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讲稿2
讲稿2:薄层色谱法
1 通用显色剂
(1) 浓硫酸或50%的硫酸溶液:极大多数有机物质,喷此 种显色剂后立刻或在加热到110—120℃并经数分钟后出现棕 色到黑色斑点。 (2) 酸碱指示剂溶液:例如0.3%溴甲酚绿甲醇溶液,在绿 色背景上显现黄色斑,表示是脂肪族羧酸。 常用的通用显色剂还有:5%磷钼酸乙醇、 碱性高锰酸钾 溶液、硝酸银-氢氧化铵试剂、荧光显色剂等。
17
2. 溶剂蒸气的影响
“边缘效应”:Stahl在用 氯仿-甲醇(95:5)为展开 剂展开麦角生物碱时发现,对 同一种生物碱,在薄层板中部 的Rf值比在边缘的Rf值小,称 此现象为“边缘效应” (edge effect)。
展开槽中被展开剂蒸气饱 和后再进行展开就可以消除。
图5 在未饱和展开槽中薄层板上出现 的“边缘效应”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
目
一 二 三 四
录
前言 基本参数 薄层层析的操作 特殊的薄层
一.前言
薄层色谱法通常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一种 液相色谱法。即将固定相在玻璃、金属或塑 料等光洁的表面上均匀地铺成薄层,试样点 在薄层的一端,流动相借毛细作用流经固定 相,使被分离的物质展开。
展开剂;如转到A’,B’,C’ 处则又要作另外的选择组合。
9
多元展开剂中各种溶剂的作用
极性较大的溶剂可以使化合物在薄层上移动。 极性较小的溶剂降低极性大的溶剂的洗脱能力,使Rf值降低。 中等极性的溶剂往往起着使极性相差较大溶剂混合均匀的作用。 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酸、碱可以使某些极性物质斑点集中,提 高分离度。 用粘度太大的溶剂时需要加入一种溶剂以降低展开剂的粘度, 加快展开速度。 例如环己烷-丙酮-二乙胺-水(10:5:2:5)这个系统中, 水是极性大的溶剂,环己烷是极性小的溶剂,后者的加入可以 降低分离物质的Rf值,丙酮起着混匀整个系统及降低展开剂粘 度的作用,少量二乙胺的加入控制了展开剂的pH值以使分离后 的斑点不致拖尾,分离清晰。
色谱讲座
5)分析完成后,仪器仍处于标定模式。 输入当前标气的各个组分含量,按序输 入所有的组分直到显示(“ENTER TO SAVE CAL DATA”),按ENTER键存 储,仪器将采用最近分析的标气的分析 数据结果标定仪器。按CLEAR退出选 择。 6)分析仪自动计算响应因子,退出标定 菜单,完成标定。
谢谢大家
操作简单
使用2920系统,一个简单菜单指导用户 每步操作----一步一步提示操作者信息,设 置气体分析、标定、读取数据、诊断参数, 采样时间可设置或者迅速方便的调整。
性 能 参 数
环境要求: 操作温度范围: -25 to 45oC (-10 to 110oF) 防爆等级: Class I, Division 2, Groups C&D locations 电源要求:110 or 220 VAC +/- 10%, 50/60 HZ 250VA 启动, 40 VA 操作 性能:重复性: +/- 0.05%或者 +/- 0.5 BTU/1000 BTU 工业标准:符合 GPA, ASTM, AGA-8 (directmethod)和ISO标准 量程:0-2000 BTU/SCF
LOC=XXXXXXX STR=XX TEST=XX …….READY TO START
4) 分析仪器将立即开始分析工作 。当分析完成后,可以用 UP/DOWN键在LCD上滚屏查看结果,也可以使用打印机输出分析 报告。 通常在线使用情况,操作人员首先根据生产需要将2920色 谱需要分析的气流数、分析间隔、次数等参数设置好,然后启 动仪器自动分析循环功能,2920将进入自动分析功能,2920在 操作人员设置的预定时间自动引入样品气体自动分析,无须人 员职守,每次分析结束,2920色谱将分析结果发送到打印机上 或者流量计算机、PLC、RTU等设备上。
第2章-色谱基本理论a-塔板理论.
