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初传记创作特点_张娅静

合集下载

第三编第九章复习笔记

第三编第九章复习笔记
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九章复习笔记
2009-2-9 【大 中 小】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综合运用:
①《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文中论及有关文学价值、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文体、文学批评的态度等问题。表明他重视文学的态度和将文学独立出来的主张。
五、从以上可见,钟嵘对五言诗进行专项研究,并别其来源,开了专体诗研究的先河。他建立起自己的诗歌批评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论文学批评者的态度:对贵远贱近、尊古卑今观点进行了指斥,在前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申说。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标志。
②《文赋》关于创作构思的论述。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此文用赋的形式较为细致地分析阐述了文学创作过程。陆机是研究我国文学创作过程开先河的人。
一、《典论·论文》对自古而来的“文人相轻”之习气表示反对。
二、重视文章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论文章与事业的关系:曹丕认为文章的社会地位与事业同样重要。
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重要观点。论文气即才性:把“气”引入文论中。他以为作家的气质、个性可以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各有所长。
四、论文体的区分:提出“文本同末异”之说。根据文的体裁和性质的特点,将文体四科相互区别。
③《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完整且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在我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全书着重探讨者有:总论,即全书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文体论,系统而周密地详论文体的分类;创作论,分论创作过程,作家个性风格,文与质的关系,以及写作技巧等;批评论,评论前代文风及作家成就,并探讨批评方法。

汉魏六朝女性作家作品研究

汉魏六朝女性作家作品研究

汉魏六朝女性作家作品研究汉魏六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汉承秦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时代,国力强盛,社会进步,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虽然儒家礼教从此深入中国人的人心,但礼教在此时,并未达到后世的严格程度,即使受戕害最为严重的女性,在汉朝还是有着相对自由,可以直言不讳地表达自身对于世俗生活的梦想,文坛上活跃着一大批女性的身影,史籍明确记载的就有高祖唐山夫人、戚夫人、王昭君、班婕妤、乌孙公主,班昭,徐淑、蔡文姬等。

后来,由于统治者及儒家的大力提倡,班昭《女诫》等推波助澜,儒家思想影响才逐渐扩大,女性中的大部分人也受此思想的影响,表现出了对礼教的恪守。

但此时期女性作品的内容大多是她们对于自己生存处境的慨叹,是对人生的真实关注,是发自灵魂的肺腑之音。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微、玄学盛行,对于女性而言,战争虽然破坏了家庭的完整,生存无法得到保障,但文化的裂变却使她们逃脱了儒家礼教的精神枷锁,人性的本真心灵得以复苏。

此外,外来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妇女人格的觉醒,对人生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因此这一时代的女性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色。

女性作家处在汉魏六朝这样一个历史范围内,其参与创作的人数和作品数量虽不能与当时的男性作家相比,但是,通过研究此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我们能够清楚的发现她们的可贵之处,及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本篇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方法的列举。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汉魏六朝时期女性风貌,从社会地位、受教育状况、才智、以及独立意识几个方面来作一细致的阐述,从而回顾了这一时期女性作家作品繁荣的文化背景和成因。

第二章:从汉魏六朝女性作家作品及女性心灵探究入手,分时代研究了各个时期女性作品中折射出的女性心灵,此外对女性作家的创作动机进行探讨,以展示此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动因。

第三章:选取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四位女性作家,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揭示其独特的人生体验,探索在以男性文化为主的时代背景之下,女性文学创作的共性和个性。

汉末魏初士人的孤独体认与文学诉说——以代言诗、赠答诗、书信文为中心

汉末魏初士人的孤独体认与文学诉说——以代言诗、赠答诗、书信文为中心

虽独悟 , 所 困在群愚 ” [ 2 1 2 6 3 1 的孤 立无援 、 陈 思王 “ 每 四节 之 公孙瓒 于鲍 丘 , “ 斩首二万余级” [ 2 1 2 3 6 3 。 会, 块然独处 ” L 3 j l ” 。 的临觞而叹, “ 绕树三匝, 无 枝 可依 ”
描。
天灾人祸 引发 民众 大 量迁 徙。东汉 末 “ 南阳、 三辅 民 奔之 者数万家” J , “ 关 中膏腴之 地 , 顷 遭荒乱 , 人 民流入 ,
时期代言诗 、 赠答 诗 、 书信 文 大量 涌现 。下 文就 汉 末魏 初 曹操 “ 徙 民 以充 河北 , 陇西 、 天水 、 南 安 民相 恐动 , 扰扰 不
[ 5 ] 4 7 2 。流 徙过程 中更是 出现 了百姓 “ 更相蹈藉 , 饥 馈 寇 士人孤独 意识爆发 的成 因、 文学诉 说方 式及 这种诉说 的文 安” 学史 意义作逐一分析 。
第1 4卷 第 3期 重 庆 交通 大学 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 2 0 1 4年 6月 V o 1 . 1 4 N o . 3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J u n . 2 0 1 4
掠, 积尸盈路 ” [ 2 ”的惨景 。
天灾与人 祸恶 性 循 环 , 其最 明 显 的后 果 是 人 口的锐


汉 末魏初 士人 孤独 意识 爆发 的成 因
减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 ( 1 5 7年 ) 尚有 “ 户千六 十七 万七 千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1 一 o 4

扬州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1996-2016)

扬州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1996-2016)

扬州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历年真题(1996-2016)1996年一、简答题(第1、2题每题8分,第3—6题每题6分。

)1.略述《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2.《庄子》的主要艺术特点是什么?3.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人间词话》)。

