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 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
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l今日关注JINRIGUANZHU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刘家沂我国海洋文化是近代以前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五大文化系统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史是中国人民在长期不断的接触海洋,利用海洋和征服海洋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历史,并且留下了宝贵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归纳海洋文化遗产,充分认识保护海洋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对于进一步切实做好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海洋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海洋自然景观文化遗产属于海洋物质文化的内容之一,其存在形态,是一种动态的历史过程.海洋自然景观的形成是时间和空间不断演变的积累,加之人类活动,环境,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现有的状态,或美丽,或神奇.海洋风光鉴赏,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丰富生活,感受人生真谛,从而更加热爱海洋,善待海洋.海洋自然景观文化包括海岸自然风光,海底自然景观,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岛风貌等.还有, 海市蜃楼,以及钱塘江潮,苏北沙滩的"一字潮"也应属于海洋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广大民众不甚了解的我国海洋自然奇观.海底迷城.中国浙江千岛湖狮子谜城是一座失落的文明,它位于新安江水库下40米,名为狮子城(LionCity),建于宋朝1000多年前的.围墙内有一座天主教堂, 金字塔式的陵墓,古色古香的房子,以及无数的雕刻和雕塑,是我国海洋人文历史的特有景观. 92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第9期佃云__|海底村庄.中国明朝万历年间,一次大地震给海南岛造成了灾难.当时约lO0多平方公里陆地, 共72个村庄缓漫下沉(约3-4米),垂直下降人海,世所罕见.每年五六月份,海水退潮时,位于海口市东寨港至文昌市铺前镇一带的海湾海底,依稀可见海中村庄废墟, 庭院,碑坊,石桥,古戏台等,是我国唯一发现的海底地震废墟. 沧海桑田,古貌犹存,让你领略到大自然神秘的变迁.不仅为人们对地震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景状以及多方面的直观资料, 同时也深深的吸引着中外游客. 海底草原.在海南岛东岸沿线的许多地方,碧蓝清澈的海底生长着翠绿茂盛的一片片"海底草原"——大面积海草场,面积分别为35平方公里不等,有的海草高达l米多.在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新村港南湾,大墩一带,分布着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海草;文昌的高隆湾沿岸港湾,沙泥质海底的礁坪内侧也分布约4平方公里的海草,这些地方海草生长密集,长势喜人,其中还发现有仙掌藻,密岛仙掌藻等罕见的热带种类.海底热泉.台湾龟山岛发现的海底热泉大喷口,直径约四米, 高度超过六米,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浅层海底热泉喷口中最大的喷口.这个海底热泉区域离龟山岛只有几十米,位于水深仅l0到20多米的区域,一共发现了34个喷口.据文献记录,世界拥有海底温泉的地方,只有意大利,日本, 台湾绿岛和宜兰外海龟山岛共四处.热泉是难得一见的海底景观, 也是专家研究地质和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源.海洋历史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海洋物质遗产中应包括海岸古遗址,古炮台,古建筑,沉船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上各时代和海洋有关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比如郑和七下西洋时期遗留的或相关记载的一些重要文献, 对于研究我国明朝造船业和当时的海洋商业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还有,秦皇岛,大连,烟台的海岸有遗留下来的诸多古炮台, 这是重要的历史遗迹,为重现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我国海底商船,战船等沉船遗址和海底文物的发掘情况.我国自l989年l0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以来,水下科考工作有了蓬勃的发展,近20年来较有影响的沉船发掘有:广东"南海一号"宋元沉船调查和发掘;海南省文昌县宝陵港清代初期沉船调查和发掘;福建连江定海宋,元,明,清沉船遗址群调查和发掘;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调查和发掘;山东长岛古代沉船遗迹调查;广东新会银洲湖宋元"崖山海战"遗迹调查;西沙群岛文物普查;浙江宁波象山西泽宋元沉船遗址调查;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抢救.代海上贸易领先于世界,早在汉代就开辟了经南海前往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海上贸易更是盛极一时,海上航线四通八达.由于当时的航海技术还无法实现亚欧之间长距离远航,印尼爪哇岛便成为欧洲和东南亚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因此南海也就成为了世界上沉船最为集中的海域之一.据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统计,中国南海的古沉船应该超过2000艘.在西沙群岛附近,水下考古人员在华光礁,北礁,银屿等岛礁发现了五代,宋,元,明,清各个年代的水下文物遗存l3处,发掘出一批宋元瓷器,石锚,象牙等文物;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南海诸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世界上沉船较为集中的地区大多是古代海上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区,比如地中海海域,欧洲到北美的航线,中国到东南亚航线和中国到日本航线的海域.我国古中国水下文化遗产,这是中国人最早到达,最先开发南海诸岛的最好历史见证.福建省东山县冬古村码头浅海中的郑成功古战船沉船遗址全a??A一1'∞AYF1)RLM?2006年第9期93_今日关注JINRIGUANZHU彰面考古发掘,从遗址上采集了铁炮,铜铳,炮弹,火药,瓷器等珍贵文物,同时还出土了重要文物"永历通宝"铜钱.东山岛附近海域目前已查明的沉船遗址有l2处,分别为南宋,元,明,清时期的商船和战船,近代的国内外商船和战船,二战时期的潜艇与飞机,以及"8.6"海战被我军击沉的国民党军"漳江号","剑门号"兵舰等.海洋精神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海洋精神文化遗产应包括郑和文化,海权文化,海盐文化,妈祖文化以及沿海居民在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形成的海洋民俗文化等.郑和文化已经成为海洋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郑和的航行之举,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敢为天下先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郑和文化的形成与民间群众对郑和的纪念活动密切相关,长乐民间有泥,石,木三座郑和塑像,数百年供奉香火不绝.郑和七下西洋留下诸多遗址遗迹,如下关龙江宝船厂遗址等,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海权文化是了解海洋文化不可忽略的一章,自l9世纪中叶以后,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我国共有479次,造成以我国近海为主战场的多次重大战役,其中有着名的甲午中日战争.海盐文化贯穿了中国整个海洋文化进程,对封建社会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春秋齐国管子的"官山海"思想确立了海盐业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和税收的重要产业地位,一直到l9l3年袁世凯把中国的盐税抵押给英,俄,法,德,日五国银行团为止,封建中国的政府海盐专卖制度才得以结束.妈祖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我国各沿海地区有圣母庙,天后庙等纪念妈祖的庙宇,明,清两朝时期的出海活动,出海人皆都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风险,沿海居民以信奉妈祖祈求保佑出海的家人平安归来,这个习俗延续至今,包括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以海为生的居民,朝拜妈祖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妈祖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历史上留下的大量颂圣文章,为澄清一些历史遗留争议有帮助,如记载可证,钓鱼岛列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还有关于许多因妈祖庇佑取得海上反侵略战役胜利的记载.另外,许多天后宫内存有大量被保佑的出海船模型或文字资料,有如莆田涵江天后宫存有一幅明代星图,是研究我国古代利用星图定向航海的难得实物资料;山东庙岛的妈祖庙中古船模多达350多只,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邓世昌供奉的"威远号" 军舰模型.这些船模成为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历史的重要资料.妈祖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成为沿海居民希望平安幸福的精神寄托.一责编/王秀奏94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第9期。
绥中元代沉船调查记
绥中元代沉船调查记
张威
【期刊名称】《海洋世界》
【年(卷),期】1996(000)005
【摘要】观瓷识得沉船在:初步探测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位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连接处的辽西走廊上,为关内外交通的咽喉,有“关外第一县”之称。
其西北部为努鲁儿虎山脚下的辽西丘陵地带,东南部临渤海。
绥中海岸长75公里,以沙砾岸为主。
海岸中段的团山角(俗称刁龙嘴)以外三道岗海域,水下地貌复杂。
有三道大的沙岗,只有在退大潮时才露出水面。
其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张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8
【相关文献】
1.丹心谱就迎春曲——记党的十九大代表、绥中县绥中镇党委书记李迎春 [J], 牛泽群;
2.波涛汹涌都不知横箫自向船中坐——菏泽元代古沉船出土茶具鉴赏 [J], 高国庆;宁效煜
3.考古发现中怎样抓新闻“活鱼”——菏泽元代沉船、定陶汉墓采访心得 [J], 陈力;
4.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出水瓷器鉴赏 [J], 李乐
5.从新安海底沉船打捞的文物看元代我国陶瓷器的发展与外销 [J], 叶文程;丁炯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展品有故事
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展品有故事——一块明代碑刻帮助复原九门口长城□本报记者/王敏娜文/摄刻有九门口长城信息的明代碑刻及碑拓。
近日,绥中县以“公助民办”形式筹建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建成,即将开馆。
博物馆共有展品831件,均是反映绥中当地历史的老物件。
其中,一块明代长城石碑为九门口长城的修复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还陈列一些名家字帖、真迹以及重要史料。
展品来自民间收藏家和文化研究爱好者绥中县文化路北段新盖了一座别具特色的三层小楼。
这就是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
目前,博物馆的筹备工作已经结束,将于近日开馆。
