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品教案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
教案
一、设计意图:
绕口令也叫拗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小朋友们在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当孩子们听到我无意中拿着快板在朗诵绕口令的时候,都表现的非常的感兴趣,静静的听着,还为老师一时的口误而哄堂大笑。

于是,我就想绕口令不是一个很好的幽默教学的素材吗,紧接着就尝试对小班孩子进行了简单的绕口令教学,发现很多小朋友对这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掌握的很好,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不管是在餐后活动中,还是语言游戏中,都可以与小朋友们一起朗诵。

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昂,我就想在大班尝试一下,于是我就设计了《扁担和板凳》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扁担、板凳。

2、通过看图文和节奏的辅助,学习绕口令。

3、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三、活动准备:
实物:扁担、板凳;响板两个、绕口令字卡、图示、竞赛图卡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扁担和板凳,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什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教学设计

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活动目标1.感受绕口令诙谐、快速、有节奏的特点。

2.练习发清“板凳、扁担、绑”等易混淆的音。

3.积极参与朗诵绕口令活动,体验说唱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已认识板凳和扁担。

2.绕口令视频、图谱课件、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⑴请幼儿欣赏绕口令视频并说说自己的感觉。

小结:他们说的很快,听起来很好玩。

⑵再次观看视频,提问:仔细听听他们说了些什么?小结:叔叔们表演的是绕口令,里面好多的字和词的音很像,听起来很好玩,很有趣,说得特别快,特别准,要一口气说完。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绕口令。

⑴教师示范绕口令《扁担和板凳》,提问:我说的怎样?你听到了什么?板凳和扁担之间发生了什么事?⑵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点击课件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了解绕口令的内容,引导幼儿发清“板凳、扁担、绑”等易混淆的音。

⑶请幼儿自主学说绕口令。

⑷帮助幼儿解决说好绕口令的难点。

提问: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说?那个地方难?谁有好办法来解决?小结:看着图说、慢一点说、把长的句子变短(先说前半句再说后半句)、多练习,这些都是帮助我们说好绕口令的好办法。

3.鼓励幼儿尝试快节奏学说绕口令。

⑴提出要求:绕口令不仅要说得清楚,还要说得有节奏,这样会更好听,更有趣。

你们能行吗?⑵引导幼儿尝试用几种不同的速度练习快节奏学说绕口令,提醒幼儿发音要准确。

⑶幼儿分组竞赛,比比哪一组说得又快又清楚。

⑷邀请老师现场说绕口令。

4.玩游戏《找朋友》,体验说唱绕口令的乐趣。

⑴交代游戏规则:男孩、女孩分为两组,分别扮演“板凳”和“扁担”。

游戏开始的时候,大家一起拍手说绕口令,说完最后一句的时候,“板凳”不动,“扁担”快速去找一个“板凳”绑在一起,一根“扁担”只能绑一个“板凳”。

⑵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2~3次,体验说唱绕口令的快乐。

评析幼儿喜欢绕口令但说不好。

本活动从幼儿兴趣出发,运用图谱的形式引导幼儿学说绕口令,这是一大突破,也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模仿和游戏,掌握儿歌《扁担和板凳》的歌词和节奏。

2. 培养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儿歌《扁担和板凳》的歌词和节奏。

2.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儿歌中“扁担宽,板凳长”的节奏把握。

2. 在游戏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教学准备:1. 扁担和板凳的图片或实物。

2. 音乐播放设备。

二、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5分钟)1. 向幼儿展示扁担和板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 引导幼儿思考扁担和板凳的用途和特点。

Step 2: 学习儿歌《扁担和板凳》(5分钟)1. 教唱儿歌《扁担和板凳》,讲解歌词的意义。

2. 重点讲解儿歌中“扁担宽,板凳长”的节奏。

3. 引导幼儿跟唱,重复练习直到熟练。

Step 3: 游戏环节(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扁担和一个板凳。

2. 每组轮流扮演扁担和板凳,根据儿歌的节奏进行表演。

3. 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如增加描述性的语言。

1.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2.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更好地团队合作和协调。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评价标准:1. 幼儿能熟练地唱出儿歌《扁担和板凳》的歌词和节奏。

2. 幼儿在游戏中能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3. 幼儿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协调能力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通过模仿和游戏的方式,学会了儿歌《扁担和板凳》的歌词和节奏。

