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 诊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脉诊精品PPT课件
食指放在关前寸脉部位,无名指放在 关 后尺脉部位。总按与单按。
.
3
脉诊
• 正常脉象(平脉)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迟不数 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均匀。
.
4
脉图
左心室快速 收缩射血
左心室射血 慢期
反流后主动 脉再次扩张
.
5
按脉率来分:数疾、迟缓。
.
6
数脉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每分钟90-120次。> 120称为疾脉。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疾脉尚主心血痹阻。
洪(大)脉
【脉象】浮大有力。脉体宽而无力为大脉 。 【主病】实热证。大而无力主体虚。
.
13
细(小)脉
【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脉沉细无力称为弱脉。 【主病】诸虚劳损,湿证。
.
14
按脉搏动力度:虚、弱、实。
.
15
按脉形纵向的长短:弦长、短。
.
16
弦脉
【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诸痛,痰饮等。
切诊
• 脉诊(Feeling the pulse):按脉搏;
• 按诊:触摸按压病体的肌肤、手足 胸腹等部位
.
1
脉诊
• 脉诊的部位:
• 寸口诊法
左手 脏腑
手
寸
心、小肠 寸关Fra bibliotek肝、胆 关尺
肾、膀胱 尺
脏腑 肺肠 脾胃 肾
.
2
脉诊
• 脉诊方法
1 时间:清晨; 2 体位:正座或仰卧,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
掌心向上,腕下放松软的脉枕。 3 指法;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
.
17
短脉
【脉象】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主病】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
.
3
脉诊
• 正常脉象(平脉)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迟不数 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均匀。
.
4
脉图
左心室快速 收缩射血
左心室射血 慢期
反流后主动 脉再次扩张
.
5
按脉率来分:数疾、迟缓。
.
6
数脉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每分钟90-120次。> 120称为疾脉。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疾脉尚主心血痹阻。
洪(大)脉
【脉象】浮大有力。脉体宽而无力为大脉 。 【主病】实热证。大而无力主体虚。
.
13
细(小)脉
【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脉沉细无力称为弱脉。 【主病】诸虚劳损,湿证。
.
14
按脉搏动力度:虚、弱、实。
.
15
按脉形纵向的长短:弦长、短。
.
16
弦脉
【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诸痛,痰饮等。
切诊
• 脉诊(Feeling the pulse):按脉搏;
• 按诊:触摸按压病体的肌肤、手足 胸腹等部位
.
1
脉诊
• 脉诊的部位:
• 寸口诊法
左手 脏腑
手
寸
心、小肠 寸关Fra bibliotek肝、胆 关尺
肾、膀胱 尺
脏腑 肺肠 脾胃 肾
.
2
脉诊
• 脉诊方法
1 时间:清晨; 2 体位:正座或仰卧,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
掌心向上,腕下放松软的脉枕。 3 指法;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
.
17
短脉
【脉象】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主病】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
任脉督脉[PPT课件]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 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 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 ,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 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 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 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 系。
主治:消渴嗜饮, 口疮臭秽
龈交 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 主治:齿龈肿痛,口臭,齿衄 不灸,可针,可放血,不留
谢谢!
巨阙 胸剑联合下两寸 心之募穴 主治:胸痛、妇人怀孕时气
冲上头导致晕厥
鸠尾 巨阙上一寸,胸剑联合 下一寸 不可灸、可针华盖、璇玑、紫宫 主治:玉堂、中庭辅助膻中
的治疗作用。
膻中 玉堂下一寸半 主治:呼吸短促、气喘、肺痈吐脓、妇人乳汁变
少 气会膻中 禁针,可灸
神庭 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主治:调控神经系统治疗精神类疾病 一般不针,常灸
素髎 鼻尖正中 主治:酒糟鼻、鼻炎、鼻息肉 多点刺放血
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2/3交点处 主治:休克、癔病、精神分裂症、晕车(船)、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主消渴,饮水无度
兑端
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 的移行部
哑门 风府后半寸 督脉阳维之会 主治:音哑 一般不灸,注意针刺方向
风府 后背正中一条线,往上,在开始长头发的地方 足太阳督脉阳维脉之会 主治:中风、头项强痛。是中风的大穴 一般不灸,可以针。
脑户 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 督脉足太阳之会 主治:头重,头痛,眩晕 音哑,项强 不灸,灸后可至音哑
强间 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 主治:头痛,目眩,颈项 强痛,癫狂痫证,烦心, 失眠。 可针,平刺
中医四诊法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⒉ 病色
• 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 恶与变化。
•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 预后较好;
• 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 预后欠佳。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1)青:主寒、痛、瘀血、惊风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望 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 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 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 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有得神、失神、 少神 、假神四种情况。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1)苔质
