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2

合集下载

乘法引入(二)交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乘法引入(二)交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乘法引入(二)交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分享我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的课堂上,引入了乘法的概念。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

二、教学目标我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并能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PPT和计算器,以便进行直观的展示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如果有2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那么总共有多少个苹果?我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然后,我给出了例题:3×2和2×3,我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因数的位置不同,但它们的积是相同的。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和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是:1. 1×5=? 2. 5×1=? 3. 2×6=? 4. 6×2=? 5. 4×7=?6. 7×4=?答案是:1. 5 2. 5 3. 12 4. 12 5. 28 6. 2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和应用乘法交换律,但也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索乘法交换律在其他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这就是我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课堂上关于乘法引入的教学内容和过程。

我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至关重要。

一、实际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了乘法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发现,通过实际的情景,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在这个例子中,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2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总共有多少个苹果。

2022年牛津译林苏教版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2 I'm Liu Tao全单元教案

2022年牛津译林苏教版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2 I'm Liu Tao全单元教案

Unit2 I'm Liu Tao全单元教案执笔教师授课教师总课时数总计6 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本课时数第1 课时教学内容Unit2 I’m Liu Tao年级三年级学科English教学目标1.能初步学会用Are you …?来询问别人的姓名并能初步学会使用Yes,I am./No,I’m not.来回答2.能初步掌握yes和no这一对反义词3.能熟练地使用Hello/Hi,I’m来介绍自己教学重点、难点1.能初步学会用Are you …?来询问别人的姓名并能初步学会使用Yes,I am./No,I’m not.来回答2.能初步掌握yes和no这一对反义词教学准备挂图,卡片教学预设我的教学调控教学生成Step 1 Greeting1.GrertingT: Good morning/ afternoon, class.Ss: Good morning/ afternoon, Miss Jiang.2.Sing a song——Good morningT:Now, 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3.Warm upa.Play a game——Brain storm游戏规则:教师在卡片上或者是PPT上出示想让学生说的提示,让学生抢答,会说的站起来大声说。

(1)The sentences to greet(用来打招呼的句子)T: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sentences to greet? Say them loudly, please. 例如:Hello./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2)Names of our friends in the book在书本里学到的一些朋友的名字。

例如:Miss Li, Su Hai, Liu Tao, Mike, Yang Ling。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5.2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5.2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从条件或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用列表法整理相关信息。

教学准备:准备例题情境图、例题问题纸条、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谈话: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喜欢吃水果是一种好习惯,因为水果里有丰富的维生素,每天都吃一些水果,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作用。

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指名说)谈话:要有水果吃,就得先栽什么?对,得先栽果树。

光头强家就栽了很多果树,同学们想去她们家的果园参观参观吗?好,那就随老师一起去光头强家的果园看看。

二、教学新知(一)教学例11显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弄清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问:要想进入光头强家的果园可不容易,从光头强家的果园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上?(指名说已知条件)我们一起来把这些已知信息整理一下,好吗?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光头强家一共栽了哪几种果树?所以我们要写出哪些关键词语?(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桃树杏树梨树)再看桃树栽了(3行),要写出关键词(3行)。

(板书;3行);每行(7棵),要写出关键词(每行7棵)(如果学生回答只写“7棵”,则引导质疑:如果只写“7棵”在这里,能清楚的看出是“总的有7棵”,还是“每行有7棵”吗?所以关键词要怎么写?)。

(板书:每行7棵)杏树有(8行)(板书:8行),每行(6棵),(板书:每行6棵)梨树有(4行)(板书:4行),每行(5棵),(板书:每行5棵)光头强家的水果可不容易吃,看看光头强还给动物们准备了什么。

3.1.1认识系统及其构成-【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3.1.1认识系统及其构成-【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一系统及其特性任务一认识系统及其构成一、教学目标1通过技术实展活动,能从技术的应用角度阐明系统的含义及基本构成。

二、教学重点、难点系统的含义及基本构成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学校开展校园节水活动,向学生征桌校园节水方案。

有同学提出,应该更换厕所洗手池的老式水龙头,解决水龙头没关或漏水而造成的浪费问题;有同学提出,应将洗手和洗拖把的水循环利用于厕所冲洗及绿化浇浓;还有同学提出可以将雨水收条和利用起来。

