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陈钊经济学研究方法漫谈
陆 铭 简 历
陆铭简历(2013年3月1日更新)个人信息: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年3月教育经历: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1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96工作经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2013年1月至今复旦大学经济学系,2001年7月至今(200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世界经济》编委,2011年1月起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7-8月里尔第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3月加拿大“UWO/CIGI/BRIC (China) +Ontario Project”特邀研究员,2009年11月至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09年4月至今巴黎第一(索邦)大学(Université Paris Sorbone)访问教授,2009年5月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2009年2月至今比利时鲁汶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访问教授,2008年11-12月日本一桥大学客座研究员,2008年9月至今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访问教授,2007年10-11月世界银行咨询专家,2007年至2008年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2004年5月至8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3年10月至今复旦大学匿名审稿杂志《世界经济文汇》编辑,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法国就业研究中心(le Centre d'études de l'emploi),1999年10月至12月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学。
陆铭陈钊经济学研究方法漫谈
珞珈青年学者经济与管理论坛Luojia Young Scholars Seminar on Economics andManagement经济学研究方法漫谈1时间:2006年4月23日晚7:00-9:00地点:武汉大学经管院B129出席座谈会的嘉宾:陆铭(以下简称陆)、陈钊(以下简称陈)主持人:代谦(以下简称代)代谦:非常感谢陆老师和陈老师不辞辛苦,和大家交流,今天具体的谈经济学研究方法,在讲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问。
陆铭:去年下半年开始,学生搞活动,给学生讲,后来将给学生讲的内容整理成三篇文章:1、从建设到理论再到智力2、怎么做研究、怎么写论文3、结合中国是否会寻找增长点来谈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还有是计量经济学的第一节的整理成的文章,在我自己的网页上都有,有机会大家可以看一下。
代:陆老师的这几篇文章都很好,我学习了之后很受启发,而且我已经把把挂在论坛的网页上。
强烈建议大家下载看看。
陆:不觉得自己的研究做得很好,即使今天晚上的讲座对大家有帮助也不会觉得有多高兴,但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1录音稿,未经陆铭、陈钊本人认可。
整理人:秦永。
陆:如果对我的一系列的研究作一个总结的话,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谈。
1、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于:首先我们是中国人,经济学是服务于社会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研究应该跟这个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目标是经济学家,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研究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但实际上在国外,所谓经济学家的范围是很广的,在公司、研究机构等都属于经济学家,但在可能只有是教授才叫经济学家,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座的各位已经都是经济学家了,作为经济学家,还是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发展。
我想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于中国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可以提出很多在既有经济学领域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的话,既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好处,也对经济学的研究和经济学理论发展有推动。
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复旦大学陆铭)
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
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
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
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置,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
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
一、如何做研究选题(topic)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
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
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
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
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
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
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
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
”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
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
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
”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
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
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课程表
2 25
丁纯
1-17周,星期四第9-10节(H6102)
硕统考班 ECON7235 投资银行专题
2 20
罗忠洲 1-17周,星期一第5-6节(H6307)
硕统考班 ECON7266 行为公司金融
2 30
卢华
1-17周,星期一第3-4节(H5217)
硕统考班 ECON7272 国际金融危机专题 2 20
陈建安 1-17周,星期四第3-4节(H6204)
博士班
ECON8096 俄罗斯经济转型研究 2 10 国际贸易政策与制度
唐朱昌 1-17周,星期五第5-6节(H5214)
博士班 ECON8100 专题
2 20
强永昌 1-17周,星期三第9-10节(H6201)
博士班 ECON8101 当代中国经济
2 50
章元,陆铭,陈钊
时间安排见学院通知(经济学院)
硕博班 ECON8109 经济学讲座一
1 100
外请专家
时间安排见学院通知(经济学院)
硕博班 ECON8128 经济学讲座十三
1 100
外请专家
时间安排见学院通知(经济学院)
硕博班 ECON8129 经济学讲座十四
1 100
外请专家
时间安排见学院通知(经济学院)
2 20
庄起善 1-17周,星期三第9-10节(H6202)
博士班 ECON8008 欧洲一体化专题研究 2 10
丁纯
1-17周,星期三第3-4节(H5308)
博士班 ECON8010 高级国际经济学
2 20
华民 1-17周,星期二第2-4节(H6307) 谢识予,朱弘鑫,陈诗
博士班 ECON8021 高级计量经济学
2014-2018复旦大学经济学综合856真题
一、简答题1、卢卡斯批判,及其指出的凯恩斯主义的缺陷。
2、公共品的特征,并举例解释。
3、不变和可变、固定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二、计算题1、制造业的销售额150、劳动支付100、资本支付50;农业的销售额150,劳动支付50,地租支付100。
(具体公式我忘了,总共六个式子)。
然后说,劳动要素共有,这是国际贸易展开,制造品价格不变,农产品价格提高10%,工资提高5%,其他都不变。
问:(1)国际贸易给地租和资本租金带来的变化(2)工人、资本家、地主的福利变化,出口何种商品,说明理由。
2、索罗模型的题目,求解的都是最基础的变量,都是习题里面经常遇到的,难度不大。
