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原则

合集下载

中国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及特点

中国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及特点

中国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及特点院前急救服务是指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提供的紧急医疗服务。

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模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并在不断完善中提供了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急救服务。

本文将探讨中国院前急救服务的模式和特点。

一、院前急救服务模式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120急救车:120急救车是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配备有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包括氧气、除颤器、呼吸器和急救箱等。

急救车往往由医生和护士组成团队,能够在患者到达医疗机构之前给予急救,并将患者送往最适合治疗的医疗机构。

3.急诊科医生接诊:中国的医疗机构普遍设有急诊科,急诊科医生具有应急救治的能力。

患者到达医院后,会由急诊科医生迅速接诊,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并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或转移至其他科室或医院。

二、院前急救服务的特点1.普及程度高: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普及程度较高,并覆盖了大部分城市和乡村。

120急救中心和急救车等急救设施较为齐全,基本可以满足急救需求。

2.急救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急救水平逐渐提升。

急救人员的培训和证书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设备也更加先进,能够提供更有效的急救治疗。

3.急救资源整合: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在整合资源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比如推动医院、急救中心和急救车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和联动,提高急救服务的整体效能。

综上所述,中国的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和特点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和效果。

然而,医疗资源不均衡和医疗队伍不足仍然是中国院前急救服务面临的挑战。

政府和社会应进一步加大对院前急救服务的投入,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急救设施和人员的配置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院前急救服务。

临床操作指导: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

临床操作指导:院前急救的工作特点

院前急救的任务决定了其不完全等同于医院急诊科的急救。

其特点是:紧急、环境条件差、病种多样、体力强度大、对症治疗为主。

1.随机性强
病人随时呼救,疾病种类多样化。

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

2.紧急
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

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

3.流动性大
院前急救系统平时在急救医疗服务区域内活动,求救地点可以散在于所管辖的任何街道、工厂、学校及居民点。

当遇有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还可能需要跨区去增援。

4.急救环境条件差
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有时在马路街头,人群拥挤、声音嘈杂、光线暗淡;有时甚至险情未除可能会造成人员再伤亡。

运送途中,车辆颠簸、震动和噪音可能给一些必要的医疗护理操作如听诊、测量血压、吸痰、注射等带来困难。

5.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
呼救的病人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可能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分诊和紧急处理。

6.对症治疗为主
院前急救因无充足时间和良好的条件作鉴别诊断,要做出明确的医疗诊断非常困难,只能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劳动强度大
随车救护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车上颠簸。

若急救车无法开进现场就得弃车步行,有时可能需要爬楼梯。

到现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箱。

到现场后必须立即抢救病人。

抢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

运送途中还要密切观察病情。

因此,付出的体力劳动强度很大。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供护理、助产专业参考使用)一、课程任务《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它重点介绍了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ICU监护和灾难救护的相关理论和急救、监护技能。

其任务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危重症病人快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急救能力,能肩负起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团队协作挽救生命、减轻痛苦的神圣使命。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能阐述急救生命链的概念和环节、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多发伤的病理生理改变、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ICU的感染控制、灾难救护的组织和特点等。

2.能理解并遵守院前急救的原则和工作内容、急诊室的护理工作质量要求、ICU的监护内容和监护分级、灾难救护中护士的角色和任务等。

3.能说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三个环节、院前急救的特点、急诊科的设置和布局、ICU的设置要求、灾难救护系统等。

技能目标:1.能独立操作现场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2.能独立完成气道异物梗阻的判断、有效的拍背、海氏手法;3.能配合团队完成创伤病人的检伤分类、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4.能独立完成淹溺、电击伤、中暑、毒蛇咬伤病人的急救;5.能在5分钟内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准确评估病人病情,熟练使用多功能监护仪;6.能配合完成各种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7.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各种呼吸支持的方法;8.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各种循环支持的实施;9.能配合完成常见中毒患者病人的急救;10.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护理;11.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呼吸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12.能独立完成危重症病人“三管”的护理;13.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14.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消化系统功能的监测和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15.能理解并初步完成危重症病人肾功能和体液平衡的监测和护理。