9月末,记者与当地几位地域文化研究专家一起走进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有幸成为第一批观众。
据绥中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邓文岩介绍,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家“公助民办”的博物馆,展馆场地由政府提供,展品则来自当地民间收藏家和地域文化研究爱好者,其中大部分是现任馆长李文喜的个人收藏品。
李文喜是土生土长的绥中人,从小就喜欢绥中的历史文化。
近些年,他在工作之余,一直专注于家乡历史文化的搜集和整理,积攒了不少与地方历史相关的老物件和资料。
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他一直想将这些宝贝展示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但始终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
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筹建,让李文喜等一些地域文化爱好者和收藏者有机会将这些展现绥中地域文化历史的物件和史料展示出来。
明代碑刻为修复九门口长城提供依据在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明代军事文化类展品可以称得上是绥中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明代实行卫所制,绥中是当时隶属于辽东都司辖下的广宁前屯卫,是山海关外的一个卫城,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在明朝统治的200多年里,绥中共出了55位将军,其中位居辽东总兵或副总兵的就达20人。
今天,绥中还留有很多明代的遗迹、遗存。
”80岁高龄的绥中地域文化研究专家王怀平,退休前是绥中第一高级中学的语文老师,他最大的爱好是研究绥中历史文化。
讲起这些历史,他有说不完的话。
一楼金石馆内的34件明代碑刻和41件碑拓是王怀平介绍的重点。
中国历年考古发现
中国历年考古发现不知道大家平时会关注历年的考古十大发现吗?对于中国历年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年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历年考古发现之发现名单2016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2、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3、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6、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8、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9、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10、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20151、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2、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3、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4、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5、陕西宝鸡周原遗址6、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7、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8、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9、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10、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2014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3、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4、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7、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9、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20131、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2、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3、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4、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5、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6、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7、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8、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9、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10、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20121、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2、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3、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4、陕西神木石峁遗址5、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6、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7、河北内丘邢窑遗址8、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9、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10、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20111、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2、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3、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4、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5、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6、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7、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8、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9、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10、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20101、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2、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4、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5、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9、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10、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20091、河南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2、安徽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遗址3、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4、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5、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6、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7、陕西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及发掘8、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9、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10、江西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20081、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2、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3、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4、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5、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6、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7、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8、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9、河南新郑胡庄墓地10、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20071、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2、河南新郑唐户遗址3、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4、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5、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6、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7、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8、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9、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10、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20061、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2、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4、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5、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6、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7、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8、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9、安徽六安双墩墓地10、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20051、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2、湖南洪江高庙遗址3、河南鹤壁刘庄遗址4、福建浦城猫耳弄山商代窑群5、贵州威宁中水遗址6、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7、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8、