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化疗反应相关性的探讨
TP与EC-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pCR率及不良反应比较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1月第6卷第2期临床医学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三种乳腺肿瘤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类型,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对于TNBC患者效果不大,预后差且死亡率高,化疗是其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
新辅助化疗(NAC)可以起到缩小肿瘤、了解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遏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使肿瘤患者降期甚至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
pCR是术前NAC 有效评价手段,且术后患者是否达pCR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Lancet一项荟萃分析:pCR在某些特定亚群中具有预测远期生存的作用[1]。
相关文献证实,接受NAC的乳腺癌患者,若能达到pCR,则预示着较好的远期效果[2-3]。
部分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用药ddEC-wTCb在临床实践中耐受性较差,pCR与非铂治疗方案的历史pCR率相当,Cb 在TNBC患者NAC中的作用尚不清楚[4]。
因此,铂类在术前化疗中的地位仍待确定,目前已有少量研究显示铂类可以提高TNBC患者术前化疗的pCR率,但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数据,目前并不能常规推荐含铂方案作为TNBC的优选方案。
本研究主要观察TP(卡铂联合紫杉醇)与E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两种NAC 方案治疗TNBC的pCR率及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及肿瘤内科行NAC的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资料。
纳入标准:女性患者;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无远处转移,并且存在可测量病灶,临床分期为Ⅱ~Ⅲ期,TP与EC-T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pCR率及不良反应比较何岩1,李红伟1,张磊1,范柳笛2(1.漯河市中心医院,河南漯河,46200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0)摘要:目的比较TP(紫杉醇+卡铂)与E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N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及临床不良反应。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彭净;刘卫【摘要】Drug metabolism and drug-drug interactions were associatedwith th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f CY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P2C19 polymorphisms and metabolism as well as interactions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 voriconazole and clopidogrel were reviewe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personalized medication .%药物代谢和相互作用的差异与CYP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有关。
综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质子泵抑制剂、抗真菌药伏立康唑、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的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508-512)【关键词】CYP2C19;基因多态性;质子泵抑制剂;伏立康唑;氯吡格雷【作者】彭净;刘卫【作者单位】解放军88医院,山东泰安271000;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济宁272000;解放军88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3.6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对药物代谢酶的研究逐渐深入。
CYP2C19作为细胞色素P450(CYP450)超家族中的一员,参与了多种药物的代谢。
因表达CYP2C19的基因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导致了相关药物体内代谢和相互作用的差异。
本文综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CYP2C19作为S-美芬妥英的羟化酶于1993年由W righton等从肝脏中分离获取。
乳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乳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研究乳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随着化疗的广泛应用,乳腺癌患者出现耐药问题,限制了药物治疗的效果。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科研人员对乳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化疗药物耐药是指乳腺癌细胞对药物的抗性增强,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失效。
针对乳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种因素上,如基因突变、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等。
基因突变是乳腺癌药物耐药机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某些细胞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会导致乳腺癌细胞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强。
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常常出现HER2基因突变,使得HER2受体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此外,BRCA1、BRCA2等基因的突变也与乳腺癌化疗药物耐药性相关。
肿瘤微环境也为乳腺癌细胞抵抗化疗药物提供了条件。
肿瘤组织中存在的低氧环境、富含细胞因子的炎症环境等都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不仅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还引起了炎症反应,降低了化疗药物的疗效。
此外,肿瘤干细胞也是乳腺癌化疗药物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能够在化疗过程中幸存下来,并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来产生抗药性。
乳腺癌患者中的肿瘤干细胞具有高度的耐药性,是导致药物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乳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基于基因突变的耐药机制,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的靶向药物,如HER2抑制剂和PARP抑制剂,以增强对耐药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其次,通过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和肿瘤血管生成,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免疫治疗、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等方式来应对化疗耐药问题。