就是给出了增长模型,y=2k-0.1k(平方)。
然后求稳态资本存量啊,人均产出啊等等。
3、古诺模型及其延伸到n个厂商是的状态,三、论述题1、IS-LM曲线,就是问IS斜率、LM斜率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
2、扩大再生产的相关问题,形式啊、关系啊,最重要的是回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理论指导和内含。
3、资本账户自由兑换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方式。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5缺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1.通货膨胀税2.最优关税3.转移定价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张三没有收到用人单位的面试通知还跑去碰机会,就张三个人而言是否理性?2.供求关系是如何既影响价格又影响价值决定的。
3.马克思提出了哪些资本流通公式。
四、计算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15分,共35分)1.宏观:IS,LM模型计算均衡时的利率。
收入什么的,简单。
2.微观:求价格变化之后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什么的。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为什么?有什么经济意义?2.论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战略。
2016年复旦大学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考研真题一、简答题:1、分析储蓄率在索罗模型中对人均产出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2、收益率曲线的斜率为负,分析原因3、国际贸易在大国经济和小国经济的异同分析4、纯粹商业劳动创不创造价值二、计算题:1、孩子做A可以为自己带来Ic(A)的收入,同时为父母带来Ip(A)的收入。
陆铭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_城乡融合_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_陈钊
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未来之路: 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陈 钊 陆 铭 许 政内容提要 在中国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如果片面限制大城市的扩张,鼓励小城镇发展,片面强调区域经济的均等化,将无法充分发挥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集聚发展的好处。
为此,必须克服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打破城乡间和地区间分割的制度障碍,促进城市内部的社会和谐,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并由此最终实现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空间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引 言中国未来城市化与区域发展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一是为了追求短期的区域发展平衡而牺牲城市化中的集聚效应,其二则是充分发挥城市化中的集聚效应并在长期内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
前者很可能导致中国长期增长潜力的丧失,而后者更可能使中国实现城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对这两条道路的抉择是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抉择。
未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持续和快速提高将是一个同时影响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进程。
历史地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之后,城市化比率却仍然只有43.9%。
①据预测,如果中国每年的城市化比率以1.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即每年约有1000万人口进入城市,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才达到60%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化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我们在指出中国城市化的潜力时,往往只关注总体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没有意识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增长持续的大国,伴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过程中要素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在城市化进程的背后更为重要的将是中国城市的区域布局的持续调整和城市内部集聚效应的加强。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发展中的集聚效应的确正在加强,但与此同时,中国滞后的城市化进程使这一集聚效应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事实上,在中国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问题上,我们还存在着若干认识上的误区。
因此,中国的城市化和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顺应市场规律,在城乡融合、空间集聚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更合理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不确定的复兴不平等是否会威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不确定的复兴:不平等是否会威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陆铭教授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讲演 2012-06-02 08:07:54 来源:文汇报2011-12-26大量财政转移用于欠发达地区的生产,但是很少有人问这样的问题,用财政转移的方式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效果如何?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实现区域平衡发展?中国应对收入差距的政策思路应该是,先动人,再动钱。
动人,意味着更自由的人口流动、更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竞争和行业进入;动钱则要建立在动人的基础上,通过地区间、城乡间和城市内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人们的实际福利差距。
陆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目前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
作为兼职教授受聘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作为兼职(客座)研究员受聘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和日本一桥大学。
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
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经济学。
研究成果获得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二、三等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
获得的荣誉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
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当前中国的状况,第一个词我会选择“复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可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二个词,我会选择“不确定”,中国当前正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
收入不平等、腐败、环境污染、社会不满,……这些问题都可能威胁到中国良好的发展势头。
中国经济就好像一辆行驶中的自行车,跑得太快会出事,但慢了也会摔倒,因此,平稳而可持续的发展是决定中国能否度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收入不平等问题是这个阶段最为严峻的挑战,如果这一问题不得到解决,中国完全可能陷入“拉美化”,收入差距可能会居高不下,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停滞。
经济学方法论之争:如何理解实证主义与实证研究?
