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理论探讨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的破损,并伴有出血和炎症。
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与情志失常、饮食不节、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等多种手段。
本文将对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述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上,引起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胃液和胃蛋白酶酶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消化性溃疡被归为“痞满”、“积滞”、“实热”等病证范畴。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思路是调整身体内环境,改变体质,以达到消除病因,疏通经络的目的。
二、中医研究成果1. 调理饮食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首先会从饮食着手,建议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饱过饥,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
中医认为,饮食不当容易导致脾胃失调,加重溃疡的症状,调理饮食是中医治疗溃疡的关键一步。
2. 中药治疗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采用中草药治疗,具体的用药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常用的药物包括升麻、甘草、白术、黄连、黄芩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和胃、抑制胃酸分泌等功效,能够有效地缓解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3. 针灸疗法中医认为,在胃经、脾经、肝经和胆经上有一些穴位与胃肠道的功能密切相关,针灸疗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常用的穴位主要包括足三里、中脘、太冲等。
通过针灸可以调畅气血,疏通经络,缓解胃脘痞满和疼痛等症状。
三、中医防治特点1. 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注重个体化,根据个人的脾胃虚寒还是热盛,痰浊的多少来进行辨证施治,因此中医治疗方案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解决患者的具体问题。
2. 兼顾病因病机中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注重从整体上进行调理,既要解决病因,也要调理病机。
不仅要缓解症状,更要根本治愈疾病,防止疾病反复。
3. 重视预防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往往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长期饮食习惯有关,中医治疗不仅注重治疗疾病本身,更注重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提倡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上的溃疡,它是由于胃酸和胃液分泌过多而引起的。
在中医学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与肝胃不和、痰湿和气滞有关。
中医学着重于平衡身体并加强体质,所以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和艾灸、推拿按摩、食疗等。
针灸和艾灸是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之一。
针灸能够调整气血运行的平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和降低酸度。
艾灸可以加强补益作用,增强体质,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核心,而且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泽泻、陈皮、山楂、人参等。
这些草药常用于清热解毒、消食化积、止痛镇痛等,从而缓解疼痛和降低酸度。
但在选用草药前需量力而行,因为有时过度使用中药会导致不良反应。
如果你正在服用其它药物,特别是处方药,请在使用中药前咨询医生。
推拿按摩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自然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放松身体,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常用的推拿方法包括按摩脚底、按压手掌、推挤腹部。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调整消化功能,从而帮助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食疗也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常见的食物包括山药、粳米粥、白菜、核桃、黑芝麻等。
这些食物有益于消化系统,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并加速愈合。
总之,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需要个体化治疗方式,因为每个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都不同。
与中西医结合使用,中医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治愈率,并且可以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反复发作的情况。
寻求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对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中医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消化性溃疡可分为气滞血瘀型、肝郁脾虚型、胃热瘀阻型、脾胃虚弱型等不同的辨证类型。
不同的辨证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舌苔、脉象等进行辩证分型,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特点是上腹疼痛剧烈,伴有胃胀、恶心、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
患者舌质紫暗,舌苔黄腻,脉弦涩。
治疗上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要原则。
常用药物包括川芎、赤芍、当归等活血化瘀中药,辅以香附、柴胡、枳壳等理气药物。
通过对30例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消化道功能,促进溃疡的愈合。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中医辨证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消化道功能,促进溃疡的愈合。
在临床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对临床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和分析,能够为临床医生治疗消化性溃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帮助。
脾胃湿热证论文中医辨证论治论文:中医脾胃湿热证辨治探讨
