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支点人生支教团广西省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义务教育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支教实习调研报告

支教实习调研报告

一、前言为了深入了解贫困地区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公平,我于今年暑期参加了一次支教实习活动。

本次支教实习活动主要在我国的贫困地区展开,旨在为当地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支教实习过程1. 实习学校及学生情况本次支教实习活动,我所在学校为我国某贫困地区的一所乡村小学。

学校共有6个年级,学生总数约200人。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许多学生需要步行数小时才能到校。

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2. 教学任务及成果在支教实习期间,我担任了四年级的语文教师。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在语文成绩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阅读、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教育资源匮乏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学设施简陋,缺乏图书、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学习条件较差。

此外,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育观念落后在贫困地区,部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孩子读书无用,导致学生辍学率较高。

同时,学校教育观念落后,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教育公平问题贫困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较大,城市学生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学生则面临诸多困难。

此外,性别歧视、家庭背景等因素也影响着教育公平。

四、建议与展望1.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2. 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应创新教育模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支教调研报告

大学生支教调研报告

大学生支教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支教的调研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支教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大学生支教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然而,目前大学生支教存在着支教地区需求不匹配、行业规范缺失、支教项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建议加强大学生支教宣传,完善行业规范,提升支教项目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调研意义现状问题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支教作为一种公益活动逐渐兴起,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支教的意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支教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意义大学生支教对大学生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大学生来说,支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教育意识,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大学生支教可以提供高素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支持,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

三、现状当前大学生支教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支教地区需求与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和能力不匹配,导致支教效果不佳。

其次,大学生支教行业缺乏规范和监管,一些不合格的支教项目存在于市场中。

再次,一些大学生支教项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四、问题本次调研发现了以下问题:支教地区需求不匹配、行业规范缺失、支教项目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支教的效果和质量。

五、建议为了推动大学生支教工作的发展,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大学生支教的宣传工作,提高大学生对支教意义和方法的了解。

其次,建立健全大学生支教的行业规范和监管机制,规范支教项目的招募、培训和管理。

再次,加强对大学生支教项目的评估和监督,确保支教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六、结论大学生支教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然而,目前大学生支教存在着支教地区需求不匹配、行业规范缺失、支教项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支教 调研报告

支教 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支教是指教育部门组织各类人才前往农村、边远地区开展教育支持工作。

为了了解支教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支教调研。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的方法,对参与支教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在支教工作中的感受和情况。

三、调研结果
1. 教师情况:大部分参与支教的教师对支教工作充满热情,他们通过支教工作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对学生的关爱,感到成就和快乐。

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因为生活条件艰苦和工作压力大而感到困惑和压力。

2. 学生情况:支教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贫困的家庭,他们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非常渴望学习和知识。

支教工作让他们感到受到了关注和帮助,在教育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4. 教学环境:支教地区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都相对薄弱,这对支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缺少教学资源和人才配套,也
是支教工作的一大挑战。

五、调研建议
1. 加大政府对支教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支教地区的教育投入。

2. 完善支教招募和培训机制,提高支教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加强支教地区的教育资源建设,改善教学环境。

4. 增加对支教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总结
支教工作对教师、学生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应对支教工作提出更多的政策和指导建议,以确保支教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推广。

支教生调研报告8篇

支教生调研报告8篇

支教生调研报告8篇调研报告是对调研任务的有力总结,也是对所取得成果的有效传递,调研报告可以为各种类型的组织(如政府机构、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创建,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支教生调研报告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支教生调研报告篇1一.乡村教育的总体状况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

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进程。

然而,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

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标准,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调查方式我选择了访谈的调查方式,通过访谈的形式,探寻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为农村义务教育建言献策。

在访谈人群的选择上,我根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寻找影响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1.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占gdp2%的比例,然而就这2%绝大部分都投入到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官员政绩思想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开展所谓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

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学成了空想。

2. 师资力量薄弱。

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大部分不是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清一色的民转公。

他们中只有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近年来,支教活动成为了许多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教的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并开展文化交流,但是支教活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支教的问题和改进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支教调研。

1.支教活动的情况在实地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了之前所没有的知识。

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环境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他们的学习资源非常匮乏,并且家庭经济条件也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

