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虎-移动互联时代的高校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

合集下载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下我国“985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社会关系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下我国“985高校”图书馆之间的社会关系分析
3.2 合作原因 3.2.1 取长补短°高校图书馆间寻求合作多数是 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高校学科 资源建设在全国排名靠前的学校更是其他学校希望 合作的目标°在上述的分析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高 校如师范类的北京师范大学与理工类的北京理工大
学建立高校图书馆合作,不仅促进了不同优势学科 间的资源互鉴共享,更为本校较为薄弱的学科寻求 优质的资源 3.2.2 精益求精°国家十分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 展与进步,鼓励图书馆间进行合作与交流,高校图书 馆作为具有专业性的学科学术资源,若通过强强联
摘 要:通过 UCINET软件用社会分析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等角度对我国")85高
校”图书馆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数据转换,最后得出了我国")85高校”图书馆之间建立合
作关系的模式与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高校图书馆合作与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85学校;高等学校图书馆;UCINE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2北京大学图书馆 12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2
图书馆
32
图书馆
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13 同济大学图书馆 23 南京大学图书馆
4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14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4 东南大学图书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图书馆
15 重庆大学图书馆 2+
图书馆
33 山东大学图书馆 34 吉林大学图书馆
18
中国人民大学
19
电子科技大学
2#
四川大学
1.56 #.925
#.81#
#.75 #.68 #.58
中心性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点参考值,中 心性分析可分为三种:个体中心度、点度中心度和中 间中心度⑷。个体的中心度测量处于社会网络的中

#浙江大学网络与媒体实验室简介

#浙江大学网络与媒体实验室简介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与媒体实验室简介网络与媒体实验室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智能交互与信息处理、下一代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学术方向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等 50 余名研究人员和 20 余名专职科研辅助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为鲁东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 151 人才重点培养对象,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浙江大学信息中心主任),指导老师包括许端清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研究所副所长)、邢卫副教授、林怀忠副教授、董亚波副教授、王勇超高工;刁常宇讲师、赵磊讲师;朱文峤博士后。

实验室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以及重大横向合作项目,主要有:考古发掘现场遗存鉴别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参与单位)国家科技部面向创意设计的文物知识体系研究与知识库构建国家科技部设计素材智能检索技术研究<子课题)国家科技部敦煌莫高窟微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主要参与单位)国家科技部木构古建筑健康状态分析评估方法研究国家文物局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遗产基本要素整理、价值发掘与展示研究浙江省文物局中国石窟寺考古中 3D数字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敦煌遗书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及软件系统开发<子课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应用示范国家科技部数字博物馆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国家科技部数字博物馆多媒体信息支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国家科技部文化遗产的个性化自适应展示方法国家科技部面向文化旅游现场服务的手持终端应用支撑系统国家科技部文物出土现场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与数字化记录解决方案<子课题)国家文物局数字博物馆关键技术系统及应用研究浙江省科技厅博物馆手持式导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浙江省文物局考古遗址发掘数据采集与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大学自主科研项目,西域文化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发网络支撑子平台、支撑重大文化遗址保护的物联网关键技术与装备系统实验室在图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无线传感网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处于国内前列,自主研制了高精度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古代壁画高保真自动采集系统、航模摄影大场景三维重建系统、世界最大幅面高保真书画扫描仪、便携式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微气象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系统、环幕多通道立体展示系统、球幕展示系统、沉浸式人机交互系统、全息展示系统等设备,广泛应用于敦煌莫高窟、良渚文化遗址、金沙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西安凤栖原墓地、湖北熊家冢墓地等国内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发起成立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浙江省)<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参与建设国家古代壁画保护项目中心<鲁东明教授担任副主任),在应用技术创新、科研成果推广方面已成为我国文物数字化领域的中坚力量,组织筹建的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基地即将在紫金港校区落成<占地 3 亩、建筑面积 400平 M、投资 1800 万元)。

教育信息化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教育信息化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教育信息化: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文|孙曙光 王鹏 张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为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营造了良好环境。

与此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加快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内生需求。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

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对各领域进行着深度的改变和全面重塑,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2021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毫无疑问,现阶段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离不开信息化的有效支撑,以信息化为手段推进治理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课题。

一、教育信息化为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提供新机遇(一)信息化推进高校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在我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教育治理的理念,是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此后,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首要目标。

当前,我国正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其构成要素往往包括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科研成果等等这些显性的指标,而一流的治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实际上,治理是一项基础性工程,能为一流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有效的治理使集成要素迸发能量,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低效率的治理则可能事倍功半。

