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定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积累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一、数的认识1. 认识万以内的数,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千、百、十、个位上的数位的表示方法。
2. 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计算。
3. 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4. 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5. 学习整数乘法和除法,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计算。
6. 学习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能够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二、计量单位1. 认识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能够进行长度的换算和计算。
2. 认识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能够进行面积的换算和计算。
3. 认识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能够进行体积的换算和计算。
4. 认识质量单位,如克、千克、吨,能够进行质量的换算和计算。
5. 认识时间单位,如时、分、秒,能够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
6. 认识货币单位,如元、角、分,能够进行货币的换算和计算。
三、几何图形1. 认识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学习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认识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4. 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四、统计与概率1. 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够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2. 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图等常见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3. 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五、解决问题1. 学习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能够正确计算并解答问题。
2. 学习解决含有未知数的简单方程问题,能够列出并解简单的方程。
3. 学习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能够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4. 学习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能够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到100•认识数–用数字表示数。
–列举100以内的数。
•数的快捘认识–认识0-20的相邻数。
–掌握10以内的数的快速认识。
•数的顺序–排序。
第二章:加法•认识加法–用加法表示简单的相加运算。
–列两个加数的加法算式。
•认识等号–掌握等号的运用。
•认识加的逆运算–认识减法的运算。
第三章:减法•认识减法–用减法表示简单的相减运算。
–列两个减数的减法算式。
•认识算式–认识算式的基本结构。
第四章:长度•认识长度–用长度来描述物体的长短。
•用非标准长度测量长度–使用手指、图钉、火柴等非标准长度单位进行长度测量。
•比较长度–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第五章:质量•认识质量–认识物体的重量。
•量比较质量–使用天平、秤等工具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第六章:容量•认识容量–认识容器的大小。
•量比较容量–使用杯子、罐子等容器比较容量。
第七章:面积•认识面积–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用正方形计算面积–以正方形为单位进行面积的计算。
•量比较面积–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
第八章:三角形•认识三角形–辨认三角形的形状。
•了解三角形的性质–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区分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篇: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60分=1时 1分=60秒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 后时间-前时间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 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③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 数的认识:数的基本概念,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位数。
- 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排列,数的大小顺序。
2. 加法和减法的初步认识和初步运算:
- 加法的认识和运算:加法的意义和性质,加法的计算方法,加法的运算技巧。
- 减法的认识和运算:减法的意义和性质,减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运算技巧。
3. 数的认识和预算:
- 数的认识:数的排列和记忆(0-100),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数的预算:数的前后关系,数之间的加减关系,数的相等关系。
4. 乘法的初步认识和初步运算:
- 乘法的认识和运算:乘法的意义和性质,乘法的计算方法,乘法的运算技巧。
5. 简便运算法:
- 简便运算法:认识乘法口诀,使用乘法口诀进行简便计算。
6.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认识:
-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点和分类,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分类。
7. 长度和容量的认识和认识:
- 长度和容量的认识:长度的认识和计量,容量的认识和计量。
8. 数据的获取、整理和描述:
- 数据的获取和整理: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 数据的描述:用图形和文字进行数据描述,通过数据描述进行判断和对比。
以上是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例:45-30+25 320÷5×93.两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例:16+30×5 20-2×8 60+200÷4 90-150÷3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例:9×(35+25)40÷(70-65)5.小括号的作用是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6.在混合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
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括号外的。
关于“0”的运算1.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还得原数。
2.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差是0。
3.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在观察物体时,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2.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时,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最少可以看到一个面。
3.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4.从相对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位置正好是相反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1.三位数连加(1)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在计算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例:456+204+96=456 +(204+96)2.三位数连减(1)在计算三位数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3)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例:456-204-96=456 -(204+96)3.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10、简单经过时间计算:(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分针走1小格是()分钟,走1大格是()分钟,走一圈是()分钟,也就是()小时。
1、填一填。
180秒=()分 240分=()小时 2小时=()分2、在○里填上“>”“<”或“=”。
90秒○2分钟 6小时○600分钟 100秒○1分钟 180分钟○3小时3、填写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是40()。
②运动会上,赵伟用13()跑完50米。
③脉搏跳8下用了6()。
④兰兰做30道口算题用了3()。
4、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要坐45分钟的车,他们8:30分准时到达,请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必背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
一、长度单位
1、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千米=1000米
二、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三、时间单位
1时=60分1分=60秒
四、加法: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五、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六、乘法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七、四边形
1、四边形特点是: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2、长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3、正方形的特点是: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4、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5、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宽)的和=周长÷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八、分数
