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和作用;2.理解善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3.学习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学生善养浩然之气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内容1.浩然之气的定义与作用;2.善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3.善养浩然之气的多种方法;4.案例分析:成功人士是如何善养浩然之气的。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和作用,以诗经《大序》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2.以苏轼的《东篱乐府》为例,带领学生感受浩然之气的力量;3.借助学生们身边的例子,进一步理解浩然之气的作用。

正式学习1.善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它是一种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可以让人具有自信、坚毅、正义、忠诚等优良品质,在人生的道路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2.善养浩然之气的多种方法:包括融入自然、修行养性、尚贤爱士、塑造良好品质等方面。

具体的方法可以结合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进行分析和探讨;3.案例分析:通过对成功人士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善养浩然之气对成功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和展望1.总结:通过深入学习浩然之气的内涵、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

2.展望: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养成善养浩然之气的习惯和意识,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加自信、坚韧、正直、诚实,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情怀的青年人。

小结本次教案以浩然之气为核心概念,通过梳理其内涵、理解其作用,探讨其培养方法,分析其成功案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培养高尚品质、拥有崇高情操,做一个具有智慧、修养和品位的人。

新人教版选修《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2

目标:1、理解、整理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2、诵读本专题,增加文化积淀3、理解孔孟关于道德修养的过程与方法,培养浩然之气重难点:1、思考孟子与告子观点的区别2、孔子在生活中怎样贯穿中庸之道教学过程:10、【原文】7·10 子于是(在这天)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11、【原文】7·27 子钓而(却)不纲(纲:大绳。

这里作动词用。

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弋(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

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

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12、【原文】7·32 子与人歌而(如果)善(好),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13、【原文】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祥。

【评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

“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14、【原文】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起身);过之,必趋(快步走)。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评析】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

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理解“浩然之气”2.1 气的概念2.2 浩然之气的含义2.3 浩然之气的价值2.4 思考与讨论第三章:养气的方法3.1 养气的基本原则3.2 养气的具体方法3.3 养气的实践案例3.4 思考与讨论第四章:浩然之气的表现4.1 浩然之气的内在表现4.2 浩然之气的外在表现4.3 浩然之气的应用4.4 思考与讨论第五章:培养浩然之气的意义5.1 个体层面的意义5.2 社会层面的意义5.3 国家层面的意义5.4 思考与讨论第六章:生活中的养气实践6.1 日常生活中的养气6.2 情绪管理与养气6.3 身体健康与养气6.4 思考与讨论第七章:家庭中的浩然之气7.1 家庭氛围与浩然之气7.2 家庭教育与浩然之气7.3 家庭关系与浩然之气7.4 思考与讨论第八章:职场中的浩然之气8.1 职业道德与浩然之气8.2 职场沟通与浩然之气8.3 职场压力与浩然之气8.4 思考与讨论第九章:社会中的浩然之气9.1 社会责任与浩然之气9.2 社会公正与浩然之气9.3 社会和谐与浩然之气9.4 思考与讨论10.1 课程回顾10.2 学生感悟10.3 教学反思10.4 思考与讨论至此,整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完成。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气的概念补充和说明:气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万物运行和变化的基本要素。

气无形而有质,无象而有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气可以表现为气息、气机、气态等多种形式,是连接物质和精神的中介。

在教学中,应重点阐述气的哲学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浩然之气的含义补充和说明: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充塞宇宙的正气,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精神状态。

它具有正义、刚直、豪迈等特质,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doc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doc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孟子》选读中的一篇文章。

由于是选修课,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该要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让学生在理解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上,将这种感受迁移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人生当中去,从而达到教育生活外延化的目的。

此外,由于是文言文,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涉及重点的文言知识,文段三学生曾在初中已学,并且背诵过,因此可略讲,重点讲文段一、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梳理并掌握重点文言知识;2、能力目标:把握孟子倡导的人格内涵浩然之气、大丈夫之节、真豪杰之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或体会。

