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与基因多态性在婴幼儿RS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白细胞介素8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白细胞介素8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换气功能障碍,再加上神经元性肺水肿的发生,使得机体无氧代谢导致的乳酸及代谢产物增多,氧合功能下降,OI水平显著降低,可作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呼吸功能评价的重要标志[15-16]。

最后,本研究中显示,BNP联合OI诊断重症手足口病和预测此类患儿预后的AUC明显高于BNP、OI单独诊断和预测的AUC,提示在临床实践操作过程中,可尝试联合检测BNP和OI水平,以评估重症手足口病发生及预后不良的风险。

综上所述,BNP联合OI诊断重症手足口病和评估此类患儿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的价值均较高,建议推广使用。

此外,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将控制BNP水平、改善OI水平作为重要的任务,以期能够避免病情加重,获得良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1] 陈瑞珊,邸菁华,王岩,等.2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1):65-67,72.DOI:10.13350/j.cjpb.160115.[2] 杨珊,贾文,王世明.联合检测BNP、Glu、PaO_2/FiO_2在重症手足口病早期识别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2):118-120. [3] 舒红斌, 刘利. 早期乳酸清除率、氧合指数在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 临床肺科杂志, 2018,23(2): 362-364.DOI:10.3969/j.issn.1009-6663.2018.02.046.[4]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77-179.[5] 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解读[J]. 世界感染杂志, 2010, 10(3):104-108.[6] 王晓宇, 成怡冰, 宋春兰. 丙种球蛋白对EV71相关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6, 37(17):2663-2666.DOI:10.13820/ki.gdyx.2016.17.031.[7] Deng HL, Zhang YF, Li YP, et al.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levels associated with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J]. BMC Infect Dis, 2016, 16(1):585. DOI: 10.1186/s12879-016-1929-9.[8] 蒋豪明,顾承萍.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对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评估和病情进展的预测作用[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2):8-10. DOI:10.13407/ ki.jpp.1672-108X.2016.02.003.[9] 张玉凤, 邓慧玲, 符佳, 等. 脑利钠肽及心肌酶CK-MB与手足口病的相关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 27(4):472-475. DOI:10.3969/ j.issn.1673-5293.2016.04.019.[10] 顾雪,宋春兰,付书琴,等.N末端脑钠肽前体联合超敏肌钙蛋白T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的评估情况[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9):1060-1065.[11] Sabitha S, Sasidharanpillai S, Sanjay RE, et al. Clinical profile and virologyanalysi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ases from North Kerala, India in 2015-2016: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 2018, 84(3):328-331. DOI: 10.4103/ijdvl.IJDVL_579_17.[12] 韩文龙, 彭川, 刘旭阳. BNP、TnT及TnI水平预测重症脓毒症休克心脏损害的价值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4):433-435.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7.04.034.[13] 张丙宏, 罗仁娜, 钱进. 米力农结合艾司洛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应用效果[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15):1520-1522.DOI:10.3969/j.issn.1671-4695.2016.15.024.[14] Wieczorek M, Ciąćka A, Krzysztoszek A, et al.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of Human Enteroviruses Associated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s in Poland, 2013-2016[J]. Pol J Microbiol, 2017, 66(3):405-409. DOI:10.5604/01.3001.0010.4889.[15] Arthur Huang KY, Chen MF, Huang YC, et al. Epitope-associated andspecificity-focused features of EV71-neutralizing antibody repertoires from plasmablasts of infected children[J]. Nat Commun, 2017, 8(1):762. DOI:10.1038/s41467-017-00736-9.[16] 冼燕珊, 周立新, 强新华, 等. BIPAP通气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救治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17, 46(1):57-59,63.DOI:10.3969/j.issn.1671-8348.2017.01.012.(收稿日期:2018-11-22)(责任校对:吴相思)白细胞介素-8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发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周海澜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252000 【摘要】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发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白细胞介素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的研究进展引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 ILs)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免疫调节机制研究的深入,白细胞介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逐渐为人们所了解。

本文将就目前关于白细胞介素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白细胞介素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 白细胞介素的定义与发现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次提出IL-1这个概念以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存在多种能够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分子,这些分子被统称为白细胞介素。

通过进一步实验和观察,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白细胞介素,并且归类整理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分类体系。

2. 白细胞介素的分类体系根据其功能和受体特异性,白细胞介素可分为许多亚型。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分泌细胞来源、化学结构和功能区分。

以源自巨噬细胞的白介素-1 (IL-1) 为例,它作为一个早期炎症介质,参与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控;另一方面,我们还有从淋巴细胞中发现的白介素-2 (IL-2),以及其他如IL-4、IL-6等等。

二、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功能1. 免疫应答激活白细胞介素作为空间和时间上的重要调控因子,能够引导和激活机体免疫应答。

例如,在感染后,巨噬细胞通过释放IL-1起到早期信号传递和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而淋巴细胞分泌的白介素将对T细胞增殖、B细胞抗体产生以及调节T辅助亚群活性起到重要作用。