的色谱又称化学键合相色谱(CBPC)。
二.按分离机理分类
利用组分在吸附剂(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强弱不同而得以分
离的方法,称为吸附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固定液(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称为分配色谱法。
利用组分在离子交换剂(固定相)上的亲和力大小不同而达到
分离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利用大小不同的分子在多孔固定相中的选择渗透而达到分离的
方法,称为凝胶色谱法或排阻色谱法。
利用不同组分与固定相(固定化分子)的高专属性亲和力进行
分离的技术称为亲和色谱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
三.按固定相的外形分类
意义。如果两组分的K或k值相等,则
α=1,两个组分的色谱峰必将重合,说
明分不开。两组分的K或k值相差越大,
则分离得越好。因此两组分具有不同的
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先决条件。
二、塔板理论
最早由Martin等人提出塔板理论,把色 谱柱比作一个精馏塔,沿用精馏塔中塔板 的概念来描述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 同时引入理论塔板数作为衡量柱效率的指 标。
L u tm
2.保留时间tR 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 点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如 图2-1 O′B.它相应于样品到达柱末端 的检测器所需的时间.
图2-1 色谱流出曲线
3.调整保留时间tR′
某组份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称为 该组份的调整保留时间,即 tR′ = tR-tM
由于组份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tR包含了组份 随流动相通过柱子所需的时间和组份在固定相中 滞留所需的时间,所以tR′实际上是组份在固定相 中停留的总时间.保留时间可用时间单位(如s) 或距离单位(如cm)表示。 保留时间是色谱法定性的基本依据,但同一 组份的保留时间常受到流动相流速的影响,因此 色谱工作者有时用保留体积等参数进行定性检 定.
色谱分析法专业知识讲座
12/30/2023
31
§19—5 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定性分析 色谱定性分析旳任务是拟定色谱图上每一
种峰所代表旳物质。在色谱条件一定时,任 何一种物质都有拟定旳保存时间。所以,在 相同色谱条件下,经过比较已知物和未知物 旳保存值,即可拟定未知物是何种物质。但 是,一般来说,色谱法是分离复杂混合物旳 有效工具,假如将色谱与质谱或其他光谱法 联用,则是目前处理复杂混合物中未知物定 性分析旳最有效旳技术。
12/30/2023
10
§19—2 线性洗脱色谱及有关术语
在洗脱色谱法中,假如将试样注入色谱柱
头,试样本身不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到达分配平衡。当流动相流过时,试样将在流
动相和新旳固定相上又到达分配平衡。同步,
原来仍在固定相中旳试样与新旳流动相之间也
会形成新旳分配平衡。伴随流动相不断旳流过,
它们就会携带发生分配平衡后而存在于流动相
物质作为内标物,然后进行色谱分析,再由被
测物和内标物在色谱图上相应旳峰面积(或峰高) 和相对校正因子,求出某组分旳含量。
(3)调整保存时间t’R 某组分旳保存时间扣 除死时间后称为该组分旳调整保存时间,即
t’R = tR- tM
12/30/2023
17
因为组分在色谱柱中旳保存时间tR包括了 组分随流动相经过柱子所需旳时间和组分 在固定相中滞留所需旳时间,所以t’R实 际上是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旳总时间。保 存时间可用时间单位(如s)或距离单位(如cm) 表达。
保存时间是色谱法定性旳基本根据,但
同一组分旳保存时间常受到流动相流速旳
影响,在气相色谱中尤为如此,故色谱工 作者常用保存体积等参数进行定性鉴定。
色谱讲座总结范文
一、讲座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色谱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国色谱技术的水平,培养专业人才,我国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开展了色谱技术的讲座和培训。
近日,我国某知名高校举办了一场色谱讲座,邀请了国内外色谱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授课。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讲座,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总结。