在支教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孩子因为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而产生了消极情绪,这些孩子在与志愿者交流时,表现出了沉默、孤独、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交往等问题。

2.支教活动中的帮助和不足支教活动的存在,对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的帮助包括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支教活动给志愿者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文化层次,让他们体验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且增强了他们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支教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志愿者的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有些课程安排不够科学和实际,导致孩子们无法充分利用到我们提供的资源。

此外,由于志愿者的时间和精力较短,难以对每个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关注和指导,无法达到这些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和关爱。

最后,由于支教活动的长期性和带来的诸多问题,一些质疑和批评声音也在不断出现,涉及到了活动政策、劳动合同、保险赔付等方面。

3.对支教活动的建议为了使支教活动更加有利于孩子们的教育和成长,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1)精挑细选志愿者,要求志愿者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心理抗压的能力。

2)改进活动组织和管理,充分考虑活动的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需要,科学制定和安排课程计划和活动项目。

3)鼓励个性化教育,通过与孩子们的深入交流和了解,了解孩子们的特点、需要和潜力,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辅导。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支教活动的实施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支教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
1. 了解支教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实施情况;
2. 探讨支教活动对受助学校和学生的影响;
3. 分析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 提出改进建议,为今后的支教工作提供借鉴。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调研结果】
1. 支教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包括短期支教、长期跟踪支教等;
2. 大多数支教活动都能满足受助学校的基本需求,提供了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教育培训;
3. 学生参加支教活动后,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较好的学习成绩改善;
4. 支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师生交流不畅等;
5. 部分支教志愿者缺乏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指导。

【调研建议】
1. 加强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 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善支教活动的教学效果;
3. 定期对支教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4. 支教组织应与学校、教育部门等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协作与调研。

【结语】
支教活动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发现,支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

希望通过本报告能够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支教工作,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支教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支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改善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条件,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减少贫困地区的教育差距。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支教活动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以及对志愿者的影响和收获。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向100名参加过支教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调查。

问卷包括了志愿者的基本情况、支教地区和学校的情况、支教活动的实施方式和教学内容、志愿者的收获和感受等。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支教地区和学校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志愿者选择了贫困地区进行支教活动,学校条件较为简陋,师资力量不足。

这也是支教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2.支教活动的实施方式和教学内容: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志愿者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基础学科,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

3.志愿者的收获和感受: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志愿者对支教活动有着积极的评价和感受。

他们认为通过支教活动,不仅帮助了贫困地区的孩子,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志愿者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语言交流、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但他们坚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支教活动对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学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帮助他们提升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志愿者通过支教活动不仅能够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带来帮助,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支教活动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解决,如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等。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学校条件和师资力量。

2.鼓励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支教活动,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以提升志愿者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支教调研报告范例

支教调研报告范例

支教调研报告范例
一、调研背景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为支教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报告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现状及支教需求进行分析。

二、调研方法
1.调研方法: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现状及支教需求进行研究。

2.调研过程:联系各地区农村学校,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学习情况等;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了解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规划和需求;查阅各地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相关数据,为分析提供依据。

三、调研内容与分析
1.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现状:分析各地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的现状。

2.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需求:了解农村地区对支教活动的需求,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的需求。

3.支教活动现状:了解现有的支教活动的实施情况,总结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1.提高农村地区师资水平: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2.改善农村地区教学设施: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3.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入农村地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加强与农村地区的沟通与合作:与农村地区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支教活动。

五、结论
本报告通过调研分析,了解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现状及支教需求,为今后的支教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水平,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支教调研报告7篇

支教调研报告7篇

支教调研报告7篇Research Report on supporting education汇报人:JinTai College支教调研报告7篇前言:工作报告是指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或法定对象汇报工作,汇报的内容包括近一段的工作情况和下一段工作部署。

本文档根据工作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支教调研报告2、篇章2:支教调研报告3、篇章3:支教调研报告4、篇章4:支教调研报告5、篇章5:支教调研报告6、篇章6:支教调研报告7、篇章7:支教调研报告篇章1:支教调研报告1、调研时间:XX年7月25日调研地点:黑山、金塘调研人员:今天我们走访了黑山和金塘两个地方,总体上说金塘的经济情况比黑山的要好。

金塘的村民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有的村名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盖起了自己的新房子,但有的村名还是住的木房,甚至有的还住着土房。

