众消费需求心理 ,对休宁前 期品 牌 的集 聚提 升 ,也是充 分 考虑 旅 游 业态 创新 的提 法。从旅 游空间布局上 看 ,要 形成 养生资源 “ 点线面 、众星拱 月”的局面 ,凸显整体品牌效应。这个 “ 月”,就是齐云山。 市旅 委 副主 任项 敬 贤 :要举 全 县 之 力来打造 ,形成 一种共识 ;做 到规划 先行 ;包括 养生环境 、产 业都 要有个标 准 ;重点培 养一些养生产 业 ;出台政策 来支撑 ;强化营销 宣传力度 。 省徽 学会 副会 长 、市 社科 联 汪炜 主席最后作了总结 :打造 “ 中国养生之 都” ,休宁有后发之势 。各位专家畅所 欲言 ,议得深 ,谈得远 ,特别是提出了 “ 江之 源 、养生 之根 、众 星拱 月” 浙 等 一些观点 ,说明大家前期都做了不少 准 备工作。我认 为 ,围绕打造 “ 养生之 都 ”这一品牌 ,政策上要提供好支撑 。 对 “ 宁”二字 ,我的理 解是 “ 闲一 休 休 县 、宁静 之 乡” 。休 闲 养 生 ,根 在休 宁 !我想 这 应该 成 为休 宁 的一大 闪 光

古徽州四种茶境

古徽州四种茶境

202006/VACATION TOUR茶为中国之饮,历千年演绎,成为文化,不是国粹,也是精髓。

历史上的徽州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儒雅文明,品质生活。

这里的人讲究品位,追求幽雅,以茶调理养生,接人待物,休闲娱情,成为常态,由此打造出各种不同的茶境,演绎出风貌各异的茶境。

首先是富室茶境。

明清以来,徽州人服贾四方,以商为命,打造出名垂青史的徽商。

徽商多富庶之户,十分讲究生活质量。

架梁建房要四水归堂、五岳朝天,屋面装饰要砖雕石雕木雕,俗称三雕。

室内陈设也十分考究,尤其重视厅堂。

上厅悬中堂字画,其下是长案方桌,条案摆东瓶西镜,谐音平静,以寄托主人祈祷经商平安顺畅之意;方桌为八仙桌配太师椅,整个组合肃穆沉稳,端庄高贵。

两侧设茶几座椅,排例有序。

侧壁悬名家山水字画,梁柱挂精美楹联。

下厅多为天井,再置鱼池假山、盆景花卉,营造生机勃勃气息。

整个厅堂既为休闲,也为待客,一派高雅端庄。

于此环境氛围中,长幼欢聚,主客相逢,断断是少不了茶的。

富室茶境尤其重排场、重气派、重器具。

高堂花厅,华贵茶具,嫩芽新茶,一切以气度不凡,富丽堂皇为宗旨。

茶具追求质地优良,款式高雅,饮者多为达官贵人和富贾豪商等,且有专门茶艺,严谨程序,诸如备具、备茶、赏茶、涤器、投茶、浸润泡、冲泡、敬茶、受茶、品茶、收具。

手法是燕子衔泥,有条不紊,慢而不断,行家称为千金泡法。

其次是文士茶境。

徽州素来文风昌盛,尊礼成俗,各种学派纷呈,儒士才人辈出。

文人雅士常相聚,海阔天空,天南地北,古今中外,话题必从茶里出。

以茶助兴,物质里面见精神,高风雅韵,淡泊明志,宁静志远,以及怡情益思养性舒心,茶无疑是百里挑一的载体。

茶的清香和高雅,与文人儒雅和风流相融合,久而久之,完整的文士茶便应运而生,其特点是重环境、重氛围、重程序。

环境要求:或幽林庭园,或竹坞流泉,或山光水色。

氛围讲究:邀三五知音,携同道好友,泥炉薪炭,瓦罐竹勺,加上等名茶。

倘有陆羽茶旗飘扬,古联古炉古壶为用,则更得一味。

齐云山导游词(优秀10篇)

齐云山导游词(优秀10篇)

齐云山导游词(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齐云山导游词(优秀10篇)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

齐云山与碧云齐散文

齐云山与碧云齐散文

原来,是因为这次报名的人数超出,他们夫妻二人主动退让,把机会留给他人。这种先人后己,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风格,我在心中暗暗为他们点赞。六点三十分,人已集合完毕,导游一声令下,载着52人的大巴车从湖口文广中心出发。沿彭湖高速,经过彭泽、马当,绕过东至,约三小时到达休宁。
一路上,大家兴致很高,在群主兼导游周帅哥的带领下,有几位帅哥和美女在车内一展歌吼,引来阵阵掌声与喝彩声。唱歌采取点名制,被点到的人,如果不唱歌,就必须发红包。于是,车上顿时热闹起来。
在太素宫的正对面,我们看到的远方是一座香炉峰。这是因重力、崩塌、流水风蚀作用而形成的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440米,形状如一只巨型的香炉。
快要下山的时候,我突然想起网上介绍的方腊寨,连忙向身边的本地美女导游打听。美女用手朝右一指,在那边,还远着呢,你们不是要下山么?
是呀,齐云山还大着呢。看来这次导游并没有安排我们再游其他的景点,只能等下次再来啰。
七、九里十三亭
从望仙楼下山,原本是可以坐缆车的。可为了锻炼身体,同行的52人,包含两个十岁以下的孩子,都选择步行下山。原来,从山下往山上共九里的山路,名为“霞客古道”,徐霞客曾三年两次(1616年、1618年)登临齐云山。山路上建有步云亭、环峰拱秀亭、登高亭、中和亭、凌风亭、瞻敬亭、松月亭、海天一望亭、云水亭、渐入仙关亭等13个亭子。非常有意义的是,这十三个亭子的建筑风格迥异,就连门楼上的题名的字体,也是各有特色而毫无雷同的。原来,九里十三亭,其中的九和十三这两个数字中,蕴含着道家渴望长寿永生的理念。九为易中天数之最,至阳;十三取象龟背上的版纹,龟为水之精,至阴。二者结合,取意阴阳调和,健康长寿之意。因此当地老百姓有一句口头禅是这样讲的:“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哎呀,早知如此,上山的时候,我们就不该坐缆车了!再说,这点山路,全是石级,又平又宽,比起上次我爬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的山路,真的是不知要好十万倍。