厚苔:主里证, 外邪入里
完整版ppt课件
薄苔:主表证, 疾病轻浅
人民卫生出版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润燥苔
润苔:津液未伤
完整版ppt课件
燥苔—津液亏耗、 人热民卫盛生伤出版津社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五、望舌
腐腻苔
腐苔—主食积胃肠,
痰浊内蕴
腻苔—主湿浊、痰饮、湿温
★ 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 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 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 , 探求疾病的本质。
★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 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中医脉诊课件
下至跟踝。左脉候左,
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浮为心肺,沉为肾肝。
脾胃中州,浮沉之间。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 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春弦夏洪, 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太过实强,病生于外。 不及虚微,病生于内。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 推之不失。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
阳动汗出,阴动发热。为痛与惊,崩中失血。
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促、结、代三脉的主病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阴盛则结,疝瘕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公平-团结-快乐-博爱
浮脉主病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症。 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风热,无力血弱。
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
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
浮软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
沉脉主病
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 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畜。
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
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迟脉主病
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滑脉和涩脉主病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畜血,上为吐逆。 涩脉少血,或中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弦脉主病
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沉弦悬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
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浮为心肺,沉为肾肝。
脾胃中州,浮沉之间。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 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春弦夏洪, 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太过实强,病生于外。 不及虚微,病生于内。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 推之不失。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
阳动汗出,阴动发热。为痛与惊,崩中失血。
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促、结、代三脉的主病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阴盛则结,疝瘕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公平-团结-快乐-博爱
浮脉主病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症。 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风热,无力血弱。
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
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
浮软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
沉脉主病
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 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畜。
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
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迟脉主病
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滑脉和涩脉主病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畜血,上为吐逆。 涩脉少血,或中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弦脉主病
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沉弦悬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
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中医诊断学 - 第四章 切诊_PPT幻灯片
◆寸口脉位表浅,易于切按,位于腕后 ------便于检查
③寸口的分部、候脏腑 分为寸、关、尺:以桡骨茎突为标志
桡骨茎突内侧-----关 关前------------寸 关后------------尺
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寸、关、尺三部各有浮、 中、沉三候,要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相区别。