脾胃湿热证论文中医辨证论治论文:中医脾胃湿热证辨治探讨[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脾胃湿热证的辨证论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366例脾胃湿热患者的诊治资料,将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21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西药治疗的1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统计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比较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高,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脾胃湿热证病因机制比较复杂,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把机体当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来治疗调理,能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效果脾胃湿热证是脾胃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医脾胃病的一个分支证型,在临床较为常见[1]。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湿热证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两个:①外感湿热邪气②内伤饮食不节,同时与患者的身体素质也存在一定的关联[2]。
脾胃湿热证的特点是起病隐匿缓慢、病程较长或者说潜伏期较长,病势呈渐进性;而且患者症状表现常常自相矛盾,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寒化和热化且病情缠绵反复。
我们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211例脾胃湿热证患者用中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脾胃湿热证患者366例,男性190例,女性176例,年龄从21至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8.5岁。
所有患者按照杨春波等制定的脾胃湿热证标准进行诊断,均确诊为脾胃湿热证。
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21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西药治疗的1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两组患者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用不同的西药进行治疗:①慢性胃炎:患者疼痛发作时一般可用哌吡氮平、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止痛缓解病情。
胃酸增高时可采用氢氧化铝胺、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进行治疗。
关于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探讨
关于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探讨众所周知,长期服用西药会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西药一般治标不治本。
消化性溃疡的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长期用西药治疗有可能会使病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所以,现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更加被重视。
本研究中,将对消化性溃疡做一些各方面的概述,包括病因、预防、并发症等方面,也将会对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进行浅要分析。
标签:中医;消化性溃疡;疗效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
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且饮食不规律,在肠胃方面的疾病也就越来越多,也愈加严重。
消化性溃疡是肠胃疾病中一种常见、较为严重的疾病。
在过去,人们为了方便,遇到这类疾病时,常常选择用西药进行治疗。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在治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所以人们开始转向中医治疗,下面将对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进行探讨。
1关于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在医学上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它是一多发病、常见病。
此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
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Meckel憩室。
因为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
那么消化性溃疡是怎么形成的呢.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均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此外,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具有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等特点。
这种疾病的疼痛部位多出现于中上腹部、肚脐上方或是肚脐上方偏右处,一般疼痛部位约为数厘米直径大小。
因为空腔内脏的如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是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就准确反映在溃疡的所在的解剖位置。
正如前文所说,消化性溃疡会伴随着一些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损坏而形成的炎症性损伤,临床上表现为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精神因素、饮食不当等多种因素,治疗方案也繁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也有深入的研究,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机是“气郁血瘀”,治疗应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因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候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
下面将从中医病机、证候、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中医病机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久病虚弱、外感风寒湿热等多种因素有关。
具体而言,其病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气滞血瘀: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可导致气滞血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长期累积可形成溃疡。
(三)脾虚湿困:脾胃功能失调,食物消化不良,导致胃肠道受潮,长期积累会导致湿气困脾,甚至会形成溃疡。
(四)肝郁气滞:情志失调,使肝气郁滞,气血不畅,形成溃疡。
(五)胃肾阴虚:久病虚弱、年老体衰,肝肾阴虚,可导致胃内滞热、津伤胃幽门,易形成溃疡。
二、中医证候根据中医理论,消化性溃疡的证候较为复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气滞血瘀证候:病程较长,上腹部疼痛,压痛明显,常有胃胀、反酸、嗳气等症状;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滑等。
