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

合集下载

浅析经济危机下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对策

浅析经济危机下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对策

浅析经济危机下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对策【摘要】在经济危机下,我国企业如何顺利度过。

品牌战略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国内企业品牌战略水平的对策,以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字】企业,品牌,品牌战略经济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市场也正处于经济低迷状态,普遍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消费者观望情绪较浓的萧条状态,让我国企业着实感到了“寒冷”。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环境里,企业如何度过“寒冬”?品牌战略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一、品牌战略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符号,图案,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它可用来辨识一个卖者或卖者集团的产品,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

美国现代的一位企划stenphen king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产品是工厂所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

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

产品会过时的,但成功的品牌却能持久不衰。

”品牌战略,是指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

其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使企业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社会背景下,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来占领市场。

品牌战略是企业利用品牌商品开展经营、扩大销售、占领市场的一种高瞻远瞩,使自己在商海的百舸争流中争先前进的战略性手段。

二、企业品牌战略在我国企业运作中的问题企业品牌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所体现的质量,品牌所具有的附加价值,成为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商品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提出了品牌战略建设。

但是,当前国内企业在品牌战略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多的,主要表现在:1、国际名牌少,名牌企业市场占有率低。

虽然我们已经有些企业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实际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名牌还很少。

我国有些企业增长速度很快,有些企业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还很低。

关于金融危机状况下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思考

关于金融危机状况下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思考
会或机 遇。此前 国际金融市
场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 国家制定 的局面受 到质疑 , 国 中 在国际金 融体 系中的话 语权 在增 强。对企业 而言 , 也应
该 乐 观地 看 到 危 机 是 危 险 也 是 机 遇 。 首 先 , 过 3 经 O年 的
济、 文化格局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就企业而 言, 直接 带给企业的危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 1 .企业面临“ 外忧 内困” 。市场需 求及社 会产 品价 格水平下降 , 导致企业 盈利空间缩小 , 甚至亏损 。我 国经 济发展模式偏外 向, 进出 口总 值超 过 G P的 6 % , 出 D 0 进 口贸易对 我国经济 的发展 非常重要 。作 为世界经 济、 金
甚 至产 生亏 损 。
( 金融危机下的威胁。 一) 以美国次贷危机 为导火索 的全球金融危机 已历时两 年。就本次金融危机 而言 , 由美国金融 创新带 来的过 是 度超前消费所不断积 累 的经 济运行风 险 , 过度 的金融 创
2 .企业融 资艰难。 引发 金融 危机 的一 个重要 导火 线 是资金供应链的断裂 , 这是 没有资金保 障 的虚假 金融 繁荣 的泡沫破灭 的结 果。这时 , 会上 的流动 资金 严重 社 缺 乏, 于急 需资金 的企业 来说 , 资将遇 到极大 的困 对 筹
融中心的美国所发生 的金融危机必定对 世界 各国的金融
与经济产生重大 影响, 从而 使得 世界消费市 场需求大 幅 萎缩 。这 必将严重影 响到我 国的进 出口贸易 , 多外 向 许
融危机 的许多国家 的企业都 证明 了这点 。因此 , 困难 在 和挑战面前我们应更加 清醒地认识 到这次危机带给 我们
改革开放 , 企业拥有了很好的技 术实力和雄厚 的资本 ; 其 次,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 中, 无论何种形式 的金融 与经 济 危机 , 无论影 响有 多大 , 有不 少的企 业能够 平稳度 也 总 过, 并在危机过后 的经 济复苏 中发 展壮大 。经历 了 19 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9 7年 亚洲金 融风暴 、9 8年俄罗 19 19 斯金融危机 、9 9年 巴西金融危机和 2 0 19 00年 的阿根廷金

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分析

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分析

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国际市场的日益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国际化品牌战略是指企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和文化背景,通过定位和差异化等手段,将自身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和营销的一系列综合性战略。

国际化品牌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国际化品牌战略可以帮助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国际化品牌战略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品牌价值。

此外,国际化品牌战略还可以为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增加营收和利润。

然而,在制定和执行国际化品牌战略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出现错误的决策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

一、市场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企业需要根据当地文化、经济、政治和法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

例如,在营销和推广中,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手段,以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

二、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基础,它可以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在不同市场中的定位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在进行品牌定位时,企业需要结合市场分析和本身特点,确定不同市场中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价等相关因素。

三、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国际化品牌战略的重要环节,它是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推广品牌和产品的主要途径。

企业可以通过广告、营销推广、公共关系等手段,向消费者传递信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四、品牌管理品牌管理是国际化品牌战略的核心,它包括企业对品牌形象、品牌质量、品牌价值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品牌管理机制,以保证品牌在不同市场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五、品牌危机处理在国际化品牌战略的执行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遭遇不同的品牌危机。

品牌危机可能包括产品质量问题、品牌信誉受损等。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品牌危机管理机制,提早预防和应对危机,有效保护品牌价值和形象。

总之,国际化品牌战略是企业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执行国际化品牌战略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市场分析、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和品牌危机处理等。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问题若干思考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问题若干思考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摘要: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汽车产业格局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讲,这无疑是一个走出去的契机,这个契机给我们向汽车强国的最终目标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而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并且代表着世界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毫无疑问是我国进行品牌国际化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关键词: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国际化走出去战略一、引言:2009年我国的汽车销售1360万辆,2010年更是创造了突破1800万辆的销售业绩,这个全球纪录将在未来的几年内不断的被中国市场所刷新,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已经跻身汽车制造大国的行列,但同时打造汽车强国的目标也已经摆在我们全体国人的面前。

