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名师教学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名师教学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名师教学片段实录一、师生互动谈话,初步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导入)师:我们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了,你们知道1~100里面谁是最小的一位数吗?生:1。

师:为什么是1呢?生:因为数数的时候是从1开始的。

其他的一位数都比它大。

师:你们知道十位是3的数里面,谁是最大的数吗?生:39是最大的数。

师:为什么?生:因为39排在十位是3的所有数的最后,所以它最大。

师:你们知道39和40谁大吗?生:40大,因为39再添1个一就是40。

师:刚才大家从数的顺序的角度来比较数的大小,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赏析: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向学生初步渗透关于比较两位数大小的知识。

让学生懂得利用数的顺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然后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观察发现,提炼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重点)课件出示:41>3557>4774>6888>56师:这是我们比较过的几组数,现在请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这几组数都是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

师:为什么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呢?生:因为前面的数十位上的数比后面的数十位上的数大。

师:这位同学说对了,如果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不同,那么十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

课件出示:35>3146>4278>7566>63师:从这一组数中,你又有什么发现呢?生1:每组中的两个数十位上的数都相同。

生2:每组中都是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

师:为什么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呢?生:因为前面的数个位上的数比后面的数个位上的数大。

师:对,如果两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那么个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吗?生:比较两位数的大小,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精品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精品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比大小的概念,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比大小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实物进行比大小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比大小的概念。

2.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大小的学习。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比大小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大小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实物:水果、玩具等具有大小不同的实物。

3.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几种大小不同的实物给学生看,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哪个大、哪个小。

2. 学习比大小(20分钟)1.讲解比大小的概念,并通过实物让学生进行比大小练习。

2.让学生模仿老师比大小,然后让学生两两合作进行比大小活动。

3. 操作练习(15分钟)1.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比大小的练习。

2.辅导学生对比大小时的思路和方法。

4. 拓展活动(10分钟)1.让学生自带实物进行比大小游戏,如比大小接力等。

2.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提出扩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5.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比大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大小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初次接触比大小概念时,需要引导他们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1.学生回家后可以和家长一起做比大小游戏,锻炼他们在生活中的比大小能力。

2.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

2022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精选4篇)基本教学过程:一、一、创设情境1、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

42米;李明,11岁,身高1。

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

42米>1。

38米2、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

87分,李明的得分是9。

90分。

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9。

87<9。

903、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

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

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

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4、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5、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三、巩固与应用1、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

26千克、35。

56千克、35。

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2、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3、第9题《数学游戏》。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小朋友们,这些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参观了美丽的校园,又和小猪们一起帮小兔子盖好了漂亮的房子,接着上节课我们去一起来到了动物园。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昨天在动物园里看到了什么呀?生1:1头大象,2只犀牛,3只长颈鹿,4朵白云,5个小朋友。

师:好极了,我们昨天学习了1,2,3,4,5这5个数字,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活动:齐读1,2,3,4,5,再把5个数字写给同桌的小伙伴看。

师:看样子小朋友们回家都复习了,这样很好,以后也要养成课后认真复习的好习惯哦。

刚才小朋友们回忆了昨天在动物园看见的小动物,那你们都看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吗?生:老师,我没看见小猴,我最喜欢小猴了。

师:咦?小猴去哪里了呢?老师也觉得很奇怪,决定要把小猴子找出来。

老师找啊找,终于找到了小猴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通用8篇)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什么?3后面是什么?(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梨桃子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等于33大于23小于4(1)老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向大数,尖端朝向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一只熊吃了一颗玉米。

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篇2教学内容:比大小P17教学目标:1、通过计数和比较活动,体验比较方法的多少。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比大小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能够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 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准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大小不同的物品。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大小是怎么比较的吗?引导学生回答。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物品,如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个物品的大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大苹果和小苹果的区别。

3. 提问:你们知道怎么比较这两个物品的大小吗?引导学生回答。

4.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长度等特征来进行比较。

三、新课讲解(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两个数字,如3和5。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3和5的区别。

3. 提问:你们知道怎么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吗?引导学生回答。

4.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数值大小来进行比较。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或数字,让学生进行大小比较。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2. 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品和数字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了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课堂教学实录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比较数的大小》课堂教学实录

《比较数的大小》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简析:比较数的大小是数的认识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而确定数的大小的依据则主要是数的意义、组成和顺序,因此比较数的大小的策略应该是多样的。

教学时先通过两个小动物拾贝壳的情景引入,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再通过组织交流以及不同情形的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其中,例五比较的是十位上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试一试”中比较的是十位上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以及位数不同的两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知道可以根据实物图来比;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还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实践、观察分析的能力;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100与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可以根据实物图来比;根据数的顺序来比,还会比较多个两位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计数器、数位卡片、数位表格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来到了阶梯教室,需要我们班小朋友和杨老师一起完成这一节课。