总之,乳腺癌的化疗药物耐药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机制,可以为乳腺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科研人员将继续努力,进一步揭示该领域的奥秘,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案。
乳腺癌术后TC方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
乳腺癌术后TC方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实施乳腺癌手术后,通常还需要进行辅助化疗,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然而,辅助化疗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
术后乳腺癌患者常常需要接受TC方案的辅助化疗,该方案是通过联合应用紫杉醇与环磷酰胺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以下是TC方案辅助化疗的常见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TC方案化疗药物紫杉醇和环磷酰胺都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患者常常会出现乏力、贫血、易感染和出血等症状。
在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及时处理血液相关的不良反应。
2.恶心和呕吐:化疗药物紫杉醇容易引起患者的恶心和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生活质量。
常常需要配合抗恶心药物来缓解这一不良反应。
3.肝功能损害:环磷酰胺作为一种化疗药物,会对肝脏产生一定的毒性。
在辅助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肝脏相关的不良反应。
4.神经毒性:紫杉醇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神经损伤,表现为感觉异常、手脚发麻和疼痛等症状。
这一不良反应在治疗中常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及时处理。
5.心脏毒性:紫杉醇可以对心脏产生一定的毒性,并影响心脏功能。
在辅助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心脏相关的不良反应。
6.免疫系统损伤:化疗药物紫杉醇和环磷酰胺都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损伤,导致患者容易感染和免疫力下降。
在化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
除了上述常见的不良反应外,还有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脱发、口腔黏膜炎等。
因此,在乳腺癌术后TC方案辅助化疗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不良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之,乳腺癌术后TC方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及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化研究——以某医院为例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及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化研究——以某医院为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取决于许多因素,如药物代谢、吸收和分布等。
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从而个性化治疗,提高疗效。
本文将以某医院为例,介绍如何进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一、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简介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序列中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这些SNP会对药物的代谢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代谢速率和效果。
因此,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并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有PCR-RFLP、TaqMan、SNPscan等。
在某医院里,常用的是PCR-RFLP法进行分析。
PCR-RFLP是一种基于PCR扩增和酶切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提取被检测个体的基因组DNA;2、选择需要检测的药物代谢酶基因,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3、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根据切割后的DNA片段大小分析样本基因型。
三、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化研究应用个性化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则是实现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某医院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已经被应用到临床中,以下举几个例子。
1、华法林治疗华法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的药物,但其剂量和用法需根据患者的代谢差异进行个体化调整。
某医院通过对CYP2C9和VKORC1基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从而制定了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了疗效。
2、乳腺癌患者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
某医院通过对CYP2D6基因的分析发现,部分患者的代谢能力较差,导致药物的代谢速度过慢,治疗效果欠佳。
多西他赛药物代谢酶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乳腺癌化疗的影响
子( A / G) 与多西他赛疗效相关( P = 0 046) ꎬ而该基因的突变
纯合子( G / G) 及 CYP3A4 ∗1B 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ꎮ 周心
娜等 [12] 得出结论:CYP3A5 ∗3C 突变纯合子( G / G) 携带者
的化 疗 有 效 率 为 77 8% ꎬ 高 于 非 纯 合 子 携 带 者 的 57 4%
Baker 等 [7] 对 92 例应用多西他赛化疗的白种人群肿瘤患者
在临床观察到多西他赛还与卡培他滨具有协同作用ꎬ联合应
1B 并不会影响多西他赛体内清除率ꎻCYP3A5∗3C 突变杂合
隐患的患者ꎬ推荐优先选择 TC 方案辅助化疗ꎮ 谢联斌等 [3]
用可以提高对蒽环类耐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ꎬ延
26 个等位基因 [5 ̄6] ꎬ其中 CYP3A4∗1B 和 CYP3A5∗3C 基因
作用机制与紫杉醇大体相同ꎬ但对微管起稳定作用ꎮ 有关早
NSABP B ̄30 试验表明:多柔比星 / 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
( EC ̄T) 方案的疗效ꎬ在 DFS 与 OS 方面均优于多柔比星 / 环
磷酰胺( EC) 方案 [1] ꎮ US Oncology 9735 试验比较了多西他
药物一样ꎬ多西他赛存在剂量依赖性或剂量限制性个体差异ꎬ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ꎮ 近年
来ꎬ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提示ꎬ由遗传变异所致的药物代谢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是引起个体化
疗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ꎮ 笔者主要就影响多西他赛体内代谢相关酶的 SNPs 及其与乳腺癌化疗疗效、