”十二五”规划也再次强调”走出去”的战略,可见”走出去”对我国当前经济格局来说还是非常的重要。

汽车作为一个国家工业制造水准的综合体现,其在世界上销量和认可度的高低直接反映着该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

德国汽车的性能,法国汽车的浪漫,瑞典汽车的安全,意大利汽车的豪华,日本汽车的节油,美国汽车的大气等等,这些广为世人认可的制造业大国的汽车一定程度上也是其国民性格的一个反映和缩影。

我国汽车行业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后起之秀,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在汽车制造方面得到了长足的成长和发展。

当前在我国汽车产销都位居世界第一以及我国政策积极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公司应该大胆走出国门,提高中国制造的形象。

二、我国汽车业出口的现状我们的自主品牌很早就已经开拓到海外市场,进行海外布局,近年来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我国企业在南美、中东、东南亚、俄罗斯都有我们自主品牌的生产厂或销售网点。

我国机动车出口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2005年的20.3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04亿美元,突破百亿大关。

但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机动车出口大幅度下降,出口额约为54.8亿美元,跌幅近50%。

2010年虽有所回升,但由于国际经济仍然未复苏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情况,汽车出口还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2010年整车出口额为73.29亿美元。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及反思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及反思

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及反思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不断向外拓展业务,实施国际化战略成为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实践中,一些企业获得了成功,有些企业则遇到了困难。

文章总结了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包括强化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优化管理模式等方面。

同时,文章也反思了当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文化差异、商业习惯等。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经验总结;反思一、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崛起,其中不乏一些极具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企业也不断向外拓展业务,实施国际化战略成为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是,实践中,一些企业获得了成功,有些企业则遇到了困难。

为此,本文将总结一些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同时反思当前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经验总结1.强化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国际化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以创新为核心,坚持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比如华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创新,先后获得了17049项专利,其中超过50%的专利为发明专利,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坚实基础。

2.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资产。

要让全球消费者认同和信任品牌,就要从品牌基础建设、文化推广、市场宣传等方面着手。

比如海尔在品牌建设上非常成功,通过推广“全球品牌”战略,打造了代表中国制造业顶尖水平的品牌形象。

3.优化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要让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走得更远、更持久,就要注重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的升级与优化。

华为公司在管理方面享有盛誉,提出了管理指导思想“由客户需求驱动”,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强化管理与服务能力,为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支撑。

4.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场所。

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需要根据当地市场情况与消费者需求,研究当地市场文化、商业规则等,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在当今全球经济的互相依存和紧密联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速了其国际化的步伐。

从过去的单一的出口贸易到现在的全球化投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力量之一。

本文将在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进程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背景和意义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使得国际市场变得更加竞争激烈,但是同时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各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顶级企业来华投资兴业。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和支持国际化战略,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化经营,在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中寻求新商机。

国家的开放政策,在吸收国外的技术和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机会让中国企业向海外拓展,节省企业运营成本。

进入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意味着增加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加强技术研发能力和更深入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实践和创新的经验也将使中国企业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了解全球市场和各国文化习俗,提高企业的企业文化含量,增强企业的国际化形象。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和趋势在国际化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走向了去海外、投资兴业的道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9年,中国跨国企业向20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累计投资超过2.2万亿美元。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合作和收购等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加速了其国际化的步伐,实现了全球化经营的新突破。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步进入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国内企业走向全球的重要渠道之一。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耕耘,如今已经有大批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并且还有一些企业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品牌。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不断寻求国际化进程。

然而,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介绍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现状,并探讨发展对策。

首先,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品牌知名度不够。

由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往往被认为是低端和低价位的制造商。

第二个问题是品牌形象不够好。

由于缺乏品牌价值观、品牌形象、品牌故事等方面的建设,中国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诉求无法与国际品牌竞争。

第三个问题是品牌文化水平不够。

由于缺乏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品牌文化背景、品牌文化传播渠道等,中国企业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品牌国际化。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发展对策:一、加强品牌知名度的建设。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参展国际展会、投放国际广告、赞助国际体育赛事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

此外,企业可以依托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网络渠道,通过精准定位、全球化运营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二、优化品牌形象的建设。

中国企业可以将自身品牌形象定位为“高品质、高端、高价值”的品牌,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定义、品牌形象的营造、品牌故事的传播等方面的建设,提升品牌形象的质量和整体形象的美誉度。

三、提升品牌文化水平。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国际品牌合作、引进国际品牌经验等方式,构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品牌文化背景和传播渠道。

此外,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样化渠道,推广品牌文化,拓宽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发展对策是多方面综合运作的结果。

如何构建“中国制造”强势品牌、提升企业整体国际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企业在全球化、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中稳步推进,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创新,打造更加优秀的品牌,成为具有世界竞争优势的国际品牌。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

然而,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种种挑战,如品牌认知度不高、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本文将探究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收购、海外投资等方式,不少中国企业的品牌已经走向世界。

例如华为、小米等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表现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另外,一些中国本土品牌如TCL、长虹等也在国际市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知名度低。