大家各抒已见,为更加有效地收集与利用校园水资源建言献策。

2、新课学习技术体验组装和测试按压式延时水龙头体验目的:通过组装和测试按压式延时水龙头的实践活动,能从技术的角度,知道系统的含义及基本构成。

情境展示:周华发现商场卫生间的水龙头很神奇,按下出水后,过一会儿又会自动关闭。

这种水龙头是如何实现这一功能的呢?问题分析:看懂产品的装配图并能够按图正确组装,是完成此次体验活动的关键;在组装过程中认真体会和领悟各部件的作用、价值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此次体验活动的核心。

活动准备:材料:按压式延时水龙头组装套材。

主要过程:1.阅读按压式延时水龙头装配图。

2.按照装配图的安装流程组装按压式延时水龙头。

3.对照装配图对装配好的按压式延时水龙头进行检查。

4.格查无误后将按压式延时水龙头接人水压加压试验装置。

5.按下水龙头压盖按I,测试延时效果。

讨论:安全提示1.弹的作用是在压紧弹笺时要小心2.密封网的作用是其反弹出来伤人。

3.压盖的作用是水压加压装置的压力不要太大。

分析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能会导致的后果:1.弹资弹方减弱:2.密封阿老化:3.压盖松动:拓展阅读按压式延时水龙头的工作过程按压式延时水龙头的工作过程是在水龙头阀瞭内装有可上下移动的阀芯,当压盖按钮被按下时,阀芯被推进阀腔,进水口打开,阀整进水,水龙头开始出水。

停止按压后,阀芯在弹箦的作用下开始复位。

由于此时弹符对阀芯的作用力大于阀培内水对阀芯的阻力,阀芯在这两种不同方向力的作用下缓慢复位,形成一段延时时间。

数字2的详细教案

数字2的详细教案

数字 2 的详尽教课方案【篇一:认数 2 教课方案】生活数学课《认数2》教课方案科目:生活数学课时:第1课时课题:认数 2教课目的 :1.一组学生能初步掌握 2 的含义,认识“2”并会读写;能发现生活中的 2。

二组学生能认识“2”,会读数。

2.培育学生的察看力、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到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旁。

教育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教课要点 : 掌握 2 的含义,认识“2”并会读写教课难点 : 掌握 2 的含义,能发现生活中的 2。

教课资源:课件、懒洋洋玩偶、学具若干。

教课过程:一、导入。

课件出示乐融融的图片,大家看看这是谁?有几个呀?( 1 只)能够用数字几来表示?( 1)看课件又来了一只羊(懒洋洋)。

此刻有几个羊?( 2 只)这节课就让我们和羊羊一同来持续认识数字。

二、新授。

1.懒洋洋今日给大家带来好多东西,让我们一同看一看,选同样你最喜爱的数一数它有几个?数对了就奖赏给你了。

(圆形片,方形片、花形片、三角形片、小棒等各 2 个)2.看图片:课件出示草莓、西瓜、公鸡、小鸟等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 2 个)3.以上我们数了这么多的东西,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数目都是两个),对,凡是数目是两个的我们就能够用数字“2”来表示。

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就是数字“2”。

4.读数“2”。

高声读、小声读、拍手读、拍腿读。

5.用计数器拨一拨“2”。

认识数序 1、2。

6. 找一找教室里有 2 个的东西吗?看看自己身上有什么是 2 个的?这些都能够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数字2)三、律动。

《打气操》要求跟口令做,每组做动作 2 个。

7.写数。

“2”像什么?师示范写,学生练习板演指导书写。

四、生活中的数。

1.生活中也有好多的数字,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公交车、电话、学校的地点、站牌、价签、楼号等生活中常有的地方,找一找此中的“2”,谈谈是什么意思?2. “2的”手势如何表示呢?成功的手势,照相摆的姿势就是 2 的手势伸出两个手指头。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4~5》教案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4~5》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1 认识1~3
【教学目标】
1.会数、会读、会写1~3,能用这三个数来表达和交流,懂得它们是有大小(多少)的、有顺序的。

2.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绘画等活动,把握数的内涵,增强数感,感悟每个数的模型意义。

3.联系生活情境,在数的运用中发展数学思考,培育数学思维,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1~3的意义,能认、读、写1~3。

【教学难点】
会用1~3表示事物的数量,掌握1~3的顺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复习旧知,数一数这些事物各有几个,可以怎么表示?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数一数,认一认,图中有什么?
2.数一数,认一认。

