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3.1.3图形的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3.1.3“图形的平移”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性质和平移的定义基础上进行讲解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结合生活实例,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理解平移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平移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了解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平移的性质。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
3.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平移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2.小组合作完成实践操作,如制作平移卡片、设计平移游戏等。
3.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平移在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共同提高。
五、教学拓展
1.引导学生关注平移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物理、计算机科学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收集平移在生活中的实例,举办数学手抄报等。
3.教师可组织相关的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六、教学总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平移的性质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题技巧。总之,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能够将平移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3.1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来作图,体会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平移与旋转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平移不会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而旋转会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区分平移和旋转,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来作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来作图。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区分平移和旋转,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平移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移的过程,理解平移的性质。
3.交流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平移的实例图片、几何图形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平移的实例图片,如滑滑梯、升国旗等,引导学生感受平移的存在。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平移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总结平移的特点。
同时,通过几何画板演示平移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移。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用平移的方法来作图。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3.1《图形的平移》教案
《图形的平移》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图形的平移的概念和性质;2.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左右或上下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2.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发现规律,体验教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2.通过分组讨论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平移的性质和要素;教学难点在同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学生准备三角板,练习本;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面图片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一些场景.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与同伴交流.天上飞着的飞机公路上奔驰的小轿车二、新课图形在运动过程中,对于运动主体(图形)以下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哪些保持不变?发生变化的是:位置保持不变的是:形状大小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translation).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如图3-1,△ABC经过平移得到△DEF,点A,B,C分别平移到了点D,E,F.点A与点D是一组对应点,线段AB与线段DE是一组对应线段,∠BAC与∠EDF是一组对应角.做一做将图3-2所示的四边形硬纸片按某一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图3-3画出了平移前的四边形ABCD和平移后的四边形EFGH.(1)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线段,这两条线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角,这两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线段AE,BF,CG,DH分别是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改变硬纸片的形状,再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结论: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例1:如图3-4,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1)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2)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解:(1)如图3-5,连接AD,平移的方向是点A到点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度.(2)如图3-5,过点B,C分别作线段BE,CF,使得它们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连接DE,DF,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平移的两要素: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由平移的方向与平移的距离确定.图3-6中的“鱼”是将坐标为(0,0),(5,4),(3,0),(5,1),(5,- 1),(3,0),(4,- 2),(0,0)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而成的.将这条“鱼”向右平移5 个单位长度.(1)画出平移后的新“鱼”.(2)在图中尽量多选取几组对应点,并将它们的坐标填入下表:(3)你发现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加5个单位长度想一想如果将图3-6 中的“鱼”向上平移3 个单位长度,那么平移前后的两条“鱼”中,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加3个单位长度.如果将图3-6 中的“鱼”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呢?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小2个单位长度.(1)将图3-6中“鱼”的每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3,再将得到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从而画出一条新“鱼”,这条新“鱼”与原来的“鱼”相比有什么变化?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如果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减2呢?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2)将图3-6中“鱼”的每个“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加3,所得到的新“鱼”与原来的“鱼”相比又有什么变化?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如果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减2 呢?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议一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图形沿x轴方向平移a(a > 0)个单位长度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增加a个单位长度.如果图形沿y轴方向平移a(a>0)个单位长度呢?与同伴交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增加a个单位长度.先将图3-7中的“鱼”F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新“鱼”F ′.