齐云山道教文化的特色

齐云山道教文化的特色

齐云山道教文化的特色齐云山,位于皖南徽州休宁县城西15公里,与黄山相望对峙,系黄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一个隆起部分。

因为白云长从山中生出,古代又称“白岳”。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诗云:“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说的正是黄山和白岳所在的徽州地区徽商发达时代的繁荣景象。

黄山是人间仙境,齐云山则是天上人间。

这里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名山,在道教中又称福寿山。

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它始于唐,兴于宋,全盛于明,直到清末民国,仍是香火不断。

但由于遭受“文革”期间的破坏,许多道教建筑只存下遗址,道教文化的各种载体也散落民间。

近年来,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一些宫观道院和石雕造像得到了保护、重建和利用,正常的道教活动得到恢复,一批年轻的道士通过学习和培训开始成长起来,有关道教的道场表演和庙会活动也时常举行,并于去年召开了全国性的“齐云山与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影响日渐扩大。

一、正一派的传统齐云山道教以正一派为主,尊老子为始祖,以《道德真经》为依据,供奉的是真武大帝。

这是两宋时代玄神地位提高和信仰兴盛的一个表现。

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有方士余道元,号天谷子,游至齐云山石门岩,斩草结庵以居,得到当地好道居士的赞助,创建佑圣真武祠,塑真武大帝神像供奉——民间传说该神像为百鸟衔泥共塑而成的,于是香火始盛,道士日增,从此奠定了齐云山的道教基业。

延至明代,由于诸帝王对道教的尊崇敬奉和扶持利用,齐云山的道教活动也日趋兴盛。

嘉靖十一年(1532),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嗣汉天师张彦頨率众往齐云山为皇帝求子,得顺签,后生一子。

嘉靖皇帝大喜,遂降旨在原真武祠旧址上敕建太素宫,并亲撰《御碑记》云:“朕于壬辰年(1532),因正一嗣教真人张彦頨,奏令道众诣齐云山建醮祈嗣,果然灵应,自时设官焚修,赐建玄天太素宫于齐云岩。

……”此后第四十九代天师张永绪、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先后授命再谒齐云,建醮祈祀,宣扬秘典。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胡长春道家是以先秦时期老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教则是两汉时期神仙方士把老庄思想宗教化、神秘化的结果。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文化中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与教义修为,对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道教独特的服食炼养方式,促进了茶的发现、利用和向民间普及的过程。

道家思想和道教的教理教义,不仅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生机和灵气,而且是国人饮茶之“道”的最直接的来源。

这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中,道家与后来的道教最早与茶文化发生关联,其加于茶文化的影响、作用也最深。

一、道教与饮茶习俗的形成历史表明,道家或道教与茶的关系,比儒、佛二教更为久远。

在中国茶文化萌芽期的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时也是老庄思想大行其道的时代。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是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道教信徒为了修道成仙、长生不老,创造了辟谷、吐纳、胎息、导引、服饵等修行方法。

所谓的服饵,就是通过服食药饵来摄生养命,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

起初,道教服饵以服食金石丹药为主,然而这一类丹药须通过鼎炉炼制出来,所采用的原料以金、银、铅、汞及各种矿石为主,成本非常之昂贵,且服食的风险很大。

草木类药饵则恰恰与之相反,虽然它的功效没有金石类药饵那样神奇,但是在养生延命方面依然可以达到可观的效果,于是,真人道士大都改服自然界生长的草木类药饵。

在道教徒们长期的研究、服食过程中,数以百计的草木类药物被道教人士所发现和认识,包括茶在内的大多数药物的功效也得到了确证。

汉魏六朝的数百年间,谈到茶的功效的典籍很多。

如《神农食经》言:“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三国时张揖《广雅》说:“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晋张华《博物志》载:“饮真茶令人少眠。

”华陀《食论》言:“苦茶久服,益意思。

”上述数则史料大都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谈论茶的药效的,认为饮茶之功效包括有力悦志、令人不眠、增进思维及醒酒等,由此表明人们对茶作用于人精神的功效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茶文化与道家

茶文化与道家

茶文化与道家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有着丰厚的思想基础,它融合了儒、佛、道家思想和精华。

儒家的“中庸和谐”学说,以茶修德;佛教的普度众生,以茶修性;道教长生观、养生观与“天人合一”,以茶修心。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与道家,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与道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

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的农业之神——神农氏,最先使用茶,他把茶作为解毒的方子。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本草经》)。