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9、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10、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20041、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2、易县北福地遗址3、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4、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5、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6、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7、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8、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9、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10、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20031、辽宁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时代遗址2、河南郑州大师姑夏代城址3、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4、陕西扶风周原李家西周铸铜作坊遗址5、山东章丘危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6、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7、陕西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8、内蒙古通辽吐尔基山辽墓9、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10、江西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遗址20021、广西百色革新桥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遗址2、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简牍3、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4、河北临漳邺城遗址5、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6、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7、吉林延边西古城城址(唐渤海)8、黑龙江阿城刘秀屯金代大型宫殿基址9、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10、浙江宁波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20011、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2、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3、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4、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5、成都金沙商周遗址6、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墓葬7、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8、河南禹州神镇钧窑遗址9、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10、浙江杭州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20001、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2、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3、湖北潜江龙湾宫殿遗址4、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5、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6、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时代遗址7、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8、四川成都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9、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府治遗址10、山东章丘洛庄汉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遗址19991、江苏江阴高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2、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3、云南羊甫头墓地4、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考古5、辽宁桓仁五女山山城6、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隋代虞弘墓7、河北元中都8、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9、遗址出土陶鬲址夯筑遗迹10、湖南虎溪山一号汉墓19981、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旧石器遗址2、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3、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4、忠县中坝遗址5、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6、绍兴印山越国王陵7、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8、小浪底水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9、南京六朝家族墓地10、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19971、洛阳盆地旧石器地点群2、章丘西河遗址3、邕宁顶蛳山遗址4、香港东湾仔北遗址5、偃师商城小城6、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7、湖南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加港文化水稻田8、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遗址9、广东广州市南越国御苑遗迹10、新疆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19961、重庆丰都烟墩堡遗址2、洛阳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3、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4、平顶山应国墓地5、四川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安丙墓6、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纪年简牍7、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8、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9、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10、青海都兰吐蕃墓群的发现19951、江西万年县大源乡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2、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玉蟾洞遗址3、河南郑州市北郊西山仰韶文化城遗址4、郑州西北石佛乡小双桥商代遗址5、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国贵族墓地6、广州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7、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8、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遗址10、杭州市中山南路南宋太庙遗址19941、三峡工程淹没区考古调查2、江苏南京市江宁县汤山旧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邓州市白庄村八里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4、安徽蒙城县毕集村尉迟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5、河南辉县孟庄遗址6、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贵族墓地7、河南永城汉梁孝王寝园8、西安隋灞桥遗址9、陕西麟游隋仁寿宫·唐九成宫37号殿址10、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辽贵族墓19931、贵州盘县大洞遗址2、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3、浙江余杭莫角山良渚遗址大型建筑基址4、山西大同晋侯邦父及夫人墓5、湖南长沙国王后“渔阳”墓6、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三窟遗址7、江苏扬州唐城遗址8、江西丰城洪州窑窑址9、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10、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19921、湖北鸡公山遗址2、内蒙古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3、湖南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古城址4、江苏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5、山西晋侯墓地的发现与研究6、河南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7、安徽天长三角圩汉墓群8、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9、内蒙古辽代耶律羽之墓10、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19911、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2、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和大墓遗址3、西藏拉萨曲贡遗址4、河南殷墟花园庄商代甲骨窖藏5、河北定州商代方国贵族墓葬6、江西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7、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仲墓8、甘肃敦煌汉悬泉置遗址9、河南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10、黑龙江渤海国王陵区大型石室壁画墓19901、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2、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3、河南殷墟郭家庄160号墓4、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5、山东后李春秋车马坑和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6、陕西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7、陕西汉长安城陶俑官窑窑址8、河南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9、宁夏宏佛塔天宫西夏文物10、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中国历年考古发现之《前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
由一艘元代沉船开启的新学科
绥中三道岗海域沉船的勘察发掘是我国首次自主开展的水下考古由一艘元代沉船开启的新学科来源:辽沈晚报2018年01月08日1986年4月,在欧洲掀起了一场“中国瓷风暴”,将近24万件中国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卖。