(1)在图3-7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鱼”F ′.(2)能否将“鱼”F′ 看成是“鱼”F 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如果能,请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并与同伴交流.(3)在“鱼”F和“鱼”F′中,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做一做先将图3-7中“鱼”F的每个“顶点”的横坐标分别加2,纵坐标不变,得到“鱼”G;再将“鱼”G的每个“顶点”的纵坐标分别加3,横坐标不变,得到“鱼”H.“鱼”H与原来的“鱼”F 相比有什么变化?能否将“鱼”H 看成是原来的“鱼”F 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与同伴交流.如果横坐标分别加2、纵坐标分别减3 呢?议一议一个图形依次沿x 轴方向、y 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一个图形依次沿x轴方向、y轴方向平移后所得图形,可以看成是由原来的图形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例2:如图3-8,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3,5),B(- 4,3),C(- 1,1),D(- 1,4),将四边形ABCD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四边形A′B′C′D′.(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对应点的横坐标有什么关系?纵坐标呢?分别写出点A′,B′,C′,D′ 的坐标;(2)如果将四边A′B′C′D′看成是由四边形ABCD 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请指出这一平移的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解: (1)四边形 A′B′C′D′ 与四边形 ABCD 相比,对应点的横坐标分别增加了4,纵坐标分别增加了 3;A′ (1,8) ,B′ (0,6) ,C′ (3,4) ,D′ (3,7) ;(2)如图3-9,连接AA′,由图可知,/22435AA =+= 因此,如果将四边形A′B′C′D′看成是由四边形ABCD 经过一次平移得到的,那么这一平移的平移方向是由A 到A′的方向,平移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三、习题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A.位置B.大小C. 形状D. 位置、大小和形状2、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 无法确定 .四、拓展1. (1)如图你能平移△ABC 使得AB 与EF 重合吗?(2)如图你能平移线段MN ,使得M 点对应着F 点,点N 对应着E 点吗?说明理由.答: (1)不能平移 .“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而AB 与EF 不平行;(2)不能平移,“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而MF与NE不平行也不相等.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内容,你有哪些收获?1.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左右或上下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图形的平移》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图形的平移》教案2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移的定义,理解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掌握图形的平移变换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平移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平移与旋转在实际操作和理论推理上有所不同,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定义,理解平移的性质。
2.学会图形的平移变换方法。
3.能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定义及其性质。
2.图形的平移变换方法。
3.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师生互动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平移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图形卡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电梯的上下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平移现象。
提问:电梯上升时,电梯内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平移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平移的实例,如拉抽屉、翻书页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平移的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平移是将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用卡片摆出各种图形,然后进行平移变换。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引导学生总结平移变换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平移的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说明,如地图上的路线表示、服装设计等。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以及平移的性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图形的平移以及平移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平移以及平移的性质》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9章“图形的变换”中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平移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运用平移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移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图形的轴对称、中心对称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直观能力和推理能力。
但平移与这些知识有很大的区别,需要学生重新认识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理解平移的性质。
2.能运用平移性质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概念及平移的性质。
2.运用平移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平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平移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动画等,展示平移过程和性质。
2.教学卡片:准备与平移相关的图形卡片,方便学生操作和观察。
3.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移性质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滑滑梯、电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平移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前后图形的位置和形状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利用教学卡片进行平移,观察并记录平移前后的变化。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平移作图(1)》教案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平移作图(1)》教案 北师大版 总课时:7课时第2课时:简单的平移作图(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2.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位置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对具有平移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和动手操作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画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对具有平移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教学难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平移的基本性质,引入课题(5分钟,学生思考口答)如图,将线段AB 平移,得到线段A ’B ’,则图中的线段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有哪些相等的线段?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帮助学生复习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AA ’∥BB ’且AA ’=BB ’, A B ∥A ’B ’且AB =A ’B ’)如果给出了线段AB ,也给出了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你能作出选段AB 经平移后的对应选段A ’B ’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平移作图.第二环节 观察操作、探索归纳平移的作法(20分钟,学生观察动手,小组合作探究) ⑴已知线段AB 和平移距离及方向,求作AB 的对应线段A ’B ’。
B A让学生观察、动手画图。
得出已知平移距离和方向的作图:过A 作平移方向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沿平移方向上截取线段,使其长度等于平移距离,即得点A 的对称点A ’。
