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义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崇义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前言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的赣、粤、湘三省交界处,这里山清水秀,林竹茂密,民风民俗奇特纯朴,是一片绿色的净土。

进入新世纪,崇义县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和旅游兴县的战略。

应崇义县委、县政府之邀,中国旅游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与崇义县旅游局共同编制《崇义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规划组包括旅游发展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所和北京三维诚信策划公司三家设计单位。

崇义县旅游局提供全方位的配合,并且参与规划方案的编制研究,崇义县有关部门对规划编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2004年1月规划组首次到崇义县进行实地考查,搜集资料,根据实地情况编制旅游规划。

此后又多次征求当地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并于当年8月进行补充考察,完成评审稿。

2005年4月30日,在崇义县阳岭通过专家评审(评审意见附后)。

根据专家意见作相应修改后,现将规划文本提交崇义县政府。

一.规划原则
1.旅游规划与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相协调,同步发展,充分发挥其拉动其他行业发展的作用。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近期发展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3.加强政府引导,强调旅游业综合性、关联性的特点,以政府的力量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开发旅游业;
4.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发旅游产品,形成本地区的特色。

5.综合部署、有序开发,兼顾近、中、远期各阶段的发展,遵循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二.规划目标
为崇义县人民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指导未来15年旅游业发展提供一套切实
可行的方案。

在保护当地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就业人数,保证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近一步带动全县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本规划直接目标是制定系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和近期行动计划。

规划编制指导思想是以竹文化为主题,以山水生态环境为依托,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竹乡·绿谷品牌,建成江西省生态养生第一县。

三.规划期限
为保证与崇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以及《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将规划期限定为2005年—2020年。

近期:2005年—2010年为重点建设期
中期:2011年—2015年为快速发展期
远期:2016年—2020年为全面提升期
四.规划范围
崇义县域所辖18个乡镇,154个行政村,人口19.6万,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

五.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5年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5年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2000年
《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年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2、.参考文件
《江西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江西省旅游局(2001-2020年)《崇义县志》,2003年
《崇义县统计年鉴》,2003年
《崇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3月《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崇义县人民政府,2003年六.规划成果
本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中国竹乡旅游专题报告》
图件包括:
1、区位与旅游交通现状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旅游功能分区图
4、客源市场分析图
5、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图
6、项目布局与分期建设图
第一章崇义县旅游业发展系统分析
一.旅游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江西省崇义县,是一颗镶嵌在红土地上的绿色明珠,被誉为“中国竹乡”、“江南绿色宝库”。

由于崇义县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崇义县一直以林业为支柱产业,旅游业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80年代中期,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崇义县利用阳岭的自然资源建立了阳岭自然保护区。

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6.8%,有木本植物87科、371种,动物1150种。

国家一、二类保护树种有水杉、秃杉等13种,省级保护树种63种;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稀动物有黄腹角雉、金钱豹等17种。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阳岭景区初具规模,成为赣南面积最大、物种最多、保护最好、离县城最近、开发潜力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目前已开发的景点有水上乐园,阳岭杜鹃、花径,龙吐水瀑布、兰溪瀑布,云隐寺,摩天云梯,十万亩竹海,阳峰云海等22个景点。

阳岭度假村现有168个标准床位,已经对外营业接待旅游者。

2002年阳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3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2004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1992年聂都乡政府开始开发仙鹤岩溶洞,接入光电设施,接待游客。

上堡万亩梯田群在80年代初即受到赣州市内摄影爱好者的青睐,采风创作并发表了一些摄影作品。

进入90年代,上堡梯田在省内摄影界受到重视。

2003年赣州市老年摄影家协会设立创作基地,近几年每年接待省内外摄影家采风团20余次。

1998年开发杰坝七星湖景区,1999年兴建了有20个标准间的水上度假村,日接待游客500人。

已开发出滑翔伞、水上快艇、夜捕、垂钓、游泳等多种娱乐项目,集吃、住、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服务,吸引省内外不少游客。

目前聂都和七星湖景区均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崇义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活动,使其自身的旅游价值逐渐被世人所认识,并为崇义县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2年崇义县接待国内旅游者8.9万人次,年均递增13.6 %,接待海外旅游者132人,旅游总收入2490万元。

目前全县有国内旅行社1 家,县城现有的接待床位为660个,还有一批风味餐馆可以为旅游者提供餐饮服务。

2003年12月,崇义县成立股份制中华绿谷旅游总公司。

2002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沿海发达地区“后花园”的思路,开始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确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逐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要把
旅游业培育成为崇义县重要的新兴产业。

二.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区位地理与气候条件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13°55′—114 °8′,北纬25°24′—25 º54′之间。