但是,欧美金主疯狂抢拍的背后,却是中国人的心酸与愤怒。
因为这些文物都是一年前一个名为迈克·哈彻的盗贼在中国海域偷偷打捞偷偷运出来的。
痛定思痛,国家随即召集文物、司法及海事等各部门座谈,着手筹建中国水下考古队伍。
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诞生。
1989年10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
人类还无法自由进出的海底世界或许是最大的一个博物馆,每一艘当年扬帆远航的船,都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以小见大的标本。
对于每一艘沉船的打捞与研究,都能再现一些信息量丰富的历史环节,填补史料的不足。
1991年开始的辽宁省绥中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的勘察与发掘,是我国首次完全凭借自己力量实现的一项正规的水下考古工作。
这一次历时六年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的完成,也成为我国建立起水下考古学的一个标志,同时也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六次水下考古发掘1991年7月,辽宁省绥中县大南铺村的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拖网捕鱼作业中,偶然打捞出一批古代瓷器和一些破碎的船板,绥中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征集其中的585件瓷器,有白釉、白釉褐花、黑釉等类,碗、罐、瓶、盆、碟等器,初步推定为元代文物。
1991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的专业考古人员进驻绥中,租借了五条渔船,在当地渔民的帮助下展开调查。
打捞出的文物与当地渔民打捞出来的完全一致,一件疑为船板的木质标本经碳十四测定后,与打捞到的瓷器时代特征一致。
据此初步推断,三道岗是一处元代沉船遗址。
由于特殊的海洋物理、海洋生物化学等因素制约,三道岗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先后运用、借助的技术领域涵盖航海、物探、定位、潜水、勘测、发掘和水下摄影摄像等方面。
辽宁博物馆讲解
辽宁博物馆讲解
辽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小北关街28号,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馆藏文物5万余件。
陈列展览面积1.4万平方米。
馆内现有各类藏品5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555件(组),二级文物912件(组),三级文物3166件(组)。
一进门就是“辽宁历史陈列”的主展厅,这里的陈列面积为753平方米。
一楼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从史前时期、夏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元明清六个时期介绍辽宁历史。
二楼主要以空间为线索,分为古代中国馆和近代中国馆两个展厅。
古代中国馆展出了以辽宁发现的夏代的陶器为主的一系列文物;近代中国馆展出了以辽宁发现的鸦片战争以后的文物为主的一系列文物。
走到二楼就能看到辽宁省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青铜器——越王勾践剑。
它是一件出土于辽宁新宾龙骨山的青铜剑,在中国和世界上都非常著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这把剑通体饰有精美的变形夔龙纹,剑格中部和底部各有两个铜扣,与剑格相扣合。
—— 1 —1 —。
黄海、渤海和日本海沉船考古(一)
海底珍宝Ocean World2019黄海、渤海和日本海沉船考古(一)主编丨陶红亮海、渤海是我国北方内海.早在西汉时期,就有船舶横跨南北海域之间以及越洋朝鲜、越南、日本等邻近国家。
人们在这一水域考古发现的沉船数量不多,时黄代也不平衡,其中包括韩国新安、辽宁绥中、甲午海战在内的若干大型沉船,为古代沉船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新安元代沉船新安沉船是20世纪70年代,在朝鲜新安海域发现的一艘中国古代沉船。
这艘沉船的发现,对了解元代海外贸易、瓷器出产以及海外航线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975年盛夏,韩国新安渔民在道德岛附近海域捕鱼时,无意打捞岀30几件中国瓷器。
翌年隆冬,韩国文化部文物局立即组织了一支由考古学家和海军潜水员组成的水下考古队,对该海域进行水下探摸,发现沉船遗址。
1977—1984年,考古队对该沉船进行了10次大规模的探察和发掘,找到了较为明确的木结构船体遗迹以及大量船货等遗物。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安沉船的船板、龙骨、线板等2566件构件,先后打捞出水。
考古人员通过水下记录和对出水木结构的研究,大致恢复了新安沉船的规模、形态以及结构。
这艘沉船残长21.8米、宽6.4米,两端较窄,龙骨分成三段,将艄、肿、艇三段连接。
外壳板的上下板材之间,犹如鱼鳞重叠的形式搭接而成,前后板材间采用凹凸槽和搭接方式。
另外,考古人员还在沉船中发现了梯形舷墙结构和两个桅座,为复原其上部结构提供了明确依据。
经过8年时间发掘和探察,考古人员从新安沉船打捞出2万余件陶瓷器,3000余件金属器、紫檀木以及重达28吨多的中国铜钱。
其中打捞出水的20664件陶瓷器,多为碗、钵、盘、盏等器形,经过鉴定这批瓷器大多来自中国瓷窑。
其中有10652件浙江南部龙泉窑的青花瓷器和5120件白瓷、影青瓷以及白釉瓷等。
其中值得重视的是这批瓷器中,有6件瓷器被鉴定为朝鲜生产的“高丽青咨”瓦O沉船中的香料极多,有檀香木、药材、胡椒、果核等。
考古人员根据船内堆积的残渣,推断香料数量极大。
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出水瓷器鉴赏
1 背景几百年前的一天,一艘载满货物的商船从中国某个港口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航海之路。
突然,海面上掀起大风,紧接着是狂风暴雨,船员们还没有来得及采取任何措施就与这艘大船一起消失于茫茫大海深处。
1991年7月的一天,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三道岗海域,几名渔民在打捞作业时意外地打捞出一批古代的瓷器,渔民随即向当地文物管理所报告。
经过初步鉴定,该管理所认为这是元代的文物,于是立即向上级汇报。
同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的考古人员受国家文物局委派进驻绥中,在渔民们打捞出瓷器的地点进行一次水下调查。
短时间内,他们共采集各种遗物39件,其中3件是完整的瓷器标本,与当地渔民打捞出水的器物完全一致,1件疑为船板的木质标本经碳十四测定后,与打捞到的瓷器一样均为元代的。
据此,初步推断三道岗是一处元代沉船遗址,出水的瓷器为元代磁州窑系。
1992—1997年,在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下,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组织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先后进行了五次正式的调查和发掘工作,出水瓷器标本共599件。
200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将其中的269件瓷器标本拨交给葫芦岛博物馆。
与此同时,葫芦岛博物馆还征集一部分出水瓷器,这批元代瓷器造型精美。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
窑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磁州窑由此得名。
但是,磁州窑名字的出现时间较晚,20世纪初由一位专门研究中国陶瓷的英国专家霍布逊命名。
第一个关于磁州窑的明确记载在明朝曹昭的《格古要论》中。
历史上磁州位于河北和河南的边界,曾属河南,后来被划分为河北,就是今天的河北磁县。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北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的生产进入最盛期,产量增大,产品种类丰富多彩,各种装饰技法最为精湛且别具特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窑场。
自北宋起,磁州窑也生产过供宫廷贵族使用的用品,但主要还是生产满足百姓需求的民间瓷器为主。
元明清时期内河沉船初步
本研究主要涉及元明清时期内河沉船的研究,包括沉船的分布、年代、类型、船货等方面。
研究限制
由于沉船的发现和研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考古发掘的难度、文物保护的需要等,因此本研究只能选取已 有资料和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由于历史资料的有限性,对于某些沉船事件的细节和具体信息可能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
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探讨
总结词
沉船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探讨,包括考古学、历史 学、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不同学科的专家可以共同 合作,共同研究和分析沉船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为 沉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供更全面的解释。
详细描述
沉船研究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包括考古 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等。这些专家可 以共同研究和解读沉船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从不同 的角度提供更全面的解释和理解。同时,跨学科的合作 还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相关学科 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02
内河沉船还涉及到当时的造船技术、 航海技术、河道管理、水上交通等方 面的信息,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 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政府 管理水平,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 考。
03
内河沉船的发现和研究还具有重要的 文化价值。沉船中可能包含有大量的 文物和历史遗迹,通过对这些物品的 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化传统、社 会生活和人们的信仰等,为文化研究 提供新的素材和视角。
内河沉船的发现和记录
发现方式
内河沉船的发现通常是通过考古调查、群众报案和偶然发现等方式进行的。其中 ,考古调查是最为主要的方式,通过专业考古队伍对水域进行系统调查,可以发 现更多的沉船遗址。
记录方法
对于发现的沉船遗址,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记录内容包括沉船的年代、 尺寸、形状、材质等信息,以及沉船上发现文物、水文、地理环境等信息。这 些信息将为后续的研究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海底七百年-国家博物馆
船遗址。
在确定了沉船的位置后,于标点附近 、
沉积物的东沿设置 一 条北偏东 60 度的基 线,绘制了沉船遗址的平面草图,完成了对 遗址的简单测量。水下考古队员在调查工作
的同时,穿插进行了遗址水下摄影和摄像工
作,获得了大量的图象资料 。 在沉积物周围采集到 47 件链器,多为 自轴黑花瓷,其中完整器 17 件,有鱼藻纹 大盆、黑轴碗、自轴黑花碗等 . 在工作结束 前,从沉积物上取下的一小块标本,其中隐
曾卫镶 〉 置威州和来远县.明洪武二 十三年
(1 384 年)置前屯卫.清康熙二年(1 663 年 〉 将一 卫二所为j 归 宁 远州(今兴城市) •
水下考古工作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第二 次调
查 , 进行了遗址定位、表面测量、表面采
31ft 绪二 十八年设置绥中县。绥中海岸长
一 会 里, 以沙砾岸为 主 ,没有较大的天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5- 1. 5 米,
在使用福康 484 定位仪定位抛标后,进
差达 1- 1. 5 米不等,系硬壳海生物躯体凝 结而成,以螺类为多,其中含有黑轴、黑花 白轴瓷器 , 坚硬无法取下 。 周围散落的钱器 都是产于元代磁州窑的典型器物。从调查的 结果分析 , 一号点即是要确定位置的元代沉
行了第二阶段的 工作一一 发掘前测 量. 依靠
第一阶段工作使用浅地震剖面仪,扫测 了遗址剖面及海底地表下埋藏的情况,探明
花小盆、碗口沿残片备一个(封兰=右
一 )。这些发现说明 二号点极可能靠近要寻
找的沉船地点 .