神农为帮人民治病去痛,亲尝草木而多次中毒,终于寻茶得以解毒。

并取名为“荼”(今之茶)。

除了解毒,人们又发现茶的其它药效,“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经》)。

壶居士《食忌》还说:“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至明朝隐士罗廪《茶解》仍说:“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

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笃好不能得其当”。

说神农发现茶或是托古,能羽化轻身的茶,也许正是竭力寻找长生之药的奉道之士所发现。

“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被誉为“草木之仙骨”。

《山海经?西山经》载曰:“玉膏所出,以灌丹木。

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

”这种长生不死的丹木,当然是想成仙得道者的追求。

自庄子阐发神仙“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后,“仙能飞行云中,神化轻举”,“老而不死”,就一直鼓舞着世间的执着追求者。

被称为“神仙道教”的信奉者们,或认为饮露能身轻腾飞,或认为服食草木能飞身轻举。

“或食元气,或茹芝草”(《神仙传?彭祖传》),寻药食草者不计其数。

“玄中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刼长”,“我生求羽化,云中采药蔬”。

“采药层城远”,“穷遍一根莲”。

“岩崖产灵药,等闲人顾稀”。

崇山峻岭、深沟野壑到处留下道士寻药采药的身影和足迹,草木仙药众多,茶也应在其中了。

养生是成仙的基础,李白诗“神农重养生”,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他还说:“先服草木以救亏损”。

天开神秀齐云山

天开神秀齐云山

天开神秀齐云山上海人去徽州基本上是冲着黄山或古村落而去的,但是在黄山的南面与其相隔不到百里的另一座安徽名山——齐云山,许多游客也许没有听说过,因为黄山的名气实在太大了,远远“盖”住了齐云山,就像太阳的光芒“盖”住了星星一样。

2009年春末,我陪同上海博物馆团组织的青年活动,专门去徽州齐云山看摩崖石刻。

齐云山地属徽州休宁县,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古称白岳,因最高峰“一石插天,与云并齐”而得名。

齐云山海拔585 米,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

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

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齐云山摩崖石刻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屯溪约一个小时不到的车程。

齐云山脚下的横江,江水流淌到屯溪老街西侧与率水汇合后,成为新安江的起点,经千岛湖,一直流向杭州湾,横江是新安江源头的主要支流之一。

登齐云山有索道和登山道,我们车到了游客中心,客人选择爬山,由登山道上山,再乘索道下山。

索道费用得自理,无法强求,我让大巴司机帮忙用车送到游客中心的横江下游登封桥旁,大家从桥上过江后开始登山。

好在上山的路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亭子共游客休息登山道九华里,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才登上齐云山山门,游客们都是小青年,身体看上去很棒,但他们平时缺少锻炼,大家累的满身大汗气喘如牛。

登上山来,山上郁郁葱葱凉风习习。

抬头望见齐云山的进山大门——望仙亭,山门两旁对联为清乾隆御笔题写“天下无双胜景,江南第一名山”。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御驾天下,一时高兴御笔挥毫,什么天下第一泉、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关等等美名便应运而生。

被皇帝金口玉言御封的“第一”,顿时身价百倍,声名鹊起。

公元1766年乾隆第四次下江南,来的徽州,听说境内齐云山香火旺盛,有求必应,一时兴起,坐轿上了齐云山。

穿过一天门,来到曲径迂迴上嵌下覆的真仙洞府,乾隆眼睛一亮,随口发出真乃神仙造化的喟叹。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的联系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的联系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儒、道、释文化的有机统一。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道教与中国茶文化的联系,一起来看看。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的联系一、养生悦志,道法自然的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几千年之久。

饮茶的器具,环境,所用原料等皆颇讲究品第,品茗过程并非一般的饮用,注重由茶而衍生的思考,小小杯盏中有玄妙的无限乾坤。

“悟”茶不同于水,水意在解渴,而茶重在“和静清寂”的环境中感悟。

因此中国文人常常借饮茶做诗,抒发人生之感,如自居易的《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庸懒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写出了清淡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情趣。

同样一杯茶,不同的人品会有不同感受,这区别来自饮茶人独有的生活阅历。

在这一点上,茶和道是相通的。

唐朝有则“吃茶去”的著名公案,说的是赵州禅师崇茶,认为吃茶能消除学人的妄想,能帮助人明心见性。

当别人向他请教佛法时,他往往只是答“吃茶去”。

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通过饮茶自会有所感悟,寻得所求答案,启发学僧转向对内在本性的发现。

道教的养生思想正是“且喜人间事不暄,我命在我”的理念。

道教养生术中,有“存想”一说,就是闭目静思某一特定对象,让心境平和下来去冥想,这正和赵州禅师“吃茶去”的意图是吻合的。

茶文化与道教都提倡人们在“静”中品味人生,用以承载思想的工具,一个是有形的茶,一个是无形的道,但都主张“清净”与“感悟”。

二、浅论《茶经》的道家思想中国茶文化标志性著作《茶经》深受道家思想浸染,体现了自然天道的美学思想,自然天道正是道家哲学观的核心,《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随顺自然的审美观充分体现在《茶经》的各章节中。

论及茶叶的品质,《茶经》认为野生茶比种植茶要好,茶树不适合人工种植;论及盛茶的瓷器,《茶经》认为越瓷、岳瓷最好,因为越瓷和岳瓷青,更益茶水的自然绿色;论及煮茶之水,《茶经》认为山水最好,因为山水最近自然,江水、井水难免易受到人为的污染破坏。