3、湿蕴下注证候:病程较长,上腹胀满、不适,食欲减退、口淡不渴;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黯黄,舌质淡胖,苔白腻,脉缓。
4、肝郁气滞证候:病程较长,上腹胀痛、不适,伴有冷汗、烦躁、易怒等情绪变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5、胃肾阴虚证候:病程较长,上腹部隐痛,口渴喜饮,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中医治疗根据中医病机病因和证候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原则是宁血止痛、清热泻火、祛湿化痰、和胃健脾、平肝调气等。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1、四物汤加减:活血化瘀,舒经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证候。
2、口服清分汤: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壅结证候。
3、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脾和胃,宽中下降,适用于湿蕴下注证候。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第7卷 第30期 175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辩证分型以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经临床确诊并且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5例)和治疗组(37例),观察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的效果并比较。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为56.8%,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的28.6%和74.3%,组间差异经t 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根据中医辩证分型来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30-0175-02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0.129Analysi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ZOU Jicheng, Shuanghe Health Center in Beilin District, Suihua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ihua 15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Make an analysi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and its effect of peptic ulcer. Methods 72 patients of peptic ulcer who are clinically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October 2015 and separate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35 patients) and study group (37 patients) at random, and then observe and compar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effect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cured rate and its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are 56.8% and 94.6% respectively, which are higher than counterparts of 28.6% and 74.3% in control group, there is a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 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s statistic value according to T-Check (P <0.05).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peptic ulcer.[Key words] Peptic ulc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effect作者单位:152000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双河卫生院邹继承在临床治疗中,祛痰化瘀、健脾是非常关键的治疗方式。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概况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是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上的溃疡形成。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是由内外因素导致胃肠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进而引发黏膜损害和炎症反应导致的。
下面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病因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以下各种因素有关:1. 情志因素:情志忧郁、愁迷、恐惧等因素容易刺激并紊乱人体的气血运行,导致胃肠功能失调。
2. 饮食因素:饮食过热、嗜好油腻食物、过度进食等因素可能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滞血瘀,形成局部的黏液不畅或者阻塞。
3. 环境因素:多年累积的熬夜加班、身体疲劳和长期的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因素特别容易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衡,从而使胃肠脏腑受到损伤。
病机2. 饮食因素:饮食不节;过热、油腻的食物,食物质地粗糙等,容易阻塞胃肠,使胃肠通畅不畅,从而导致黏液和炎症在胃肠内积累、堆积。
3. 环境因素:人体各脏腑之间相互协调的关键就是阴阳平衡,在人体长期不规律的体力和节律等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阴阳失去平衡,胃肠脏腑功能失调,在此基础上胃酸分泌亦必因此失调而亢进。
治疗1. 药物治疗:中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经验丰富,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山药、枸杞子、薏米、陈皮等。
2. 饮食调理:在饮食上,应该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等,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 环境调理:要注意调整生活环境,减少对情绪的刺激,避免过度劳累和身体疲劳等。
4. 针灸理疗:针灸理疗是传统中医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针灸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