学生分析:在初中以及高中几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部分的文言知识,且选文中有一个文段是初中学过并要求背诵的部分,因此对于本课的知识目标,只需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稍加点拨强调即可。

本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孟子的人格观并将这种人格观和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人格观内涵教学难点:如何将孟子的人格观融入到学生人生和心灵当中去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多媒体展示)著名哲人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思考得越是持久,越是被深深地震撼,一个是我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律就是对人们道德的约束与要求。

道德律不仅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的灵魂所在。

在我国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中华民族的一批圣哲就确立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律。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案5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案5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③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

④背诵经典文段。

2、过程与方法①小组合作探究。

②学生自主学习。

布置学生充分预习,能通解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不解处在课堂上交流,让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③加强诵读。

对经典多加诵读,通其意,咏其韵,味其情,达其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重点:理解涵咏“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

三、学习难点: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

四、学习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孟子》一书充满了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就好像春风化雨一样。

那么,相隔两千余年,再次捧读《孟子》,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哪些启示呢?(检查预习→通晓文意→具体研习→深入探究→吟咏背诵→课堂小结)二、检查预习1、记字音恶乎长不慊于心馁也揠苗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2、识通假不慊于心(惬)而勿正(证)无若宋人然(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悯)戒之曰(诫)往之女家(汝)曾益其所不能(增)衡于虑(横)法家拂士(弼)3、思异义今日病矣(疲累,倦困)丈夫之冠也(男子)无违夫子(丈夫)4、辨活用以其外之也(名作动,把……看成心外之物)丈夫之冠也(名作动,加冠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动,使…乱,使…改变,使…屈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动,使…困苦,使…受累,使…挨饿,使受穷,使…混乱,使…惊动,)人恒过(名作动,犯过错)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动作名,内,外)5、析句式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定语后置)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者矣(定语后置)助之长者,揠苗也(判断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判断句)舜发于畎亩之中(状语后置)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状语后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状语后置)三、通晓文意1、课前学生对照注释通读自译,标注出疑难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2 人教课标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2 人教课标版

教学目标:学习重点:理解“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学习难点: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依稀记得儿时妈妈就叫我读“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从那时我就知道了孟子,到初中爸爸送我《孟子》一书,初读孟子,就被他的浩然之气所吸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用他的一身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或者以气导入、自由品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准确断句、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品味学习。

(为什么我读得好,大概了解文意,大致了文章的情感)、同桌互相帮助翻译全文,不会的句子画下来。

幻灯:今天你问了吗?重点字句的含义,看一道虚词题(幻灯)、齐读课文,想一想,看题目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板书颜色区别)(幻灯浩然之气有什么特点)如何养气,你怎么理解(这三点)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说明气一定要得到义与道的配合辅助)是集义所在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说明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动)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浩然之气”重在内在培养,最重要是在内心积累和培养“义”,而非用外力的作用来得到它)、这养气和揠苗助长又有什么关系,放在这里干什么?过度:孟子借助这个故事是想要说明浩然之气是靠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

因此,对浩然之气一定要培养,但也不妄自助长它。

老师总结:气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不要停止,不要忘记。

内心真正有了“义”,才可能有浩然之气。

在武侠小说中我最佩服的就是用剑的高手,他们往往能用剑气伤人于无形,那浩然之气是不是也有自己巨大的能量呢?我们一起阅读下一个片段有一类人,他们践履着孟子的浩然之气,他们叫大丈夫在讨论什么话题,你认为谁的大丈夫是具备浩然之气的景春和孟子对“公孙衍、张仪”的看法有何不同?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作“大丈夫”?一起来读一下。

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第一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目标定向:1、熟读成诵。

2、讲解本文。

3、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浩然之气。

教学过程:一、导语;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

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二选修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

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1.作者图片2.作者资料(可参考以下资料)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

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又与孔子并称“孔孟”。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