虽然这样,但他们村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比较支持,该村大部分的年轻男子都外出务工了,只留下妻子和孩子在家里,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几乎都靠在家的妇女照料,可能是因为太忙的原因吧,大部分家庭的居住环境都不是很卫生。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顺道家访了黑山的几个学生价,黑山的经济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大部分的居民依然住着土墙房子,但这儿的村民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重视,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四年级的学生杨桥兰,我们去她们家的时候她爸妈都不在家,所以我们只能从她居住的生活环境大概了解到她们家的经济情况。

在访问过程中我们得知她们家的牛刚刚死掉了,她们家住的土房环境非常的简陋,门上贴了一块低保的牌子,所以我们判断她们家应该是一家低保户,家境贫寒,但杨桥兰的学习缺不是很好,我上她们的英语课,从她平时的表现我可以判断她平时的生活有些散漫,而且学习不是很认真,可能父母不大关心吧!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导致黑山的这种情况,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像杨桥兰这样的孩子还是认识不到真正的导致她们如此贫困的原因呢?即使是在老师告诉她们要好好学习才能脱贫时,她们任然不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来教育她,希望在支教结束前能将她唤醒,能够真正的奋斗起来,为她自己,甚至是她的家人的未来踩下稳当的脚步!篇章2:支教调研报告【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时间:7月22日地点:大树脚调研人员:7月22日,我校大树脚的大多数同学没有到校上课,故我们决定下去走访以了解情况,于是放学后我们跟着到校的三名同学一起去大树脚调研。

支教实践调研报告

支教实践调研报告

支教实践调研报告支教实践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支教是一种志愿者活动,通过志愿者前往贫困地区的学校或社区,为当地的教育事业提供帮助。

随着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城乡发展差异的加大,支教活动逐渐兴起并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支教实践的调研,旨在了解支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支教活动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择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支教团队和100名支教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问卷包括开展支教的目的、地点、方式、时间等基本信息,以及志愿者对支教活动的评价和意见建议。

三、调研结果分析1. 目的与意义调研结果显示,近80%的支教活动是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支教活动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改变他们的命运。

2. 地点与方式调研结果显示,支教活动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和山区。

大部分支教团队采取了“一寓教室”或“一对一”教学的方式,通过与当地学校合作或者成立临时教室传授知识。

3. 时间安排调研结果显示,支教活动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大部分支教活动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以避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4. 存在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支教活动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管理机制,支教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存在不稳定性。

其次,部分支教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匮乏,限制了支教的实际效果。

此外,一些支教志愿者缺乏专业的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四、问题解决与建议针对调研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管理:建立统一的规范和管理机制,制定支教的活动标准和指引,确保支教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2. 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投入,提供基础设施、教材、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提高支教的实际效果。

3. 加强选派与培训:对支教志愿者进行严格选拔和培训,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教育背景或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4. 鼓励多元化支教方式:支持创新的支教方式,如线上辅导、远程教学等,以满足更多学生的教育需要。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

支教调研报告调研背景和目的:支教是指在农村地区向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支持的一种志愿活动。

为了了解支教活动的现状和效果,本次调研旨在收集支教志愿者和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评估支教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调研方法:1. 线上问卷调查:设计了针对支教志愿者和受教育者的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并收集回收结果。

2. 实地访谈:选择了几个支教项目的地点,在当地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了解支教项目的运作情况以及受教育者的反馈。

调研结果:1. 志愿者的主要动机:大部分志愿者参与支教活动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希望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帮助。

2. 志愿者的收获:参与支教活动后,志愿者们表示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3. 支教项目的运作方式:支教项目通常由NGO组织或学校组织,志愿者会定期前往贫困地区,为孩子们提供教育支持。

4. 受教育者的反馈:大多数受教育者表示通过支教活动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教育资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5. 需要改进的地方:受教育者和志愿者都希望支教项目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专业教育培训。

结论和建议:1. 支教活动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积极的,但仍有提升空间。

可以通过增加教育资源和专业培训来提高支教活动的效果。

2. 志愿者参与支教活动的热情和责任感是支教活动成功的关键。

可以通过宣传和培训来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

3. 支教项目的运作方式需要更加灵活和可持续。

可以尝试与当地政府和教育局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1. 廖智慧,杨岩. 支教教师的职业道德失范及其缓减途径[J].需要增加内容2. 赵倩. 输入与输出:支教活动中的文化调适[J].青年研究,2013(1):78-81.。