显然,高等教育新使命、新任务的变化和改革的路径选择,亟需实现由高校管理向高校治理的转变。

从管理到治理,虽然一字之差却意味着高等教育体系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巨大变革。

相对于大学管理而言,大学治理是社会和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学发展水平越高,治理的作用就愈加凸显。

作为理念层面的大学治理已逐渐走进政府和大学的视野,并发挥相应观念的转变。

但要实现实践层面从大学管理向大学治理的转变,还需要长期的探索过程。

搭建“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提升西部地区教师在线培训效能

搭建“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提升西部地区教师在线培训效能

搭建“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提升西部地区教师在线培训效能作者:杨馥宁沈善良英卫峰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3年第11期[摘要]教师培训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推进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培训模式和管理机制,提升培训质量,探索标准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师在线培训管理机制,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立足西部地区教师培训工作现状,对标新时代教师发展需求,灵活安排,有效开展教师线上培训,在实践中搭建了“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聚焦“三位一体”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效能的提升,有力支持参训教师立足教育教学岗位。

[关键词]国培工作“PMRT”在线培训新模式“三位一体”学共体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线上教师培训已经成为传统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力补充,尤其在西部地区,在线培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有效调配多地区的优质师资资源,为本地教师培训工作增效赋能。

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该文件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

在信息技术平台上进行线上培训是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应时之举,更是实现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PMRT”在线培训模式是基于网络平台基础之上,贴合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培训对象的长期发展目标,将施训者、受训者、管理者三方融入一个共同的学习体中的全新在线培训方式,它包括训前调研预测(Prediction)、训中多元融入式线上培训(Multiple integration online training )、训后的管理者和专家团队的研究(Research)和学员跟踪指导(Track)三大板块四个部分的创新培训模式。

“PMRT”在线培训模式的搭建提升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提升了学校线上培训工作的效能,有力推动了教师在线培训方式的改革。

“PMRT”在线培训模式提出的背景线下集中面授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培训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场优势,施训者、管理者、受训者三方通过走进一个共同空间建构起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彼此影响、相互学习,促进三方尤其是受训者的快速成长。

探索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发展

探索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发展

探索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发展发布时间:2021-08-18T14:48:43.99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2期作者:王娟娟[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王娟娟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山东威海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1975)提出中间组织理论,认为高校与企业合作,以学生素质为导向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方式将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应的国家政策法规也相继被制定出来。

计算机专业作为院校专业设置中的重要组成,更加需要对校企协同育人体制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措施实现制度创建。

关键词:职业教育;育人机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跨界的思维,打通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校际之间的通道,建立协同培养体系,有利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落地实施。

通过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学分制改革、工作室教学等构建制度保障和资源平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测评手段发掘潜质,建立完善的育人机制模型,从专业选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践实训等方面与学生的素质状况密切相连。

一、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发展问题(1)在校企合作统筹过程中缺少政府的协调。

在具体的国家政策法规中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其所法规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只是笼统概括,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

(2)在各项扶持与激励政策方面,校企合作双方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降低,这都是因为相应法律法规的缺乏。

(3)政策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多是宏观调控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配套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性。

教学直播软件在二外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教学直播软件在二外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教学直播软件在二外第二课堂中的应用159教学直播软件在二外第二课堂中的应用王雨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71)摘要:面对“互联网+”模式的普及,本文作者以沪江cctalk教学直播软件为载体,以辅助和扩充课堂教学 为目的,根据直播教学的特征对课程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对二外第二课堂进行了一次有价值的教学实验。

结果发现,通过此次教学实验,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语法、词汇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得到了 有效拓展,自学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在本次实验中,直播教学的便利及不便之处也得到了体现。

但 总体来说,“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将对教学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为之提供更加多 元化的渠道。

关键词:二外教学第二课堂直播教学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8-0159-02随着“互联网+ ”理念的要求和普及,教育工作者们 早已开始尝试将教育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互联网+ 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供 了新的渠道。

在此大背景下,笔者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学工 作,观察在二外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传统教学法,重语法 词汇,轻口语听力。

在课后,学生除了完成既定作业,很 少再会主动获取知识。

这就造成了二外学习局限于课本内 容、学生听说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等情况。

因此,笔 者以沪江cctalk教学直播软件为载体,具有针对性地初步 探索了教学直播软件在二外第二课堂中的应用。

一、具体操作1.教学设备作为直播主体(即教师),只能用电脑进行直播;作 为直播对象(即学生),可以在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 设备中任选其一。