点B 的对应点B ’的做法同上。
(2)已知线段AB 和平移后点A 的对应点A ’ ,求作AB 的对应线段A ’B ’B'A'B AA'AB和上面的(1)相比,这里的新问题,不知道平移距离和平移方向,而只知道某点的对应点,该怎么办?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动手画图。
2019春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图形的平移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图形的平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移动后仍保持原样的情况?”(例如:推拉门的开合)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图形平移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形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认真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些收获和思考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我发现同学们在理解图形平移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方面,普遍掌握得还不错。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大家能够较好地理解平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具体问题中。这让我深感欣慰,说明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图形平移的表示方法时,部分同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于如何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感到困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和示范,以便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
2019春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图形的平移
一、教学内容
2019春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图形的平移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来作图,体会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平移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移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操作平移变换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平移的定义,理解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来作图。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体会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平移的定义和性质。
2.平移变换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自主探索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探索平移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变换,引出平移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平移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练习平移的变换,巩固对平移性质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移性质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设计合理的板书,突出平移的性质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索平移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平移的变换,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3.1.3-图形的平移教案2-北师大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3.1.3 图形的平移教案2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探究图形平移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对应点坐标的变化特点. 探索坐标变化引起图形.2.掌握平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性质.3.初步积累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会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探究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一次平移既有横向又有纵向时坐标的变化特点.难点:坐标的变化特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1:老师做了个调查,我们班的张明同学的家,在如图所示(7,5)的位置,但是张亮同学有时和刘光一起来上学,有时和李明一起来上学,有时也自己来上学,路线以标明,同学们看一下张亮同学随着位置的改变,他的坐标发生了哪些变化?(投影)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个比较贴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在完成相关题目的同时,引出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在复习知识点的同时,也可以体会到知识点在题目中是如何应用的.活动内容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题目:1.平移中的坐标变化:在平面直角坐标中,图形左右平移对应点的坐标变化规律.(1)若图形向左右平移a (a >0)个单位长度,则各点的纵坐标 ,横坐标分别加(或减) ;(2)若图形向上下平移a (a >0)个单位长度,则各点的横坐标 ,纵坐标分别加(或减) ;2.口答:在坐标系中,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1)(x ,y )——(x ,4+y ); (2)(x ,y )——(x ,4-y );(3)(x ,y )——(1-x , y ); (4)(x ,y )——(3+x , y ).3.思考:如果先将图形向右平移三个单位,在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则平移前后对应点的坐标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处理方式:1、2两题难度较小可以让学生直接口答,第3题学生讨论后,尝试回答,教师先不要对答案做过多的解释,目的是想引入课题。
2020八年级数学下册 3.1 图形的平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4、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
1)点A的对应点为______;点B的对应点为______;______的对应角是∠CFD;______的对应角是∠CDF;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_____;线段______的对应线段是线段DF
评
对思、议、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
学生用心聆听,做好笔记
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在课堂上把知识有效消化
检
及时批改,纠错,做好本堂反馈
1.一列长300m的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火车在3分钟内走了1500m,那么坐在车尾的乘客的速度是___________.
2.将途 中的 向右平移4cm得到 ,再画出 以直线 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比较 与 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平移与对称得到的图形一样吗?
议
教师巡视指导,总体协调,维持课堂秩序
在自主思考并总结得出结论以后,分组讨论站立,小组合作讨论纠正组长负责协调:小组组长负责:看小组成员做题的正确率和过程,小组内先进行讲解纠 正
通过此环节,学生对思的内容理解的更全面透彻
展
仔细倾听,为评做准备
每组派一名代表完成.
巩固知识,初步感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7.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6、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厘米,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归纳: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关键:确定一些关键点平移后的位置。
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培养自学能力,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 北师大版
2019-2020年八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程序设计: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创设
问题
情景
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举例举一些生活中平移
的实例。
探
究
新
知
1
投影:例1
如图11.1.8(1),△ABC经过平移到△
A′B′C′的位置,指出平移的方向,并
量出平移的距离。
投影:试一试
在如图11.1.9的方格纸中,画出
将图中的△ABC向右平移5格后的△A′
B′C′,然后再画出将△A′B′C′向上平移
2格后的△A″B″C″。
△A″B″C″是否可以
看成是△ABC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的
呢?如果是,那么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分别是什么呢?