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差距明显。

其次,品质不稳定。

由于生产资金、技术水平等方面差距,有些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并不稳定,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占得优势。

第三,广告与宣传不足。

在国际市场上,有效的广告宣传是品牌推广的关键,但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还有差距。

针对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对策,以实现品牌国际化的成功。

1. 提升产品质量品质是企业品牌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基础。

中国企业需要在产品质量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仅仅将产品推向市场,而不注重质量,无疑是自毁品牌的行为。

2. 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知名度是品牌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品牌推广活动,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品牌宣传,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当然,在开展品牌推广活动时,需要注意对于不同文化、不同群体的定位策略。

3. 进一步加强创新创新是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注重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4. 开展国际化校园推广国际化校园推广对于推动品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校校园开展各种品牌宣传活动、赞助学术研究等活动,可以提高青年学生对于品牌的认知水平,为品牌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后金融危机的企业发展战略思考

后金融危机的企业发展战略思考
实用 的 、 之有 效 的发展 战略 思路 , 企业 生存 和发 展 的前提 、 行 是 基础 和 关键 。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 企业发展 战略; 思考
收 稿 日期 :0 0 0 — 0 2 1— 4 2
作者简介 : 弋文 , 中共青羊区委 党校常务副校长 , 心平 , 代 李晋 蓉均 为中共青羊 区委 党校教师 。四川喊 都, (
因为 自由市场经济体 系中生产 者本 身不需要 自 己生产 的产 品 , 须要拿到 市场上 交换 , 必 完成交换过 程, 经济才能正常运转 , 问题就 出在这里 。 自由市场
经济体系生产出来 的东西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
类是资本品 , 另一类是消费品。至于消费品衣食住行 人人都需要 , 资本 品是用以扩大再生产的商品, 土地 、
608 ) 1 0 1
中 图分 类号 :2 F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6 92 1 }3 0 5 — 5 10 — 7 (0 00 — 00 0
金融危机之后 , 全球经 济格局将深度 整 , 全球
经济复苏可能会将经历一个曲折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国际分工将 围绕新兴产业 、 产业链融合等 , 在全球重
最理想的情形是 , 投资者一直觉得有钱赚 , 消费 者信心爆棚 , 这样经济就健康发展 , 所有人赚钱 。但 问题 是理想和现实是两回事, 因为前面说过经济总量 是相对有限的, 不可能一直扩大生产下去。 例如一个投资者 , 在经济总量到达顶峰时期你会
2 . 经济危机原理
人类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是由人 口、 资源 、 科技
水平这几个要素决定的 , 这几个要素从长远来看会有

5 0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品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在我国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需要提出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品牌意识在我国企业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的情况。

这些企业更注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忽视了品牌的建设和维护。

这就导致了即使产品质量较高,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很难脱颖而出。

2. 缺乏长期规划许多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

他们可能会通过价格战或其他短期手段来迅速提升销量,却忽视了品牌的长期价值和影响力。

3. 没有清晰的定位在品牌建设中,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受众。

然而,许多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导致品牌形象模糊,无法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和认可。

二、对策建议1. 提升品牌意识企业需要加强品牌意识的培养,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

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引导,增强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

2. 制定长期规划企业在品牌建设上需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制定长期的品牌建设规划,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持续地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3.明确定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受众。

只有明确了定位,才能更好地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工作,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我的个人观点是,我国企业在品牌建设中需要更加重视长期规划和品牌意识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选择。

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在我国企业的品牌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我国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

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的进程。

以上是我对我国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在企业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成功!我国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一个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议题。

品牌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口碑,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并找到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营销策略

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营销策略

中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营销策略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不断崛起,逐步成为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之一。

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中国公司需求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来强化品牌形象、提高市场份额和创造回报。

一. 制定有效的品牌战略在全球市场中,品牌是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信誉。

在品牌建设中,中国企业应关注以下方面:1. 品牌风格中国企业应在国际品牌风格上作出差异化的设计,差异化设计可使品牌在海外市场中具有独特感和吸引力。

2. “一带一路”倡议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已开始落地,中国企业应抓住机会,通过参与项目和建设活动,加强品牌形象的传播和推广,提高知名度和信誉。

3. 管理品质在全球市场中,品质是品牌的生命力。

中国企业需要严格控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期望,增强品牌的竞争力,提高受欢迎程度。

二. 多元化产品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种多样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这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加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需满足消费者需求,调整产品线,增加新产品规格和款式,解决客户问题和提供更广泛的选择,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三. 创新创新是企业在全球市场中长期增长和稳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它可以促进企业在业务模式、管理、产品设计和服务领域的进步。

中国企业必须重视创新,进行人才和技术的开发投资,推动内部方法和管道的创新,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反应速度。

四. 建立营销平台营销平台是中国企业吸引客户和推广品牌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营销平台,企业可以与消费者直接互动,展示产品和服务,增加销售机会和建立客户关系,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和知名度。

中国企业应借助网络、电视媒体、展示会和公共比赛等机会,建立自己的品牌营销平台,实现品牌推广和形象塑造目标。

五. 支持百年品牌战略对中国企业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成功,必须从长远的角度思考。

一个独特的百年品牌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巩固品牌的独特性和品牌形象,在短短几十年内成功地蓄积和市场一种长久而成功的品牌基础。