经济学方法论之争:如何理解实证主义与实证研究?作者:赵德余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4期摘要:为了辨明有关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争论的关键所在,也为了提高学术对话的效率,本文将讨论的重点放在最近陆铭的《如何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以及朱海就对陆铭文章相关批评的评论上。
可以说,支持和反对实证主义的理由都很多而且都很有说服力,不过,任何方法和范式都是在一定限度内具有有效性。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快速发展及其主流的方法论地位对于社会科学发展而言是喜忧参半的,其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显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实证主义过度追求形式化和数理化的趋势极大地弱化了其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和解释功能,从而对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性价值也随之降低了。
关键词:实证主义;实证研究;方法论之争;经济理论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99(2019)04-0032-08Debate on Economic Methodology:How to Understand Positivism and Empirical Research:the Discussion with LU Ming and ZHU HaijiuZHAO Deyu(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key to the debate on positivist research methods,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cademic exchange,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recent essay of “How to Carry Out a Tho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by Lu Ming and Zhu Haijiu's critics on it. There are many convincing reasons for supporting and opposing positivism, but any method and paradigm are effective within certain limit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ositivist research methods, and its mainstream methodological status, which has clearly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of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are mixed blessing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s: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pursuit of formalization and being mathematical in positivism has greatly weakened its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al world, decreasing the guiding value for policy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Key words:positivism;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ological debate; economic theory關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争论可以说由来已久,从19世纪奥地利学派与德国历史学派关于经济研究的演绎方法与归纳方法开始,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米尔顿·弗里德曼与萨缪尔森关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预测功能以及研究假设的重要性的争论,对经济学乃至后来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陈钊,陆明思考题及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陈钊,陆明思考题及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1章微观经济学导论:原理与问题课堂思考题:1.长期以来我国的生育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请思考其中可能的原因。
答案要点:首先,于发展阶段以及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不同,西方国家的工资率水平明显高于我国,这使得在国外生育的机会成本大大高于国内,人们更倾向于减少生育;其次,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特别在广大农村地区,生育子女以期在年老后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成为很多家庭的最优选择,这也是我国生育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2.经济学究竟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答案要点:从研究对象上看,经济学无疑属于社会科学。
尽管近年来出现的少数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也研究诸如生物种群进化等生物学现象,但人类社会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经济学的主要目标在于用逻辑一致的框架来解释人类社会纷繁芜杂的各种现象。
与其他社会科学有所不同的是,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接近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经济学也非常重视有关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当然,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经济学的定量研究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可重复可控制的实验来进行,但在试图从现实现象以及定量数据中抽象出客观规律这一点上,经济学与自然科学是高度一致的。
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相似的地方还在于它也采取数学化的表达方式。
然而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仅仅是解决了逻辑推演与严密性的问题,数学无助于现实问题的发现与抽象,也不能解决经济学中价值判断的问题。
现代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工具,但这些工具所起到的作用都是辅助性的,经济学的“核心”仍然是对社会现象与社会本质的思考。
13.人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是否体现了边际决策的原则?答案要点:经济学认为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在边际上进行的,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也不例外。
尽管对于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工资还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人们的看法也许并不一致,但在配置有限的时间资源上,最优的决策仍然是边际上的。
即便是把工作价值看得很高的人,他在决定花多少时间在自己的工作上时,也是遵循边际决策原则的。
理论创新_经验研究和大国发展战略_陆铭教授访谈_陆铭
理论创新、经验研究和大国发展战略—— 陆铭教授访谈●陆铭○张翕访 谈● 陆铭,1973年3月生,籍贯浙江宁波。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经济学(季刊)》副主编。
2001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作为兼职(客座)研究员受聘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和日本一桥大学。
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
