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阅读试卷汇编(7篇).doc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doc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
(17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4分)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3分)二、(鄂州市2007){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①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三、(2007年临沂市)文言文阅读(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分)1无从致书以观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4颐既觉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3.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内容:感情:4.甲乙两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四、(05安徽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2007-2010)(2011-04-04 23:47:22)转载▼标签:杂谈分类:中考题库房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
(17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4分)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3分)【答案】一、18、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19、能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20、余/因得/遍观群书。
21、(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22、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
二、(鄂州市2007){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
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
逮,及、到。
③大姓:大户人家。
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⑥资:借。
⑦大学:大学问家。
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②礼愈至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④主人怪问衡2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门人弟子填其室B弗之怠或遇其叱咄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邻舍有烛而不逮D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送东阳马生序》十年中考考试试题汇编
《送东阳马生序》十年中考试题汇编汇编:罗化清2019年(2019·黔东南州)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11-14(14分)【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加点词的(4分)①一箪.食 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不堪.其忧 ____________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 ④右备容臭. 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3.【甲】【乙】两段文字都采用对比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4.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弟子,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他们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发?(4分)答案:1.(4分)⑴盛饭食的竹器⑵忍受⑶同“披”穿着⑷指香气2.(3分)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3.(3分)对比中更能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甲文对比中突出了颜回甘于平淡的高洁;乙文对比中,突出了作者求学的艰辛,学习意志的坚定。
4.(4分)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不受世俗利益的干扰和诱惑。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要牢固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努力拼搏奋斗,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不能被眼前的欲望阻碍,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2019·贺州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题精选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题(一)达州市(09四川省)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0. 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2分)通,意思;通,意思21.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①腰.白玉之环②江横玉系腰.B. ①当余之.从师也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D.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2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原文】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3、“世界读书日”那天,凤凰中学九年级六班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
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1)根据语意,仿写两个句子,组成排比句式,表达你读书的感受。
(2分)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
每次阅读,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使你沉醉不已;每次阅读,,;每次阅读,,。
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2)当今社会林林总总的图充斥我们的课堂和生活,心浮气躁者认为已进入“读图时代”,不必耗时阅读文本。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匡衡勤学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1)无从致.书以观(2)余因得.遍观群书(3)主人怪.(4)遂.成大学2.下列“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有烛而不逮 B.以书映光而读之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段选文的感受。
(2分)1、(4分)(1)得到(2)能够(3)感到奇怪(4)于是,就2、(2分)B3、(4分)(1)抄写完后,快步跑去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报酬。
4、(2分)示例一: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和宋濂、匡衡相比要优越得多,他们都能克服一切困难去读书,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的学习条件,多读书,读好书,追求丰富的知识。
示例二: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刻苦勤奋、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作答时要点出文段中二人求学的共同点,再结合个人实际展开阐述,抓住“勤学”“好学”“求学之艰”等要点即可。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9-11题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阅读课文第一段段,完成1~3题。
(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3分)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何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可以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此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亲母亲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忙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用若余之手录,假诸人尔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行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别人之过哉1.【 2013 年 ? 广东省广州市】阅读课文第一段段,达成1~3 题。
( 10 分)1.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同样的一组是(c)(3分)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来宾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 经常手借抄来之书,严冬节气,十指冻僵仍绝不懒惰,足见“我”修业之“勤”。
B. 遇师训斥,表情更恭敬,理解更周祥,没有争论一句,足见“我”修业之“诚”。
C.严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修业之“艰”。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附答案).pdf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1.【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阅读课文第一段段,完成1~3题。
(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3分)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2.把“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
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
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大全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大体及答案22题。
(17分)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甲] 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乙]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箧曳屣() 1)弗之怠()(2)负(..)溥幼嗜学() 3)四支僵劲不能动()(4(..分)(4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1)如是者六七始已。
(2书得遍观群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余因4分)[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21、比较3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22、读了[{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鄂州市2007)而不求偿。
主人怪②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乙}匡衡⑤④③问衡,衡曰:“愿得主人,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⑦⑥。
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①匡衡:汉朝人。
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
逮,及、到。
③大姓:大户人家。
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⑥资:借。
⑦大学:大学问家。
(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②礼愈至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④主人怪问衡.分)(22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室门人弟子填其 B 弗之怠A ..或遇其叱咄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邻舍有烛而不逮 D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①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初中语文送东阳马生序考试卷汇编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卷汇编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14、①嗜:“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②走:跑③汤:热水15、(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
16、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17、(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18、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选段,完成5—9题。
(15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_中考试题大全48页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大全48页含答案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