不良反应间的关系和意义作一综述ꎮ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9 年 10 月 第 13 卷 第 5 期 Chin J Breast Dis( Electronic Edition) ꎬOctober 2019ꎬVol 13ꎬNo 5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探讨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unl f l i l dc ei P at e o rao i c in rci C n a Me i n c ・ ・ 1
亚 甲基 四氢 叶 酸 还 原 酶 基 因 多 态 性 与
乳 腺 癌 新 辅 助 化 疗敏 感 性 关 系的 研 究 探 讨
A S R T:0 jc v T n et ae te rl i s i b t e e ei p l rhs B T AC bet e i o iv s g t h e t nhp ewen gn t oy p i i ao c mo ms ( 6 7 n 2 8 )o tye e t h dooa d c s MT R)a dce tea ysni C 7 T a dA1 9 C f meh l t r y rfl er u t e( HF n ea t e a n h moh rp es—
Re a i n hi e we n g n tc p l m o p s s o l to s p b t e e e i o y r him f m e h l n t t a y o o a e r d c a e a e s tv t t y e e e r h dr f l t e u t s nd s n ii iy
级化疗 反应率分别为 8 . %、5 5 3 . %。携带 T r 3 3 6 . %、5 7 厂 基因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 I~ Ⅲ级化疗反应率 均显著高 于
携带 C C基 因型的患者 , / 而与携带 c, / 因型患者相 比差 异无统计学意 义。携带 MTHF 2 8 A基 因型 、 C基 因型 、 r基 R A1 9 CA/ A/ C C基 因型的乳腺癌 患者化疗 的临床有效率分别 为 7 . %、4 7 0 0 / 0 5 6 . %、 . %,I~ Ⅲ级化疗 反应率分别 为 7 . %、 7 1 0 0 5 4 . %、 . 0 %。携带 MTHF RAl 9 CA/ 28 A基 因型患者 的临床有效率和 I~Ⅲ级化疗反应率与 A/ C及 c/ C基 因型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 计 学意义 。结论 MTH R 6 7 F C 7 T基 因多态性 的作用与乳腺癌新辅助化 疗敏感性之 间存在着一定 的相关性 , 对预 测乳腺癌新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简介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辅助化疗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之前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的系统性化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病理分期、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新辅助化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药物的作用,使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受到抑制,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和减少复发风险。
随着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辅助化疗的药物选择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
常用的新辅助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紫杉醇类、多柔比星类、环磷酰胺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如阻断DNA合成、干扰微管功能、诱导细胞凋亡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针对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在接受化疗药物作用后,出现对药物的抵抗现象,导致化疗疗效降低甚至失效。
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变异等。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机制和靶点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寻找新的耐药靶点,如开发针对耐药性肿瘤的新药物;二是研究耐药性肿瘤的基因表达谱,以便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三是探索联合用药策略,以提高化疗药物的疗效和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四是研究免疫治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中的作用,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1.1 定义和作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研究进展主要关注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针对新辅助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研究。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之前,使用药物对肿瘤进行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以及评估患者预后等目的。
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药性,即化疗药物无法有效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耐药性的研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环磷酰胺代谢
环磷酰胺代谢
环磷酰胺是一种抗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DNA合成和细胞分裂来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然而,环磷酰胺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它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环磷酰胺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在肝脏中进行。
当环磷酰胺进入人体后,它首先被酶催化转化为其活性代谢产物4-羟基环磷酰胺。
这种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一步代谢:一种是通过肝脏中的谷氨酸转移酶转化为3-羟基环磷酰胺,另一种是通过肝脏中的乙醇酰化酶转化为环磷酰胺-N-乙酰化酰胺。
在环磷酰胺代谢的过程中,乙醇酰化酶的活性对于环磷酰胺的代谢和毒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乙醇酰化酶的表达水平与环磷酰胺的药效和毒性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调节乙醇酰化酶的表达水平或活性,可以有效地减轻环磷酰胺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总之,环磷酰胺代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深入研究其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 1 -。
环磷酰胺作用
环磷酰胺作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一种烷化剂,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化学治疗。
它是一种异戊二烯周期磷酰胺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通过交联DNA,干扰DNA合成和阻断细胞周期等方式,从而实现抗肿瘤效果。
环磷酰胺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其代谢产物环磷酰胺醇化合物(4-Hydroxycyclophosphamide,4-HC)引起DNA碱基的烷化,导致DNA的交联和损伤。
在细胞内,环磷酰胺首先被肝脏或肠道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群代谢为4-HC,再被肝脏的肾上腺素酸酯酶(aldoketoreductase)酶群催化还原为(Hydroxyphosphoramide,4-Hydroxycyclophosphamide,4-HC)。
4-HC在细胞内进一步分解为3种代谢产物,包括磷酸四环磷酰胺(Phosphoramide mustard,PM)、磷酸丙烯酰胺(Acrolein)和磷酸醛酰氯水解物(Clorophosphamide)。