二、讲座内容1. 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讲座首先回顾了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经典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到现代的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展示了色谱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 色谱原理及分类专家详细讲解了色谱原理,包括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并对各类色谱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
3. 色谱柱的选择与应用讲座重点介绍了色谱柱的选择与应用,包括固定相、流动相、柱温、流速等因素对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
专家结合实际案例,对色谱柱的选择进行了深入剖析。
4.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现代色谱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座详细介绍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势。
专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5. 色谱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专家对色谱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微型化、智能化、绿色环保等方面。
三、讲座收获1. 深入了解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学会了色谱柱的选择与应用技巧,提高了色谱实验操作能力。
3. 了解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4. 拓宽了视野,认识到色谱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对色谱技术研究的兴趣。
四、总结此次色谱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较强,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讲座,我对色谱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色谱技术水平,为我国色谱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演示文稿色谱课件
敏度高,而对不含碳物质无响应。
第24页,共78页。
7.2.3 色谱理论基础
1、气相色谱流出曲线
流动相带着组分通过色谱柱到达监测器时,由记录仪 得到的信号-时间曲线。
第25页,共78页。
2、色谱术语
基线: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检测到的信 号即为基线。 基线漂移:基线随时间定向缓慢地变化。
基线
基线漂移
净化器:主要用来提高载气纯度。
稳压恒流装置:稳定载气流速。
第17页,共78页。
进样系统
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
Dissolved in an organic solvent.
Injected into the carrier gas flow by syringe or valve.
第18页,共78页。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
第6页,共78页。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GC)
Gas Chromatography
第7页,共78页。
7.2.1 概述
1、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1)分离效率高: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2) 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分离系统
气相色谱的分离系统是色谱柱,常 用的色谱柱有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 种:填充柱是以固体吸附剂或涂渍 了固定液的载体颗粒填充到柱管内形成的柱子;毛细管柱内没
有填充颗粒,是将固定相涂渍或者以化学键合方式附着到管 内壁上。由于混合物各组分的分离在这里完成,所以它是色 谱仪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第19页,共78页。
调整保留时间(tR '):tR'= tR-tM
第28页,共78页。
B、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保留体积(VR):VR = tR×F0