职业道德和素质1.在言行举止上能体现“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理念,对生命心存敬畏;2.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能理解并展示“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3.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初步具备能沉着应对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有良好的心理素质;4.通过模拟教学和临床实习理解并表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注意:
1、当医务人员接到出诊命令要在出车登记本上记录 (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和随行 出车时间)、(地点)、(到达时间 到达时间)和随行 人员。 2、出车执行120急救任务返回医院时,(出诊医生) 、出车执行120急救任务返回医院时,(出诊医生 出诊医生) 须向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报告情况并做好登记。 3、接到120急救调度中心指令后,救护车(5)分 、接到120急救调度中心指令后,救护车(5 钟内出诊;救护车遇到(堵塞) 钟内出诊;救护车遇到(堵塞)断续使用报警器。
狭义: 指通讯、运输和医疗三方要素所构成的专业 急救机构。救护包括: ①现场紧急处理 ②监护转运至医院
二 院前急救的任务、特点 院前急救的任务、 ▲任务: 任务: 1、对呼救病人进行现场的急救和转运;(5%,10-15%) 对呼救病人进行现场的急救和转运;(5%,102、对各类灾难进行急救的同时,做好合理分流; 对各类灾难进行急救的同时,做好合理分流; 3、承担特殊任务的救护值班,如比赛、重要会议等。 承担特殊任务的救护值班,如比赛、重要会议等。
(三)搬运、监护和记录 搬运、 1、担架搬运法 最常用。适于病情重和运送远途的病人。 最常用。适于病情重和运送远途的病人。 种类:走轮担架、帆布担架,或用简易(绳索、 种类:走轮担架、帆布担架,或用简易(绳索、 被服)制成担架。 被服)制成担架。
方法: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 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 方法: 病人头部在后, 病人头部在后, 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 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 行动要一致, 行动要一致,下楼梯时
五、院前急救原则
• 1、迅速判断:地点 事件 人数 迅速判断: • 2、病情现场评估:用好色彩标识、保护自己和伤员 病情现场评估:用好色彩标识、 • 3、施救措施: 先救命、后治伤,分轻重缓急 施救措施: 先救命、后治伤, • 4、及时转运:转运中注意采取减轻痛苦的措施 及时转运: • 5、及时报告,听从指挥 及时报告,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工作模式
程序: 接受呼救 发出指令 奔赴现场
安全转运
转运过程的三个不间断: 监护不间断 用药不间断 抢救措施不间断
现场急救
五、院前急救的质量管理
多数急救专家认为,一个有效的院前 急救组织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标准:
①用最短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 根据具体病情转送到合适医院;
②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 ③平时能满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灾
伤病员分类卡
检伤分类 伤病员挂上分类卡。
目的:使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按分类卡 片进行相应的处理。
卡片上项目包括:伤病员姓名或编号、 初步诊断。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指从医疗急救呼救 开始,到急救单元抵达现场并展开抢救 所需要的时间。包括通讯时间、出发时 间、到达现场途中时间、到达患者身边 时间。
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min
发达国家美国9分钟。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衡量EMSS功效的重 要指标。
急救半径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是反映院 前急救质量最为重要的指标。
普及公民急救知识,增强公民急救 意识,增强应急能力是全社会共同 的责任。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可提高 急救成功率。可通过广播、电视、 报刊对公众普及急救知识,开展有 关现场急救及心肺复苏的教育。
四、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我国院前急救模式:目前我国院前 急救主要有五种模式,各有利弊。
1.独立型(北京模式) 2.单纯型(上海模式) 3.指挥型(广州模式) 4.依附型(重庆模式) 5.附属消防型(香港模式) P12~13
大量事实证明:对伤病员不搬动、 少搬动是有利的,但为使伤病员脱 离危险现场和送到医院还必须搬运。 这是一对矛盾,在搬运中,未经过 训练者应尤为注意。
最佳急救期:伤后1小时内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急救医学急救(first-aid):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症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包括院前急救、诊科急救、化监护急救电话:120 生命之星生命黄金一小时一、急救的主要病种1、心跳呼吸骤停2、休克3、多发性创伤4、心血管急症5、呼吸系统急症6、神经系统急症7、消化系统急症8、内分泌急症二、急救处理原则1、是否有生命危险:生命第一2、立即稳定危及生命的情况3、优先处理最严重的问题4、辅助检查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5、全面仔细分析6、实事求是估计病情7、各科室医生充分合作8、医疗护理文书整理和保存三、院前急救的特点1、病种广而复杂2、现场情况复杂多变3、急救无时间规律四、院前急救原则1、只救命,不治病2、伤检分类,先重后轻3、安全及时转运五、灾害医学救护环节1、反应快速的组织领导2、层次分明的急救网络3、技术全面的急救力量4、性能良好的急救器材5、畅通无阻的急救通道6、有求必应的保障系统外伤急救技术几乎所有的创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急性大出血超过血容量的20%,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及时有效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可降低死亡率和残残率。