就此谈谈李煜词的成就和影响。

4.试述欧阳修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贡献。

5.关汉卿杂剧反映了元代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6.长篇小说《西游记》有没有童话色彩?为什么?二、详答题(每题20分):1.清人沈德潜说:“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

根据这段话,简要论述曹操的乐府诗及其影响。

2.简述唐诗繁荣的原因。

3.《桃花扇》是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

1997年一、简答题(每题8分)。

1.试释“楚辞”2.建安风骨3.唐宋古文运动4.江西诗派5.《桃花扇》的主题是什么?6.什么叫章回小说?二、问答题(第1、2题每题16分,第3题20分)1.试述汉乐府的影响。

2.试论李煜在词史上的贡献和影响。

3.什么是戏曲中临川派与吴江1999年一、填空二、名词解释风雅颂建安风骨敦煌变文花间词散曲南社2000年一、名词解释(40分):1、《战国策》2、乐府3、建安风骨4、古文运动5、西昆体6、元曲7、公安派8、“四大奇书”二、问答题(60分,任选三题)1、试述《离骚》的艺术成就。

2、结合陶渊明生平分析其《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句的涵义。

3、《诗薮》云杜甫诗“沉郁雄深”,请予以分析。

4、试分析苏轼词的主要特征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5、试分析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6、你对高鹗所续《红楼梦》后四十回作何评价?为什么?特点。

2、试论变文与后世文学的关系。

3、概述《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

4、请论述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历程。

5、关汉卿与王实甫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6、为什么说《聊斋志异》是用传奇的手法志怪?2005年扬州大学一名词解释任选5文心雕龙;变文;韩孟诗派;沧浪诗话;苏州派;新红学;重章二问答题任选4题以某一部先秦诸子散文为例,论述其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沈德潜古诗源卷五云: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恒而下,纯乎魏响。

论魏初传记创作特点

论魏初传记创作特点

治 。 一 聚用 刑 , 然 恐非 国家 爱养斯 民之 意 。 乃 力辩 于上 官 , ” 卒
从公 议 。 州 民至今 道 之 . 有 以手加 额 而 泣者 。 犹
卢 德 元在 任 职 之初 便 能 以少 敌众 , 充分 体 现 了其 英 勇 、 智 则 足 多谋 ; 百 姓 能 够纷 纷慕 其 名而 来 , 见其 治理 有 方 ; 于 为 民请 而 可 敢 命 , 抗 朝 廷教 条 , 其 公 正宽 仁 、 违 则见 爱民 如子 。 此 贤 能仁 厚 之入 如 正是 魏 初所 赏识 和 赞扬 的 , 此 种 美 好 的 品德 也 正 是 具 有儒 家 思 而 想 的魏 初所 宣扬 和 大 力提 倡 的 。 魏初 所作 的传记 中 , 有此 种 美好 具 品德 的 人物 还 有《 押 七路 兵 马 邸公 神道 碑 铭 》 的邸 琮 ,故征 行 总 中 《 都 元 帅 五路 万 户梁 公神 道 碑铭 》 中的 粱瑛 。《 元故 京兆 医 学 教授 有 赵 公 墓 志铭 》 中的赵 友 。 第 二 , 才气 , 见称 少有 以孝 勤 奋 好 学 , 举 , 来 是儒 家 所 推 崇 的 , 是 自小 “ 读 书 , 行孝 向 也 好 尤长于《 秋 》为文简而有法 , 春 , 比冠 , 声 ” 有 的魏 初 所 赏 识 和 赞 扬
l 初传 主的选择 魏
虽然魏初所作传记 的数量不是很 多, 但传记 的人物类型却并
不 单 一 , 有征 战 沙 场 的 大将 军 , 有仁 厚 爱 民 的 官 吏 , 有 学 识 既 也 更 渊 博 的 医 学 教 授 , 有 读 书守 道 的处 士 , 物 类 型 可 谓 是 形 形 色 还 人
德, 值得人们学习和颂扬的官员。如在《 易州太守卢君行状》 魏 中,

论六朝女性诗人的独立意识

论六朝女性诗人的独立意识

刘令娴 的《 答外诗 二首》 其一 “ 良会诚非远, 佳期 今不遇。欲知幽怨多 , 闺深且暮。 [ ∞ 春 ”3 女子 由于爱 ]
情所带来的痛苦让她开始思考人生 , 最后得出结论 : 为 什么女子会那么 的幽怨呢?因为深闺束缚了女性的自
由, 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样在社会上行动 , 一股反抗情绪 油然而生 , 表达了对身为女性处处受束缚的不满 , 这是
为贵嫔 , 陋无 宠 , 姿 以才德 见礼。体 赢 多患 , 常居薄 室。 -再加上尔虞我诈 的宫 中生活让她很不适应 , ”4 于 难生活的实录, 具有史诗般 的规模和悲剧的气氛。诗
是写 了一首《 啄木诗》 来明志 :南 山有鸟 , “ 自名啄木。
饥则啄树 , 暮则巢 宿。无 干於人 , 唯志所欲 。此盖禽
沈满愿 的咏物诗也寄托她不俗 的怀抱, 特别是她 的《 咏五彩竹火笼诗》 咏灯诗》 和《 就很好地表现了她 的志 向和对社会 的理解 。《 咏五彩竹火笼诗》 写竹火 笼由高洁的竹做原材料 , 经过层层加工后富贵逼人 , 但 是却失去了原来 的模样 , 徒嗟今丽饰 , “ 岂念昔凌云。 ”
诗人 以此来讽刺那些富贵忘节的人 。《 咏灯诗》 写诗 人从酒宴归来 , 点亮一盏油灯 , 而看到被风吹得忽起忽 伏、 忽明忽暗的灯 , 诗人禁不住想到灯所具有的美好品 质, 那就是 “ 不吝轻蛾绕 , 惟恐 晓蝇飞” 燃烧 自己, 照亮 别人 。这两首咏物诗都是通过事物来表现自己在道德
中虽然地 位得 到提高。但是 由于一夫多妻制度 的存 在, 女性难免也会遭到被抛弃的命运 。在这个时候 , 她 们不是坐 以待毙 , 而是使出浑身解数挽救婚姻 , 同时也 挽救 自己的幸福。 晋代苏若镇守襄 阳邀她同往, 她也 因为厌
肃迫于现实和公主的威势未能答应 , 绝望的谢 氏只能