总之,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患者在治疗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在平时的饮食和生活环境上也要加以注意和调整,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脾胃湿热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人体内脾胃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临床实践中,脾胃湿热病是中医医生经常遇到的疾病之一,它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症状,如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不振、腹泻等。
掌握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的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疾病的诊断、证型辨识、治疗方法等方面介绍脾胃湿热理论的临床运用举隅。
一、疾病的诊断脾胃湿热是中医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其诊断首先需要观其症状表现。
患者常表现为口苦口干、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等症状。
还表现为脘腹胀满、纳呆腹胀、纳差等。
通过患者的主诉和查体,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为脾胃湿热证。
结合脉象和舌象来进一步确诊。
患者脉象多见滑数或滑弦数脉,舌质偏红,舌苔多黄腻。
通过这些病症表现的分析和辨证,可以初步诊断患者为脾胃湿热证。
二、证型辨识在临床上,脾胃湿热证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分为湿热壅滞证、湿热蕴结证、湿热下注证等。
首先是湿热壅滞证,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口苦口干、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
其次是湿热蕴结证,患者腹胀、脘腹胀痛、大便稀溏、尿黄等。
最后是湿热下注证,主要表现为尿黄、腰膝酸软、小便短急等。
在临床上治疗脾胃湿热证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辨明其证型,才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三、治疗方法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法有多种,一般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饮食调理、运动疗法等。
在中药治疗方面,常用的有黄连、苦参、黄芩、栀子、生地黄等清热燥湿的药物。
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清热导滞、利湿化痰的药物。
在针灸治疗方面,可针刺脾胃经和足厥阴、手太阴等穴位,以辩证施治。
饮食调理上,应忌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莲子等。
患者还可适量进行适当的运动疗法,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湿热的排出。
四、临床举隅以下是一些脾胃湿热证的临床举隅,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脾胃湿热理论的临床应用。
1. 湿热壅滞证患者李某,男,45岁,因脘腹胀痛、口苦口干,大便稀溏,伴有恶心、厌食半月,就诊于中医诊所。
自拟胃复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自拟胃复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作者:杨双丽吴艳兰王文闻宁显坤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自拟胃复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122例,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
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加用自拟胃复汤,并根据患者症状进行加减,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口干口苦、纳呆恶心、嘈杂泛酸、胃脘疼痛)、黏膜损伤评分(胃黏膜评分及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评分)、胃肠激素水平(GAS、MTL)及治疗后3个月Hp根除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85.25%(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胃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GAS水平低于对照组,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Hp根除率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期间,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拟胃复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胃湿热证)消化性溃疡疗效较高,对患者临床症状、胃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及胃肠激素水平改善明显,且Hp根除率高,安全性佳。
关键词:自拟胃复汤;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9-0058-05消化性溃疡是好发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患者多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且呈节律性或反复发作性,另多伴恶心、反酸、呕吐等症状,为临床常见病[1]。
因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日益引起社会及医疗系统重视。
现代医学认为[2],消化性溃疡不仅和患者的不良饮食有关,其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增多、胃粘膜屏障功能减弱等关系密切,尤其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常见。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壁或十二指肠粘膜的破溃形成溃疡。
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以整体观念为基础,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环境因素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通过观察临床实践,发现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和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确定治疗方案。
对于腹痛严重、大便干结的患者,可以采用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方剂,如大黄蜜丸;对于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的患者,可以采用健脾和胃、益气养阴的中药方剂,如五味子养胃丸。
这种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还注重调理全身气血、阴阳平衡。
根据中医理论,消化性溃疡是由于气血失调、阴阳失和所致。
中医辨证治疗可以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来治疗消化性溃疡。
对于气虚血瘀型的患者,可以采用益气活血的中药方剂,如黄芪四逆汤;对于阴虚火旺型的患者,可以采用滋阴降火的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
这种调理全身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而改善溃疡的愈合。