2. 细胞免疫调节除了影响免疫应答外,一些白细胞介素还能够直接对多种免疫相关细胞进行调控。

例如,TH1细胞分泌的白介素能够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而TH2细胞分泌的相关介素则更多地参与对溶菌酶和抗体产生的调控。

三、白细胞介素与疾病关系1. 白细胞介素与免疫性疾病一些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与白细胞介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其中,IL-6和TNF-α被认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中过度表达的主要因子;而在肝硬化过程中,IL-17和TGF-β是导致肝脏纤维化的重要促进因子。

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作用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类分泌性蛋白质,能够在免疫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这些蛋白质在细胞间传递信号,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

白细胞介素的研究对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白细胞介素分子研究的早期,主要是针对它们在免疫细胞间的作用及其产生的调控机制展开的。

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能够增强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并调节免疫应答的过程。

其中,IL-1和IL-2作为最早发现的两种白细胞介素,对于免疫的激活和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IL-1为例,它由多种细胞产生,如巨噬细胞、T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并能够与目标细胞表面的IL-1受体结合,从而激活多种下游信号通路。

IL-1能够诱导炎症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局部渗出,引起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从而促进免疫应答的发生。

此外,IL-1还可以诱导几种细胞因子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L-6等,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的程度。

另一方面,白细胞介素在调节免疫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IL-2为代表的细胞因子家族,包括IL-4、IL-6和IL-12等,在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中起到关键作用。

IL-2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IL-2受体结合,激活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的数量。

另外,IL-2还能够促进T细胞的存活,并增强其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除了以上介绍的IL-1和IL-2,白细胞介素家族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成员,如IL-4、IL-6、IL-8、IL-12等,它们都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的生物学作用。

IL-4主要由TH2细胞分泌,对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有重要影响,促进抗体的产生。

此外,IL-4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平衡。

IL-6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增强炎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科学家首次发现小儿病毒性肺炎RSV作用机制

科学家首次发现小儿病毒性肺炎RSV作用机制

科学家首次发现小儿病毒性肺炎RSV作用机制
……
据《美国呼吸道和急症护理医学杂志网络版》消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简称合胞病毒,也属副粘病毒科)是引起小儿病毒性
肺炎最常见的病原,目前,即没有安全的RSV疫苗,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现在,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 (UTMB)的研究人员
在开发新疗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们首次发现了RSV的作用机制。

RSV可以使细胞产生破坏性
很强的活性氧簇(ROS)分子,它们促使细胞释放信号至免疫系统
并使其反应过度,产生类似哮喘发作时的炎症反应,这远远超过病毒本身所带来的危害。

用抗氧化剂治疗实验小鼠,可以大幅减轻这种称为氧化应激的反应,同时还能减轻类似哮喘发作时的气道高反应性。

他们还发现了RSV感染小鼠肺内有氧化应激的生化信号,这种应激与肺功能障碍如急性呼吸衰竭、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关。

抗氧化剂为RSV治疗带了来了希望。

如果将来能开发出一种口服抗氧化剂, 能在孩子一出现RSV感染的上呼吸道症状时就开始
治疗,这些孩子的病情将不至于发展成RSV肺炎。

白介素-1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白介素-1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 支 气 管 哮 喘 ;白 细 胞 介 素 一 1 3 ;基 因 多 态 性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2 5 . 6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 6 5 7 9 ( 2 0 1 5 j 0 7 0 7 2 7 — 0 3 d o i : 1 0 . 1 1 8 5 2 / z g e t b j z z 2 O 1 5 — 2 3 — 0 7 — 1 6
上 皮细 胞 分泌 的 I L 内源 性 淋 巴 细 胞 分 泌 大 量 的 I I 一 1 3 、 I L 一 5 [ 5 ] , I I 一 1 3合成 并分 泌后 , 作用 于 B淋 巴细 胞 , 释放 I g E。呼 吸道 嗜酸 粒细 胞 浸 润 是 支气 管 哮 喘 的病 理 特 征 , 嗜 酸粒 细胞 通过 释放 毒性 蛋 白酶 、 脂类介质、 细胞 因 子
致 。全基 因 组 研 究 表 明 I I 一 1 3基 因 多 态 性 及 编 码
根 据发 病年 龄 哮 喘 可 分 为早 发 哮 喘 ( 发 病 年 龄 <1 2岁 ) 和晚发哮喘 ( 又称 成 人 哮 喘 ) , 有 研 究 将 儿
童 哮 喘分为 : 婴儿短暂的喘息、 非特应性喘息、 特 应 性 喘息 或 哮 喘 3个 亚 型 [ 8 ] 。哮 喘 可 根 据 其 诱 发 因 素、 呼 吸道 炎症 、 临床 症状 及严 重程 度 和 治疗 反应 分
关, I L 一 1 3可介 导 哮喘 的多个 主要 特 征 (包 括 气 道 的
高反应 性 、 粘 膜上 皮化 生 、 气道 成纤 维 细 胞 的活 化 和 增殖 等 ) , 故 I L 一 1 3基 因与 哮喘 的 诊 断 和治 疗 息 息 相 关 。现从 以下 方 面 综 述 白细 胞 介 素一 1 3基 因 多 态性 与儿 童 哮喘 治疗 的相 关进 展 。 l 哮喘 发 生的病 理 机制 目前 多数 学 者认 为支 气管 哮 喘是 由气道 变 态 反 应性 炎症 和气 道 平滑 肌功 能 失调 二者 的综 合效 应 所