对我国中小加工企业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的思考

对我国中小加工企业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的思考
V0- 9 N . l2 o 6 De . O 8 e 20
对我 国 中小加 工企 业建立品牌 发展 战略 思 的 考
谢 华
( 安徽省 审计 厅 , 安徽 合肥 2 00 ) 3 0 1

要 : 国中小加 工企 业品牌发展 尚处 于弱势 , 我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 下 , 中小加工企 业确 立品牌发 展战
浙江温州 , 号称 中国 “ 鞋都 ” 在最鼎盛 时 , , 生产 了全世
界 4 % 的鞋 , 0 其中 6 %出 口国外 。但现在 , 融危机 的风 0 金
要是银根紧缩引起的 资金链 断裂 危险和 需求 下跌造成 的
销售锐减 、 经营不景气 。寄希望 于政府扶持 、 金融政策转
变或通过继续 低价促销 、 成本挖潜来 改变困境 , 不过是杯
个百分点 ,大幅 回落 了近 2 %。作为世界玩具 生产集中 2 收稿 日期 :0 8—1 2 20 0— 2
长 期以来 ,我 国 中小加 工企业没 有品牌和技术优势 , 主要 依靠低成本快速 发展 , 牌加 工 ( E , 贴 O M) 代工 , 低成
本、 低附加值品牌商 品加工是其 主要生产模式 。由国际品
略十分必要 。 应从 以下几方面 实现品牌发展 战略: 、 一 优化资源 配置, 培育主导 品牌; 稳 定和提 高产品质量, 二、 提 升品牌 品质: 、 三 加大研发和转 型投 入 , 升品牌创 新力; 多管齐下, 提 四、 构建 品牌 营销 体 系。
关键词 : 中小 加 工企 业 ; 牌 ; 展 战略 品 发


确立品牌 发展 战略的必要性
20 08年 1 O月 1 51 3,全球 最大玩具代工商 之一—— 合俊集团旗 下两工厂倒 闭 。 专家分析指 出, 有 从影响和知 名度来 看 ,这被称为美 国金融 危机波及 中国实体经济企 业倒闭的第 一案 。 合俊集 团是港资上市公 司 , 年销售额超 过 7 港元 , 亿 在玩具界举足 轻重 。世界玩具 五大品牌 中, 合俊 已是其 中三个 品牌的制造商 。在广东东莞等 地共设 有 4间生产工厂 ,产 品 7 % 以上销往 美 国,包括为全球 0 最 大的玩具商美 泰公 司提 供 O M( E 贴牌加 工)业务 。然 而, 一张落款为 “ 樟木头镇人 民政 府” 时 间为“ 0 8年 1 , 20 O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问题——访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问题——访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

本 国高新技术产 品 口,这也进一步限制 了其高端产 业 的发展 。以上做 法削弱 了美欧等 国实体经济发展 的
基 础 ,是 其 经济 结构 失衡 的一 个 重要 原 因。另 一方 面 ,美欧等 国金融业脱 离实体经济的高度虚拟化发展
面 损失 了超过 l0 亿元 。这相 当于美 同海军 “ 盛 20 华

业 加 快 国际化 发 展是
必 然 选 择 。 资 本 追 逐 利 润 最 大 化 的 本 质 属 性 决 定 了 其 必 然 要 突

中 国企 业 面 临 的战 略机 遇
破 空 间 的限制 进行 扩
张 ,在 尽 可 能 大 的 范
记者 :近年 来 ,我 国企业 “ 出去 ”参与 国际经 走
的 。一方面 ,美欧等 国把 其低端 产业全部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 , 自己只保 留航空航 天 、汽车 、精密仪器等高
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而没有用手 中的技 术改造传统产
业 ,这种做法导致 了其 国内产业结构 空心化。世界对
高端产 品的消 费是 有 限的 ,不可 能产生 大规模需求 ,
因此这 些产 业 的发 展空 间 和所 能创造 的就业是 有 限 的。同时 ,这些 国家又在冷战思维 的驱使下严格 限制
专 家 访 谈 T E RT A O I N H O EI L R O C H Z
中 国 企 业 国 际 化 的 战 略 问 题
访 中国进 出 口银 行行 长李 若 谷术
一 本 刊 记者 魏 静茹
存后 国际金融 时期 ,中国的产业发展 战略和对外 经济战略值得深思 。我们 的企业如何在未来 国际分 工 中抢 占制高点 ;我们怎 么将 庞大的外汇储备真 正用起 来 ,支持我 国经济建设和对外 经济发展 ,这些 问题不

对金融危机下中国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对金融危机下中国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发、国内外发展相结合等, 增强企业竞争力, 加强企业抵御 风险的能力。 二、国家政策对中国服装企业的扶持
收稿 日期 :21— o~ l 0O 6 2
进入金融领域,沿海外贸大省可以有效地利用民间资金较充 裕、金融业发展发达的优势;根据行业的自 身特点发挥行业 的组织作用,授予行业组织金融扶持资金的初审权 , 帮助企 业申 请财政, 加强行业组织和综合商会与各银行等信贷机构 的紧密联系;中小企业容易遇到资金流的瓶颈,通过信贷支 持引导金融机构通过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解决; 政策 性大型担保机构的建立健全,可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2 .企业的 “ 神” 出口信保。在目前金融危机下贸 守门 易信用的问题困扰着不少企业, 都面临着难以回收资金的风 险,因为经受危机后买家资金困难, 有可能破产从而导致应