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为《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研究成果获得包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
获得的荣誉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
○张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 陆老师,您好!您自从2001年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以来,至今已经十余年了。
如果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您的学术道路,您有什么和读者分享的吗?● 我的博士论文是有关工资与就业的议价理论,这项研究后来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但通过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我很快意识到,中国有大量的问题,基本的事实都还不清楚,因此,我很快就转向了经验研究(国内常常翻译成“实证研究”)。
那时候,国内的数据库还非常稀少,于是,我和合作者就从省级面板数据开始,后来再逐步过渡到城市级的数据,以及微观的个人和企业数据。
近年来,我领导的研究团队越来越致力于自己采集用于中国研究的数据。
用这些数据,我和我的团队做了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研究。
虽然我近年来的主要工作集中于中国经济的经验研究,但我认为,基于数据的经验研究和基于数学的理论研究只是为了理解世界所采取的不同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 陈钊 陆铭 课后答案-10_
第10章 垄断课堂习题:1. 某垄断厂商欲实行三级价格歧视,他面临两类消费者或者说两个市场,需求函数分别为11100Q P =-,221004Q P =-。
假定该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MC 0=,则在两个市场上他应该分别如何定价?如果该厂商不能实现价格歧视,即在两个市场上只能定相同的价格,那么这个价格应该是多少?答案要点: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11100P Q =-, 221254P Q =-。
如果能够实行价格歧视,那么厂商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分别为:11MR 1002Q =-, 221MR 252Q =-。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1,2MR MC 0==,可以得到:115050Q P ==,; 225012.5Q P ==,。
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厂商的利润为:1122TR TC 3125d PQ P Q π=-=+=。
如果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只能定相同的价格P ,那么他面临的总需求函数就是:122005025100251000100P P Q Q Q P P P -≤≤⎧⎪=+=-<≤⎨⎪>⎩,其边际收益可以表示为: 1002075MR 240752005Q Q Q Q -≤<⎧⎪=⎨-≤≤⎪⎩, 根据MR MC 0==可以得到:5050Q P ==,。
此时厂商放弃第二个市场,所获利润完全来自第一个市场:11TR TC 2500PQ π'=-==。
2. 某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310Q P -=,其生产成本可以表示为2C Q =,求厂商最优的定价与产量。
方法一:厂商面临的反需求函数为: 1310P Q ⎛⎫= ⎪⎝⎭, 则厂商的总收益可以表示为132310R PQ Q ==,边际收益为: 13210MR 3Q ⎛⎫=⋅ ⎪⎝⎭。
根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 MC 2==,我们可以得到: 1027Q =,13103P Q ⎛⎫== ⎪⎝⎭。
方法二:由题中特殊的需求函数形式,我们可以得到厂商面临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一个常数: 3dQ P E dP Q=-⋅=。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简介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简介ECON6041 企业管理学Management of Enterprise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余光胜副教授开课学期:第一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根底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产业经济的微观层面的管理问题,提高企业管理的能力,深化企业管理学的研究水平。
教学内容及根本要求本课程针对产业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开设,要求具有管理学原理及管理思想史方面的知识背景,本课程将对其进行深入与相关拓展。
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深化局部: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探讨;管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管理学方法论。
2、内容拓展:企业变革管理;企业成长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危机管理;企业冲突管理;企业人本管理;企业民主管理;企业契约管理等。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
课内研讨与课程论文相结合进行课程考核。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具有管理学原理及管理思想史方面的知识背景。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杨杜,?现代管理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ECON6042 高等应用统计Advanced Applied Statistics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郑明教授开课学期:第二学分:4 周学时:4 总学时:72课程性质:硕士学位根底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根本要求原理局部:1、假设检验;2、非参数统计推断;3、方差分析;4、多元回归分析;5、判别分析;6、聚类分析;7、时间序列分析。
应用软件:SAS中的有关模块。
根据专业要求和学生根底知识结构情况,在数理统计的原理、应用和软件方面有所兼顾,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
闭卷笔试,或辅以中型程序作业。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概率论与初等统计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复旦大学,?概率论?〔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SAS软件研究所上海办事处编,?SAS根底教程?B. E. Wampolo,C. J. Drew,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ECON6043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开课院系:管理学院任课教师:郁义鸿教授等开课学期:第二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根底课适用专业:经济学各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根本要求内容:产业部门的概念,部门划分与国民经济核算,产业经济学的三个组成局部: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与产业组织及产业经济学体系。
陆 铭 简 历
