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2013.10
2013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题
2013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考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弄(lòng)堂寥(liáo)廓颓圮(pǐ)酵(xiào)母瞠(chēng)目结舌B.遒(qiú)劲租赁(lìn)创(chuàng)伤百舸(gě)豁(hu)然开朗C.青荇(xìng)涟漪(yī)解剖(pōu)忤(wǔ)视面面相觑(q)D.粗犷(kuǎng)攒(cuán)射遏(â)止倾轧(yà)迥(jiǒng)然不同2.下列句子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荫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
B.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C. 一个社会型塑着它的青年,而青年又最终将引领这个社会的未来。
有什么样的青年,我们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D. 直觉往往能带来机遇,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准确的直觉。
当直觉与书本知识冲突时,不要马上相信书上写的,这也许就是研究灵感的来源。
即便真的是直觉错了,我们根据知识修正自己的直觉的过程,也是一次进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面世了。
B.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同这幅佳作比较起来,都会黯然失色。
C. 当年他独闯关东,筚路蓝缕,硬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创下这份家业的。
D. 北京时间8月23日,NBA自由球员、两届得分王得主麦蒂在北京举行了球迷见面活动,不少幸运球迷来到了现场得以与偶像相见。
在观看完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之后,麦蒂也蠢蠢欲动学了起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使经济发展有持久的动力,使社会进步有牢固的基础,使国家长治久安。
2013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1、D(以偏概全,“在表达上”之前加描述对象“其中的精品”)2、A(前后不是因果关系,后者是前者的作用和价值)3、D(“或然”当“已然”)4、(1)卒,通“猝”,仓促,突然(2)倍:通“背”,违背(3)事:奉事(4)患:担心5、C(取独A因为/用B替/成为D代齐/表商量语气,还是)6、C(①是齐王对苏代的发问;⑤是苏代为齐国进攻宋国游说秦王;⑥是苏代对秦昭王分析秦齐联合的大势,从而侧面印证齐国攻打宋国的必要性,均与“释帝”无关)7、B(“齐王认为”属于张冠李戴,且“天下人群起而攻之”为主观臆断)8、(1)如果秦国称帝后,天下都憎恶他,大王也就不要称帝.以此收拢天下人心。
(注意落实“称”“恶”等词语的翻译,一句1分,共4分)(2)把敬重秦国称帝作为名义,然后让天下人都憎恨它。
(注意落实“敬”“以为”“憎”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
3分)(3)齐国的韩聂和我是朋友,可是却进攻我所爱的地方,为什么呢?(注意“韩聂与吾友也”判断句,落实“所爱”“何”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
3分)9、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年华渐老、感时伤逝。
(各1分)10、“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的落山之景(2分),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
(各1分)11、作者即景抒情,联想自然,融情于景,真切感人。
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相间写来。
(2分)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继而是夕阳落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想到自己年华老去。
(2分)12、(1)怅寥廓(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4)信誓旦旦(5)月明星稀(6)依依墟里烟(7)齐彭殇为妄作(8)水光接天13、(1)象征希望的热带鱼,象征青春活力的杏黄衫,略带忧伤的箫声,遮住了希望的水草(水藻)等。
(答对三个即可)(2)“前一个名词”指逸乐。
这句话是说当年穿着杏黄衫子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的日子是逸乐的,这种逸乐的日子今后永远不会再有了。
201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201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试题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50 分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裨益(bì)酾酒(shī)镂刻(lòu)流觞曲水(shān�溃� B. 禊事(xì)干禄(�括�n)蜷缩(quán)冯虚御风(pín�溃�C. 溘死(kè)赎罪(shú)愀然(qiǎo)义愤填膺(yīn�溃� D. 蕈菌(xùn)商榷(zhuó)兑现(duì)便言令才(biàn) 1.D/商榷(què)便言令才(piá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资产者尽相诽谤他、诅咒他。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珠丝一样轻轻抹去。
B.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C. 一个人夹在各地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秋的意境与恣态,总赏玩不到实足。
D. 我梦想有一天,悠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胜光披露,满照人间。
2.B/A尽相―竞相珠丝―蛛丝 C恣态―姿态实足―十足 D 悠谷―幽谷胜光―圣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所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我们应提倡“低碳生活”。