“性善论”和“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哲学思想。

“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家喻户晓。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3.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

人之性, 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 便是“善端”。

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

“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四、创作背景战国中期,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六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孟子》选读中的一篇文章。

因为是选修课,在教学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让学生在理解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上,将这种感受迁移到他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文言文,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涉及重点的文言知识,文段三学生曾在初中学过,并且背诵过,因此重点讲文段一、二段。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的基本内涵;3、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学情分析:本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孟子的人格观并将这种人格观和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的基本内涵;2、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散文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朗诵。

听完以后同学们对这种浩然之气的直接感知是什么?(浑然天成的、刚正……)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亚圣”孟子的文章,一起瞻仰孟子这位上古先贤为我们树立的人格的丰碑。

(运用多媒体朗诵让内容形象直观,引入话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增加课堂的文化感染力。

)二、文本分析(一)齐读第一则思考:1、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答)2、如何培养浩然之气?培养浩然之气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3、“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寓言故事在文中有何作用?(生朗读寻找答案,请学生起来回答研习内容)“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形态“配义与道”——性质“以直养而无害”“是集义所生者”“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2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案:第二单元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2Word版含解析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中《孟子》选读中的一篇文章。

因为是选修课,在教学设计上应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要让学生在理解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上,将这种感受迁移到他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文言文,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涉及重点的文言知识,文段三学生曾在初中学过,并且背诵过,因此重点讲文段一、二段。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的基本内涵;3、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学情分析:本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孟子的人格观并将这种人格观和学生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解“浩然之气”和“大丈夫”气概的基本内涵;2、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散文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朗诵。

听完以后同学们对这种浩然之气的直接感知是什么?(浑然天成的、刚正……)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亚圣”孟子的文章,一起瞻仰孟子这位上古先贤为我们树立的人格的丰碑。

(运用多媒体朗诵让内容形象直观,引入话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增加课堂的文化感染力。

)二、文本分析(一)齐读第一则思考:1、何谓“浩然之气”?(或“浩然之气”有何特点?)(用原文回答)2、如何培养浩然之气?培养浩然之气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用原文回答)3、“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这个寓言故事在文中有何作用?(生朗读寻找答案,请学生起来回答研习内容)“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形态“配义与道”——性质“以直养而无害”“是集义所生者”“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掌握了相关的诗句和诗歌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智者的聪明和智慧,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和感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深入思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话题,让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1)讲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相关的诗句和诗歌。

(2)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展开深入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并做简短的汇报。

3.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一个自己保持浩然之气的经历,引导学生感受浩然之气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或小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感受古代智者的智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理解和感悟,或者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示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培养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形式和内容来拓展学生对这句名言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表格教学设计(6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第6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表格教学设计(6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
习迎接此岸的辉煌!
1.浩然之气;
2.大丈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外拓展
回想历史上有哪些具有浩然之气的人物,以“我看-----〞为题写
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扩展思
维,形成
才能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课文为依托延伸到课外,找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探究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谈谈如何培养自身的浩然之气。

即就是让学生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

通过本课的学习,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主次清楚,重点突出,难点打破,但缺少了一个给学生以充分诵读、理解的时间与过程和课堂容量过大,对文章中出现的几个重要概念的理解,就显得有些浅尝辄止了。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引言:“吾浩然之气,不可留也”是孟子所言。

它也是通过我们自己的锤炼和涵养而不断变得优化、成长,获得圆满的社会性。

高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他们的人生观念、人生态度及个性特点的形成有着最合适的时机。

在高中阶段,建立尊重人生的态度,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增强人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逐渐适应称职的学习和生活,并将其正斯总结,裨益日后的人生。

一、课程目标本次教学通过“吾浩然之气”这个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以追求卓越为准,则获得人生的成功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修养上,的确这是形成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石。

各个方面的磨练和涵养不但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身体,而且增强心理和身体方面的素质、拥有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成为性格普适且有思维力与判断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培养善良的品质“善养吾浩然之气”,首要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品行,低调、谦虚、友好、不倚仗权势、不妥协犯错。