陆铭简历(2013年3月1日更新)个人信息: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年3月教育经历: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1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1996工作经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2013年1月至今复旦大学经济学系,2001年7月至今(2003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7年11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世界经济》编委,2011年1月起香港科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7-8月里尔第一大学访问教授,2010年3月加拿大“UWO/CIGI/BRIC (China) +Ontario Project”特邀研究员,2009年11月至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2009年4月至今巴黎第一(索邦)大学(Université Paris Sorbone)访问教授,2009年5月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2009年2月至今比利时鲁汶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访问教授,2008年11-12月日本一桥大学客座研究员,2008年9月至今巴黎第九大学(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访问教授,2007年10-11月世界银行咨询专家,2007年至2008年加拿大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访问学者,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联合国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2004年5月至8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3年10月至今复旦大学匿名审稿杂志《世界经济文汇》编辑,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法国就业研究中心(le Centre d'études de l'emploi),1999年10月至12月研究领域:劳动经济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
承载梦想,启航未来
贸易政策分析包括基本政策工具和措施及其衡量、国际贸易政策 效应分析、国际 贸易政策的动因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国际 贸易多边体制分析等内容。
一、李嘉图模型 (一)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二)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三)超额需 求和国际市场均衡 (四)绝对优势和实际工资水平 (五)贸易利得的分配 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模型)
生具备这些相关课程或内容模块的本科生阶段知识及能力水平。 模块一:世界经济和国别经济 基本要求:该模块要求考生掌握国际经济关系的演变与特点;掌 握经济全球 化与区域经济体一体化发展趋势及规律;掌握国际贸易 与投资协定的发展、内容 与主要特点。 一、引进外资与东道国(母)经济发展 (一)外商直接投资 (二)国际间接投资 (三)中国外资经济 发展战略与外资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与实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 践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三、国际贸易与投资 协定 (一)多边国际贸易协定的逻辑 (二)双边与区域国际贸易与 投资协定 (三)国际贸易与投资协定中的劳工与环境问题 (四)主 要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协定 模块二:国际贸易 基本要求:该模块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国际贸易纯理论与国 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纯理论包括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 贸易理论。国际
(五)斯托珀尔-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简称 SS 定
理) (六)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三、特定要素模型 (一)特定要素模型 (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定理的变型 (三)特定要素模型的实证分析
承载梦想,启航未来
四、新贸易理论 (一)垄断竞争模型下的规模报酬递增 (二)寡头垄断模型下的规模报酬递增 (三)新贸易理论的贸易利得来源 (四)新贸易理论下的引力模型 (五)新贸易理论下的实证分析 五、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又称为新-新贸易理论) (一)地理与贸易成本 (二)企业异质性与企业的出口行为 (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贸易利得 (四)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下的引力模型 (五)对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实证检验 六、生产要素贸易 (一)在商品贸易上增加生产要素贸易 (二)生产要素贸易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三)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之间的替代关系 (四)要素贸易与商品贸易之间的互补关系 七、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及其衡量 (一)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二)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衡量 八、国际贸易政策原理及其经验分析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内容提要:本文从分权式改革的视角提供了一个自洽的逻辑框架,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这个逻辑框架不仅能够分析中国前期改革的成功,也能够解释目前浮现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给地方政府提供了发展经济的动力,尤其是完成了地方层面的市场化和竞争性领域的民营化。
但是,内生于这种激励结构的相对绩效评估又造成了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和公共事业的公平缺失等问题。
由于中国的渐进式分权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一个中央政府主导和控制下的机制设计问题,所以,在认清中国分权式改革的得失的基础上,正确地设计合理的改革方略,对于下一阶段改革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如此,中国就可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大国发展道路。
关键词:分权式改革;收益;成本;机制设计Abstract:Thispaperprovidesa coherentframeworkt ofullyaccountforCh ina‘sdevelopmentmo del,boththesuccess esandthefailuresof theChina’sdecentra lizationapproachto combinationofpolit icalcentralization andeconomicdecentralizationprovidesl ocalgovernmentswit henoughincentivest odeveloplocalecono mies,inparticulart heincentivestoprom otemarketsprivatiz ationthemeantime,t herelativeevaluation-basedincentives chemesleadtointer-regionalmarketsegm entation,increasin ginter-regionaldev elopmentgapsandune qualprovisionofcer tainpublicsuccessofearly-stagereform canbeattributedtot hebenefitsofthedec entralizationnexts tagereformshouldmi nimizethecostsasso ciatedwiththe ‘sgra dualistreformcanbe takenasaproblemofm echanismdesignunde rthecontrolofcentr al,afteridentifyin gthecostsandbenefi tsofthedecentraliz ationapproach,itis essentialtohaveare asonabledesignofth enext-stagereformp ackage.KeyWords:D ecentralizationApp roach,Benefits,Cos ts,MechanismDesign一、引言XX年7月1日,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寄托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从此,山不再高,天不再远。