白细胞介素4和1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4和1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4和1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白细胞介素4和1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张嘉琳;陈虹;胡良平;伏瑾;张惠芹;陈育智【期刊名称】《中华医学杂志》【年(卷),期】2002(082)002【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我国儿童哮喘的易感性和临床表型的关系,以及对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IL-4和IL-10基因启动子区4个多态性位点,对168例哮喘患儿及53名正常对照儿童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了各位点为纯合型的哮喘患儿33例进行体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上清中的IL-4和IL-10含量.结果(1 )我国儿童IL-4 基因-589(C/T)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白种人和美国黑人之间明显不同( P=0.001);IL-10基因-1 082(G/A)、-819(C/T)、-592(A/C)3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英国人明显不同(P=0.001).(2)协方差分析显示:IL-10基因-1 082(G/ A)、-819(C/T)影响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进一步分析显示-1 082 A 和-819 T等位基因与患儿高血清总IgE相关(P<0.01, OR=3.16; P<0.05, OR=1.84 ).(3)IL-10 基因-819 TT和ATA/ATA纯合型患儿的PBMC经刺激后,培养上清中IL-10含量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其他型(P值均<0.05).(4)未获得IL-4基因启动子区-589(C/ T)位点与哮喘表型有意义的结果,哮喘患儿PBMC经刺激后,上清中IL-4含量升高程度在2 种纯合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IL-4、IL-1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与中国人哮喘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2)IL-10 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是影响我国儿童哮喘严重程度的重要候选基因,其中-819T 等位基因通过削弱。

白细胞介素4及其受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婴幼儿肺炎中的相关性研究

白细胞介素4及其受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婴幼儿肺炎中的相关性研究

白细胞介素4及其受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婴幼儿肺炎中的相关性研究胡春梅【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01【摘要】目的:探讨IL-4及其受体(IL-4R)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婴幼儿肺炎中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者及51例正常对照组中血清中的IL-4及IL-4R浓度.结果:(1)RSV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中IL-4浓度分别为(294.68±90.65)ng/L和(146.75±37.26)n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RSV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中IL-4R浓度分别为(17.60±13.80)μg/L和(7.47±4.29)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4及IL-4R在RSV所致肺炎中含量明显增高,且随病情进展受体浓度增加,表明RSV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与IL-4及IL-4R含量增加呈正相关.【总页数】2页(P5-6)【作者】胡春梅【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518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Chemerin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中的调节作用 [J], 金婷婷;张明智;王立波;陆爱珍;张晓波2.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与IgE水平相关性研究 [J], 侯伟;雷春莲3.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Toll样受体4(TLR4)的检测及分析 [J], 季正华;张学兰;朱秋皎;计雪强;丁云芳4.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疗?… [J], 朱铁锐;冯海军5.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受体表达的… [J], 韦俊;赵培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2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关系

白细胞介素-23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关系
术 患 者 I 6、 L一 I L一1 T F—U和 V A 一1的 影 响 [ ] 0、N CM J .广 东
医学 , 0 1 3 ( ) 7 1— 9 . 2 1 , 2 6 : 9 7 3
陈 雄刚 , 陈百 红 , 财 珠.氟 比洛 芬酯 在 大 鼠手术 切 口组 织 中靶 林 向分 布 的研 究 [] J .临床 麻 醉学 杂志 ,O9 2 ( ) 41— 3. 2O , 5 5 : 3 42
(6 25 2 5 . 1 ): 1 3— 1 5
dt[ ] a J .Ans nl, 0 9 0 ( ) 2 9— 0 . a et A ag 2 0 ,1 8 1 : 9 3 7 h
SLA U T N A,MC U , O E RA. t 1 i l ds rl Q AY HJ MO R e a.Sn e oeoa g
e fc fp e p r t e i ta e o s f r i r f n i rh o c p e r t- fe t o ro e ai n r v n u u h p oe n a t r s o i o  ̄ v l
v l e o i n h o t p r t e s ti g a n l ss o n e r t d a d c x b i t e p so e ai etn : n a a y i f i t g ae v
超前镇痛 的效果[ ] J .中华麻醉学杂志 , 0 0 3 1 : 9— 2 2 1 , 0( ) 2 3 .
叶 治 ,夏 萍 萍 , 锷 ,等 .不 同超 前 镇 痛 时 点应 用 帕瑞 昔 布钠 王
白细 胞 介 素 一 3基 因多 态性 与儿 童 哮 喘 2 易感 性 的关 系 术
郭彤 ,赵 宏 霞 ,杨 勇 ,吴维 青 ,朱 小瑜 ,陈文 华