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可以采用师生座谈、小组讨论、茶话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接触与体验资源教育的特殊魅力,以是强化他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修养。

注重先生德性的建设,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2.弘扬优秀文化中国有着丰富博大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道德修养、文化情操、礼仪发展、音乐舞蹈、戏曲文学、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

学生要体验、欣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否则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培养他们的自身修养宗旨是很重要的、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逐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奥秘,增强了其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自然的美、人生的美和心灵的美。

3.提升自信和信念自信心和信念是成功和魅力的象征,若是没有信念和自信的支撑,就不可能在人生的舞台中获得成功。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价值自信,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学会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难题时要从容面对、相信自已,经常看到事物的美好之处,避免失落和悲观情绪,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理解文言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含义;(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了解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会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2. 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 体会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2. 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背景知识、教学课件等;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2)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3)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4. 实例分析(1)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浩然之气”的体现;(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5. 课堂小结(2)强调在生活中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意义;(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3)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吸收;(3)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第2课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第2课时

二: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和分析文本,体会诸子言论以及文章的妙处,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挖掘先秦诸子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要素,把先秦诸子的学习和语文必修课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三维目标
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并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哲学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艺术特色,进而了解孟子散文的风格和特点。

四:教材分析
、《孟子》一书充满了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就好像春风化雨一样。

那么,相隔两千余年,再次捧读《孟子》,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哪些启示呢?本课我们来体会孟子的浩然之气
五:重难点。

1.掌握关于作者的基本文学常识。

2. 掌握古文中部分词语及的用法。

词语如“也”、“是”等;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等。

3.体会孟子的譬喻论证。

成语“揠苗助长”在本文中的作用。

4. 了解本文时代背景,并体会孟子的思想活动与政治主张。

【温故知新】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合作探究】
学习第二则《孟子·滕文公下》
(1)、指名朗读本章。

(2)、问题1 :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
明确:大丈夫;何谓大丈夫。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历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历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历案一、学习主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二、学习目标1、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和重要性。

2、探究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途径。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努力培养和践行“浩然之气”。

三、学习资源1、孟子的相关著作,如《孟子·公孙丑上》。

2、关于“浩然之气”的研究论文和学术著作。

3、相关的影视、音频资料。

四、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有时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然而,总有一些人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展现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浩然之气”。

那么,什么是“浩然之气”?它又是如何形成和培养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

(二)知识讲解1、“浩然之气”的内涵“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孟子说:“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浩然之气是一种极其宏大、刚正的精神力量,它与正义和道德相匹配。

只有遵循正义和道德去培养它,才能使其不断壮大;如果违背了正义和道德,这种气就会萎缩。

2、“浩然之气”的特点(1)至大至刚:浩然之气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它能够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不挠,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2)与道和义相配合:浩然之气不是盲目冲动的力量,而是建立在道德和正义基础上的。

只有符合道德和正义的行为,才能真正体现出浩然之气。

(3)需要长期培养:浩然之气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修养和实践逐渐积累。

(三)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1、秉持正义和道德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坚守正义和道德的底线,不为私利所动,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无论是在面对利益的诱惑,还是在遭受压力和威胁时,都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2、积累善行通过不断地做善事,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每一次的善举都是对浩然之气的滋养。

3、自我反省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进行自我反省,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正义和道德的标准。

【名校推荐】高中语文2.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二课时(人教选修先秦诸子散文欣赏)教案3