在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幼儿学会了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扁担和板凳的特点,并通过讲解儿歌的意义,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歌词。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正确说出儿歌《扁担和板凳》的歌词。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学会儿歌《扁担和板凳》的歌词。

2. 难点:让幼儿掌握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扁担、板凳、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有关扁担和板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新歌学习:教师出示扁担和板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教授儿歌《扁担和板凳》的歌词。

3. 节奏练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拍手,感受儿歌的节奏,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念儿歌。

4. 实践活动: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道具(扁担或板凳),按照儿歌的节奏进行表演。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尽量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3. 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

4.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语言游戏,加强家园合作。

2.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设置语言游戏区,提供相关的道具和材料,让幼儿自主进行语言游戏。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表达能力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2. 活动效果评价:通过家长的反馈、幼儿的表现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八、教学注意事项2.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通过游戏《扁担和板凳》帮助幼儿学习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扁担和板凳》故事的内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扁担和板凳》故事的图片或故事书。

2. 扁担、板凳、小朋友等道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看《扁担和板凳》故事的图片或故事书,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2. 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扁担和板凳有什么特点?他们又是如何帮助小朋友的呢?活动一:扮演角色1. 分发扁担、板凳、小朋友等道具给幼儿,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指导幼儿通过模仿和表演来展示扁担和板凳是如何被使用的,例如:小朋友们可以通过两个幼儿扛起扁担,其他幼儿坐在上面等。

3. 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扁担和板凳,让他们发现扁担的形状是长而扁平的,而板凳是四条腿的。

活动二:讨论和思考1. 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中的情节,问他们扁担和板凳在故事中有哪些作用?帮助小朋友们做了什么?2. 利用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比如:如果没有扁担和板凳,小朋友们该怎么办呢?3.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活动三:创意发散1. 让幼儿自由发挥,动手制作自己的扁担和板凳。

2. 引导幼儿想象新故事,让他们发挥扁担和板凳的作用,创造新的情节。

活动四:绘画表达1. 给幼儿提供彩纸、颜色笔等绘画工具。

2. 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幕场景绘画,比如:小朋友们坐在板凳上唱歌、扁担上的小朋友欢快地大笑等。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扁担和板凳的作用,并再次提问:扁担和板凳对小朋友们有什么帮助?2. 复习幼儿们今天所学习到的关键词和表达,鼓励他们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发现,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教案:扁担和板凳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述的能力。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扁担、板凳、小动物卡片(兔子、小鸟、小猪等)。

2.图片准备:扁担和板凳的图片。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出示扁担和板凳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猜测这两个物品的用途和重要性。

2.游戏活动:(1)教师将扁担和板凳摆放在幼儿园的角落,并告诉幼儿,这个角落是扁担和板凳的“家”,大家需要想办法把它们带回家。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每组4人左右,每组指派一名组长。

组长要求其他组员用他们的双手一起托起扁担和板凳,然后小心翼翼地慢慢走向“家”的方向。

(3)比赛分为两轮进行,第一轮只能走直线,第二轮可以走曲线。

组长需要引导组员合理分配力量,平衡好扁担和板凳,确保安全抵达“家”的位置。

(4)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对组员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可组织对正确操作的组进行表扬和奖励。

3.结束活动:(1)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游戏中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幼儿思考扁担和板凳的用途和重要性。

(2)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扁担和板凳要一起托起来呢?”“如果只托住扁担一边会发生什么事情?”等,让幼儿回忆游戏中的情况并思考。

(3)最后,教师可以请幼儿自己编写一个关于扁担和板凳的小故事,并可以邀请幼儿进行分享与展示。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和表述的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个游戏既能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也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是一种兼具教育和娱乐性的活动。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同时要关注游戏的过程,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通过游戏活动的引导和总结,让幼儿从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2. 适用年级:幼儿园大班3. 教学目标:a. 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扁担和板凳》的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b.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c.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二、教学内容1. 教学儿歌:《扁担和板凳》2. 游戏活动:扁担和板凳游戏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活跃气氛b.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儿歌或故事2. 教学儿歌《扁担和板凳》(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儿歌《扁担和板凳》的内容,讲解歌词的含义b. 教师示范唱儿歌,引导幼儿跟唱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扁担和板凳的动作,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儿歌内容3. 游戏活动:扁担和板凳游戏(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三人b. 每组幼儿用扁担和板凳进行游戏,要求在规定的路线上一边走一边唱儿歌《扁担和板凳》c. 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4. 总结环节(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b.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关注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五、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提前熟悉儿歌内容和游戏规则,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幼儿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六、教学延伸活动(5分钟)1. 创意表演:邀请几组幼儿代表上台,用扁担和板凳进行创意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