寸口分候脏腑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脉象正常的前提条件: 五脏协调
2、三部诊法
◆切人迎、趺阳----候胃气 ◆切寸口----候十二经气
3、寸口诊法
① 寸口位置 是指腕后高骨(桡骨茎突) 内侧桡动脉所在的部位。
② 独取寸口的意义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十二经脉 汇聚之处------反映经脉气血的运行
◆肺朝百脉,全身脏腑气血汇聚于肺 ------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盛衰
②舍症从脉:真脉假症的取舍。
第二节 按诊
概述
按诊是医生用是手摸、触、推、按病人的某些
部位,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等情况的 一种方法。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1.体位: 2.手法:触、摸、按、叩(直接叩与间接叩) 3.注意事项:举止大方、态度端正、手法柔和、 医患合作。
二、按诊的内容
(一)按肌肤: 1.诊寒热:以了解人体阴阳的盛衰。一般而言,皮肤不热多为阴证; 皮肤灼热多为阳证。 2.诊润燥滑涩:以了解汗出与否及气血津液的盛衰。肌肤滑润为气 血充盛;肌肤甲错为血虚失荣或瘀血所致。 3.诊疼痛:按之痛减多为虚证;硬痛拒按多为实证。 4.诊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多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多 为气肿。 5.诊疮疡:触按疮疡局部的凉热、软硬来判断证之阴阳寒热。 (二)按手足:通过触摸病人手足部位的冷热,来判断疾病的寒热 虚实。
五、 相兼脉和真脏脉
③寸口的分部、候脏腑 分为寸、关、尺:以桡骨茎突为标志
桡骨茎突内侧-----关 关前------------寸 关后------------尺
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寸、关、尺三部各有浮、 中、沉三候,要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相区别。
寸口分候脏腑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脉象正常的前提条件: 五脏协调
2、三部诊法
◆切人迎、趺阳----候胃气 ◆切寸口----候十二经气
3、寸口诊法
① 寸口位置 是指腕后高骨(桡骨茎突) 内侧桡动脉所在的部位。
② 独取寸口的意义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十二经脉 汇聚之处------反映经脉气血的运行
◆肺朝百脉,全身脏腑气血汇聚于肺 ------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盛衰
②舍症从脉:真脉假症的取舍。
第二节 按诊
概述
按诊是医生用是手摸、触、推、按病人的某些
部位,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和病情等情况的 一种方法。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1.体位: 2.手法:触、摸、按、叩(直接叩与间接叩) 3.注意事项:举止大方、态度端正、手法柔和、 医患合作。
二、按诊的内容
(一)按肌肤: 1.诊寒热:以了解人体阴阳的盛衰。一般而言,皮肤不热多为阴证; 皮肤灼热多为阳证。 2.诊润燥滑涩:以了解汗出与否及气血津液的盛衰。肌肤滑润为气 血充盛;肌肤甲错为血虚失荣或瘀血所致。 3.诊疼痛:按之痛减多为虚证;硬痛拒按多为实证。 4.诊肿胀: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多为水肿;按之凹陷举手即起者多 为气肿。 5.诊疮疡:触按疮疡局部的凉热、软硬来判断证之阴阳寒热。 (二)按手足:通过触摸病人手足部位的冷热,来判断疾病的寒热 虚实。
五、 相兼脉和真脏脉
中医诊断脉诊ppt课件
48
脉诊的现代研究
49
脉诊的现代研究
50
脉诊的现代研究
51
脉诊的现代研究
52
脉诊的现代研究
53
脉诊的现代研究
54
脉诊的现代研究
55
56
脉诊的现代研究
57
脉诊的现代研究
58
脉诊的现代研究
59
脉诊的现代研究
60
61
31
32
对三岁以下的小儿,除了脉诊之外,应注意形 色,声音和诊小儿食指络脉,按胸腹头额等诊 法。
33
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 迅速
正常小儿的平和脉象,较成人脉软而速,年 龄越小,脉搏越快
2~3岁小儿——脉动6~7至为常脉,约每分 100~120次
6
正常脉象
有胃
1、脉位居中,不浮不沉。 2、脉率均匀,不快不慢。 3、脉力充盈,不强不弱。 4、脉道适中,不大不小。 5、脉势和缓,从容、流利。
7
正常脉象
+ 柔和有力,脉律整齐
《景岳全书·脉神章》记载:“东 垣曰:谓脉中有力即有神 《矣辨,脉…论…》”记载:“按指之下有条理, 先后秩序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46
脉诊的现代研究
47
脉诊的现代研究
+ 诊脉过程:人的手指指面是触觉最敏感的部 位之一,切脉是采用柔性传感器(医生的手 指)通过阻尼系统(病人的表皮及皮下组织) 提取弹性管路(桡动脉)中脉动流体(血流) 的复杂动力学与流变学状态信息。模拟人类 触觉小体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用于实现指感 下多维脉诊触觉信息的提取,较之硬性、刚 性脉波擷取系统有本质的不同,极大地提高 本系统的仿生性和可靠性。
脉诊的现代研究
49
脉诊的现代研究
50
脉诊的现代研究
51
脉诊的现代研究
52
脉诊的现代研究
53
脉诊的现代研究
54
脉诊的现代研究
55
56
脉诊的现代研究
57
脉诊的现代研究
58
脉诊的现代研究
59
脉诊的现代研究
60
61
31
32
对三岁以下的小儿,除了脉诊之外,应注意形 色,声音和诊小儿食指络脉,按胸腹头额等诊 法。
33
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 迅速
正常小儿的平和脉象,较成人脉软而速,年 龄越小,脉搏越快
2~3岁小儿——脉动6~7至为常脉,约每分 100~120次
6
正常脉象
有胃
1、脉位居中,不浮不沉。 2、脉率均匀,不快不慢。 3、脉力充盈,不强不弱。 4、脉道适中,不大不小。 5、脉势和缓,从容、流利。
7
正常脉象
+ 柔和有力,脉律整齐
《景岳全书·脉神章》记载:“东 垣曰:谓脉中有力即有神 《矣辨,脉…论…》”记载:“按指之下有条理, 先后秩序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46
脉诊的现代研究
47
脉诊的现代研究
+ 诊脉过程:人的手指指面是触觉最敏感的部 位之一,切脉是采用柔性传感器(医生的手 指)通过阻尼系统(病人的表皮及皮下组织) 提取弹性管路(桡动脉)中脉动流体(血流) 的复杂动力学与流变学状态信息。模拟人类 触觉小体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用于实现指感 下多维脉诊触觉信息的提取,较之硬性、刚 性脉波擷取系统有本质的不同,极大地提高 本系统的仿生性和可靠性。
中医四诊完整ppt课件
不同脏腑 不同性质
的疾病
.
24
青色☆
❖ 机理 寒凝气滞
瘀血内阻 筋脉拘急
❖ 主病 寒证 疼痛
血瘀 惊风
❖ 淡青或青黑--寒盛 痛剧
❖ 口唇青紫--心气衰 心阳脱
❖ 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 小儿眉鼻唇青--惊风
❖ 脏腑. 肝
25
赤色☆
❖ 机理 热——气血充盈 虚阳上越
❖ 主病 热证 戴阳证 满面通红--实热 午后颧红--虚热 面红如妆--虚阳外越
.
❖四、望态
❖ 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体位变化,和异常的动 作以诊断病情的方法。
脏腑精气的盛衰.
.