一号点海底为起伏砂地,有一巨大的沉 积物静卧在这里 ,周 围散落着资器.沉积物
长约 21 米,宽约 7 米,表面凹凸不平,落
沉积物的厚度为1. 1 - 3 . 6 米,高于海底
从成果展一窥我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
文/图:兰维(广东省博物馆)从成果展一窥我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水下考古学是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认识问题的手段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它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
由于其调查和发掘等均位于环境十分复杂的水下,使得其对设备和相关学科及其技术的要求更高、更广泛,往往会使用许多专门技术。
梳理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知,水下考古类发掘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从致远舰、“南海Ⅰ号”到江口沉银遗址,越来越多的水下考古发掘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同时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许多水下考古发掘成果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有的重要遗址甚至就地建设博物馆进行永久性展示和保护。
广东省博物馆近来举办的“大海道——‘南海I 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和即将举办的“沉银重现——四川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就是两大重要水下考古发掘成果的集中展现,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水下考古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技术进步。
年份 19932010201520172018 获奖项目辽宁绥中元代水下沉船遗址广东汕头“南澳I 号”明代沉船遗址辽宁“丹东I 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辽宁庄河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1990年以来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水下考古成果。
奖项多年来对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和考古学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大海道”中展现的中国水下考古 “大海道——‘南海I 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览是广东省博物馆策划的原创性展览。
该展览通过400余件“南海I 号”沉船出水文物及博物馆藏文物等相关展品,将南宋时期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古人精湛技艺以及调查发掘和保护历程一一呈现。
展览还历时性地将“南海I 号”从发现、调查、试掘、整体打捞到异地正式发掘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展现,以图文展板、纪录片、动画、模型等多种形式呈现沉船本身的重要发现以及沉船调查和发掘中应用的新技术、新思路。
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
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龙凤纹瓷罐元盛器1994年辽宁省绥中县海域沉船出水高31.5厘米,口径18.3厘米,足径12厘米罐圆口、直颈、圆肩、深腹内收,矮圈足。
白地褐彩,主体纹饰为龙凤图案。
龙张口露巨齿,上吻长于下吻,眼方形,头长双角,发后披,躯干弯曲,肢体粗壮有力,腾跃于波涛之中。
另一面绘凤纹,该器具有典型的磁州窑风格,磁州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漳河两岸。
探寻绥中元代沉船遗迹(文来源于网上)一艘满载精美瓷器、香料和质地优良丝绸的商船,从中国某个港口出发后,开始了漫漫西行之路。
忽然,海面上掀起了滔天的巨浪,一时间风雨大作,或许船员们还没有来得及采取任何自救的措施,就与船舶一起消失于茫茫太平洋深处。
海底的泥沙迅速掩埋了沉船,及至它再次被人类所发现时,时光已经过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灾难的阴影已经被岁月的流沙冲淡,剩下的只是今天人们对船上千年前的宝藏仍保存完好的惊叹。
这个千年交汇的图景,正频繁地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上演,而随着越来越多海底宝藏被发现,人们对蔚蓝色的大海深处还有多少宝藏也越来越充满了好奇。
绥中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就是如此,它不仅是当年海上贸易繁荣的标志,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未知的宝库。
11月6日,国家博物馆将绥中三道岗海域发掘出水具有代表性的269件元代沉船文物援助我市博物馆,这269件文物都是瓷器,其中有国家二级文物23件,推荐国家一级文物4件,国家三级文物119件。
国家文物馆副馆长张威满含深情与骄傲地说,辽宁省绥中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的勘察与发掘,是我国首次完全凭借自己力量实现的一项正规的水下考古工作,它历时六年,收益颇丰。
我国环渤海湾的古代海洋文化体系源远流长,在中国航海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绥中海域是环渤海地区古代航线中的重。
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碑:辽宁绥中元代沉船发掘记
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碑:辽宁绥中元代沉船发掘记说到中国的水下考古,估计多数人都知道2007年在广东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宋代古沉船。
南海一号模型这是在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价值不可估量。
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前身)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主持的这次发掘,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水下考古的水平和实力,这既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的国际合作,也离不开中国人自己的艰难探索,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发掘辽宁绥中三道岗的元代沉船。
三道岗水下发掘这次在东北进行的水下发掘从1992年开始,历时6年。
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中国考古事业的一项空白,也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堪称是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碑。
1993年绥中三道岗水下发掘被评为当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⒈人类潜入水下打捞古物自古就有,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水下考古,还是在1943年法国人发明了水肺(水下自负式呼吸器)以后。
在这之前虽然也有海军使用的重潜装备,但非常笨重,人在水下无法做精细的清理和记录工作。
西方国家的水下考古成熟于上世纪60年代,法、英、美都相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而我国在70年代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了解到这门新学科,但限于各种条件一直无法开展。