陆铭 陈钊 经济学研究方法漫谈
珞珈青年学者经济与管理论坛Luojia Young Scholars Seminar on Economics andManagement经济学研究方法漫谈1时间:2006年4月23日晚7:00-9:00地点:武汉大学经管院B129出席座谈会的嘉宾:陆铭(以下简称陆)、陈钊(以下简称陈)主持人:代谦(以下简称代)代谦:非常感谢陆老师和陈老师不辞辛苦,和大家交流,今天具体的谈经济学研究方法,在讲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问。
陆铭:去年下半年开始,学生搞活动,给学生讲,后来将给学生讲的内容整理成三篇文章:1、从建设到理论再到智力2、怎么做研究、怎么写论文3、结合中国是否会寻找增长点来谈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还有是计量经济学的第一节的整理成的文章,在我自己的网页上都有,有机会大家可以看一下。
代:陆老师的这几篇文章都很好,我学习了之后很受启发,而且我已经把把挂在论坛的网页上。
强烈建议大家下载看看。
陆:不觉得自己的研究做得很好,即使今天晚上的讲座对大家有帮助也不会觉得有多高兴,但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1录音稿,未经陆铭、陈钊本人认可。
整理人:秦永。
陆:如果对我的一系列的研究作一个总结的话,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谈。
1、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于:首先我们是中国人,经济学是服务于社会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研究应该跟这个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目标是经济学家,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研究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但实际上在国外,所谓经济学家的范围是很广的,在公司、研究机构等都属于经济学家,但在可能只有是教授才叫经济学家,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座的各位已经都是经济学家了,作为经济学家,还是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发展。
我想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于中国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可以提出很多在既有经济学领域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的话,既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好处,也对经济学的研究和经济学理论发展有推动。
(陆铭)再谈“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
再谈“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经济学研究谈话(之四)陆铭*“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是04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这文章发表在《经济学家茶座》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出乎我的意料,也说明实证研究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这个时候,的确需要一些这样的文章来帮大家澄清一下对计量的一些认识。
今天,我特别想帮大家清除几个误解,这几个误解也恰恰是我在和同学接触的过程当中,从同学嘴里讲出来的误解,所以不是我生造出来的。
第一个误解是,实证研究就是应用性的,应用性的就不够学术,没什么价值,好像就是回答了一个现实中的问题,发现的结论好像是我们都知道的。
第二个就是大家都会经常讲的一句话,实证研究好做,比理论研究容易做,理论研究做不下去了就做实证研究。
讲到这里,这个寒假刚刚迎来了我原来的一个学生,现在比利时鲁汶大学读博士,她最近做的工作和social economics有关系,做的是理论。
我们在寒假碰到的时候就谈,我就问她,为什么你这个课题不做实证呢?她说实证太难做了。
所以我想,在某些问题上,不是像大家所想的,理论做不了就做实证,可能正好是反过来,是实证做不了去做理论。
我等会儿还会讲实证和理论的关系,我会告诉大家,理论和实证都非常重要,而且是互补的。
第三,同学们常常认为实证研究很简单,只要把数据往电脑里一放,结果就出来了,就可以写文章了。
有一次,一位同事不无自嘲的地说了这样一句话:觉得很心虚,因为数据不是自己收集的,我们用的很多大样本数据都是别人收集的,idea也不算新,不是自己的,然后程序都是现成的,stata都是编好的。
之后我们就把不是自己收集的数据,也不算太新的idea,往stata里一放,就出结果了,觉得很心虚。
而我们的同学觉得经济学研究的高手应该是满纸数学符号加上自己编的程序,再画出非常fancy的图形,这就是水平高。
第四个误解是,很多同学认为现在我们研究中国问题,应该做理论,因为理论和国际接轨。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讲,考经济学的硕士和博士的时候,都是考的微观和宏观,然后一年级上课的时候上的大量都是微观和宏观的理论,所以你们就觉得那就是经济学的主流,只有做这个才上档次,哪怕做中国的研究,也应该把中国的问题写成数学,甚至干脆就不做与中国问题有关的研究。
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复旦大学801经济学综合基础(金融)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简答题(共50分)1.(15 分)某人将固定的时间分配于劳动和闲暇,他的效用函数U=LY+aL,L 为闲暇,Y为收入(工资率固定),a>0 为常数。
求此人对劳动的供给函数。
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否向上倾斜?考题出处: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部分)》第六版P376 第16题【参考答案】2.(10分)两个同学辩论:A认为农村应向城市流动,原因是农村收入不高,一年纯收入也就1000元,B认为农村人口不应向城市流动,原因是城市压力大,不确定性大,这样一来,纯收入也差不多是1000元,既然差不多,还是呆农村好。
问题:你支持哪个的观点?如果支持农村人口应向城市流动,请补充更多的理由;如果认为农村人口不应向城市流动,也请补充更多的理由。
考题出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铭《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化》经济研究导刊【参考答案】(1)总体观点:在未来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进城必然是长期趋势,如果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不能融入其工作的城市,必然在城市形成“新二元结构”,威胁城市的和谐发展。
(2)支持农民工进城的理由:第一,农民工进城的基本原因当然是提高收入。
中国经济结构是典型的发展中的二元经济,即同时存在落后的农业部门和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部门。
在土地给定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必然是过剩的。
而在城市经济中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是资本而非土地,资本的增长是无限的。
这就决定了通过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劳动力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
只有当大量农民转出的时候,剩余农民才可以在拥有更多人均资源的情况下,逐步实现规模经营,从而提高收入。
第二,农民进城的第二个原因是为公共服务。
大量的公共服务提供(包括医疗、教育等)是建立在地方财政基础上的,这就造成公共服务在城乡和地区之间有非常大的不均等。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Fragmented Growth: Why Economic Opening May Worsen Domestic Market Segmentation?
作者: 陆铭[1];陈钊[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
心,200433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
页码: 42-52页
主题词: 市场分割;经济增长;经济开放;规模效应
摘要:本文研究了邻省之间商品市场的分割对省级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分割市场对于当地即期和未来的经济增长具有倒U型的影响,对于超过96%的观察点来说,市