28 0 年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对中国服装企业进行 0
扶持, 紧接着国务院又推出四条稳定外需措施,为服装企业 提供了良 好的发展空间, 对服装企业效益的提高产生了明显
效果。
1 .融资不再是老大难。国家不断出台解决外贸企业融 资难的政策,但融资却始终还是个难题。我们从两个角度 看, 首先迫切需要国家颁布的政策有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监 管, 其次需要有个宽松的资金环境,比如引导民营资本加快
尖男装品牌云集的意大利,温州品牌男装的生产工艺、设备 和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而品牌文化内 涵却与世界品牌差 别甚大。主要表现在对品牌文化内涵的演绎之绝然不同。意 大利重在把握男装的流行理念, 突出品牌的品位和细节:而 我国品牌多把自己描述为 “ 为成功人士而度身打造”的高档 品牌。这就令人感到品牌形象的模糊和对企业自身产品定位 的不确定性。 2 .注重企业独创竞争力的培养。企业品牌 自 主创新发 展, 可以从设计人手,提高其原创文化的竞争力,继而创造 出富有中国 个性的新风尚。仍以男装为例,我国男装多以正 式稳重的形象面世,往往给人以单调、压抑之感。如今男装 发展趋向轻柔,款型多样、色彩丰富,一改男装形象之沉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思考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战略转型思考
涵入手 ,分析中小企业面对金融危机如
何进行战略转型 ,以期 对 中小企 业有所
企业还应配备金融方面的专业的人才研究和 分析相关金融问题以此对企业发展给予必要 的指引 ,以帮助企业转型。虽然 , 这对于中 小企业来说 , 成本可能会很高,但这是迎合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的必然需要。
第 三 , 大研 发 资金 投入 。企业 家 投资 加 应 向科 研 项 目倾斜 ,促 进企 业 的 良性 循 环 。 只有加大科研投资,才能找到创新动力,才 能不 断发 展和 壮 大 自己。 企 业 的 战 略转 型 除 了依 靠 自身 的 力量 以外 , 受 多方 面 因素 的影 响 ,但 中小企 业 还 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政策的扶持 , 如果没
/ 企业通过信贷,或者债券等方式融资。政 J 、
府 设有 专 门的银 行机 构 , 以分 担 企业 的 融 可 资和借贷 的信用风险 ,以及帮助资金周转 ,
提供优惠的财政和税 收政策。 第二 ,倡导行业互助
政府 可 以 鼓励 或 者 促 进 相 关联 企 业 形 成区域集中的效应, 最终促进产业集群的发 展。小企业的集 中管理 , 以一定程度上避 可 免企业的知识和人才缺乏等劣势的暴露, 小 企业通过借外力从而增强 自身实力。 面对金融危机 , 如何 “ 生存” “ 和 发展” 是每个中小企业都将面临的问题 ,战略转型 是企业的必由选择 。而企业如何在 “ 转型” 中寻 求发 展 ,并 找到 发展 的力 量 , 自身 腾 让
三 、面 对金 融 危 机 中小 企 业 的 战略 转 型
全 球 金 融 危机 下 的
中小 企 业 战略转 型思 考
李志元 山西财经 大学 山西太原
【 文章摘要】 一 一 0 叠 :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发展策略与对策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发展策略与对策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发展策略与对策中国品牌在过去十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品牌如华为、海尔和京东已经在全球各地取得了广泛的认知和信任。

在这个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发展应该是一项战略规划,并且将很有前途。

然而,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包括如何赢得全球市场,如何应付来自海外竞争对手的压力、声誉和文化阻碍,以及如何维护对品牌的控制和管理。

本文将从品牌定位、目标市场、品牌文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中国品牌如何有效实施国际化扩张。

一、品牌定位对于中国品牌,明确定位是成功的关键。

除了定位目标市场外,在具体定位时,还需要确定品牌的形象、定价和销售策略,并且将其与客户需求紧密结合。

在品牌形象定位方面,品牌在选择国际化的策略时首先需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明确自己的使命。

比如华为强调26年来专注于ICT技术的研究,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转化为客户的需求并最终满足客户要求。

京东定位新零售,为消费者提供在线购物、零售和物流服务,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定价方面,品牌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在该市场中拥有足够的获利空间,例如使用战略定价或差异化定价等技术,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在销售策略方面,品牌需要根据掌握的信息来确定最佳的销售方法和渠道。

在全球级别上,该品牌可以选择进口、合资、收购或绿地投资等方式。

二、目标市场确定适合国际市场的目标市场非常重要。

这通常是指在哪个地区实施品牌的国际化扩张,需要了解该地区消费者需求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根据其优势及目标市场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市场是必要的。

例如,与欧美市场相比,亚洲市场在文化背景、消费者行为及消费习惯等方面较为相似,因此,中国品牌在拓展亚洲市场方面可更容易获得成功。

另外,中国品牌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可持续性和市场增长潜力,以确保在长期发展中保持收益。

例如,华为选择进入欧洲市场是因为该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市场增长潜力也比较大。

三、品牌文化中国品牌需要适应多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以确保其在全球化战略中的成功。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品牌战略转型发展探讨——以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为例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品牌战略转型发展探讨——以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为例