义务支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义务支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义务支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义务支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篇一」20xx年暑假,为了积极配合校团委科技三下乡精神,丰富我院学生暑期活动,我们经团委批准组织了一支由4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赴济宁邹城东滩矿开展了为期10天的“情系矿山子弟”疯狂英语义务支教活动,经过团队成员的踏实工作,东滩矿人们的大力支持,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这次义务支教活动,并达到了预期目的。

现将本次义务支教活动的筹备、实施及效果等情况总结如下:一、明确目的,认真筹备为了积极宣传青岛农业大学,让众多学生及老师了解我校,了解植物科技学院,增强我院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站在老师角度去思考,去体会老师的辛苦,增强学生的尊师品德,同时为了帮助当地缓解师资压力,救助贫困学生,为今后开展一帮一活动打下基础,我们经过和邹城东滩矿多次联系,开展了此次义务支教活动。

当明确活动目的并制定具体方案后,院分团委学生会通过海报、网络等渠道在全院学生中进行宣传,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此次活动得到了全院同学的积极响应,并且有很多同学踊跃报名参加,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丰富了本次活动。

经过申请和考察,最后确定了由刘提,郝翠,刘延楠,仇宗浩等四名学生参加此次义务支教活动。

为了顺利完成此次义务支教活动,在出发之前我们多次与东滩矿学校领导和老师联系,并且在7月8日进行了实地考察,确定了行程路线。

根据东滩矿中学校方领导的要求及反馈的信息,我们确定了本次活动实施的具体方案。

当团队于7月28日到达东滩矿中学后,首先根据校方年级主任的建议,将学生进行了分班,在29日与校方老师进行了交流并召开了学生家长见会面。

根据老师和学生反馈的信息,制定了这次活动的具体教学计划,同时使校方老师,学生及其家长对团队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在出发之前,我们组织召开了团队成员会议并进行了分工,强调了安全问题并明确了责任意识。

根据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我们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准备,并对学生在当地的安全、生活、形象及其处理好和校方老师、学生及其家长和当地群众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指导,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证。

实习支教教育调查报告

实习支教教育调查报告

一、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支教活动作为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公益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支教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支教工作的实效性,本报告通过对支教地区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调查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同时,也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农村支教。

本次调查以某省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支教工作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支教地区进行深入了解。

调查对象包括支教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支教教师基本情况(1)支教教师来源:调查发现,支教教师主要来自全国各地的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其中,师范院校毕业生占比最大。

(2)支教教师年龄:支教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30岁以下教师占比超过60%,具有较强的活力。

(3)支教教师学历:支教教师学历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80%。

2. 支教工作现状(1)支教工作内容:支教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班主任工作等。

(2)支教工作效果:支教教师普遍认为,支教工作对提高农村学生素质、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3)支教工作困难:支教教师普遍反映,生活条件艰苦、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家长观念落后等问题给支教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3. 学生情况(1)学生基本情况:支教地区学生普遍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2)学生学习状况:支教地区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低,但学习积极性较高。

(3)学生心理状况:支教地区学生心理素质相对较弱,部分学生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4. 家长情况(1)家长观念:支教地区家长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但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过高。

(2)家长支持:家长对支教教师的工作表示支持,但部分家长对支教工作的实际效果存在质疑。

大学生2024暑期社会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2024暑期社会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2024暑期社会支教调研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加了2024年暑期社会支教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了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和挑战。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了更清晰的定位。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详细汇报这次社会实践的过程和体会。

实践背景与目的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城乡教育差距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农村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暑期支教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旨在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实地走访和观察,了解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情况;二是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三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当地群众对教育的看法和建议,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

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我们发现,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同时,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很多老师需要身兼数职,难以专注于教学工作。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互动活动,如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和座谈会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困惑和难题,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同时,他们也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以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当地群众对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很多人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但现实中却面临着诸多困难。

他们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发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针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环境。

支教调研报告范文

支教调研报告范文

支教调研报告范文标题:支教调研报告一、引言支教(支教,简称为支教),即支持教育事业,以改善教育环境和提高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为目标的活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支教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覆盖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支教对象。