一止血(一) 出血分类1、外出血:血从伤口流出,见到出血。

2、内出血:血流入体腔或组织间隙,体表看不见,如颅内出血、胸腔和腹腔内出血等。

(二) 止血方法1、加压包扎止血法先将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盖在伤口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以适当压力包扎,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必要时可将手掌放在敷料上均匀加压,一般20分钟后即可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动脉和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

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组织上,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

(1)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屏前方颧弓根部的搏动点(额浅动脉)止血。

(2)额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颅骨下缘、咬肌前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

院前急救预案

院前急救预案

院前急救预案引言概述:院前急救预案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它的目的是迅速、高效地处理急救事件,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

本文将从院前急救预案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实施步骤、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院前急救预案的重要性:1.1 提高急救效率:院前急救预案能够确保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行动,提高急救效率。

1.2 减少病情恶化:通过及时的院前急救预案,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1.3 降低死亡率:院前急救预案的实施能够使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得到及时救治,从而降低死亡率。

二、院前急救预案的基本原则:2.1 快速反应:急救人员应该能够迅速反应,并尽快到达现场,开展院前急救工作。

2.2 确保安全: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确保患者和急救人员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2.3 统一标准:院前急救预案应该符合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院前急救预案的实施步骤:3.1 事前准备: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应该提前做好院前急救预案的准备工作,包括培训、装备检查和应急物资准备等。

3.2 现场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进行现场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伤势程度。

3.3 急救措施:根据现场评估结果,急救人员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四、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4.1 交通拥堵:急救人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交通拥堵等问题,应该合理规划行车路线,尽量避开拥堵区域。

4.2 患者家属干预:有时患者的家属可能会干预急救工作,急救人员需要耐心解释和劝导,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3 多发事故:在发生多发事故时,急救人员需要根据院前急救预案,合理调配资源,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五、总结:院前急救预案是保证急救效率和救治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降低病情恶化和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应该加强院前急救预案的培训和实施,提高急救能力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服务。

急诊原则

急诊原则

(5)口服中毒者,应尽快彻底洗胃,以排除未吸收等毒物。
六五、安眠、镇静药中毒的处理
(1)立即催吐
(2)保持气道通畅及人工呼吸,对呼吸抑制的病人立即气管插管进行辅助呼吸,给予氧疗。
(3)进行心电监护,如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4)开通静脉,遵医嘱输入中枢兴奋剂,利尿剂及碱化尿液的药物。
三一、下肢远端严重活动性出血时,止血带应扎在 :
中下1/3
三二、四肢开放性损伤合并大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不得超过
60分钟
三三、什么止血方法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止血带法
三四、在创伤止血时,常用止血方法为
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
一、院前急救原则:
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二、转送原则:
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七一、急性酒精中毒,主要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紊乱
七二、急性酒精中毒的兴奋期表现为:
面红、多语、胡言乱语,语无伦次,吐词不清,情绪不稳,呕吐物及呼气中有酒味。
七三、急性酒精中毒的昏睡期表现为:
昏睡,浅昏迷至深昏迷,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青紫,呼吸缓慢而有鼾声,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心动过速,常因呼吸中枢麻痹或心跳骤停而死亡。
(2)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
(3)应用镇静、止痛药物,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严密监护下迅速送病人到医院。