❖(二)常色与病色
❖ 1、常色:健康人面部皮肤的色泽——明 润、含蓄。
❖ (1)主色:种族皮肤的正常色泽,又称正 色。属于个体素质,终生基本不变。
❖ (2) 客色:外界因素不同、生活条件不同, 而微有相应的变化。
.
常 色☆
❖ 正常的 无病的面色
❖ 特点 明润含蓄
❖ 1 主色
与生俱来 基本不变
❖ 2 客色
季节 气候 环境
《医宗金鉴》:
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
推迁不常 故为客色。
.
22
病色☆
❖ 异常面色
❖ 特点 晦暗 暴露 1 善色 光明润泽
精气未衰 胃气能上荣--气至 新病 轻病 阳证 预后好
2 恶色 枯槁晦暗 精气衰 胃气不能上荣-气不至 久病 重病 阴证 预后差
.
23
五色主病☆
病色--五色 青赤黄白黑
.
脏腑和调 精气充盛 虽病预后良好
2 少神
❖ 概念: 精气轻度损伤之象
❖ 临床表现与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脉诊ppt课件
脉 位 居 中,不 浮 不 沉; 脉 率 调 匀,不 快 不 慢; 脉 力 充 盛,不 强 不 弱; 脉 道 适 中,不 大 不 小; 脉 势 和 缓,从 容、流 利。
有神表现在:应 指 有 力 柔 和;节 律 整 齐
有根则表现在:尺 脉 有 力,沉 取 不 绝。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34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13
(四)寸口诊法
[含义] :
寸口——手腕部桡骨茎突内侧的 一段动脉(桡动脉),又称气口或 脉口。
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 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 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 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14
1.寸口部位:通常是腕后高骨内 侧为关,其前为寸,其后为尺。 寸(浮、中、沉) 关(浮、中、沉) 三部九候 尺(浮、中、沉) 此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同名 实异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3
脉诊,其实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 最常见的手段,是望闻问切中的 “切”诊。通过这种诊断,我们可 以了解人体内部脏腑中的气血运行 情况。它是通过脉搏的运动来判断 人体内脏的情况,根据脉搏的速度、 频率、力量、血管的形态等来判断 人体的基本情况。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脉诊成了某些病人衡量中医医生水平的 一架天平。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2
在临床上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来 就诊后只看着医生,把手伸过来不说 话,似乎是在考验医生号脉准不准。 当你说对了其症后,他们会喜形于色 地开口大叫:“你太神啦!……”。 而当你根据其脉象判断不准时,他们 会背后说,诊断得根本不准,水平不 高。 脉诊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有神表现在:应 指 有 力 柔 和;节 律 整 齐
有根则表现在:尺 脉 有 力,沉 取 不 绝。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34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13
(四)寸口诊法
[含义] :
寸口——手腕部桡骨茎突内侧的 一段动脉(桡动脉),又称气口或 脉口。
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 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 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 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14
1.寸口部位:通常是腕后高骨内 侧为关,其前为寸,其后为尺。 寸(浮、中、沉) 关(浮、中、沉) 三部九候 尺(浮、中、沉) 此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同名 实异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3
脉诊,其实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 最常见的手段,是望闻问切中的 “切”诊。通过这种诊断,我们可 以了解人体内部脏腑中的气血运行 情况。它是通过脉搏的运动来判断 人体内脏的情况,根据脉搏的速度、 频率、力量、血管的形态等来判断 人体的基本情况。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脉诊成了某些病人衡量中医医生水平的 一架天平。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2
在临床上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来 就诊后只看着医生,把手伸过来不说 话,似乎是在考验医生号脉准不准。 当你说对了其症后,他们会喜形于色 地开口大叫:“你太神啦!……”。 而当你根据其脉象判断不准时,他们 会背后说,诊断得根本不准,水平不 高。 脉诊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医学)教你把脉脉诊图文
沉脉Deep pulse-示意图-浮中沉-如水沉石-脉图贝春花女18岁-脉象特点: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位深在,如石投水病: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相似脉象:伏脉、牢脉
示意图-伏脉-浮中沉-脉图秦学贤女26岁-左上肢无脉症,左动脉触不到,左寸口脉呈伏脉-脉象特点: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 见-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示意图-涩脉Uneven pulse-浮中沉-如轻刀刮竹-脉图-劳国光男50岁下壁心梗-脉象特点:往来艰难,涩滞不畅-为轻 刮竹,病蚕食叶-主-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挟痰挟食
桡动脉radial artery-寸一一寸内九分-三部长度-关一一尺寸之间-可诊之脉为-称寸口-寸九分-又称气口-尺一一尺 一寸-脉口-寸关尺部位图-可寸口诊法(寸口脉又分为寸、关、尺三部)