论魏收的散文成就

论魏收的散文成就

论魏收的散文成就
【摘要】:本文先就前代研究者对魏收及其作品所作的论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社会政治环境、士人心态、思想观念及与南方的文化交流情况对魏收性格及文学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等对前人的说法进行了驳正。

第二部分通过魏收所修《魏书》着重论述了魏收史传散文的主要成就,肯定了魏收在坚持实录原则、寓意褒贬及叙事技巧方面比较突出的成绩。

第三部分就魏收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散文传统的发展变化方面的贡献进行阐述。

认为魏收纯习儒家经典继承了北方散文庄重沉稳、慷慨道劲,偏重说理、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写作传统,又博闻强识,善于学习南方文风强调情性,追求精致、华丽和轻柔之美等优点,在传统散文语言典重精工、意境美盛廓大的基础上,推动北方散文向句式工稳典雅,文辞精美赡丽方面发展。

【关键词】:魏收《魏书》北方文风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7.6
【目录】:一、关于魏收的生平和评价7-12二、魏收史传散文的主要成就12-23三、魏收对北方传统文风的继承和发展23-35附录一35-37。

汉魏之际艺术活动三论

汉魏之际艺术活动三论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魏之际艺术活动三论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指导教师:***2010-04摘要汉魏之际被称作古代中国“人的自觉”发生时期,人的自觉又促使了艺术的自觉。

汉魏之际的艺术不仅出现了创作的高潮,更是逐渐摆脱实用和宗教等观念的束缚,表现作者的个性,及其对周围世界和自我内心的精神体验,并由此生发了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理论,从而表现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纯艺术的基本特征。

本文试图通过对汉魏之际艺术活动情况的描绘,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发展方向,考察艺术与社会之基本关联,窥探汉魏之际艺术自觉之蛛丝马迹。

为了研究的方便和准确,在研究汉魏之际的艺术活动之前,本文先对“艺术”“汉魏之际”以及“自觉”的概念作了界定了和阐释。

艺术的本质是其审美特征,因此在创作和欣赏时是否带有审美意图是判断艺术自觉的标准,本文正是以此为立足点来讨论汉魏之际的艺术活动。

个人认为,汉魏之际的艺术已经发展到了质变的阶段,这个质变就是审美意识的产生,而当时的社会变迁是这种质变的催化剂,其中,文人的参与和改造是主要原因。

因此,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从政治、思想和社会风俗三个方面来论证这个观点。

首先,儒学衰微,政治权力丧失,士大夫们不得不以“末技贱业”作为日常消遣,出于与生俱来的矜持,他们自然要为才艺正名,以免遭不务正业之诟病,艺术地位的提高,原因实在于此。

而由于自身的学术素养和习惯,他们对艺术作了文人化的改造,使之离开了“技艺”发展所依赖的坊间的土壤,此为“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之开端。

其次,文人士大夫需要提高艺术之地位,必须依靠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而当时流行的道家思想自然成为艺术思想之源泉。

“形”“神”、“气”“韵”、“象”“意”等概念,从道家衍出而成为艺术创作和批评的术语,其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地将人们对艺术的态度从实用转变为审美,也就是从“技艺”过渡到“艺术”,初步构成形而上学的艺术本体论。

最后,世俗化的社会风气、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以及尚美的社会风潮是汉魏之际艺术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读书笔记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读书笔记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读书笔记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是由吴念真教授编写的一部非常有益的书。

书中介绍了魏晋时期的诗歌艺术,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它的发展过
程及其影响以及其它诗歌艺术。

书中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魏晋时期的诗歌艺术的
发展历史。

它提供了魏晋时期诗歌艺术发展的全面而全面的考察,着
重讨论了魏晋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因素及其影响,以及诗歌艺术在魏
晋时期的多元发展。

第二部分介绍了魏晋时期诗歌艺术文化背景和风格创新。

它把魏
晋时期诗歌艺术与其文化背景和风格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示了魏
晋诗歌艺术在形式水平上的多样性。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魏晋时期的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

它介绍了
魏晋诗歌艺术所使用的传统表达方式,如句法、行文手法、注释等,
也介绍了魏晋时期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如比喻、想象等。

第四部分介绍了魏晋诗歌艺术的新风格。

它提供了对魏晋新风格的系统介绍,提出了唐宋新风格出现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着重探讨了唐宋新风格的多元发展。

最后,第五部分介绍了魏晋时期诗歌艺术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它主要探讨了魏晋时期的诗歌艺术如何影响后来的诗歌创作,介绍了魏晋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可能性。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是一本丰富多彩、有趣而又有益的书。

它给我们提供了系统而准确的诗歌艺术及其发展的知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对魏晋时期诗歌艺术理解和发展的重要参考。