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契尔(Michel Hartcher)偷偷在中国南海的一艘中国古沉船中,打捞了一大批青花瓷器和金器并于次年在荷兰高价拍卖。
中国出水古瓷拍卖会这不仅在国际博物馆界引起轰动和义愤,也激发了中国建设水下考古的决心。
经过紧张筹备,1987年由国家文物局牵头,总参、海军、国家科委、海洋局等部门成立了'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
同年历史博物馆设立了'水下考古研究室',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条例》,中国的水下考古正式开始了起步。
⒉中国水下考古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就是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的发掘。
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近日,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文物天地》杂志社等共同主办的199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正式揭晓。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资料,供大家参阅。
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1、贵州盘县大洞遗址时代:旧石器时代发掘地点: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城珠东乡十里坪村发掘单位:中科院、六盘水市和盘县文化局、贵州师大、贵州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简介:盘县大洞遗址是一个发育于厚层灰岩中的巨大的溶洞,洞口宽55米,高约40米,主洞1,600米。
进洞即为一个大厅,长220米,平均宽约30米,洞因其大而得名“大洞”,是中国南方新发现的古人类遗址。
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化石标本,找到了此前清理和采集的文化遗址对应层位依据,获得4颗古人类牙化石、2,000余件石器制品和近万件动物化石,以及一批灰烬、灰屑、烧骨等古人类文明遗物,这是目前贵州已发现的最早的文物遗品。
大洞石制品显示的修理台面技术在中国南方旧石器工业中并不多见,可以和非洲、欧洲同期文化作比较研究;大洞遗址的文物遗品和原始生活面保存了弃置时的状态,包含着丰富的潜在信息,大洞的第四纪堆积物丰厚保存完好,为建立华南第四纪洞穴堆积标准剖面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盘县大洞是更新世洞穴和旧石器时期洞穴遗址,在世界旧石器中期遗址中实属罕见。
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2、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发掘地点:江苏省高邮市一沟乡龙虬镇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简介:龙虬庄遗址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距今7000--5000年。
发掘面积1335平方米,清理墓葬402座,出土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其中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艺术品,最为珍贵的是在遗址地层中出土了大量的碳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它对于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我国文字的产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龙虬庄遗址所揭示的独特文化风貌,被确认为填补江淮考古学文化区空白的龙虬文化,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特性稳定,发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
我国水下考古发掘陶瓷器脱盐保护研究初探
我国水下考古发掘陶瓷器的脱盐保护初探中国国家博物馆科技部马燕如摘要:我国水下考古的迅速发展,在为我们带来大量珍贵水下文物的同时,更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其发掘品的脱盐、脱水及防腐问题便成为水下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中一个不可回避和首要解决的问题。
而水下发掘陶瓷器脱盐保护的研究正是这方面工作的投石问路之举。
关键词:水下考古陶瓷器影响因素脱盐仪器分析检测方法探讨一、引言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潜水科技水平的提高,海洋考古迅速发展起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水下考古足迹几乎遍布世界各大洋。
如非洲肯尼亚蒙巴萨岛的沉船打捞[1];地中海意大利拜占廷时期沉船的发掘[2];红海沿岸埃及萨德娜岛的调查[3];印度洋印度西南喀喇拉邦沉船调查;大西洋葡萄牙属亚述尔群岛海底调查[4];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17世纪沉船的打捞[5]等等。
水下考古发掘出的文物从坚实、大型的金属器具到柔软小型的皮革制品,从木材、织物到陶瓷、玻璃器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深邃的海水遮蔽了数世纪之久的隐秘被渐渐揭开,越来越多的水下文物被打捞出来。
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馆藏,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海交史资料。
同时更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迫切图一我国西沙海域水下考古的部而又艰巨的任务。
即如何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水下文化遗产。
(见图一)众所周知,海洋本身是一个巨大而稳固的富集电解质溶液的水体,它是一种由溶剂(水)和复杂的化学混合物(99.9%为海盐类),微粒物质以及气泡构成的独特的溶液。
任何一种物质在接触海水的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甚至于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被释放出来,卷入到腐蚀反应中去。
这种来自于海水本身的损害,主要是源于海水中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交互作用[6]。
而深藏于其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各类文物,其损害程度便可想而知。
正因如此,自世界水下考古工作伊始,其发掘品的脱盐、脱水及防腐问题便成为海洋考古文物保护工作中一个不可回避和首要解决的问题。
水下考古
1985年4月,一份《中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的报告引起了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 1986年9月,国家决定发展水下考古事业。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承担了这项国家任务,为此设立了当 时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
水下考古
考古学的分支学科
01 研究背景
03 发展史 05 案例
目录
02 技术分类 04 中国现状
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 对淹没于江河湖海下面的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测和发掘,运用考古学所特有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作为认识 问题的手段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技术分类