② 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 “大手拉小手。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交流会上,不少地方、学校介绍了他们的实际做法和初步成效,了群众的这句话。
A. 反应调整验证 B. 反应调控印证 C. 反映调整印证 D. 反映调控验证 3.C/反应: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2013年2010测试语文高一和答案
2010-2011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考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3*10=30)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嫔.妃(bín)逶迤.(yí)同仇敌忾.(qì)B 恪.守(kè)莅.临(lì)一刹.那(chà)C 参与.(yū)抽噎.(yē)刚愎.自用(fù)D 宁谧.(bì)包扎.(zhā)惴.惴不安(zhuì)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机秘筹划烩炙人口B 气概家当气冲斗牛C 防碍化妆品常年累月D 手饰安装见义思迁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秋高气爽的时节,能见度很高,一眼就能望穿秋水....。
B 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日子过的特红火。
C 春节到了,大街上到处都是打折的商品,这现象我们司空见惯....了。
D这几年考生对机电类的相关专业趋之若鹜....,是因为这个专业就业形势很好。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平时省吃俭用,把所有的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2)校园事故一再发生,我们校方在管理上是有漏洞的。
(3)1999年中国香港主权。
A 结余反映接收B 结余反应接受C节余反映接收 D 节余反应接受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焦欲禄精神是一直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B 我们要调动充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C 我们要坚定不移得为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变为现实。
D 我们的专业课老师主要是由新分配的大学生和老教师组成的。
6下列不是单句的一项是[ ]A 历史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人们都知道,三峡工程是几代人心血的结晶。
C “非典”肆虐时,北京市民相信政府有能力控制住疫情的蔓延。
D 因为下雨,所以他迟到了。
7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我认识到了什么是知识改变命运?B “你走还是不走?”小东说,“你要是不走,我可就走了。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单元测试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半考热身试题(100分)(第一卷)考试时间:2013.10.22一、基础部分:(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抹煞.(shā)遒劲.(jìng)脊.骨(jī)妄自菲.薄(fěi)B.犄.角(jī)倔.强(jué)给.予(gěi)引吭.高歌(háng)C.啮.噬(niè)怪癖.(pǐ)干瘪.(biě)汗流浃.背(jiā)D.甄.别(zhēn)戕.害(qiǎng)纤.巧(xiān)瞠.目结舌(chèng)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阔沉湎急躁幅射废寝忘食B.敷演青葱遨游中裁举一返三C.涉猎挚友慰籍编纂入不付出D.纹身焦灼颤栗藐视怨天尤人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王懿荣第一次与“龙骨”相遇,就刮目相看....,从中发现了甲骨文,并成为把甲骨文考订为商代文字的第一人B.儒学是儒家学说,由孔子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C.国家队的几位表现出色的小将,被誉为中国足坛的明日黄花....。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下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发达国家曾为此付出过社会伦理道德几乎崩溃的惨重代价。
C.神舟5号宇宙飞船载着杨利伟胜利返回地球,这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它骄傲.D.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5、对下面“之”按词性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輮使之.然也②蚓无爪牙之.利③句读之.不知④古之.学者必有师⑤辍耕之.垄上⑥曾子之妻之.市⑦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⑧郯子之.徒A. ①②/③④/⑤⑥/⑦B. ①⑧/②③④⑦/⑤⑥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 ①/②③/④⑦⑧/⑤⑥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学于余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7、下列加点字都有词类活用现象,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试题和答案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试题和答案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2013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卷
2013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卷出题人:王芳美本试卷设试卷I、II卷和答题卡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友谊(yì)瞭望(liáo)渐染(jiān)束之高阁(sù)B.悄然(qiǎo)肄业(yì)着装(zháo)溘然长逝(kē)C.愤懑(mèn)炽热(chì)蜷缩(quán)涸辙之鲋(hé)D.粗犷(kuàng)勖勉(xù)委靡(mí)混水摸鱼(hú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斓销声匿迹慷概怨天犹人B.提携雷厉风行商榷横槊赋诗C.赎罪义愤填赝谛造无动于衷D.暇迩终南捷径聘请责无旁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一场大雪覆盖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百余架次航班受阻,数千名乘客_____机场。