导游词齐云山的美食与特产

导游词齐云山的美食与特产

导游词齐云山的美食与特产齐云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以其秀丽的山水和丰富多样的美食与特产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名资深导游,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齐云山的美食文化和特产,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第一部分:齐云山的美食一、齐云山独特的美食文化齐云山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也使得其美食文化独具特色。

这里的美食以山珍海味和独特的烹饪技艺为基础,融合了山东省的传统烹饪特色和当地的风味菜肴。

二、齐云山的三绝美食1. 齐云山大鱼大肉美食齐云山地区临近水域,水源丰富,当地人常将鱼肉、肉类制作成各种美味佳肴。

其中,有口皆碑的齐云山烤鸭、鱼翅、海鲜等,以其鲜嫩可口、色香味俱佳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2. 齐云山的山珍美食齐云山地区山岭相连,四季气候多样,能生长出各种美味的山珍。

例如,当地的野山菌、竹笋等都是享誉全国的特色美食,它们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得来齐游山的游客们大呼过瘾。

3. 齐云山传统小吃作为中国历史名山之一,齐云山的美食也深受古代文人雅士的喜爱。

这里有各种传统小吃,如糕点、汤圆、油酥糖、煎饼果子等,它们不仅口味独特,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种小吃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第二部分:齐云山的特产一、齐云山的茶叶文化齐云山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产地之一。

当地的茶叶栽培历史悠久,以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种植技术,出产了许多优质的茶叶品种。

例如,齐云山云雾茶以其鲜香独特的口感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绿茶的代表之一。

二、齐云山的特色工艺品1. 齐云山的丝绸制品齐云山地区历史悠久,作为历史文化名山,这里的丝绸产业兴盛。

当地工匠们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创新,制作出了各种精美绝伦的丝绸制品,如丝巾、绣品等,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齐云山文化特色,还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2. 齐云山的木雕艺术品齐云山地区以其优质的木材资源和精湛的木雕技艺而闻名。

这里的木雕工匠们能够将木材雕琢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如木雕屏风、木雕雕塑等。

齐云山导游词品味当地特色美食

齐云山导游词品味当地特色美食

齐云山导游词品味当地特色美食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齐云山!作为资深导游,我将带领大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第一站,让我们先来到齐云山的传统餐馆,品尝齐云山最有特色的菜品——山珍海味。

齐云山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的山珍海味因此而赢得了口碑。

山珍有野生的蘑菇、竹笋,还有齐云山特色的野菜——野生花椒、野山参等。

而海味则包括新鲜的海鲜,如虾、螃蟹、鳜鱼等。

这些食材新鲜美味,经过独特的烹饪手法,传统的山珍海味菜品带给人们口福和健康。

接下来,我们来到齐云山的小吃一条街,这里是齐云山当地居民休闲聚餐的最佳场所。

这里有各种美食小吃,代表着齐云山的地方特色。

比如,糖葫芦,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街头小吃,在各地都能找到,但是齐云山的糖葫芦有着独特的味道和制作工艺,采用的是当地特产的鲜果,糖衣外酥里嫩,十分美味。

还有炒年糕、炒河粉、锅巴等各种各样的小吃,满足不同口味的游客需求。

不仅如此,齐云山还有许多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美食。

比如,齐云山麻糕,这是一道古老的汉族传统糕点,由麻子、芝麻、红糖等材料制作而成。

麻糕甜而不腻,有着浓郁的香味和粘性口感,是齐云山地方特色美食中的代表之一。

另外还有盘龙茶、山楂饼、花生糖等,这些都是当地特色,极具地方风味。

除了传统美食,齐云山还有许多受到齐云山文化影响的现代美食。

比如,齐云山火锅,火锅文化在齐云山非常盛行。

齐云山火锅采用新鲜的食材,以高汤为底料,配以各种调料和特色酱料,锅中食材煮熟后入口鲜嫩可口。

这道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还能体验到齐云山的热情与活力。

最后,让我们来到齐云山的特色餐厅,尝试当地创新美食。

这些创新美食通常结合了当地的传统风味和现代的烹饪技巧,给游客们带来了一种崭新的美食体验。

比如,传统的土豆、鸡蛋、青椒等食材经过独特的处理和调配,烹饪出了美味的齐云山土豆饼。

这道菜品以土豆为主料,味道独特,口感酥脆。

还有老鸭汤、山茶炒鸡块等异彩纷呈的美食,给游客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黄山旅游攻略:徽浙苏游走之齐云山

黄山旅游攻略:徽浙苏游走之齐云山

黄山旅游攻略:徽浙苏游走之齐云山烟花三月,未下扬州,但还是有意于江南美色,故约了好友取道徽浙旅行。

黄山登过两次,无意再做重游,因而此次第一站之目的地乃是坐落在休宁县的齐云山。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齐云山着实比不上黄山的巍峨俊秀,但是却有悠久的道家文化底蕴,清虚元妙真人张三丰仙逝之后就葬在了这里。

神仙住的地方一定是很不错的。

我们乘坐的火车很快就要到达此行的目的地屯溪,整顿好行李,隔壁铺位的一位中年男子与我搭话,闲聊几句,原来此公就是本地黟县人,开了一家李宁专卖店,这次去北京开了一个订货会回来,得知我们就是从北京慕名来齐云山旅行,立刻豪爽的告诉我们“他的朋友就在齐云山景点供职,可以送我们免费上山”哈哈!我们一听当然大喜过望,还真的由这位好客的老板把我们一直送到齐云山的登山缆车上。