【名校推荐】高中语文2.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二课时(人教选修先秦诸子散文欣赏)教案3
戒:告诫 谨慎
夫子:古代妻子称自己的丈夫
道:道路
由:遵循
淫:迷惑
移:动摇
四、齐读课文
五、小结
六、作业
1、师生合作,疏通文意。主要通过探究合作法。
2、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法让学生能顺畅地背诵下指定的段落。
3、本则寓言寓意
总评或
反思
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
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
③新授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
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1、文言字词检测:敢问夫子恶乎长?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二、学习《第二则》
1、齐读课文
2、疏通文意、积累文意字词:
诚:确实
大丈夫: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安:安静
居:息怒
居:息怒
熄:战争的平息
焉:哪里
得:能够
冠:举行加冠礼
之:到.......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1、识记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与句式,能翻译课文。
2、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重点
识记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与句式,能翻译课文。
难点
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
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 Nhomakorabea方法、策略
个人备课
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课例叶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二单元《孟子》专题中的第六课,选其中的第一、二个选文为主要内容,是第二课时。

课本是按不同的主题将孟子的文章进行整合编排而成的,而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养气学说。

现在教育说提倡的是学以致用,不仅要了解孟子的思想,更要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自己立身处世的借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把握孟子“浩然正气”以及“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

(2)引导学生探索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身的浩然之气。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的基础上,分别分析第一、二个选文,从而揭示问题本质,最后联系实际,找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做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培养他们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从而引导他们培养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由阐述法、启发质疑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什么是浩然之气。

(只言片语即可)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揭示其实我们现在一直说的这种“浩然之气”的首倡者就是我们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孟子,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孟子是如何来阐述这个浩然之气的。

通过从我们身边常用词汇来究其本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文本分析浩然之气(1)学生齐读课文。

