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比例尺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 比例尺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比例尺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地图比例尺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图、建筑图纸等含有比例尺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比例尺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例尺的应用。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结合实例,讲解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表示实际距离与地图或图纸上的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强调比例尺的三要素: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关系。

3. 讲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介绍比例尺的两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和图形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通常以分数形式表示,如1:1000;图形比例尺则是通过绘制一条带有标记的线段来表示,如1厘米代表1000米。

4. 比例尺的应用(1)地图比例尺的应用结合地图实例,讲解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2)建筑图纸比例尺的应用展示建筑图纸,讲解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建筑物的实际尺寸。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比例尺在建筑图纸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比例尺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

提醒学生注意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应用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定义及表示方法;2. 比例尺的应用,包括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换算;3.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地图、建筑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直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幅地图为例,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思考。

2. 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讲解比例尺的定义,举例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如1:1000、1/1000等。

3. 比例尺的应用:讲解比例尺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换算中的应用,如1:1000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对应实际距离1000厘米。

4. 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尺计算:以一个建筑设计图为例,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计算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比例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例尺的定义;2.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3. 比例尺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换算中的应用;4. 比例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解释比例尺的概念。

2. 请用一个例子说明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 一张地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厘米,比例尺为1:1000,求实际距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例尺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比例尺的换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的应用》-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比例尺,能够正确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和绘制。

2.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够运用比例尺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3.培养学生观察和测量的能力,加强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及应用。

2.能够准确使用比例尺进行实际测量和绘制。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与应用之间的联系。

2.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比例尺实例等2.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讲解比例尺的定义及作用。

•举例说明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场景。

2. 梳理知识•讲解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练习比例尺测量和绘制的基本技巧。

3.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比例尺进行测量与绘制。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难题。

5. 课堂总结•小结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不断练习,提高比例尺运用的熟练度。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独立练习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分。

2.作业评分和订正。

八、教学反思1.总结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分析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

2.进一步完善比例尺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以上内容为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的应用》- 人教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尺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尺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

难点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感受比例尺1、看中国地图,初步感知比例尺。

2、同学们课前我们量了教室的长和宽,(长大约10米,宽大约8米。

)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怎么办?(同学回答)这个一定的比,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知识:比例尺(板书)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1、刚才我们知道教室的长大约10米,如果要把这10米画到纸上,师:会遇到什么问题了,纸不够长吧,有什么好的办法吗?2、讨论,汇报交流,动手操作,讨论好了,那按要求画一画。

3、汇报操作情况(1)你在图上画了几厘米?代表实际长度多少?师:实际上你画在图上的10厘米就是图上距离,它代表的实际长度10米就是实际距离(板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现在请你们写出自己画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汇报计算结果)你们算出的这个比就是比例尺。

那书上是怎样定义比例尺这个概念的呢?三、结合实际,理解比例尺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同学们看书53页,看书要求),让学生看书,汇报看书情况。

2、线段比例尺的改写(看图)。

我们再看一下北京地图上的这个线段比例尺,这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50千米,你会把这个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说明: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是把厘米化作米,还是把米化作厘米?为什么?”(因为把米化作厘米后实际距离仍是整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要把米化作厘米。

)“50千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把50千米改写成5000000厘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3.1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4.3.1 比例尺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以及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理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问题解决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示和实例,如地图、尺子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尺子和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图示和实例,向学生讲解比例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如,展示一张地图,上面显示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实际距离为100公里,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一张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比例与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比例与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2024小学数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比例与比例尺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比例与比例尺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与运用。

2.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教学反馈器、小黑板、课件、纸与笔。

2. 教学环境:课堂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过程1. 探究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各种家具和设备的大小关系,引出比例的概念。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2. 理论解释介绍比例的概念和常见的表示方式,通过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演练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自己尝试解题。

随机选择学生回答,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4. 练习巩固在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后,设计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拓展应用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6.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讨论和总结,梳理比例与比例尺的应用要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7. 课堂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和演练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到比例和比例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下节课将做出相应调整,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应用能力。

同时,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1《比例尺》(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1《比例尺》(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1《比例尺》(人教版)教学内容《比例尺》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3.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地图、平面图等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掌握比例尺的换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换算方法,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平面图、比例尺模型。

2. 学具: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图、平面图等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比例尺的存在,引发学生对比例尺的好奇心。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比例尺的定义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3. 讲解:教师对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其换算方法进行讲解,并通过实例演示比例尺的应用。

4. 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尺》2. 板书内容: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换算方法比例尺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 提高题: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地图上的距离、面积等。

3. 拓展题:研究比例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摄影、工程设计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概念、意义及其换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教案【第1篇】比例尺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本校、本地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及化聚方法。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千米=( )米=( )厘米2.什么叫做比?3.化简下面各比。