这座仙山果然名不虚传,不仅有着悠久的道家文化,而且的确风景优美,着实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我们在这山上整整住了两日,拍摄到了很多美景,在这里奉献给朋友们欣赏。

齐云山的山门第二座山门是一处天然石洞齐云山摩崖石刻明代碑文小壶仙境齐云山五老峰坐落在半山腰的月华镇老外们看着火腿垂涎欲滴镇上有很排场的酒店酒店后面原来是个库房哈哈,池子里还养着活鱼我们的中餐,一盘梅菜扣肉,一盘清炒油菜,还幸运的碰到了一瓶陈年好酒。

方腊寨,当年他们就是凭借这里的天险,雄霸江南三座雕像中间的就是英雄方腊,左边是他的妹妹,右边老者是他的军师一群采茶的村姑从寨上下山这里的绿茶是非常名贵的采回来的茶叶有满满的一个大筛子晚饭后开始加工烤制最后放在烘箱上烘干就成为可以出售的绿茶第二天清晨的五老山云遮雾障年久失修的破旧廊桥路边破土而出的竹笋几乎可以看到它在长高优美的岭上建筑山下人间住在这里是美好的享受。

去安徽休宁齐云山旅游食宿有什么

去安徽休宁齐云山旅游食宿有什么

去安徽休宁齐云山旅游食宿有什么
去安徽休宁齐云山旅游食宿有什么推荐
玄天宾馆
在原道教招待所内,为二星级农家乐宾馆。

客房宽敞明亮,内铺木地板,提供蚊不叮、太平猴魁、道观茶等。

标间平时250元左右,节假日300元左右。

地址:月华街景区。

月华楼农家乐
只有很少的房间和铺位,白床单,素花床靠,极干净淡雅。

平时40元左右一晚,节假日50元左右一晚,有电视,无空调,公共卫浴,地址:月华街。

三天门旅舍
全部为多人间,有电视,但无空调,提供公共卫浴。

平时20-40元一床,节假日50-60元一床,房间铺位每客一换,卫生尚可。

地址:月华街。

长生楼浮云餐厅
正阳道院旧址,二星级农家乐餐厅。

每到周末,附近地区的驴友团队、摄影团队多在此聚居就餐,人气相当旺。

白岳八卦、月华豆腐、齐云太极等菜肴被评为休宁地区乡村福地弄农家乐厨艺大赛的最佳特色菜肴。

长生楼住宿区3-5人间平时大概40元一床,节假日大约为50元一床,有电视,无空调,提供公共卫浴。

地址:月华街。

小壶天饭店
原梅轩道院旧址。

平时大约30元一床,节假日40元左右一床,房间素净整洁,装修简单,无空调、电视,有电扇,提供公共卫浴。

其房间正对香炉峰,风景极佳。

地址:月华街。

李长蘅《白岳游记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长蘅《白岳游记序》原文及翻译译文

李长蘅《白岳游记序》原文及翻译译文1、李长蘅《白岳游记序》原文及翻译译文李长蘅《白岳游记序》原文及翻译李长蘅原文:友人徐声远诗云:“向平五岳无一字,其名亦自垂千秋”,予每读而壮之,举以为游者劝。

及遇山水佳处,嗒然无言,有知之而不能以告人者,又自恨才不逮情,则聊举声远之言以自解。

乃今读闲孟《白岳游记》而予殆有不能解者焉。

夫人之情与才,固有兼之如闲孟者。

闲孟与余谈,不能胜予,而所不能言者,闲孟之笔皆足以发之,其才真有过我者矣。

往时与亲泊真州,风涛际天,喷薄万里,予低回留江口不去,而闲孟顾欲入城,一观其土风民俗之盛。

盖闲孟之不能忘情于世如此。

故其为纪游之语,不尽得之于山水,而遇事辄发,纵横古今,其磈磊骚屑之意,亦可以想见矣。

予尝再游武林,无一语纪其胜;白岳吾故土,先人坟墓在□.冉冉逾壮,而不得一往,闲孟乃能先之,又其所著撰若此,予甚妨且愧□.虽然,吾闻黄山三十六峰,插青天而垂旷野,其胜在白岳之上,闲孟游齐云而不能兼有黄山,又至武林,出没于灵隐天竺之间,而不得一参云栖,此皆闲孟未了公案,闲孟倘有意乎?予请执笔而从闲孟之后矣。

乙竹醉日。

译文:友人徐声远有诗写到:“向平五岳无一字,其名亦自垂千秋”,每每读这两句诗都感觉十分壮观,常拿出来劝勉记游的人。

到我个人遇到好山好水,也是懊丧而不做声。

有时心里明白却无法表达出来,深感自己的才学疏浅,无法表达内心真挚的情感,就拿出声远的诗句自我宽解。

可是今天读了闲孟的《白岳游记》后,我大概有不能理解的地方了。

人的情感与才华,本来是有像闲孟一样兼而有之的。

闲孟与我交谈,口才不能胜过我,可他不能道出的东西,在他的笔端都可以尽情表达出来,他的文才真是超过我呀。

以往我和他亲自驾着小船到真州,风浪连天,气势在壮观,喷涌万里,我徘徊在江口不肯离开,可是闲孟还是望向真州城的方向想进城,想一观当地风土人情的盛况。

闲孟是如此地不能忘情于世。

所以他那些记游山水的文字不完全得之于山水,遇事有感而发,纵横古今,他那愁苦郁结,一吐为快的情感,想见一般。

齐云山道教兴衰考论

齐云山道教兴衰考论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齐云山道教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代时期,曾被称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齐名。