请小朋友们把最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各位老师看一看,能做到吗?(生齐说: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师:小朋友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大海吗?生齐说:喜欢!师:那我们就一起去海边看看吧!(课件出示情景)海滩上到处都是美丽的贝壳,瞧,谁来了?生:小兔、小松鼠师:他们在争论什么呢?生1:在比谁拾得多。

生2:在比谁拾得贝壳多。

师:其实我们比较谁拾的多,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出示课题)二、新课教授1.比较46和38师:看一看,它们是在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呢?生:比较46和38。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比大小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比较符号(大于、小于、等于)进行大小比较。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辅助教具: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符号卡片。

3.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有黑板或白板。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数字卡片2,请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字的大小。

学生积极参与比较,认识到数字1比数字2小,引出比大小的概念。

2. 学习内容
1.明确比较的对象,可利用水果或玩具等实物让学生比较大小。

2.引入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大小比较的训练。

3.练习:出示一系列的数字或物品,让学生两两比较大小,用符号表示
大小关系。

3. 拓展与应用
1.让学生分组,自行选择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用符号表示。

2.导入生活中的例子,如比较水果的大小、比较自己的年龄等。

4. 总结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大小比较的重要性,以及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运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实例引入比大小的概念,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通过小组合作以及个人操作,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最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20》-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20》-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大小概念,能够简单进行比较大小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比的大小概念,熟练进行比较大小的操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的方法来进行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展示比较大小的相关图片或者实物,以便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概念。

2.教具:比较大小的卡片或者玩具,方便学生进行操作比较大小。

3.课堂环境: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可以安静、专心地进行学习。

4.教师资料:教师要熟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可以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大小的物品或者图片,让学生尝试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比较大小。

二、讲解1.介绍比的概念:比就是把两个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进行比较。

2.演示比较大小的方法:可以使用卡片或者玩具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操作方法。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自行比较不同大小的物品,进行大小的排序,巩固所学知识。

四、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加深对比大小概念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比的大小概念,并能够简单进行比较大小的操作。

同时,学生应该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比的方法进行大小比较。

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内容设计相关板书,包括概念、方法、示例等)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在家中找一些物品进行大小比较,并写下比较的过程。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理解了比的概念?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巩固和强化训练?教学中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吗?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联系。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比大小_人教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比大小_人教

一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比大小_人教【背景分析】:“比大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比大小”知识做了调整,将认识“=”“>”、“<”汇总到一节课进行教学,并渗透了简单的统计知识。

教材的编排分了两个层次。

在第17页首先让学生观察“猴子吃水果图”,数出猴的只数和3种水果的个性,然后按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这种排列形式实质上就是条形统计图的雏形,我们称它为象形统计图。

根据象形统计图,抽出以小猴和其中一种水果为内容的两列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引说关系符号“=”“>”、“<”,让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同时知道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使学生初次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和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录在线】:创设游戏情景,教学“=”“>”、“<”、的含义。

1、认识“=”的教学师:在美丽的森林里,两只小猴正在举行一场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是一场什么比赛?生(齐声):夹弹珠比赛。

课件演示:森林中两只小猴进行“夹弹珠”的游戏比赛。

结果两只小猴都夹了2颗弹珠。

师:究竟两只小猴谁获胜呢?为什么?生1:左边小猴夹了2颗,右边也夹了2颗。

生2:两只小猴都夹了2颗,不分胜负。

师:两只小猴都夹了2颗,表示夹的弹珠同样多,也就是2和2同样多。

2和2同样多,可以用简单的符号“=”连接表示。

(课件出示等号)教师也用教具摆出等号。

学生齐读等式:2等于2。

师:2等于2表示什么意思?生1:就是2和2一样大。

生2:表示2和2同样多。

师:小朋友真能干,你还能用举出用等号表示的例子吗?生1:5等于5。

生2:3等于3。

生……2、认识“>”的教学师过渡语:小猴“夹弹珠”游戏不分胜负,小朋友想不想也和小猴们一样也做这个游戏呢?生(齐)想。

师:做做夹弹珠游戏前,请小朋友仔细听清楚游戏规则:1、口哨一响,小朋友开始夹弹珠把盒里的弹珠夹到盒盖里;2、口哨再响,大家停手;3、弹珠掉地下,重新拾开始。

生:老师,我们没有夹的东西?师:大家从铅笔盒中拿出两支铅笔,我们就用他们做工具进行比赛,好吗?我们先自由练习1分钟。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课堂实录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比大小》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课件演示:小猴吃水果图师:仔细观察图画,看看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小猴在吃水果。