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

三、支教现状1. 支教地区范围广泛:支教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

2. 支教对象多样化:支教对象包括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其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占比最大。

3. 支教人员结构分析:支教人员主要由大学生、专业教师和社会志愿者组成,其中大学生占比最多。

4. 支教时间与周期:支教活动时间一般为寒暑假,周期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

四、支教问题分析1. 教育资源不平均: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条件与城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2. 教学质量不高:由于教育条件有限,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相对薄弱,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3. 支教任务难度大:支教人员通常履行多项职责,包括教学、改善教学环境和提供心理辅导等,对支教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

4. 支教效果缺乏评估:目前对支教活动的评估较为缺乏,缺乏科学的评估指标和方法,难以评估支教活动的效果和改进方向。

五、解决建议1. 增加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

2. 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革新。

3. 完善支教体系:建立支教教材和教学大纲,规范支教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供支教人员培训和支持。

4. 加强支教评估:建立科学的支教评估体系,制定评估指标和方法,定期评估支教活动的效果和改进方向。

六、结论支教是一项有挑战性的社会公益活动,是改善农村教育状况的重要途径。

然而,目前支教活动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平衡、教学质量低下、任务难度大和评估不完善等问题。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均衡采访记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均衡采访记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均衡采访记一个国贫县的资源整合之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均衡采访记《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26日1、3 版标准化的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教师周转楼相依而立,塑胶跑道、运动场、实验室设备齐全……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最高“学府”——龙胜初级中学崭新的校园。

这所学校的建成,激活了全县学校布局调整。

据广西教育厅近日公布的一份材料显示,龙胜的初中差异系数均值≤0.34,小学差异系数均值≤0.39,分别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达标要求,这标志着该县率先在广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龙胜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一个山区国贫县,县域内居住着苗、瑶、侗、壮、汉、回、彝、黎等11个民族,总人口约17.2万,“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龙胜最真实写照。

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龙胜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山村学校点多、面广、班额小,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制约着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泗水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余秀良虽然还在读小学,但已先后换过3所学校。

一、二年级在孟山小学读书,三、四年级在细门小学。

现在,余秀良到了离家10多公里的泗水中心小学读书。

虽然离家越来越远,但余秀良却更喜欢在泗水中心小学读书。

她说:“在这里,我有福气啊。

”为了解决集中办学后学生上下学交通不便的问题,龙胜县财政每年拿出76万元,为所有在县城读书的初中生发放路费补助。

此外,在马堤、平等、乐江3个乡镇投入30万元,对在中心校就读离家较远的小学生,给予一定的路费补助。

进县城上学感觉变化大的不仅是学生和家长,教师们也有很多切身体会。

龙胜把加强校际教师、校长交流作为促进师资均衡发展的关键点来抓。

从2008年起,在全县推进中小学教师轮换支教与挂职研修,县里的龙头学校每年定期定数向薄弱学校派出支教人员。

同时,从薄弱学校选派教师到好的学校挂职研修,还确保每年公用经费的5%用于教师培训。

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举措,基本实现县域内教师的均衡配置。

最新社会实践支教调研报告

最新社会实践支教调研报告

最新社会实践支教调研报告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们的团队深入到了中国西部的偏远农村地区,开展了一项关于支教活动的社会实践调研。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支教活动对于当地教育质量的影响,以及支教老师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我们对当地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的合作,我们收集了包括学校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材料等方面的数据。

分析结果显示,尽管近年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有所增加,但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仍然严重不足,特别是在科学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源方面。

其次,我们对支教老师的工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观察。

支教老师们普遍表示,他们对于能够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中感到自豪,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例如,语言和文化差异、缺乏教学经验、以及与当地社区的融合问题等。

此外,支教老师还面临着生活条件艰苦、心理压力大等问题。

接着,我们对受教育的孩子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交流。

孩子们普遍反映,支教老师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学习机会和视野。

特别是在艺术、体育和外语等课程上,支教老师的多样性背景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学习内容。

然而,孩子们也表达了对于教育持续性和稳定性的担忧,因为支教老师通常只在短期内驻留。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旨在改善支教活动的实施效果。