投影:做一做
如图11.1.10,在纸上画△ABC和两条
平行的对称轴m、n。
画出△ABC关于
直线m对称的△A′B′C′,再画出△A′B′
C′关于直线n对称的△A″B″C″。
观察△ABC和△A″B″C″,你能发现
例1:先看懂题意,
看教师演示,从中
体会平移的方向和
距离。
在课本上画出来,
并回答题目问题。
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充分地动手,
可在小组讨论得
出:两次轴对称得
到的图形实际进行
了一次平移。
2.图案欣赏(提高认识)
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
分析——探索——概括。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3.1 平移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 3.1 平移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第1课时 平移的认识1.理解并掌握平移的定义及性质;(重点) 2.能够根据平移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平移作图.一、情境导入观察下列图片,你能发现图中描绘的运动的共同点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平移的定义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 A. B.C.D.解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将题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C ,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探究点二:平移的性质【类型一】利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计算如图,将等腰直角△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A 1B 1C 1,若BC =32,△ABC 与△A 1B 1C 1重叠部分面积为2,则BB 1等于( )A .1 B. 2 C. 3 D .2解析:设B 1C =2x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平移的性质可知,重叠部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B 1C 边上的高为x ,∴12×x ×2x =2,解得x =2(舍去负值),∴B 1C =22,∴BB 1=BC -B 1C = 2.故选B.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移的性质.关键是判断重叠部分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重叠部分面积列出方程,求重叠部分的长.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3题【类型二】 平移性质的综合应用如图,原来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BC 方向平移线段BE 的距离,就得到此图形,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AC ∥DF ;②HE =5;③CF =5;④阴影部分面积为552.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阴影部分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结合图形与所给的结论即可得出答案.①对应线段平行可得AC ∥DF ,正确;②对应线段相等可得AB =DE =8,则HE =DE -DH =8-3=5,正确;③平移的距离CF =BE =5,正确;④S四边形HDFC=S梯形ABEH=12(AB +EH )·BE =12×(8+5)×5=652,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本题关键要找到平移的对应点.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7题探究点三:简单的平移作图将如图方格中的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2格,在方格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解析:按照题目要求: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2格,先作各个关键点的对应点,再连接即可.解:方法总结:作平移图形时,找关键点的对应点是关键的一步.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先确定一组对应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③利用第一组对应点和平移的性质确定图中所有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6题 三、板书设计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性质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图形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得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北师大数学八年级《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11.1平移(二)教学目标:1.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2.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通过图形的平移,学生会(1)找出平移图形中相等的角、相等的线段、平行线段;(2)会做平移图形。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勇于发表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应用多媒体,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新课引入:提问(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的图形运动叫做。
(2)小明把自己的左手手印和右手手印按在同一张白纸上,左手手印(填能或不能)通过平移与右手手印完全重合。
(3)正方形被其对角线分得的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填能或不能)通过平移完全重合在一起。
情景设置:让学生用直尺和三角板做平行线,把三角形和直尺也画出来,思考:线段AB和A’B’, ∠B′和∠B在位置和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如图11.1.5,在画平行线的时候,有时为了需要,将直尺与三角板放在倾斜的位置上。
但不管怎样,我们总可以推得A′B′∥AB,∠B′=∠B。
同时也有A′C′∥_________,A′C′=_________,∠C′__________。
这就告诉我们,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并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发生变化。
注意:在平移的过程中,对应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1.1.5中的B′C′与BC)。
探索:用课件演示(平移中的对应点连线)观察图11.1.6,△ABC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置,除了对应线段平行并且相等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我们可以看到,△ABC上的每一点都作了相同的平移:A→A′,B→B′,C→C′。
不难发现:AA′∥_________ ∥____________;AA′=_________ =____________;结论:图形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并且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1)教案