并称在古代文学史中的发展流变——评《中国古代文学并称现象研究》

并称在古代文学史中的发展流变——评《中国古代文学并称现象研究》

代 诗 歌 发 展 史 锁 链 ,这 为 中 国 文 学 史 的 研 究 增 添 了 浓 墨 重 彩 的 一 笔 。文 人 学 士 的 并 称 现 象 在 唐 代 发 展 壮 大 , 又在宋元明清繁衍不息,不断吸取新的观念和手法,最终得以传承下来,呈现出一种新的特质与样态。
并称作为一种称呼形式,在延续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论述评说的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并称现象研究》 一 书 从 并 称 的 起 源 出 发 ,深 刻 探 讨 了 其 发 展 历 程 ,它 的 历 史 作 用 以 及 带 来 的 文 化 现 象 更 加 丰 富 了 现 代 文 学 者 的史学研究以及知识构成,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理论借鉴
ISBN:9 7 8 - 7 - 0 3 0 5 - 1 2 2 8 - 4
证与外篇实例论证相结合的形式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并称现象进行全面
出版时间:2 0 1 7 年 2 月
综 合 的 研 究 ,可 作 为 高 等 院 校 古 代 文 学 相 关 专 业 师 生 以 及 相 关 研 究 者 进 行
首 先 ,先秦两汉时期的孕育期。书中指出,并称最早的记载大致出现在先秦时期,但此时并称多与政治
有关。例 如 《左 传 》中记载的高靭辛式与高阳氏各有才子八人,因兼具德行与才能被虞舜任用,治理政治, 并 称 为 “八元” “八恺”。再如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 记 》中 记 载 “屈贾” “孟荀” “张陈”等并称,大部 分都是以政治人物为主。而到了汉末,人们逐渐将并称看作为志同道合的群体象征,社会对于并称的追求意 识逐渐高涨。到先秦两汉时期,政治层面人物并称现象兴起,中国文学史上的并称名目由此应运而生。其 次 , 并称在魏晋南北朝时的发韧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独立地位,此时并称现象逐渐 兴 起 ,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称现象的初兴时代。此时 期 ,创作风格相近的文人或者作家常常被并列称述, 且多以姓氏并连或者地域并连的形式来表现,由此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如人 们 所 熟 知 的 “建安七子” “三 曹” “班马”等等。但当时对于文士的并称仍颇有讲究,文士多在意自身出身以及与自己并称之人的身份地

魏微小说创作论的开题报告

魏微小说创作论的开题报告

魏微小说创作论的开题报告题目:魏微小说创作论摘要:小说是一种通过文学语言进行叙述的艺术形式,是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魏微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类型,具有独特的文学特点。

本论文旨在探讨魏微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意义,分析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展魏微小说的创作。

关键词:魏微小说、创作方法、文学意义、继承和发展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自古以来,小说一直是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也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而魏微小说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类型,自唐代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有着独特的文学特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现如今,随着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魏微小说的创作和传承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对于魏微小说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从魏微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意义两个方面出发,深入分析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展魏微小说的创作。

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1. 魏微小说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魏微小说的概念和定义,探讨其与其他小说类型的区别和联系;然后阐述魏微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魏微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意义。

探讨魏微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其所表达的文学意义和人文内涵。

分析其在人物描写、情节构思、语言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和风格。

3. 魏微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展魏微小说的创作。

结合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现实社会的需求,思考如何创造出更具有现代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魏微小说。

四、论文结构和特点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魏微小说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魏微小说的创作方法和文学意义、魏微小说的继承和发展、结论。

本论文分析魏微小说的独特创作方法和文化意义,旨在深入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继承和发展魏微小说的创作,具有深度和实用性。

同时,本论文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可以为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史记·魏公子列传》摇曳生姿的行文艺术

论《史记·魏公子列传》摇曳生姿的行文艺术

论《史记·魏公子列传》摇曳生姿的行文艺术摘要:鲁迅评《史记》,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极有见地的。

《史记》除了没有文学虚构,具备了文学的一切特征。

不必说多彩多姿的人物刻画让人目不暇接,单是摇曳生姿的行文艺术就让人受用不尽。

本文就简单地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史记》;行文艺术;鲁迅鲁迅评《史记》,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极有见地的。

《史记》除了没有文学虚构,具备了文学的一切特征。

不必说多彩多姿的人物刻画让人目不暇接,单是摇曳生姿的行文艺术就让人受用不尽。

这里试以《魏公子列传》为例,以略窥《史记》行文艺术之一斑。

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人物安排俗话说:“人以群分”,《史记》通常把人物按不同的阵营来区分,每个阵营(群体)又有若干个角色,这些角色中往往有一个核心人物,其余角色都围绕、拱卫着这个中心人物。

《魏公子列传》以魏公子为核心,其他人物按身份可分为达官显贵和士两大阵营。

达官显贵包括魏王、秦王、赵王等诸侯,平原君、如姬、晋鄙等将相宗室。

士,主要是魏公子门下的门客,包括侯嬴、朱亥和在赵国时罗致门下的毛公、薛公以及无名但有事迹的门客,例如“说王万端”的辩士,与公子共赴秦军的“百余乘”,为如姬报父仇的,与公子留赵,并劝公子谦逊的门客等。

角色之间的组合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从关系。

以公子为主,衍生出几种关系:宗亲、姻亲、盟友、主客、敌我等关系;2.烘托陪衬:从骑、世人、将相宗室;3.对照关系:公子与魏王,公子与平原君,公子与晋鄙、侯嬴,魏国门客和赵国门客;4.点面关系:公子门下士三千人构成了一个面,在其中突出侯嬴、朱亥两个点。