水下考古的技术可分为人员潜水技术与物探设备技术两方面。
人员潜水技术
从事水下考古的队员必须在接受潜水技术培训以外,接受更为专业的考古技术培训,具备在水下实际操作探 方、进行测量绘图、拍照摄像等能力。少数水下考古队员还具备独立驾驶舟船、快艇等船舶的执照。
物探设备技术
水下考古所用的物探设备,主要包括多波束水下声纳、浅地层剖面仪、旁侧声纳、短基线系统、水下机器人 (ROV)等。这些设备吊挂在船舷上,探头下放至水中,在船只行进的同时,就可以实时对海底结构有较为清楚 的认识,并呈现海底地形三维成像图,对海底情况有一个较为直观与全面的分析,便于在大范围内广泛探测、发 现水下文物遗存。
2021年12月,中国唯一水下考古博物馆落户青岛蓝谷。
2022年9月,中国深海考古深度突破2000米。
研究背景
水下考古考古学属于历史科学的一部分,但又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历史科学。与历史科学以文献资料为主要研 究对象相比,考古学中实物资料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实现这些成果的科学手段有以下四步:调查、挖掘、报告数 据和研究分析。
中国水下考古队介绍
中国水下考古队介绍水下考古国家队张威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讲起我国水下考古队的成立时语气有些激动。
我国水下考古事业起步较晚。
2000年11月,德国内戈尔拍卖行在斯图加特拍卖清“泰兴”沉船上的35万件中国瓷器,引起了国内关注。
这艘沉船是英国探宝者麦克?哈彻第三次在南中国海打捞的珍宝了。
1984年,他就拍卖了从南中国海沉船上打捞出的3500件中国瓷器。
1985年他在南中国海打捞了一艘1752年沉没的装满中国瓷器及金银物品的东印度公司的沉船,次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开拍卖15万件中国文物。
当时国家文物局派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耿宝昌和冯先铭先生去荷兰,想买回几件。
但中国瓷器在欧洲受到普遍欢迎,价格相当高,买不起。
从荷兰回国后,两位老先生心里放不下这件事,两人共同建议,必须建立水下考古队伍。
他们的建议报请中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并付诸实施。
把十几名考古专家送到国外去培训,从那时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水下考古队已经培养了20多位水下考古专家,承担了多次潜水科学考察、调查工作。
如辽宁绥中元代沉船、西沙水下文物调查并抢救性挖掘福建连江县宋元时代的白礁沉船、三峡遗址的水下勘测、广东沿海文物普查等,为保护中国古代水底文物做出了贡献。
神秘的南海一号神秘浩渺的南中国海域给考古人员留下了无限的探求空间。
据历史记载,中国鸦片战争以前有明确记载的沉船事件就有一百多宗。
广东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两千多年来的海上贸易长盛不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和必经地,不仅沿岸有相关的文化遗存,海底的文物资源更是丰富。
随着近年许多文物和古船被发现,广东沿海成为考古学界关注的黄金海岸。
1987年交通部广州救捞局和英国海探测打捞公司在广东一带海域调查一条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发现了一条载有中国瓷器的古沉船。
由于国内当时对深海考古调查的技术、经费和经验方面的不足未对其进行深入挖掘。
当时打捞出的古文物有仿龙泉刻花版、清白釉葫芦瓶等二百多件瓷器及金腰带和锡壶,经专家鉴定后认为上述文物应属我国南宋朝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中国国家博物馆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龙凤纹瓷罐元盛器1994年辽宁省绥中县海域沉船出水高31.5厘米,口径18.3厘米,足径12厘米罐圆口、直颈、圆肩、深腹内收,矮圈足。
白地褐彩,主体纹饰为龙凤图案。
龙张口露巨齿,上吻长于下吻,眼方形,头长双角,发后披,躯干弯曲,肢体粗壮有力,腾跃于波涛之中。
另一面绘凤纹,该器具有典型的磁州窑风格,磁州窑址在今河北省磁县漳河两岸。
探寻绥中元代沉船遗迹(文来源于网上)一艘满载精美瓷器、香料和质地优良丝绸的商船,从中国某个港口出发后,开始了漫漫西行之路。
忽然,海面上掀起了滔天的巨浪,一时间风雨大作,或许船员们还没有来得及采取任何自救的措施,就与船舶一起消失于茫茫太平洋深处。
海底的泥沙迅速掩埋了沉船,及至它再次被人类所发现时,时光已经过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灾难的阴影已经被岁月的流沙冲淡,剩下的只是今天人们对船上千年前的宝藏仍保存完好的惊叹。
这个千年交汇的图景,正频繁地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上演,而随着越来越多海底宝藏被发现,人们对蔚蓝色的大海深处还有多少宝藏也越来越充满了好奇。
绥中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就是如此,它不仅是当年海上贸易繁荣的标志,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未知的宝库。
11月6日,国家博物馆将绥中三道岗海域发掘出水具有代表性的269件元代沉船文物援助我市博物馆,这269件文物都是瓷器,其中有国家二级文物23件,推荐国家一级文物4件,国家三级文物119件。
国家文物馆副馆长张威满含深情与骄傲地说,辽宁省绥中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的勘察与发掘,是我国首次完全凭借自己力量实现的一项正规的水下考古工作,它历时六年,收益颇丰。
我国环渤海湾的古代海洋文化体系源远流长,在中国航海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绥中海域是环渤海地区古代航线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三道岗沉船的发掘活动不仅有着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同时还为研究古代船舶发展史、海洋交通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提及绥中三道岗海域,不能不先说说中国海上丝路,也即中国古代的航海活动及航海贸易大致有两个方向。
一是由今广西、广东、福建及浙江一带的港口出发,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另一是由渤海湾及东部沿海海口出发,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专家们倾向于辽宁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遗址属于第二条航线。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深入江、河、湖、海寻找古物的活动早已有之。
但是,严格按照考古学要求进行的勘察、发掘和记录工作,则是从1943年法国海军发明了水肺(自负式水下呼吸器)以后。
水肺替代了昔日笨重的重潜装置,使潜水人员能够在水下自由活动,且可达30分钟左右。
此后,人们在水下进行考古活动的梦想,终于可能得以实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法国率先开始了真正的水下考古工作。
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在地中海等海域的工作,将水下考古学很快的发展并使其成熟起来。
这段时间,恰逢我国与西方世界隔绝了三十年。
直到七十年代,我国的考古学工作者才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一些书籍中,突然发现水下考古学勃发的生机。
然而,“文化大革命”又令这个科学愿望付之东流。
……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恰在中国南海的一艘古代沉船中,偷偷摸摸地打捞出一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和金铃等物品,于次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行拍卖。