文献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0 2 —1 90 17 — 18 2 1 ) 40 5 —2 2 2 中 小 企 业 普 遍 缺 乏 品 牌 投 资 的 意 识 与 魄 力 . 品牌 建 设 是 一 项 长 期 投 资 的 工 程 , 是 短 期 投 机 行 为 , 不 这要求 中小企业 集 中有 限 资 本与 资 源长 期 投 入 品牌 发展 。 中 小 企 业 主 品 牌 发 展 经 验 与 能 力 上 相 对 欠 缺 , 之 企 业 营 加
设 计 , 能 集 中企 业 有 限 的 资 源 力 量 , 更 有 效 地 执 行 深 耕 才 以 目标 市 场 , 步 一 步 提 升 市 场 竞 争 力 。 一
2 中 小 企 业 实 施 品牌 战 略 的 困 局
以宁 波 的 服 装 企 业 为 例 , 过 多 年 的 集 群 化 发 展 , 波 通 宁
求 略 选 择 。品 牌 战 略 就 是 企 业 将 品 牌 作 为 核 心 竞 争 力 , 企 销 资 金 拮 据 , 稳 心 态 和 缺 乏 品 牌 回 报 信 心 使 其 投 资 品 牌 ” 是 不 企 业 建 设 品 牌 的 首 要 关 键 , 战 略 的 本 质 是 塑 造 出 企 业 的 核 动 力 不 足 , 愿 做 更 长 远 的 品 牌 战 略 规 划 与 执 行 , 业 主 宁 其
摘 要 : 后 金 融 危 机 时 代 , 内 中 小 制 造 型 企 业 遭 遇 重 创 , 在 国 自主 品 牌 建 设 成 为 引领 中 小 企 业 战 略 转 型 的 关键 之 一 , 但
中 小 企 业 在 品牌 战 略 规 划 方 面 的 各 种 误 区 及 困局 严 重 制 约 了 其 品 牌 建 设 的 进 程 , 中 小 企 业 的 品 牌 战 略 问题 入 手 , 合 其 以 结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战略思考——评《中国企业海外许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战略思考——评《中国企业海外许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 总结了近年来我 国石油行 业、 汽车行业 、 家电行业和机械 制造行业 等四大 行业 的海外并购实践 , 中国企业的 国际资本并 对 购作 了规律性的描述 和总结 , 从而丰富 了中国企 业跨 国经营的理论研究成果 。
Ob ev r观察 家■ s re ・
CIN I 【 Fs & FOR GN Ll EN 『 F P L R NFl R _ s
1 D“ . I推拉 ” F 来自驱动论 一、引言
跨 国经 营活动 是多种 因素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响企业对外投资 和跨 国并购 的力量不是 影 单一的 , 而是 多维 力量形成 的合 力的结果 。作 者在根据邓宁的国际生产折 衷理论 的基础 上 , 提出中同 F I 推力 ” 吸力 ” D 的“ 和“ 双驱动论 , 指 出中国企业拥 有明显的 比较优 势 , 也积 累了一 定的技术 优势 和竞 争优 势以及 劳动力优势 、 市 发 主 中 中 现 动 家
4获 取 快 捷 国 际市 场 通 道 的 动 因 .
1 .发 达 国家 对 企 业 海 外 并 购 的 支 持 政
策— —以美 日为鉴 。 世界上很多 国家都制定和实
施了有关政策法规来鼓励海外投资和并购 , 发达 国家的鼓励政策包括税收优惠 、 海外投资保护制
企业通过跨 国并 购 , 并购者能有效地降低进 入行业 的壁垒 ,可以绕开 贸易保护 主义壁垒 , 抢 得在 当地市场生产 、 销售 的机会 , 迅速有效 地开 拓国际市场。 通过并购投资还可以充分利用 目标 企业原有的分销渠道和客户关 系 , 节约时间和成 本, 提高 自己的销 售渠道效率 , 维持 与客户的合 作关 系。并购也缩短 了企业基础建设 和学习时 间, 利用学 习曲线效率 , 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思考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思考
●经济观 察
《 经济 ̄} 2 0 1 3 年第 2 期
③ 姜海琼. 论 中国税制改革 中的公平原则Ⅱ ] . 浙江大学学报 , 2 0 0 4 . ④⑤⑥⑦ 郝书展 , 曲顺兰. 新一轮税 制改革 对地方 财政 的影响研 究 【 M】 . 经济科学 出版社 2 0 0 7 . ⑧ 王林. 论我 国税费改革思路 的构建及其法制化途径 【 l 1 . 对外经济贸 易大学学报 , 2 0 0 7 .
P o l i t i c a l Ec o n o my 6 4, 1 9 5 6 1 .
⑩ 陶学荣等. 论公共财政 民主运行机 制的构建 湖北财税 : 理论版 ,
2 0 0 3 ( 6 )
⑨李婷. 缓解 西部地 区县级财政 困难 的财政 思考—— 以广西区为例 U 】 . 北京工商大 学学报 , 2 0 0 7 .
.. — —
⑩ 汪孝德 等. 分税制革 的实践与走向卟 财经科学 , 1 9 9 9 ( 6 ) ⑩ 张烃烃 . 我 国企业债 市场研究叽 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学报 , 2 0 1 0 . ( 作 者单位 : 徐 州工程 学院 江 苏徐州 2 2 1 0 0 0 )
( 责编: 若佳)
周俐彤. 分税制改革后我 国政府财政体制的 法律 问题研 究t 1 ] . 知 识经济, 2 0 1 2 ( 1 )
⑩ 王德祥 主编. 现代外 国财政制度 [ M 】 . 武汉: 武汉大学 出版社, 2 0 0 5 .
⑩C h a r l e s T i e b o u t 。 A P u E x p e n d i t u r e s [ D] . J o u r n a l o f
46. . . — —
《 经济师} 2 0 1 3 年第 2 期