02院外急救

02院外急救

(1)A(Airway)气道:检查伤病员的气道 是否通畅,如有无舌根后坠堵塞喉头、 口腔内异物及血液分泌物等。此时应首 先托起下颌使舌根上抬、取出异物、清 除分泌物及积血。 (2)B(Breathing)呼吸: 看——有无胸廓起伏动作 听——伤病员鼻部有无呼出气流 感觉——用脸颊感觉有无呼出气流
(三)流动性大

平时救护车一般在本区域活动,而急 救地点可以分散在区域内每个角落。患 者的流向一般也不固定,它可以是区域 内每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固定接收医院 的地区除外)。遇有特殊需要,如有突 发灾害事故时,可能会超越行政医疗区 域分管范围,如可能到邻近省、市、县 帮助救援,前往的出事地点其往返距离 常可达数百公里。
院外急救的原则
总原则:经院外急救能存活的伤病员应优先救治。 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 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 急救与呼救并重 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 “抬起就跑”→“暂等并稳定伤情” 10-20分钟 白金时间
1小时
黄金时间 6小时 白银时间 >6小时 白布单时间
院前急救组织质量管理内容
院前急救的目的是通过迅速有效的抢救
措施,维持伤(病)员的基本生命体征, 以便把伤(病)员“活着送到医院”, 为伤(病)员获得进一步救治、改善预 后赢得时间。措施集中体现在: 呼救和维持生命体征 防止再损伤 减轻病人痛苦 安全转运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
(一)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院前急救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使院前急救跨出了纯粹的医学领域, 这就是其社会性强的表现。 随机性强则主要表现在患者何时呼 救,重大事故或灾害何时发生往往 是个未知数。
评估顺序:进一步评估
A询问病史和损伤机制; B头面部:有无出血、脑脊液漏、挫伤、防止颅高压; C颈部:有无压痛、畸形、肿胀、气管移位,必要时 予以颈托固定、制动; D胸部:呼吸运动是否对称,有无压痛、畸形、肿胀、 血气胸表现,可予以加压包扎固定、胸膜腔穿刺或 闭式引流减压; E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浊,肠鸣是 否消失,判断有无出血、穿孔; F骨盆:有无压痛,要注意骨盆骨折可伴有多量的失 血,单处骨折可失血500ml以上; G四肢:有无畸形肿胀、骨擦感,否则予夹板固定。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二章 院前急救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二章 院前急救

第二章院前急救学习目标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程序理解: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和院前急救的网络化管理第一节概述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地转送病人等院前急救的应急措施,都将挽回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并为后续救治打下良好基础,根据现在医学急救的观点,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四分钟,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最佳时间是30分钟,如果在关键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没有院前救护措施的介入,即使院内设施再好,医务人员的医术在高明也难以使病人起死回生。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2、突发性3、紧迫性4、风险性5、复杂性二、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一)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难事故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急救知识的普及(二)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⑤、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三、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一)国外的院前急救模式1.英-美模式:以现场对症处理为主,由急救技士和医助履行现场急救任务,然后将病人运到医院急诊科由急诊医师提供确定性整治,即”把伤病员送的医院“的救急救方式。

2.德-法模式:指导思想是”把医院带到病人身边“。

随车到达现场的是医师,救援医师是对伤病员的实施急救治疗,反应快捷,急救及时,并在现场实施,深入救治。

(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1.独立性:如北京急救中心模式。

是相对功能较全、技术较高的以急救为主的独立型医疗机构,实行院前-急诊科-ICU一条龙的急救医疗体系。

2.纯院前急救:如上海、杭州,有独立的院前急救,直接隶属于市卫生局,不设医院,将所有伤员转到各科医院诊治3.院前兼院内型:如沈阳,除有独立的院前急救系统外,急救中心尚有院内治疗4.依托型:如重庆、成都等地,市急救中心依托于非营利性综合医院5.指挥型:如广州、天津,只有市急救指挥系统,具体急救任务由各大医院分片包干6.联合型:就是把公安(110)、消防(119)以及急救(120)合并在一个调度中心,像美国的911。