消化道症状儿童白细胞介素-1基因簇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消化道症状儿童白细胞介素-1基因簇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me t fLa o a oy, eo dA}{la e s tl Gu n h uM e c lUn v t i Gu n h u, a g o g 5 0 6 n o b r tr S c n ti td Hopi , a gz o a dia ie t s y, a gz o Gu n d n 1 2 0,
Chi a; .) n 2
[ sr c] Obe t e To iv siaet erlt n h pb t e L_ e ecu tr oy r hs n p lr Ab ta t jci v n e t t h eai s i ewe n I 1g n lse sp lmo p imsa d H. yo i g o
d m e e tr g o ( e r p a e i n VNTR) i L 1 n I 一 RN s d t c e y c n e t n lP wa e e t d b o v n i a CR. a— i CR s a s u e o d a n s o Re lt me P a s y wa s d t ig o e He io a t r H . p l r u e g n n a A l g n . e c n e v d g n r A s u e o d t c l b c e ( ) y o i r A e e a d v c s e e Th o s r e e e u e wa s d t e e t H. yo ii f c c p lr n e —
方 法 随机 选取 1 8例 消化 道 疾 病 患儿 的 胃黏 膜 标 本 。I _1 I — 5 1S P位 点 多 态 性使 用 实时 定 量 聚 合 酶 2 L 1 3 , l l N B L 链 ( e l i C ) 色 荧光 探 针 法 检 测 , 1 N 的 可 变 重 复 序 列 使 用 传 统 P R 方 法 检 测 。 R a t C 检 测 ra t — meP R 双 I R C eli P R — me H. y r 的保 守基 因 u e以判 断 H. y r 的 感 染 , pl i o r pl i o 高毒 力 亚 型基 因 v c l用 Re l i C 检 测 , P R 扩 增 另 aA s a— me R t P 用 C

IL-13基因多态性与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发病的关系

IL-13基因多态性与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发病的关系

p ee tt n :w e zn ru ( : 1 ) a d n - h e iggo p ( = 9 rsnai s h e iggo p n o 2 n ow ezn ru n 1 8, icu ig to ew to ts mpo ) DNA w s n ldn h s i u y tms . h a
维普资讯
临 床儿科 杂 志 第 2 6卷第 5期 2 0 0 8年 5月 JC i e it V 1 6 N . y 2 0 l P dar o. o5 Ma .0 8 n 2
・3 95 ・


著 ・
I - 3基 因 多态 性 与RS L1 V感染 后 婴 幼儿 喘 息 发病 的关 系
多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另外 ,A A型 患 儿 IE和 嗜酸 性 细 胞 阳离 子 蛋 白 ( C ) 平 明 显 高 于 G g E P水 G型 。结 论
I.3 L1
A g lGn多态性 A r1O l A基 因型与 R 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的发病相关 。 S
关 键 词 : 呼 吸 道 合 胞病 毒 ; I— 3 基 因 多态 性 Ll; 中 图分 类号 : R 2 7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f |
科杂右 ,O 8 2O ,
:9 - 91 353 8
l0 一 6 6 2 8 0 — 3 5 0 0 o 3 0 ( 伽 )5 0 9 — 4
As o i t n b t e L・ 3 g n o y o p i n i e s e e i fe e p r t r y c ta i u n e t n s c a i e we n I 1 e e p lm r h s a d d s a e s v rt a t r r s ia o y s n y i lv r s i f c i o m y o

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白细胞介素(IL)是一类细胞因子,由多种不同的细胞产生,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细胞和内皮细胞等。

这些细胞因子在生物学功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和调控。

本文将重点探讨白细胞介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I. IL-1家族IL-1是第一种被发现的白细胞介素。

它由单核细胞、树突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并且在感染、创伤和炎症等情况下大量释放。

该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时,IL-1也参与了一些非免疫细胞的生物过程,如胶原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产生和脑内神经递质的调节等。

II. IL-2家族IL-2是另一种重要的白细胞介素,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

该细胞因子在调节T细胞增殖和活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是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

此外,IL-2也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和转化,对调节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都具有重要作用。

III. IL-4家族IL-4由Th2型T细胞产生,是体内非常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

它对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同时,IL-4还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和抗体的生成,促进Th2细胞的发育和调节细胞的转化。

IV. IL-6家族IL-6由单核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在感染、炎症和肿瘤等情况下会被大量释放。

该细胞因子对炎症反应和体内免疫活性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IL-6还能够调节肝脏代谢,影响能量平衡和血糖稳态等方面。

V. IL-10家族IL-10主要由Th2型T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

它在调节T细胞和B细胞免疫反应、创伤和感染后的免疫抑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IL-10也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等的功能,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白细胞介素在生物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IL-1家族、IL-2家族、IL-4家族、IL-6家族和IL-10家族等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系统的调节、炎症反应、组织细胞增殖和分化、代谢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IL-6基因rs1800796多态性与小儿热性惊厥易感性的Meta分析