金融危机是品牌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

金融危机是品牌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

金融危机是品牌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论文报告:金融危机是品牌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标题:1. 金融危机引领消费升级,加速品牌化进程2. 中国发挥制造业优势,实现品牌国际化3. 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品牌营销转型4. 加强品牌建设与品质提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品牌5. 借助金融创新,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一、金融危机引领消费升级,加速品牌化进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机遇。

在这场危机中,国内外市场均遭受重创,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也遭到破坏,但却意外地引领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在危机中崛起的中国品牌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更加精益求精的高品质产品,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二、中国发挥制造业优势,实现品牌国际化虽然危机给制造产业带来了压力,但也促使中国品牌认识到要加快向品牌国际化转型。

危机后,中国品牌更加注重创新和品牌战略,发挥自身制造业优势,以“中国制造”为品牌核心,通过加强国际营销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品牌营销转型随着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剧,中国品牌也面临转型的压力。

品牌营销的传统方式逐渐失去效果,品牌需寻找新的营销方式和渠道,通过利用新兴营销渠道,比如线上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等,与消费者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从而实现品牌的快速提升。

四、加强品牌建设与品质提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品牌品牌化建设需要注重品质保证,只有在品质上下足功夫才能确保品牌长远的发展。

在金融危机中崛起的中国品牌面对迅速提升的国际竞争压力,必须加强品牌文化、品牌策略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品质水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品牌。

五、借助金融创新,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金融创新是品牌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中国品牌可以通过自身的品牌资产与金融创新的方式实现快速发展,如品牌加盟、品牌授权等,借助金融机构的力量,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以下列举5个案例,分别对以上5个标题进行关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2期2012年3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l.35 No.2Mar. 2012 收稿日期:2011‐10‐20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2LSLKTGLX‐12);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立项课题(2011DLSK377)作者简介:张佰英(1965‐),女,辽宁盖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与管理研究。

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考张佰英(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大大提升,给世界带来了中国国际品牌的冲击波。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大多数中国企业在经济总量和出口总量不断创造新高的同时,中国传统品牌的竞争优势却在持续下滑,国际品牌更是寥寥无几。

金融危机后,国际品牌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大力加强国际品牌建设,加大高附加值品牌产品的出口,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在发展战略上,中国企业必须实施专业主义路线,经营和管理好自己的国际品牌,加大海外并购知名企业的力度。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建设;战略思考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12)02‐0175‐05 金融危机后,国际竞争的方式已从产品数量、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变为国际品牌、无形资产、服务贸易、文化贸易、科技实力、人才等多方面的竞争,其中,国际品牌竞争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国际品牌是指科技文化含量大、信誉好、辐射广、附加值高的产品。

美国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指出:“新的竞争并不是发生在各个公司的工厂生产什么产品,而是发生在其产品能提供何种附加利益。

”对于中国一些企业来说,国际品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非常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品牌。

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要想立足国际市场,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就必须大力加强国际品牌建设。

一、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建设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后,是否拥有国际品牌,拥有国际品牌数量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际品牌,或者国际品牌较少,那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就缺乏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分工中就只能处于提供初级产品的被动地位,在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制定中就没有话语权。

正因为如此,追求高利润、高附加值,大力加强国际品牌建设正在成为世界各国追逐的焦点。

因此,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建设必然成为未来中国培育国际市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

(一)企业国际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是,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在钢铁、水泥、造船、纺织、装备制造业等生产总量上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

忧的是,由于缺乏国际品牌,中国的外贸发展模式粗放,—571—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给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出口贸易的数量虽然很大,但出口贸易的能力并不强。

在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出口和贴牌加工贸易出口仍然占主导地位,强势的国际品牌产品出口并不多见。

可以说,中国是典型的“出口大国,品牌弱国”。

“目前,我国产品的附加价值偏低,制造业的平均增加值率为25%~26%,与美国、日本相比分别低23、22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的经济利益分享比人家小得多。

”[1]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是以消耗了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资源和能源为代价换来的,这种外贸增长方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动荡性大大增加,国际市场营销的竞争更加激烈。

面对愈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在“十二五”期间,只有实施企业国际品牌战略,才能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才能减少高能耗、低附加值、重污染的产品出口,加大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出口,进而改变我国在国际市场营销链条上的低端地位,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企业国际品牌建设,有利于防止国际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一个国际品牌的诞生可以创造出超值的品牌效应,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聚集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洋品牌在我国可谓铺天盖地,引领着国内的高端消费并占据着国内市场的很多份额。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国际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品牌,对中国的民族品牌进行吞并和挤压,并购中国具有品牌价值的企业,企图长久地控制中国市场并攫取高额利润。