东邻南康市,南接大余县和广东省仁化县,西与湖南省汝城、桂东县毗邻,北连上犹县。

距省会南昌市500公里,距赣州市90公里。

县境东西长约73公里,南北宽约59公里,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约占江西省面积的1.33%。

1.地质地貌
崇义县属江西罗宵山脉诸广山余脉的一部分,境内山脉纵横交错,群峰起伏连绵,中部阳岭海拔1259.5米,北部石牙头海拔1333米,东部牛轭潭海拔140米,西部诸广山脉齐云山海拔2061.3米,西南花皮山海拔1581米,东北部陡水水库,水域海拔170米。

全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

按地貌特征,全县主要分布的有中山、低山、丘陵、河谷等4个类型。

其中山地、丘陵占全县面积的52%。

由于山多林密,河流水量充沛,使崇义县有保持完好的原始森林,空气质量优良,负离子含量为风景名胜区之最,居民多长寿,非常适合人居住、休闲与度假。

2.水文特征
崇义的江河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是章水干流重要的支流。

河流以大江、小江、扬眉江为主,文英、上堡、思顺、金坑、聂都、义安、新溪等河次之,累计有大小河流83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有30条,小于20平方公里而大于5平方公里的有53条,总长度980.9公里。

平均河流密度每平方公里0.441公里。

崇义县水资源丰富,1986~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566.38毫米,属赣南多雨区。

年降水量最多的1997年达2000.9毫米,最少的1989年为1260.3毫米。

3.土壤
红壤是崇义县的主要土壤类型,其次是山地黄壤和水稻土。

红壤是在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典型地带性土壤,是崇义发展林业和多种经营的主要土壤。

水稻土是全县的主要农业土壤。

此外,紫色土分布在丘陵地区,由紫色砂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石灰(岩)土由石类岩类风化物上形成的盐基饱和土壤。

有机质含量较少,有明显的心土层发育。

4.气候
崇义县地处中低纬度,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夏两季盛行季风,雾日多,日照偏少,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冬季短而无严寒,夏季长而无酷热,1月平均气温7℃,夏季平均气温27℃,年平均气温17.9℃;降雨量多,历年平均雨量1615.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

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07天。

全年大约有240天以上气温在舒适气温范围(15-18℃)内,除三、四月份梅雨季节外,其它时间均在人体舒适湿度范围(60-80%) 内。

表1-1 崇义县城气象年表
资料来源:崇义县志
(二)历史与人文
崇义县建于明朝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

春秋战国时期,崇义先后属楚国、吴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属南野地,隶九江郡。

西汉时属淮南国,东汉献帝属南野县地,隶庐陵郡。

三国时崇义属南野县和南安县地,晋、唐时期,崇义属南安府。

明正德十二年王阳明立县,名崇义,寓“崇尚仁义”之意。

1949年解放后,崇义隶属赣州地区行署,1999年赣州地区撤地设市,崇义隶属赣州市。

崇义县下辖16个乡镇,123个行政村,包括横水镇、长龙镇、扬眉镇、过埠镇、铅厂镇、关田镇、聂都乡、上堡乡、龙勾乡、金坑乡、杰坑乡、思顺乡、文英乡、麟潭乡、乐洞乡、丰州乡。

崇义县现有人口19.6万人,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其中赣南客家人历经多次迁徙辗转和上千年的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人文习俗。

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满族、苗族、土家族、壮族、侗族、白族、蒙古族等,县境内有畲族聚居地。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习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社会经济
崇义是一个林业县,素有“九分山、半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庄园”的说法。

由于山多田少,交通不便,崇义县过去的生产力水平一直较低。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建设“经济大县、生态大县、文
化大县”的目标,经济实力实现飞跃。

2002年崇义县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97年的7.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0.5亿元人民币,城镇职工人均年收入6888元人民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160元人民币。

同时政府加大对第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封山育林,保护绿色资源。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5.78%,被誉为“江南绿色宝库”。

近几年来,县城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崇义县城广场宽阔,街道整齐,民宅现代,环境优美,商场、饭店、通讯与娱乐设施齐备。

崇义县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通讯、供水、供电、城市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交通条件
崇义县的交通依托城市是赣州市。

赣州市建有C4级黄金机场,有直通北京、上海、广州、南昌、厦门等大城市的航班。

赣州市铁路交通便利,是京九线上的七个地级市之一,2004年建成通车的赣(州)龙(岩)铁路,把京九线与鹰厦线实现连接,通过铁路干线通达全国各地。

105、206、319、323国道经过赣州市,2003年建成的赣粤高速公路拉近了珠江三角洲与赣州市的距离。

崇义县至赣州市仅90公里,接通赣州市的二级公路2004年年底通车,通车后崇义县至赣州市的行车里程只有1小时。

昆厦高速公路崇义段已经基本贯通,并在崇义设有下道口。

崇义县经省内大余县、广东韶关市到广州市的车程为5个小时。

崇义县景区内的交通状况自2004年起有明显改善,年内主要景区公路全面整修,全部改成等级公路路面。

这些基础设施将直接服务于崇义县旅游业。

三.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把自身具有的竞争优势(STRENGTHS)、竞争劣势(WEAKNESS)与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组合分析,是为重大决策进行系统论证的有效方法。