院前急救的意义、特点和运作

院前急救的意义、特点和运作

院前急救的意义、特点和运作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和主要任务现代急救管理的集中点是重视院前急救、规范医院急诊科管理和强化监护病房管理三方面的内容,落实在组织建设上为不断完善急救医疗体系(EMSS)的建设。

这种急救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只局限在狭隘的医院急诊科范围内被动地等候病人的局面,而是扩大到走出医院“围墙”,同时致力于院前急救。

我们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充分明确,院前急救并不仅仅是急救站的事,也不只是抢救危急病人时在场的人们的责任,因为医院急诊科的设备装备得再好,急诊科的技术人员配备得再多,如果不重视院前急救,如果没有院前急救的有效救治,致使病人失去了抢救时机,那么急诊科将是一事无成。

重视院前急救,并非可以不重视医院急诊科管理和建设,而是应该做好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工作之间的联系衔接和合作配合,因为院前急救是短暂的,是应急性的,经过简单急救后,病人还要转送到医院急诊科继续救治;做好途中运送和救治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抢救时机,保证将病人运送到医院得到更好的救治;没有医院的继续救治,院前急救的效果也是很难巩固的,甚至会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性。

因此,医院急诊科要根据本地院前急救的特点和情况,来确定本科任务、特点、内容和组织形式。

现在,对院前急救的认识应提高到社会对急救工作的需要上来,提高到评价一个城市急救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上来。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对呼救伤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和运送,要求接到呼救电话或其他方式的信息后,救护车(或救护艇)要立即出动,医护人员要随车(或随艇)前往尽快到达现场,进行现场急救后,迅速安全地将病人送到就近的合适的医院急诊科(室)。

根据我国情况,呼救伤病人中一类是生命有危险的病人,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窒息、大出血、昏迷病人等,称为危重病人,约占10~15%,其中要就地进行复苏抢救的特别危重病人不足5%;另一类是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例如骨折、急腹症、普通外伤病人等,占呼救病人中的大多数,在进行简单现场处理后,就近送到合适医院或特约医院治疗。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简述院前急救的特点
院前急救是因病情紧急而在距病人住院地点不远处实施的急救,它也是医学急救技术中许多技术的集合体。

它主要以保护生命和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应用即时的急救技术,保护和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

院前急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求有效。

院前急救应以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果。

这意味着由各类专业急救人员组成的专业急救队伍要尽快到达现场,即时提供处理技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恢复和挽救病人的生命。

二、需要积极的抢救。

急救人员在到达现场后,要与病人的家属一起采取一系列的抢救措施,以缓解病情,阻止伤势恶化,尽可能的保住病人的生命安全。

三、要求快速判断。

院前急救的关键在于判断,即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针对性的进行决策,判断出病人身体的状况,从而控制和治疗病情。

四、需要精准有效的处理技术。

院前急救需要使用一系列的精准有效的处理技术,包括正确处理伤势,正确使用心肺复苏术,以及给予病人必要的药物,以及病情的进一步处理等。

五、需要有效的管理。

院前急救过程需要有效的管理,保证急救服务质量,确保每一个病人都得到切实有效的抢救。

总之,院前急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医疗行为,它可以为患者提供紧急治疗,挽救病人的性命,增强患者的生命安全感和获得信心,也能为社会秩序提供有效的保障。

因此,对院前急救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对于提高急诊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护理水平,并且为提高社会的整体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院前急救,危急重症护理