其发展与整个中国道教文化发展的过程相一致,经文献资料的不断求证,归结齐云山道教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1创建时期据文献考证齐云山有道教踪迹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唐,明万历《齐云山志》记载:“龚栖霞,唐乾元中(758—760)人,名籍无所考,抱道绝粒,栖隐于石门之岩。

”由此可见,齐云山道教在唐代虽无建迹,但已有道教遗踪。

齐云山道教真正有迹可循的时间始于宋。

方士余道元在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自黟北(黄山)游至齐云山天门岩,得“潜师印记‘宜我室此’”[1],遂拜请于居士金安礼、金士龙,于“宝庆丙戌初建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山,丁亥少师程泌题云岩于石”[2],刻于祠后崖壁,“山川草木自此添鲜碧矣[3]”!相传真武帝神像为百鸟衔泥塑立,显应于昭。

崇拜道教的居士信徒,纷纷献地输财,筑祠建观。

继由叶介夫、程大有、胡大祥建“三清阁”、“四聚楼”。

咸淳二年(1266年),朝廷下核实之令后,重建正殿,香火日盛,道士渐增,自此奠定了齐云山道教基业。

2鼎盛时期元代90余年中,齐云山道教发展迟缓,少有建树,文献大多记载这一时期的齐云山道教勉强维持宫观庙宇,道士也多强调倚岩洞筑室进行苦练清修。

明朝受“山岳效灵”的影响,道教活动得到统治者的推崇,日益兴盛。

永乐十年以后,齐云山上宫观道房,次第落成;并于十八年,建齐云观于齐云岩;宜德四年建三清殿于拱日峰下,齐云山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根据记载和实地求证,这一时期的齐云山道教多吸收和借鉴了武当山道教,文献资料记载到道士徐秘元等频繁往来于武当山,或去武夷等山访求道家修心养性之学,因此宫殿建筑、道规道制方面,齐云山道教多效仿武当。

齐云山经典导游词5篇

齐云山经典导游词5篇

齐云山经典导游词5篇"黄山白岳甲江南"。

白岳者,齐云山也。

齐云山位于休宁县境内,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虽无黄山的宏伟高峻,但峰峦奇怪,别有一番秀气可人的风情。

齐云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画,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

清乾隆帝巡游江南时曾赞美齐云山是’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齐云山呈丹霞地貌,多少百处景点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开神秀,灿若彤霞的天然美景。

景辨别为月华街、云崖洞、楼上楼三局部。

现已开明客运索道。

景区紧邻皖赣铁路跟屯溪至景德镇公路干线,东距黄山机场33公里,交通便利。

道教圣地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与武当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当’之称。

山上道观错落,宫庙相映,钟鼓磬鸣,岚烟缥缈。

1984年6月恢复了齐云山道教协会,有畸形的宗教典礼运动,可供游客参观。

摩崖石刻齐云山吸引着历代名人雅士,紫霄崖下的《紫霄宫玄帝碑铭》为明代佳人唐撰、戴炼书,碑高7.34米,宽1.40米,为江南见。

数以千计碑碣石刻,其清丽的词句,遒劲的书法,匠心的镌刻,形成了壮观的艺术珍品长廊,使齐云山成为览景访古的圣地。

洞府楼阁齐云黑虎崖,也称真仙洞府,危崖相连如垣,崖间洞窟累累,有八仙、圆通、罗汉、雨君、文昌、珠帘等,内供神像;崖顶清流飘洒而落,如珍珠垂帘。

明嘉庆年间修筑的’楼上楼’,构造奇妙,由两层自然石窟组成,虽饱经风霜,仍风景苍幽。

齐云群峰齐云山景区有9座重要山峰,最顶峰廊岩,高百余米,峻峭如削,上覆下陷,呈60°倾斜,仰望巍峨入云而又势若压顶,峭拔雄奇,有’一石插天,与云并齐’之称,齐云山也由此得名。

此外,还有’山作香炉云作烟’的"香炉峰、相映成趣的三姑峰与五老峰、宛如采药仙子的仙女峰等。

此外,齐云山景区还保留有一片天然楠木林,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深处林隐蔽日,涧水潺潺,’深谷常有烟云锁,楠树毒草千万朵’,亦具欣赏价值。

"黄山白岳甲江南"。

身心赏石论

身心赏石论

身心赏石论闲暇时,邀三五好友小聚,品茗读石,享受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惬意与轻松。

味醇目悦神怡之际,劳苦之外的非非之想会自觉不自觉地感觉些茶与石的相似与相关。

时日渐久,总算从两者的商品属性中寻出了可以量化的相似;又从两者的艺术品质里找到了不可量化的情感体验;还从两者的审美诉求路径中归纳了澄怀味象、雅俗共赏的方法;亦溯源至两者文化现象背后“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幸有所获,皆因笃信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任何学问触类旁通后皆可发现其中相通之“理”。

有了些粗浅的认识,再应对起朋友们提出的疑问时,多少增加了些底气。

最常被问及的问题有二:“什么样的茶和石头是好茶好石头”、“如何品评茗茶和鉴赏奇石”?本来朋友之间交流时所谓的“答疑解惑”,更多时候是一种仁智互补,没有什么高下对错之分,仅仅是各抒己见而已。