图中都有什么?数量都是多少?
3.认识4和5
认识4:小朋友、毽子、黄花这些事物的数量都是4 ,都可以用4根手指或者4个小正方体来表示。

再列举出身边数量是4的事物,如:()。

认识5:蝴蝶、苹果、红花这些事物的数量都是5,都可以用5根手指或者5个小正方体来表示。

再列举出身边数量是5的事物,如:()。

3.拨一拨,写一写
拿出计数器,边拨边写,3添上1是4,4添上1是5。

1--5的正确顺序是:1、2、3、4、5
4.4--5的书写
认真观察数字,并在田字格上描写
“4”像小旗迎风
“5”像弯钩勾东
学习任务三:随堂小练,素养提升。

1.数一数,连一连。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 铁钉生锈了》苏教版

《铁钉生锈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2课,主要研究钢铁生锈的原因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的原理。

教材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锈物品,为铁钉生锈原因的假设提供依据,然后设计方案,再讨论、交流、完善自己设计的验证方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铁制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完成从假设到设计方案到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并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设计铁钉生锈实验方案,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2、初步学会对同伴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会完善自己的方案;3、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钉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坚持参加较长时间的探究活动,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2、愿意参与评价,并愿意吸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3、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定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的实验方案。

难点:设计铁生锈条件实验方案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安排。

教学准备:无锈铁钉、试管、水、植物油、试管架、滴管、课件、实验记录单。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同学们,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们有几名同学想为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同学们想看吗?(想)好!有请同学们上场。

2、表演课本剧《陶罐和铁罐》(时间2分钟左右)3、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我们为他们鼓鼓掌!同学们最后铁罐去哪里了,为什么找不到了呢?4、学生回答:铁罐经历了千百年变成了铁锈,被腐蚀了,变成了一堆锈土……5、同学们说得很好,铁锈是人们不希望得到的东西。

今天我们以铁钉为例,研究铁生锈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课题:铁钉生锈了)6、提问:你见过哪些生锈的物品?在哪里见到的?学生回答:切过咸菜的刀、没洗净的铁锅、土里埋的铁棒等。

《Unit2 Let's talk teens》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Unit2 Let's talk teens》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Welcome to the unit & Reading (I)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通过welcome部分的诗歌,引入亲子关系主题。

课时主要讲解Reading部分课文体裁、结构、段落大意以及启发学生对自身与父母关系的思考。

2.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本课时针对高一学生,在思维水平上已较为成熟,所以有自主思考亲子关系相关问题的能力。

但我从教的学校为艺术高中,学生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在讲解过程中先排除学生的单词句子障碍十分重要。

3.学习目标确定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

说出教与学活动的关联,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通过中英文诗歌的对比,使学生体会中英文对母爱赞颂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从而深化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引出本单元亲子关系的话题。

环节二:议论文的结构分析教师活动2 使学生通读全文,确定文章体裁,学习该体裁结构。

学生活动2 确定文章体裁为议论文,分析议论文结构。

活动意图说明使学生对文章体裁有大体的掌握,并在分析文章结构时对文章内容也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环节三:文章内容理解,段落大意概括教的活动3 引导学生通读每一自然段。

学的活动3 概括自然段大意。

活动意图说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苏教版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2、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极大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3、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4、了解科学界对用人工方法使生物产生变异存在着争议。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生产。

难点:了解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材料、课件,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遗传和变异的内容,谁能来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遗传现象?什么是变异现象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遗传变异)2、现在来看一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辣椒)3、再出示彩椒,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又是什么吗?叫什么名字呢?这是彩椒,又叫太空椒,这是科学家们近几年培育出来的新品种,4、现在谁来说一说,它们两个有亲缘关系吗?它们两个谁是父代,谁是子代呢?(学生回答)那么彩椒从辣椒遗传来了哪些特征,彩椒的哪些特征是变异的特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和平时吃辣椒时观察到的特征跟同组同学说一说。

5、学生观察并汇报交流:(……是彩椒从辣椒遗传来的特征,彩椒的……是变异的特征)6、提出问题:你能猜一猜,辣椒是通过什么把这些特征遗传给了彩椒,彩椒又是什么产生了变异呢?把学生的猜测写在副板书,如果猜不出的话在辣椒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DNA 基因)7、学生猜测。