②《论语》所宣扬的伦理道德,早已_____到政教体制、民间习俗和人们的心理习惯中。
③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_____全球变暖的速度。
A.滞压渗入延缓B.滞留渗入延迟C.滞压渗透延迟D.滞留渗透延缓4.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下某些领导往往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可他们一登上官位,就在贪欲的驱使下把自己的誓言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B.去年元月一日,京城市民盼望已久的前门铛铛车首日开通,前来乘坐的市民不绝如缕,纷纷体验其中的快乐。
C.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某些一线城市一直是国际品牌角逐的主战场,许多厂商在这个市场里叱咤风云。
D.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批评,坐享祖辈、父辈成果的富二代置若罔闻,把那些批评全都当作耳边风,不予理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成为影响国际制造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崭新形象。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女红.(gōng)安土重.迁移(zhòng)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蔫.头呆脑(yān)C.懦.弱(nuò)年高德劭.(shāo)两栖.(qī)沁.人心脾(qīn)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塌.陷(tā)一柱擎.天(qí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果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2013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答案详解+作文解析、例文)
2013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版)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自怨自艾(yì)B.降服(xiáng)惊诧(chà)超负荷(hè)流水淙淙(zōng)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口令(ào)三缄其口(jiān)D.称职(chèn)谄媚(chǎn)一刹那(shà)良莠不齐(yǒu)【答案】A【解析】B流水淙淙(cóng)C胴体(dòng)D一刹那(chà)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山上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答案】C【解析】A“佛教胜地”应为佛教圣地”;B“故有领土”应为“固有领土”; D“箭拔弩张”应为“剑拔弩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答案】B【解析】 A“侧目”形容对对方敬畏或者愤恨,此处用来形容人们欣赏的状态是不对的。
B此题学生易误认为“其间”一词应为“期间”,“其间”与“期间”都表示在某段时间里面或某个时期中间,其中“其间”也可以理解为“那段时间里、那个时期中”,但“其间”一词可以单独充当表示时间的状语,而“期间”不能单独充当时间状语,使用时它的前面必须添加修饰语。
2012-2013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课内检测(每道题 2分 共 20分)1.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活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②尔安敢轻吾射 D.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3. 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凌万顷之 茫然 ②哀吾生之 须臾 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 ④ 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 郎者乎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4. 下列句中“所”字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纵一苇之所如。
B.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 而不知其所止。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 对下列句式解说,错误的一项( )A.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是判断句,句中“是”是指示代词, B •“孟德之困于周郎 ”是被动,“于”表被动。
C. “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予怀渺渺兮” 。
D. “ 哀吾生之须臾 ”是定语后置,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6. 对下列加点词分析正确的一项()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②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③寻蒙国恩 , 除臣冼马④为汉家除 残去秽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7. 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 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B. 则刘病日.笃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D.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8. 