这件事在国际博物馆界引起了极大的义愤,也激发了中国政府建立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的决心。
中国的水下考古大事记中,永远铭刻下了这段屈辱与立志并存的记载。
在随后的几年里,中国水下考古开始了自己突飞猛进的成长阶段。
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的发掘,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独立自主、首次担纲全部发掘工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它的胜利完成不仅是一座里程碑,而且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踏入了羽翼丰满的成熟期。
历史往往在不经意间才会露出真容。
寻找辽宁绥中水下沉船遗址时,检测到一号点水深11.1米,水下有大致呈南北向条形物,长约25米,宽约5米,类似于船体结构。
该海域水下地貌复杂,有三道大的沙岗,只有在通大潮时才露出水面。
其它小沙岗星罗棋布,形似暗礁,对来往船只形成很大威胁。
遗址中的沉船是一艘满载元代磁州窑瓷器和铁器的商船。
船长约21米,宽约6米,船体已被小虫吃掉,只剩下船体中和散落在周围的大量元代铁器和瓷器。
从残存情况观察,原来船舱内是将铁器置于下层,瓷器覆盖在上面,故散落在周围的主要是瓷器。
瓷器大部分是磁州窑的典型器物,并不乏龙凤罐婴戏罐一类精品;也有纯白釉的梅瓶,仿建窑的黑釉瓷器和绿釉瓷。
现在散落的瓷器已大都打捞出水,仅完整的磁州窑瓷器就有1000余件。
根据资料对比,可推断装运的瓷器产于磁县观台窑。
同船铁器很可能与瓷器产自同一地区,因磁县在宋元时期也是全国主要的冶铁地点之一,但经过700余年的海水浸泡,铁器已被锈蚀磁结成大块。
根据沉船现存主体的体积推测,这条船的载重量应在100吨左右,而沉船的确切年代应是元代晚期。
【渔网拖出元代沉船】11月10日,市博物馆孙建军馆长向记者讲述了“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元代沉船”被发现的经过。
1991年7月的一天,几名渔民在捕鱼时,意外地在三道岗打捞出一批古代的瓷器。
渔民向绥中县文物管理所报告,经过初步鉴定,该管理所认为这是元代的文物。
于是,立即向上汇报。
同年10月,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的专业考古人员受国家文物局委派进驻绥中,在渔民们打捞出瓷器的地点进行一次水下调查。
此刻,时间已是10月,天气渐凉下来,下海的日子不能拖延。
制定好搜寻计划,租借了五条渔船,他们浩浩荡荡地出海了。
依靠当地渔民的指引,考察队在三道岗海域采用圆周搜索的方法,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潜水探摸,筛网面积达1000平方米。
与此同时,他们还利用五条渔船在疑点海域用拖网进行了大范围的搜寻。
并约定,一旦搜索到可能的目标,立即进行表面采集。
一同参加此次调查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山东青岛市文物局的水下考古人员,他们与水下考古中心的工作人员协同合作,各司其职,取得了极大的收获。
短时间内,他们共采集各种遗物39件,其中3件是完整的瓷器标本,与当地渔民打捞出水的器物完全一致,1件疑为船板的木质标本经碳十四测定后,与打捞到的瓷器时代特征一致。
据此初步推断,三道岗是一处元代沉船遗址。
回到北京,考察队马不停蹄地忙着处理文物、整理资料、查阅线索、赶写报告。
他们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对该遗址进行正式的调查与发掘,并据此制定了系统的工作计划,然后通过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报国家文物局。
鉴于三道岗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对于研究和发展陶瓷史、环渤海古代航海史、海外贸易史,以及发展和促进起步阶段的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均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他们的计划很快就被批准了。
至此,由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第一次独立完成调查与发掘的大型项目——对绥中元代沉船遗址的揭示,拉开了关闭七百年的大幕。
【遭遇下马威】水下考古队再次来到绥中三道岗遗址是1992年6月,这一次的考古工作队是由多家单位参加的较大规模的专项调查组。
其中我市博物馆考古队长赵普光就是其中一员。
他说,考古发掘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海洋环境中作业比陆上环境要困难和复杂得多———天气、潮汐、海流、漩涡、水温水压、深度、水下能见度等对每一次海洋发掘的成败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另外,海洋考古要深入水下就要借助设备,依靠潜水设备和技术,而带上这些设备入海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好玩”,相反往往伴随危险———每次潜水工作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情况下不超过40分钟就要上到水面换气休息一下,而一天之中的下水次数也是有限的,最多两三次。
当潜入深水时有的人会发生氮麻醉,如同喝醉了酒一样,嘴唇麻木,舌头活动和讲话不自如,思维变得缓慢;呼吸的阻力会增大;在茫茫海底可以听到声音但辨不清声音的方向,当危险袭来的时候,潜水员无法根据声音来判断危险来自哪里;水的流速还会影响身体的平衡,容易被水冲走。
而最大的难题还是能见度。
沉船遗址在水深14米处,水下地貌复杂,海底多泥沙,遇到天气和潮汐变化,潮水会把大量的泥沙搅拌起来,水下的能见度非常差,经常是“伸手不见五指”,这种条件下发掘起来难度极大。
当时考古队一到绥中县,就进入了紧张的调查与出海前的准备工作。
他们首先考察了绥中县文物管理所,对该所征集、收藏的沉船海域打捞出水的文物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分类、记录和绘图。
随后对有关部门进行了逐一的访问,了解绥中地区古代历史与人文活动的情况。
查访相关的海洋水文观测站、所,获得了三道岗地区海洋物理、化学状况等资料。
为正式开展水下考古工作准备了必要的背景资料。
在紧锣密鼓般的工作中,他们迎来了出海的日子。
为了防范水下的沙岗,在选用工作船只时,他们挑中了天津港务局的一艘内河用拖驳船。
这种船吃水浅,动力和工作台面大,船舷离水面近,比较适合潜水员的出入水,惟一的缺点是抗风能力差。
但是,由于近期天气预报资料表明,这些日子的天气状况晴好,海上气候平稳,所以,拖驳船的这个弱点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谁料想,工作才刚刚开展不久,大海就突然变脸,给他们来了一个大大的下马威,使刚捋顺的工作面临着夭折的危险。
那也是让赵普光17年来念念不忘的一件事。
有一天,天气晴好。
上午的工作如期完成后,考察队回到30公里以外的县招待所驻地,整理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只有一些船员和船工留在船上。
由于这些天考察队利用遥感探测、旁测声纳、高精度磁力探测等高新科技手段,获得了一些遗址上的初步数据,所有工作队成员心中都是非常高兴的。
可是,就在下午,几个船员仓惶跑来,急匆匆地说,海上平地突然刮起了“鬼潮”,巨大的风浪不容抗拒地将拖驳船拉进深海,他们实在无力抗衡,才弃船跳海跑了回来。
听完这几个船员的讲述,队长张威既着急又难过。
着急的是,考察工作刚刚开始,船上还装备着各种先进的考察仪器。
难过的是,这些船员置国家成百上千万元的财产于不顾,却只顾自己逃命。
不行!考古队一定要上去!哪怕是抢救出一件仪器也是胜利。
汽车在乡村坎坷不平的土地上七扭八歪艰难地行驶着,车上所有的人心中都燃烧着一团火。
多日的工作和努力竟然要半途而废,这严酷的事实的确让每一个人都难以接受。
一路无话,30公里的路程竟然走了犹如一个世纪般的漫长。
终于,他们在天色将黑时来到了海边。
“鬼潮”是海上一种特殊的自然灾害。
它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也完全没有方法预报,虽然只是一种局部的降临,但是,由于启动突然,风高浪大,对渔船往往带来的是灭顶之灾。
就连常年在海上生活的渔民也谈其色变。
面对这样的灾难,张威和队员们不仅仅是诅咒,还有镇定和勇于面对的心态。
下车后,到海边的一段路是在百米冲刺般的速度中完成的。
跑到岸边时,眼前的情形令他们悲喜交加。
情况虽然不好,但是海浪的回潮又将拖驳船推回了岸边,船搁浅了。
船底经不住水和岸的双重拍打已经破裂,抢救器材迫在眉睫。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