(17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4分)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3分)二、(鄂州市2007){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①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三、(2007年临沂市)文言文阅读(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分)1无从致书以观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4颐既觉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送东阳马生序_中考试题大全48页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大全48页含答案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
(17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
(4分)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3分)二、(鄂州市2007){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①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分)三、(2007年临沂市)文言文阅读(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分)1无从致书以观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4颐既觉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一、(2007年福建省宁德市)(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如是者六七始已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21、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22、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答案、18、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19、能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20、余/因得/遍观群书21、(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22、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二、(鄂州市2007){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②礼愈至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④主人怪问衡21、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门人弟子填其室B弗之怠或遇其叱咄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邻舍有烛而不逮D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①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2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20、①借②周到③报酬④感到奇怪21、D22、①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②主人被感动了,赞叹他的精神,把书借给他,后来,他就成为大学问家23、甲文:①“余”凭诚信借书苦读②“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乙文:①匡衡凿壁借光读书②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24、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②博览群书③虚心请教三、(2007年临沂市)文言文阅读(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2分)1无从致书以观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3而以书赴告同学者4颐既觉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2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以师礼见颢于颖昌,相得甚欢3.甲乙两文有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内容:感情:4.甲乙两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答案6.⑴引来,得到;⑵询问,请教;⑶书信;⑷醒,睡醒7.⑴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⑵以拜师的礼节到颖昌拜程颐为师,师生之间相处十分融洽8.⑴都写到“求师”这一内容(1分);⑵都体现出求师的诚恳和老师的尊重(2分)9.不相同(1分)甲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1分);乙文从侧面写天气寒冷,意在突出杨时对教师的虔诚、恭敬(或尊重)的态度,表达尊师重的思想(2分)四、(05安徽省) 阅读下面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3)腰白玉之环腰:18.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9.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3分)20.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3分)答案(15分) 17.(3分)(1)借(2)用(3)挂在腰间 18.(6分)(1)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19.(3分)余幼时即嗜学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 20.(3分)要点:①排除不利于学习的环境的干扰;②在物质上不盲目攀比;③坚定人生追求,刻苦勤奋学习五、(2007年内蒙古赤峰市)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1),辄以水沃面(2);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3),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1、昏怠:昏沉困倦2、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3、食不重肉:不多吃肉22、解释加点的词(4分)(1)余幼时即嗜学() &nb, sp; (2)录毕,走送之()(3)益慕圣贤之道()(4)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23、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之24、翻译句子(6分)(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5、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甲段中写人物读书刻苦的语句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范仲淹“被谗受贬”的原因是:___________(都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分)答案22、(1)爱好、特别喜欢(2)跑(3)更加(4)妻子和儿女23、A 24、(1)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2)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25、家境贫寒与刻苦读书2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7、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六、(2008年怀化市)阅读文言文答题(甲)余幼时即嗜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④)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①昏怠:昏沉困倦②辄:就③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④重:兼有两种(事物)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语(4 分)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③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谪:②录毕,走送之走: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妻子:17.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 分)答:18.甲乙语段中的人物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2 分)答:答案16.①假:借;②走:跑;③谪:降职远调;④妻子:妻子和儿女17.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8.家境贫寒;刻苦读书(每点1分,共2 分)七、(2008年泉港区),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答案5、C 6、D 7、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 8、嗜学家贫(顺序可换) 9、(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八、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选段,完成5—9题(15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2分)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6.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烨然若神人 B.腰白玉之环 C 右备容臭 D.主人日再食判若两人腰缠万贯臭气相投再接再厉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9.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②(2分)答案5.B ,6.A,7.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②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8.B 9.示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闻鸡起舞九、(2008年安徽省)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答案14、①嗜:“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②走:跑③汤:热水15、(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2)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16、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17、(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18、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十、(2008年南宁市文言文阅读(18分)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录毕,走送之走:跑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 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2分)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9.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3分)答案B\A 8\译文:我住在客金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9\围绕勤学苦学,览群书,尊师好学,家贫嗜学,乐以忘优等,十一、(2008年泉港区)读文言文,完成5—10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答案5、(2分)C 6、(2分)D 7、(6分)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尝、趋各0.5分,句意2分)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其、略无各0.5分,句意2分) 8、(2分)嗜学家贫(顺序可换)9、(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十二、(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甲] 既加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注解] 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或遇其叱咄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户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答案、8、B 9、A有时 B地方区域等 C交往 D门10、(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11、共同之处: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十三、.(2008湖北省咸宁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左佩刀,右备容臭()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2分)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24、翻译下面句子(2分)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2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①②③26、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3分)答:答案、22、①跑(赶快)②等待③浸泡④气味香气(2分)23、A(2分)24、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每题1分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25、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3分)26、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十四)(2008年湖南常德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4题【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今诸生学于太学,……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乙】黄生借书说(节选)清·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予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堆积)大满,素蟫(书中蠹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A.