下列通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夙遭闵 凶(悯 )B. 望桓侯而还 走(旋)C.才美不外见.(现)D.凡在故老,犹蒙矜.育(今) 9. 下列句中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A.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B.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C.臣以供养 无主,辞不赴命D.而刘素婴疾病,常在床蓐10. 下列选项句式解说有误的一项( )A. 臣具以表闻 (介后,语序:臣以表据闻)B. 急于星火 (介后,语序:于星火急)C. 而刘夙婴疾病 (被动,“婴疾病”是“被疾病缠绕”)A.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B. 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C. ①扣舷而歌.之 D ①浩浩乎如凭虚.御风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②举匏樽以相属. ②倚歌.而和之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B. ①舞 幽壑之潜蛟C. ①泣 孤舟之嫠妇②驴不胜怒,蹄之 ②父利 其然也也”表判断。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暤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2013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3高考语文全国卷新课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公耸,凤属,神鸟也.……江中有公耸,似兔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弄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睐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批的鸟,给以少昧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2013高一语文试题
桐梓一中2013年秋季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诗与禅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一属文学,一属宗教,它们的归趣显然是不同的。
然而,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要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又使它们有了互相沟通的可能。
禅宗在唐代确立以后,就在诗人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诗人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无意地表现了禅理、禅趣。
而禅师也在诗中表现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观照与理解。
于是,诗和禅就建立了联系,到宋代,以禅喻诗遂成为风气,在这风气中出现了严羽的《沧浪诗话》这部著名的文学批评著作,这部诗话牵涉到的以禅喻诗的评论,又引出各种赞同和反对的意见,是是非非,争论了将近一千年。
②诗和禅的沟通,表面看来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诗赋予禅的的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中国诗歌原有的冲和淡泊的艺术风格也因之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也许把禅的作用估计过高,但不可否认,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了。
③禅对诗的渗透,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以禅入诗。
以禅入诗,是指把禅意引入诗中。
其中有些作品是用禅语阐述禅理,只有诗的躯壳而没有诗的审美价值,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诗,或姑且称之为“禅言诗”。
这些诗总的看来并无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富有理趣的作品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更值得研究的是另外一些作品,它们或写花鸟,或绘山水,或吟闲适,或咏渔钓,并没有谈禅,但在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寓有禅意。
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青苔返照如同一个象征,使人想到大千世界就这样不知不觉地生生灭灭,无有常住。
禅宗重视“返照”的功夫,“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用的字面也使人联想到禅宗的教义,而诗里所表现的清静虚空的心境,更是禅宗所提倡的。
《冷斋夜话》里的一段记载也很有趣。
2013高一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在觉慧和觉民的鼓励下,琴在《黎明周报》上发表了关于女人剪发的文章,在女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许倩如的鼓励下,几个较有胆量的同学也剪掉了头发,在好朋友的鼓励下,琴也把头发剪掉了。
.(分)(这座亭子是元藇修建的)
.(分)这就是(我说的)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的原因所在啊。(关键词:“最”、“甲”,整句通顺分)
(三)古代诗歌欣赏(分)
、⑴(分)【答案示例】①抒发了思乡之情。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绪。②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③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童年回忆,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答出某种“感情”分,有分析给分。)
.甘果瓦在观看了爱斯梅拉达的审判后,就不怎么打算牵连进去,在得知他那碎罐缔婚的伴侣躲藏在圣母院后,从此就十分心安理得了。他从来没有打算去圣母院看她,只是会几次想起那只小山羊罢了。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字左右)(分)
()高老太爷病倒后,高公馆上演了一幕幕丑剧,在一次什么事件中觉慧意外地大获全胜?