双方都需要处于良好的互联网络连线中。

此外,双方都应事先将cctalk客户端下载到个人设备上,并注册新用户。

由教师预先“建群”,并将学生们都邀请 进群。

2.教学时间和地点虽然直播软件基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但周内学 生学习安排比较紧凑,周末白天及周六晚上学生安排出行 较多。

教改题目

教改题目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孙景蔚 桑永宣 陈国金 戚明钧 黎常 裘益政 田师一 余燕平 楼伯坤 林家莲 陈文娟 毛锡锋 张艳 孙卫红 徐时清 左冕 范庆瑜 赵伟春 汪国建 楼航芳 许丽 来平凡 黄真 郑园娜 楼然苗 丁天明 宋秋前 傅纪良 郑基 蔡慧萍
基于校企联动平台和工作室制的工业设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的研究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评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于体育教学和锻炼 干预的研究与实践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融合互动机制研究和探索——以绿色制药基 地班为例 多元协同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三商”协同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 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着力提升教学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研究与实践 科研反哺教学育人体系的探索 环境科学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效能提高的“五个一” 班主任工作创 新实践 “法律思维中心”论的教与学方式创新——法学课程“五步教学 法”的理论与实践 “四会”反思型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走向卓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评价与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视频公开课与资源共享课教改研究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360°评价体系的构建 面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毕业实践环节综合改革研究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定位的会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体育师范生“学成”标准理论与实践探索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指标与推进路径研究 通识教育背景下“单件小批”专业素质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索 卓越服装设计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系列实验,构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新模式 信息类专业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生态优化问题研究 地方院校本科专业布局优化与调整的机制研究 工业设计专业E-CO移动学习社区建设与应用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化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自主学习理论、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 基于FPGA技术的开放式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实验改革研究

“5G+VR”技术发展背景下学校智能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实现

“5G+VR”技术发展背景下学校智能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实现

“5G+VR”技术发展背景下学校智能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实现作者:唐王娜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2年第05期[摘要]“5G+VR”技术是结合了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技术,是实现学校智能思政教育平台构建和发展的基础载体。

该平台的构建主要从硬件设备平台、软件开发平台、师资人员配备及开发流程等四个方面得以实现。

基于“5G+VR”技术构建的学校智能思政教育平台,是引进“5G+VR”技术构建的高质量教育平台,可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习体验、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独特性和时代性。

[关键词]“5G+VR” 思政教育智能平台引言2020年3月,國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其中重点强调了要将5G和VR等新技术引进至课堂,通过建设远程教育、智慧课堂、智能平台等推动教育产业升级,提升教育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5G+VR”技术发展背景下构建学校智能思政教育平台,能够将新的通讯技术和虚拟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丰富教育模式和途径,体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性。

“5G+VR”技术概述5G特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是英语Fif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的缩写。

2019年6月,我国工信部通过了5G商用牌照的上市,此举表明我国通信技术产业的成功升级,同时,也意味着5G信息时代的正式到来。

5G技术解决了当前智能教育平台数据传送延迟、画面卡顿的问题,为多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通信基础。

VR特指虚拟现实,是英语Virtual Reality 的缩写。

上个世纪60年代,VR技术被科学家首次研发出来。

经历了6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当前以计算机为核心,以传感器和仿真设备为辅的VR技术。

VR技术成功地创造出一个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了近似于真实世界的交互体验。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学校将共享性较高的大型仪器设备统一纳入 校级分析测试中心管理,累计 38 台(套),设备总原 值 4 781.59 万元。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有高分辨率 双聚焦磁式质谱仪、X 射线衍射仪、透射式电子显 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 仪、液相-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 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电液伺服疲劳 试验机、三维应变光学测量系统、X 射线应力测定 仪、五轴高速加工中心与在线检测系统、光学追 踪仪、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ECU 及综合性能试 验台、新能源汽车电机性能测试系统、整车性能 测试系统、多标记微孔板检测系统、生物分子相 互作用分析系统、差示扫描量热仪、流式细胞分
第3期
周文鳞,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115
选仪、高能量皮秒激光器、磁控溅射系统、三坐标 测量系统等。
(二)开放共享管理体系的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 成立了江苏理工学院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建设 和协调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校级层面没有设 立仪器设备开放管理的问题,将江苏理工学院分 析测试中心调整并挂靠在科学技术处,理顺了管 理渠道,推进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和开 放共享工作。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下设中心行政、 业务办公室(合署),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样品接 收、安全等工作。中心各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 大型仪器依据不同类型实行专人负责。结合学校 实际情况,制定了《江苏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大 型仪器设备使用及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该办 法规定:单价在 50 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应实 行校内外开放共享;经考核合格的设备管理人员, 根据其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贡献,计 算相应工作量;开放共享所获净收益用于仪器设 备的运行维护,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绩效奖励。 同时,制定和修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大型 和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收费维护规定》 《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实 施细则》和《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年度绩效考核办 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结合学校大型仪器开放 共享情况,建立并完善开放共享的管理制度体系, 明确了开放实验室运行管理权责、开放共享激励 与约束等,使得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有章 可循、有规可依[11]。