院前急救,危急重症护理

7.对症为主
院前急救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让救护人员进行准确 诊断与鉴别诊断,只能对症处理,即“先开枪再瞄准”“救命不 治病”。
二、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
院前急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本医疗服务和 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1.平时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 这是院前急救的日常性事务和主要任 务,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给予针对性的现场处置及安全转运。
图2-1 院前急救标识
3.院前急救人员设置
中国院前急救人员包括调度员、急救医师、急救护士、医疗救护 员、驾驶员、担架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其他人员。从事院 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调度员、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 急救中心(站)应当配备调度员每天24小时受理“120”院前医 疗急救呼叫,调度员应当经设区的市级急救中心培训合格。
3.先施救后运送
对垂危重伤病员,先进行现场初步的紧急处理,如解除气道梗阻、 活动性大出血止血、心搏骤停者行心肺复苏术等维持呼吸和循环 功能等措施保证生命后,再在严密医疗监护下转往附近有救治能 力的医院。
4.急救与呼救并重
在遇有成批伤病员时,又有多人在现场的情况下,急救和呼救可 同时进行,要沉着冷静,临危不乱,迅速处理,团结协作,以较 快争取到急救外援。只有一人的情况下应一边施救,一边在短时 间内进行呼救。
1.先排险后施救
到达救援现场,应先进行环境评估,排险后再实施救援。如因触 电导致的意外事故现场,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救护;如为有害气 体造成的中毒现场,应先将病人脱离险区再进行救护,保证施救 者与伤病员的安全。
2.先重伤后轻伤
若同时有生命垂危和伤情较轻的患者,应优先抢救危重者,后抢 救较轻者。当大批伤员出现时,在有限的时间、人力、物力情况 下,在遵循“先重后轻”原则的同时,重点抢救经急救有可能存 活的伤病员。

任务二 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原则

任务二   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原则

任务二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原则一、院前急救的特点明确院前急救的特点在急救工作的组织及急救效率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院前急救的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性及随机性较强院前急救活动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已跨出纯粹的医学领域,这是其社会性强的主要表现。

院前急救随机性强的特点则主要表现在患者呼救没有时间的限制,病情种类多样化,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时间及地点往往也是未知的。

2.时间紧急(1)行动急:急救工作要求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必须迅速实施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判断是需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

不管是危重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几乎都是急性病或慢性的急性发作,急救工作必须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紧急处理,刻不容缓。

(2)心情急:多数患者及其亲属在伤病现场往往都是倍感焦虑和恐惧,要求迅速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的心理十分迫切,即使是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也不例外。

3.流动性大院前急救系统一般都是在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内活动,而急救地点可以分散在区域内的每个角落,如所管辖范围内的任何街道、工厂、学校及居民场所等。

患者的流向一般也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区域内每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固定接收医院的地区除外)。

遇有特殊需要,如有突发灾害事故发生时,可能也会超越行政医疗区域分管范围,如可能到邻近省、市、县请求援助,前往出事点的往返距离常可达数百公里。

4.急救环境条件差现场救护的条件大多比较差,主要表现在急救人员、设备仪器均受限制;环境恶劣、设备受现场条件限制;患者病史不详,缺乏客观资料;运送时救护车的震动、马达声和路途颠簸等常给一些必要的检查、治疗工作带来困难,有时甚至因为险情未除造成人员的再度伤亡。

5.病种复杂多样呼救的患者疾病种类会涉及临床各专科,而且是未经筛选的急症和危重症患者,因此要求救护人员需要在较短时间做好患者病种的初步筛选、诊断和处理等工作。

这就要求救护人员需要掌握全科的知识和技能,能自然地应付各专科急救患者,此被视为院内急救十分重要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二院前急救的特点和原则
一、院前急救的特点
明确院前急救的特点在急救工作的组织及急救效率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院前急救的特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性及随机性较强院前急救活动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已跨出纯粹的医学领域,这是其社会性强的主要表现。

院前急救随机性强的特点则主要表现在患者呼救没有时间的限制,病情种类多样化,重大事故或灾害的发生时间及地点往往也是未知的。

2.时间紧急
(1)行动急:急救工作要求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必须迅速实施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判断是需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

不管是危重患者还是急诊患者,几乎都是急性病或慢性的急性发作,急救工作必须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紧急处理,刻不容缓。

(2)心情急:多数患者及其亲属在伤病现场往往都是倍感焦虑和恐惧,要求迅速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的心理十分迫切,即使是无生命危险的急诊患者也不例外。

3.流动性大院前急救系统一般都是在急救医疗服务的区域内活动,而急救地点可以分散在区域内的每个角落,如所管辖范围内的任何街道、工厂、学校及居民场所等。

患者的流向一般也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区域内每一个综合性医院(有固定接收医院的地区除外)。