“独取寸口”的原因:-寸口--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肺朝百脉
2、寸口的脏腑分属-左手-沙心-牙-多-右手:-关醇-尺
二、诊脉的部位-1、诊脉的部位-遍诊法-仲景三部诊法-人迎寸口诊法
太阳上候头角之气-耳门(中)侯耳目之气(上部)-巨婆(下)候口齿之气-人迎-++-寸口(上)候-神门(中)候心-合谷下候中 气::-五里(上)候肝-门(中)候脾(胃)-米一一g-i-中部-神阳-太冲-遍诊法切脉部位示意图-仲进景三部脉祛示意图-三 诊法
平脉的特点是有胃、有神、有根。-正常脉象受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如性别、年龄、体-格、情绪、劳逸、饮 、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桡动脉解剖异常:斜飞-脉、反关脉。
第二节-病理脉象-一、构成脉象的因素及分类
脉位分类:浮脉散脉芤脉-脉紧张度分类紧脉弦脉革脉牢脉-沉脉伏脉-缓脉濡脉-脉率分类:迟脉-脉均匀度分类:促脉-数脉疾脉-结 代脉-常见病脉分类-脉流利度分类:滑脉-脉力度分类:虚脉-涩脉-实脉-脉宽度分类:洪脉-脉长度分类:长脉-细脉弱脉微脉-短 动脉
中医的四诊PPT课件
编辑版ppt
12
病色主病
• 白色:主气血不足。
• 多见于贫血、失血、肺气虚、肾阳虚。如大 出血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慢性肺病(肺 痨)或慢性肾炎等病人多面色(白光)白。
编辑版ppt
13
病色主病
• 黄色:主脾虚、湿盛。
• 黄而鲜明如橘子色的,多为湿热阳黄,可见于急性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黄而晦暗 如烟熏色的,为寒湿阴黄,多见于慢性黄疸型肝炎、 肝癌、胆汁型肝硬化等;淡黄、萎黄为脾虚、血虚, 脾虚多由消化和吸收不良引起,血虚则可能是疟疾、 钩虫病所致。
• 3、暑湿感冒:发热,头身困重如裹,胸闷,纳差,腹泻, 舌淡红,苔黄腻,脉濡。用药:藿香正气水等。
• 4、气虚感冒:发热(低热),自汗出,频繁感冒,恶风, 气虚乏力,语声低微,纳少,或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 细。用药:玉屏风散等。
编辑版ppt
6
常用辨证方法
• 1、八纲辨证: 表、里——病位深浅 寒、热——寒则热之,热则寒之 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阴、阳——总纲
中医四诊概述
温红岩
编辑版ppt1ຫໍສະໝຸດ 中医四诊本讲的目的 • 1、了解我国中医古籍 • 2、掌握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 • 3、了解中医四诊知识 • 4、了解中医看病的过程
编辑版ppt
2
• 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 《黄帝岐伯按摩经》,又称《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 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编辑版ppt
10
望色:
• 色是各种色泽,它反映脏腑气血的外荣,也是疾病变化的表 现。色,通常为青、黄、红、白、黑五种;泽,是色的荣、
枯、明、暗等。色与泽心须等同重视,根据不同的色泽,可
奇经八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3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辨证:
头痛的辨证: 前额痛—阳明经,头侧痛 —少阳经 , 头项强痛—太阳经;巅顶痛—足厥阴肝经 。
精选PPT课件
14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治疗—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1)指导循经取穴——直趋病所 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指导推拿按摩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精选PPT课件
1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 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奇者,异也。所谓奇经,是指这些经脉与十二经 脉不同。它们与十二正经的区别是:
(1) 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2) 一般与五脏六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17
谢谢
精选PPT课件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3) 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精选PPT课件
2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 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 冲脉行于腹胸部、下肢内侧及脊柱前; 带脉环行腰腹部;
除带脉外,均自下而上行; ☺ 上肢没有奇经分布。
精选PPT课件
3
督脉
1.循行部位 行于腰背部正中线 2.基本功能
2.指导药物治疗
精选PPT课件
15
案例分析
刘某,男,41岁,一日前,在挪动洗衣机时突然感觉腰部疼痛难 忍,随即停止搬动活动,但腰部疼痛没有消失,不敢转动,且腹 部稍用力则疼痛即加重,卧床一夜后,腰部仍觉疼痛,腰不敢下 弯及左右转动,遂求助中医师。医生随即针刺患者头面部的人中 穴,采用重捻泻法,并留针30分钟后,患者腰部疼痛明显缓解, 并可自如转动。
脉诊 ppt课件
PPT课件
24 走 珠
脉图
于伟花
女 25岁
妊娠8个月
脉象特点:往来流利 应指圆滑 如盘走珠 主 病:痰饮 食积 实热 血证等
PPT课件
25
示意图
涩
脉
如 轻 刀 刮 竹
浮 中 沉
脉图 劳国光 男 50 岁
脉象特点:往来艰难,涩滞不畅 为轻刀刮竹,病蚕食叶 主 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PPT课件 挟痰挟食
示意图
浮 中 沉
沉
脉
如 水 沉 石
脉图 贝春花 女 18岁
40 60
80
脉象特点: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脉位深在,如石投水 主 病: 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PPT课件
19
示意图
浮 中 沉
数
脉
一息
脉图 王芳兰 女 37岁
脉象特点:来去急促,一息六至 每分钟一百次以上 主 病:热证, 有力实热 ,无力虚热 PPT 课件
PPT课件
3
脉诊