中医辨证治疗还注重个体化的中药调配。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中医医生可以进行个体化的中药调配,以增强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消化性溃疡伴有胃痛、嗳气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降气散瘀的中药方剂,如秋水仙消瘀丸;对于消化性溃疡伴有胃窦炎的患者,可以采用消食健胃的中药方剂,如香砂消食丸。
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病情,个体化的中药调配可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和治疗效果。
通过辨证施治、调理全身气血和个体化中药调配等方法,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由于中医辨证治疗的特殊性和个体化,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精神压力、遗传因素等有关。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容易出现药物依赖性和药物副作用,且容易导致溃疡反复发作。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认为溃疡的发生与体质弱、脾胃虚弱、气滞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中医辨证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灵活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临床观察显示中医辨证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具有显著的疗效和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候判断出病机,选用相应的中药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常常包括了调理脾胃、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
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病史、症状表现、脉象等信息,综合分析病情,确定辨证施治的方向和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中,一些老中医根据多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了一些辨证施治的经验,如“脾胃虚寒型”的治疗重点在于温中健脾,通利化滞;“肝胃虚弱型”的治疗重点在于疏利肝气,调和脾胃;“气滞血瘀型”的治疗重点在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这些辨证施治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一般来说,在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首先要遵循“辩证先治”的原则,确立辨证施治的方向和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细致分析病情,个体化地选择中药方剂,避免“一方对症”的现象。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好转,可以适当减少用药剂量或间隔时间。
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饮食调理、起居调摄等辅助治疗措施,以增强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得到了积极的验证。
研究发现,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溃疡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溃疡的复发率。
具体表现为消化功能得到改善,食欲增加,胃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减轻,体重逐渐增加,精神状态好转等。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辩症思路研讨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辩症思路研讨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思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10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两组。
观察组50 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的思路进行治疗。
对照组50 例患者,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方法。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对中医辨证思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方法的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50 例患者,20 例治愈,15例显效,12 例有效,3 例无效,总有效率94%;对照组50 例患者,10 例治愈,8 例显效,16 例有效,16 例无效,总有效率68%。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结论:中医辨证思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疗效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胃及十二指肠,是消化性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在准年上升。
传统西医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常以药物为主,包括H: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泵抑制剂在抑制等,但对患者的消化道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中医作为祖国的传统医学,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进行组方配伍,具有疗效稳定、复发率低及副作用少的优点。
本文对中医辨证思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选取的10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于2009 年1 月-2012 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
观察组50 例患者,其中男25 例,占50%,女25 例,占50%,年龄28-68 岁,平均年龄(35.2±2.5)岁,病程3 个月-20 年,平均病程(1.5±2.0)年。
其中20 例为胃溃疡,12 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 例为符合性溃疡。
对照组50 例患者,其中男30 例,占60%,女20 例,占40%,年龄26-69 岁,平均年龄(29.2±3.5)岁,病程4 个月-21 年,平均病程(2.0±2.0)年。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临床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临床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刘正元张健摘要: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人们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人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人也因此呈现出痰湿、形盛体实的特征和趋势。
如果体内的痰湿(或湿热)内阻会影响脾的功能和胃的健康,如果脾胃不健康,胃的运动和转化就不健康,会出现湿气。
人若满身湿气,湿热积于脾胃,损伤胃肠黏膜,导致出现消化性溃疡病。