场分割有利于本地的经济增长。
我们还发现,对于经济开放程度更高的观察点来说,分割市场
更可能有利于当地的增长。
这说明,地方政府的确在利用来自于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时,
放弃了国内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
为了避免省与省之间以分割市场的方式追求经济增长而陷于
囚犯困境,就需要通过中央政府的协调,并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推动市场整合,获得经济增
长的国内规模效应。
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10月182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丁志帆(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1130)摘 要:分工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本文简要梳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分工思想,阐述了分工与生产方式、所有制的关系;分工产生、发展及消亡的主客观原因及具体历史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分工时始终是沿着生产力‐分工‐生产关系的逻辑主线展开的,因此,对其分工思想的深入把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唯物史观。
关键词:分工 生产方式 异化劳动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0—0182—03 分工思想的初探可见斯密《国富论》中的经典表述:“劳动分工并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而是一种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倾向,实际上表现为劳动的交换。
1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他认为分工是提高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源泉,但分工细化程度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定理)2。
马克思同样肯定了分工可以促进生产率提高和资本主义增长的作用,而且提出了一个报酬递增可引致资本主义内在演进的理论体系。
“分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分工对于整个意识形态理论和整个科学理论具有决定的意义。
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思想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3,阿尔都塞如是说。
后来,杨格及杨小凯等数位经济学大师也纷纷表达了对分工思想的推崇,杨格主要是从产业分工的视角研究分工,他重点考察了分工的经济属性,却忽视了分工的社会属性;杨小凯的分工理论在分工内涵上没有区分市场上的劳动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对分工的认识都是不深刻的4。
就对分工而言,马克思比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认识更加透彻。
生产分工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工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两种类型的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分工(任保平,20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珞珈青年学者经济与管理论坛Luojia Young Scholars Seminar on Economics andManagement经济学研究方法漫谈1时间:2006年4月23日晚7:00-9:00地点:武汉大学经管院B129出席座谈会的嘉宾:陆铭(以下简称陆)、陈钊(以下简称陈)主持人:代谦(以下简称代)代谦:非常感谢陆老师和陈老师不辞辛苦,和大家交流,今天具体的谈经济学研究方法,在讲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问。
陆铭:去年下半年开始,学生搞活动,给学生讲,后来将给学生讲的内容整理成三篇文章:1、从建设到理论再到智力2、怎么做研究、怎么写论文3、结合中国是否会寻找增长点来谈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还有是计量经济学的第一节的整理成的文章,在我自己的网页上都有,有机会大家可以看一下。
代:陆老师的这几篇文章都很好,我学习了之后很受启发,而且我已经把把挂在论坛的网页上。
强烈建议大家下载看看。
陆:不觉得自己的研究做得很好,即使今天晚上的讲座对大家有帮助也不会觉得有多高兴,但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1录音稿,未经陆铭、陈钊本人认可。
整理人:秦永。
陆:如果对我的一系列的研究作一个总结的话,可以从一下几个点来谈。
1、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于:首先我们是中国人,经济学是服务于社会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研究应该跟这个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目标是经济学家,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研究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但实际上在国外,所谓经济学家的范围是很广的,在公司、研究机构等都属于经济学家,但在可能只有是教授才叫经济学家,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座的各位已经都是经济学家了,作为经济学家,还是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发展。
我想中国问题的重要性在于中国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可以提出很多在既有经济学领域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的话,既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好处,也对经济学的研究和经济学理论发展有推动。
如:社会保障,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在农民进城的时候,是在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进行的,就是通过政治高压,剥夺农民的土地,然后农民就进城了,然后再进行人权保障建设。
而中国的农民进城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非常尊重人权的时候,在中国已经有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情况下进城的,他们失去土地,来到城市,将其转化为城市人进行社会保障,这里就存在着如何接替土地权的问题,而将一个权利转化为另一种权利如何作价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清楚,至少到目前为止是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国的城市化包括我跟陈老师在做的城乡融合问题,现在用传统的刘易斯二维分析的眼光来看,把经济简单划分为农村、城市、农业、工业,用所谓城市化和工业化这样的概念来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你会发现在中国如果你要把农民工从空间意义上放到城市来,这很容易,但接下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大量农民工进城以后,他仍然是农民工,仍然是外来人口,问题就是这部分人口怎么跟原来的城市居民的融合。
在我们看来,在中国引入社会和政治结构去看这个社会,把它理解为一个二元社会,要比传统的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要远远来的重要,这种问题除了是中国实践意义的一个大问题外,它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学发展理论,就是怎么使这个二元社会逐步的走向融合的这个过程。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日本学者就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我们的发展经济学理念是不一样的,中国城乡差距所导致的社会冲突,以及这个冲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所以说我们研究的中国问题不光是一个中国问题,而是有世界意义的,之所以要放眼世界,就是中国的很多学者,并不是说已经做得很好了,但的确中国很多学者是就中国而谈中国,往往就是说这是中国的事情,我把他做好了就可以了,但没有想到我们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还需要去考虑这个中国问题进入怎么样的世界影响,只有当你把这些中国的问题放到全世界的经济学文献中的时候,你才知道你所研究的这个问题在学科上、在学术团体上,它的根源是什么,它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贡献(在今天下午的报告里已经讲过了)。