IL-6基因rs1800796多态性与小儿热性惊厥易感性的Meta分析
机检 索 P u b Me d , We b o f S c i e n c e , E mb a s e , C o c h r a n e L i b r a r y , 中国知 网 ( C NK I ) , 万方 , 维普 ( VI P ) 及 中I : g生 物 医 学 文 献 数 据 库
I L 一 6基 因 r s 1 8 0 0 7 9 6多 态 性 与 小 儿 热 性 惊 厥 易 感 性 的 M e t a分 析
李 珍, 梅 文龙 , 柴艳婷 , 毛海 宇 , 罗 珉△ 4 4 2 0 0 0 )
( 湖北省 十堰 市妇 幼保健 院儿童保 健 中心
[ 摘 要] 目的 系统 评 价 白 细胞 介 素一 6 ( I L 一 6 ) 基 因一 5 7 2 C / G( r s 1 8 0 0 7 9 6 ) 多 态性 与 小 儿 热 性 惊厥 易感 性 的 关 系。 方 法 计 算
重 庆 医学 2 0 1 7年 5月 第 4 6卷 第 1 5期
2 O8 9
2 0 1 6年 度 重 庆 市 出版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循 证 医学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8 3 4 8 . 2 0 1 7 . 1 5 . 0 2 5
立 的病 例 一 对 照研 究 , 累计 病 例 5 1 6例 , 对照 5 2 8例 。 结果 显 示 I L - 6基 因一 . 5 7 2 C / G( r s 1 8 0 0 7 9 6 ) 多 态性 与 小 儿 热 性 惊 厥 易 感 性 之 间 具 有 显著 关联 ( G G+C G v s . C C: O R一2 . 2 2 , P一0 . 0 5 ; G v s . C: O R一 2 . 4 4 , P% 0 . 0 1 ; G G" u s . C C: O R一3 . 6 9 , P一0 . 0 3 ; G G v s . C G+

白细胞介素13在婴儿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3在婴儿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山东医药2020年第60卷第18期•综述.白细胞介素13在婴儿湿疹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林裕庆,王文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100142摘要:婴儿湿疹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Th1/Th2免疫功能失衡是导致湿疹发生的关键因素。

白细胞介素13(IL-13)是Th2细胞释放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IL-13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IgE合成,激活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信号传导通路,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婴儿湿疹的发生发展;IL-13通过激活STAT6信号传导通路,下调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丝聚合蛋白、淋巴上皮Kazal相关抑制剂等表达,引起表皮屏障功能受损,参与婴儿湿疹的发生发展;脐带血中IL-13含量升高可导致婴儿被母体抗原致敏化,出现免疫不耐受,出生后更易发生婴儿湿疹。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湿疹;婴儿湿疹;炎症反应;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信号传导通路;表皮屏障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0.18.027中图分类号:R758.23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266X(2020)18-0096-03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最早期表现[]。

研究⑴2]表明,约60%的湿疹发生于婴儿期,而且婴儿期患湿疹可能会增加儿童后期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危险性。

约50%的婴儿期湿疹患儿6岁以内病情进展为哮喘,约75%患儿病情可进展为过敏性鼻炎[~5]。

婴儿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与免疫、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Th1/Th2免疫功能失衡是引起湿疹发生的非常重要原因之一,由Th2型细胞活化后释放的白细胞介素13(IL-13)、IL-4、IL-9、IL-10等细胞因子增多,可介导炎症反应,引起湿疹等过敏性疾病[6]o IL-13作为Th2型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之一,在Th2型细胞免疫反应的诱导及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肺表面活性蛋白及其基因多态性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肺表面活性蛋白及其基因多态性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垦匾哩堡盘查!!!!至!旦箜!!鲞箜!!塑 !!!!堡嬖£!!:』!!!!!!!:∑型:!!:型!:!!
· 751 ·
低的表面张力是必要的。因此,SP—A和SP—D主要 参与宿主的防御反应及气道炎症反应的调节,而 SP-B和SP—C主要与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关。 2 aSP与RSV感染
RSV属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是单股、负链 的RNA病毒,基因组由约15 000个核苷酸组成,编 码11种蛋白,其中2种跨膜蛋白在RSV感染中发 挥重要作用,即介导吸附的G蛋白和介导胞膜融合 及穿入的F蛋白。所有的儿童在生后2年内均感 染过RSV[2],临床可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毛 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仅约2%~ 3%患儿需住院治疗口]。大部分儿童都能靠自身免 疫清除RSV,提示天然免疫应答在婴幼儿抗RSV 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免疫缺陷患儿对RSV的易 感性及易于发展为严重RSV感染的倾向性,则更进 一步说明了天然免疫应答在RSV感染中的重要 作用。
[Abstract]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is the nlost common pathogen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but the pathogenesis is still unclear.Recently,studies have found that innate immune response mediated by surfactant prote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SV infection,and regulation genes of these proteins are polymorphic.Therefore,the study of roles of surfactant protein and its gene polymorphism in pathogenesis of RSV infection m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new treatment of RSV infection.