5.组合关系:及两个以上的人物总是相伴或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好像现在的一些艺术组合一样的。

例如文中侯嬴和朱亥、毛公和薛公。

通过这样错落有致的组合搭配,把主要人物置于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中,牵一发而带动全体,不仅突出了主要人物信陵君,而且能让人有更广泛的联想和启发,这种驾驭复杂人物关系的构思显然深刻影响了后世长篇小说的创作。

论魏夫人思妇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

论魏夫人思妇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

论魏夫人思妇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刘康【期刊名称】《鸡西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11)009【摘要】In the Song Dynasty in China,there were many talented poetess and Madam Wei is one of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In her works,she created many female characters with sentimental delicate feelings,who miss their husband.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artistic features in the works of WeiFuRen,especially the woman characters who miss their husband.%在宋代词坛上,出现了不少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北宋初期的魏夫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魏夫人的笔下,塑造了许多多愁善感感情细腻的思妇形象。

试从艺术手法以及艺术特色上对魏夫人词中的思妇形象略作论述。

【总页数】2页(P125-126)【作者】刘康【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637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相关文献】1.浅谈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艺术形象塑造 [J], 贾明娟2.论李清照思妇词的艺术特色 [J], 杜文宇3.论李清照思妇词的艺术特色 [J], 杜文宇4.浅谈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艺术形象塑造 [J], 贾明娟[1]5.原创作品《瓦氏夫人》的人物形象塑造探究 [J], 续小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

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

北魏前期的文化政策与文学精神
柏俊才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北魏拓跋鲜卑向往汉族文化,然而又惧怕全面汉化;崇尚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又猜忌与压制汉族文人.在这样的文化政策指引下,北魏前期的文人隐藏起自己高超的汉族文化与文学,向低级的拓跋鲜卑文化与文学靠拢,导致北魏前期文坛的萧条.拓跋鲜卑民族文学的原始朴拙、简单质朴、流利顺畅、口语化的特点,正是北魏前期的文学精神.
【总页数】6页(P109-114)
【作者】柏俊才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1007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论五四文学精神对新时期前期小说中孝文化内涵的影响 [J], 周水涛;江胜清
2.拓跋氏的文化心态与北魏前期的文学发展 [J], 金前文
3.论北魏前期中山士人的境遇及其对北魏典章制度的开创 [J], 王丽珍;李建栋
4.北魏前期佛教文化初探 [J], 王勇
5.根据北魏前期墓葬文化的发展探讨民族融合 [J], 王建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汉魏子书的特点(上)

试论汉魏子书的特点(上)

试论汉魏子书的特点(上)
尹玉珊
【期刊名称】《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33)002
【摘要】汉魏子书的特点不是变动不居的,它跟随汉魏子书的创作发展而发展变化,但变化中也有不变,或变化甚微者,不变和变化甚微的内容构成了汉魏子书的主要特点。

从主观方面考查,其创作主体所呈现的特点有五:因失意于当世,皆寄望于未来;批"经"以批判现实;"言以载道"向"借言流名"的转变;关注政治;有意于"作",书成己手。

汉魏子书的这些特点,使得汉魏子书在子书发展史上呈现别样姿态与价值。

【总页数】6页(P25-30)
【作者】尹玉珊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5
【相关文献】
1.以"鸿眇之才"著"嘉令之文"r——论汉魏子书的文章学意义
2.试论汉魏子书的文本特点
3.汉魏六朝子书词语考释之价值摭论
4.汉魏六朝诫子书与家诫论议
5.试论汉魏子书的特点(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魏六朝拟作研究

汉魏六朝拟作研究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相对动荡的阶段,然而文化艺术却取得 了突出的成就。画像砖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成为了这一时期重要的 文化遗产。汉代画像砖主要出现在中原地区,多为大型墓葬的装饰,魏晋南北朝 时期则主要在南方地区流行,多为小型墓葬和地面建筑装饰。
二、汉魏六朝画像砖的特点与表 现形式
参考内容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其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具有独 特的特点。其中,画像砖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视 觉资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文化。本次演示将从汉魏六朝画像 砖的历史背景、特点与表现形式、意义和价值等方面进行简要研究。
一、汉魏六朝画像砖的历史背景
1、特点
汉魏六朝画像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象生动:画像砖上的人物、动物等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写实 性。
(2)内容丰富:画像砖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灵传说等方面, 内涵丰富。
(3)制作精良:画像砖的制造工艺十分精湛,经过精心的打磨和染色,使 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表现形式
(4)刻画:刻画是一种具有很高自由度的表现形式,可以在砖面上刻画出 各种场景和人物形象,如耕种、狩猎、战争等。
三、汉魏六朝画像砖的意义和价 值
1、意义
汉魏六朝画像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了对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的新视角:通过对画像砖中展现的人物 形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和历史文 化。
感谢观看
(1)艺术价值: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魏六朝画像砖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其形象生动的造型、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以及精良的制作工艺都使其成 为珍贵的艺术品。
(2)历史价值:画像砖所展现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灵传说 等方面,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研究

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研究

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研究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研究的论文报告引言:汉魏六朝时期,游记文学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流传至今仍有很高的价值。

游记文学不仅记录了古代人们的游览体验,更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风俗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汉魏六朝游记文学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文化特征和艺术价值。