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蜂论坛在南昌大学召开

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蜂论坛在南昌大学召开

育 与信息高度融合 ”的理念 。南 昌大学朱友林副校长 介绍 了南 昌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和校 园信息化建设 的发 展。江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胡永红处长表示 ,教育 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和社会各界 的广泛参与 。
据组委会执行主任、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技术标准 委员会秘书长钟晓流教授介绍 ,全 国数字校园建设与
的 焦 点 问题 。 在 为 期 两 天 的会 议 日程 里 ,来 自全 国
教育技术 分技术委员会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
委 员会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教育 技术协 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华南港澳地区高 校 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 社 联合主 办的第 四届全 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 峰论坛在 南 昌大学召 开 。本 届论坛 的主题 为 “ i N代
近百所校 的2 0 0 余位专家 学, 围绕 网络 时代 的人才培 养、 教育信息化 的机遇与挑 战、智慧校园的建设 、数
字视频资源 共享、信息技术支撑 的教学模式创新、教 育信息化标准应用 、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等议题深入
地交流。
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计 ”。开幕式上 ,教育部科技司
信 息 化 处 张拥 军 处 长 立 足 我 国 教 育 现 状 ,阐 述 了 “ 教
C N 1 1 4 9 9 4 / T

中围 I 目 观代 ' 。 I 刀 日 装 界 备
2 0 总 1 3 第 年 第 9 期
1 6 9 期
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蜂论坛 在南 昌大学召开
2 0 1 3 年4 月1 3 日,由全 国信息技 术标准化委 员会 理念 、教学对象、教学 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媒介手段等诸多方面都发生 了巨大的变革 。在新的历 史时期,如何追踪教育信 息化建设的发展大势 ,如何 设计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如何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模 式 ,是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普遍关注

中国MOOC学习者要逾越的七大问题

中国MOOC学习者要逾越的七大问题

中国MOOC学习者要逾越的七大问题日期: 2014-08-29作者:刘安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摘要】当前 MOOC 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面临来自 MOOC 官方、学习者自身的限制,产生了七个主要的学习问题。

其中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第三方通过创建工具服务、本地社区和教学服务等方式予以解决,以支持 MOOC 学习者更深入持续的学习。

【关键词】 MOOCMOOC学习背景内容优质,难度较高MOOC 课程多来自欧美传统高校,由高校教师直接任教,很多教师所教科目是其在高校讲授过若干年的内容,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既能传递该领域最核心重要的内容,又能兼顾内容与学习者的联系,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或简单直观的类比促进学习者理解。

所以这些来自常青藤高校的内容具有非常高的质量,可以让全世界不同水平的学生学到该领域最好的课程。

然而也正因为其高校的背景与内容的核心程度,有些内容艰涩难懂,需要通过慎重仔细的分析推断方能理解;加之欧美与东方思维逻辑的差异、表达方式的区别,理解课程内容本身具有较高的难度。

此外,因 MOOC 开始发放课程证书,有些传统高校更是有意愿认可 MOOC 课程,同意将其转换为普通高校学分,美国的公私立教育认证机构也正在启动对 MOOC 课程能否达到大学水平的考评。

倘若 MOOC 课程确实达到高校水平可以转换为学分,对于高等教育层次以下或跨学科的学习者来说,学习的难度还是不可小觑的。

课程化、序列化MOOC 毕竟是 Course(课程),与 Khan Academy 、TED-Ed 等仅提供分类的教学视频相比,MOOC 使用课程的概念贯穿关联视频,更突出视频间的顺序和关系,使学习者可以更清楚明确地接触到教学者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传递的教学内容,缩短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可能存在的思维差异。