只需分清答疑的对象是群体还是个体,解惑时才有针对性。

如果答疑的对象是个体,那么,最原初最本质的答案就应该是“自己心里喜欢”,或者换个角度答曰“与自己身心契合的茶和石头就是好茶好石头”。

两个看似简单的答案,达到真正理解却很难。

就说“契合”两个字,这里是从“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层含义上说的,关心的是直观感受而非理化指标;注重的是情感体验而非理性思辨。

若想表述得再清楚点,在“契合”前加上“相对”这个前缀可能会严谨些吧。

“心有灵犀”原本就是感性化、情绪化的一种感受,常会随人们求新求变的本性而改变,没什么定数。

虽然真心喜欢与身心契合是比较“虚”的一种泛指,但其中还是有某些共通的规律可循。

南朝画家宗炳提出的“澄怀味象”就是可循的规律之一。

“澄怀”是让个体的心怀胸襟达到虚静空明之境;“味象”,品味、妙悟之谓也(此规律仅适用于那些意在托物寄怀、放飞思绪、在茶石中寻意韵之人;对于那些炫势夸富、在茶石中寻珍觅宝者则不适用)。

推而论之:个人的品评鉴赏行为基本体现在个人的感受与修为之中,个人的品评鉴赏往往融于寻常日用而不凸显,故此,即便是那些复杂深奥的理论,也往往被个人以“感同身受”的方式把握。

游览道教名山领略徽州文化——襄阳自游人皖南三日游之一:齐云山

游览道教名山领略徽州文化——襄阳自游人皖南三日游之一:齐云山

游览道教名山领略徽州文化——襄阳自游人皖南三日游之一:齐云山我初识徽州文化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读者》杂志上的一组绘画,它以清淡简练的笔墨、秀丽明快的构图和清高孤傲的气质描绘了一个个徽州村落民居,有些几乎是黑白画风,寥寥数笔勾勒出的粉墙黛瓦,令人耳目一新,创造出一种非常高雅美丽的意境,令我过目不忘。

我那时酷爱阅读,读书几乎占用了我绝大部分业余时间。

我特别喜爱订阅各种杂志和买书,每年都会拿出两三个月的工资购买书刊,宁可节衣缩食也要充实精神食粮,其中订阅时间最长的就是《读者》杂志(1981年创刊时叫《读者文摘》,后因与美国的《读者文摘》同名,1993年被迫改名),直到前几年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阅读的盛行才停止了纸质书刊的订阅,但一直关注和搜集它的PDF版,现在我的网盘中还沉睡着历年的电子版。

《读者》对我青年时代的“三观”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几乎收齐了全部的杂志和所有的精华卷。

杂志经常刊发新安画派的和以反映徽州民居的特色建筑的画作,是我徽州文化的启蒙者。

后来又阅读了一些关于胡适的文章,先是介绍他的,而后是他写的。

胡适先生在晚年口述他自传时,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安徽徽州人。

”胡先生是安徽省绩溪县人,绩溪县旧属徽州府,在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

1895年至1904年,胡适在山清水秀的故乡上庄度过了少年时代最为重要的“九年家乡教育”的早期启蒙阶段,这个时期其寡母对他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使他的人生态度和性格禀赋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徽州文化对胡适先生的无形哺育,更让他刻骨铭心(参见胡适自传体散文《我的母亲》)。

徽州文化最终使他成为一代大师。

徽州文化哺育出来的大师何止胡适一人。

徽州历史上可谓人才辈出,他们既是徽州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徽州文化的受益者。

徽州这块土地可谓钟灵毓秀: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昇和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方腊、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现代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新安画派创始人黄宾虹,都是徽州歙县人;南宋的大学者,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和中国铁路事业的创始人詹天佑,都是徽州婺源县人(婺源县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后划归江西上饶);清代大学者,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徽派朴学的创建及领袖人物戴震,是徽州屯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 的养 生功 效 。 21 降 血压 , . 降血糖 , 降血 脂
“ 降” 三 即降 血 压 、 血糖 、 血 脂 。 降 降 当代社 会 高年 龄层
次 比例 不断 增 加 , 年 “ 高 ” 群 的心 血 管 类 疾 病 是 目前 老 三 人
发病 率最 高 、 害 最 大 的疾 病 之 一 。 量 科 学 研 究 表 明 , 危 大 常
增 加 肾脏 的血 流量 , 而 增 加 肾 小 球 的 滤 过 率 , 尿 液 中 从 使
府 汪 元 功 《 昌 阁望 五 老 峰 》 曰 :最 喜茶 铛 清肺 病 , 栏 文 诗 “ 药
徒 倚试 新 芽 ” 明 代 的百 岁道 士 邋遢 仙 人叶 曾 在齐 云 山洞天 ; 福 地 种茶 , 进行 修 道 与养 生 。 云 山道 家 的道 士 皆将 茶 叶作 齐 为 养生 的媒 介 , 饮 茶作 为 重要 的养 生之道 。 将
齐 云 山 的香 风茶 , 早在 8 0年 前就 为道 士 所发 现 利 用 , 0 主 要 用 于 登 山香 客 游 人 驱 寒 、 疗伤 风感 冒 , 效 果 甚佳 , 治 因
蛋 白 的 比值 , 而 阻 止脂 质 在 动 脉壁 沉 积 , 防 动脉 硬 化 。 从 预
齐 云 山风 景 秀丽 , 生态 优 美 , 有洞 天 。 七 十 二峰 接 天 别 “ 高 , 十 四涧 水 长 鸣 ” 冬暖 夏 凉 , 候 温 和 , 二 , 气 雨水 充 沛 。 天 “
门 通 日月 , 崖瀑 走 风 雷 , 草 春长 住 , 花 石 上 开 ” 得 天 独 芒 楠 。
搓 条成 形 , 其 少有 , 属茶 中之 上 品 。 极 实
I 齐 云 山 道 茶 的 历 史
茶 多酚 与 黄酮 类化 合 物可 以通 过抑 制血 管 紧张 素转 化 酶 的 活性 。 进 内皮依 赖 性松 驰 因子 形成 , 促 刺激 肾上 腺 素的 合成 等 作用 , 达到 预 防和 治 疗高 血 压 的 目的 。 尿病 是 由于 胰 岛 糖 素 不 足和 血 糖 过 多 导致 的糖 脂 肪 和 蛋 白质 等 的 代 谢 紊乱 。 茶 多酚 对 人 体 的糖 代谢 障 碍 具 有 调节 作 用 , 降 低 血 糖 水 可 平 . 而 有效地 预 防和 治疗 糖尿 病 。 从
厚 的天地 山水 , 育 了丰富 多 姿 的动植 物 。 润 广 布 山 涧林 地 的茶 园 , 周 古树 参天 , 荫 蔽 日 , 四 林 背风 保温 , 冬暖 夏凉 , 日受 漫 射 光 照 , 沙 土 壤 , 气 肥 沃 , 终 乌 透 生 长 期间 的茶 树持 嫩性 相 当强 ,2月越 冬 的老叶 轻揉 不 断 。 1 可
格 的 山水 画 卷 。 乾 隆帝 誉 其 为 “ 下 无 双 胜境 , 南 第 清 天 江 名 山” 。