一、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发展趋势二、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文化特征1.反映社会形态和风俗习惯2.记录历史人物活动轨迹3.体现文学艺术追求三、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艺术价值1.表现技巧和文学表现力2.文化气息和审美价值3.影响力和文化遗产四、汉魏六朝游记文学作品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分析1.班固《汉书禽獸列傳》2.嵇康《古今注》3.陆机《游侠志》4.刘义庆《世说新语》5.干宝《搜神记》五、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影响1.普及民间文化2.推动文学艺术发展3.传承文化遗产六、对现代游记文学的启示1.文化认同与地域表现2.主题人物与作品表现3.文化价值与艺术审美结语: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经历了千年风雨,受到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类型,更是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文化资产,传承它们的文化价值,以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

1. 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发展趋势这一提纲旨在分析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游记文学的起源、发展变迁、流派特点、受众群体、影响力等等。

2. 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文化特征这一提纲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汉魏六朝时期游记文学的鲜明特征,比如描写旅行经验的真实性、主观色彩,关注历史背景、名胜古迹、颂扬文化遗产等等。

3. 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艺术价值这一提纲旨在探讨汉魏六朝游记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比如探讨游记文学如何通过艺术手法表现描绘歌颂人物、美景、景物、情感、背景等等。

4. 汉魏六朝游记文学作品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分析这一提纲旨在具体探究汉魏六朝时期个别游记作家和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可以从作者背景、作品特色、意义和影响力等角度分析。

论曹魏前期文士创作的民歌化特征

论曹魏前期文士创作的民歌化特征

论曹魏前期文士创作的民歌化特征
张丽涛;赵坤
【期刊名称】《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年(卷),期】2006(004)002
【摘要】建安文学风貌的形成,曹丕和围绕在他周围的文士起了异常重要的作用.在诗歌技术上,曹丕和这些文士都受到汉乐府的影响,形成了通俗白话的创作倾向,描述视角、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风格.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张丽涛;赵坤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91;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
庄,0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创作特征探析—以陕北民歌为例 [J], 魏耀珍
2.中国民歌钢琴改编曲创作特征探析—以陕北民歌为例 [J], 魏耀珍;
3.从欧化特征明显到表达方式中国化——论艾青前期诗歌创作特点 [J], 宋宁刚
4.制度因革与文学空间:元代翰林国史院制度及其文士创作特征 [J],
5.从欧化特征明显到表达方式中国化——论艾青前期诗歌创作特点 [J], 宋宁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的开题报告

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的开题报告

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的开题报告
题目:汉魏六朝女性著述考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汉魏六朝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上升,女性开始有机会接受教育,写作成为了女性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途径。

女性的著述是这段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水平。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女性的视角
出发,探究汉魏六朝时期女性著述的内容及特点,以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 汉魏六朝时期女性著述的概述。

2. 汉魏六朝时期女性著述的内容特点:包括题材、文体、思想传统等方面的讨论。

3. 汉魏六朝时期女性著述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女性群体的思想动向和对社会现实的态度。

4. 汉魏六朝时期女性著述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历史与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和文献资料,了解汉魏六朝时期女性著述的总体情况、特点和影响。

同时,也会结合文学史、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拟达成的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地探究汉魏六朝时期女性著述的内容、特点和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汉魏六朝时期文化史和社会史中女性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将对中国古代
女性文学研究做出贡献。

论《诗经·魏风》的特点及其成因

论《诗经·魏风》的特点及其成因
非 空中楼 阁。 对 于古代 先民而言 , 劳动 绝对是 日常生 活的 主题 , 对于
国。古时 , 魏地 的 自然地 理条件 比较 恶劣 , 虽 为古之 圣贤栖 居之地 , 但地 域狭小 、 物产 稀缺 , 属于典 型 的贫 瘠之地 ; 魏 国
处在秦晋两大强 国之间 , 政 治统 治也是异常 混乱 、 黑 暗残酷 , 使得魏地百 姓深 受剥 削 和压迫 , 生活 艰难 困顿 , 怨 愤不 断 。
们经 常要 处于食不 果腹 、 衣不避寒 的境地 , 于内受到 本国 的
剥削和压迫 , 于 外受到强 国的侵 略和抢 夺 , 可谓 是 “ 腹 背受 敌” 、 步履维艰。这种阴霾密 布的政 治气 候浓 浓地笼 罩着魏 地 和魏地人 民的生活 , 以至于魏地百姓 痛苦不堪。现存的魏 诗虽然不 多 , 但人 民反对 剥削 和兵役 、 不满 贵族统治 的呼声 却异常高涨。
表达了要与统治者一 刀两断 的决绝态 度。这 种风格 的诗 歌 出现在魏地 , 并不是偶 然 的, 这与 当时魏地人 民所遭 受的异 常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密切相关。
总体 而言 , 《 诗经 ・ 魏风》 有着统一 而协调 的思想 主题 , 那就是多刺少美。《 魏 风》中的七 篇诗大多 是表达魏 地百 姓 不满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刺诗 : 或是直接讽 刺 , 如《 葛屦 》 ; 或 是对统治现实深怀忧思 , 如《 园有桃》; 或是 表达对 沉重赋役 的不满 , 如《 陟岵》 ; 或是犀利质 问 , 如《 伐檀》 ; 亦或 是直接 喷 发怒火 , 如《 硕 鼠》 。只有一首《 汾沮洳 》 感染 了爱慕 的气 息 ,
是小 国, 所辖 领土有限 , 南临黄河 , 北 涉汾水 , 地处 内陆 , 交通 不便 。《 毛诗 ・ 魏 风谱》 可证: “ 虞舜 夏 禹所都 之域 地 , 在古 冀州雷首 £ , 析 城之 西 , 南 枕河 曲, 北涉 汾水。 ” 【 2 《 汉 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界..摘要:作为元代著名诗词家的魏初,不仅诗词出众,为数不多的传记也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但后人多研究其诗词,并未对魏初的传记文进行研究。