因此,人形盛体实、痰湿的内阻和湿气是脾胃溃疡和湿热胃证发生的内在因素,脾胃温热是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病机。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临床法;流行病学;病机引言消化性溃疡病 (PU) 是一种常见疾病,患病率为 7-10%,消化性溃疡病自发现以来已存在200多年,并且许多研究发现,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破坏性疾病。
遗传、性别、烟酒、年龄、体质、胃液分泌、HP感染等都可能影响其发病机制,但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
中医总认为脾胃气虚(虚寒)在消化性溃疡病中起重要作用。
文章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体质变化,探讨脾胃湿气在消化性溃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发展背景中医湿热理论与实践源远流长,彰显其特色与功效。
然而,对于“湿热”与胃病之间关系的解释相对简单,并且散布在历代文献中。
关于胃痛的病因病机,《内经》有很多论述:木之气旺,肝胃上和,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当时虽未具体论述湿热所致的腹痛,但论述了单纯湿热所致腹痛的发生与“脾湿”、“胃热”的病机。
唐宋时期,热腹痛学说开始形成。
事实上,心脏和胃部疼痛的分类是基于病因和临床表现。
“热心痛”是指最初认识到“热”是导致胃痛的原因之一。
金元时期对导致胃脘痛的认识不断增加。
对于胃脘痛的病因,朱丹溪认为其本质是疲乏、饮食失调、气虚、寒以及慢性病生热或常发热。
体虚与热虚相结合,导致胃部充血,疼痛。
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广泛的痰研究。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王洪京;黄海量;赵明;王印光;黄道坡【期刊名称】《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5【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找寻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辨证依据。
方法:采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63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应用多变量累计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脾胃湿热证与中医四诊、发病相关因素、中医体质、胃镜像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结果:脾胃湿热证占44.49%,其后依次是脾胃虚寒证21.29%、肝胃不和证13.31%、瘀血停滞证12.93%、胃阴不足证7.98%;脘腹痞满、口中黏腻、舌红、苔厚腻或黄腻、性格内向、恣肥甘、喜麻辣炙煿和体胖、腻滞质、复合繯瘛⒗Q癖砻娓不谱悄逄Αつず彀紫嗉娑婕?黏膜糜烂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呈正相关。
结论:脾胃湿热证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证型,脾胃湿热证与脘腹痞满、口中黏腻、舌红、苔厚腻或黄腻、性格内向、恣肥甘、喜麻辣炙煿和体胖、腻滞质、复合繯瘛⒗?疡表面覆黄浊腻苔、黏膜红白相兼而兼见黏膜糜烂及Hp感染密切相关。
【总页数】4页(P417-420)【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多变量累计Logistic回归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作者】王洪京;黄海量;赵明;王印光;黄道坡【作者单位】滕州市中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731【相关文献】1.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65例 [J], 姚德才;王洪京2.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65例 [J], 姚德才;王洪京3.九味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J], 李建云4.清中汤合平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效果分析 [J], 陈建平5.自拟胃复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J], 杨双丽;吴艳兰;王文闻;宁显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传统西医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酸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抑制酸分泌和杀灭幽门螺杆菌,但往往容易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或者产生抗药性。
而中医辨证治疗则是通过分辨病情表现、辨别病证所属的不同中医病名、确定病机病因,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总结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及临床经验,以期对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消化性溃疡可分为气滞血瘀型、脾胃虚弱型、肝胆郁结型、热盛饮结型、肝郁气滞型等不同的辨证类型。
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胃部灼热感,胸闷腹胀等;脾胃虚弱型则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体倦乏力等;肝胆郁结型的患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畅、易怒、口苦、口干、舌质偏红等;热盛饮结型则表现为口渴、舌质红绛、口干、大便秘结等;肝郁气滞型则表现为情绪不畅、纳呆、胸闷、胁痛等。
二、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以气滞血瘀型患者为例,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辨别患者的辨证类型,确定病因病机,然后选择相应的中药组方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同时结合针灸、推拿等疗法,调理患者的脾胃功能,达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发现患者的上腹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胃部灼热感减轻,食欲也有所恢复。
同时心情愉快,睡眠质量得到改善,面色也有所红润。
体检发现脉搏和舌质等中医辨证指标明显好转,表明疾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和调理。
根据以上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有明显的疗效。
选择合理的中药组方,并结合针灸、推拿等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调理患者的脾胃功能,改善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临床经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总结了一些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经验,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胃灼热等。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抗生素、抗酸药物以及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而中医辨证治疗则强调以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来治疗疾病,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因此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下面将结合临床观察,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观察。