喝 齐 云 山道 茶 , 降 低 高血 压 、 血 脂 、 对 高 高血 糖 有 一定 的 功 效。 喝者“ 高” 常 三 的患病 率 明显 少 于不 喝 者和偶 喝 者 。 云 齐 山道茶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儿 茶 素 , 能降 低 血 液 中 总胆 固醇 、 离胆 固醇 、 游 低 脂 密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以及 甘 油 三酯 含 量 , 提 高 高 密度 并 脂 蛋 白胆 固醇 的含量 , 改善 血液 中高密 度脂 蛋 白与 低密 度脂
“ 抗” 三 即抗 癌 症 、 辐 射 、 疲 劳 。 云 道 茶 中 的 维 生 抗 抗 齐 素 C和 维 生素 E, 阻 断 N一 能 亚硝 基 化 合 物 合 成 , 助 于 中 有 和 食物 中黄 曲霉 素和 亚硝胺 等致癌 物 。 一些未 明确 的化 合 对 物 如香 烟 浓 缩 物和 烤 鱼 等 所 生成 的致 突 变 物 有 抑 制 作 用 。 茶 多 酚 能 防止 日射 病 、 射线 、 外线 照 射 、 英 灼 伤 等放 X 紫 石 射 性疾 病 。 报 道 , 日本广 岛遭 美 国原 子弹 轰 炸 受害 群 众 据 对 的调 查 , 长 期饮 绿 茶 者 , 凡 放射 性 伤 害 一 般 表现 较 轻 , 活 存 率也 较 高 。 多酚 中 黄 烷醇 类化 合 物 , 刺激 肾 血 管 舒 张 , 茶 能
长寿 , 展 望 了这 一产 业品 牌 的发展 前 景 。 并
关 键词 齐云 山道 茶 ; 生产 历 史 ; 生功 效 ; 施 方式 养 布
中图分 类 号 R2 2;S 7 1 T2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 7 9 2 1 ) 8 0 6 ~ 1 0 7 5 3 (0 1 1 — 3 6 0
中国四 大道 教名 山之 一 的齐 云 山 , 它集 国家 重点风 景名 胜区 、 国家 森 林 公 园 、 家地 质 公 园 、 国 国家 A A A A级 旅 游 景 区 4项 桂 冠 于 一 身 。 多 奇峰 、 岩 、 洞 、 诸 怪 幽 飞瀑 , 及 涧 、 以 池 、 、 等 自然 景观 , 湖 泉 将齐 云山编 织 成 一幅 天 开神 秀 、 具 独
食 品科 学
现 代 农业 科技
21 年第 1 01 8期
论齐云 山道茶与养生
汪 月林
( 徽 省 休 宁县 海 阳镇 政 府 为 民服 务 中 心 , 安 安徽 休 宁 2 5 0 ) 4 4 0
摘 要 总 结 了 齐云 山道 家茶 的 生产 历 史 , 绍 了齐云 山道 茶 的养 生功 效及 其布 施 方式 , 出饮 用齐云 山道茶 有 利 于人 们 养 生和 健 康 介 指
22 抗 癌症 , 辐射 , . 抗 抗疲 劳
齐 云 山道 茶 具有 悠久 的历 史 , 传在 唐代 的龚 栖霞 道士 相 在安 史之乱 中曾隐避 于齐 云山天门 岩 , 并在 山上采 制过 山茶 ; 《 云山志》 齐 的卷 四 中收 录 了 宋 朝 邑人 侍 郎 朱 希颜 《 岳寄 白
怀》 的诗 : 野老 烹 茶来 献客 , 猿 偷果 去 呼儿 ” 明朝 徽 州知 “ 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