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总分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分母相同,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九、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重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重点归纳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 自然数就是0和正整数相加的和。
3.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4.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5.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6. 整数的改写: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先找到万位或亿位,点上小数点,再在数的后面加写“万”字或“亿”字。
7. 近似数:接近准确数而不等于准确数的数是近似数。
通常采用四舍五入法。
二、十位和个位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2. 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3. 知道10个一是1个十,10个十是1个百。
三、乘法原理1. 每份数×份数=总数2. 总数÷每份数=份数3. 总数÷份数=每份数4.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5.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6. 两个因数的积是另一个因数的倍数,这两个因数就是那个数的因数。
7.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8.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9. 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除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N为自然数),被除数也扩大到原来的N倍,那么商不变,余数也扩大N倍。
四、加减法原理1. 和=加数+加数2.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3. 被减数-减数=差4. 被减数-差=减数5. 差+减数=被减数6. 因数的和是积的2倍,这两个因数是积的因数。
7. 因数的积是被除数的倍数,这两个因数是商的因数。
8. 一个乘法式子里的第一个乘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乘数的倍数,这两个乘数的积是这个乘法式子的倍数。
9. 一个加法式子里的第一个加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倍数,这两个加数的和是这个加法式子的倍数。
10. 一个加法式子里的第一个加数的所有因数是第二个加数的因数,这两个加数的和是这个加法式子的因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由自然数、零、负整数组成的数集,记作……-3,-2,-1,0,1,2,3……2. 整数的比较整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利用数轴进行比较,数轴上离原点越近的整数值越小,离原点越远的整数值越大。
3. 整数的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要遵循“同号相加为同号,异号相加为相减”的原则。
4. 整数的乘法整数的乘法同样要遵循“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的原则。
5. 整数的除法整数的除法要根据被除数、除数的正负情况进行讨论,同号时除法为正,异号时除法为负。
二、分数1.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指整数之间的一种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分母表示等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2. 分数的大小关系分数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分子与分母的乘积大小进行比较。
3. 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加减法需要将分母统一,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4. 分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只需将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即可。
5. 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需要先将除数取倒数,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
三、小数1. 小数的概念小数是指整数与分数之间的一种数,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几分之几。
2.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进行读取,例如0.5读作零点五。
3. 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需要将小数位数补齐,然后再进行大小比较。
4. 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将小数点对齐,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5.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同样也要将小数点对齐,然后进行乘除运算。
四、图形1. 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是由三条边或三条边以上的线段所围成的图形。
2. 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根据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梯形等。
3.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根据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4. 图形的面积计算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公式进行计算。
5. 图形的周长计算图形的周长是指图形边界上的线段的长度总和,可以通过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归纳间有0时,可以读出这个0,但不要重复读出。
3、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4、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减法的概念: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减数和被减数竖着写,对齐各位,然后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不够减时要向前借1.5、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6、三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指在一个算式中有三个数进行加减运算。
7、万以内的加减法万以内的加减法是指在一个算式中的数都在万以内进行加减运算。
8、应用题应用题是指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需要用到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的题目。
9、口算口算是指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通过大脑计算出结果的方法。
10、练题练题是指用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题目。
可以通过练题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1.数的比较和近似数当数中间有一个或连续的两个0时,只读一个0.要比较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时,位数多的数大。
而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时,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如果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看这个数的最后一位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五入法,如果是5-9就用五舍六入法。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___,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2.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在做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时,需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在减法时,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需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再减。
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3.减法的公式和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完整版)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整理)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60分=1时 1分=60秒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 后时间 - 前时间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另一个加数+加数=和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 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是知识、理论、道理、思想等的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要点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概念与定义三年级上册,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更大的数,包括千以内的数、万以内的数以及它们的读写。
例如,数字“3005”读作“三千零五”,表示由3个千和5个一组成。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性质学生将探索并理解数的性质,如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以及数的组成。