气相色谱GC培训讲义-简化版 (2)
色谱术语
1)基线:在实验条件下,色谱柱后仅有纯流动相进入检测器时的流出曲线称为 基线。基线在稳定的条件下应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它的平直与否可反应出实 验条件的稳定情况。
2)峰高(h)和峰面积 :色谱峰顶点与基线的距离叫峰高。色谱峰与峰底基线 所围成区域的面积叫峰面积。
3)保留值
a. 死时间(t0) :不与固定相作用的物质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时的时间,它
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其中有机物占80%。 有机物一般都含有碳、氢、氧、氮几种化合物,包括:烷烃和环烷
烃、卤代烷和有机金属化合物、烯烃、炔烃、苯和芳香族化合物、 醇类、醚类、醛类、酮类、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类、酚类、醌类、 杂环化合物、单糖和多糖、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核酸、 萜类化合物、甾类化合物(胆固醇和激素)、生物碱、有机硫、 有机磷、有机硅、有机硼等。 这么多种类的有机物(大约300万种),其中有80%属于大分子、难 挥发物质,要用液相色谱或其他色谱方法来分析;20%属于小分 子、挥发性物质可用气相色谱分析。
其他色谱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LC) 包括制备液相色谱 离子色谱(IC) 毛细管电泳(CE) 薄层色谱(TLC) 亲和色谱(AC) 凝胶渗透色谱又称排阻色谱(GPC) 高速逆流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全二维气相色谱 多维气相色谱
色谱法主要是用来分析自然界中各种有机物的方法
§1.3 物质的分类以及有机物知识简述
易挥发的液体和固体。 分析的有机物,约占全部有机物(约300万种)的20%。 6.不足之处:对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能力较差。
气相色谱仪的应用领域
1、石油和石油化工分析(炼油厂、研究所)
油气田勘探中的化学分析、原油分析、炼气厂气体分析、 模拟蒸馏、油料分析、单质烃分析、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 分析、汽油添加剂分析、脂肪烃分析、芳烃分析。
色谱讲义
色谱一、气相色谱的定义:气相色谱是色谱的一种,就是用气体做为流动相的色谱法。
二、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在不同两相间系数(溶液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差异变成了很大的差别,从而使各组份分离,随后逐一导入鉴定管,由各组份的尝试变化转变为电信号的变化再由鉴定管输出信号,经过电子放大系统在记录仪上描绘出该物质各组份相应的色谱图。
三、在分离分析方面,气相色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灵敏度:可检出1.0—10g 的物质,可作超纯气体,高分子单体的痕迹量杂质分析和空气中微量毒物的分析。
2、高选择性:可有效地分离性质极为相近的各种同分导构体和各种同位素。
3、高效能:可把组分复杂的榈分离成单组分。
4、速度快:一般分析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完成,有得指导和控制生产。
5、应用范围广:即可分析低含量的气、液体,亦可分析高含量的气液体,可不受组分含量的限制。
6、所需式样量少,一般气体量用几ul,微升或几十微升。
7、设备和操作比较简单,仪器价格便宜。
四、色谱的组成1、载体系统:一般有气源钢瓶,稳压恒流装置,净化器压力表和流量计以及供载体连续进行的密闭管路组成。
2、进样系统:就把样品快速而定量地价到色谱术柱上端,以便进行分离,包括进样器和气化室两部分。
3、分离:色谱柱,色谱炉(柱箱)和高温控制装置。
4、监测系统:监测器是色谱仪的眼睛,是一种肥把进入其中各组分的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的装置。
5、记录系统:就是色谱工作站,是由检测器输出电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的装置。
五、色谱注意事项1、不要在不通载体的情况下打开仪器电源并升高柱温。
2、在仪器做样品和老化柱子时柱温不能高于柱子的最高使用温度,否则会损坏柱子。
3、要定期老化柱子(最短一个小时)。
4、要定期清洗进样器衬管。
5、必须确定有柱前压力才能打开仪器,进样器温度要比柱温略高(范围20—40℃)6、柱温不可高于毛细管温度。
色谱分析讲义(2020.11.27)
2020/11/28
色谱分析-1 22
分离因子 塔板数 塔板高度
2020/11/28
基本关系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t V R(2)
2/1
'
t V R(1)
' R(2)
' R (1)
N
16
tR W
2
5.54
tR Wh
2
H L N
N和H都有理论值和有效 值两类,其差别在于用保 留时间和校正保留时间
色谱分析-1 23
基本关系式(死时间测定)