12 :8 10厘米:100厘米2米:140厘米 3米:15千米 16厘米:90千米二、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

(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

)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知识。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让学生读题。

指名回答:“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要我们做什么?”(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知道吗?实际距离也知道吗?各是多少?”继续板书如下: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10厘米 : 10米请你独立尝试一下,全班交流,校对答案。

教师总结:注意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然后化简。

然后说明: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比例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比例尺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比例尺的应用》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节重要内容,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平面图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尺的概念,复习比例尺的定义。

(2)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2. 探究新知(1)出示地图、平面图等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中的比例尺是如何表示的?(2)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如数字式、线段式等。

(3)讲解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如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等。

(4)通过例题,让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等。

3.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强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家中物品的尺寸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例尺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3.1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3.1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4.3.1 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比例尺的应用》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学会如何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地图上的距离,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也为后续的测量和地图绘制等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比例尺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对比例尺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地图上的距离,以及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地图上的距离,以及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尺的运用。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尺的应用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比例尺的应用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工具:准备尺子、地图等工具,方便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怎么计算的吗?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呈现(10分钟)1.讲解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

2.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地图上的距离,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比例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的第九课时,主要讲述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平面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它对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实例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学会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计算实际距离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灵活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比例尺应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图、实际距离图、比例尺示例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尺子、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地图,询问学生是否能找出一些熟悉的地点。

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比例尺,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某城市地图上两地的距离为5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求实际距离。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有关比例尺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计算实际距离。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应用》教案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应用》教案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应用》教案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比例尺进行测量。

-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与比例尺相关的问题。

-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材: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具:比例尺、实物模型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几个比例尺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

探究(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来测量模型的长度、面积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尺子测量实物模型的长度,并让他们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进行测量。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解释自己的选择。

讲解(15分钟)1. 逐步讲解比例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根据实际尺寸和比例尺上的刻度得出测量结果。

2. 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如何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如何测量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练(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些练题,包括选择合适的比例尺进行测量,计算实际长度等。

2. 引导学生相互检查答案,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例如建筑设计、地图制作等。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法。

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比例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练环节的表现,包括他们选择和使用比例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与比例尺相关的题目,以检验他们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源-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多媒体设备- 实物模型- 比例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比例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比例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比例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的第9课时,主要讲解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或平面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比例关系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是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时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尺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转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图上距离,或将图上距离转换为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2.难点: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图上距离,或将图上距离转换为实际距离。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三角板。

3.教学素材:比例尺相关的地图、图片、例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在这张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多少?”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比例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讲解比例尺的应用方法,并进行相应的例题演示。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我们将学习如何将实际距离转换为地图上的距离,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并知道不同比例尺表示的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直尺、彩笔2. 学具: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幅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提问:“你们知道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是如何相互转换的吗?”2. 讲解: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解释比例尺是如何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的。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设计旅游路线等。

六、板书设计1. 比例尺的概念2. 比例尺的计算方法3. 比例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比例尺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

题目1: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题目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

答案:题目1:3厘米× 1000000 = 3000000厘米 = 30公里题目2:10厘米× 50000 = 500000厘米 = 50公里2. 题目: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比例 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比例
第9课时比例尺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及作用。

2.能够使用比例尺绘制简单的地图或图形。

3.能够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实际应用中的比例尺绘制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
1.熟练掌握比例尺的运用。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尺问题解决。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和板书准备。

2.比例尺绘制工具准备。

3.相关练习题和案例准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比例尺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2.概念讲解(15分钟)
介绍比例尺的定义和用途,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讲解比例尺的绘制方法。

3.练习与引导(20分钟)
让学生使用比例尺工具绘制简单的地图或图形,引导他们计算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对应关系。

4.拓展与实践(15分钟)
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题和实际案例,让他们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强调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在家用比例尺绘制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并标明比例尺。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深入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例尺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以上即为本课教案内容,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教学笔记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教学内容教科书P53例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中第1~4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计算、绘图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一、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唤起已有知识的回忆师:我们的教室长8m,宽6m。

如果要把这么大的一个教室在纸上画出平面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缩小后画在纸上。

师:是个好办法,请看这里有两个长方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长方形能正确地表示出这个教室的平面图?【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第一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1100,宽也缩小到原来的1100。

预设2:第二个是错误的,因为第二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1200,宽缩小到原来的1400,长、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师:谁还想来解释一下?【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它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

预设2:第二个是不正确的,因为4cm与8m的比是1∶200,而1.5cm与6m的比是1∶400。

师:大家分析得很对!其实大家所说的1∶100,1∶200,1∶400,这些我们都叫做比例尺。

在同一幅图中,用同一个比例尺,才能正确表示原来的形状。

例如,第一幅图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 100,也就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所以第一个长方形表示教室的平面图是正确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1)]【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例尺是有接触的,之前也学过比的知识,创设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教案设计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应用》教案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求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提问。