他们将学会使用“>”、“<”和“=”符号来比较数的大小,并能够根据数的组成和位数判断其大小关系。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如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值不变;小数的小数点移动会影响小数的大小等。
3特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记忆数字,还包括理解数的组成、顺序和关系。
这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如加减法和乘除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将逐渐掌握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以及分数和小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2073和1986。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2073的千位数字2大于1986的千位数字1,因此2073>1986。
再比如,计算分数3/4和5/6的大小。
学生可以将两个分数转换为相同分母的形式,即9/12和10/12,从而得出5/6>3/4。
(二)数的运算1加法与减法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他们将通过竖式计算等方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学会验算结果的正确性。
2乘法与除法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将开始学习乘法和除法。
他们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化形式,除法则是乘法的逆运算。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学生将逐渐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他们还将学习乘法和除法的验算方法,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3运算性质学生将接触并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基本性质。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手抄报
制作手抄报的过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总结和巩固知识。
以下是一个关于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的手抄报示例:
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 长度单位:了解和比较各种长度单位,如厘米、米、毫米等。
2. 重量单位:了解和比较各种重量单位,如克、千克、吨等。
3. 时间的计算:学习如何计算时间,包括小时、分钟和秒的换算。
4. 乘法基础:学习乘法口诀,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5. 除法基础: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了解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方位与位置: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包括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
7. 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各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8. 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学习如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理解运算的顺序。
9. 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学习如何进行乘除混合运算,理解运算的顺序。
通过制作手抄报,你可以更全面地回顾和总结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
你可以将每个知识点画成小图标或用文字描述,然后写在手抄报上。
同时,你还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贴纸等装饰手抄报,使其更加美观和有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1、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米。
2、1厘米的长度里有( 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 1 )毫米。
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1厘米=10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因此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①进率是10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10 分米=1 米10 厘米= 1 分米10 毫米= 1 厘米②进率是1001 米 = 100 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0 厘米=1 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如:3吨=3000千克 5000千克=5吨1、笔算加、减法要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十再减。
2、估算的方法:结合实际,把题目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整十的数,再通过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积累(新审定教材)
(长汀县南山中心学校本部 李鹏辉 整理)
1毫米——直尺上的1小格;大约跟身份证一样厚;
1厘米——直尺上的1大格;大约跟中指的指甲一样宽;
直尺上的1大格里面有10小格,所以1厘米=10毫米;
1分米——直尺上的10大格;大约是姆指和中指的一扎长;所以1分米=10厘米;
直尺上的10大格里面有100小格,所以1分米=100毫米;
1米 ——米尺上有100大格(10个10大格);有1000小格;大约2张单人课桌一样长;大约跟
扫帚一样长;大约跟黑板一样宽;所以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1千米(公里)——大约从学校推拉门到汽车美容中心(去公太庙的入口处)一样远;1千米=1000米; 100米——大约从学校推拉门到福全妹店子旁的水沟边;
我们的教室长8米、宽6米; 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多或100多厘米。
1吨 ——大约是1个不绣钢水塔的容量;跟20包水泥一样重;大约是2只大水牛的重量; 1千克——大约是1袋洗衣粉的重量;大约是2包盐的重量;
1克
——大约是1个1分的硬币重;
求和=加数+加数 求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求差=被减数-减数 求减数=被减数-差 求被减数=差+减数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有一边靠墻围篱笆只要算三边的长度。
(靠墻那一边不要围篱笆)
一边靠墻围篱笆有两种围法:一种是长靠墻;一种是宽靠墻。
长靠墻的围法比较节省篱笆。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原长方形的宽;
用4个小正方形或9个小正方形或16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要4个小正方形); 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那么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1000
100 长度单位:千米
1000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质量单位:吨 千克 克
1000 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长+宽
= 长+长+宽+宽
= 长×2+宽×2
=(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 边长×4
一个钟面有12大格、60小格;1大格是5小格;
钟面上最短最粗的针是时针,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比时针长但又比秒针短的针是分针;
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走1圈的时间是12小时,时针走2圈就是一天的时间,也就是24小时,所以1日=24时;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走1大格的时间是5分,走1圈的时间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会同时走1大格),所以1时=60分;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1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1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分针会同时走1小格),所以1分=60秒;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 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
比较分数的大小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方法二:打比方——分饼
方法三:看阴影部分的大小——阴影部分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1 = 2
2 = 3
3 = 4
4 = 5
5 = 6
6 = 7
7 = 8
8 = 9
9 = ……
几倍就是几个几;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一个数×几倍
计算万以内数的加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计算万以内数的减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百位对百位);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上数加起来后再减。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先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
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是:①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身份证号码中的数字表示的含义是:(共18位数字)
□ □ □ □ □ □ □ □ □ □ □ □ □ □ □ □ □ □
省 市 县 年 月 日 顺序码 校验码
第1至6位数字表示“地址码”
第7至14位数字表示“生日码”
第15至17位数字表示“顺序码”(其中第17位<倒数第2位>数字如果是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
示女性)
第18位数字表示“校验码”(由前17位数字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到) 时间单位:时 分 秒 60 60 1时=60分 1分=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