这些建议包括:加强对支教老师的培训和心理支持,提高当地教育设施的标准,增加对教育的长期投入,以及建立更加完善的支教老师与当地社区的沟通机制。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研,我们更加坚信支教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为未来的支教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2024寒假支教个人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2024寒假支教个人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2024寒假支教个人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一、支教背景与目的随着国家对教育公平性的重视,支教活动成为了连接城乡教育的重要桥梁。

我选择参加支教,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更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们未来的关注。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知识的种子,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

二、实习岗位的认识与见解在支教过程中,我担任了语文教师的角色。

我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引导者。

因此,我始终坚持以身作则,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其他支教老师共同协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支教过程中,我遇到了诸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们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法,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同时,我还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关爱和耐心引导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我还积极与家长们沟通,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四、实习过程的总结与收获通过这次支教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力量,明白了教育对于孩子们未来的重要性。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们沟通,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其他老师共同协作,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五、对实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的建议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我对农村教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

其次,我在教学方法上还有待提高,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最后,我也需要在与孩子们沟通时更加耐心和细心,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针对这些不足,我建议在未来的支教活动中,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研究和了解,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和互动,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六、个人对实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通过这次支教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伟大和教师的责任。

支教调查报告3篇

支教调查报告3篇

支教调查报告3篇我们活动共进展了4天,受益人数到达千余人,同时通过相关地点的媒体进展了报道。

在各地团委中引起一致好评。

作为一支大学生实践团队,在各个实践地都遭到了热情地接待。

我在本次社会实践中主要负责摄影、访谈内容的记录以及辅助其他队友工作。

社会实践过重我们不仅仅增加了友谊,更重要的是锻炼本人的才能,也看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社会现象。

在**县初级中学、一所高级中学进展大学生涯宣讲,让我们本人重温大学生活两年的收获。

我从进入学校是一个内向,对本人人生目的迷茫的学生,已经转变为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向上,在学生工作中认真严禁的新时代大学生。

同时以在武汉大学生活、学习、工作,作为演讲实例,也一次次让我们热血沸腾,看到熟悉的一步部宣传片,我们讲解着漂亮的校园,更增添几份爱校之情。

而在座的弟弟妹妹们正在经历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程,我们想通过本人的微薄之力,让他们看到大学生活的美妙,他们能够在梦想中鼓舞本人发奋图强。

事实上如此的互动,给我们是一次重温本人历程,同时又能锻炼本人沟通与表达的才能,对他们来讲是一次放飞梦想的时机,脑海中的大学不再那么抽象,变压力为动力,对学校来讲丰富了在书海中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够为学校的教育任务作出一点点奉献,我们希望家乡有更队的人才辈出。

对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施行征询卷调查,我们在宣讲过程中进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化开展的调查。

通过这个匿名调查,结果反映能够更客观真实,我们能够对结果分析,理解到当今农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程度。

我们的文化建立需要农村的大力支持。

在经济社会开展比拟好的村庄进展参观,调查其乡村经济、民风、教育开展以及医疗卫生情况,并进展采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严峻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支教的调研报告

支教的调研报告

支教的调研报告标题:支教项目的调研报告引言:支教项目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提供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教育支持与帮助。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支教项目的运作模式、师生互动情况以及对受助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参与者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

通过调查和访谈,将对支教项目进行深入剖析,为今后的项目改进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支教项目的概况本部分主要介绍支教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对于支教项目的组织机构、资金来源和项目规模进行梳理,并简要介绍支教地区的基本情况。

二、支教项目的运作模式本部分主要讨论支教项目的运作模式。

通过对项目的策划、组织与执行过程的调查与访谈,了解项目在选址、教学计划、活动安排等方面的安排与实施情况。

三、师生互动情况调查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探讨支教项目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

了解受助地区学生对于支教老师的意见、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印象与评价。

四、支教对受助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本部分主要研究支教活动对受助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受助地区学生教育水平、学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分析,评估支教项目对受助地区教育的促进作用。

五、支教对参与者个人成长的促进作用本部分通过对参与支教活动的志愿者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研究支教活动对于志愿者个人成长的影响。

包括思想认识、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等方面。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支教项目在促进受助地区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对参与者个人成长起到一定的促进。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与挑战,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的保障等。