PPT课件
4
二、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1、诊脉的部位
寸口诊法
PPT课件
5
桡动脉
PPT课件
6
寸口的脏腑分属
左手: 寸 心 寸 关 肝 关 尺 肾 尺
肺
脾
命
PPT课件
7
2、切脉的方法
时间:安静、医者调匀呼吸 五十动----1分钟以上 姿势:坐位或卧位 展臂、直腕、仰掌,手臂与心脏平齐
脉 诊
Pulse Taking
南方医科大学 黄洪牛
PPT课件
1
脉诊 Pulse Taking
医生用于指触按病人 的动脉搏动, 体察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以了解病 情,辨 别病证的诊察方法,称脉诊。
24 走 珠
脉图
于伟花
女 25岁
妊娠8个月
脉象特点:往来流利 应指圆滑 如盘走珠 主 病:痰饮 食积 实热 血证等
PPT课件
25
示意图
涩
脉
如 轻 刀 刮 竹
浮 中 沉
脉图 劳国光 男 50 岁
脉象特点:往来艰难,涩滞不畅 为轻刀刮竹,病蚕食叶 主 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PPT课件 挟痰挟食
示意图
浮 中 沉
沉
脉
如 水 沉 石
脉图 贝春花 女 18岁
40 60
80
脉象特点: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脉位深在,如石投水 主 病: 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PPT课件
19
示意图
浮 中 沉
数
脉
一息
脉图 王芳兰 女 37岁
脉象特点:来去急促,一息六至 每分钟一百次以上 主 病:热证, 有力实热 ,无力虚热 PPT 课件
PPT课件
3
脉诊
PPT课件
4
二、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1、诊脉的部位
寸口诊法
PPT课件
5
桡动脉
PPT课件
6
寸口的脏腑分属
左手: 寸 心 寸 关 肝 关 尺 肾 尺
肺
脾
命
PPT课件
7
2、切脉的方法
时间:安静、医者调匀呼吸 五十动----1分钟以上 姿势:坐位或卧位 展臂、直腕、仰掌,手臂与心脏平齐
脉 诊
Pulse Taking
南方医科大学 黄洪牛
PPT课件
1
脉诊 Pulse Taking
医生用于指触按病人 的动脉搏动, 体察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以了解病 情,辨 别病证的诊察方法,称脉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 脾胃为后天之本 肝藏血 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
心血 心阴
互相 制约
心气 心阳
肺主 气朝 百脉
心
血充脉盈
脾胃(为血 生化之源)
气运血行
脉搏
应指
脉 象
肝
肾藏精 为元气之根
藏血调节血量 主疏泄调畅气机
沉脉相类 脉
伏脉
1.特征: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伏 而不 显。
2.意义:常见于邪闭、厥病和痛极的病 人。
牢脉
1.特征:脉位沉长,脉势实大而弦 2.意义:多见于阴寒内盛,痛气癥积之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
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3)迟脉
【临床意义】多见于寒证,亦见 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中医诊断学
脉诊
梁平县中医院
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特定 部位的动脉,依应指形象了解病情, 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历史渊源:公元五世纪扁鹊、《内经》 “三部九候”、《难经》“独取寸口”、 张仲景“平脉辨证”、西晋王叔和 《脉经》为现存最早脉诊专著。 学习方法: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 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
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 的
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 推
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 种
寸口脉的位置
分寸关尺三部
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关 其内侧的部位(腕侧)为关前-寸 其外侧的部位为关后(肘侧)-尺
寸口脉的三部九候:分寸、关、尺三部,又 可施行浮、中、沉三候。
桡骨 茎突 内侧 的部 位 (腕 侧) 寸
【机理分析】
寒邪侵袭人体的表寒证; 阴寒内盛而正气不衰的实寒证; 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 阳明腑实证; 生理性迟脉。
【迟脉相类脉】
缓脉 1.特征:其义有二:
脉来和缓,一息四至(每分钟60~70 次),应指均匀,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 现,称为平缓,多见于正常人。
脉搏的跳动不疾不徐,从容和缓稍 慢于正常而快于迟脉。
第二节 正常脉象
正常人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也称平脉
【特点】
有胃:从容、徐和、软滑(脾胃功能的胜衰和营养状
况的优劣)
有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血气旺盛心神健旺) 有根:迟脉有力,沉取不绝(肾气充足)
特征:寸、关、尺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 4~5至(70~80次/分),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畅均匀, 沉取不绝。也称有胃、神、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诊脉概述 第二节 正常脉象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第四节 诊脉的临床
运用 及意义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诊脉概述
脉诊原理 诊脉部位 脉诊方法 脉象要素
脉诊原理
“脉象”的含义:脉动应指
的形象,或手指感觉到的脉搏跳 动的形象。是全身各脏腑相互协 调作用下,血液在脉内循行过程 中所表现
与脉象形成有关的因素
五十动
指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 一般不少于50次脉跳时间
脉象要素
文献多从位、次、形、势方面四个方面 加以分析归纳,与以下八因素有关:
脉位:浮、沉 脉次(频率):平、迟、数 脉形:
脉长(轴向范围):长、短 脉宽(径向范围):大、细
脉势:
脉力(心脏搏动的强弱):实、虚 流利度:滑、涩 紧张度:弦、紧、缓、濡 均匀度:结、促、代
2.意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 下等病症。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 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显现的部位较正常
脉深。
2.沉脉
【临床意义】多见于里证。 【机理分析】 沉脉为阴脉病理性沉脉的形成 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
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 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 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 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 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 虚证。
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 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 无力。 外感风寒, 脉多浮数。
浮脉相类脉
散脉1.特征:浮而无根
2.意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
败,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证。
义:常见于失血、伤阴之 际。
革脉1.特征: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脉象形成原理图】
二、诊脉部位
1、三部九 候诊法,又 称遍诊法。 见于《素问》 提示相应部 位、经络、 脏腑病变。
(二)人迎寸口法
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二部相参进
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三部诊法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常
用: 寸口——脏腑 趺阳——胃气 太溪——肾气
现多用于寸口无脉者
(四)寸口诊法
又称气口或脉口。单独切
五脏六腑
气血
肺朝百脉
心 肺
手太阴肺经(太脉渊会穴太渊) ( 脉会太渊)
食气入胃 脾气散精
水谷精微 浊气归心 上归于肺
胃受纳 脾运化
独取寸口诊脉的原理图
诊脉的方法
举按寻 循推
总按、单诊
诊脉时间
以清晨未起床、 未进食最佳
体位 布指 运指
三指平齐 中指定关 指目按脉 布指疏密适度
指法
平息 诊脉时呼吸平稳调匀
桡骨茎突
桡骨 茎突 的部 位为 关后 (肘 侧) -尺
独取寸口诊病的原理
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寸口部脉气最明显:“脉会太渊”。 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脉位固定,简便易行 寸口脉分候脏腑:
寸:左心右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
关:左肝胆右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
尺:候肾,包括脐以下至足部。
浮—左心右肺;中—左肝右脾;沉—肾。
常见病脉
浮脉(芤、革、散脉) 沉脉(伏、劳脉 ) 迟脉(缓脉) 数脉(疾脉) 虚脉 实脉
洪脉 细脉(濡、弱、微、短脉) 滑脉(动脉) 涩脉 弦脉(紧脉) 结脉(代、促脉)
常见病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1.浮脉
【临床意义】一般见于表证。 【机理分析】浮脉为阳脉
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 现。
正常脉象示意图
浮
皮肤
中
肌肉
沉
筋骨
寸
关
尺
一息
脉象的生理变异
脉与内在因素的关系
年龄、性别、体质(六阴、六阳脉)、 特异脉位(反关、斜飞)
脉与外在因素的关系
四季气候: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地理环境:江南—不实,西北—沉实 情志因素:喜—脉缓,怒—急,惊—动。 劳逸、饮食、昼夜
第三节 病 理 脉 象 常见病脉 脉象鉴别 相兼脉 真脏脉 妇人脉与小儿脉
肺主气,司呼吸 脾胃为后天之本 肝藏血 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
心血 心阴
互相 制约
心气 心阳
肺主 气朝 百脉
心
血充脉盈
脾胃(为血 生化之源)
气运血行
脉搏
应指
脉 象
肝
肾藏精 为元气之根
藏血调节血量 主疏泄调畅气机
沉脉相类 脉
伏脉
1.特征: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伏 而不 显。
2.意义:常见于邪闭、厥病和痛极的病 人。
牢脉
1.特征:脉位沉长,脉势实大而弦 2.意义:多见于阴寒内盛,痛气癥积之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
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3)迟脉
【临床意义】多见于寒证,亦见 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中医诊断学
脉诊
梁平县中医院
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特定 部位的动脉,依应指形象了解病情, 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历史渊源:公元五世纪扁鹊、《内经》 “三部九候”、《难经》“独取寸口”、 张仲景“平脉辨证”、西晋王叔和 《脉经》为现存最早脉诊专著。 学习方法: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 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
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 的
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 推
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 种
寸口脉的位置
分寸关尺三部
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关 其内侧的部位(腕侧)为关前-寸 其外侧的部位为关后(肘侧)-尺