多用视频,关注体验MOOC 课程多使用视频的形式教学,具有直观、信息量大、情感丰富、刺激多样等特点,强化学习者与媒体的交互,降低课程学习难度;且每段视频不超过7分钟,视频中穿插练习题,更便于学习者长时间保持注意力,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应用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应用

教改教研今天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应用李 琦(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冀南新区马头小学 河北 邯郸 056046)摘要:“互联网+”时代的来袭,自然也给教育带来变革。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以云计算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搭建涵盖核心应用的教育云平台,在现阶段我国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究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国家平台;教育资源;课堂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4-0077-01 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应用重点面向了师生,顶层设计,所有教学资源由全国各地教师共享共建。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使我校教育搭上了现代化的列车,丰富的教育资源给了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一次新的契机。

它解决了现阶段学校教学资源尤其是免费的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把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及时地送到了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和城市的师生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优秀课堂实录、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作业习题、优秀学科团队工作室等,这些资源的到来缩短了城乡教育的差距,极大地满足了我们广大农村师生对知识的奢望和渴求,给农村教育教学带来质的飞跃。

1.将公共资源应用到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合理运用平台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随着我校三通两平台的逐步完善,国家教育资源走入常规教学已成为现实。

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为农村学校,我们怎样才能将优秀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呢?1.1 利用平台在线教研,接受教育理论。

农村学校的信息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而平台里的在线教研室、优秀教研专题、优秀学科团队工作室正好提供了这样的便利。

它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的特征,而且可以回放观看,这种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距离的学习方式,为我们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接受新的教育理论,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

浅谈坚持立德树人,建构“网络学习空间”

浅谈坚持立德树人,建构“网络学习空间”

浅谈坚持立德树人,建构“网络学习空间”◆胡章华(南昌市外国语学校)【摘要】从创建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省级评比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提炼建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理念、架构和使用,以立德树人的使命和担当,诠释建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的内容和要求,阐述“胡章华的空间”、个人微信公众号(h u z h a n g h u a t e a c h e r s t u d i o)和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中学教育科研与物理教学)三部分组成的三维教育空间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教学资源丰富、交互性更强大的立体式“空间”。

“空间”的使用引导,让学习来访者畅通无阻。

【关键词】立德树人建构网络学习空间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基础,“互联网+教育”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添加了助推器,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像雨后春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从国家到省、市逐步搭建、联动,成为教师“晒课、晒文、晒技”的大舞台。

随着江西省电教馆发布的创建个人“网络学习空间”项目的实施,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报名参加了“南昌市2018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并获得市级推荐参加省级展示、评比。

一、立德树人,资源共享个人“网络学习空间”是在江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设置开通的供教师个性化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教研的展示平台。

其特色鲜明,运用快捷、高效。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建构,充分展示教师的智慧,100个教师就有100个“哈姆雷特”;教师团队还可以建构“工作室”,展示名师引领、团队协作交流的过程和成果;其内配置网盘,内存可根据需要申请升级,教师可以建构自己的“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在平台内,还可以与平台外网络资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只要登录该平台,教师、学生、家长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互动交流。

建构这么一个强大的“网络学习空间”,教师需要专业能力,更需要责任担当。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总书记对教育的要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指南。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研究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4 论文结构安排 (5)二、人工智能概述 (6)2.1 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7)2.2 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应用领域 (9)2.3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及发展趋势 (10)三、高校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11)3.1 高校教育管理的传统模式及问题 (12)3.2 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挑战 (13)3.3 人工智能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潜力 (14)四、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15)4.1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 (17)4.1.1 智能教学辅助系统 (18)4.1.2 学生学习个性化推荐 (19)4.1.3 教育资源智能管理与优化配置 (20)4.2 利用人工智能优化高校教育管理流程 (21)4.2.1 智能化学生管理与服务 (23)4.2.2 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 (24)4.2.3 智能化科研管理与服务 (25)4.3 利用人工智能构建高校教育管理新生态 (27)4.3.1 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支持系统 (28)4.3.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境的构建 (29)4.3.3 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 (31)五、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实施策略 (32)5.1 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 (33)5.2 完善高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34)5.3 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人工智能教育管理人才 (35)5.4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37)六、结论与展望 (38)6.1 研究结论总结 (39)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40)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1)一、内容简述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本部分将介绍当前高校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虚拟教研室构建探讨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虚拟教研室构建探讨