(1)什么是比例尺?关于比例尺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从比例尺意义的认识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等方面回答) (2)说一说下列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①比例尺1∶250000。

②比例尺80∶1。

③比例尺。

(引导学生交流后说一说每种比例尺的实际意义)2.导入新课。

通过交流,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比例尺的应用) 设计意图:全面回顾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应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课件出示教材54页例2。

(2)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预设生:本题已知比例尺是1∶400000,图上的长度是7.8 cm,求实际长度是多少。

(3)思考、交流:如何求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生1:先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 cm,再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比例式,求出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

生2: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直接用图上长度7.8乘比例尺中的40000求出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

生3: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计算:400000÷100000=4(km),7.8×4=31.2(km)。

(4)重点理解基本解法。

问题1:为什么设的实际长度要以“cm”为单位?问题2:列比例的依据是什么?问题3:“400000”表示什么?生1:设的实际长度以“cm”为单位,是因为图上的长度单位是“cm”,只有图上的长度单位和实际的长度单位统一了,才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生2:列比例的依据是“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比例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四 比例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四 比例尺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四比例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

2. 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 = 地图上的距离÷ 实际距离。

3. 比例尺的应用: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地图上的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比例尺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比例尺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尺的定义,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3)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比例尺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准确率和完成程度。

3. 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精心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4.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新知”部分。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4.P57 9.
集体研讨备课
自主研改




一、激情导课
⑴什么是比例尺?关于比例尺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从对比例尺意义的认识,对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等方面回答)
⑵说一说下列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①比例尺1:250000
②比例尺80:1
③比例尺0∣__∣20∣__∣40km
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教具
学具
板书
设计




回顾完上节课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学习新的知识。老师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任务呈现:课件出示例2,
1.读题后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思考交流,如何求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
自主学习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交流: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小结概括根据比例尺画图的一般方法:
⑴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⑵根据数据,画出图形。
三、检测导结:
1.P55做一做,引导学生说一说绘制平面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绘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再完成本题。
2.P57 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3.P57 8.填写后,说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4.P57 9.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设实际距离为xcm,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根据比例的意义,直接用图上距离7.8米乘比例尺中的400000,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设的实际长度要以“cm”为单位?(因为图上距离的单位是cm,只有图上距离的单位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了,才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完上节课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学习新的知识。老师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任务呈现:课件出示例2,
1.读题后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思考交流,如何求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自主学习Biblioteka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交流: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能画出平面图
学习
任务
任务一,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任务二.根据比例尺画平面图。
检测
工具
1.P55做一做,引导学生说一说绘制平面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绘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再完成本题。
2.P57 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3.P57 8.填写后,说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巩固拓展:如果在比例尺为1:400000的规划图上,地铁1号线上的某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千米,那么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1千米=100000厘米
解:设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xcm。
x/100000=1/400000
x=100000÷400000
x=0.25
答: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0.25cm。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设实际距离为xcm,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根据比例的意义,直接用图上距离7.8米乘比例尺中的400000,求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设的实际长度要以“cm”为单位?(因为图上距离的单位是cm,只有图上距离的单位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了,才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小结概括根据比例尺画图的一般方法:
⑴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⑵根据数据,画出图形。
三、检测导结:
1.P55做一做,引导学生说一说绘制平面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绘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再完成本题。
2.P57 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3.P57 8.填写后,说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4.P57 9.
课题名称
比例尺的应用
主备人
本课题第几课时
7
本学期第几课时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认识比例尺,能熟练地求出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会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合作探究,运用方程解决比例尺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
会解决用比例尺的问题
任务二.根据比例尺画平面图。
任务呈现:
出示例3,读题,你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
怎样才能准确地画出平面图呢?
自主学习
先独立思考,明确,若想画得准确,应按照题目中给定的比例尺求出三个同学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分别求出三个同学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后,学生动手画图,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交流:
投影展示小组平面图,根据学生作品,全班提出意见。
4.P57 9.
集体研讨备课
自主研改




一、激情导课
⑴什么是比例尺?关于比例尺你了解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从对比例尺意义的认识,对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等方面回答)
⑵说一说下列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①比例尺1:250000
②比例尺80:1
③比例尺0∣__∣20∣__∣40km
列比例尺的依据是什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400000表示什么?(实际距离400000cm)。
板书
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xcm。
7.8/x=1/400000
x=7.8×400000
x=3120000
3120000cm=31.2km
答: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31.2千米。
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时,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
教具
学具
板书
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