县官日有廪稍之供B.撰长书以为贽C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D.其借书亦类予2.甲文中哪一语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答:这一语句是“”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予幼好书,家贫难致(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4.综合与延伸(1)甲文作者借到书“手录”,乙文作者借不到书“形诸梦”,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共同心态?两文写作意图的共同点是什么?(2)假如你是马生或黄生,读到前辈的赠文,你心中会涌起哪些感想?答案1.A.朝廷 B.长信 C.平和 D.像2.假诸人而后见也3.(1)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2)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4.(1)示例: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情劝勉后辈珍惜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习(2)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十五)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5题【甲】既加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宋濂尝与客饮,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礼愈至((3)濂具以实对(4)间召问群臣臧否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2)诚然,卿不朕欺3.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4.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答案1.(1)担心(2)周到(3)全,都(4)好坏2.(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2)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3.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4.艰难求学和答皇上问两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谦恭和诚实5.示例:甲文: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乙文: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十六). 福建省漳州市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6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甲】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5、解释加点的词(4分)(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俟其欣悦( )(3)于是遂就书( ) (4)吾徒相教(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7、宋濂和邴原小时候都是家贫好学,但他们的求学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8、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3分)9、读了上面两则短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5、(1)借(2)等待(3)于是,就(4)白白地(每个1分,共4分)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6、(1)(我)曾经走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2)我一来仰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每小题2分,共4分)7、宋濂,目的性明确,主动借书抄录阅读,拜访名师,虚心求教而邴原,中是被动地等待机会,只有遇到富有同情心的教师,才能得到学习的机会(2分)8、(1)具有伯乐之慧眼,(2)富有同情心,(3)能把孔子关于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主张作为办学方针的可贵精神(3分能答出两点,即可得3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9、(1)为自己的学习创造条件,(2)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学习条件,(3)学习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应有恒心和毅力(3分能抓住一点联系实际进行阐述,自圆其说即可得分)(十七). 黄冈市(09湖北省)(五)【阅读古典文化】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zhān)粥不充⑤,日昃(zè)⑥始食,遂大通六经⑦之旨,慨然⑧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⑤颤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⑥日昃:太阳偏西⑦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⑧慨然:形容慷慨激昂2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腰白玉之环(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媵人持汤沃灌( ) (4)感泣辞母( )22.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范仲淹二岁而孤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D.①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选自《愚公移山》)23.翻译句子(2分)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译文:24.两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艰难,勤奋苦渎,从文段中来看,二者的读书动力略有差别,请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宋濂是:①,乙文范仲淹是:②反映古代名人苦读的成语故事有:③、(要求填写两个)(4分)答案21.(1)用作动词,“腰佩”或“腰上佩带”;(2)通“披”,“穿”或“穿着”;(3)热水;(4)辞别(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题l分,共4分)22.C(A①连词,“却”;②连词,“就”B①助词,取消独立性;②动词,“到”C①和②都是介词,都当“用”讲D①人称代词,“他们的”;②加强反问语气)(2分)23.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2分,大意正确l分,关键词语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4.①以读书为乐(有极强的求知欲望)(1分)②因感恩慈母,承担家庭责任而读书(1分)③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画荻凿壁等(要求填写两个,一个1分)3. 荆门市(09湖北省)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0——12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B.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C.腰白玉之环:腰佩,用作动词D.媵人持汤沃灌:热水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久而乃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C.今诸生学于太学受任于败军之际D.以衾拥覆家贫,无从致书以观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答案10.A 11.C 12.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阅读试卷汇编(7篇)湖北省咸宁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6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①录毕,走送之()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③媵人持汤沃灌()④左佩刀,右备容臭()2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2分)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24、翻译下面句子。
(2分)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2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3分)①②③26、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
(3分)答:答案:22、①跑(赶快)②等待③浸泡④气味香气(2分)23、A(2分)24、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分,每题1分。
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25、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3分)26、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
年安徽省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偏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余幼时即嗜学(2)录毕,走送之(3)媵人持汤沃灌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6.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2分)17.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3分)18.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3分)14、①嗜:“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②走:跑③汤:热水15、(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我求学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像这样。
16、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
17、(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18、参考示例:(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10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⑥[勉]勤勉,努力。
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A.或遇其叱咄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户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答案:8、B 9、A有时B地方区域等C交往D门10、(1)曾经跑到百里之外,追随本乡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长者,拿着经书向他讨教。
(2)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退步。
11、共同之处:①要勤勉好学,②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不同之处:甲文①从为学之难的角度说勤勉,②也谈了尊师之道;乙文①谈“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②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③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不同点各讲出一点即可得满分)年南宁市文言文阅读(18分)(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B 叩:请教)(2分)A.录毕,走送之走:跑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 A)(2分)A或遇其叱咄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我住在客金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等分点:“逆旅”1分;“日”或“再”1分;语意连冠1分)9.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3分) 答:围绕勤学苦学,览群书,尊师好学,家贫嗜学,乐以忘优等,言之有理即可。
符合文意,观点明确1分,联系实际且表述清楚即可。
年泉港区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题。
(16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A、无从致书以观言行一致B、益慕圣贤之道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D、未尝稍降辞色婉言辞谢6、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8、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与“”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摘录原文回答)(2分)9、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分)答:答案:5、(2分)C 6、(2分)D 7、(6分)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尝、趋各0.5分,句意2分)②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
(其、略无各0.5分,句意2分)8、(2分)嗜学家贫(顺序可换)9、(4分)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济宁)[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