本文从魏初传记传主的选择、传记的教化作用、传记的写作特色三方面来详细地分析了魏初传记的创作特点,从而丰富了魏初本人的相关研究,并为元代的传记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魏初;传记;创作特点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6-0233-02提到元代,人们似乎必定提到元曲,或者说正是由于元曲,人们才注意到了元代。

而对于元代的其他文体便很少关注,忽略了许多同样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学家及作品。

元代虽然仅存在了90多年,但作为中国文学史、传记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研究价值和空间还是很大的。

魏初(1232—1292),字大初,一作太初,号青崖,弘州顺圣(今河北阳原东)人。

二十岁就已经有了声望的魏初,自小就爱好诵读诗书,并曾从学于元代大诗人元好问。

魏初创作了大量的诗词,著有《青崖集》五卷。

后人也多将研究的视角放在了其诗词的研究之上,而对于魏初其他的作品却很少关注。

虽然魏初所创作的传记并不多,仅有十几篇,但都颇具特色,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试从魏初传记传主的选择、魏初传记的教化作用、魏初传记的写作特色三方面来分析其传记的创作特点。

1魏初传主的选择虽然魏初所作传记的数量不是很多,但传记的人物类型却并不单一,既有征战沙场的大将军,也有仁厚爱民的官吏,更有学识渊博的医学教授,还有读书守道的处士,人物类型可谓是形形色色。

如《易州太守卢君行状》中的卢德元,《故总管王公神道碑铭》中的王汝明则皆为尽忠职守的官吏;《总押七路兵马邸公神道碑铭》中的邸琮,《故水军千户郝公神道碑铭》中的郝德昌,《故征行都元帅五路万户梁公神道碑铭》中的梁瑛则为驰骋沙场的战将;《有元故京兆医学教授赵公墓志铭》中的赵友则为博学多才的医学名家。

由此可见魏初并非有意地为某一类人作传,在选择传主时也并未拘泥于传主的身份、地位。

魏初为官多年交友广泛,结识人物众多,所作传记人物类型多样也不足为奇。

对于传主的选择魏初是有一定的选择原则的。

魏初传主具有一个共性,即都具有值得后人称颂的美好品质,并多以其美名而闻名与当世,深得世人好评。

故魏初传主的选择是以人物的品行为标准的。

2魏初传记的教化作用魏初所选择的传主虽然类型各异,但却都具有美好的品质。

魏初希望通过对这些具有美好品质的人物作传,使其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

故魏初所作传记无论是人物的选择,还是传主生平事迹的选择都充分地体现了“美教化”的特点。

2.1传记教化作用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说,传主的选择则体现着作者的志趣和思想。

魏初借叙述别人的生平和对别人的评价,不仅表达出了对传主美好品格的肯定和赞赏,同时魏初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书写来使传主的美好品德“以昭后世”,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

故魏初所选择的传主多具有仁厚爱民,公正贤能;少有才气,以孝见称;英勇无畏,战功显赫的美好品质。

第一,仁厚爱民,公正贤能仁厚爱民,公正贤能可谓是所有为官者都应该具有的品质,只有具备了此种品质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官员,也才称得上是一个好官。

魏初传记中的人物便是具有仁厚爱民,公正贤能品德,值得人们学习和颂扬的官员。

如在《易州太守卢君行状》中,魏初称卢德元“性仁厚,既长,以干局闻”,在任职之初便已有了声名,赢得了上级的赏识、百姓的爱戴,可谓是才能出众、治理有方、仁厚爱民:公莅政,即有能名。

初,般州寨张坦率众来寇,公以百卒破之。

指挥坐作大为蔡公所叹赏。

是时,流民未尽安业,率弃土著,以避租赋。

知公治不迫,四远而至者甚众。

朝廷立教条方切,凡经食之所,悉欲以死处之。

公曰:“民愚犯禁,固不可不治。

然一槩用刑,恐非国家爱养斯民之意。

”乃力辩于上官,卒从公议。

州民至今道之,犹有以手加额而泣者。

卢德元在任职之初便能以少敌众,则充分体现了其英勇、足智多谋;而百姓能够纷纷慕其名而来,可见其治理有方;敢于为民请命,违抗朝廷教条,则见其公正宽仁、爱民如子。

如此贤能仁厚之人正是魏初所赏识和赞扬的,而此种美好的品德也正是具有儒家思想的魏初所宣扬和大力提倡的。

魏初所作的传记中,具有此种美好品德的人物还有《总押七路兵马邸公神道碑铭》中的邸琮,《故征行都元帅五路万户梁公神道碑铭》中的梁瑛。

《有元故京兆医学教授赵公墓志铭》中的赵友。

第二,少有才气,以孝见称勤奋好学,行孝举,向来是儒家所推崇的,也是自小“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比冠,有声”的魏初所赏识和赞扬的,故魏初所选取的传主也多具有此种美好的正风俗的作用。

如《故水军千户郝公神道碑铭》中“以孝称”的郝德昌年少时“器识已作者简介:张娅静(1986-)女,河南巩义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小说论魏初传记创作特点张娅静(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古典文学233不凡”品行。