师:数一数,小猴和水果都有多少。

2.汇报交流。

生:4个梨,3只猴子,3个桃子,2个香蕉。

3.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图上有的东西,怎样摆就能看出那种水果多,那种水果少呢?生:我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梨多,香蕉少。

师:那么,1只猴子吃1个桃、1个梨、1个香蕉,够不够?怎样摆能一眼看出来?请同桌小朋友一起摆一摆,说一说。

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认识等号。

(研究第一种情况)学生汇报:我把猴子和桃做比较。

师:那么,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

猴子有3只,桃有3个,所以猴和桃一样多。

学生B:我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摆了3只,桃也摆了3 个,所以猴和桃一样多。

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课件出示)认识“=”师:猴有3只,桃有三个,我们就说猴和桃的只数同样多,3和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 3 = 3 读作:3等于3 等号 2.认识“>”、“<”(梨和猴比、猴和香蕉比……)(1)认识“>”。

汇报。

学生A:我是把猴子和梨比,猴子有3只,梨有4个,所以梨比猴子多。

学生B:我是摆一摆知道的,猴子摆3只,梨摆4个,多出了1个,所以梨比猴子多。

《比大小》教学设计15篇

《比大小》教学设计15篇

《比大小》教学设计15篇《比大小》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大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大小》教学设计1课题:比大小教师笔记教学内容:教材17页及练习三第6、7、8题。

(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整理三种水果学具,用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活动,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认识符号“ =”、“>”和“< ”,知道它们的含义,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理解“ =”“>”和“< ”的含义。

难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课前复习今天猴子兄弟想请我们去花果山做客,不过我们要先回答出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

(1)教师报数,请学生拿数字卡片到前面来。

(2、5、3、1、4)(2)猴子兄弟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纠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主题图,同时教师讲故事:同学们一起到花果山上看一看吧!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

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猴子兄弟分水果吗?1、出示问题:(1)图上有哪些水果?(2)猴子、桃子、香蕉、梨的数量分别是多少?(3)每只猴子分一个桃子,一根香蕉,一个梨,够分吗?2、学生汇报说发现,同时教师教学“=”“>”和“<”(1)教学“=”猴子和桃比。

(同样多)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篇1教学内容:教材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00倒数到50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你是怎样想的?”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1、教学例七:(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

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

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十位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
教学内容
知识点
•大小的概念
•比较大小的方法
目标
•能够辨认物体大小的差异
•能够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比大小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
•教具:大小不同的物体、图片或卡片
•展示板或白板
教学过程
导入
1.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之间的大小差异。

2.提问:你如何判断两个物体的大小呢?
提出问题
1.展示一组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大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哪个更大?哪个更小?
2.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比大小的规律。

教学示范
1.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教学生使用“比较大小”这一概念,比较几组物体的大小关系。

2.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大小,如通过视觉、通过手感等方式。

练习
1.让学生分组,用教具进行比大小练习,巩固所学概念。

2.各组通过展示自己的比较结果,让其他组进行验证并讨论。

总结
1.综合整理比大小的方法,总结出比大小的规律。

2.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在生活中应用。

作业
1.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找寻不同大小的物体,用已学方法进行比较
大小。

2.课外活动:设计相关游戏或任务,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概念。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比大小的方法。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和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以上是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案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

2024年比大小一年级数学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材《数学乐园》第一册第五章“比较大小”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难点:运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最大的数字和最小的数字。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和3,提问: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2)引导学生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3)讲解数轴的概念,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5和3的位置。

3.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大小比较题目。

(2)同桌相互检查,讨论解答过程。

4. 小组合作(1)教师给出数字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

(2)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答案,其他组员补充。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黑板上画一条数轴,标出010的数字。

2. 在数轴上标出5和3的位置,并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列数的大小,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表示:2和7;4和6;9和9。

2. 答案:(1)2<7;4<6;9=9。

(2)在数轴上表示出1、5、8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是否掌握了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大于10的数的大小?(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大小》课堂实录

《比大小》课堂实录

《比大小》课堂实录◆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大小》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大小》课堂实录【背景分析】:“比大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对“比大小”知识做了调整,将认识“=”“>”、“<”汇总到一节课进行教学,并渗透了简单的统计知识。

教材的编排分了两个层次。

在第17页首先让学生观察“猴子吃水果图”,数出猴的只数和3种水果的个性,然后按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这种排列形式实质上就是条形统计图的雏形,我们称它为象形统计图。