2. 家园共育:教师向家长介绍儿歌《扁担和板凳》的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歌、做游戏,加强亲子关系。

《扁担和板凳》教案(通用5篇)

《扁担和板凳》教案(通用5篇)

《扁担和板凳》教案(通用5篇)《扁担和板凳》篇1整个活动的设计流程包含了七个小环节:热身游戏数蛋数灯——借助玩具了解用处——我说你做趣味练习——两人一对自主学习——利用动画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反复练习——以小见大感悟道理一、说说教学理念老师自始至终都是在启发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没有一点教的痕迹。

比如说:两个小朋友一对儿借助手中的小图片,比一比,板凳和扁担在长度上有什么不一样?然后你一句、我一句,再交换我一句你一句,由掌握一句逐渐地过渡到掌握整首,这个过程,因为手中有学具,所有的小朋友都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参与度高,体现了活动的高效性,而且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现个别幼儿的表现和反应,便于及时关注和指导。

再比如:借助无声、形象的动画,来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扁担和板凳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以此来突破绕口令后三句的难点: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绑在板凳上。

这也是一种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教育理念。

二、说说课堂氛围老师注重挖掘活动的兴趣点,比如:游戏《我说你做》,孩子们愿意说愿意练愿意上来,很好玩!又比如:老师的示范朗诵,这个绕口令是有课件的,有朗诵的,但是我没有用。

因为,我觉得,老师都不能很好去给孩子做示范的话,那怎么能引发孩子说的兴趣呢?所以,我在活动中是自己朗诵的。

老师的朗诵不仅是启到了一种示范性的作用,对幼儿来说还有一种挑战性在里面,他要向我说的一样快啊!我朗诵完了,小朋友情不自禁的为我鼓掌,就激发了我加快速度再来一遍的这种激情,你看,老师也是需要鼓励的嘛!从这点也能说明课堂它是师幼共同成长的地方。

再比如:融入了rap这种时尚元素,在节奏背景下一边扭动身体一边朗诵,很有新鲜感,很有时尚感,老师喜欢,孩子也喜欢,乐教乐学,老师们你有时尚精神吗?其实任何教学都不要一成不变,教师也要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有新意、有创意,让教学充满新奇和探索,那样工作起来才会神清气爽嘛!教师的思想不解放,你刻板、你呆板,你能教出个性张扬的儿童吗?三、说说活动设计比如:小图片的设计,是正反两面的,两个小朋友脸对脸既能看到自己的,也能看到对方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含反思【引言】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款名为《扁担和板凳》的语言游戏教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正文】一、教案名称及目标教案名称:《扁担和板凳》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材料1. 扁担、板凳、小石头、小球等实物。

2. 游戏规则卡片。

三、教学过程1. 游戏准备教师将用于游戏的实物准备好,并放置在教室的一角,待用。

2. 游戏引导教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并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

游戏规则如下:1. 幼儿坐成一个大圈,教师站在圈内。

2. 教师手拿扁担,围绕圈内幼儿们走。

3. 游戏开始教师开始按照规则游戏,幼儿们要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教师,制定规则,并进行语言表达。

4. 游戏结束游戏根据时间或者幼儿们的疲劳程度来决定,教师可以适时宣布游戏结束,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1. 游戏的设置是否合理本次游戏中,我们选择了扁担和板凳作为游戏道具,这些道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能够与他们的身体感知相结合,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游戏。

2. 游戏规则是否明确游戏规则的明确与否对幼儿的参与度和游戏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在游戏开始前向幼儿们清晰地介绍了游戏规则,并通过示范使幼儿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规则。

3. 幼儿参与度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与游戏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还有一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较为被动,缺乏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部分幼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五、结语通过《扁担和板凳》这个语言游戏,我们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并不断探索更多有趣的语言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教学主题为语言游戏。