遇有特殊需要,如有突发灾害事故发生时,可能也会超越行政医疗区域分管范围,如可能到邻近省、市、县请求援助,前往出事点的往返距离常可达数百公里。

4.急救环境条件差现场救护的条件大多比较差,主要表现在急救人员、设备仪器均受限制;环境恶劣、设备受现场条件限制;患者病史不详,缺乏客观资料;运送时救护车的震动、马达声和路途颠簸等常给一些必要的检查、治疗工作带来困难,有时甚至因为险情未除造成人员的再度伤亡。

5.病种复杂多样呼救的患者疾病种类会涉及临床各专科,而且是未经筛选的急症和危重症患者,因此要求救护人员需要在较短时间做好患者病种的初步筛选、诊断和处理等工作。

这就要求救护人员需要掌握全科的知识和技能,能自然地应付各专科急救患者,此被视为院内急救十分重要的特点。

6.以对症治疗为主在院前急救现场,通常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良好的条件来给医护人员进行患者伤(病)情的鉴别诊断。

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对症急救,立即做好针对生命指征的问题尤其是心、肺、脑功能衰竭进行心肺脑复苏,以及对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能使患者初步得以求生的各种对症急救工作。

7.体力强度大随车的救护人员在到达现场前可能要经历道路不平坦等带来的颠簸劳累。

同时,院前急救的现场也是各种各样的,可能处于高楼或高坡上,
也可能是位于车辆无法到达的偏僻地方,甚至是布满荆棘的地方,医护人员同时需要随身携带急救箱,既要救治患者,又要指导和帮助搬运患者,运送途中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因此,在急救的整个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这就要求救护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二、院前急救的原则
院前急救是救护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中用极其有限的医疗条件来解决不可预知的医疗问题,因此院前急救总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

具体原则列述如下:
1.立即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区救护人员在伤病现场实施救护前应先进行周围环境的评估,必要时,要先排险后再实施救护。

(1)先复苏后固定:遇有心搏呼吸骤停合并骨折者,应首先用心肺复苏术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趋向平稳后,再固定骨折。

(2)先止血后包扎:遇有大出血合并创口者,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药物等方法进行止血,防止因持续性失血而导致失血性休克,然后再进行消毒、包扎创口。

(3)先重伤后轻伤:遇到群伤事故时,救护人员应分清急缓、轻重,优先抢救急、危、重病员,后抢救伤势较轻的病员,总的来说需遵循“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原则。

2.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治后运送在伤病现场,应先争取时间现场挽救患者的生命,待病情稍稳定后再进行运送。

在运送途中,不能停止对患者的抢救,要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路途的选择,途中应尽可能减少颠簸,必要时注意保暖,确保患者能够平安抵达目的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死亡。

3.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当面对大批伤病员时,又有多人在现场的情况下,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利用熟练的急救处理经验,做到忙而不乱、紧张而有序地分工合作,急救和呼救相结合,以更快地争取到急救外援;当只有一人在场的情况下,应先进行紧急施救,而后在短时间内进行电话呼救。

4.争分夺秒,就地取材大量的急救实践证明,救护人员越早接近伤病员,受伤后所需的急救时间就越短,伤病员的存活率就越高。

这就要求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要快速反应,就地取材,实施综合的急救措施,争分夺秒地开展一系列的救治工作,挽救患者的生命。

5.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如断肢、断指、牙齿等。

发生断肢后,尽快使伤者连同伤肢(指)离开现场,以抢救生命为主。

准确记录断肢(指)的时间和伤口处理情况,了解致伤原因及损伤程度。

6.搬运与医护一致性应克服过去急救搬运由交通部门负责,途中医护由卫生部门负责的现象,避免因协调不够而使途中抢救无保障,以及车辆颠簸等增加伤员不应有的痛苦和死亡。

要做到医护和抢救运送的任务要求一致、步调一致、完成任务的指标一致。

7.加强途中监护并记录病情对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后,要快速充分利用车上装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仪、吸痰器、颈托等对患者进行生命支持与监护。

强调在搬运及转送途中确保患者不会因此而危及生命或使其病情急剧恶化,将患者安全送至相关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