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虚拟教研室构建探讨摘要: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的虚拟教研室是对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关键尝试,相较于传统的实体教研室,它具备跨领域、多元化、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本文首先对协同育人及高校虚拟教研室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虚拟教研室的构建意义进行了探讨,然后提出高校虚拟教研室的构建重点环节,对协同育人视域下的高校虚拟教研室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虚拟教研室;协同育人;内涵;构建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虚拟教研室建设背景下面向新工科的材料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XGH21180)、陕西理工大学2022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虚拟教研室的新工科材料类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制与机制的探索研究,XJG2209)。

作者简介:邓志峰(1984-),男,湖北襄阳人,陕西理工大学教师,博士,主要从事高分子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E-mail:***************.cn由于虚拟教研室建设范围的广泛性和边界的开放性,弥补了传统教研室相对封闭的缺陷,更加动态开放,让其他学校、区域乃至全国的教研工作者和学者参与其中;相对于传统教研室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时仅仅聚焦于单一专业和领域,高校虚拟教研室多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点,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跨专业、跨区域和跨学校的合作。

一、协同育人与高校虚拟教研室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经成功地构筑了众多的慕课,并且推行了如“MOOC+SPOC”、“1+M+N”这样的新型慕课应用模式,它们都是将慕课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融合的。

这些创新方法为学生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多元化的途径和多层次的学习模式,推动了各大学实体课堂的教育革新,促进了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且推动了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的教师团队的协同教学研究和实践。

(一)高校协同教育大学的协同育人是大学各个教育方面全面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它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实际的教育任务中的基础方法。

5G时代移动端教学探索

5G时代移动端教学探索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5G 时代移动端教学探索林楠,马丽(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摘要:为有效提升移动端教学效果,分析了5G 技术的发展及移动端教学现状,对“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进行了移动端教学设计,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将5G 优势融入教学设计中。

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在线签到、发布问卷与任务点、直播授课与互动、在线测验与解答、课后作业与点评等环节,并对各个教学环节产生的平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对移动端教学在5G 时代的发展优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5G ;移动端教学;超星学习通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6-0125-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of Mobile Teaching in the 5G Rra LIN Nan,MA Li(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8,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mobile terminal,the development of 5G technology and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mobile terminal were analyzed,and the mobile terminal teaching design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 Technology"course,and the 5G advantage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design by using the Chaoxing Learn⁃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we designed online sign-in,issuing questionnaires and task points,live teaching and interaction,online testing and answers,homework and reviews,etc.,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platform data generated by each teaching link,and integrated stud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summarizing the problems faced in teaching,and discussing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mobile teaching in the 5G era.Key words:5G;mobile teaching;chaoxing learning随着5G 技术的出现及不断发展,社会逐渐进入5G 时代,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探究与实践

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探究与实践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探究与实践张娜(陕西工商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本文首先阐述了《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的意义,然后详细论述了其探究与实践可以按照“确定育人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优化育人环境、准备思政资源、实施思政教学、科学评价考核”的流程进行,并需不断收集反馈分析改进。

实践表明,《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不仅使学生完成了专业课程学习目标,而且在爱国敬业、抗疫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提高和思想进步。

《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积累的经验还可以推广到相似、相关课程的应用研究中。

关键词: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爱国主义;工匠精神;抗疫精神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4-0149-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基础1.1课程思政的理论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当今中国,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人民、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2Python 程序设计课程现状1989年,荷兰计算机程序员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 )开始研发Python 程序语言,1991年,公开发行第一个版本。

对高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建议-1021

对高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建议-1021

对高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及建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天虎2014年10月 中国·青岛当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机遇和挑战对高校协作模式的建议一二三四我校数字化资源建设实践探索新时期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主要内容一、当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内涵⏹数字化资源的种类⏹数字化资源聚合形式⏹数字化资源共享要求⏹新技术环境下资源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2345⏹ 数字化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依据在线教育教学需求和学习者 特征开发的、在多媒体终端设备上和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

⏹ 能够有效支持在线教育,促进学习者开展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 同时便于开放共享。

⏹ 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扩展性、迭代性等特点。

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内涵1 一、当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机遇和挑战⏹ 数字视频 数字音频 各类动画 多媒体软件⏹ 学习网站 多媒体课程 微信学习资源数字化资源的种类2 一、当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机遇和挑战⏹ 内容体系的开放:结构模块化、知识碎片化(微课)、内容体系化、 服务规范化、开发标准化 。

⏹ 终端兼容化——兼容多类型学习终端:PC 、iPad 、平板电脑、手机 。

数字化资源共享要求3 一、当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机遇和挑战⏹ 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Web课程、 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