一、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中医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一般认为其病机多为郁怒不和、肝郁脾虚,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一般包括调理脾胃、疏肝解郁以及养生防病等。
1、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是人体血液的源泉。
而脾虚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中医治疗常常从调理脾胃开始,以健脾益气、和胃止痛为主要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改善胃肠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有效地缓解症状。
2、疏肝解郁中医认为情志不畅通会导致肝气郁结,而肝郁脾虚则容易引发胃肠不适,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
因此中医治疗中会注重疏肝解郁,通过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减少情绪对胃肠的不良影响。
3、养生防病中医强调防病于未病,预防胜于治疗。
中医治疗也注重养生防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等方式,来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临床观察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我们对一些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取得了以下的观察结果。
1、案例一患者:李某,女,45岁,主要症状为腹部灼热、反酸、食欲不振,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治疗方法:中医辩证分析认为其为肝气郁结、脾胃失和型,采用柴胡疏肝散结汤配合陈皮半夏散治疗。
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腹部灼热感减轻,食欲明显增加,胃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
2、案例二患者:王某,男,52岁,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已经连续3个月未见好转。
以上两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获得一定的疗效。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
脾胃湿热理论临床运用举隅1. 引言1.1 脾胃湿热理论的起源脾胃湿热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著作中有关脾胃湿热的记载。
古代医学家通过长期对疾病的观察和总结,认识到脾胃湿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证候,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据史料记载,脾胃湿热理论最早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提出的,他在《伤寒杂病论》中指出:脾胃湿热证是由湿热邪气侵袭所致,表现为口苦口干、腹胀腹泻等症状。
随着医学的发展,脾胃湿热理论得到了不断完善和丰富,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脾胃湿热理论的起源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促进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发展,并对治疗相关疾病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1.2 脾胃湿热的基本特征脾胃湿热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湿性病因:脾胃湿热主要是由于湿邪侵袭脾胃而引起的。
湿邪是一种外邪,具有黏滞不化、留恋不散的特点,易阻塞气机而导致疾病。
2. 热性病机:脾胃湿热的病机特点在于病变初期多为湿热相激,湿邪郁结在脾胃之中,逐渐化生热邪,出现湿热互结之象。
3. 病程特点:脾胃湿热病程多缓,病情发展较为顽固,易反复发作,且病情多由慢性病变逐渐演变而来。
4. 临床表现:脾胃湿热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口苦口干、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大便稀软、尿黄便黏等消化系统症状,同时还可出现口臭口臭、疲乏无力、体重增加等全身症状。
5. 切脉特点:脾胃湿热常见脉象表现为脉弦数,脉沉滑,脉弦滑等。
脾胃湿热具有病因湿性、病机热性、病程缓慢、症状多样、脉象特点明显等基本特征。
对于脾胃湿热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3 脾胃湿热在临床中的重要性脾胃湿热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临床实践中,脾胃湿热是常见的疾病病机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临床上常常伴有消化系统的相关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等。
了解和掌握脾胃湿热在临床中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对于中医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 术 探 讨
・
消化 性 溃 疡 脾 胃湿 热 证 的理论 探 讨
王洪京 , 赵 明
( 州 市 中 医 医院 , 东 滕 州 2 7 0 ) 滕 山 750
摘要 通 过 对 古 代 文 献 的复 习, 现 祖 国医 学 对 湿 热 胃痛 的 发 积 脾 胃, 伤 胃、 粘 膜 , 导 致 消 化 性 溃 疡 的 发 生。 因 此 , 损 肠 而 人体 形 盛体 实 、 湿 ( 湿 热 ) 阻 是 消 化 性 溃 疡 脾 胃 湿 热 痰 或 内 证 发 生 的 内 在 因 素 。脾 胃 湿 热 是 消 化 性 溃 疡 发 生 的 主 要 病机 。 关键词 : 溃疡 , 化 性/ 医病 机 消 中 中 图 分 类 号 :2 6 3 R 5 .2 脾 胃湿 热
究 [ ] 中华 中 医药 杂 志 ,0 6 2 ( ) 7 —5 J. 2 0 , 1 2 :37 .
[ ] 敏 . 血 体 质 的 研 究进 展 [ ] 光 明 中 医 ,0 7 2 ( ) 6王 瘀 J. 2 0 ,2 2 :
48- O. 5
痰 湿兼 瘀 血体 质 食 管癌 患者 如 失 于调 治 , 因痰 气 交阻 日久 , 象渐 现 。痰 阻使 血难行 , 瘀 血瘀则 痰难
维普资讯
・
6・
中医 研 究
20 0 8年 4月 第 2 1卷 第 4期
T M R s Api 2 0 o. 1N . C e . r 0 8 V 12 o 4 l
脉 外 津 液 之 间 可 以 互 生 互 化 ; 运 行 上 讲 , 血 同 从 津
[] 琦. 医 体 质 学 [ . 京 : 国 医药 科 技 出 版 社 , 9王 中 M] 北 中
l 95. 9— 5. 9 6 8
处 , 络 伤 渗 血 , 吐 出物 如 赤 豆 汁 , 大 便 色 黑 。 若 则 或 痰 瘀 为津液 所化 , 液 耗伤 , 管 失 润则 口干 咽燥 , 津 食
( 辑 张 大 明 ) 编
诚然 , 体质 具有 相 对 稳定 性 , 具 有 可 变性 , 亦 这 为 中医改 善体 质提 供 了理论 依 据 ; 疾病 证 候 病 机也 是在 变化 发展 , 于证 候 表现 和 患 者体 质 相 为一 致 对 时, 改善体 质 即为对 证 治 疗 。从 中医体 质 角度 把 握
[ ] 永炎. 7王 中医 内科 学 ( 通高等教育 中医药类 规划教 材 ) M] 普 [ .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9 7 19 14 19 .8 —9 .