魏初希望通过为具有此种优良品质的人物作传,“敷赞遗烈,章示来裔”,起到教化、幼年丧父后,母亲也“弃家入道”,而在自己长大成人为官之后,将母迎回“朝夕奉侍”。

当得知母亲卒,征战在外的郝德昌更是马上归家奔丧,其孝行人皆称之。

《故总管王公神道碑铭》中的王汝明“少颖悟”勤奋好学。

《有元故京兆医学教授赵公墓志铭》中的赵友“读书向道、不失世守,且见称于当代”“幼事科举,有声场屋间”。

纵观魏初传记中的人物无论是杀敌无数英勇的大将军,还是学富五车的医学教授、秉公执法的官吏自小便具有勤学的美名,并以孝闻名。

第三,英勇无畏,战功显赫作为文臣的魏初虽然未曾领兵打仗,但他所作的传记中却有近半的传主都是常年征战沙场、屡立战功的将领。

魏初生活在金末元初,此时期可谓是战争不断,战事频频,故涌现了大量著名的将领。

作为朝中大臣的魏初自然会对英勇杀敌、保卫国家的战将则充满了敬佩和赞叹之情。

而通过为这些战将书写传记,赞扬其丰功伟绩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押七路兵马邸公神道碑铭》中,邸琮“性刚决勇悍,善射,能舞槊”初上战场就英勇杀敌,屡立战功:其从兄常在行唐。

武仙来攻,常在城上。

公请战,不许。

窃出,隐以射执旗者,中之,跃以斩首。

常以兵乘之,仙即败走。

时年二十有一。

又与仙战于黄台,大破之。

札古入都,围信安。

公力战有功。

面对大敌勇于“请战”的邸琮其胆识过人可见一斑。

不仅胆识过人,其作战才能也值得称道,初作战便屡立战功。

魏初所做的传中,此种英勇的战将还有许多如《故水军千户郝公神道碑铭》中的郝德昌,刚勇有志,多次以少敌众,皆大捷,并最终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其功其行可歌可泣。

《故征行都元帅五路万户梁公神道碑铭》中英勇的梁瑛。

2.2传记教化作用的成因由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可知魏初传记文具有明显的教化特色,那么为何魏初的传记文会具有此种特点呢?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其传记教化特色的成因。

从某种程度上说,传主的选择则体现着作者的志趣和思想。

生活在金末元初的魏初深受儒家思想的熏染,自小便大量阅读儒家经典。

据正史记载魏初也十分注重礼法,看到不和礼仪的事情便会加以指责。

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魏初,在选择传主时自然就会更加注重传主的品行是否符合传统儒家的道德标准。

除了个人的成长经历以外,魏初传记文所表现出来的教化特色还受到了其师元好问的影响。

魏初曾师从元好问,而元好问论诗则主张“正”和“本”,也就是要“近风雅”“中和平正”“美教化”,此是与传统的儒家诗教一脉相承的。

元好问的此种“美教化”的作诗观在其传记文中也有大量的体现,而作为学生的魏初自然也会受其影响。

魏初传记文的教化特色与当时统治者大力倡导儒家思想的政策和程、朱理学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金元之际,理学在北方亦广为传播并有所发展,产生了众多学派。

虽然派别不同,但理学家阐释的道德观念,则多是以褒忠义、奖孝悌、恤黎民为基本内容。

在元朝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统治中原,异族统治者则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宣扬其学说。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魏初作为一名推崇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其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会打上其烙印,故传记表现出来的教化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3魏初传记的写作特色魏初所作的传记都为碑志文,主要是记录已故者的生平事迹,以便死者的美好品德和丰功伟绩能够为后人所颂扬、铭记。

基于传记文的此种特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便相当重要。

魏初传记文选材精良,详略分明,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独具特色。

以事写人,选材典型则是魏初传记文的主要特色。

魏初在文中简单叙述人物的生平简介后,会有针对性地选取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特征的事情来加以叙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具体可感,即抓住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形象。

同样都是写官员,但魏初会根据不同的职位和个人特征,选取不同的事情来叙述,从而表现不同的人物个性。

《易州太守卢君行状》中为了表现卢德元“性仁厚”“以干局闻”的特征,写到:“是时,流民未尽安业,率弃土著,以避租赋。

知公治不迫,四远而至者甚众”后又记载当卢德元得知开元寺僧因事触怒了蔡国公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化解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好地处理了此事。

通过具体事情的叙述,充分地展现了卢德元“性仁厚”“以干局闻”的个性特征。

通过典型事情的叙述很好地凸显了人物的形象。

魏初在为将领作传记时,极力渲染他们驰骋沙场,御敌保国的英雄事迹。

在《故水军千户郝公神道碑铭》中,作者为了突出郝德昌有勇有谋、英勇善战特选取其战事详加叙述。

五年夏五月,万户贾文备奉旨选将校知水战者,俾营汉江教阅,以兵五百七十人给公,隶信安巴图张喜麾下。

公于风涛汹涌之间,舟楫艘舰,凡所动用无不具。

开合进退,缓急相应,钲鼓旗帜,号令一新。

喜用是益奇之。

九月,进攻襄樊。

明年秋七月,公以舟师断宋粮道,与宋战于宜城南之灰洲,宋人莫敢进。

据此我们可知魏初在叙述人物生平事迹时,并非随意选材,而是有针对性地选取。

通过具体事件的描述,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可感,而不再是平面的、模式化的人物。

元代作为中国传记文学史中重要的一环其价值和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故对于元代作家魏初创作的传记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魏初所创作的传记数量不多,却独具特色,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地方。

通过对魏初传记传主选择原则、传记所表现出来的美教化的特色、独特的写作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元代的社会环境对当时传记创作的影响和当时人们的创作理念。

对魏初传记创作特点的研究不仅填补了魏初本人的传记研究空白,同时也为元代传记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宋濂,王濂撰.《元史》(五),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版[3]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4]洪琴仙.《论戴良的传记文学》,《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5]乔芳.《元好问传记分类研究》,《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古典文学234文学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