婴幼儿喘息患者中白介素4受体基因多态性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婴幼儿喘息患者中白介素4受体基因多态性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婴幼儿喘息患者中白介素4受体基因多态性达的研
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婴幼儿喘息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白介素4(IL-4)受体是调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其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喘息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幼儿喘息患者中IL-4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因素,为婴幼儿喘息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婴幼儿喘息患者中IL-4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喘息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婴幼儿喘息提供参考。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对象:拟纳入200名婴幼儿喘息患者和200名健康儿童。

(2)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调查和医疗记录获取患者与健康儿童的基本信息、家族史等数据。

(3)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技术,检测患者和健康儿童IL-4受体基因多态性。

(4)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IL-4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喘息发病的相关性。

4. 研究预期结果及意义
通过对婴幼儿喘息患者中IL-4受体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有望探讨其与儿童喘息发病风险的关系,并为婴幼儿喘息的预防和治疗提
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价值,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白细胞介素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研究进展
夏晨;汪受传
【期刊名称】《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47)2
【摘要】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最重要的病原之一。

RSV感染后可使机体辅助性T细胞1(Th1)和2(Th2)比例失调,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造成免疫病理损伤。

【总页数】3页(P181-182)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综述
【作者】夏晨;汪受传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
【相关文献】
1.白细胞介素23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致Th1、Th2及Th17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J], 冯净净;陈家君;王盛美;揭志军
2.血白细胞介素-5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检测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中的意义 [J], 詹璐;王孙尧;林隆;王伟群;杨世柄
3.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许丹;叶盛
4.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临床防治研究进展 [J], 尹丹萍;何多多
5.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J], 何瑞靖;安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2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2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2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葛艳玲;朱启镕
【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6(021)003
【摘要】IL-2由Th1细胞产生,在机体细胞免疫中起核心作用,同时可刺激B细胞分泌特异抗体而调节体液免疫.近年的研究发现IL-2基因存在多态性,包括单核苷酸突变和微卫星灶,而且体外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现基因多态性影响到IL-2蛋白和mRNA分泌水平.在IL-2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相关性研究中发现IL-2的330(T→G)与多发性硬化相关,但是对同种疾病不同的研究室出现不同结果,及其影响疾病易感性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文总结近年对IL-2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况,为疾病的诊治、预后估计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74-176)
【作者】葛艳玲;朱启镕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病研究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病研究室,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9
【相关文献】
1.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李龙;吴长会;韦嘉
2.白细胞介素-35相关亚基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施莹;杨子聪;卢志红
3.白细胞介素-1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J], 王荣;覃海媚;黄华佗;陆玉兰;王俊利;韦叶生
4.白细胞介素-22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J], 王荣;覃海媚;陆玉兰;黄华佗;蓝艳;韦叶生
5.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J], 王婷婷; 单超; 赵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研究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研究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研究李金梅;曹峰林;汤海蒂;刘秀华;周晋【期刊名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年(卷),期】2008(16)2【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域-174G/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20例APL患者组和90例正常对照组IL-6基因多态性。

结果IL-6基因-174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6,P<0.05,RR=1.525),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APL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37倍(χ2=16.09,P<0.001,RR=1.37)。

结论IL-6基因-174G/G基因型多态性与APL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我国北方汉族人APL发病的遗传易感性基因,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IL-6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APL的发病风险。

【总页数】2页(P41-42)【关键词】APL;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作者】李金梅;曹峰林;汤海蒂;刘秀华;周晋【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血液科,哈尔滨医科大学干细胞与生殖医学研究所,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相关文献】1.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及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的相关性研究[J], 杨群;魏殿军;何屏;王巍巍;门昆2.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J], 于宝军;唐星明;李志宇;乔安意;黎介寿3.白细胞介素18基因编码区105位点基因型多态性与草酸钙肾结石病相关性研究[J], 张新涛;程建利;王风;常江平;梅红兵4.白细胞介素-1α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椎间盘退变症相关性研究 [J], 段雄;安菊霞;赵岩;杨学军5.白细胞介素-6受体、白细胞介素-2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J], 张俊峰;张琳;苏绍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细胞介素-29在小儿支气管上皮细胞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机制探讨

白细胞介素-29在小儿支气管上皮细胞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机制探讨

白细胞介素-29在小儿支气管上皮细胞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机制探讨李小莉;冯蕾;童开;吴剑虹【期刊名称】《上海医学》【年(卷),期】2018(41)4【摘要】目的探讨IL-29在体外培养的小儿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建立RSV A2株感染的小儿分化良好的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WD-PBEC)模型,经不同质量浓度(0、0.1、1、10、100μg/L)人重组IL-29干预RSV感染的WD-PBEC后,观察人重组IL-29干预对RSV病毒滴度的影响。