寸口脉的三部九候:分寸、关、尺三部,又 可施行浮、中、沉三候。
桡骨 茎突 内侧 的部 位 (腕 侧) 寸
【机理分析】
寒邪侵袭人体的表寒证; 阴寒内盛而正气不衰的实寒证; 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 阳明腑实证; 生理性迟脉。
【迟脉相类脉】
缓脉 1.特征:其义有二:
脉来和缓,一息四至(每分钟60~70 次),应指均匀,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 现,称为平缓,多见于正常人。
脉搏的跳动不疾不徐,从容和缓稍 慢于正常而快于迟脉。
第二节 正常脉象
正常人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也称平脉
【特点】
有胃:从容、徐和、软滑(脾胃功能的胜衰和营养状
况的优劣)
有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血气旺盛心神健旺) 有根:迟脉有力,沉取不绝(肾气充足)
特征:寸、关、尺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 4~5至(70~80次/分),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畅均匀, 沉取不绝。也称有胃、神、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诊脉概述 第二节 正常脉象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第四节 诊脉的临床
运用 及意义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诊脉概述
脉诊原理 诊脉部位 脉诊方法 脉象要素
脉诊原理
“脉象”的含义:脉动应指
的形象,或手指感觉到的脉搏跳 动的形象。是全身各脏腑相互协 调作用下,血液在脉内循行过程 中所表现
与脉象形成有关的因素
五十动
指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 一般不少于50次脉跳时间
脉象要素
文献多从位、次、形、势方面四个方面 加以分析归纳,与以下八因素有关:
脉位:浮、沉 脉次(频率):平、迟、数 脉形:
脉长(轴向范围):长、短 脉宽(径向范围):大、细
脉势:
脉力(心脏搏动的强弱):实、虚 流利度:滑、涩 紧张度:弦、紧、缓、濡 均匀度:结、促、代
2.意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 下等病症。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 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显现的部位较正常
脉深。
2.沉脉
【临床意义】多见于里证。 【机理分析】 沉脉为阴脉病理性沉脉的形成 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
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 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 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 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 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 虚证。
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 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 无力。 外感风寒, 脉多浮数。
浮脉相类脉
散脉1.特征:浮而无根
2.意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
败,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证。
义:常见于失血、伤阴之 际。
革脉1.特征: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脉象形成原理图】
二、诊脉部位
1、三部九 候诊法,又 称遍诊法。 见于《素问》 提示相应部 位、经络、 脏腑病变。
(二)人迎寸口法
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二部相参进
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三部诊法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常
用: 寸口——脏腑 趺阳——胃气 太溪——肾气
现多用于寸口无脉者
(四)寸口诊法
又称气口或脉口。单独切
五脏六腑
气血
肺朝百脉
心 肺
手太阴肺经(太脉渊会穴太渊) ( 脉会太渊)
食气入胃 脾气散精
水谷精微 浊气归心 上归于肺
胃受纳 脾运化
独取寸口诊脉的原理图
诊脉的方法
举按寻 循推
总按、单诊
诊脉时间
以清晨未起床、 未进食最佳
体位 布指 运指
三指平齐 中指定关 指目按脉 布指疏密适度
指法
平息 诊脉时呼吸平稳调匀
桡骨茎突
桡骨 茎突 的部 位为 关后 (肘 侧) -尺
独取寸口诊病的原理
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寸口部脉气最明显:“脉会太渊”。 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脉位固定,简便易行 寸口脉分候脏腑:
寸:左心右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
关:左肝胆右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
尺:候肾,包括脐以下至足部。
浮—左心右肺;中—左肝右脾;沉—肾。
常见病脉
浮脉(芤、革、散脉) 沉脉(伏、劳脉 ) 迟脉(缓脉) 数脉(疾脉) 虚脉 实脉
洪脉 细脉(濡、弱、微、短脉) 滑脉(动脉) 涩脉 弦脉(紧脉) 结脉(代、促脉)
常见病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1.浮脉
【临床意义】一般见于表证。 【机理分析】浮脉为阳脉
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 现。
正常脉象示意图
浮
皮肤
中
肌肉
沉
筋骨
寸
关
尺
一息
脉象的生理变异
脉与内在因素的关系
年龄、性别、体质(六阴、六阳脉)、 特异脉位(反关、斜飞)
脉与外在因素的关系
四季气候: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地理环境:江南—不实,西北—沉实 情志因素:喜—脉缓,怒—急,惊—动。 劳逸、饮食、昼夜
第三节 病 理 脉 象 常见病脉 脉象鉴别 相兼脉 真脏脉 妇人脉与小儿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