⏹ 视频课程:视频公开课、MOOC、微课。

⏹ 移动课程:手机、平板电脑课程(安卓、苹果)、 电子书、微信课程数字化资源聚合形式4 一、当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机遇和挑战机遇和挑战操作系统、浏览器、视频格式的快速迭代,使网络课程的开发面临快速升级和多样化挑战 动画、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使资源建设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PC电脑大屏幕、高分辨率化和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小屏化、交互性推动着资源建设必须走向立体化4G网络及城市移动wifi的发展,便携式设备的快速普及,推动移动学习发展新技术环境下资源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 一、当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机遇和挑战二、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打造专业协作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团队⏹形成整合式课程资源研发模式 ⏹⏹联合高校成立研发中心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助力山东省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普通-优质-精品”三级课程体系共建“中国石油远程培训网”123456⏹ 教学团队:实行课程组长首席负责制,负责课程教学设计、建设方案、 素材建设、学习服务等;⏹ 设计团队:负责网络课程架构设计、开发方案等;⏹ 技术研发团队:负责素材采集、美工设计、媒体制作、网站开发、资 源部署与维护。

创新发展理念 迎接时代新挑战——访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王天虎

创新发展理念 迎接时代新挑战——访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王天虎

创新发展理念迎接时代新挑战——访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王天虎
本刊记者
【期刊名称】《中国成人教育》
【年(卷),期】2015(0)2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全球教育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传统海外名校纷纷借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之风大举进入在线教育,陆续设立“Coursera”和“ed X”等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免费课程,2012年更被称为MOOC元年。

目前MOOC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国内大学MOOC行动风生水起。

【总页数】4页(P5-8)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院;网络学习平台;在线课程;在线教育;中国石油大学;信息技术;斯坦福;教育发展;学习过程;网络课件
【作者】本刊记者
【作者单位】《中国成人教育》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王天虎:以“互联网+”推动成人高教深度融合 [J], 苏群
2.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打造继续教育国际化品牌——专访中国石油大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王天虎 [J],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教育学院院长王天虎: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 [J], 王天虎;
4.秉持终身教育理念推进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蓬勃发展——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山红红 [J], 本刊记者
5.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服务体系打造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知名品牌——跨越发展中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实行项目化资源建设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流程化:立项、团队研发、阶段检查、验收 开发制作专业化:分角色资源开发、标准化建设、闭环式质量控制 项目验收等级化:建设校级精品课、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课 经费支持模块化:按照具体内容模块、建设质量支付酬金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实践与探索
打造专业协作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团队 形成整合式课程资源研发模式 建立“普通-优质-精品”三级课程体系 联合高校成立研发中心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共建“中国石油远程培训网”
助力山东省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打造专业协作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团队
试点高校1 石油科普类
试点高校3 语言类
试点高校2 音乐鉴赏类
四、加强高校协作的建议
2.高校联盟资源免费共享模式 联合部分试点高校,成立资源共享联盟,整合试点高校优质 资源,在成员单位间进行免费共享。
试点高校1
试点高校5
试点高校2
资源共享联盟
试点高校4 试点校高3
四、加强高校协作的建议
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学习、移动学习的多学习终端自适应访问的课程资源体系。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建立“普通-优质-精品”三级课程体系
开发了覆盖石油主干专业和社会通用专业的学历教育网络课程群 8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4门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1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2个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 18门省级成人教育特色课程 100多门校级优质课程
业提供整体化资源服务。 向中国石油远程培训学院赠送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免费共享优质 课程资源。 行业 培训中心 试点 院校 资源联盟 培训 机构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助力山东省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设
引领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建设
——以我校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为基础,制定特色课程建 设和遴选标准; ——面向全省成人院校开展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培训,推动成人高 等教育网络化建设。 搭建山东省成人教育精品课程共享平台 建设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网
一、移动互联时代及其特征
移动互联时代三大特征
个人电脑、通讯、电视 等行业朝着智能化方向 快速发展,实现互联网 与移动通信的互相融合 开放是互联网的本质特征 ,移动互联网比PC互联 网时代开放的更彻底
移动互联时代只有相 互开放、相互合作才 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融合 开放
合作
二、资源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新技术环境下资源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采用整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方式 专用教材与网络课程一体化开发:
确保纸介教材、教学课件内容 与复习指导、辅助资源一致
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整体化设计:
导、学、练、测整体设计,配套开发教学资源,以网络点播为主、平 板电脑、 手机等移动学习资源为补充
课程资源与学习服务系统化建设:
资源分布式存储与自适应服务相结合, 课程资源与导学、助学和促学等支持 服务活动一体化设计
资源提供方 服务体系 资源需求方
感谢聆听 敬请指正
多元合作方基于自身及共同发展需要,达成战略合作,就合作方 共同需要的课程资源实施共建共享。由于各试点高校发展方向与专业 设置的不同,在推进共建共享过程中,可以网络统考、通识类等课程 为切入点,进行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成熟的模式与机制后,再推广 到其他资源建设项目。
项目组 共建资源 试点高校1 试点高校2 试点高校3