(一)内在竞争优势
1.生态环境良好,适合生态养生。

崇义县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森林密布,全县活立木储蓄量1169.5万立方米,且高等被子植物占67%。

1996年崇义县被林业部列为全国森林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示范县。

全县森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管理部门在禁伐区内全面实行封山育林措施,对53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实施保护工程,关停一批耗材大、收益小的木材加工企业,使崇义县的森林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

在阳岭自然保护区内,保存了亚热带沟谷雨林群落,存有1000多种植物种类,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稀有树种。

森林中还有各类珍稀野生动物100多种。

阳岭森林中的“十万亩竹海”,使崇义县获得了“中国竹乡”的盛誉。

聂都乡集中连
片达2000余株原生野柑橘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两处中最大的一处;文英乡原生红豆杉林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原生种原资源。

省级风景名胜区七星湖,4万亩水面连绵80公里,壮观的上堡万亩梯田气势雄伟,是千余年客家人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见证。

由于交通不便,旅游活动开发相对迟缓,客观上保护了一大批原始自然资源。

崇义县特有的自然资源,使其具备了开展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

这种整体的环境优势是崇义县独有的特色。

2.山水林竹奇特,资源类型丰富。

崇义县只有2206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拥有山、水、林、竹、梯田、溶洞、温泉、古桥、古寺、革命历史遗迹等多种景观,且自然资源独特,相对集中,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

阳岭森林公园有32800亩原始森林,主要树种为长绿阔叶沟谷雨林和针阔混交林,林中溪水长流,瀑布叠泉随处可见,动植物品种繁多,有“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之称。

聂都溶洞群,有震旦纪天然大理石大小溶洞28个,其中仙鹤岩、罗汉岩、莲花岩已初步开发,还存有天然大理石石芽、石林地貌特征。

七星湖景区,地处犹江水电站上游,水面面积2600公顷,湖内岛屿星罗棋布,湖光山色连绵不绝,山水林竹相互辉映。

上堡温泉,泉水处于山中沟谷之中,水温42ºC ,流量5.51升/秒,含硼、氡、锶、镍、铬、钼、锰等微量元素,有硫磺气味。

客家文化,赣南地区是我国客家人分布密集的地区之一,在客家人南迁的过程中,赣南地区是重要的中转地,崇义保留了大量的客家民居建筑和耕作文化的代表——人造梯田,其中客家民居与广东、福建的客家建筑有相似之处,又不完全相同。

同时保留了很多客家传统习俗。

旅游者到崇义旅游度假,在很短的时间可以同时看到不同类型的景观,了解客家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开展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

这对大城市和周边地区的旅游者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3.气候温度适中,淡旺季差别不明显。

从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看,生态旅游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景的旅游方式。

休闲度假,养生保健,回归自然成为旅游者最向往的旅游项目之一。

休闲度假、养生保健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空气、气候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而崇义县的旅游资源恰好符合这些要求。

崇义不仅山青水秀,空气清新,且气候温度适中(年
均温度17.8℃,湿度30%,风速1.5-0.8之间),冬无酷暑,夏无高温,没有明显的淡旺季差别,适合四季居住度假,符合宜居城市标准,全年都可以开展养生保健活动。

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权威测定,阳岭原始森林中的负离子含量非常高,含量最高处达19万个/CM³,是该院到目前为止监测到的最高值。

2004年9月成功申报基尼斯纪录。

崇义就像一个“天然氧吧”,在这里度假对人的身体十分有益。

4.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初具规模。

近几年来,崇义县政府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业加大资金投入,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修建从县城到主要景区公路100多公里,景区游览步道50多公里,阳岭景区已经有20余年的开发历史,景区建设日益完善,并且成为崇义旅游的典型代表。

区内修建了旅游度假酒店,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

2002年,阳岭成功申报通过国家AAA级景区,并通过ISO9001和ISO14001两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成功申报国家森林公园,2004年又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对聂都溶洞群投资200万元,用于修路和洞景照明。

七星湖景区由个人投资建有23间客房的度假村,水上项目有游船、垂钓、游泳、摩托艇等。

这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崇义县旅游业初具规模。

(二)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劣势
1.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距离中心城市较远。

崇义县四周群山环抱,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这些深山峡谷造成本地区交通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发展较缓慢,虽经近几年加大投入,交通建设仍然是崇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赣州是距离崇义县最近的中心城市。