你谈中国问题时,你要看到中国问题具有的世界意义,例如我们的社会资本的文章,当你查看文献时你会发现,既有文献没有讨论过社会资本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变化,所以它对经济学文献的发展也是有推动作用的。
我们在讨论中国的收入差距怎么影响经济增长,但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这个问题在国际上也是非常热的,当那你的文章去跟既有文献作比较时就会发现是可以有所发展的。
至于怎么写introduction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实际上文章模型做完了,只是完成了文章的50%,很多工夫就是要花在写引言上的,写引言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讲清楚你的文章有那些共性,哪些是你自己的,就是你要把你的新发现讲出来,这就要求你必须知道国际上的前沿在什么位置,大家在这个研究上研究到了什么地步,然后你在它前面又走了一步是什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代:做文章的时候是不是说先看一些文献,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阅历等来形成自己的想法,来做模型,作好之后再收集文献,再具体讲的自己的想法和模型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在此基础上再挖掘新的发现。
陆:肯定有些人这么做,但我们总的来讲不这么做。
代::不这么做,怎么做呢?陆:我觉得这跟每个人所处的阶段是有关系的,我觉得我们早的时候,可能更多从文献着手,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从现实出发。
其实每个人随着你读的东西越来越多,随着你研究的经历的丰富,你就会有了所谓的第六感,所以你在想一个现实问题的时候,你已经八九不离十的知道它的文献可能研究到什么地方,你也八九不离十的知道自己的发现你的贡献可能在什么地方。
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就是说,先把自己关心的东西讲清楚,你有可能作出什么结果来,或者你想说明一个什么故事。
比如今天陈报告的文章。
我们最开始没有把它和inequality和growth 联系起来。
有的经济学同仁建议强调分工理论,但我们认为增长和不平等在国际上更受关注。
所以我们强调平等和增长的关系,这就是我要讲的你研究一个问题要有国际视野。
你首先要知道别人所关心的,同样一篇文章你可以说好几件事情,把那件事情放到前面说,那件事情放到后面说,这就决定的你这篇文章在多大程度上是具有interesting的文章,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要讲的怎么既立足于中国又放眼世界。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谓“大处着眼”就是你去做一个文章,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宽广的视野。
近几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在谈的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往何处去,就是要走市场化,但是我们的市场化是否要走向英美式的市场化呢,还是所谓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呢,如果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讲清楚,比如我今天做的报告你就可以放到一个很大的视野中考虑,我讲的我们市场化以后中国各个方面的变化,如市场化后党员的重要性是否会下降。
这些都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未来的一些大的着眼点,但具体做研究时,你不能说我就是研究中国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如论分权体制改革),这种大的研究是要在有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后才能做的,一开始就做这种研究你肯定做不好,我们开始要做的就是像今天这样的一篇一篇的小文章。
所以说要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相结合,因为没有大处着眼的话,你的文章就不会有立足点、不会重要;没有小处着手的话,你的文章就不会具有操作性。
代:(1)很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2)选择一个着眼点进行研究陆:今天下午所作报告的文章,文章是从何处来的呢?实际上是我们做过关于女性劳动工的研究,女性劳动人数下降的很快,但我们从文献中作比较就会发现中国和国外有很多差别,因为西方劳动力中女性劳动力在增长,这是因为离婚率的增长造成的,导致家庭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分工的变化。
04年在北大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文章讨论分工需要和地区间分工需要的原理,发现这种分工需要原理跟国际上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战是没有区别的。
后来我们做了两三篇文章来讨论地区间的分割问题,再就有了这篇文章,也就是做一篇、两篇···文章时你都需要把你的文章放到一个文献团体中去,你才能发现你的文章的重要性。
我们是先看文献再想问题,后来你会越来越发现你是要先想问题再看文献,你会发现基本上别人不可能跟你完全一样,你总是有贡献,这个贡献你怎么说的问题你要说清楚。
所以说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两者相互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3、合作理念复旦有一个团队,而我跟陈老师就是很好的partner,,我们以前是上下铺,关系很好,交流很多,这种融洽的关系很好,现在的合作也很多,不在乎谁的名字放前面,在乎先把东西做出来,你把做学问的过程跟同学的关系很好的融合、达到和谐,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互相交流和谈论,你可以说它是一种工作,但它是在一种休闲、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这种状态我是很喜欢的,做学问最后就是为了达到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状态,我们现在就是很简单、很快乐的。
陈:你在中国应当从小的方面入手,我们首先要关注现实。
陆:我打断一下,做研究和做学问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做研究就是为了发表文章的话,你就会是从文献到文献,而实际上我们做学文是为了对社会有贡献,要对社会有贡献,你必须关注现实。
当然不是说会抛开文献,相反你在关注了现实后写文章你又会回到文献上,所以要看文献。
代:我们现在写文章就是从文献到文献,把国外的文章的参数改一下,就成了一篇文章。
陈:大师级人物他们在顶级文献上发表文章,写出让人敬佩的文章往往不会是从文献到文献的,因为从文献到文献只能看到那些技术上的复杂,而真正大好杂志上的文章经常是让人看了很兴奋、很愉快,又容易阅读,事实上抽象比复杂要高明,而不是相反。
其实写文章还是要从现实出发的。
我记得范里安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谈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写经济学的论文。
你应当先去观察现实,然后对现实有一个自己的一个答案,也可能这个答案很简单,但是也可能这个回答很困难、很有意思,需要做一个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这就是一个好的题目,然后你在回过头来看文献,说有没有文献解释过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这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陆:我打断一下,对一个有经验的和好的经济学家来讲,当他去想出一个模型并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八九成没有人做过这个问题。
人会形成一个经验,因为你一直在读文献,特别是你经常参加学术会议,知道别人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的看法,如果别人的看法无法解释这个现实的问题,那么八九不离十你就找到了一个好的研究话题。
然后在反过来看文献时,也基本上没有人做过。
陈:为什么你不要先去看文献,有时候你看到一个现象不能理解的时候,你会去想为什么?如果你先去看文献,你会看大五花八门很多解释,你就很容易进入到别人的思维里去出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