四、加强高校协作的建议
资源免费共享模式
模式一: 在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的基础上,各高校可把自身的特色 资源向其他高校、行业、企业、社区等进行免费共享,这些资源大多数 集中在公益性课程方面。
图:我校向中国石油远程培训学 院赠送了 10 门国家级网络教育 精品课程资源,在石油行业免费 共享了品牌特色课程资源。
操作系统、浏览器、视频格 式的快速迭代,使网络课程的开 发面临快速升级和多样化挑战
4G网络及城市移动wifi
的发展,便携式设备的快速普
机遇 和 挑战
及,推动移动学习发展
动画、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
展使资源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PC电脑大屏幕、大分辨率
化和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小屏化、 交互性推动着资源建设必须走向 立体化
移动互联时代
高校学习资源共建共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天虎 2014年8月
一 移动互联时代及其特征 二 资源建设挑战与机遇
三 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四 加强高校协作的建议

一、移动互联时身实际需求出发,能够通过以手机,MID(移动 互联设备)为主的无线终端随时随地的通过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 其核心是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关键因素:智能终端、无线宽带和云计算。
教学团队:实行课程组长首席负责制,负责课程教学设计、建设方案、
素材建设、学习服务等;
设计团队:负责网络课程架构设计、开发方案等; 技术研发团队:负责素材采集、美工设计、媒体制作、网站开发、 资源部署与维护。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形成整合式课程资源研发模式
形成了以项目化管理、整合式研发、整体化设计、一体化开发、 标准化制作为核心内容的整合式课程资源研发模式。

300多门学历教育网络课程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构建了1万多学时的泛在学习资源库

基础资源与拓展资源相结合: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案例分析、复习指导 理论学习与虚拟实验相结合:视频讲解、工程应用、实景教学、虚拟实验 多种媒体形式相结合:PC版网络课件、移动版网络课程、教学光盘 多终端设备自适化应用相结合:手机、平板电脑、PC ——在线学习、离线学习、移动学习相结合,满足差异化学习条件和多样 化、个性化自主学习需求
四、加强高校协作的建议
模式二: 1.基于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免费共享模式
基于某个大型公共服务平台,整合部分试点高校课程资源, 对公共服务平台所有学生实施免费共享,这些免费共享的课程只 是作为学生扩展知识面的有益补充,不涉及到选课、缴费、考试 等环节。
试点高校2 诗词赏析类 试点高校3 急救技术类
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兄
弟院校,开展奥鹏远程教育课题研究,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与中国石油共建“中国石油远程培训网”
与中国石油共建“中国石油远程培训网”,校企联合开发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整合能源行业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中国能源教育网平台,面向能源行
四、加强高校协作的建议
资源有偿共享模式
教育需求方(资源需求方)从资源提供方购买资源的版权或者使 用权,将整合的教育资源放在公共服务平台上供学习者使用。
此种模式利益分配清晰,简洁方便,容易实施。
四、加强高校协作的建议
资源超市模式
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搭建资源超市, 试点高校通过向公共服务平台支付一定 的公共服务费用,将自身优质课程资源 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向学习者发布共享, 通过学习者有偿选取学习资源获得一定 收益。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建立“普通-优质-精品”三级课程体系
实施“名师名课”精品战略,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
重点,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的石油主干专业精品课程群;
采用远程与继续教育教改立项的方式,以选课量大面广的基础课和
社会通用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为主体,开发校级优质课程群;
以数据库化管理为基础,云存储为支撑,构建支持在线学习、离线
三、我校资源建设实践与探索
联合高校成立研发中心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2007年,联合北京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
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网梯科技公司等单位成立了“网络教育 教学资源研发中心”,现加盟成员已达10多个。


组织制作优质的网络课程、文字教材等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已联合共建了 10多门基础课程,第二批7门课程的共建工作已全面启动。 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小学分通识性课程为试点实践课程互选、学 分互认模式与机制,建设了小学分课程共享互认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