其中,磷酸四环磷酰胺是环磷酰胺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抗肿瘤活性。
磷酸丙烯酰胺具有免疫抑制活性,且是环磷酰胺的主要毒副作用之一。
磷酸四环磷酰胺(PM)进入细胞核后与DNA链的氮碱基反应,主要与DNA双链中的鸟嘌呤和胸腺嘧啶形成共价DNA加合物或DNA-蛋白质交联物。
这些交联物导致DNA链间断和错配,进而阻碍了DNA聚合酶活性、DNA链的延伸和修复,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
磷酸四环磷酰胺还可以通过损伤细胞内的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物质,使肿瘤细胞形成氧化应激状态,进一步促进细胞死亡。
另外,环磷酰胺还具有免疫抑制活性。
环磷酰胺通过抑制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以及阻断抗体的产生等途径,从而实现免疫抑制作用。
因此,环磷酰胺在肾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常常用于免疫调节。
总结起来,环磷酰胺通过烷化DNA、交联DNA和干扰DNA 合成等方式,以及免疫抑制等途径,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乳腺癌化疗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和多西他赛临床疗效探讨
乳腺癌化疗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和多西他赛临床疗效探讨刘叶【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39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治疗的39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十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69.23%(27/39),显著高于对照组(48.72%,19/39),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15.38%)、白细胞减少(12.82%)、血小板降低(12.82%)、高尿酸血症(5.13%)、黄疸(2.56%)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15.38%、10.26%、10.26%、2.56%、5.1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近期临床效果较好,临床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临床研究》【年(卷),期】2018(026)001【总页数】3页(P106-108)【关键词】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晚期乳腺癌【作者】刘叶【作者单位】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河南荥阳4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化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新辅助化疗技术逐渐成熟,为乳腺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1]。
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行观察组方案治疗的39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和对照组方案治疗的39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方案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0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39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治疗的39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 Ⅱα)与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研究进展
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 Ⅱα)与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研究进展杜跃耀【摘要】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isomerase Ⅱα,topo Ⅱα)不仅是肿瘤细胞的一个增殖指标,也是蒽环类化疗药物的治疗靶点.体外实验已经表明topo Ⅱα表达水平与蒽环类药物敏感性有关,但topo Ⅱα能否作为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还存在争论.本文就近年来topo Ⅱα及其他相关的分子指标与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Topoisomerase Ha (topo Ila) is not only a proliferation marker of tumor cells but also a target for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In vitro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o Ila expression level and chemosensitivity to anthracyclines.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controversies on the role of topo Ila in predicting sensitivity to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in clinical studies. We aim to give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opo Ila with other related biomarker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39)002【总页数】4页(P203-206)【关键词】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 Ⅱα);Her-2-p53;17号染色体;蒽环类药物;预测因子;乳腺癌【作者】杜跃耀【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DNA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是控制DNA的拓扑状态的一类酶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其作用的机制为催化DNA链的断裂和结合[1]。
基因多态性与环磷酰胺_2
GSTP(-)
心脏上蛋白丙烯 醛加合物累积
第2页/共31页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具有高度心脏特异性,心肌缺血损伤出现后,可以在胸痛发作后1-3h在血液中被发现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的减少:存在于线粒体内膜的酰基转移酶,可逆的催化从酰基辅酶A将酰基转移至L-肉毒碱的反应
CL下降有关
第9页/共31页
*1/*1 (21), *1/*6 (22) and *6/*6(6) for CYP2B6*6
RESULTS
1. CYP2C19*17对CTX CL无显著影响,略有下降趋势 2. 与CYP2C19野生型纯合子相比 • dose 1 (1.49±0.19 L/h/m2 vs 1.94±0.19 L/h/m2) • dose 5 (3.12±0.36 L/h/m2 vs 3.86±0.25 L/h/m2)
第12页/共31页
结论
1. 本研究结果不支持CXT代谢与儿童B-cell NHL复发之间的联系。
2. 证实了CYP2B6基因型对CTX药代动力学 有影响。
3. CTX的药理学变化对临床结果没有明确的 影响。
第13页/共31页
ABCB1和CBR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预测接受R-CHOP化疗的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毒性 第14页/共31页
rs20572 rs9024 rs1695 rs714368
R-ACVBP NE减少性发热
呕吐
NE减少性发热
R-CHOP 腹泻 呕吐 黏膜炎
NE减少性发热 治疗延期
NE减少性发热
治疗延期
第16页/共31页
CT基因型患者:ABCB1(rs2229109)→腹泻 (P=0.007) 呕吐 (P=0.003) 未发现TT基因型患者 (突变纯合子)hh基因型:CBR1→贫血 (P=0.018 and 0.026), 血小板减少(P=0.015 and 0.017), 腹泻(P=0.019).