()伽西莫多在乞丐进攻被镇压后发现爱斯梅拉达不见了。请简述爱斯梅拉达失踪的经过。
.可以导和纳粹 纳:吸纳
.杭自郡城抵四封 封:边界
.述而不作 作:做文章
.可胜言哉 胜:尽
、下列各项都是对“冷泉亭风景”描写的一项是(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综合测试题2013.10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堤坝(tí) 料峭(qiào)樯橹(qiáng)揾英雄泪(wēn)B.纶巾(lún)一蓑(suō)萧瑟(sâ)还酹江月(lâi)C.憔悴(cuì)遥岑 (cãn) 故垒(lěi)鲈鱼堪脍(huì)D.罗绮(qǐ) 暮霭(ǎi)佛狸祠(cí)重湖叠巘(yǎ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参差天堑醉花阴暮霭市列珠玑B.今霄羌管雨林铃故垒雄姿英发C.雨具萧鼓念奴娇芒鞋仓惶北顾D.巷陌烽火浪涛尽凄残玉簪罗髻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昨天,利用春晚排练的,谭晶来到北京万达国际影城,陪同北京光爱学校的近百名留守儿童,一起观看了电影《全城高考》。
②法新社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今天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地承认了几天前以军对叙利亚目标的空袭。
③细菌总是脆弱的肌体,黑客总是攻击有漏洞的系统,所以防范于未然远胜于亡羊补牢。
A.间歇隐晦侵蚀B.间隙隐讳侵袭 C.间隙隐晦侵蚀D.间歇隐讳侵袭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微信这种简单时尚的拜年方式颇受80后、90后等年轻人青睐,因为其声情并茂....,比以往的拜年方式更加自由、搞怪和有趣,所以成了2013年的拜年新宠。
B.蜂蜜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食品。
每天清晨起床后倒1到2调羹,用温水冲开,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润肺,而且可以解毒养颜。
C.王永杰认为,警方加强危险品的检查是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一旦超越了必要的限度,也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D.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和钢琴家李云迪合作表演了魔术《魔琴》。
他们的表演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去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实现占GDP4%的目标。
绿皮书指出,要不断扩大这一比重,优先保障公共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低收人群体等倾斜。
B.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制定的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房价上涨的动力将会减弱,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大幅反弹的基础。
C.经陕西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陕西省委批准,决定给予“表哥”杨达才开除党籍,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D.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亚太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
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6.下列对“低碳经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形态。
B.低碳经济强调技术创新,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从而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
C.低碳经济重视产业转型,主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权重。
D.低碳经济注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主张用核、水、风、太阳能等新型能源逐步取代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低碳经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B.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
C.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高碳能源的过度使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含量不断增加,导致气候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D.低碳经济摒弃了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就是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保护环境,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
B.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任务。
C.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今天,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的改变,可能将为人类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金石录》三十卷,取上自三朝、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侯①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
后二年,出仕宦,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②。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令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臵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金人陷青州,已皆为煨烬矣。
建炎己酉夏五月,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
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
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
葬毕,余无所之。
念侯有妹婿任兵部侍郎,从卫在洪州,遂遣二故吏先部送行李往投之。
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
余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时驻跸③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复赴越,又赴杭。
尽将家中所有铜器等物,欲赴外廷投进。
到越,已移幸.四明。
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
后官军收叛年,取去。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惟有书画观墨可五七麓④,常在卧榻下。
在会稽,卜居士民钟氏舍,忽一夕,穴壁负五簏去。
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
或者天意以金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有删节)注释:①侯:古时士大夫平辈之间的尊称,这里李清照用以指称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②铅椠:铅:文字;椠:记录文字的木片。
这里指文字的校勘工作。
③跸:帝王出行的车驾。
④麓:筐。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衣取半千钱质:抵押B.簿.甲乙,置书册簿:书籍C.被旨知.湖州知:任知州D.已移幸.四明幸:封建帝王到达某地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计无所出而还之.李牧连却之.B.夜尽一烛为.率如今人方为.刀俎C.以.中否角胜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乃十去其.七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说明家藏文物典籍“得之艰”“失之易”的一组是①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④既长物不能尽载,凡屡减去⑤金人陷洪州,遂尽委弃⑤不敢留家中,并写本书寄剡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①③④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既小中见大,由家庭而见国家,又因物及人,由典籍文物的得失聚散而见人世的悲欢离合,所以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认识意义。
B.文中记灯下校书赏画,已是兴致淋漓,饭后指述典故,比赛胜负,以致茶倾怀中,更见夫妇融洽的雅趣,一时欢愉气氛,跃然纸上。
C.丈夫辞世后,其生前珍爱之物遇乱尽失,给作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一句表明她已最终想通,不再为外物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