8、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和科学家们一起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二、讲授1、谈话:关于这个秘密你用什么方法来揭开呢?我们科学探究的方法是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无法观察、实验,那们我们就来查阅资料,你们现在有这方面的资料吗,那我们就利用书上的资料来研究这个问题。

2、我们先来认识一位科学家。

(出示图)你知道他是谁?这就是孟德尔,他对豌豆进行了研究。

孟德尔是怎么研究的?研究的结果怎样?我们来读一读书上资料,边读边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引入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是依靠直观的图像和具体的数字来进行计算,缺乏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图像中抽象出数学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图像中抽象出数学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一共花了9元。

问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多少?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数学关系。

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运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一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表苏教版

一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表苏教版

一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表苏教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一年级科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表苏教版篇1一、教材分析:《科学》一年级上册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和《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结构,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

在科学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领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地球与宇宙、《它们是什么做的》——物质世界。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

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

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

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

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的满足感。

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

4、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动物的观察以及对它们之间的比较,认识动物的一般特征。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与毫升》二次备课教学分析及所有教案+反思(3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与毫升》二次备课教学分析及所有教案+反思(3个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与毫升》二次备课教学分析及所有教案+反思(3个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升与毫升》主要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名数的换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他们对长度、面积等单位的认识有了基础。

但是,对于体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认识,以及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名数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升和毫升,掌握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能进行名数的换算,灵活运用升与毫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升与毫升的标识牌、换算表格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容器、水、量筒、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场景,如超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容器,引出体积单位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容器的大小有什么单位吗?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体积单位——升和毫升。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升和毫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升=1000毫升。

同时,教师出示一些实物,如饮料瓶、水桶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容器的大小。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量筒测量自带容器中的水,并记录数据。

然后,学生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讨论如何将不同容量的水换算成升或毫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案与反思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翰皓学校陈阵语一、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教材例1,通过认真看图、读题、理解题意可知,60副陆战棋,每20副打一包,求要打几包,就是求60里面有几个20,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0÷20。

探究60÷20的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口算法: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或表内除法计算:20×3=60→60÷20=3。

笔算法:可以借助小棒图理解算理。

从图中可知:60里面有3个20,即60÷20=3。

(1)口算方法:①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想乘法算除法;②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利用表内除法计算,渗透了类比..的思想方法。

类比的思想方法是指根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

(2)笔算方法: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要写在个位上。

用竖式计算时,商要与被除数的相同数位对齐。

2.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1)算法分析: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被除数里面含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商必须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

有余数时,余数要比除.....举例:口算:80÷40=(1)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想乘法算除法:40×2=80→80÷40=2(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8÷4=2→80÷40=2易错点:误以为余数可以比除数大。

举例:85÷20=用竖式计算时,商的4要与被除数85个位上的5对齐。

验算:20×4+5=85举例:120÷30=用竖式计算时,被除数120的前两位12除以30,不够除,就用120除以30,商的4要与被除数120的个位对齐。

验算:30×4=120要点提示:计算三位正解:320÷30=10 (20)举例:234÷32=错解:234÷32=7……20正解:234÷32=7……10要点提示:笔算除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的整十数不参与运算。

第二册 《美丽的花园》(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

第二册 《美丽的花园》(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

《美丽的花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分别选定工具的选择形状和选择选项的使用场景。

2.学会使用选定工具移动、复制、删除和改变图片大小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展示引导学生掌握选定工具的妙用。

2.通过任务驱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创作作品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评价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通过美丽的风景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花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选定工具移动、复制、删除图片和改变图片大小的操作。

2.教学难点:复制图片的快捷键和背景透明选项。

三、教材分析:《美丽的花园》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的教学内容,知识点为利用选定工具移动、复制、删除图片和改变图片大小的操作,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完铅笔、橡皮、颜色填充等基本工具之后对菜单工具的深入学习。

操作内容会使学生感到很神奇从而引起学习兴趣,为后面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浓厚,对知识的渴望强烈,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本课《美丽的花园》可以画出完整的作品,学生更有学习兴趣,为知识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只是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需要老师时常提醒,设计的练习也要精彩、有吸引力。

五、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展示评价法六、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冰墩墩。