如近年来,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这一国际品牌产品,因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偏好,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利润成倍地增长,它的国际品牌效应明显放大。

此外,像沃尔玛、可口可乐、麦当劳、LV等跨国公司也在中国利用其国际品牌的影响挤垮了一大批中资的零售、饮料、餐饮、服装等企业,个个在中国赚得盆盈钵满。

与此同时,中国的同类企业,因受到国际跨国公司的挤压,盈利微弱,经营惨淡,只能充当“替人贴牌,替人作嫁”的角色。

另外,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对我国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利用其国际品牌所蕴涵的理念,传输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导致我国国民思想观念的“西化”。

长此以往,这种经济和文化的双重侵略会大大削弱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进而控制我国的产业中枢,使得我国的企业处于被挤压和控制的地位,给我国的产业安全和文化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为了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中国企业必须大力加强国际品牌建设。

一方面,应警惕国际跨国公司对我国现有的国际品牌,特别是有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兼并,不要盲目地为了眼前利益而受制于人,要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境内的经营方式和手段进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在国际跨国公司的巨大压力面前,我们中国企业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尽快提升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建设自己的国际品牌,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产品的文化影响力,进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

二、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经济已从短缺经济跨越到了买方市场的时代。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国际品牌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海尔、格力、华为、青岛啤酒、联想、李锦记等国际品牌,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大大地提升;以海尔所代表的“中国制造”,登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讲坛,给世界带来了中国国际品牌的冲击波。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的粗放经营和国内同行的恶性竞争,使得大多数中国企业在经济总量和出口总量不断创造新高的同时,中国传统品牌的竞争优势却在持续下滑。

由于缺少国际品牌,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低廉,被反倾销诉讼频繁,贸易摩擦加剧,中国人勤劳而不致富。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一)企业国际品牌建设的意识淡薄,缺少总体战略规划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活动并走向国际市场。

但是,由于长期—671—受计划经济僵化的经营模式和封闭观念的不良影响,整个社会和企业,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品牌建设意识。

具体表现为:(1)重生产、轻品牌的思维方式严重制约着中国国际品牌建设的发展。

企业重规模,轻效益,注重“出口创汇”,忽视出口创效,长期以产量作为奖罚的标准,政府以规模来界定企业的级别。

(2)依靠加工贸易去开拓国际市场的做法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建设的步伐。

由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风险很大,因此,一些企业便依靠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来获取订单,成就急功近利的业绩。

“一双耐克鞋,生产厂商只能获得几美元的加工效益,而耐克公司凭借其品牌却能获得几十甚至上百美元的利润。

”[2]由于没有自主品牌,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只能是受制于人,充当国际市场竞争的弱势角色。

(3)中国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制约着国际品牌建设。

为了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中国企业不惜低价与国内同行竞争,维持企业短暂的“出口繁荣”。

(4)全社会对国际品牌建设缺乏保护机制。

一个国际品牌的产生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研发成本和管理心血。

但是,由于缺乏对国际品牌的保护机制,在市场推出后,仿造者蜂拥而至,侵权现象相当普遍,给创造国际品牌的企业造成损失,而非法侵权者付出的代价却很小。

这一现象严重地挫伤了企业建设国际品牌的积极性,被动地维权使得企业的国际品牌建设处境艰难,动力不足。

(二)企业国际品牌建设的管理薄弱,标准滞后质量和标准管理是国际品牌建设的基础。

国际品牌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市场空间,既是企业信誉的载体,又是企业竞争实力的根本保障。

由于缺乏国际品牌建设的经验和方法,缺乏对国际品牌建设战略的统一规划,国际品牌建设所涉及的营销、生产、技术、流程、专利、信息化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此外,我国国际品牌建设的技术标准的市场适用性差,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比,一些领域差距较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之间不协调、不通用,甚至互相矛盾;二是标准制定的周期过长,无法与技术进步、产业更新保持同步;三是标准修订不及时。

按照产业的发展和淘汰规律,国家标准应定期进行复审或修订,但在我国,国家技术标准未进行定期修订或复审的占国家标准总数的比例很大;四是有些高新技术领域及新兴产业,技术标准甚至空缺;五是标准内容和形式不能与国际先进标准实现对接、兼容和转化。

上述这些管理薄弱之处不利于企业的成本优化和规模生产,是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建设的瓶颈。

(三)企业国际品牌建设的用人机制不够完善决定国际品牌建设的因素是综合和多元的。

世界级品牌,除了最高端、最新潮、最时尚的产品设计这个因素外,最精巧的手工制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世界很多国际品牌的消费品都是手工制作的。

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因其耗费自然资源少,能够绿色、低碳地提高产品增值率,必然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与这一发展趋势相适应,企业的职业型操作人才也必然会成为国际品牌建设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常言道,“慢工出细活”。

再好的创意和设计,没有高质量的完美制作,也不可能成为国际品牌。

长期以来,中国很多企业,为了建设国际品牌,都非常重视引进和培养高科技领军人才,在这方面取得的进步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国际品牌建设所必需的职业型操作人才的培养、使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地重视。

在企业中,能工巧匠待遇偏低,操作技能工人的晋升途径偏窄;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往往使用季节工、临时工。

部分用人单位重文凭,轻技能,这种状况使得年轻一代宁可待业也不愿意学习职业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