乳腺癌分子病理诊断中检测ERCC2基因多态性的应用分析
乳腺癌分子病理诊断中检测ERCC2基因多态性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对乳腺癌分子病理诊断中检测ERCC2基因多态性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以5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50例无乳腺疾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ERCC2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乳腺癌易感性、以及ERCC2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rs238416位点下,两组患者在GA基因型、GA+AA基因型、以及A基因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
在rs238416位点下,p53蛋白阳性乳腺癌患者GA基因型携带频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
结论:rs238416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乳腺癌p53蛋白表达有相关性关系,可通过对ERCC2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的方式实现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乳腺癌;ERCC2;基因多态性;病理诊断abstract:objective:to detect ERCC2 gene polymorphism in the molecular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application value are analyzed.Methods: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50 cases of mammary gland disease healthy control gro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ERCC2 gene polymorphism and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distribution,distribution and ERCC2 gene polymorphism and breast cancer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were analyzed.Results:rs238416 loci,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GA genotype,GA + AA genotype,and A genotype distribu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Under rs238416 loci,GA genotype frequencyto carry the p53 protein posi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egative patients(P < 0.05).Conclusion:rs238416 loci gene polymorphism distribution have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 with p53 protein expression of breast cancer,can detect the ERCC2 gene polymorphism by the way of early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key words:breast cancer;ERCC2;Genetic polymorphism;Pathological diagnosis乳腺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较高,已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安全。
环磷酰胺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环磷酰胺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陈玲燕, 王雪丁, 黄民*(中山大学药学院, 临床药理研究所, 广东广州 510080)摘要: 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 CPA) 作为最常用的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 也常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后的治疗。
CPA主要通过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为活性产物, 从而发挥药理作用。
该药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且疗效和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本文总结了CPA体内过程相关的代谢酶及转运体等的基因多态性与CPA疗效/毒性的相关性, 为进一步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酶; 转运体中图分类号: R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14) 07-0971-06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pharmacogenomics of cyclophosphamideCHEN Ling-yan, WANG Xue-ding, HUANG Min*(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80, China)Abstract: Cyclophosphamide (CPA) is the most common alkylating antineoplastic agent, as well as a strong immunosuppressant that is frequently applied to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 It is metabolized by cytochrome P450 oxidases (CYPs) to its active metabolite which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rapy. CPA has serious and even fatal side effects, and its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are significantly varied among individuals. In this review, the association of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the metabolic enzymes and transporters involved in the disposition of CPA with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effects of CPA were summarized, thereby providing fundament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pharmacogenomic study of CPA.Key words: cyclophosphamide; genetic polymorphism; cytochrome P450 enzyme; transporter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 使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的机制得到进一步的阐述。
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与不良反应处理
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与不良反应处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疗方案的选择和不良反应的处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化疗方案选取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化疗方案的选取乳腺癌化疗的方案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理类型、分期、分子分型等因素作出综合评估。