[ ] 琦. 8王 9种 基 本 中 医 体 质 类 型 的 分 类 及 其 诊 断 表 述 依
据 [ ] 北 京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0 5 2 ( ) l8 J. 2 0 , 8 4 :一 .
食管 癌患 者证候 发 展规 律 , 以为 临床 诊 治 提供 新 可
思路 。
参考文献 : [ ] 仙 娥 , 习 舜 . 管 癌 病 因 学 研 究 进 展 [ ] 肿 瘤 防 治 1彭 史 食 J. 杂 志 , 0 3 1 ( ) 8 78 9 2 0 ,0 9 :9 — . 9
( : 一. 4) l3
[ ] 琦 , 京宏. 质 与证候 的关 系及临床创 新思 维 [] 4王 高 体 J.
中 医 药 学 刊 ,0 5 2 ( ) l 9 1 2 2 0 ,3 3 :8 —9 .
[] 琦, 5王 叶加 农 , 燕 波 , . 医 痰 湿 体 质 的 判 定 标 准 研 朱 等 中
肠 失 润泽 , 大便 干 结 , 如羊 屎 等 , 故 坚 出现一 派 痰 湿 瘀 血并存 之象 。
[O 林 齐 鸣 , 学 军 . 论 兼 挟 体 质 [ ] 四J 中 医 ,0 2 2 1] 虞 试 J. I l 20 ,O
( 7):— 1 9 1.
作 者 简 介 贾永 森 ( 9 8一) 男 ( 族 ) 河 南 安 阳人 , 士 , 读 博 17 , 汉 , 硕 在 士研 究 生 。 究方 向 : 瘤 中 医方 证 信 号转 导研 究 。 研 肿 收 稿 日期 :O 80 _ 2 O _10
有 瘀斑 , 苔偏 厚腻 , 舌 脉偏 弦滑或 有结代 。
[ ] 立 Biblioteka . 管 癌 变 多 阶段 演 进 的 分 子 机 制 [ ] 新 乡 医 学 2王 食 J.
院学 报 ,0 7 2 ( ) 2 7 2 2 2 0 ,4 3 : 1 —2 .
[ ] 红普. 质 分析 与辨 证 论 治 [ ] 中 医研究 ,98 1 3宋 体 J. 19 , 1
行, 都需气 的推 动 和 气机 调 畅 。 由于津 血 之 间 生 理
上存 在 以上 联 系 , 而在 形 成不 良体 质过 程 中也有 因
类似 的相 互 影 响 , “ 多挟 瘀 ” “ 瘀 互 结 ” 。 即 痰 、痰 等
痰湿 体质者 , 津液 代谢 运行 偏于迟缓 , 别是血 中津 特 液易滞 , 形成 血 中浊脂 升高 , 血行不 畅之瘀 血体 质 。 该 种体 质 有 较 为典 型 的痰 湿 特点 , 同时 又有 瘀 血体 质的征 象 , 现为 ¨ 形体 偏肥 胖 , 表 : 腹部 腰 围松 软肥 大 , 面色 、 皮肤 偏 晦暗或有 红丝赤 缕 , 睡眠偏 多 , 精 神 常不 振 , 较 多 , 痰 喜食 肥甘 , 眼胞 多虚浮 黧黑 , 肢 体 常有沉 重麻 木 之感 , 常感 脘 腹痞 满 不适 或 身 体 某 处 有刺痛 , 大便 多 溏结 不 调 , 体 偏大 , 质 偏 暗或 舌 舌
化 。痰滞 日久 , 必致 血瘀 , 血 内阻 , 瘀 致痰 愈结 , 痰瘀 交 阻 , 病 难 解 。因病 情 进展 , 则 临床 表现 逐渐 加 重 , 痰瘀互 结 , 形 之物 阻 于食 管 , 咽困难 渐 甚 , 饮 有 吞 水 难下 , 人 即 吐 。瘀 血 内结 阻 络 , 食 胸膈 疼 痛 , 痛有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