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是很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通过这类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增强听说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扁担和板凳》是一个寓言故事,它能够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生活、认识世界,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孩子们能够熟悉《扁担和板凳》这个寓言故事;2.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3.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计数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2.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3.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

能力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听说能力;2.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计数能力;3.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为《扁担和板凳》这个寓言故事。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扁担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孩子们学会计数。

方法1.教学前观察:,让孩子们先观察扁担和板凳的形状,了解它们的用途。

2.教学活动: 1)先讲述“扁担能担两个人,板凳铺一人坐”,让孩子们理解这句歇后语的意思。

2)接着读《扁担和板凳》这个寓言故事,让孩子们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3)根据故事内容,让孩子们进行计数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计数。

3.教学结束:,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再次提醒孩子们扁担和板凳的用途,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故事内容。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时间教学内容5分钟观察扁担和板凳10分钟讲述歇后语“扁担能担两个人,板凳铺一人坐”20分钟朗读《扁担和板凳》寓言故事,进行计数游戏5分钟小结,教师复述一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评估通过教学中的计数游戏,可以评估孩子们是否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并且能够正确的掌握计数的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运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内容中也应该加入更丰富的元素,让孩子们能够更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扁担和板凳》教学背景本课是针对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游戏教学。

本班的幼儿年龄为5-6岁,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在表达和理解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因此,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旨在提高幼儿的精细听和区分能力,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辨别单词中的元音。

2.学生能按要求用单词造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学生能听懂、模仿和表达简单对话内容。

4.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学生辨别单词中的元音。

2.学生用单词造句表达意思。

教学难点1.学生听懂理解简单对话内容。

2.学生发音准确。

教学方式集体教学,小组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教师与学生打招呼,询问学生今天过得怎么样。

2.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是“拼音和造句”,让学生对今天的主题产生兴趣。

第二步:语音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单词,包括“扁担、板凳、笨蛋、笔记本、白云、百合等,要求学生听到每个词的时候根据它们的发音拍手或者拍桌子。

2.教师出示单词牌,让学生领取,走到教室中心,准备玩猜元音字母的游戏。

3.教师说一个单词,学生根据元音字母的位置站在不同的颜色的圆圈上,分成三个队伍,三个队伍同步开始轮流站在相应的颜色圆圈上。

第三步:造句游戏1.教师要求学生出示自己手中的单词牌,将其读出,再按照老师的提示用这个单词造一个简单的句子。

比如:“白云在天上飘。

”等。

2.学生从自己手中抽一个单词牌,然后从其他学生中选一位,要求这位同学用这个词造一个完整的句子。

同学们将自己的句子用笔记本记下来。

第四步:听力活动1.教师播放录音机记录的简单对话:一位扁担商人卖给一位店家一个板凳。

2.教师要求学生模仿录音中的对话,与同桌一起练习,有3分钟的练习时间。

第五步:小组竞赛1.将所有的单词牌收回,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五名学生一起玩小组竞赛,要求每个小组轮流说一个单词,组员剩余的四个人需要快速给出相应的造句,并给出一些特殊的风格。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教案一、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扁担和板凳》的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儿歌学习,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扁担、板凳、图片等。

2. 音乐播放设备。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1.2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扁担和板凳的动作,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内容(10分钟)2.1 教师向幼儿介绍儿歌《扁担和板凳》的内容,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意义。

2.2 教师逐句教唱儿歌,注意韵律和节奏的把握,引导幼儿跟唱。

2.3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儿歌中的动作,鼓励其他幼儿模仿。

3. 实践活动(10分钟)3.1 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扁担或板凳),进行儿歌表演。

3.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帮助幼儿掌握儿歌的表演技巧。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4.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活动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表演儿歌,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与儿歌相关的图片和道具,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和模仿。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评价幼儿的综合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幼儿的语言能力。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注意调整音量,确保幼儿能清晰地听到儿歌和教师的指令。

3. 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鼓励内向或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积极参与。

4. 活动中如有幼儿出现不适,应及时处理,并通知家长。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扁担和板凳》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 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扁担和板凳,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扁担和板凳》2. 扁担和板凳的图片3. 画纸、画笔、彩色积木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扁担和板凳的图片,询问他们认识吗?知道它们的用途吗?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讲述《扁担和板凳》的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 互动环节: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