根据目前的研究和临床经验,乳腺癌化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 优化化疗方案这种方案包括通过调整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方案等方式来优化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三药联合化疗是常见的方案,如CAF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或者CMF方案(环磷酰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析结果选择靶向药物进行联合应用,如HER2阳性患者可以联合应用曲妥珠单抗。
2. 新一代化疗药物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新一代化疗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例如,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可以选用曲妥珠单抗联合他莫昔芬或者顺铂等药物进行化疗。
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案。
3. 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治疗,通过缩小肿瘤体积、控制病情发展,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新辅助化疗的方案选择与其他化疗方案相似,可以根据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等因素进行具体调整。
新辅助化疗还可以通过观察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情况,预测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二、乳腺癌化疗的不良反应处理化疗药物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和方案可能导致不同的不良反应。
下面是乳腺癌化疗常见的一些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1. 恶心与呕吐化疗药物常常会刺激消化道,导致恶心和呕吐的不良反应。
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抗呕吐药物来缓解症状,如多潘立酮、替硝唑等。
此外,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分多次进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 骨髓抑制乳腺癌化疗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下降、贫血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e n e t i c o f c c l o h o h a m i d e e t a b o l i z i n e n z m e s a n d t h e i r a s s o c i a t i o n w i t h o l m o r h i s m s -m y p p g y p y p c h e m o t h e r a r e s o n s e s i n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p y p
·7 2 6·
陈江华 , 等 环磷酰胺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化疗反应相关性的探讨
前沿报道/ 论著
环磷酰胺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 化疗反应相关性的探讨
陈江华 , 赵建华 , 唐金海 , 吴建中 , 陆建伟 , 钟山亮
江苏省肿瘤医院 ( 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 陈江华 , 赵建华 , 钟山亮 ; 乳腺外科 : 唐金海 ; 内科 : 吴建中 , , 陆建伟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9
【 摘要 】 相关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乳腺癌人群中的分布及 其 对 近 期 化 疗 疗 效 和 不 良 反 应 的 C P A)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 ( 影响 。 方法 : 选取与 C 利用连接依赖性 S 对 P A 体内活化相关的 5 个酶基因的 7 个 功 能 性 多 态 位 点 , N P 复 合 分 析 技 术, 观察其多态性分布 , 并对其中1 3 3 8 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血标本进行分型检测 , 0 7例具有完整疗效评价资料并接受含 的 患 者 开 展 基 因 多 态 与 疗 效 和 毒 副 反 应 关 系 的 分 析。结 果: C P A 化疗方案 ( 7 6例 F A C, 3 1 例 CMF) C Y P 2 B 6*9 和 *4、
* 而在毒性耐受性上 C 是否与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 Y P 2 B 6 6对 F A C 方案可能有预测价值 ,
( )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2 0 1 2, 1 9 1 0 7 2 6-7 3 0
【 关键词 】 环磷酰胺 ; 化疗反应 ; 不良反应 ; 基因多态 乳腺肿瘤 ;
[ e n e t i c o l m o r h i s m s A B S T R A C T]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a t e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o f i n c c l o h o h a m i d e( C P A) e O -m - g p y p g y p p : t a b o l i z i n e n z m e s a n d t h e i r i n f l u e n c e o n t h e r a e u t i c e f f i c a c a n d t o x i c i t i n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o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S S e v e n g y p y y p p f u n c t i o n a l o l m o r h i s m s e n e s u t a t i v e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f i v e o f r e l e v a n c e o f C P A a c t i v a t i o n .A t o t a l o f 3 3 8b l o o d s e c i - p y p g p p m e n s f r o m H a n f e m a l e a t i e n t s w i t h b r e a s t c a n c e r w e r e e n o t e d b l i a t i o n d e e n d e n t S N P e n o t i n m e t h o d . B a s e d - p g y p y g p g y p g , o n 1 0 7p a t i e n t s w h o b o t h h a d t h e i n t a c t t r e a t m e n t f o l l o w u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r e c e i v e d C P A b a s e d c h e m o t h e r a t h e e n o - - - p p y g :T t e s i n r e l a t i o n t o c h e m o t h e r a r e l a t e d r e s o n s e a n d t o x i c i t w e r e i n v e s t i a t e d .R E S U L T S h e v a r i a n t f r e u e n c i e s o f - y p p y p y g q
, 其风险被提高了3 按 化 疗 方 案 分 组 后 发 现, 该关联主要存在于 F 4 1 . 5% , P=0 . 0 2 4) . 1 3 倍; A C 患者组( 2 1 . 1% v s ) 。 结论 : 本研究所涉及的代谢酶基 因 多 态 在 个 体 对 C 6 2 . 3% ; P=0 . 0 0 9, O R=6 . 7 5 P A 化 疗 敏 感 性 上 可 能 无 重 要 作 用,
显示与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 进一步按 F 也未发现这种关联, P>0 . 0 5; A C 或 CMF 方 案 进 行 分 组 分 析 ,
* / * 与野生型 C P>0 . 0 5。 在 1 0 7例 患 者 中, Y P 2 B 6 1 *1 相 比 , C Y P 2 B 6 6携带者有更高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2 0 . 7% v s
CHEN J i a n h u a, ZHA O J i a n- h u a, T ANG J i n- h a i, WU J i a n- z h o n L U J i a n- w e i, ZHONG S h a n l i a n - g- g, g J i a n s u C a n c e r H o s i t a l, N a n i n 1 0 0 0 9, P. R. C h i n a g p j 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