死时间的测定很难:
无合适样品(完全不保留并有足够强的紫外信号)
一般测定方法为(紫外检测器):
1. 正向——四氟乙烯 反向——苯甲酸、硝酸等
2. 比流动相少一个C的同系物
3. 不具备条件时可用下式计算
空管柱体积 柱总空隙度
tM
流动相体积流量
tM tR2
(tR2 tR1) tR3 tR1 tR3 tR2 tR2 tR1
生素)
2020/11/28
色谱分析-1 7
化学研究
➢ 样品提纯—如合成产品的检验等
➢ 物质性质与其配比的相关性——色 谱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
2020/11/28
色谱分析-1 8
生命科学研究
➢ DNA测序—用CE、HPLC技术、 ➢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细胞的培养、分离、纯
化和分析检测
参见 刘国诠主编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化学工业出 版社,1993年
GC-MS LC-MS GC-MS-MS GC-FTIR
2020/11/28
色谱分析-1 17
色谱基本理论
色谱 教学大纲
色谱教学大纲色谱是一门重要的分析化学技术,在化学、生物学、药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色谱教学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色谱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色谱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点。
一、引言色谱是一种通过分离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实现物质的分离。
色谱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明确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色谱教学大纲的设计1. 基本原理色谱教学大纲的第一部分应该包括色谱的基本原理。
这包括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样品的预处理、色谱柱的选择和操作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色谱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色谱方法。
2. 色谱仪器色谱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应该介绍色谱仪器的原理和操作。
这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常用的色谱仪器。
学生需要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进行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3. 色谱分离技术色谱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应该介绍不同的色谱分离技术。
这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薄层色谱等常见的色谱技术。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色谱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色谱技术进行分析。
4. 色谱分析方法色谱教学大纲的第四部分应该介绍不同的色谱分析方法。
这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等。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色谱分析的方法选择、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5. 色谱应用领域色谱教学大纲的第五部分应该介绍色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这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生物分析等领域。
学生需要了解色谱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及如何将色谱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色谱教学大纲的实施为了更好地实施色谱教学大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色谱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其次,教学设施和实验室条件应该配备齐全,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正相 反相 固定相极性 大 小 流动相极性 小 大流出顺序 极性小的组分先流出 极性大的组分先流出 三、 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 离子交换树脂 分离对象:离子化合物 流动相: 水溶液或缓冲液 分离机制:差速迁移 (一) 树脂分类: 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