他说他只见过雪,没见过花朵,你们能帮助他完成他的愿望吗?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帮冰墩墩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美丽的花园》,让冰墩墩来我们的花园看看吧。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引出本课内容,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二)讲解演示、获得新知任务一:选定工具的选择形状和选择选项都有什么?师:冰墩墩最喜欢红色了,他手心里就有个红色的爱心,你能把花园里那朵黄色的花删掉吗?只留红色的花。

《白杨礼赞》导学案2课时

《白杨礼赞》导学案2课时

课题:《白杨礼赞》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学习白杨树“不平凡”的品质。

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感受北方军民优秀的精神和意志。

②认识目标:学习课文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的写法。

【教学时间】(第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互阅作业(可穿插“互帮”与“释疑”)(二)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欣赏西北高原上白杨树的资料片,直观感受白杨树。

有这样一种树,它不太讲究生存条件,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它的生存。

它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就会生根、抽芽。

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

它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它就是白杨树。

大家想认识它吗?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就曾经怀着崇敬的心情赞美过它,也许读了这篇《白杨礼赞》你也会喜欢上它的。

(介绍作者:具体见投影)(三)自学1. 自学(一)自学内容: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及作者对它的感情。

自学方法:速读课文,思考:(1)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可用文中的一个词)(2)作者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你发现它什么地方不平凡了吗?(重点研读课文第5段,用关键词进行归纳)(3)作者仅仅想赞美白杨树吗?那作者还要礼赞什么?(找到相关段落归纳)2.自学(二)自学内容:理解写西北高原和楠木的作用。

(1)西北高原有些什么特点?(2) 文中写白杨树,为什么先写高原风光?(3)“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四)互帮(使用互帮显示板)(五)释疑(六)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1.给加点字注音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倦怠..()恹.()恹晕.()圈参.()天潜.()滋暗长不折不挠.()婆娑..()虬.()枝毡.()子秀颀.()楠.木()2.《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它象征了什么?(七)帮困(知者自己加速,或通过帮助未知者加速)(八)反思小结(九)因人作业最小作业量:用正楷字抄写课文第七小节并试着将它背诵下来。

心理健康全册教案六年级第二课学习方法我最多教师用书

心理健康全册教案六年级第二课学习方法我最多教师用书

六年级第二课学习方法我最多【主题说明】现代社会日异月新,信息迅猛发展,掌握必需的学习方法对个体的生计与发展都是特别必需的。

将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

学会学习就是在获取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以为学会学习的本质就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抛弃失败的、无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本课的设计主旨是经过学生的“活动”、“体验”、“分享”,使学生认识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方法的合用性,在学习中实时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收效。

【教课目的】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成效的重要性。

感情目标:培育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加强学习的信心。

3.行为目标:在学习中实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课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难点:能实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课课件。

听力小测试需用的资料(如一篇短文、一段故事等)。

学生准备:采集一些相关学习方法的成语、谚语;准备一张卡片。

【教课方案】教课方案环节目标过程建议教师叙述或许请学生叙述教材察看岛中体现的科学家和助手的故事。

组织学生议论问题:科学家会用到怎经过故事,让学生认识样更好的方法? 1.引起学生的发散思3 .维,言之有理即可。

察看岛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4.2.本环节建议用时5分(热身暖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教师总结:每日我们要学习不一样的知识与技术,有的同学很快就学会了,有钟。

兴趣,引出课题。

的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旧一知半解,这此中有一个重要要素在起着作用,这个要素就是学习方法,今日我们来看看谁的学习方法更多。

引入课题。

活动营活动一:学习方法自测1.指引学生依据自己的本质状况进行(体验分享)经过测试活动,让学生自测,依据计分规则各自算出总分。

认识有效的学习方法,2.依据得分状况,指引学生评估自己的1理解学习方法对学习学习方法。

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1、师:孩子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的课,你们紧张吗?(紧张;不紧张),那请转过身去,举起你们的右手,向老师们打个招呼:(老师们好!)再举起你们的左手向老师们问好;(老师们好)举起你们的双手,高呼(欢迎你们!)。

好,孩子们真乖!请转过身来,坐下。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

有四个盲人,他们也想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子,让我们来听一听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小朋友们,他们摸到的是几只大象吗?那为什么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呢?他们分别是从大象的那一面摸到的?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大象图),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是从大象的哪一个位置所看到的图形?(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2、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师:四个盲人因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把大象说成了萝卜,扇子、柱子和绳子。