将WD-PBEC随机分为正常细胞组、IL-29干预组、RSV组、RSV+IL-29组、RSV+Janus激酶(JAK)抑制剂组和RSV+JAK抑制剂+IL-29组。

各IL-29干预组均经100μg/L人重组IL-29预处理24h;各RSV感染组在感染RSV A2株前均经100μg/L人重组IL-29预处理24h;各JAK抑制剂组先以JAK抑制剂Ⅰ预处理1h,再经100μg/L人重组IL-29预处理24h。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黏病毒抵抗蛋白A(MxA)、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蛋白激酶R(PKR)和Toll样受体(TLR)3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TLR3、MxA、2’,5’-OAS、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1、磷酸化STAT(p-STAT)1、STAT2、p-STAT2的蛋白表达。

结果使用不同质量浓度人重组IL-29干预RSV感染的WD-PBEC后发现,IL-29延缓了病毒滴度的增高,其作用效果呈浓度依赖性,100μg/L的IL-29作用96h时抗病毒作用最佳。

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IL-29干预组的MxA、PKR和2’,5’-OAS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组(P值均<0.05)。

RSV组的MxA、PKR和2’,5’-OAS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IL-29干预组(P值均<0.05),2’,5’-OAS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细胞组(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4・医堂绽姿垫!Q笙!旦筮!§鲞筮兰翅丛!尘型曼!!业i世堂:坠!垫!Q:!丝:!垒,塑!:曼白细胞介素与基因多态性在婴幼儿RS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刘兴锋△(综述),夏晓玲※(审校)(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昆明650101)中图分类号:R72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0)04-0504-04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婴幼儿RSV感染明显提高哮喘的发病率。

RSV感染婴儿中一部分白细胞介素水平异常升高而另一部分降低.而白细胞介素的变化受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因此。

白细胞介素及其基因多态性在RS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白细胞介素及其基因多态性在婴幼儿RSV感染中的作用。

可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控制RSV感染的发展。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呼吸道合胞病毒;基因多态性;耍幼儿EffectsofInterleuldnandGenePolymorphisminInfantswithRSVInfectionUU尉船.屉硝,XIAXiao.1ing.(DepartmentofPediatrics,theSecondAffliCtedHospital∥KunmingMedicalUniversity,Kunming650101,China)Abstract:Respiratorysync”ialvirus(RSV)isacommonpathogenwhichcallcause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infants.RSVinfectionininfantsobviouslyin(・rea.sestheinciden(・erateofasthma.AmongtheinfantsinfectedbyRSV,someofthemraisethelevelofinlerleukin,othersreducethelevel,changesofinter-leukinaleaffectedbyitsgenepolymorphism,thissuggeststhatinterleukinanditsgenepolymorphismplaysignificantroleinRSVinfection.Therefore,itispreferabletounderstandtheeffectsofinterleukinanditsgenepolymorphismonRSVinfectionininfants,whichconducetocomprehendthepathogenesisofRSVinfec—tionaswellastoadoptpreventativemeasurestocontroldevelopmentofRSVinfe(’lion.Keywords:Interleukin;Respiratorysyneytialvirus;Genepolymorphism;Infant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据统计,在因感染RSV住院患儿中有38%可能在7岁内发展为哮喘,而为患儿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RSV感染后体内细胞因子的变化致免疫功能失衡,并影响疾病的临床过程,众多研究主要集中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口J。

IL种类繁多,由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分泌,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各种IL之间具有协调或拮抗作用旧J。

婴幼儿感染RSV后临床过程轻重悬殊,部分患儿以明显喘息为主,有相当部分患儿与发生哮喘有关HJ。

这种差异除与后天环境因素有关外,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与患儿的基因多态性有关。

对IL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分泌IL的水平不同,部分IL基因的碱基变化可以导致相应的IL水平升高,从而进一步出现多种炎性因子的升高而导致呼吸道炎症和喘息,部分尚与感染后哮喘有关∞1。

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从基因水平上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了解IL及其基因多态性在婴幼儿RSV感染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免疫应答机制及如何导致免疫不平衡,有利于寻求与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1IlL的产生与作用目前已发现了29种IL,分别被命名为IL—l一29。

对于婴幼儿RSV感染后机体IL改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IL_2、IL4、lL-5、IL石、IL-8、IL_9、IL—10、IL—12、IL一13、IL-18。

这些IL主要来源于活化T细胞,部分来源于肥大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B细胞等∞J。

IL的功能多种多样,参与机体免疫的多个环节,其主要功能包括刺激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诱导T细胞向Thl或Th2分化;增强或抑制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聚集、释放等功能。

各种IL之间可以相互促进或拮抗,并且存在一种动态平衡,在维持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7|。

IL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启动复杂的细胞内分子的相丐=作用,最终引起细胞基因转录的变化,表达功能各异的各种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相关,同时也导致组织器官的炎性反应,在呼吸道表现为白细胞的聚集、黏膜水肿、渗出及呼吸道平滑肌的痉挛等。