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的支教项目中注重加强教师培训与支援,提高教学质量,为受助地区的教育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1] 张超.支教活动评估与思考[J].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459(07):44-45.[2] 杨勇斌,何兰,白晓星.基于量表的支教项目调研评价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9,(11):14-16.[3] 杜吾吾.支教项目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其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57-5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胜各族自治县义务教育调研报告一、义务教育背景(一)基本情况龙胜各族自治县地处湘桂边陲,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3镇7乡,总人口17.2万人,居住住苗、瑶、侗、壮、汉等五个主体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80%,1951年实现民族自治,是中南地区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龙胜县境内山高水陡,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由于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因素,龙胜经济社会发展较慢,是国家重点扶持开发的少数民族贫困县。

龙胜县目前有幼儿园13所,入园前儿童3922人,有专任教师152人;完全小学11所,教学点55个,在校学生8945人,专任教师757人;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1896人,专任教师354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1896人,专任教师122人;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学生257人,专任教师34人。

(二)问题显著龙胜县于1998年实现“两基”达标,由于是低水平的达标,龙胜县的教育发展仍然十分缓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以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作为突破口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学校分布散,规模小,办学效益差。

龙胜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地广人稀,群众居住分散,造成学校布局分散,班额小,师生比低,教育成本高。

2005年底,全县有小学127所(其中完全小学52所),初中13所(其中附中2所),高中2所(含职业高中)。

完全小学校均规模113人,教学点平均人数12人;不足10人的教学点有36个,小学平均班额18人(国家标准45-50人);初中校均规模348人,平均每班32人(国家标准45-50人);小学师生比1:10(国家标准1:23),初中师生比1:13(国家标准1:18)。

全县生均教育经费比全区平均值多1倍以上,县财政收入的一半用于教育,也仅能满足教职工的工资,维持学校正常运转都相当困难。

2. 农村校舍闲置浪费,城镇校舍紧张,办学条件差。

2005年以前,全县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入村完小以下学校,但农村学校生源锐减,许多村级以下学校校舍闲置,如伟江乡丛林小学,一栋投入几十万的四层教学楼,建好之后只有20多名学生。

同时,城镇学校的校舍又十分紧张,像镇上某一小学的宿舍就是由教师改成的,40多人挤在一起,床位也十分紧张,必须两个学生睡一张床。

大部分学校各种功能室也十分紧缺。

教师结构矛盾突出,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由于学校布局分散,校点多,专业教师缺乏,致使音乐、美术等课程无法开足开齐。

另外,因为学校规模较小,特别是教学点,只有开设二复式或者三复式教学班,教师必须兼上几个年纪的多门课,只能穷于应付教学,无力教研教改,更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所以造成教师整体水平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强烈,普遍存在择校现象龙胜县少数民族素有重视子女教育的优良传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全县每年大约有200-300名学生家长将子女送到桂林市市区学校就读,乡村以下的学生家长则想法设法将子女往乡镇和县城学校送,甚至出现了年迈的祖辈长年在城镇政府所在地租房“陪读”的现象。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2007年至2011年共投入了2.5亿多元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其中,县级财政投入财政自筹资金1.9亿元,争取上级资金6000万元。

其中投入1.2亿元在半山腰上开辟80余亩土地,新建了一所可容纳2700人规模的标准化的龙胜初级中学。

同时,投入5000万元扩建了民族中学校舍,把县民族中学的规模扩大到可容纳2200人。

投资3500万元新建龙胜镇小学,投资2032万元在各乡镇中心小学建设标准化的综合楼和学生公寓楼,投资130万元改建龙胜县幼儿园等,共建校舍达12.9万平方米。

此外,还投入400多万元添置中小学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县城中小学实现了“班班通”等。

截止今年,基本实现了全县初中生集中县城两所初中寄宿就读,全县10个乡镇已有7个乡镇的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集中在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就读,余下的1-2年级学生集中村小或片区小学就读目标。

表1.龙胜县2007年-2011年财政收入与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表年度财政总收入(万元)教育投入(万元)教育投入占财政收入比例%其中用于布局调整经费(万元)200716440858752%12502008200401170058%39062009228031383061%44652010283571523154%496220114687共计19000由表1.可见,龙胜县的教育投入均占当年财政收入的50%以上,其中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投入逐年增加,从实地调研的结果看来,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效。