(2)在这个语段中,孟子说他有一项擅长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这八个字中我们要深入研究两个问题:何谓“浩然之气”?如何“善养”此“浩然之气”?带着问题再次齐读课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老师补充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齐读课文“是集义所 生者„„非徒无益, 而又害 之。 ” 2.学生回答: “以直养而无 害” “集义所生” “必有事焉, 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 也。 ” (翻译)
提问 3:孟子列举“揠苗助长”的例子为了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明确:养气要注重积累培养,持之以恒,不可操之过急,否 “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 则适得其反。 ) 之。 ”
展示 三、 导入
1.涵咏“浩然之气”的内涵; 2.领悟孟子“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意义; 3.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染。 2016 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再一次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他们 为什么能具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呢?今天让我们追根溯源, 从 2000 多年前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篇文章中来找 寻答案吧。 (一)探究——“大丈夫” 【课件展示】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提问 1:这段文章(即课文第 3 章)中孟子列举了舜等六位古 代的名人,他们有哪些共同点? 【课件展示】答案
五、 思考讨 论: 古今浩 然之气 古人有浩然之气,于谦、谭嗣同、徐锡麟等。 提问:在当今的太平盛世还需不需要养“浩然之气”呢? 学生回答: “需要。 ” 领悟“养气说”的当世意义 【完成课时目标二】
1.【图片展示】提问:三幅图片,哪一幅你最受感动? 六、拓 展延伸 2.请你以“太平盛世呼唤浩然之气”为话题,结合你最为之震动 的一幅图写一段话,献给图片中的“大丈夫” 。 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染 【完成课时目标三】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待课后补充)
6
小结:当一个人有了志气、勇气、骨气、正气,就能战无不胜,才成就 真正的 “大丈夫” !
【课件展示】 《正气歌》 :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 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 见,一一垂丹青。 ” (二)思——“浩然之气” 提问:请学生思考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有什么涵义?它有 什么特点?课文在哪一章重点探讨了这一问题?(请用课本中 的语句回答) 【课件总结】 至大至刚 塞于天地 配义与道 (三)悟——“养气”之道 提问 1: “浩然之气”如何具备?
5
3.教师【展示】第三幅图随笔(结束语) : 忘不了你灿烂的笑靥 抹不去你高贵的灵魂 铁肩担道义 你用 26 岁稚嫩的肩担起的是 13 个鲜活的生命 13 个幸福的家庭 13 亿中国人相信世间真情的信念 你虽为巾帼,也堪称中国大丈夫! 七、作 业 1.掌握重点文言现象,熟读课文; 2.涵咏“浩然之气的内涵。 ” “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孙燕 学 科 课 题 语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材名称 (孟子) 学校:淮南四中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联系方式: 教材出版社 上课类型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有生上课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并掌握重要文言现象; 教 学 目 标 2.理解孟子“大丈夫”的标准与“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3.体会孟子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学习。布置学生课前充分预习,通解大意; 2.合作探究。对于选修教材,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孟子“养气说”在当世的意义; 2.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品质、人格的熏染。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 思路 主要 教学 方法 教具 准备 重点:涵咏“浩然之气”的内涵;
难点:孟子“养气说”在当今的现实意义和实现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染。
探究“大丈夫”的标准——思考“浩然之气”的内涵和特点——感悟如何“养气”——拓展延伸“浩然之气”的现实意义 诵读法(以读带学,以读感悟) ; 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培养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 ; 讨论法(讨论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
学生齐读《正气歌》
学生找到文中语句回答: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 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 帮助理解“浩然之气”内涵。 于天地之间。 ” 【完成课时目标一】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 【一位学生朗读并翻译】 学生回答: 孟子提出——“养气” 。 领悟“养气”含义。 【完成课时目标二】
4
提问 2:孟子提出“养气”的方法是什么? 【课件展示】总结 直养无害 集义 三勿
学生当堂练习
训练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陶冶情操。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课后巩固 培养表达、写作能力
八、 板书
(具备)
(必须)
由“大丈夫”开始,至“大丈 夫” 结束, 浩然之气循环往复。
“大丈夫” (成就)
“养气”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 本课教学虽然在章节的讲授顺序上做了调整, 但其条理性却更强了,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太平盛世重提 “浩 然正气”的必要性——我们要“养气”做真正的“大丈夫。 ”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学生浏览课时目标
学生明确课时目标,做到心中 有数,有的放矢,从而能够提 高课堂效率。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设 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考
四、 课文
探究
学生齐背本段课文 回忆旧知 创设情境 带学新知
学生回答问题: 共同点是他们都“生于忧 患” ,但最终有所成就。
2
提问 2:为何他们能经受住忧患的煎熬而有所成就呢?(请用 课文中语句回答)你对他们如何评价? ( 明确: “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学生找出课文语句加以评 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论。 而后喻。„„” ) “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 ”拥有这些“气”的 人,我们称之为“大丈夫” 。 【课件展示】 “大丈夫” 提问 3: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孟子觉得他们符合 大丈夫的标准吗,为什么? (明确:不符合。孟子认为,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 学生回答: 下熄”的外在威势不过是他们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失去 “以顺为正” , “妾妇之道” 。 道德标准。的任性行为。 “以顺为正” ,是匹夫之勇, “妾妇之 道” 。 )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章 “居天下之广居, 立 天下之正位, „„此之谓大 丈夫。 ” 【男生齐读这几句话】 1.采用设问回答的方式,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 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同时完成了能力目标的任 务; 3.落实了教法与学法。 体悟“大丈夫”内涵。 【完成课时目标一】 合作讨论,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有自信。
多媒体课件
黑板
1
教学过程预设(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1.找出下列的通假字 不慊于心 / 戒之曰 往之女家 / 2.翻译下列句子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二、 目标
学生活动 困于心,衡于虑
设计意图
一、 课前 检测
1. 巩固第一课时所学重点文 请一个学生小组, 以接龙形 言知识,检测课下学习效果, 式回答。 督促学习。
提问 4:讨论探究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的条件是什么? (请找出文中的句子)
3
提问 5:孟子为什么这样说?你怎么看?
学生回答: 穷皆有义;正心、守节、存 志。 “富贵不淫, 贫贱不移, 威 武不屈”的志气! 穷且益坚,不畏艰苦的勇 气! 廉正清明,鄙薄权势的骨 气! 不同流合污, 不向恶势力屈 服的凛然正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