根据象形统计图,抽出以小猴和其中一种水果为内容的两列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引说关系符号“=”“>”、“<”,让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同时知道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使学生初次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和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录在线】:创设游戏情景,教学“=”“>”、“<”、的含义。

1、认识“=”的教学师:在美丽的森林里,两只小猴正在举行一场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是一场什么比赛?生(齐声):夹弹珠比赛。

课件演示:森林中两只小猴进行“夹弹珠”的游戏比赛。

结果两只小猴都夹了2颗弹珠。

师:究竟两只小猴谁获胜呢?为什么?生1:左边小猴夹了2颗,右边也夹了2颗。

生2:两只小猴都夹了2颗,不分胜负。

师:两只小猴都夹了2颗,表示夹的弹珠同样多,也就是2和2同样多。

2和2同样多,可以用简单的符号“=”连接表示。

(课件出示等号)教师也用教具摆出等号。

学生齐读等式:2等于2。

师:2等于2表示什么意思?生1:就是2和2一样大。

生2:表示2和2同样多。

师:小朋友真能干,你还能用举出用等号表示的例子吗?生1:5等于5。

生2:3等于3。

生……2、认识“>”的教学师过渡语:小猴“夹弹珠”游戏不分胜负,小朋友想不想也和小猴们一样也做这个游戏呢?生(齐)想。

师:做做夹弹珠游戏前,请小朋友仔细听清楚游戏规则:1、口哨一响,小朋友开始夹弹珠把盒里的弹珠夹到盒盖里;2、口哨再响,大家停手;3、弹珠掉地下,重新拾开始。

《比较大小》课堂实录

《比较大小》课堂实录

第四单元第5课时《比较大小》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2页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人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发展学生实践、观察分析能力,让学生深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教学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图、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1)十位上是7的两位数有()(2)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有()师:5符合要求吗?为什么?生:5不是两位数而是一位数。

(3)比79多1的数是();比79少1的数是();(4)7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适当的数。

17○16 8○9 □<15 □>16 5○13 11○15 □<7 □>□师:之前我们学会了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更大的数的大小比较,也就是1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

(板书课题:比较大小)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师:观察小棒,左边有多少根小棒?生:有42根小棒师:你怎么看出来的?生:一捆小棒就是10根,有4捆,就是40根,旁边有2根,合起来就是42根小棒。

师:右边有几根小棒?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有三捆小棒就是30根,与7根小棒合起来就是37根。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师:42里面有几个十,37里面有几个十?生:42里面有4个十,37里面有3个十师:你能比较42和37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吗?生:42比37大师:用一个什么符号连接?生:要用“>”连接(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42 > 37)小结: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师:在比较42和37的大小的过程中,我们只要看哪一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生:只要比十位上的数就可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
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马、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
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

(研究第一种情况)
(1)学生汇报:我把熊和鹿做比较。

师: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

鹿有4只,熊有4只,所以鹿和熊一样多。

学生B:我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熊摆了4只,鹿也摆了4只,所以熊和鹿一样多。

……
(教学设想: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谁和谁比?谁多?谁少?你怎么知道?”进行讨论,给学生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同时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以商量的语气、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们共同学习,能激发孩子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孩子们敢说、敢想、敢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课堂学习。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课件出示)
(教学设想: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但算法多样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培植,只有在学生想法多样化、摆法多样化、说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算法的多样化。


(3)、认识“=”
熊有4只,鹿也有4只,我们就说熊和鹿的只数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课件出示4 = 4 读作:4等于4
等号
(教学设想:现在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已经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所以在认识同样多和“=”的过程中,应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只要是学生能说的让他们自己说,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能教的就让他们自己来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小伙伴。


(4)找找动物乐园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马和猴子同样多,3=3)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

(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1)认识“>”。

①汇报。

学生A:我是把猴子和兔比,兔子有5只,猴子有3只,所以兔子比猴子多。

学生B:我是摆一摆知道的,兔子摆5只,猴子摆3只,多出了2只,所以兔子比猴子多。

(课件出示一一对应的摆法)……
②引出大于号。

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

(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③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 3<5(3小于5)。

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三、练习与拓展。

(1)练习使用“<”“>”
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
(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

)(教学设想: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3)揭题: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三个好朋友。

(出示课题)
(4)课件出示书P18“做一做”第1题。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猴子,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

(5)游戏:排排队。

请5位学生上来当数字娃娃1、2、3、4、5,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它们排排队吗?
①按大小排队。

(学生可以用数字卡片自己摆摆看,再交流)
②谁最大?谁最小?你能选出其中两个数比大小吗?(每个学
生用“﹤”“﹥”摆摆看,看谁想的多?再上台汇报。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
(教学设想: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