表2. 教师对撤并后新学校满意度的调查(%,教师代表42名)指标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教师学校生活21.4367.8610.71教师收入82.1417.86教学信息获取渠道57.1439.293.57教师间合作机会53.5710.644.71教学条件67.8632.14管理水平53.5746.43教学质量25.0067.867.14工作强度20.8625.5753.57综合满意度39.2949.8610.85满意度总计满意84.60不满意15.40表3. 学生对撤并后新学校满意度的调查(%,学生代表73名)满意度指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上学路程34.2925.7140.00食宿环境65.7120.0014.29教学设施85.7111.432.86学习环境77.1417.145.72老师对学生关注度62.8625.7111.43师资水平71.4325.712.86综合满意度57.1428.5714.29满意度总计满意85.71不满意14.29表4. 家长对撤并后新学校满意度的调查(%,家长代表40名)满意度指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学校撤并22.7354.5522.72布局调整推进速度77.2722.73教育质量68.1831.82食宿环境59.0913.6427.27满意度总计满意87.65不满意12.35三、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一)“入学机会”指标完成情况1. 龙胜县为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民族、地域、贫富等都提供了入学的均等机会,2012年全县7-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生辍学率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9.4%,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3%。

2. 龙胜县留守学生总数1727人,其中小学阶段1332人、初中阶段395人,约占全县初中小学学生总数的13%,边远乡村留守学生较多,特别是马堤、伟江和乐江等边远乡村的留守学生比列达44%以上,龙胜县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机制,在每所寄宿制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

在伟江、江底乡两乡投资30万元,在两乡中心小学成立了未成年人活动中心,配置校园广播系统、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室等一系列设备设施。

3.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总计31人,已入学随班就读30人,入学率达到96.7%。

4. 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比例逐步提高。

2011年初中毕业生1326人,其中升入龙胜高中685人、中等职业学校及509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90.4%;2012年初中毕业生1433人,拟升入普通高中690,、中等职业学校624人,占总毕业生的91.7%。

5. 目前,全县小学11所,初中2所,根据2011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数据计算出来的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差异系数,初中和小学的数据如下表5。

表5. 龙胜各族自治县2011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水平情况表类别校名系数均值教辅用房图书计算机教学仪器中级教师高学历教师运动场馆生师比小学龙胜小学1.6721.395.97129.150.050.051.6718.273.10 18.06 3.54 168.29 0.05 0.064.43 14.66瓢里小学5.79 14.85 10.44 461.85 0.06 0.08 3.86 12.15三门小学2.23. 34.30 6.09 358.42 0.04 0.06 6.53 15.08和平小学4.20 12.80 7.89 236.59 0.06 0.07 2.94 13.494.68 15.10 4.32 1195.97 0.05 0.05 2.84 16.93江底小学1.85 34.57 9.88 197.53 0.05 0.07 6.86 13.50马堤小学2.12 13.27 9.80 245.10 0.07 0.08 6.35 11.66伟江小学2.27 33.03 5.11 390.39 0.050.071.62 11.484.5239.872.84227.600.070.123.668.57乐江小学2.602.0811.84 565.370.030.085.0011.55全县平均值3.1921.767.07379.660.050.074.1613.39小学差异系数0.390.410.520.410.760.220.240.430.20中学民族中学5.2430.448.79103.360.050.050.9315.86初级中学4.534.001.70352.290.050.054.0415.30全县平均值4.8817.225.24227.830.050.052.4915.58初中差异系数0.340.070.070.680.550.010.040.630.02(数据来源于:2011年10月31日全区布局调整推广发展指导专家小组)龙胜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水平初中和小学差异系数分别为0.34、0.39,地域差异系数均值要求。

四、教育部门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二)制定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生均教育经费的新标准(三)适当调整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的编制根据中小学生(主要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特点,应按一定比例给寄宿制学校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和适当数量的后勤人员,并对生活老师和其他后勤人员的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

根据布局调整后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新变化,建议适当调整寄宿制教学辅助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具体数据比例如下表8.表8. 寄宿制教学辅助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建议表食堂工作人员生活老师保安人员校医小学初中小学初中小学初中小学初中1:801:801:501:1001:1001:1501:5001:600(四)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五)加强学校的“软实力”的建设(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七)重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