CHCH 2CHCH 2CHCH 2聚合骨架联上酸性基团:阳离子交换树脂(,等)联上碱性基团:阴离子交换树脂(,等)----SO H COOH NH NHR 22阳离子交换反应:nRSO 3H + M n +交换洗脱−→−−←−−− (RSO 3)n M + nH + (树脂再生) (用NaOH 滴定,由耗V 求X%)(树脂可反复使用,用HCL 浸泡,冲洗) 阴离子交换反应: R-N(CH )3+OH -+ CL-交换洗脱−→−−←−−− R-N(CH 3)3+CL - + OH - (用酸标液滴定OH -用可求X%)( 阴离子树脂的再生,用适当的碱液浸泡)(二)、树脂的性能: 1、 交联度:交换树脂中,交联剂(二乙烯苯)的含量为交联度,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交联度 网眼 交换 体积大的离子 大 小 慢 不易进入小 大 快 大小离子均可进入 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交联度8 % (常用) 阴离子交换树脂一般交联度4 % 2、 交换容量:每克树脂能参加交换反应的活性基团数。
单位: m mol/g ; m mol/ml 3、 粒度:以溶涨态所能通过筛孔来表示。
10~50目 — 交换水用; 100~200目 — 分析用。
三、离子交换平衡常数:1、R-A++B+R-B++A+KB A = [][] [][]B AA Brr++++[A+]r、[B+]r分别表示树脂中A、B离子的浓度;[A+]、[B+]分别表示水液中A、B离子的浓度;若KBA>1,说明B+ 较牢地结合在树脂上KBA< 1,说明A+ 较牢地结合在树脂上所以KBA说明了树脂对A+、B+两种离子选择性交换的能力,故也称之为选择性系数。
KBA , B与树脂结合能力强, 洗脱慢, tR。
2、选择性系数与分配系数的关系:KBA = [][][][]B AA Brr++++= KKBA即:分配系数不同是离子交换分离的先决条件。
3、影响KBA的因素: (不讲)KBA随交联度 而增大,还与被交联离子半径有关。
(1)强酸性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同价离子,浓度相同时,随原子量增加与树脂亲和力增大。
不同价态离子,价态高的离子亲和性大,即选择性大。
(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与(1)顺序有所不同P236 (自学)§2 薄层色谱法TLC操作流程:铺板—活化—点样—饱和—展开—显色—定性,定量。
一、原理:将混合组分的试液,点在铺了吸附剂的玻璃板一端,在密闭容器中用适当的溶剂(展开剂、流动相) 展开,各组分不断地被吸附,解吸附…随展开剂前移,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的吸附力(吸附常数) 不同,产生差速迁移,而达到分离。
特点: 快速、灵敏(几~几十微克)、高选择、显色方便。
二、参数:(一)、定性参数:比移值 R f =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R fA= a / c R f B = b / c讨论: R f = 0 未移行 ( 被固定完全吸附, K →∞ )R f = 1 移至前沿 (组分不被固定相吸附, K ≅ 0 ) 一般: 0 ≤ R f ≤ 1R f 是薄层色谱的定性参数,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同样结构的分子由相同的R f 值。
(例: SMZ 、TMP)某物质,当色谱条件一致时,R f 定值,定性用,但重现形差。
有人建议用相对可比值定性。
R S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参考斑的中心距离参考斑可以是另加的物质,亦可以样品中另一组分为参考。
R f 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因此: R f =V V KV S0+V 0:薄层板的死体积; V S :板固定相体积; K:该条件的分配系数物质极性大, 吸附力F 强; 反之,物质极性小, 吸附力弱。
K 和R f 大小,取决与流动相极性。
其色谱过程如吸附柱色谱,不再介绍。
R f 最佳范围: 0.3~0.5 ,也可控制在0.2~0.8使用。
(二)、分离参数: — 分离度R = X X W W 12122-+()/X 1、X 2色斑中心到原点的距离。
W 1、W 2两色斑的峰宽(扫描测定)。
一般亦可用纵向直径。
三。
固定相:1、 吸附柱色谱的固定相薄层色谱也可以使用,但相薄层色谱所用的硅胶、Al 2O 3粒度比柱色谱更细。
硅胶40 μm (一般要求200目左右)常用硅胶GF254: 吸附剂、硅胶、粘合剂、石膏,掺入荧光剂254 nm,呈黄绿色。
符号: 硅胶G 硅胶+ 石膏硅胶H 硅胶(未加任何物质)硅胶HF254硅胶不含粘合剂+荧光物质硅胶GF254硅胶+石膏+荧光物质荧光板用于本身不发光的物质,且不易显色的物质,或有紫外吸收的物质。
2、铺板:常用平滑的玻璃板,洗净待用。
软板: 吸附剂直接铺涂。
最大缺点,风吹即飞(已不用)。