崇义旅游区周边客源市场集中于省内赣州市和邻近县市,除了周边地区游客可以通过公路直接到达崇义,其他中远距离游客,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三角(厦、漳、泉)、京津塘地区的游客,需要乘火车或飞机到赣州,再换乘汽车到崇义县。

游客在到崇义旅游的过程中,首先会感到交通距离比较远,其次是不能直接到达旅游目的地。

如果不能与周边游线相互连接,会使中远距离游客量受到限制。

2.景区相对分散,特别是人文资源少、散、弱。

崇义的主要景区相对分散,各景区之间交通尚不够便利。

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显得小、散、弱。

崇义县有历史文物23处,石刻7处,革命文物38件,革命旧址5处。

其中红军烈士王尔琢墓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建筑有古桥,寺庙、祠堂、古塔等,如九井十八厅、明清古街及古民居。

革命文物和革命旧址有军民大会旧址、毛泽东旧居、朱德旧居、红军后方医院旧址等。

但是这些
人文景观多是单体,很分散,文物的等级不高,观赏性稍差。

3.经济基础薄弱,旅游产业有待培育。

崇义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政府不能拿出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旅游产业中,虽然有很好的资源,但没有进行配套建设、深入开发、宣传招徕,游客来得少,旅游业收入不多,必然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

而且当地百姓收入不高,招商引资、募集民间资本有限,缺少旅游业发展资金。

旅游基础设施是开发旅游业的基础条件。

包括行、住、食、游、购、娱等基本要素。

特别是以休闲、度假、养生为目的的活动,需要为游客提供现代化的餐饮住宿、便捷的交通通讯工具,良好的购物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目前崇义县的旅游接待设施均不能充分满足游客需要,需要加快建设改造,其他支撑产业如交通干线、景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现有旅游业从业人员需要进行专业培训。

4.旅游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由于旅游业处于初始阶段,经营管理体制不规范,没有很好发挥政府引导开发大旅游的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旅游资源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景点开发由不同的单位负责,没有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目标,经营、服务不规范,随意性较大。

这种状态继续下去,会造成资源破坏、脱离市场、盲目建设、污染环境。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产业部门,其产业基本要素涉及社会各个行业,必须以政府为引导,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旅游业管理体制,才能达到旅游兴县的目的。

(三)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挑战
旅游资源没有明显的品牌竞争优势,知名度较低。

江西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崇义县周边就有一些著名景区,北有井岗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陡水湖风景区(省级);南有梅关—丫山风景区(省级);东有瑞金红色故都革命旧址群和罗汉岩风景区(省级);距离最近的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和通天岩风景区(省级)等,与周边景区相比较,这些景区或者与崇义资源类型相似,或者资源品位高于崇义,或者知名度较崇义高,对崇义县形成竞争态势。

省外还有更具竞争力的广东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福建武夷山等。

如果对崇义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崇义以竹乡闻名于外,目前国内有十大竹乡,分别是浙江省安吉、临安;湖南省桃江;安徽省广德、福建省建瓯、顺昌;广东省广宁;贵州省赤水;江西省的宜丰和崇义。

浙江安吉县距杭州市仅
60余公里,开展竹乡旅游比较早,已经在国内举办了四届竹文化节,目前建有竹博物馆等一批比较成熟的旅游项目。

再如梯田,国内著名的有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云南元阳梯田。

与广西龙脊梯田相比较,前者开发旅游时间较长,宣传力度大,依托闻名天下的桂林山水,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

且龙胜县又是多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无论从从产品组合或知名度上明显高于崇义县上堡梯田。

由于崇义县旅游开发比较晚,导致知名度较低,特别是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旅游资源,对开发旅游业是一个不利因素。

2、机遇
(1)世界经济形势对旅游业的影响
在经历了90年代一段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后,世界经济已经由2000年的强势转为弱势。

尽管如此,大部分的学者和机构对世界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世界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在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就仍然保持着7%以上的高速度增长,令世人关注。

尽管2001年美国遭遇了“9•11”恐怖事件,2003年中国遭遇“非典”突袭,旅游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高速发展。

中国旅游业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中,逆势而上,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在国际旅游方面,稳居亚洲第一,接待总量列世界第五位,名列世界十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今后10年世界旅游业发展仍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0亿人次;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将达15.6亿人次。

旅游业是21世纪发展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

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世界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充满信心,同时又应该充分考虑到世界经济衰退和突发事件可能给中国经济和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盲目乐观。

(2)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与旅游业发展趋势
在经历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快速增长后,我国经济进入持续稳步发展阶段,良好的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对旅游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国民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促进了国内旅游的增长;公民出境游发展幅度更大。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再次被确认。

同时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投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直接带动商务及会展旅游市场的增长,并间接带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的增长。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商贸往来会更加频繁,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大中城市的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传统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方式,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细分化,自助游、度假休闲成为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