那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吗?二、观察物体,顺思导学1、确定方位。

师:下面我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位新成员——储钱罐,你们喜欢吗?那就请它们分别坐在你们位置的中央。

下面请坐在储钱罐前面的小朋友向我挥挥手;请坐在储钱罐后面的小朋友挥挥手;左面的呢?右面的呢?(——意在让学生分清前后左右。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储钱罐的前后左右。

沪教版《世上本无害虫》教案2

沪教版《世上本无害虫》教案2

《世上本无害虫》简案教材: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试验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清以“世上本无害虫”为总论题的思路;把握作者不同于定势思维的反思角度。

学习、掌握散点式联想的议论结构。

引导学生用联想的思维方法来关注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并引发思考。

2、过程与方法:教师启发或讨论交流式。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尊重和爱护自然及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包括人类自己;学会和自然及各种生命平等和谐相处;关注自然和社会;二、教学策略:1、本课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详见教学过程)2、重点:理解文眼(凡事都是先“养弱”而后有“害侵”)的内涵和作用。

3、难点:关于“害虫”的思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明确本文观点1、什么是“害虫”?词典上的意义:害虫,对人有害的昆虫。

(哪些方面有害呢?)有的传染疾病,如苍蝇、蚊子;有的危害农作物,如蝗虫、棉铃虫。

(传染疾病危害了谁?危害农作物最终危害了谁?人类)这个概念将害虫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危害人,二类间接危害人。

2、对于害虫这个话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世上本无害虫。

3、为什么作者认为“世上本无害虫”?(如果学生不能解答,可让学生留着问题继续思考,在文章阅读分析的过程中寻找答案)首先,“纵观整条生命锁链,也许我们并无依据,更无资格界定谁是“害虫”?其次,先有人类进犯夺地,育出无防卫能力的肥美之物,然后才引出“害虫”概念。

地球现阶段的“害虫”就是人类自己。

4、作者为何会与一般人有不同的看法呢?出发点不同:一是站在人类利益的角度。

另一个是站在纵观整条生命链条的角度。

(引导:所谓害虫的评价标准是谁制定的?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的昆虫被称为害虫)(三)、理清文章思路1、本文共17个自然段,按照教材上的空行是分为五个部分,概括各部分论述的主要内容?(如对原有的划分有疑意,可以提出来!)(略)2、本文是写害虫,为何又去写草?是否多余,可否删去?写草的这一段在全文的表达效果如何?(略)3、如果学生并为未划分产生疑意,可引导学生对第五部分划分层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P12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堂设计理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鼓励学生多练习、多操作
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进设想:提供相应的教学软件,使学生随时进行自主学习,缓冲教学时间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内容回顾
讲授新课
菜单:
1.File:主要用于文修的新建,打开和保存。
2.View:主要用来设置窗口的外观
工作面板 (四类):
System
Design
Compiler
Help
Instruments
常用工作面板:
File
Projects
Libraries
本节总结
课堂练习
面板的熟练设置
课堂小结
中英文版本设置时出现一些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板书
1.【File】原理图库文件:
PCB库文件
PCB项目文件(PCB Project)
2.【View】
Navigation:用于设置是否显示导航器
No Document Tools:用于设置是否显示文件工具
Customize:用于定制用户接口资源。
Workspace Panels:设置是否显示各个主窗口工作区面板。

部门:电气系授课课程:电子EDA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13高电1
授课日期
3.7
授课类型
理论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ProtelDXP2004软件介绍1(设计环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ProtelDXP2004的发展历史。2.熟悉ProtelDXP2004。
3.能独立完成ProtelDXP2004的安装和卸载。
Desktop Layouts:设置显示ProtelDXP2004的桌面布局方式。
Devices View:设置是否显示器件视图。
StatusBar:设置是否显示状态栏。
Command Status:设置是否显示命令栏。
3.工作面板
【File】工作面板
【Projects】工作面板
【Libraries】工作面板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电路设计的学习兴趣
专业能力目标
熟练本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ProtelDXP2004的特点与使用方向
教学难点
面板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实训
教具
ProtelDXP2004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
时间
课题导入
启动ProtelDXP2004,由于刚开始接触该软件,在不影响后期具体操作的前提下,本节课在此只对其中的File菜单和View菜单作重点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