硬板: 吸附剂+粘合剂→糊状→铺板→凉干→活化常用吸附剂: 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5~0.75%的CMC-Na水溶液与吸附剂3:1调粘研磨…活化: 凉干的板在110℃活化1小时,于干燥器中备用。
P 242~243铺板方法自看。
四、展开剂选择: (同柱)仅操作方法不同。
分离强极性物质,选择强极性展开剂,同时也应考虑固定相的活性。
物质极性吸附力流动相极性防止大强大太牢,R太小f太大小弱小Rf分离混合样品时,展开剂选择一般规则:(1)先用单一的中等极性展开剂试一下。
(2)改用二元展开剂,其比例要摸索。
目的: 改变展开剂的极性。
例: A、B两组分试样A B展开剂苯R0.45 0.42 分不开f0.38 0.52 可分开改为苯+乙醇Rf能否说出A、B哪一组分极性大?(相似相溶)。
显然B的极性大。
因为展开剂极性加大时,极性大的组分Rf控制在0.2~0.8之间。
一般做实验组分Rf溶剂选择与配比还可用优化方法, P 244~246(自学)五、 点样与展开: (一)、点样点样量一般在一~几十μg, ϕ 2~3 mm 。
点样量太大,斑易拖尾,影响分离效果。
注: 有时用于薄层制备与分离提取时,条状点样。
点样位置: 距底边1.5~2cm 处, 铅笔画线、点点。
(二)、展开:先饱和15~20分钟,再展开,防止边缘效应。
※ 展开剂浸薄层板下端0.5cm,不能浸住起始线,层析缸应密闭。
展开方式:为单向展开,亦可双向展开、多次展开等。
六、 定性与定量:(一)、定性: —— 找斑所在位(求R f )对照。
1、 显色:✶ 本身有色的可日光下显色✷紫外灯下显色:主要用于荧光物质有明显荧光斑、有紫外吸收的物质。
✹显色剂荧光薄层板:用于有紫外吸收的物质。
(硅胶掺入少量荧光物质),紫外灯下整板呈黄绿色荧光,被测物质吸收紫外光呈暗斑。
2、 定性分析: 比较组分与对照品R f 值。
对未知样品,要几个展开体系均有一致R f 值,才可认为同一物质。
(二)、定量:1、 目视比色:色斑大小、深浅 (误差大,±10~30%)2、 洗脱法:刮下,溶解,光度法测定。
±5 % (基本符合微量分析误差要求)。
3、 薄层扫描: 误差< 5 % (符合要求)。
§3 薄层扫描法一、薄层扫描仪:1、光路: P251图20-10双波长双光束扫描,光经过两个单色器得到λ1,λ2的光,由斩光器分别将光照在薄层板上,经放大后得到吸收度信号是λ1和λ2的两波长吸光度之差。
2、波长选择原则:选择方法与双波长法类似。
参比波长: λR, 化合物吸收光谱的基线部分(即无吸收或吸收最小的波长)测定波长:λS, 通常选择化合物吸收峰波长。
如此测定消除了背景的吸收干扰,得到了较好的曲线。
例P 251 二、A~C曲线:不符合Beer-Lambert定律, 符合Kubelka-mark (克曼方程)及峰面积与进样量呈曲线关系。
透光率T= i / I0( I: 照射光强, I:光透过微分薄层上的入射光强)反射率R= j / I(j:为反射光强度)透射法中: A=-Lg( T/T0) 反射法中: R = -Lg( R/R)T0、R-空板透光率和反射率。
T、R -斑点的透光率和反射率。
三、扫描条件的选择:(一)、测光方式:1、吸收光度法:(1)、透射法: A=-Lg( T / T0) = Lg ( T/ T ) (用于透明板)(2)、反射法: A = Lg ( R/ R ) (适用于不透明层析板,如硅胶板,Al2O3板。
2、荧光法:利用物质本身能发出荧光的强弱或板上暗斑(荧光淬灭)进行定量。
荧光强度F=ϕ I0a b c = K C (ϕ Ia b此处不讲)(ϕ :效率,I:入射光,a : 系数,b:薄层c:样品浓度) (二)、扫描方法:直线扫描:光束以直线轨迹通过色斑—色斑外形规则时用。
锯齿形扫描:光束以锯齿形轨迹移动—色斑外形不规则时用。
四、定量方法:1、外标一点法: 标准曲线通过原点时,才能用之。
m样/ m标= A样/ A标(A : 峰面积; m: 样品或标品的量) 2、外标二点法: 标准曲线不通过原点时,用之。
用两种浓度的对照品液(或一种浓度、两种点样量)与样品液对比定量。
m = a + b A 样 式中: b =m m A A 1212-- a = m 1-bA 1(截距)§4 纸色谱法一、 基本原理 L ~L 分配色谱 载体:滤纸的纸纤维固定相:滤纸上吸附的水分(20~26%水分中有6%的水分通过氢键与纤维素 上的羟基结合成为复合物)流动相: 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操作类似于薄层,但原理却不同。
定性参数: R f (一) R f 与K 的关系: R f =11+KV SmR f 大, K 小,极性小的物质; R f 小, K 大,极性大的物质。
由式: K 愈小,R f 愈大。
各组分K 不同,就有不同的R f ,从而得以分离。
(二) R f 的影响因素:1、 物质的化学结构:极性大的物质,水中分配多, R f 小。
极性小的物质,水中分配少, R f 大。
例: P 256葡萄糖 鼠李糖 洋地黄毒甙 分子中OH 数 5 4 3亲脂性基团 0 —CH 3 —CH 2—, —CH 3 分子极性 大 次 小 R f 小 中 大2、 色谱条件的影响:(1)展开剂的极性: 展开剂的极性 ,极性物质R f , 亲脂性组分R f 。
(2)展开剂蒸气: 对R f 影响较大,所以应先让蒸气将层析缸饱和,以免造成流动相的比例改变。
(3)温度:二、实验条件选择:1、选纸: 质地均匀, 无折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