3.1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从教材编写角度看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章第1节的内容。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感受数学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在具体实例中得出平移的概念,总结平移的性质,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平移画图。
2.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看本节立足于学生阶段的学习根底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分析各种平移现象的共性,直观的认识平移,探索平面图形平移的的根本性质,利用平移的根本特征研究简单的平移画图。
也为接下来进一步研究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和与原图形对应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奠定了根底,在教学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根底:八年级学生在已经初步学习了平移,能够画出小船的平移后的图形,同时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思维活泼,探究性强,能够具有一定的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活动经验根底:学生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根底,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中要安排一定的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的时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教学任务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传授: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根本内涵,掌握平移的根本性质,能够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2〕能力培养:在活动中建立几何直观,提高绘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价值塑造: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于生活,效劳于生活。
在欣赏和设计平移图形中,感受数学美。
2.教学重点难点:〔1〕教的重点:探索平移的主要特征和根本性质;〔2〕学的难点:从生活平移现象中概括出平移的特征;四、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为了落实本节目标,突破重难点,依据数学学科的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开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据数学活动的主线,采自主学习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为主,合作交流为辅的学习方法,在“探索--观察--交流--总结--验证--归纳--应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1节图形的平移第2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9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3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1节图形的平移第2课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课题 3.1.2图形的平移课型教学目标1.通过“变化的鱼”探究横向(或纵向)平移一次,其坐标变化的规律,认识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
3.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
重点平移坐标的变化规律难点平移坐标的变化规律教学用具多媒体三角板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活动探究;第三环节:例题讲解;第四环节:展示应用评价自我;第五环节:归纳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二次备课复习新课导入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活动内容:活动目的:通过一条“鱼”的平移,探究“鱼”横向或纵向平移一次的坐标变化,进一步感受平移的实质,渗透平移的三要素,即“基本图形、方向、距离”。
课程讲授第二环节:活动探究活动一:探求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内容:活动目的:第一个环节由学生自己谈谈坐标系中的平移现象,总结出几句话语,进行比较,辅以语文的语句分析,很快就得到了平移的坐标变化,这样使学生有成就感,并有继续探索的精神。
第二个环节继续探索平移的坐标特征,对学生来讲比较容易,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做。
第三环节:例题讲解活动内容:归纳总结如下:活动目的:这一环节继续探索平移的坐标特征,由于涉及到一般状况,含有字母表示,对学生有点难度,通过设置问题的回答,使学生直接观察得出性质。
效果:操作性强又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平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性质这两个重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
但是,在开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进行新知探究方面还不理想。
第四环节:展示应用评价自我活动内容:活动目的:进一步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理解平移变换与坐标变换之间的变化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程序设计: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
问题
情景
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举例
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
探
究
新
知
1
投影:例1
如图11.1.8(1),△ABC经过平移到△A′B′C′的位置,指出平移的方向,并量出平移的距离。
投影:试一试
在如图11.1.9的方格纸中,画出将图中的△ABC向右平移5格后的△A′B′C′,然后再画出将△A′B′C′向上平移2格后的△A″B″C″。△A″B″C″是否可以看成是△ABC经过一
投影:做一做
如图11.1.10,在纸上画△ABC和两条平行的对称轴m、n。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直线n对称的△A″B″C″。
观察△ABC和△A″B″C″,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例1:先看懂题意,看教师演示,从中体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在课本上画出来,并回答题目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布置
作业
教材第8页习题3、4。
反
思
学生充分地动手,可在小组讨论得出:两次轴对称得到的图形实际进行了一次平移。
反馈
训练
应用
提高
1.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使点A平移到点A′处,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图案欣赏(提高认识)
按照要求完成后,相互检查
讨论完成。
小结
提高
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观察——分析——探索——概括。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