4. 创意绘画:发给幼儿画纸、画笔和彩色积木,邀请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扁担和板凳,并可以用积木装饰。

5. 展示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交流。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了扁担和板凳,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倾听故事、互动分享和创意绘画,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扁担和板凳,了解它们的用途,并拍摄照片,下次活动与同伴分享。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设置“扁担和板凳”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拍摄的照片展示出来,共同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

六、活动步骤1. 回忆故事: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扁担和板凳》的故事情节,检验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扁担和板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角色特点和心情。

3. 情景剧:将整个故事改编成情景剧,邀请幼儿参与表演,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评价与反馈:活动结束后,邀请幼儿和教师共同评价表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语言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语言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语言教案:扁担和板凳教案标题:《扁担和板凳》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扁担和板凳》的主要内容,了解扁担和板凳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复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扁担和板凳》的讲述与解析。

2. 扁担和板凳实物或图片的展示和介绍。

3. 幼儿复述故事和角色扮演活动。

三、教学准备:1. 故事《扁担和板凳》的绘本或文字材料。

2. 扁担和板凳的实物或图片。

3. 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帽子、围裙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扁担和板凳吗?”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扁担和板凳》的故事,同时展示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3. 解析故事: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友谊和互助,并解释扁担和板凳的用途。

4. 复述故事:邀请幼儿复述故事,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扁担和板凳的角色和故事的发展。

5.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扁担和板凳的角色,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故事的主题。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制作扁担和板凳的模型,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扁担和板凳的实际用途,加深他们对这两种工具的理解。

六、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价值观。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听故事、复述故事和角色扮演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手工活动和日常生活观察,评估幼儿对扁担和板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合作学习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案_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语言教案_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语言教案:扁担和板凳教案标题:《扁担和板凳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2.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参与故事的创编。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扁担和板凳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友谊和互助的寓言故事。

三、教学准备:1. 故事绘本《扁担和板凳》。

2. 扁担和板凳的实物模型或者图片。

3. 音频故事《扁担和板凳》。

4. 创作材料,如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扁担和板凳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扁担和板凳有什么关系吗?”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讲述故事:播放音频故事《扁担和板凳》,或者教师亲自讲述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停顿,让幼儿猜测接下来的情节,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

3. 讨论与分享: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友谊和互助,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与朋友互相帮助的经历。

4. 创作活动:提供创作材料,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创作自己的“扁担和板凳”故事画,进一步深化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与同伴交往,体验和实践友谊和互助的精神。

2. 安排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扁担和板凳,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和互助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这些价值观。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注意力和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分析幼儿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活跃度。

3. 评价幼儿的创作作品,看他们是否能准确理解和表现故事的主题。

4. 长期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将故事中的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

幼儿园语言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语言教案:扁担和板凳

幼儿园语言教案:扁担和板凳幼儿园《扁担和板凳》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扁担和板凳的基本含义和功能。

2. 通过故事和互动游戏,激发幼儿对扁担和板凳的兴趣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汉字和拼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扁担和板凳的基本含义和功能。

2. 难点:通过故事和互动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扁担和板凳的图片或实物。

2. 与扁担和板凳相关的故事和儿歌。

3. 制作扁担和板凳的材料和工具。

4. 汉字和拼音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扁担和板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形状、特点和功能。

2. 学习基础知识:讲解扁担和板凳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引导幼儿了解它们的用途和历史文化背景。

3. 故事讲述:讲述与扁担和板凳相关的故事,如《扁担和板凳的童话》,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4. 游戏互动: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如“扁担挑水”、“板凳过河”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扁担和板凳的运用方法,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5. 动手制作:提供制作扁担和板凳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扁担和板凳,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6. 学习汉字和拼音:展示与扁担和板凳相关的汉字和拼音卡片,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汉字和拼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 总结部分: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幼儿在互动游戏和动手制作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扁担和板凳的理解程度。

2. 分析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3. 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反馈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如幼儿对扁担和板凳的理解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在互动游戏和动手制作环节的积极参与。

大班语言扁担和板凳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语言扁担和板凳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语言扁担和板凳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语言教学是针对大班幼儿进行的,班级有30名幼儿。