根据IL的影响因素和作用环节,人们在治疗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过程中,相对应地引入或抑制这些相关因素。

例如,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哮喘的作用环节中就有通过抑制IL的基因转录达到降低炎性反应的目的。

IL及其相关制剂已在临床应用于治疗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等疾病。

2RSV婴幼儿感染中儿的变化与作用2.1IL-2/IL-12/IL一18IL-2由Thl类细胞分泌,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可通过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IL-2受体而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能力,刺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町特异性杀伤病毒或细胞内寄生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IL-2还可诱导抗原活化的T细胞发生凋亡,进而限制免疫应答的强度,避免免疫损伤的发生等。

研究表明,婴幼儿感染RSV后,其血万方数据医堂筮姿垫!!生!旦筮!垒鲞筮!翅丛鲤i型垦!塑逝型!堡:旦尘!Q!Q:!生:!!。

丛!:璺液与呼吸道分泌物中IL-2水平均较正常婴幼儿水平低¨1。

IL-2水平下降可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下降,从而造成清除外来抗原物质能力降低,也抑制T细胞克隆扩增及影响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干扰素(interferoll,IFN)和肿瘤坏死因子,导致机伊抗感染能力降低,病情加重。

IL—12和IL—18主要由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二者可诱导Th0细胞向Thl分化。

IL—12是Th!细胞产生的必需因子,在ThO细胞向Thl细胞定向分化中起关键作用,可刺激呼吸道黏膜T细胞产生IFN一^y,它可激活巨噬细胞抗病毒功能,同时抑制Th2细胞分化和免疫应答及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Blanco—Quiros等一1前瞻性研究表明,RSV感染婴儿脐血IL—12水平明显低于不发牛RSV感染的婴儿,并认为出生时存在的这种免疫失衡可能是RSV感染的重要的易感因素;Legg等拍。

发现,RSV感染婴幼儿中,IL-12和IL—18在血液中的浓度明显下降。

当二者水平下降时,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产生与聚集增加,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脱落;同时,总IgE和肥大细胞在呼吸道黏膜【:聚集增多,引发变态反应,加重呼吸道平滑肌痉挛,从而导致患儿出现呼吸道症状。

在婴幼儿感染RSV后,IL-2、IL一12和lL.18在体内表达减少,三者从不同机制影响呼吸道免疫功能,使呼吸道出现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痉挛和分泌物明显增多等病理改变,从而使患儿出现喘息等症状。

2.2IL-4/IL-5/IL-6/IL.8/IL一10/IL一13IL-4、IL-5和IL-6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抗体的形成,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IL_4和IL-5可诱导IgE的生成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在变态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中发挥莺要作用。

Th2细胞的分化依赖于IL4,诱导Th2细胞分化所需的IL4主要由肥大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产生。

在对婴幼儿RSV感染的许多研究中都发现了IL4的高表达,尤其在已致敏的二次感染中更明显。

邹毅等¨刨的研究表明,在致敏小鼠的肺组织中IL-4水平显著增高。

Oymar等…1的研究表明,RSV感染婴幼儿后血清IL-5释放水平明显升高,同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推测RSV感染后IL-5升高是病毒诱发喘息发作的原因之一。

Oh等¨21研究显示,与感染流感病毒A相比,感染RSV的幼儿产生更多的IL-6,显示了RSV感染较其他病毒升高IL更明硅。

人外周血多形核颗粒细胞感染RSV后可分泌大鼍IL-6,且IL-6的含量与接触病毒的数量有密切关系。

IL-8和IL.13由单核-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释・505・放。

IL-8对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有强烈趋化作用,而IL一13通过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途径诱导黏膜分泌黏液增加,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和呼吸道高反应等改变。

Heinzmann等¨到研究证实,RSV感染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能合成大量IL-8。

Park等¨4o表明,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L一13表达增多,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在感染急性期IL一13和IgE水平呈正相关,显示了IL—13变化可能为RSV感染时了解呼吸道炎症状态的重要指标。

IL一10是一种有广泛免疫学效应的细胞因子,能抑制巨噬细胞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和合成IL・12,通过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而抑制Thl细胞的活化。

IL.10能促使Th0细胞向1112细胞分化。

有学者认为IL-12与IL—10的水平代表了Thl、Th2之间一种相巨制约的平衡。

kgg等∞’研究显示,婴幼儿感染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鼻灌洗液中IL一10与IL-12比率显著升高,证明了IL—10水平升高与Th2优势应答的共同存在。

但IL—10在RSV感染中的效应值得深入探讨,因为IL一10能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募集、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等多个环节抑制和下调呼吸道炎症。

Bont等¨纠报道,RSV感染后IL.10表达水平在特异质者明娃低于非特异质者,且特异质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慢,住院时间长,表明IL.10水平与病情恢复缓慢有关。

这可能由于特异质者内在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从而使抗炎能力下降导致病变恢复缓慢。

以上几种IL在婴幼儿RSV感染后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