教学目的是帮助幼儿巩固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语言交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扁担”和“板凳”这两个词语;2.能够自主运用“扁担”和“板凳”构建场景进行语言表达,比如形容扁担是长的、板凳是方的等;3.能够利用所学词语谈论与扁担和板凳相关的内容,如“扁担能干什么?板凳坐着有什么感觉?”等;4.能够与伙伴进行简单的对话,实现情境语言交流。

三、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在课堂开始时,教师介绍“扁担”和“板凳”这两个词语,并带领幼儿一起学习相关的课文。

课文内容如下:扁担、板凳一样长,好像一对好朋友。

所有东西都能背,抬高了又还放。

来呀!请大家都赶快欢乐地玩扁担和板凳吧!2. 观察实物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扁担”和“板凳”,教师准备了扁担和板凳的实物供幼儿观看。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扁担和板凳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并与课文内容进行联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

3. 情境语言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利用扁担和板凳这两个词语进行情境语言表达。

具体游戏规则如下:1.每个小组从三张扁担牌和三张板凳牌中分别抽取一张,组成一组情境语言。

2.小组内的幼儿一起讨论和构思,在一定时间内(约5分钟)构建一个与所选词语相关的情境。

3.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幼儿向全班汇报这个情境,并向大家介绍他们所选的扁担或板凳牌。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共同讨论和表达他们感受和心得,以加深对“扁担”和“板凳”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如课文学习、实物观察和情境语言游戏等,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表达。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问题,我在反思中得到了以下启示:1.班级人数较多,幼儿分组后组间沟通有些困难。

下次教学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
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优质获奖教案】
一、设计意图:
绕口令也叫拗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小朋友们在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当孩子们听到我无意中拿着快板在朗诵绕口令的时候,都表现的非常的感兴趣,静静的听着,还为老师一时的口误而哄堂大笑。

于是,我就想绕口令不是一个很好的幽默教学的素材吗,紧接着就尝试对小班孩子进行了简单的绕口令教学,发现很多小朋友对这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掌握的很好,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不管是在餐后活动中,还是语言游戏中,都可以与小朋友们一起朗诵。

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昂,我就想在大班尝试一下,于是我就设计了《扁担和板凳》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扁担、板凳。

2、通过看图文和节奏的辅助,学习绕口令。

3、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三、活动准备:
实物:扁担、板凳;响板两个、绕口令字卡、图示、竞赛图卡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扁担和板凳,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什么?。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一、设计意图:
绕口令也叫拗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小朋友们在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当孩子们听到我无意中拿着快板在朗诵绕口令的时候,都表现的非常的感兴趣,静静的听着,还为老师一时的口误而哄堂大笑。

于是,我就想绕口令不是一个很好的幽默教学的素材吗,紧接着就尝试对小班孩子进行了简单的绕口令教学,发现很多小朋友对这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掌握的很好,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不管是在餐后活动中,还是语言游戏中,都可以与小朋友们一起朗诵。

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昂,我就想在大班尝试一下,于是我就设计了《扁担和板凳》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扁担、板凳。

2、通过看图文和节奏的辅助,学习绕口令。

3、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三、活动准备:
实物:扁担、板凳;响板两个、绕口令字卡、图示、竞赛图卡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扁担和板凳,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语言《扁担和板凳》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获奖精品教案
示范课面试试讲教案
一、设计意图:
绕口令也叫拗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小朋友们在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当孩子们听到我无意中拿着快板在朗诵绕口令的时候,都表现的非常的感兴趣,静静的听着,还为老师一时的口误而哄堂大笑。

于是,我就想绕口令不是一个很好的幽默教学的素材吗,紧接着就尝试对小班孩子进行了简单的绕口令教学,发现很多小朋友对这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掌握的很好,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都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不管是在餐后活动中,还是语言游戏中,都可以与小朋友们一起朗诵。

看到孩子们兴趣高昂,我就想在大班尝试一下,于是我就设计了《扁担和板凳》这一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绕口令,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扁担、板凳。

2、通过看图文和节奏的辅助,学习绕口令。

3、会说绕口令,并能说得正确、清楚、快速。

三、活动准备:
实物:扁担、板凳;响板两个、绕口令字卡、图示、竞赛图卡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扁担和板凳,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